第六章 雍也篇
【原文】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注释】孔子说道:“冉雍可以南面而为君主的。”这是孔子对自己的弟子少有的评价。冉雍也是周文王的后代来的,为人宽宏而大度。他曾经做过季氏私邑的长官,为政主张以德化民。但是季氏对他的进谏不能尽行,言不能尽听,就辞去职务追随孔子了。冉雍以德行著称,孔子认为他的德行可以配君主之位了。
【原文】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注释】仲弓就是冉雍,孔子赞其有君主之德。仲弓问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呀。孔子回答道:“还不错的,简。”孔子以一个简字来进行评价。仲弓问道:“以恭敬自居而奉行简约,以简来面对百姓,不就可以了吗?以简自居而奉行简约,这岂不是太过于简单了?”孔子回答道:“你说的很对的。”孔子对弟子所说的,觉得很有道理。这里要仔细的看两句话有所不同,一个是居敬而行简,另外一个是居简而行简,虽然差一个字,但是还是很不一样的。居敬是以恭敬自居;居简是以简自居。以简自居,也许就会比较随性,不拘泥于繁文缛节,不拘泥于复杂的礼仪,不拘常理,这个还是不太好的。仲弓要求的是有简德,但是并不是说求简就把许多该有的礼给废除掉了。修身以恭敬自居,以简德对待百姓,老百姓要办什么事的时候,不要整得那么复杂,简单简化一点,这是很好的事。身居高位的人简约一些,物欲少一些,民风也会跟着变得淳朴了。这个简字如果在老子那里就会更进一层了。大道至简,大道为什么至简呢?大家可以考虑一下的。
【原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二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未闻好学者也。”
【注释】鲁哀公问孔子道:“你的弟子当中谁好学呢?”孔子回答道:“我的弟子当中有个叫颜回的,他比较好学。他从来不会迁怒于人,也从来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可是很不幸,他很短命,已经死去了。现在就没有了,没听说谁好学的了。”孔子提到自己的学生,应该还是内心比较难过的,这么好学的弟子,这么早就离开了人世。颜回安贫乐道,不会像子贡那样能够为政和经商,为什么在孔子眼里这么重要呢?颜回年纪轻轻就可以跟孔子谈论易经,而孔子到了晚年对易经非常着迷,有韦编三绝的故事,可想而知颜回的水平了。孔子跟颜回说什么,他都会恭恭敬敬的在那里听,不会随便发脾气的。
【原文】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注释】孔子的弟子子华出使齐国,子华有出色的外交本领。冉子觉得子华的母亲可怜,自己的儿子出使他国,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也不知道吉凶如何。冉子还是很关心自己的同学的。冉子跟老师孔子请求说,能不能给子华母亲一些粟。孔子回答道:“给一百斤吧。”冉子觉得太少了吧,也许子华要出去很长时间呢。孔子说道:“那就再多给四十斤吧。”结果冉子给了足足有两千斤的粮食。孔子也没有阻拦。他说道:“子华这次出使齐国,做的是高头大马,穿的是名贵的衣服,这些我已经听说了的。君子一般来说只是救济穷人,而不会说锦上添花,又把财富给富人。”
【原文】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注释】原思是孔子的弟子。孔子在鲁国做官的时候,这个弟子当孔子家的总管。孔子对自己的弟子还是很大方的,给他粮食九百。原思推辞不要,哪里好意思要老师的钱粮呢,如果要也不能要那么多呀。孔子就说道:“你就不要推辞了,如果你觉得多的,就给你老家的乡亲们吧。”这里跟前面说的周济穷人还是衔接的比较好的。
【原文】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騂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注释】孔子对仲弓说道:“犁田的耕牛产下的小牛犊,也可能身上长满了红色的毛,犄角很端正。虽然不想使用它进行祭祀,但山神会介意吗?山神也不会舍得放弃它的。”古时候祭祀用的牛犊和耕牛是不同的。祭祀的牛犊毛为红色,犄角端正。这里孔子勉励自己的弟子,英雄莫论出处,只要修养自己的德行,就能够得到重用,总会有用武之地。春秋时候,英雄辈出,起于草莽也可为重用。
【原文】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注释】孔子在这里又评价自己的高徒颜回了。孔子说道:“颜回这个学生呀,他能够做到三个月不违背仁。其它的学生呀,有的做到一天,有的做到一个月半个月的,仅此而已。”这里虽然说是三个月,但是却代表着永久不变了。三个月天道就有小变,这是比方久。即使天道有变了,还是没有变化。不违仁,指的是没有丝毫的私欲。如果有私欲,就是不仁了。孔子这个学生,安贫乐道,却被孔子评价如此之高,是不是老师看错了呢?各位可以考虑一下。颜回年纪轻轻就和孔子谈论易经,能够和孔子谈论易经的人有多少呢?孔子晚年好易,晚年可以说是孔子的最高水平了。周文王被囚禁在羑里的时候,推演周易,这部易经讲的是什么呢?让孔子如此着迷。
【原文】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注释】季康子问孔子道:“仲由(也就是子路)可以为政做官吗?”孔子也许心里在嘀咕,不想自己的弟子为权臣卖命,他没有正面进行回答。孔子说道:“仲由呀,比较勇猛果敢,做事不会有什么犹豫。但也许这样的人,做事不会拐弯,也许不易于和别人相处,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这样的人也许还没有什么本事去做官的。”季康子又接着问道:“端木赐应该可以为政做官了吧?”孔子回答道:“端木赐呀,子贡为人处世可以说比较通达了,对为政的一切都看的比较透彻了,这样的人恐怕对为政不是很感兴趣。”端木赐不管是经商还是做什么都是一把好手来的。季康子估计还是盘算着孔子的这些弟子的,挨个的问。季康子问道:“那冉求怎么样呢?”说:“冉求才艺双全,也许比较清高一些吧,也许对做官没有多大兴趣了。”如果鲁国国君来问,也许孔子又是另外一番回答了。
【原文】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注释】闵子骞是孔子的弟子,在二十四孝的故事中。小时候他的母亲过世了,留下了两个孩子。父亲又娶回来个后妈,又生了两个孩子。后妈对他不是很好。有一次他帮父亲驾车,天气比较寒冷,父亲握住他的手发现手比较冰凉,穿着比较单薄。父亲又去摸摸后妈的那两个孩子,是比较暖和的,也穿的比较厚。父亲大发雷霆,让他后妈走。闵子骞劝阻自己的父亲,说如果把后妈留下来,家里面只有我受寒,但是假如把后妈赶走,四个孩子都会饥寒交迫了。后妈因为此时感到很后悔。闵子骞以孝行和德行而闻名。大家看看孝顺还是比较重要的吧?季氏想让闵子骞出任他费邑的长官。闵子骞说道:“请帮我妥善推辞掉吧。如果还有人再来找我,召我去做官的话,我已经逃离到了汶水边上了。”汶水为鲁国边境上的河流,闵子骞表明自己不为权臣卖命的决心。如果再来的话,我就从边境的汶水跑出国去了。大家看看孝顺的人,对君主也如此忠诚。古代举孝廉还是很有道理的吧,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原文】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注释】孔子的弟子伯牛生病了,而且不是一般的疾病,是严重的传染病麻风病的。伯牛的父亲得了麻风病,医生劝说让其父亲一个人到山上去住。但是伯牛不忍心放弃父亲,就放在家中每天照料,还到处寻医问药。可是伯牛的父亲还是去世了,而且这个病还传给了伯牛。孔子跟其它弟子从齐国刚回来,听说伯牛病了,就跟子路他们一起过来看望伯牛。伯牛知道自己的老师过来了,非常的感动,连许多亲戚都不敢见他,自己的老师却亲自来看他。可是又怕传染给自己的老师和师兄弟。不管别人怎么劝说,伯牛始终不肯开门。孔子给伯牛带回来了邵乐的乐谱。伯牛很喜欢乐曲,他以后虽然一个人独处,但是可以自己弹琴了。孔子让他把手从窗户里伸出来,这样拉拉手当做见面了。孔子拉着伯牛的手伤心的说道:“让我失去这么好的学生,难道这是命里注定的吗?这么好的人,居然有这样的病了。这样的人,竟然得这样的病了。”孔子重复的说着同样的话,伤心到了极点。孔子得道之后,如果学中医也许就有希望能够救活自己的弟子了。也许由易经很好的契入中医的。古代有由玄通医者,也有由医通玄者。
【原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注释】孔子说道:“颜回真是贤德呀,住在很简陋的地方,饿了一箪饭,渴了一瓢水。别的人都很替他担忧,可是颜回却乐在其中。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看,他都安贫乐道,丝毫没有改变。颜回可真是贤德呀。”这样一个弟子,在众多优秀的弟子之中排首位,为何呢?
【原文】冉求曰:“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划。”
【注释】冉求说道:“我并不是不欣赏老师您所传的道,只是我想学道,但是却力不从心的。”冉求有畏难的情绪了,看看老师孔子如何劝勉他的。孔子说道:“你这么说也许不对哦,如果是力不从心,那是在求道的半途,中途而废的,可是你现在还没有开始,就已经不愿意去求道了。”冉求多才多艺,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季氏把他召回来做官了。齐国侵犯鲁国的时候,冉求还亲自带兵击溃了齐国。趁机劝说把孔子迎接回来。孔子晚年在鲁国隐居的时候,得到了冉求的许多照顾。孔子这么说,我们求道也不要畏惧困难。还没开始呢,就说难,那也许不是真的难的。此道为天下最简易的事情,只是世人莫能知莫能行而已。
【原文】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
【注释】什么是儒呢?儒,柔也。儒在周朝的时候指的是术士,就是专门指贵族子弟的教师。术士教授弟子传道授业解惑,其首要是传道。什么君子儒,什么是小人儒呢?君子儒是自己求道明道,同时也教自己的弟子明道;小人儒则不同,只是为了功名而已,为了求取仕途。老子说上善若水,水接近于道,正是因为水柔。儒也是柔,接近于道。孔子去世以后,子夏在西河这个地方设教,而西河之人把他比作孔子。连吴起这样的人都是他的弟子可想而知了,魏文侯也尊他为师的。汉代儒家传经,都溯源于子夏,可以说子夏是不辱师门的了。孔子这里提醒子夏传承自己的学问,不要传了皮毛而核心的没有传下去了。子夏有些事情想不开,孔子也是看的比较准的,就提醒他了,也是关爱自己弟子的表现了。子夏儿子死了,把眼睛都哭瞎了。
【原文】子游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偿尝至于偃之室也。”
【注释】子游做了武城这个地方的官。孔子了解子游为政和选人用人的情况。孔子问道:“你在那里选用到了合适的人才了吗?”子游就回答道:“倒是有个人才叫做澹台灭明,他从来不走邪僻小道,都是走光明正道。如果不是为了公事,他从来不会主动来我的住处。”澹台灭明的字是子羽。这么看来子羽是个君子了,非奸佞小人,为了求得一官半职就牺牲自己德行的人。子羽本来一开始想投奔孔子的,但是此人相貌和身材都很丑陋,孔子认为没有什么前途,就不怎么待见人家。可是子羽更加刻苦的修学求道,他南渡长江讲学的时候,足足有三百多名弟子追随而去,由此可见其受到弟子的爱戴了。孔子后来追悔莫及,觉得自己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了。
【原文】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达也’。”
【注释】孔子说道:“孟之反从来都不喜欢自夸,也不喜欢争功。之前和齐国打仗的时候,鲁国大败而逃。孟之反也溃退的,但是他在最后给大家打掩护,将要跑入城门的时候,策马扬鞭说了一句:我并不是有那么大的胆量走在最后,而是马跑的不够快呀。”也许孟之反很幽默这么说,他也是一个知晓进退的人。即使是打败仗,也有立功的将领,他就是一个。他这么说不自夸,也不去争功劳。有许多人不去抢别人的功劳就好了,孟之反本来自己有功而让出去了,非常的难得。他这么低调幽默的处理,避免了许多其它将领的嫉妒。孔子对孟之反的做法非常的欣赏。有功不自居,有过不推诿,这也是君子的美德。
【原文】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注释】祝鮀是卫国的大夫,由于很有口才,所以得到了卫灵公的重用。嘴巴会说漂亮话,文过饰非,这样的奸佞小人得到了重用了。宋朝为宋国的公子朝,这可是个美男子。由于貌美卫灵公也很宠着他,默许他和自己的夫人男子私通。后来公子朝和别人一起谋划叛乱,把卫灵公驱逐出卫国。卫灵公复国之后,公子朝逃走了。由于南子非常的思念公子朝,所以卫灵公还是把他给接了回来。孔子说道:“如果没有祝鮀那样巧舌如簧,也没有宋朝那样的美貌,要在这个世上混下去还真是不太容易的。”孔子在那里感叹,当下的情形,礼崩乐坏,如果不和这些人同流合污,还真是不太好混了的。孔子周游列国,处处都被排挤,也未能遇见明君,也没有合适的从政的机会。虽然孔子这样感叹,但是也是勉励自己和弟子,要做君子而非小人。再艰难都要坚持正道。
【原文】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注释】人平时起居习以为常的,都需要从门户中出入,可是却不知道人行必须要走此道。户为单扇,如果双扇才称之为门。这里不说门,而说户,可以说道之为一不为二。世人只知道有形的道路,而不知道无形的正道。并不是道刻意的远离世人,而是人不知道而远离它罢了。并不是道迷世人,而是世人迷道罢了。人生在世,都是由于合乎先王之道才能够通达,可是世人多违理背道,所以孔子以简明的譬喻来为世人指点迷津。孔子说道:“谁能出入不用从门户中走呢?又有谁不知道从门户出入呢?可是为什么世人都不知道从此道出入人生的枢机呢?”这一句话虽然很简短,但是孔子给世人指点迷津了的。
【原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注释】孔子说道:“质朴胜于文饰就显得野了。”百姓如果没有经过礼法教化,质朴胜于文饰就显得野了。孔子接着说道:“文饰胜于质朴就过于虚饰了。”如果繁文缛节太多的话,也会使得假假的。孔子说道:“文饰和质朴都兼备,和谐统一可以称之为君子了。”文饰为后天的修饰,质朴为先天的,这两者互为阴阳的。先天和后天合二为一。许多得道的人也许隐居在山野之间,回归于纯朴。得道的人也许不拘泥于礼法,但可谓是文质彬彬的君子了。
【原文】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注释】人刚初生的时候为正直的。正如人之初性本善。我觉得需要这么看这个事情,人刚初生的时候,其实并不能代表着人之初。人初生的时候已经遗传了父母的一些习性了。比如父母如果贪吝一些,生的小孩也是小小不用教的都贪心一些。俗话说三岁看老。康德也有个先天综合判断。这个是由父母祖宗那边沿袭过来的业。我们要一代一代往上追溯自己的祖先,可以找到我们的祖先是远古时期生活在海洋里面的一条鱼。人之初性本善,并不是说刚出生的时候,而是远古时期,人性比较淳朴的时候。当然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遗传了所有祖先所造的业,后天所造的业也很重要,也会有影响。如果比较正直,不去做恶事,就少了几分遭受灾难的风险了。如果不正直,去做了恶事,也能够很好的生存下来,那只能说是幸运了,也就是说幸免于难。君子没有说幸运的,只有说不幸。为什么这么说呢?君子所行的是正道,得到好的福报这个是理所应当的,并不会说是幸运。如果是得到了不好的果报,那只能是说不幸了。小人有幸而无不幸。小人做了许多恶事,如果得不到报应,那只能说是幸运了。得到报应是应该的,而没有得到,那就是幸运。如果得到报应了,不能称之为不幸。孔子说道:“人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这是由于他比较正直,符合正道罢了;如果不正直的人,做了恶事的人能够生存下来,没有得到报应,这只能说是幸运而免于灾难了。”人的命运有命,也有运。命是宿命,这个是先天注定的;运这个是外缘了,这个是运气,有点无常的。正如一首歌里所唱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命和运互为阴阳。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注释】这句话大家也是耳熟能详了。孔子说道:“知道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对于求道做学问,如果只是懂得道了,而不能够安贫乐道,那就不如好道的人了。好道的人不如乐道的人了。”对于所学的技艺也是如此的,爱好,乐此不疲这是最好的状态了。这里的解释不一定逐字逐句的进行翻译,只要能够把孔子的话外之音和余韵能够给大家尽量的解释清楚就好了。
【原文】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注释】孔子说道:“中等根器以上的人,可以说上等的学问的,也就是说道的。中等以下根器的人,不可以跟他说上等的学问的,也就是道的。”古人很尊师重道,注意这个道字,这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所在。也是每个人修身立命所在的。古代的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首要的就是要传道。老子也说过类似的一句话,上等根器的人闻道了,就会契入内心,勤勉而奉行;中等根器的人闻道,处于半信半疑之间,看似装进脑子了,又没有当一回事;下等根器的人闻道,就会觉得很荒谬了,就会哈哈大笑了。如果不被别人笑的事情,也许就不符合大道了。所以此部经典中,孔子很少直接说到性命、仁、道这些话题。孔子觉得说了也白说,时机未到会增加误解的。孔子很喜欢自己的弟子颜回,可以跟他有很好的共同语言。颜回甚至超越了自己的老师了,年纪轻轻就能够跟孔子探讨《易经》的。
【原文】樊迟问智,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智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注释】樊迟在这里向自己的老师问智,也问仁。樊迟问智,孔子就回答道:“所谓的智者,也就是聪明人了。他在为政的时候,专门务于人道,务实的去帮老百姓解决实际的困难。对鬼神那些未知的事情保持恭敬,但是不会被其迷惑了,保持适当的距离。不会以鬼神这样的事情来治理百姓,也会使得百姓迷惑了。对于鬼神神明保持恭敬就可以了。”孔子这么说会不会是由于他有些迷信呢?樊迟问仁,仁者什么最难呢?其实战胜敌人容易,战胜自己是最难的。先难的事情就是克己了,前面也讲到了克己复礼了。首先要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如果一间屋子都没有能够扫干净,自己都没有办法修行好,如何去感化世人呢?如果能够克己,解决自己的物欲的问题,就可以称之为仁了。仁者先从难的做起,最难的就是克己了。如果能够克己就能够复礼了。需要克己的物欲。仁者先从难的做起,不问收获。先失去后得到,把自己的物欲都去掉了,就会得到智慧了。自性之中具足了一切智慧了。不计较收获,先不追求名利,而是修行积德,看似失去了许多,但是却会有很好的福报的。仁者是先舍后得,而非仁者是先得后失去。如果没有积德,德不配位的话,即使得到了也不会长久的。孔子接着回答道:“如果能够先难而不问收获,先舍后得,这样就可以称之为仁了。”
【原文】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注释】这句话比较有名的了。这里所说的智者可谓非智者,可以说是聪明人好了。聪明和有智慧是有区别的,有智慧的人看着也许是比较愚笨的,正所谓大智若愚的。老子说,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里的知是智慧的。有大智慧的人似乎不是很博学,并不是什么都去学,面面俱到的。先知先觉的人有大智慧,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孔子说道:“聪明人乐于接近水,仁者乐于接近山。聪明人好动,而仁者好静。聪明人好乐,也会享受天伦之乐;而仁者生活符合于天道,故而长寿。”聪明人乐于接近水,是由于聪明人妄念比较多,思维比较敏捷。水能够千变万化,可以变成气,可以变成冰,可以上天可以入地。在方的容器就变成方的,在圆的容器就变成圆的。仁者乐于接近山,古代许多仁者隐居在山野之中,不求功名,专心修道。在山里隐姓埋名,更能找到清净的修道场所。乌龟比较安静,动作缓慢,寿命也会长一些。仁者少思寡虑,入于静定,寿命自然就长了。仁者有真正的智慧。
【原文】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注释】在孔子眼里周朝比较符合圣人之治,符合天道的。齐鲁这个地方保存的相对来说相当好了。就像现在世界文明在东方中土保存的最为完备。西方的科学输入进来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在这里与古老的东方文明融合了。相对来讲,东学西渐还是比较困难一些,让老外来学习原汁原味的文言文有语言障碍。再加上此道非言语所及,更是难上加难了。所以说东方文化代表着人类的文明了。在春秋战国时期,齐鲁文化代表着周朝的文化了。齐国的文化还比鲁国差一点,鲁国的文化还需要再变一变才能接近于道。世风日下,即是是鲁国也是不行了。君非君,臣非臣了。三桓的势力都远大于国君了。鲁国的国君失去民心也很久远了。孔子说道:“齐国一变,就可以有鲁国那样的水平了。这里是指传承圣人之治的程度,是符合天道的程度的。鲁国再一变就可以接近于道了。”
【原文】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注释】前面一句孔子说的如果要接近于道,需要溯本归源。觚是古代装酒的器具,形状是上圆下方,容量大概有二升。可是后来的觚发生了变化了,所以孔子感叹觚不像觚了。在孔子来说,周礼所制定的是比较符合天道的,可是世风日下,逐渐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君臣秩序发生了改变,连喝酒的器具都发生了变化,物是人非。东方的齐鲁应该是保存周礼最完整的,正如当今的东方文明保存了世界的文明。可是连鲁国这里都是君非君,臣非臣了,孔子非常的伤心。孔子感叹道:“这个觚又不像觚,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
【原文】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注释】这句话看起来可费劲了,翻看了不少以前的注解,这里大概能够得到它的意思了。宰我问孔子道:“对于一个仁者来说,如果跟他说,有个仁者掉到了井里了。作为仁者要不要跟着掉进井里面去呀。”宰我这么问真的有点难为老师了。这是以掉到井里来比喻有忧患灾难了。对于仁者来说,是不分在井里的是仁,还是不仁的。对于仁者来说,仁者爱人不分男女老幼的。所以这里孔子老师首先有点反问宰我的意思了。你就不该这么问,不管井里面的是仁者,还是不仁者,都还是需要去搭救的。宰我在求仁的时候,有这个疑问也是很正常的了。在历史上有许多人杀身成仁,明明无济于事,还把自己搭进去,这里孔子是不认可这个事情的。孔子回答道:“宰我你为什么要这么问呢?首先不管井里面是仁者,还是非仁者,都是要同等对待的呀。其次,你就这么傻乎乎的跟着掉下去吗?作为一个君子,作为一个仁者来讲,可以为了仁义牺牲自己这个没问题的,可是不可以自己把自己陷在井里面去。”言外之意孔子说,你不可以这么笨的,可以想想办法去救人的,不是傻乎乎的自己也跟着掉进去,不是两个人都死了吗?如果仁者遇见忧患,傻乎乎的把自己也陷进去,而不是先想想其它的解救的办法,而不是简单的就跟着去死。孔子也是劝诫自己的弟子,千万不要因为自己遇见了什么灾难,自己的所有弟子都跟着去死了。如果非得要牺牲去救仁者,那也是万不得已的事情了。孔子接着说道:“君子可以吃亏,可以被欺,但是不可以糊涂的,背离于仁的。”舜在辛苦的挖井,父亲和那个后娘生的弟弟趁他在弯腰挖土的时候,一起往井中填土,将井填死。幸好舜预先就做了防备了,已经挖好了另外一个通到地面的通道了,就逃了出来。真正孝顺的人,小杖就乖乖的承受了,大杖打就马上要跑了。如果父母拿着大的杖来打,正在气头上,打是打了,但是会让父母承受不慈爱的罪名了。打得严重了,父母气消了也会心疼了。舜跑掉了,这个也是一种孝顺的表现,而且是以德报怨的。
【原文】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叛矣夫!”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求道,对于载道的经文深入的考究,非常的博学;君子如果想要成为真的君子,需要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这样就不会有背于道了。”经文中记载了古圣先贤的教化,君子要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去修学,重视研读经文。这里博学并不是对什么都学的。教之道,贵以专。如果太过于博,就宽泛不深入了。老子说,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专于求道,得道了就能够知晓天底下的许多道理了,也就博了。如果说博学是对天底下的文字,都无不考究,很博学的话,这样也许会适得其反的。格物致知并不是让学子去把天底下的书,一本一本的格完,这样毕生精力都不行的。反而如果能够格一本,比如《道德经》,就等于读了天底下的许多书了。如果能够格心,把心性给搞清楚,也就无师自通了。
【原文】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誓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注释】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这可是个有淫行的大美人,孔子去见她会惹来争议的。孔子到了卫国,南子请求要见一下这个贤德的君子,孔子婉言谢绝了。可是在古代有这样一个礼节,如果到了这个国家当官来了,需要见国君夫人。国君夫人也被称为小君,国君相当于大君了。子路看到自己的老师去见这个淫乱的人,就以为耻辱,就憋着嘴不高兴了。《史记》里面记载孔子见南子的时候,南子隔着薄布幔见到了孔子,连续拜了两拜,身上穿戴的玉珮饰物哗哗直响。可是估计会让各位读者失落了,没有记载更多的事情了。孔子就发誓说道:“我如果做了不合于礼的事情,如果做了不合于道的事情的话,就让上天弃绝我吧,那就让上天弃绝我吧。不要再眷顾我了,让老天来惩罚我好了。”孔子急忙发誓给自己的弟子,澄清自己的清白的。孔子是君子来的,是所有弟子的表率,他说这句话应该不是心虚吧。
【原文】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乎!民鲜久矣。”
【注释】此部经典中谈到中庸这个词的就这么短短的一句,回头在另外的经典中还会专门谈中庸。不偏不倚,没有过也没有不及,这样的就称之为中。平常称之为庸。我们说庸庸碌碌的过一辈子,这个庸就是平常的意思。可是有句禅语是平常心是道。这个平常果真如我们所说的那么平常吗?也许对于得道的人眼里看来,大道至简,再简单再平常不过的了。可是世人莫能知,莫能行,这是由于物欲的遮蔽,就看不到平常的道了。中医说健康的人为平人,不偏不倚,阴阳平衡。国家也是如此,天下太平,也是平常就好。国家也需要阴阳平衡,如果阴气太重,小人横行,就会乱了。这里说的中庸,实质是平常,但是要做到这个平常也许真的不那么简单的。对于佛家来讲有不二法门。世人喜欢区分好恶,而对于佛门智慧来说需要摆脱这种分别心。孔子说道:“中庸不偏不倚,无过也无不及。这是一种至德了,世人都很长时间不知道了,也很少有人能够达到这种程度了。”
【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子贡问道:“如果广施恩德于百姓而能够扶贫济困,关心老百姓的疾苦,这样的人怎么样呢?可以称之为仁了吗?”孔子回答道:“何止是仁呢,简直可以称之为圣人了。即使是尧舜这样的圣人也还在担心有所不及呢。圣人都是想着四海之内都能够照顾得到自己的子民,可是天下之大,还有所顾及不到的。这里并不是贬低圣人的,相反也是在赞扬尧舜的仁德。要说仁,就是如果自己想立功立德立言,在天下立足,先有帮别人立足之心。如果自己想达成所愿而先帮助别人达成。设身处地的想自己所欲达成的,就可以知道别人想什么了。能够推己及人这样做,这样想,就离仁也不远了。”子贡虽然有志于仁,但是都是仰望高远。孔子勉励子贡要按照他所问的去做,踏踏实实去做就可以了。也给他多一些自信,尧舜这样的圣王也是想着这些的,也还没有做好。子贡你如果把这件事情做好的话,也就可以称之为仁了。子贡不知道仁在何方,也不知道如何达成仁。孔子教子贡从自己身上取,从近处着眼去入仁。孔子教世人如何求仁,从何处入手。从自己身上还远了一点,如果着眼于心更加直接且近了。
【原文】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注释】公冶长为孔子的弟子,他能够听得懂飞禽的话,这是很神奇的事情吧?他为什么坐过牢呢,这也和他的这个特殊的技能有关。有一天公冶长在路边听到一群小鸟互相呼叫着,赶紧去青溪边上去吃人肉了。这时候有个老妇人哭着走过来。公冶长问她为什么哭,她说她的儿子失踪了,也许是遭遇不测了。公冶长就对她说,也许是已经死了,可以去青溪那边找一下。老妇人果然在那里看到了自己儿子的尸体。公冶长就被告了,抓进了监狱。后来公冶长在监狱里面,听到一群麻雀在叽叽喳喳的说,在白莲花的水边,有一辆运粟的牛车翻覆,洒了满地的粟,赶快去吃吧。公冶长跟狱卒说了,果然如此,才把他给释放了。孔子评论公冶长说道:“这个人还是值得把女儿去托付给他的。虽然曾经遭受过牢役之灾,但是并不是他自己的过错。”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古人娶妻嫁女必然选择有德行,孝慈的对象。后代的子孙遗传基因也好,必然也受到熏染,性情自然慈孝。俗话说的好,选择好的对象会影响三代人。也许远远不止三代。
【原文】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注释】孔子评论自己的弟子南容说道:“大道能够行于邦国的话,南容也会得其时而大展宏图的,不会错失推行大道的机会的。如果大道不能行于邦国,南容也能够懂得进退之道,免于引来杀身之祸的。”孔子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看这两句,由此可见孔子对自己的弟子厚爱有加,并不是选择地位显赫的贵族去嫁,而是选择有德行的人。你看当孔子的弟子多幸福呀,还有这等好处。这样的人让孔子觉得比较放心。如果君主比较昏庸而骄奢淫逸,所亲近的也必定是奸佞小人,贤德的臣下就会比较危险了。如果有碍于小人的利益,也许就会被除掉了。假如再像前面那样不顾君主是否能够接受,一再进行苦谏,逆着来撕破龙鳞,就更加的危险了。
【原文】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注释】孔子评论自己的弟子子贱。他这是怎么说的呢,这次可没有好女人嫁给子贱了。孔子说道:“子贱此人真是君子呀。假如说鲁国没有君子的话,子贱安能够学习到君子之德呢?”孔子爱屋及乌了,顺便也夸一下鲁国的君子是很多的。正是因为鲁国有很多德行高远的君子,所以子贱才有地方学习的,而成为君子。
【原文】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琏瑚也。”
【注释】子贡问老师孔子说道:“老师您看看我如何呀?”一般来说都是孔子自己去评价弟子的。这次感觉子贡是开玩笑似的,毛遂自荐的问孔子。子贡在众多弟子中属于佼佼者了,为政好,经商又能富甲一方。这样的弟子也许容易又骄傲的情绪,所以孔子回答道:“你呀,是器来的。”前面曾经有一句说的君子不器。形而上学谓之道,形而下学谓之器。君子应该是有志于道,而不是有志于器。即是是器,也是大器。贵重之器来的。古语有大器晚成。子贡也许听到老师说自己是器着急了,接着问道:“什么样的器呢?”也许渴望老师夸奖一下自己为大器,或者名贵的器吧。孔子回答道:“是宗教中祭祀用的琏瑚。”琏瑚为名贵的玉器来的,也算是得偿所愿了。虽然老师没有直接说子贡是君子,起码也还是名贵的玉器了的。也许老师因材施教吧,对于有才干的子贡来说,怕助长他的傲慢之气,故意这么说的吧。
【原文】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注释】冉雍为孔子的弟子,以德行著称,而气量宽宏。孔子称其可使面南,也就是可以封国之君。由此可见孔子对他的器重了。冉雍一开始也是鲁国季氏的私臣,但是在那里辅佐了三个月,劝谏都不能听进去,他就辞去官职追随孔子左右了。有人说:“冉雍有仁德但是却不善于雄辩。”孔子回答道:“善于雄辩又有什么用呢?善于辩驳就会给人许多把柄,也会令别人憎恨的。假如对方不知道他有仁德,即是去辩解又有什么用呢?”如果别人不知道自己,不要埋怨,也不要去辩解。这也呼应了前面的人不知而不愠。
【原文】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悦。
【注释】漆雕开是孔子的弟子。孔子让他出来为政做官。可是漆雕开却说:“老师您所教导的内容我还没有能够弄到纯熟,求道还未能够没有任何疑惑,自己心中还有信不过的地方,这时候怎么能够放弃学业出来做事呢?”孔子听说了之后很高兴。这一章孔子连续点评了自己的几个弟子。这里也是有关于另外一个弟子的。十年磨一剑的,寒窗苦读一朝成名。左思写《三都赋》花了十年的时间,一出来洛阳纸贵了。苏秦和张仪都是鬼谷子的弟子,但是他们看到自己的两个师兄孙膑和庞涓出山之后,在魏国已经得到重用,也建功立业了。苏秦和张仪就着急了,提前下山了。这时候鬼谷子就把一本经书给苏秦,嘱咐他说,假如你没有获得重用,可以好好花一年把这本阴符玩熟就可以了。结果不出所料,苏秦变卖家产周游列国去游说,一无所获。反而家产花完了,回家老婆孩子都怪罪他。他很郁闷的闭门造车,头悬梁锥刺股。一年之后有小成,出来佩挂了六国相印。辅佐商汤的伊尹在做农夫的时候,就以天下为己任。伊尹擅长烹饪,为中国的厨神。他能够以烹饪来比喻政事。傅说为商朝武丁王的相国,一开始身居简出,后来被举为相,国乃大治。求道能够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首要的要求道,得到真传,不怕没有为政的机会的。
【原文】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注释】这一句轮到孔子评论子路了。桴浮为用竹、木编结成的小筏子。孔子说道:“如果大道不行于天下,我会离开这个喧嚣的尘世,乘坐小筏子,去天涯海角归隐了。这么多弟子当中,子路一定会追随我去吧。”子路听了信以为真,可高兴了,老师这么喜欢他和认可他。孔子接着说道:“子路呀,他刚直勇猛过我,然而也许不符合中道,有勇而无谋的,但是在这个世上要找到子路此等人材也是很稀有的了。”孔子在这里感慨大道不行于天下,可惜周游列国本来想遇见贤明的君子采用他的德政主张,但是还是没有能够遇见。眼见着战乱将起,生灵涂炭,圣人岂不感到忧心如焚。孔子虽然说干脆一走了之了,去天涯海角隐居,但只是发发感慨罢了,还不会真的去做的。孔子对自己的弟子子路评价,虽然有批评他,但其实也在夸他的。
【原文】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注释】孟武伯前面也曾经向孔子问孝。这里他向孔子问他手下的几个弟子如何。孟武伯问道:“子路是否达到了你说的仁德呢?”孔子回答道:“不知道的。”孔子清楚却不说的。当着外人的面,如果夸自己的弟子,有点自吹自擂的味道。如果说弟子不好呢,又不想打击弟子的积极性和影响他们的前途。孟武伯又追问子路的事情,到底怎么样。孔子回答道:“子路呢,对于一个千乘大国,可以让他去治理赋税,也是一个难得的大将之才。这些我是可以肯定的,之前你问的那个问题我还是不知道的。”孟武伯看追问下去也不会得到什么了,又接着问其他弟子的情况。孟武伯又问道:“冉求怎么样呢,能不能达到你说的仁德呢?”孔子回答道:“冉求可以做一个地方官员的,为政不错的。”千室之邑,这是指卿大夫之城邑的。百乘之家,这为三公的属地。这里说冉求可以为地方官员的,他会管理的不错的,但是还是不知道他有没有达到仁德。孟武伯又问道:“公西赤怎么样呀?”孔子回答道:“公西赤在朝堂之上是有位置的,是位出色的外交人才,可以派去出使他国,必定不辱使命的。”这次一下评价了三个弟子了。
【原文】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注释】这里说的是弟子颜回了,子贡作为陪衬吧。颜回为孔子所有弟子之首,非常谦逊好学,对老师所教导都恭恭敬敬的听,从来都不反驳。一直都追随在孔子左右。颜回很安贫乐道,一箪食,一瓢饮,在很简陋的地方居住,世人都为他发愁担心了,可是颜回却不以为然。颜回跟着孔子周游列国。他们在陈、蔡期间绝粮七天,子贡费了许多周折才买回一石米。颜回与子路在破屋墙下做饭,有灰尘掉进饭中,颜回便取出来自己吃了。子贡在井边远远望见,很生气,以为他偷吃,便跑去问孔子:仁人廉士也改变自己的节操吗?可是孔子相信颜回不会那么做,必会有其原因。后来问了才知道,颜回看到米饭里面有点灰尘,他就把有土灰的那一点拿出来,放在里面也脏了,丢掉也可惜,所以他就吃了。从那以后,大家就更加信赖颜回了。颜回对《易》接触很早,研究得较深入。弱冠之年就可以和孔子谈论《易经》了。这是天才呀,了不得的。其它人前面孔子只是说到,可以一起谈论《诗经》了。颜回却能够谈论这个,很了不起。孔子晚年好读《易经》,有韦编三绝的故事。孔子还说,假如再给我多几年时间的话,我就会把它弄的更透彻了。孔子在这里赞叹颜回,并不是太过谦之举,的确颜回很可能已经得道了。孔子对子贡说道:“你和颜回想必的话,那个更有学问一些呢?”子贡回答道:“我怎么敢跟颜回比呢。颜回闻一而知十,而我只能闻一而知二。”子贡这么自信的人,这下谦虚了起来,足足比颜回差了八成这么多了,由此可见颜回的水平如何了。颜回也许能够做到以一心而知万心,以一物而知万物了。孔子说道:“你的确是不如他的,不是你谦虚。不仅仅是你不如他,甚至我都不如他的。”可见孔子对自己弟子颜回的推崇。孔子不会觉得弟子比自己厉害就会不高兴,他为师是很宽容大度的。
【原文】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注释】孔子的弟子宰予在大白天睡懒觉。老师就在那里唠叨了。孔子说道:“他就像朽木一样,无法进行雕琢了,一雕整个就烂掉了。就像粪土堆的墙一样,无法进行粉刷的,越粉刷就越臭,也无法牢固。你让我拿他怎么办呢?”孔子又唠叨说:“以前呀,我看人是这么看的。我听了他说什么就相信他会做到的。现在我不这么看人了,我是要听他说什么,还要看他是不是按照他说的去做了。由于他这样子,我改了看人的眼光了。”古圣先贤未尝不以懒惰不思进取为戒,精进修道自强不息。这里孔子深责自己的弟子,是想劝诫自己的弟子,求道做学问要勤勉。而且不能光说不做,要讲求诚信。
【原文】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注释】这里是有关孔子的弟子申枨的故事。无欲则刚这个成语也是从这里来的。孔子说道:“我还没有见过真正的刚强的人呢。”弟子们都觉得很奇怪,像子路这种刚强勇猛的人,可以堪当大将的人应该就是呀。还有像申枨这样的年轻人,精通六艺而面对敌人没有丝毫的畏惧之心。有人说:“申枨就是老师您说的刚强的人呀,怎么会没有呢?”孔子回答道:“申枨呀,他物欲未灭,如何能够算的上是刚强呢?”这里说申枨有欲并不是说他有多贪恋钱财。如果他血气方刚,争强好胜,那也是一种欲来的。孔子曾向老子问礼,老子也劝诫过他,去除掉骄气和多欲。成贤成圣也是一种欲望,成名也是一种欲望来的。体格之刚抵御邪气的侵袭,人格之刚抵御物欲的侵袭。
【原文】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注释】子贡对自己的老师说自己的感悟:“我不想别人加给我的事,我也不会将此事加给别人。”这是仁者之事,半点不能勉强的。如果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勿有个强制恕的意思。而这里无是发自内心,顺着心性。一个为仁,一个为恕。子贡能够做到恕而做不到仁。所以孔子说道:“端木赐呀,这还是你没有能够达到的。”
【原文】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注释】子贡说:“孔子老师的文章,可以听得到,也能够听得懂。老师有关人的自性和天道的探讨,不光是听就能够听得懂得了,是要靠修行和感悟才能够体会得到的了。”子贡还是比较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老师所讲的东西,哪些是比较有分量的。孔子晚年韦编三绝,好读《易经》,这才是他修持的最高境界所在。孔子曾经感叹,老子犹龙也。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有志于求道,不知具体什么年纪悟道的,反正晚年之前肯定得道了吧。孔子的学生里面排第一位的是颜回,为什么很穷的一个学生反而是排在第一位呢?端木赐这么有本事,为政和经商这么成功,怎么不排在第一位呢?端木赐自己也应该是比较服气的吧。儒家后来的孟子所阐述的性命之学也是见道之学了。关于自性和天道,道家和佛家都有很透彻的论述,这个是要靠实证的。比如佛家说,自性具足一切,具足一切是什么概念?这个是很难想象的,只有实证了。这里是谈论儒家,就说到这里了。儒释道本一家。
【原文】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注释】这是记录形容子路的一句话,子路比较刚勇直爽,他也是勇于为善的。几千年来都在争论知难行易,知易行难,再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有些人说知道很难而行道容易,有些人说知道很容易而行道难,有些人说知道和行道是一体的,不能笼统的说是难还是易,这也不是绝对的事情。反正在子路这里,他行道是比较勇猛和精进的。子路只要听到一句善言,如果还没有按照这个句善言去做好,做到位,会很害怕又听到一句。子路恐怕自己不够精进去做,去践行。你看看我们是不是需要向子路学这种行道的精进勇猛的精神呢?如果一直都在那里想,在那里说而实际没有开始去做,那也是很可悲的。袁了凡先生做了几千件善事,自己的命运都跟着改变了。我们如果有志于求道,何不早早行动呢?而不要等到头发斑白了,孔子都感慨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个闻道是不是比性命都重要呢?
【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注释】这里说到孔文子这个人,他是卫国的大夫。孔文子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太叔疾,但是这个太叔疾原先娶了个宋国的妻子,前期的妹妹也随嫁一起来了。太叔疾也不太会做人,又偷偷把前期的妹妹接过来安顿在一个地方。要说把前妻接回来还情有可原,接的是前妻的妹妹。这下孔文子恼羞成怒,要发兵去打太叔疾。这下孔子把他劝住了。但是孔文子把自己女儿要了回来,又嫁给了别人。这个孔文子也真是有点奇葩。所以子贡就好奇的要问一下他的一些事情。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称之为文呢?”卫国国君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孔子回答道:“这是因为孔文子求道做学问能够做到勤勉而好学,也能够很谦下的向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不管是学问修行比自己高的,还是比自己低的,都谦虚的问。特别是向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那就更难得了。也许有些人虽然地位也低,看似没有什么学问,但是也有你所不知道的。比如如果没有务过农,知道一亩地打多少粮食吗?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割?成本多少?这些也许书生要向农民学习了。正是因为孔文子能够做到这样,所以称之为文一点都不为过了。
【原文】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注释】这里孔子评论子产这个人。子产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他在郑国为相二十余年,但是一生都很廉洁,家里连给他办丧事的钱都没有,儿子和家人只得用筐子背土在新郑西南陉山顶上埋葬他的尸体。消息传到郑国的臣民耳中,大家纷纷捐献珠宝玉器,帮助他的家人办理丧事。由此可见百姓对他的爱戴。孔子说道:“子产有君子之道,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以恭来持己,十分的谦恭,为政不辞劳苦,推贤任能;第二是以恭敬心来对待政事,不敢丝毫怠慢,兢兢业业;第三是以恩泽来惠养百姓,子产主张宽柔兼济来治理国家,以恩德来感化百姓,以刑法来使得小人不敢作恶,而且把刑法铸在器具上;第四是以义来使用民力,很爱惜民力,不轻易劳民伤财。”邦国的存续之道有四项,人心、生机、秩序和国力。子产不禁止乡校,百姓能够畅所欲言,有限制的言论自由,宣泄有道,民心就顺了。如果百姓有怨气,气不顺,邦国的气也不顺畅就会有危险了。是非善恶以民为师,民心就会凝聚了。开垦田地,疏通沟渠,为民求生,也就能够为国理财,这样能够增加生机。子产把刑法铸在器物上,使得百姓知法守法,有秩序。如果这三者能够具备了,国力就强盛了。子产临终前对自己的儿子说,我死了以后,你必定也会为政的。只有德行很高的人才能以宽来感化百姓,其次莫如用猛。火看起来比较猛烈,百姓一看就知道害怕,死于火的人相对来说会少一些。水看来懦弱,百姓喜欢去玩耍,结果死在水里的却很多。以宽来治民是比较难的。子产儿子后来为政,不忍太猛,郑国为盗的人就多了起来。他这才后悔没有听从父亲的教诲,应当宽猛兼济。他派兵去绞杀了盗贼之后,这才制止住了。
【原文】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注释】孔子说:“晏平仲也就是晏子善于和人交往,交往的时间越久,别人对他就越敬重。”晏子能够做到这样是很难的。如果初步认识的时候,互相恭敬这个比较容易。认识的时间久了,也许就会觉得原来也不过如此,就会轻视对方。可是晏子交友却能如同美酒一样,历久弥香。晏子不仅仅是善于和人交往,也善于邦国外交。晏子使楚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原文】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梲,何如其智也?”
【注释】臧文仲为鲁国的大夫,世袭司寇的职务。辅佐鲁国四代君主。他很博学而不拘常理,废除关卡限制,以利通商。孔子说道:“臧文仲住在藏有大龟的房子里面,屋子斗拱雕成山的形状,短柱上画以水草花纹。这样的派头像天子的宗庙一样了。他这样的做法如何和他的智慧匹配呢?不能算是明智的做法了。”臧文仲也许不太拘泥于常理,有这样的做法。但是作为司寇,是不可以这样随便践踏礼法的,这样其它人也会如此做。整个社稷就乱套了,这是带了个坏头的。
【原文】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子张这里问自己的老师什么是仁。子张问道:“楚国的令尹子文三次出任令尹一职,都面无喜色。三次被罢免,也没有流露出一丁点怨恨不悦之情。所主持的政事,也会毫无保留的告知新的令尹,没有半点隐瞒、猜忌和妒忌。这样的为人怎么样呢?”孔子回答道:“如你所说,子文算是比较忠于国家,忠于君主,忠于良知的了。”子张问道:“那他有没有达到先生所说的仁呢?”孔子说道:“从这里还是看不出来的。仁在于心,而不在于事。事情为心之影响,但是还不能完全看出来的。怎么凭这些就说他达到了仁呢?”由此可见,对于孔子来说仁的境界还是要求很高的。能够像子文这样做的人还是相当的少了。为政的时候能够不为荣辱任免所动,也许他真的把这些看得很透了吧。虽然身为令尹,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但是也许是祸害而不是福事来的。不管是任职还是罢免,都福祸难料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能够没有猜忌和妒忌的交接是很难得的。也许有些为政的人,继任之后为了突出自己,往往会贬低前任而抬高自己,认为自己比前任高明,这是需要注意避免的。
子张又接着问道:“当初齐国的大夫崔子以下犯上杀害了齐国的国君齐庄公。有些人愿意和他一起同流合污,有些人默不作声。这些人也算不得有什么忠心。只有大夫陈文子,以和他同朝为官为耻辱,放弃了自己的高官厚禄,十乘车马的家财,就这样离开了齐国了。到了另外一个邦国,那里的臣下也是如同崔子那样的,又离开了。又到了另外一个邦国,还是如此,又只好离开了。你看看陈文子这个人如何呢?”孔子说道:“他没有跟那些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算是比较清白的人了。”子张问道:“陈子文算是仁了吧?”孔子回答道:“还是看不出来的。仁在于心而不是在于事。这样还看不出来是否仁的。”墨子悲染丝,墨子看到染坊里面纯净的丝线,放在红色的染缸就是红色,放在蓝色的染缸就是蓝色。人心也是如此,如果被恶的事情熏蒸,也会变坏了。陈子文选择不在奸佞小人那里同流合污,算是比较清白的了,也是很难得。在孔子四岁的时候,崔子弑杀齐国君主;孔子六岁的时候,崔子死。关于崔子和齐庄公的恩怨也是很奇葩的。崔子掌握实权嚣张跋扈,他有一个家臣的姐姐东郭姜是绝色美女。这个东郭姜命也不太好,一开始嫁的那个权臣死去了。崔子不顾陈子文的劝诫,不顾礼法执意强娶了这个美女。刚好这个齐庄公也是个色鬼,威逼利诱东郭姜,经常在崔子家里幽会。崔子如何能够忍受得了如此大的耻辱。齐庄公又是个好战的人,趁着当时的盟主国家晋国内部出现问题,进行讨伐。虽然占了一点小便宜,但是却闯下了大祸。崔子趁机在自己府中设下埋伏除掉了齐庄公,理由是去掉晋国的威胁。齐国太史三兄弟如实记下了这段崔子弑君的史实。前面两兄弟被杀了,只留下了后面一个。南史氏拿着同样文字的竹简飞奔过去,知道太史第三个兄弟没有死,这才返回来。否则这些史官会前赴后继的去记录下来的。后来崔子的两个儿子内讧,崔子被人趁机除掉了。崔子和东郭姜先后自尽而死。
【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注释】季文子为鲁国三桓之一季氏的祖先,曾经辅佐宣公等三代鲁国国君。他鼓励农民去开垦私田,按照田地数目来征税,使得农民从井田制的束缚中走出来。这些农民相当于隐民,生活也得到了改善。这些隐民纷纷归附于三桓,使得他们的势力得到壮大。要不怎么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国君失民而季文子得民,国君失礼于百姓而季文子得礼。虽然季文子掌握了鲁国的权力,但是他非常的简朴,对自己和家人要求非常严格。他的妻子儿女却没有一个人穿绸缎衣裳;他家里的马匹,只喂青草不喂粟米。在他的影响下,鲁国民风也逐渐归于简朴了。季文子身居高位而能够做到不迷失自己,始终保持简朴,这也是很难得的。季文子做什么事情非常的谨慎,总是三思而后行。这句话我们平时使用也很多的。孔子都看不下去了,说季文子不用凡事都考虑那么多了,只要考虑再二就可以了。有时的确也是过犹不及的,左右权衡而不能很快决断,有时也会误事的。
【原文】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注释】宁武子生活在卫国。卫国国君卫懿公本来还是很不错的,有文武之才,也有很好的人缘,可是也是太奇葩了。他有个很特别的嗜好,就是很喜欢养鹤。养点宠物本来也无可厚非,但他是做到了极致,甚至把练兵场当做养鹤的地方,把战车和战马给鹤坐。上朝也是带着鹤去的。臣民知道他喜欢这个,都想方设法去讨好他。玩物丧志不理朝政,横征暴敛了。在一个冬天,北狄人聚集两万骑兵向南进犯,直逼朝歌而使得卫国亡国。国君也被杀死了。齐桓公帮忙卫文公复国。这次卫文公吸取教训了,励精图治使得国家慢慢强盛起来了,宁武子就是辅佐文公的大夫。到了卫成公继位的时候就忘记了这些苦难了,又在胡乱搞了。孔子说道:“宁武子这个人非常善于为政。邦国有道的时候,比如在卫文公执政期间,就充分的发挥聪明才智,君子得其时而行。邦国无道的时候,就退居二线,等待时机。也许别人会以为他愚笨,但是这是大智若愚的。保存了实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虽然卫成公无道,但是还是尽力去保全卫国。”孔子感叹道:“宁武子的聪明才智也许有好多人可以赶得上,但是他这种进退自如,得其时则智,不得其时则愚的做法,许多人都是赶不上的。”这里进行了意译,不拘泥于文字。
【原文】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注释】孔子周游列国,在陈国的时候发感慨说道:“还是回去吧,回去吧。家乡的学生们也许在我不在的时候,没有人去教导他们。怕他们由于血气方刚而过于轻狂了。也许他们会把世事看的太过于简单了。他们出来走一走就知道有多难了。虽然很多学生都有有文采,但是毕竟文章代替不了现实的。我回去后还不知道如何教导他们呢。”孔子在陈国和蔡国遭遇了很多的磨难。他本来有很多的机会去获得权力和金钱的,但是他没有去做。他在为天下的苍生考虑。天下大道不行已经很久了。也许回家乡去兴办教育,鼓励自己的弟子去各国从政和教化,可以改变现在这种现状吧。
【原文】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稀。”
【注释】伯夷和叔齐这两兄弟是商朝末年孤独国的两个王子,一个是老大,一个是老三。他们都想把王位继承权让给对方,结果两个人都逃走了,只好有老二来勉强接管王位了。这可是那个时候的典范了。在当时那么乱的时代,为了争夺王位,父子兄弟相残的多了去了。他们听说西周的周文王为有仁德的君主,就投奔去了。文王死后,武王要讨伐纣王,他们两个就劝谏阻拦,不能以下犯上,不能不孝不安葬好文王就去打仗。武王的部下想杀了他们两个,姜太公阻止了。武王灭纣以后,他们就隐居到了首阳山上,不肯吃周朝的粮食了。天天挖山上的野草来充饥。有个山中的妇女还是比较多嘴,跟他们说,你所吃的野菜也是周朝的。他们就连野菜都不吃了,饿死在首阳山上了。虽然说比较极端一些,但是他们的品德是很高尚的,是值得世人所敬仰的。孔子说道:“伯夷、叔齐这两个贤人,可以做到不念旧仇,只是对事而不对人。如果犯了错误的,能够改邪归正,他都不会记仇的。这样有什么好处呢?他们自己心中的怨恨也会非常稀少了,别人也不会怨憎他们了。恶人也会被感化了。”所谓的君子清正廉明,但往往嫉恶如仇,对恶人也是非常的怨憎。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对于那些做错事的人,如果能够真心的悔改,伯夷和叔齐也不会记仇的,这非常的难得。
【原文】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注释】微生高是孔子的弟子。这个弟子是比较奇葩的了。据说他曾和女孩子相约在桥下约会,这个女孩子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及时去赴约,放了他鸽子。这时候下起了大雨,河水暴涨。微生高仍然坚守与女子的约定,抱定桥柱不肯离去,结果溺死于河中。看看孔子如何评价自己的这个弟子呢。孔子说道:“谁说微生高直的呢?有人向他要醋,他家刚好没有了。他也没有跟别人说没有,跟邻居家要了给人家了。”这样的人能够称之为直吗?过直则不直了。自己家没有醋,打肿脸充胖子,也要跟邻居家要了给别人。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注释】左丘明和孔子是很要好的朋友。左丘明为史官,著有《左传》。晚年完全失明后,强烈的史官的使命感感召他写了《国语》。这里是有关左丘明的评价和描述。孔子说道:“花言巧语、装出好看的脸色、低三下四的以示恭敬,这样的事情,左丘明以之为耻,而孔丘我也以之为耻。把自己内心的怨恨给隐匿起来,让别人完全看不出来,然后还是阳奉阴违似的和别人正常来往交朋友,笑里藏刀的。这样的事情左丘明和我都以之为耻的。”
【原文】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注释】颜回、子路跟随在孔子身边。孔子就问他们说:“你们何不借这个机会跟我谈谈你们的志向和愿望呢?”子路是比较直爽仗义的,他先说道:“我呀,我愿意把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享。即使用旧了,用坏了我也不会有任何的怨言的。”子路这个朋友值得交吧,可以跟朋友有饭同吃,有酒同喝,喝完了就喝完了,也不会心疼的。子路的愿望是和天下的仁义之士交朋友,也愿意拿出最好的东西跟大家分享。颜回说道:“我的志向呀,我要有很好的修为和德行,不要去作恶事来伤害我本善良的自性。像老师那样影响和教化世人,但是却不会夸耀自己的功劳,不会夸耀自己的善行。安贫乐道而不会想着谋求个人利益。我不会把劳苦给别人,我愿意去做最辛苦的事情,而给世人谋福祉。”对于大英雄而言,也许一将功成万骨枯。颜回不是这样的,他要做的是宁可自己入地狱,也不愿世人受苦。颜回说的话很少吧,但是很深刻的。孔子到了晚年才悟道,而颜回也许年轻时候就已经得道了,能够看懂周易。颜回问自己的老师说:“我们都很想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和愿望是什么呢?”孔子回答道:“我的愿望是让老人不管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能够得到最好的照顾,使得他们能够安享晚年;社会上人与人之间能够有信义,不会互相攻击和怀疑,社会就比较安定了;小孩能够得到最好的关怀,不会成为孤儿得不到应有的照顾。”孔子所想的是关心弱小,想的是天下充满慈孝和大爱。
【原文】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注释】孔子说:“天下之大,大道不行已经很久了,人心不古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知道自己的过失,又能够自省和审察自己的。”孔子故意说得比较绝望一点,期望引起世人的重视,挽救世道人心。让自己弟子更加要勇于改正自己的过失,以符合于正道。这个自讼用的很好。自我的分别心如同在打内部官司,一边是大道,另外一边是物欲。面对过失的时候,就会左右权衡,如同在打一个官司。面对过失有些人能够勇于改正,有些人也许就此萎靡不振了,有些人也许永远都不会承认,还会故意进行掩饰,文过饰非。作为君子,首先就要从自己做起,才能够影响世人。如果自己都做不到,如何能够要求别人呢?
【原文】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注释】忠信为忠诚而讲诚信。作为臣下对君主要有讲忠信。作为君主对臣下要以礼相待。孔子说道:“在十家大小的村落里面,一定有像我这么忠信和资质相仿的人,只是不如我求道和做学问那么用功罢了。”孔子以身示教,说我并不是天生就如此。像我这样资质的人有很多,但是他们却没有成为有作为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只是不能够勤勉求道和做学问罢了。
【原文】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注释】泰伯的德行非常了不起。周朝的先人古公亶父,因为知道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有圣德,想传位给季历。你看先王是多么的了不起,尧帝禅让给了富有盛德的舜帝。这可是根本来的。德需要配位,如果仅仅是按照血统来传,也许王朝就衰落了。应该以德行来传就能够使得社稷大治。当然也要看整个社稷的大环境,苏秦曾经劝说燕王进行禅让,使得国家大乱。这里也没有传给长子,反而是看中了第三代传人周文王,由此可见考虑的长远。泰伯与二弟仲雍知道之后,就一起避居到了吴地。古公亶父死,君位让给季历,季历又传姬昌。孔子说道:“泰伯可谓是富有至德了。泰伯曾经三次让天下,百姓都不知道以什么来形容和盛赞他的德行才好。找不到更好的词语来称赞了。”三次让天下分别是:第一次以去吴地采药为借口,避居吴地;第二次周太王去世,泰伯回来奔丧,群臣坚持要推举他,但是他还是让出来了;第三次周文王之父被商害死了,又回来奔丧,再次谦让给周文王。孔子说这些话,反观当时礼崩乐坏的情形,无比痛心。以前是这样让,现在倒好,以下犯上弑杀君主的崔子之类。还有为了争夺王位,父子和兄弟相残。
【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注释】这一句孔子劝诫弟子和世人千万不能忘记先王之道,不能忘记先王之礼。孔子说道:“如果只有恭敬而没有礼那就烦劳了。”此部经典其它地方说君子能够恭敬而安详。如果一味的恭敬,不管对方的对错,只有恭敬讨好对方,也许会流于谄媚和烦劳了。孔子说道:“如果慎重而没有礼就会显得胆怯和退缩了。如果勇猛而没有礼法就会紊乱了。如果太过于直率而没有礼就会尖刻伤人了。”任何的事情都有所约束和限制的,没有限制的自由也就没有了自由。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如果没有太阳的限制,也就不存在着生命了。地球近一点或者远一点,都会过热或者过寒,都无法平衡的产生生命了。当然也许会产生别的适应的生命,但是现存的物种都不能适应了。河流如果没有河堤的限制也不能称之为河流了,很快也会奔流出来干涸了。如果没有符合礼法的直率,完全不顾及师道和孝道也是会尖刻伤人的。叶公问子路孔子的为人怎么样,子路都不敢随便的评价自己的老师。陈国的司寇问鲁昭公如何,孔子都不敢随便说自己的主公如何,还是说了好话,说鲁昭公知礼。孔子说道:“君子不忘自己的旧爱,不忘自己的亲人和以前的朋友,都厚待他们。君子厚待百姓如同对待他们一样,这样百姓也会受感化而仁爱之风兴起。以前先王之道,先王留下的礼法不遗弃,百姓就不会待人浅薄,也会有仁爱的。”大家请注意,这里这两句是有前后类比的,比较连贯的,都是讲要怀旧,好古。不要忘记先王之道。
【原文】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注释】曾子生病了,在临终前说这样一句话。他把自己的弟子召集到自己的身边说道:“学生们呀,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这都好好地呢,没有受伤。《诗》上说:战战兢兢,如同临近深渊,如同在很薄的冰面上走。从今往后,我知道我能够对得起天地父母了,我能够免于灾难了。学生们呀。”你看曾子这样的老师多么用心良苦,临终前还不忘记教导自己的弟子们。曾子也许有两个目的,一是安慰自己的学生们不要因为他的离去而悲伤。二是教导自己的弟子要谨遵孝道。他死去的时候能够保全自己没有接受刑戮,这样很欣慰的了,能够对得起父母,也按照孝道里来做的了。正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我们是否需要反思一下自己呢?曾子若此,我们在遇见挫折的时候,也不能自暴自弃的,不能做任何伤害自己的事情的。
【原文】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背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注释】曾子生病了,孟敬子去探望他。曾子说道:“鸟儿将要死去的时候,叫声也会格外的悲哀。人在将要死去的时候,也会把最善的遗言赠给身边的人。君子所注重的礼仪之道有三点:一是整肃容貌,就会远离粗暴傲慢无礼,也许别人看到你仪容不整就会觉得不尊重别人了的;二是端正脸色,这样就让别人感受到诚信了,如果刚好因为别的事情生气或者闷闷不乐,见到别人,别人也许会误解你有什么想法呢,也就很难建立起信任了;三是讲究言辞语气,别动不动就大声嚷嚷,阴阳怪调的,这样就远离了粗鄙而不背于礼节。这三者我认为是最重要的,至于其他的芝麻绿豆大的事情,就由主管这方面的人员去处理吧。”这里的注解是意译,为了方便理解,没有完全按照字面来进行解释的。
【原文】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较。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注释】曾子说道:“从前我的学友曾经做到以下这些:有才能的人能够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博学的人能够向相对寡闻的人请教。他们有才能和学问就好像没有一样,学问殷实就如同没有肚子虚空没有半点货一样,别人冒犯了也不计较的。”曾子非常怀念自己的师兄弟。三人行,必有我师,曾子教导自己的弟子要虚心不耻下问。
【原文】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注释】六尺相当于当今的一米三八,也就是指未成年的人了。曾子说道:“可以把未成年的孤儿托付给他,可以把百里之大地方的政事全权委托给他,面对大是大非的事情不会改变气节,这样的人非君子莫能为了。君子也是人的,但是却能够做到这些,那是因为君子心中的道义的。”君子不敢忘记古圣先贤的教化,不敢忘记先王之道,不敢忘记先王的礼法,不敢忘记道义。刘备就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尽心竭力去辅佐他,没有半点私心。
【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注释】曾子继承孔子的学问,有志于道,有志于仁。曾子说道:“士人不可以没有坚定地意志,因为推行仁义之道的任务重而路途遥远。作为士人,有志于仁,以仁为自己毕生的任务和信念,这也是分量很重的吧。有志于仁,至死不渝,用毕生的精力去求索,这条路不是又远又艰难吗?”不仅仅是用一生哦,你看孔子和曾子所推行的仁,在当今和今后都会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如今孔子学院已经开到了全世界去了。如果要修行得仁,只为了自己,也许通过精进修行,就很快能够获得。不过修行的路还是很漫长的,如果要到彻底的大彻大悟,还是相当的路途遥远的。禅宗有说顿悟成佛,也许还真是有这样的。但如果要发大菩提心去救渡天底下的苍生,众生无穷无尽,路途也是非常的遥远的了。可以说修道为仁,既远也近,既近也远。
【原文】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注释】这是孔子有关于诗、礼和乐的一些说法。兴于诗说的是修身应当先从学诗开始。古人教小孩子有许多启蒙教育都从朗朗上口的诗词开始的。我们从小都吟诵床前明月光、锄禾日当午啦,这样潜移默化对个人还是有些影响的。诗本来言性情,其中有雅正的也有俗邪的,我们当然要选择雅正的诗词了。诗词言语易知,吟咏抑扬顿挫,感人而入门相对来说容易些。一开始吟咏也不必理会是什么意思,大了自然就懂了。立于礼说的是要以礼立身,如果没有礼法,就全乱了。成于乐说的是以乐养成完善的性情,以乐可以修身养性。孔子说道:“学者应当从学诗作为启蒙,应当以礼来修身立足,应当以乐来养成完善的性情。”
【原文】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注释】也许有些人的解释是不可让百姓知道实际情况,也许说的是愚民政策,这可不是孔子的本意的,是误解了的。孔子说道:“在上位的人可以率先垂范,这样就可以感化和引导老百姓向善了。不可以只是给他们说一些空洞无物的道理,而没有率先垂范,作用不大的。”这和老子所说的行无言之教也是相通的。孔子的许多弟子甚至还会觉得是不是老师还没有全部把知道的传授给他们呀,是不是还有所保留和隐瞒呀。此部经典有解释说,没有了我已经把我所学全部倾囊相授了。当然弟子的根性不同,有些有本事举一反三,有些可就忙不过来了的。孔子的诸多高徒尚且不能领悟孔子所有的学问,那普通的百姓如何能够全部领悟呢?孔子尚且说老子犹如龙,那孔子的弟子看老子会有何感想呢?也许得道的君主在治理百姓的时候,君子在辅佐君主为政的时候,也许不需要完全所有的东西都让百姓知道,这个知道也是很费劲的。百姓的根器不同,如何能够一下子领悟治国之道呢?只需要设身处地的为百姓着想,引导百姓就好了。老师对待学生也是如此的,一开始没有得道没有关系,只要听老师的,老老实实去做功夫,老老实实去做学问,机缘到了就明白了。领头羊只要找好方向,不至于走偏,羊群就跟着走就行了,也不需要具体的线路如何走,也就能够顺利回家了。如果盲人带着一群盲人走路,可能就会遇到麻烦了。
【原文】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注释】这一句孔子讲如何为政。孔子说道:“如果百姓好勇武而憎恶贫困,就会乱了。”此部经典其它地方有讲到,勇而无礼就不好了。如果刚勇有余而没有任何的约束,就会引来祸害了。孔子喜欢的是有勇有谋的,临大事有几分恐惧也是正常的,那就更需要慎重的谋划。特别是打仗的时候,不是光凭血气之勇的,还要好好的谋划才行。民风如果比较彪悍勇猛,动不动就喜欢出手,同时又不能很好的教化大家,对自己的生活都不满足,不能安贫乐道,社会就难以治理了。孔子说道:“如果民风又彪悍勇猛,又不仁爱,对贫困憎恶到了极点,就会乱了。”古代的君主也许会用严刑峻法来对待,这也不是好的办法,正所谓法不择众。也许最好的方法是宽猛兼济,一方面通过仁爱感化世人,另外一方面通过刑罚来威慑少数想作乱的人。水比较柔和,反而有许多人死于水。火比较炎烈,而死的人却少了许多,这是由于世人一看到火就知道危险,反而不会去触碰了。刑罚的威慑还是非常必要的。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太阳还是有法在约束着地球的,地球并不是想怎么转就怎么转的。太阳不仅仅是约束限制地球,它更重要的是通过阳光来恩泽地球,给地球温暖的,这样地球就可以孕育生命了。太阳如君主,地球如臣民。
【原文】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注释】孔子说道:“即使有周公这样的才能和美德,假如又骄傲又自私,那其它的再有什么优点也不值得一提了。”这里孔子一方面赞扬了周公,另外借着这个来教导自己的弟子,不能太过于傲慢和自私的。孔子希望自己的弟子不管在什么位置上面,不管是否学富五车,都需要谦逊的对待别人。不仅如此,还要能够谦虚的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的。周公极具美德的,被分封在鲁国这个地方。周公求贤若渴的。听说有贤才过来,他正在吃饭,嘴巴里都有饭菜都直接吐出来亲自去接见了,生怕错过了贤才;正在洗头,听说有贤才求见,就赶紧包着个头,都没来得及洗好,就出去接见了,丝毫不敢怠慢的。
【原文】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注释】孔子说道:“跟着我求学的弟子当中,如果为学三年,并不是为了为官获得俸禄而来的,这样的弟子很难得了。”这里说的三年是说的一个大概的数,也就是说做学问比较久的。就像此部经典说的,三月不知肉味。父母去世之后,三年不改其父母之志,这样就可以称之为孝顺了。三年、三月都是个大概的数来的。这句话有许多不同的理解,我认为以上的理解还是比较贴切的。孔子勉励自己的弟子要学的是君子儒,而不是小人儒。君子儒有志于道,而小人儒只是为了自己而已,为了能够当官的。古代的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尊师重道,由此可见对于道都是很看重的。可是如今却只是来我这里来讨个营生,这就对不住我满腹经纶了。当然孔子也并不是不让自己的弟子去做官,要做就做个为国为民的好官的。不能跟奸佞小人狼狈为奸的。
【原文】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注释】孔子说道:“笃信大道,有志于求道,勤勉好学修行想至于道。”如果不能信大道,如何能够不辞劳苦的去求索呢?孔子告诉弟子们有这么回事,你们去刻苦修学吧。孔子曾经拜会过老子,知道此道如何的。也许早期孔子没有得道,但是后来还是得道了的。孔子说道:“危险的邦国就不用去了,混乱的邦国也不用在那里居住了。”孔子并不是胆小,害怕危险,而是劝诫自己的弟子不要去搅和进没必要的麻烦了。在一个邦国中,如果这个君主不贤明,选用的都是奸佞小人,整个国家民怨沸腾。一个人的力量如何能够改变的了呢?还不如去到自己能够施展才华,推行德治的地方的。在那样一个恶劣环境里面,不用说推行仁义大道,可能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在小人成堆的邦国里,君子就是稀有动物来的,会成为众矢之的的。假如君主比较贤明,求贤若渴,暂时国家是纷乱的这样的还是有点盼头的。我想孔子也许不会阻拦自己的弟子去这样的邦国的。孔子说道:“天下如果有道就出来,不管是教化还是为官也好,都是比较好的时机的。如果天下无道就隐匿起来了,等待好的时机的。”老子就是看到周朝衰微,气数已尽,天下将要有一场大乱,才能够归于太平了。这是天道使然,不可改变。老子就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归隐去了。功成身退天之道,不仅仅是在天下有道的时候需要隐退,也许还要加一句功成身退的。共患难容易,共富贵难的。范蠡和文种辅佐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范蠡知道归隐,而文种没有。文种就死于非命了。孔子说道:“如果邦国有道,还那么贫穷和卑贱,那就是耻辱了呢。如果邦国无道,大富大贵的,这也是耻辱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邦国有道,君主贤明,这时候还窝在那里,不出来为国为民做事,实在是可惜了。这样自己也遭受穷困,也真是可惜了的。如果邦国无道的话,要大富大贵,必定是同流合污的,有损于百姓的,这样得来的富贵,孔子也是以之为耻辱的。
【原文】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注释】孔子说道:“如果不在位置上面,就不要去操心谋划这个位置上的政事了。”此部经典也说到有个贤才,三次任职丞相的职位,也看不到面有什么喜色。三次罢免也没有什么伤感的。这样的人真是君子了。任职的时候,也许他想的更多的是责任重大,需要为国为民做事的,没有半点私心,不想着名不想着利,不想着权力,又有什么好欢喜过度的呢?不仅仅如此,他还能够毫无保留的,和颜悦色的把政事交接给自己的下一任。有许多人也许做不到这一点的,虽然从位子上下来了,还是不舍得放手的,也舍不得放弃权力的。孔子这么说是自我勉励自己,也是教导自己的弟子的。
【原文】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注释】这一句孔子讲乐。师挚为鲁国的乐师。前面的章节也有讲到《关雎》。这首诗有配乐的,前面有讲这个乐章,充满欢乐而不会失当,有悲哀而不会过于伤感了。这里讲的是孔子对乐师演奏听了的感受。孔子说道:“乐师师挚在乐曲刚开始到结尾演奏《关雎》乐章的时候,都是洋洋洒洒而美好盛大的,充满双耳让人心里都陶醉了。”句中有个乱字,这是指结尾这个乐章,许多种乐器合奏,所以称之为乱。虽然乱而非乱的,为祥和之乐的。
【原文】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注释】孔子说道:“狂躁急进的人按理说比较直来直去,却不直爽。未成器而幼稚无知的人本来会淳朴一些的,但是却不淳朴。表面上诚恳的人本来应该很讲究诚信的,但是却没有能够讲求信义。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的。”狂躁急进,刚强勇毅,这样的人如同子路,按理说比较耿直的,可是却没有子路这样耿直,这就麻烦了。未成器如同孩童本来应该淳朴的,没有经历世事应该会谨慎从事的,但是却不淳朴谨慎,这是不是故意装的呢?在那里装嫩卖萌,但是心里对一切都很清楚的。表面上诚恳,这样憨厚的外表骗过了许多人的,可是却不讲求信用,这样的人更加可怕的。如果是那些满脸横肉的人,就会有所提防的,这样的人防不胜防的。知人真是太难了。也许知人还容易一点呢,自知更难的。什么才算是自知呢?如果不能见性,何谈自知之明呢?
【原文】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注释】孔子说道:“修学求道做学问,就恐怕赶不上似地,又好像怕失去自己原先所学的东西。”这一句话如果是理解为所学的知识,那我觉得就低估了孔子的智慧了。这里我觉得应该这么理解比较贴切一些的。孔子有志于道的,并不是一般的知识和技能的。孔子所学为道学。他在晚年的时候就感慨说,要是能够多给我几年,从五十岁开始研习《易经》那就不会有大过了。孔子是惜时如金的,他是担心自己开始学的晚,担心自己修学得不够久,不能达到自己想达到的水准。学如逆水乘舟不进则退的。孔子担心如果不继续精进的修学,就会退转了。如果不通过求道来修正自己,启迪自己的智慧,就担心失去道义了,担心言行有失于道,有失于礼了。佛家讲世人皆在忙不急之务。什么东西最着急呢?最怕等不及呢?有人讲对父母的孝顺怕来不及,就要抓紧尽孝的,这个也对。但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需要了却一桩大事来的,要不稀里糊涂就走了多可惜呀。要求道做学问就要赶早,不要晚了。
【原文】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注释】这一句孔子赞叹舜帝和大禹。孔子说道:“多么的伟大呀,舜帝和大禹虽然坐拥天下,但是并没有私欲,不据为己有的。”尧帝年老时派了长老往四处打探能够继承他的帝位的贤能的君子。听说舜比较孝顺和贤德,为了考察他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下嫁给他了。这样可以考察他是否慎独。这两个妃子就是著名的湘妃。后来舜帝驾崩了之后,她们听闻消息,就自沉湘江了。尧帝把帝位禅让给了舜帝,舜帝必定感恩戴德的,自己一介寒门,一无所有而继承王位,必定殚精竭虑为民谋福祉了。舜帝时的《韶乐》非常的祥和。此章说到大禹的时候也是比较克己奉公的一个帝王,自己穿的很单薄,吃得很简单,住的也很简陋,为了给百姓解决洪水和灌溉的问题,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样的帝王是好到了极点了呀。也难怪孔子会赞叹了。
【原文】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注释】这一句为孔子赞叹尧帝的语句,孔子多么尊崇先王之道呀。孔子说道:“尧帝作为君主,这样的君主多么的伟大呀。”有大心的人才能称之为大人,并不是官位有多大,年龄有多大的。尧帝为得道的君主,其心很大了。他年老时,找遍天下也要找个得道的人来继承他的天子之位。他并没有把自己的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多么的无私,多么的伟大呀。孔子反观当今世上,许多人为了争夺君主之位,完全不顾礼法,真是可悲呀。孔子说道:“尧帝真是伟大呀,我看这个世界就只有天最广大了,只有尧效法天道。”天道无私,给予万物阳光和雨露,并不会居功自傲。尧帝为天子,为真正的上天之子,顺承天命恩泽百姓。孔子说道:“尧帝的恩泽广阔浩荡呀,百姓无法用语言来进行形容。”也怪不得以前的老百姓会高呼皇恩浩荡呀。有一次尧帝出外巡游的时候,听到有个老头子在田地里边劳作边唱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帝力于我何加焉?在这个老头子眼里,我过的温饱的好日子并不是什么尧帝给我的,而是我辛苦的劳作所得的,尧帝鞭长莫及,对我这样的百姓又有什么恩德和影响呢?这正如前面所说的引导百姓,不使百姓知之了。他们都过上了美好的生活,还不知道为什么呢?这个老农民不对比不知道,他不想一想,对于古代的帝王来说,不整天给你加各种各样的税,能给你自己种自己的地,能不去征收你的儿子上战场或者服劳役,这就已经很好的了。这已经是最好的帝王的了。孔子说道:“好伟大呀,有很大的成绩呀。”我们经常说成功这个词,也许就是从这里来的吧。孔子说道:“多么有光彩呀,尧帝所指定的礼乐典章制度呀。”孔子觉得先王的礼法很好,秩序井然。这里为了方便解释,就把长的句子分拆来了。
【原文】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治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注释】舜帝有贤臣五人,天下大治,其中还包含了大禹。舜也效法了尧帝,把帝位禅让给了大禹。周武王说道:“我有治世之臣十人。”舜帝才五人,周武王当时有十个贤臣,那也难怪周朝能够实现天下大治了。当然周武王也并不是吹嘘自己比舜帝厉害的,这根本不可比的。孔子说道:“要得到人才是很难得,难道不是这样的吗?唐尧虞舜以下,还是以周武王的时候人才最多了。其中还有一位女子呢,这个女子就是周文王的妃子太娰。其它九个都是男的。周文王的时候,虽然三分天下已经得到了三分之二了,可是还是甘心对殷商俯首称臣。大家看看,周的德行,可以说是至德了。”周武王孟津观兵的时候,八百诸侯响应了,但是认为时机未到,以下犯上还是不应该的,所以还是退兵了。殷商到了实在不行的时候,周武王和姜子牙才取而代之的,这是天命使然了。
【原文】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注释】孔子对先王之道非常的尊崇,孔子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在那里盲目的崇拜的。先王尧舜禹的确为难得的圣王来的,你看尧帝能够把自己的帝位传给出身贫寒的舜帝,可想而知尧的德行了。舜帝被自己家人那么对待,他还能够以德报怨。看孔子怎么说大禹的。孔子说道:“大禹呀,我对他是心服口服的了,没有任何可以非议的了。他吃着粗茶淡饭却用丰盛的祭品给鬼神尽孝心。穿着很单薄却把祭祀用的礼服搞的很华美。自己住的很简陋而还那么尽心竭力的去疏导河流、治理洪水。他自己没有什么私欲,很少想到自己,都是想着老百姓,这样的人我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太好了的。”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