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子罕篇
【原文】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注释】孔子很少直言利、命和仁。直言就称之为言,而论述难懂的道理就称之为语。言和语是不同的哦。有问有答这样才能称之为语,没有问而自己直接说出来称之为言。论语记载孔子所说到的利、命和仁,多数都是问答语。可见孔子轻易不说利命仁,所以此章说罕言。因为曲高和寡,很少有人能够听得懂。在谈到这些载道的话题的时候,最好是遇见合适的谈话对象,才能够谈得来。这些需要弟子很恭敬的请法,才说出来的。弟子真正懂得其中的价值,才会去请法。否则说了还徒增误解了。古代的师父都只听说弟子过来求教的,没有师父主动非得要上去教什么的。这个是要靠机缘和缘分的。
【原文】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注释】达巷这个地方的人称赞孔子,孔子听到后虽然心里也许美滋滋的,但是还是对自己弟子说了一些自谦的话。在古代五百家为党,每个党各有名,这个党名字叫达巷。达巷这个地方的人称赞孔子说道:“孔子的道可真是大呀,其德行也很广大。他非常的博学而德行深远,我们甚至都不知道用什么言语来形容好了。”这里说的无所成名并不是说出名闻名的意思,这里要注意了的。称孔子道大,是由于孔子广学道艺,不可一一而称,不知如何描述才好了。就犹如尧帝盛徳浩荡,百姓都不知道怎么来名状了。孔子听到了,就对自己的门人弟子自谦说道:“大道确实大呀,可是我有什么好大的呢?他们在赞美我的博学,可是我对道艺有哪方面做的最好的呢?难道是射艺吗?还是御艺呢?也许只是懂得给别人架驾车罢了。”孔子虽然心里也许美滋滋的,但是还是很谦虚的哦。一开始说射艺,御艺两种,还是觉得不够谦虚,干脆就选定了最卑微的一种道艺来说事了。只不过懂得架驾车罢了。
【原文】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注释】这里孔子说的有关礼的看法。孔子说道:“用麻布来做帽子,这是符合周礼的做法。现在大家为了方便和节省起见,都改用细的丝线来做了。我并不是很固执的要非得死死的抠周礼的,我还是顺从大家的这种移风易俗的做法的。”孔子对周礼并不是固执不变的,如果改变是好的,当然也是可以改变的。孔子接着说道:“按照周礼臣下去拜见国君的时候,要在堂下就要行礼了。现在则不同,大家都在堂上给国君行礼,这也太娇纵了的,对国君不尊重的。虽然跟大家现在的做法不同,但是我还是坚持守礼,在堂下行礼的。”大家看看孔子还是比较灵活的,但是对原则性的问题,丝毫不肯怠慢的。
【原文】子绝四:毋臆,毋必,毋固,毋我。”
【注释】孔子杜绝以下这四种毛病。毋臆为不主观臆测。做学问求道,如果在没有得道之前,不可猜测大道如何。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需要实际的去修学求证大道才可以的。孔子向老子问礼,如何能够猜测孔子的境界如何呢?孔子只是在感叹老子犹龙了。孔子教导自己的弟子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就是不知的,不能勉强的不知说是知了。毋必为不要觉得什么都是必须的。我们不能说对别人付出了,别人就必须要给我们回报的,不回报我们就会怨恨别人。前面说人不知而不愠,我这么贤德,并不是别人一定要用自己的,也不是一定要都知道自己的。不要去怨恨别人的。孔子持守仁义之道,在陈蔡之间受尽艰难困苦而不失于道德。这么艰苦的守道,并不是一定要责求上天给最好的回报的。但求不愧于心罢了。当然因果报应一点都不虚,只是说回报的时间没有到罢了。不要因为一时没有马上兑现,就在那里抱怨了,不能持之于恒的坚守大道的。孔子教导自己的弟子并不是非得要扬名立万的。如邦国有道,君主能够用贤才,就出来做事的;如果邦国无道,就舍弃官位退藏的,并不是非得要怎么样的。毋固为不要固执己见的。正如前面说的关于周礼的评论。孔子并不是那么迂腐的,礼帽换成丝线来做更加方便和节俭,那也是可以赞同大家的意见的。但是对于君主的行礼,不能有骄慢之心,这一点孔子是坚定的坚持原则的。孔子也是懂得变通和权变的,也是比较圆融通达的,无可无不可的。毋我为不我私我慢。你看前面的人赞美孔子,这么贤德的圣人还是如此的自谦,可见其无我的。孔子有志于道,知道自己心里所求的是什么。求道之路还是比较遥远的,孔子觉得有什么好骄慢的呢?孔子问礼于老子印象应该很深吧。孔子还曾感叹说,如果再给他多活几年,从五十岁开始能够研读周易,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你看圣人非常的重道不重利的。如果孔子只是为了求取功名利禄,有很多的机会可以得到的,但是需要和那些小人同流合污罢了。
【原文】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注释】孔子离开卫国往陈国去的路上,经过卫国境内匡城这个地方的时候,被当地的百姓围困起来了。由于孔子长相很像鲁国的阳虎,阳虎曾经在匡地这个地方掠夺和残杀无辜,所以当地百姓误解了他。他遇见危险而发出如此感慨说道:“圣明的文王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先王之道和周礼难道不是在我孔丘身上得到最好的传承了吗?如果天意要使得先王之道不能得到传承,那为什么要给我这个任务呢?如果我死了,后来的人如何能够知晓先王之道呢?如果天意不想失去先王之道,那么匡人也不会拿我怎么样的,我的使命在这个世上还没有完成的。”孔子持守仁义之道不放,丝毫不肯为了利益而放弃心中的道德。孔子深知自己的使命,把推行先王之道,把推行天道作为自己此生重要的任务。天既然降下大任给他,不会就这样让他枉死的。
【原文】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注释】掌管国君宫廷事务的官员太宰问子贡道:“你的老师孔夫子是圣人吗?他怎么有这么多的才艺呢?”子贡回答道:“也许是上天的安排把,有意要让他成为圣人,又让他这么多才多艺吧。”孔子听到了就问子贡道:“太宰他能够知我吗?我年少的时候,家里面很穷,地位很卑贱,为了谋生就学了许多卑贱的技艺的。对于君子来说,你觉得君子会有很多的技艺吗?君子不会花精力去学那么多小道的技艺的。”这里孔子也是自谦的说法的。孔子想教子贡要学大道,而不是学小道。对于孔子来说,日常的技艺只是小道来的,不足为奇的。话又说回来,如果得道了,就自然圆融通达了,也就达于小道了。如果在诗词、绘画、音乐等小道上要上到一定的层次,需要参禅悟道的。
【原文】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注释】牢可能是孔子的弟子琴子开。牢说道:“我曾经听到老师孔子说:我没有出去做官,所以就多学了一些谋生的技艺罢了。”这一句和前面还是比较连贯的。孔子并非生而知之的天才来的。他年轻的时候很贫困,三岁的时候就没有了父亲,十七岁母亲也离他而去了。对于孔子来说,他也是先学了技艺这些小道,再有志于求取大道的。
【原文】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注释】这一句话可是比较难理解了,自古以来的解释五花八门的,也许有许多都误解了孔子的本意了。孔子说道:“我有知识和知见吗?我可是无知的哦。”孔子这么说怎么那么像苏格拉底呢?苏格拉底说,我自己知道我的无知,许多聪明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东西方的圣人为心心相印的,虽然相隔几千公里。老子在《道德经》中有几个章节专门说到这个知的问题。几千年来,都在探讨知难行易,知易行难,知行合一这几个问题,也涉及知。孔子有的是智慧而不是知识。孔子自称无知,正所谓把所有的知识、小道技艺都尽捐出去了,尽皆放下了,其心如同游于太虚,空空如也,无有一丝杂念。孔子的心空空如也,如同山谷。如果不叩响,就不会应。孔子虽然好为人师,诲人不倦。但是有人来求教,如同叩门,物来则应,物去不留,依旧空空如也。可是对于做学问的人来说,没有求得大道,没有得到归宿,不能空其所学的知识和知见。做学问的人,知见很多,反而不如没有文化的人了。大家不要瞧不起不读书的人。我们读多了几本书,反而增加了一层障碍了。这样一来,往下还不如没文化的人,往上还不能入于圣贤境界,下又下不去,上又上不来,高不成低不就的,岂不是很辛苦呢?孔子说道:“有个没文化的人来问我,向我求道。我的心空空如也,似乎也没有什么东西好传授给他的,别人也许不会相信的哦。我竭尽所能而启发教导他的,没有什么隐瞒的。”圣人诲人不倦,孔子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的,既然别人愿意来亲近孔子,孔子唯恐世人以为大道高远不可亲近,以为圣人清高不可亲近的。圣人之道,必然放到百姓日常生活中,随顺百姓的,这样百姓就不会觉得没有实用。可是面对懂的人说道,还是要说其要点,要不弟子们不懂道的尊贵。圣人教导世人,上下不同根器的人都竭尽所能去教的。世人都可以亲近大道的,然而要得道修行的路还是比较遥远的。这就是上面所说的两端了。圣人教导世人,两端都竭尽了,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了。这部经典中孔子也跟自己弟子说,我没有什么好隐瞒你们的了,都教给你们了。可是没有得道的弟子也许以为孔子有所隐瞒的,也许只有颜回能够懂得自己的老师吧。如果圣人说法,有所偏私,那也不能称之为圣人之言了。
【原文】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注释】这一句虽然很短小,可是不那么好解释的。凤凰雄的为凤,雌的凰。凤凰涅槃并不是断灭的死去的,而是得到重生。如同凡人修行得道,修到了大彻大悟的境界,而得到重生,也称之为涅槃的。在古代来讲,凤为灵鸟,在舜帝的时候来仪。文王的时候也在岐山鸣叫。河图为龙马从河中出来,身上有印着的图案,伏羲的时候曾经出现过。这些可都是圣王出来的祥瑞之兆了。孔子感叹道:“凤鸟都看不到它来仪了,也听不见它鸣叫的声音。河中不会出现身上印有河图的龙马,象征着文明祥瑞的这些征兆怎么还不出现呢?难道我此生都见不到了吗?”孔子看到周朝衰落,礼崩乐坏,战事连年不断,百姓生活在贫苦之中。孔子多么希望能够出现祥瑞之兆,多么希望能够恢复先王之道呀。可是天道如此,不经历此阵痛,如何能够归于大同呢?正所谓乱极必治的。
【原文】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注释】孔子对周礼很熟悉,对于尊贵的人、家里有丧事的人和眼睛瞎的人都要以礼貌对待他们。这是孔子的弟子记录他的言行的。孔子如果遇见穿着丧服的人,遇见穿着官服的人,或者眼睛瞎的人,虽然是年纪很轻的人,孔子还是会站起来的,以礼对待他们的。要经过他们的时候,也会快步的走过的。这里所举的例子,孔子对待这三者还是比较平等对待的。并不会因为对待当官的人又会特别一点。相反的,家里面有丧事的人,孔子能够体谅到他的哀痛。对于眼睛瞎的人,孔子会可怜他们的。
【原文】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注释】颜渊赞叹自己老师的学问说道:“孔子之道,如同仰望高山一样,越仰望就越觉得高不可及。越钻研此道,就觉得越坚不可破,无从入手。此道恍惚之间,似乎在前后,看着似乎离的并不遥远,可是不可捉摸。老师孔子对自己的学生循循善诱,很善于教导。以文采来使得我博学,以礼仪来约束我。老师太能循循善诱了,我精进修行求学,想停下来都不能停下来了。我用尽了我的所有才能,想去求得大道,可是看似大道就像在眼前,但是却如同高山仰止一样,无论如何还是达不到的。虽然很想去达到此道,可是却找不到去的路。”孔子的高徒在赞叹自己的老师,由此可见孔子的境界还是比较高的了。以前一开始问礼于老子的时候,也许还没有得道,这时候孔子应该是得道了吧。此道不能用言语来形容,颜渊已经是用最好的语言来形容自己的那种感觉了。此道不离世人,在日常生活之间也能够随时体现的。似乎离得比较近,但是要想得道也是很不容易的,不可思议,不可捉摸。佛家在形容禅的时候,用挂角羚羊来形容的。猎人在打猎的时候,拿着猎枪只知道在地上找的。羚羊可聪明了,晚上睡觉的时候用角把自己挂在了树枝上,猎人在地上找的确是很难找得到的。世人找禅,如同猎人找羚羊,如何能够找得到呢?可是如果知晓了其中道理,抬头便是。
【原文】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注释】孔子生了一场大病,子路派弟子充当治丧之臣。在子路眼里自己的老师本来就是地位尊贵的,按照这样的礼仪无可厚非。由此可见孔子这次生病还是比较重的,要不子路也不会那么难过的准备后事的。在弟子们的精心照料和求医问药下,孔子幸运的好了,他稍微好转了就语重心长的跟自己的弟子们交心说道:“子路这个小子一直在骗我的。我都说以我的身份按照周礼不能设置治丧之臣,可是他却瞒着我偷偷设立了。子路这么样做,是让我欺骗谁呢?这是自欺吗,还是欺瞒上天呢?况且我持守周礼不忍违背,宁可死在你们这些学生的手里,也不会死在治丧之臣的手里的。况且即使我死后得不到隆重的葬礼,难道我至于死在路边没人管吗?”孔子在生死之间,都持守仁义之道不放,持守周礼不放的。此部经典已经看过好些人生病了,这次还是比较幸运了,如果孔子死去了就可惜了。玄学、《周易》和医术相通,孔子如果也学些方术多好,其弟子里面也会出些名医的。伯牛也许就不会那么孤独的死去了。
【原文】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注释】子贡可真是个聪明人,老喜欢拐弯抹角的套自己老师的话。此部经典其它地方也有过这样的例子的。子贡没有直接问,也是这样拐着弯来问的。子贡看到孔子虽然得道了但是却不愿意出来做官,他就在那里琢磨老师的心思,是不是老师根本都不想做官呢?还是有什么别的想法。子贡就设此二端来问老师的,也就是卖掉宝玉还是不卖。在这一篇其它地方也用到二端这个词的。孔子说的是应当卖掉的,但应当要耐心的等待合适的买家的,不应当削尖脑袋去求的。君子未尝不想出来做事的,只是需要遇见明主的。君子等待天时明君,如同玉在等待好的买家的。伊尹在山野之间耕作,也是个厨子。太公居于海滨,如果没有成汤、周文王这样的贤德君主,也就隐居终老了。宝玉不可能委曲求全的低价卖给不懂玉的人的。人不知而不愠。孔子盼望着能够推行仁德之道的君主出现的,如果还没有出现他也不会怨天尤人的。子贡说道:“有块美玉在这里,是藏在匣子里面好呢?还是等待识货的买主卖掉它呢?”孔子回答道:“还是卖了它吧,卖了吧,我其实也是在等待合适的买家的。”
【原文】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注释】孔子想到落后的九夷之地去。有人说道:“那些地方的生活条件太艰苦了,居住条件太简陋了,你这样的人怎么受得了呢?”孔子回答道:“有君子居住在那里,哪里还会有什么简陋的呢?”这让我们想起了刘禹锡的《陋室铭》,他里面最后也是引用了孔子的这句话的。在九夷之地那样的地方,只要有孔子这样的圣人,就一点都不简陋了。山不在于多高,只要山里有神仙别人就会闻名而来了。水业不在于有多深,只要有龙就会灵验了。
【原文】子曰:“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注释】孔子离开鲁国以后,鲁国的礼乐崩坏了。孔子在鲁哀公十一年这一年从卫国返回鲁国,这一年孔子已经六十八岁了。回来之后,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和修春秋。正是由于定了《礼》、《乐》,所以乐音才能得正,而不是靡靡之音的。《雅乐》为周天子王城附近的音乐,用的雅音正言来写的。《颂乐》用在宗庙祭祀的,乐曲缓慢而庄严。它们的歌辞收录在了《诗经》中的。乐音得归于正,所以《雅》《颂》也就各得其所了。乐为天地之和;礼为天地之序。乐至就少了怨恨了,礼至就少了纷争了,如果人人都懂得揖让而天下就会太平了。这也是为什么圣人那么重视礼乐的缘故了。
【原文】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注释】孔子所在乱世,礼崩乐坏的。当时有许多人卑贱的不肯侍奉恭敬高贵的,年少的不肯侍奉恭敬年长的,不学无术的不肯恭敬贤德的,而又忽略丧事该有的礼节,比如说该守孝的不守孝,也有许多人沉迷于酒色的。孔子看到这种状况说道:“我其实也没有什么本事的,只不过是我做到了我应该做的。我出去做事,能够按照礼仪去侍奉公卿,在家里呢我能够恭敬父母,我也能够听兄长的话。对待丧事不敢违背该有的礼节,我也不会因为任何的事情沉迷于酒色。我只不过做到了这些而已。”这也是孔子自谦的话的,但是这几个事情要做到也绝非易事的。孔子在十七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为了让父母合葬,他历经千辛万苦的。因为孔子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才三岁,许多亲人朋友都不知道他父亲安葬在哪里的。
【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注释】孔子坐在川流不息的河边感叹道:“过去的时光如同这河流一样,不停地奔流不息,不分昼夜的。”这里孔子也许思绪万分的,也许我们可以一窥圣人的心境的。也不知道孔子感叹的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多少岁,不知道那时颜回和子路还在不在世上的。如果不在了,孔子在河边多么的想念他们的。先王之道逝去的多么的迅速呀,在这个浊乱的世界上似乎再也找不到一点踪迹似的。这大道如同河流一样,越流越下,世道也是如此呀。什么时候这河水才能倒流呢?才能恢复先王之道呢?古人讲天人合一,对于长江和黄河来说,他们对应着人体的经络,也许就是任督二脉吧。其它的河流对应着十二经的。长江和黄河互为阴阳,似乎有所分别,可是回归到河流的源头,也是一个源头来的。
【原文】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注释】这句话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进行理解的。孔子在卫国呆了一个多月了,卫灵公和南子夫人一起同车出去,还让宦官一起坐同一辆车,这都是不符合周礼的。不仅如此,还把孔子拉上,跟在后面的一辆车上面,招摇过市。孔子受不了了,说道:“我从来没有见过能够像好色那样好美德的人。”孔子觉得以之为辱,就离开卫国走了。不管是君子和小人都是好色的,但是君子不同,君子不会好失德之色。孔子持守仁义之道,对南子敬而远之的。孔子很清楚,如果不走的话,一旦卫灵公受奸佞小人挑拨,就很麻烦了。一边是南子夫人,一边是贤德的孔子,卫灵公好色还是好贤德的人才呢?这也许已经显而易见的了。
【原文】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注释】有句话说道: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这句话还是比较出名的。意思是说要堆砌九仞这么高的山,可是最后却只是差了一筐土没有堆成,多么的可惜呀。这一句话是劝人进于道德的,不要停止前进的步伐的。孔子说道:“譬如说堆土成山,只是差了最后一筐土了,这就停止了,这是自己要停止的,别人可拦不住的。这样我并不会对前面做了那么多的功夫而赞许他的。又比如说要从平地开始堆土成山,虽然只是放了一筐土下去了,但是看到他还是不停止的,还是在继续堆土的。我并不会觉得他才做这么一点点功夫就有什么不好的,相反我会赞许他的。”古代有个愚公移山的故事,这么看来孔子并不会笑话愚公的,反而是要笑话那些只会在旁边看笑话的人,而不是在那里采取实际行动的人。孔子给弟子们已经讲的很清楚,要有志于求道。可是弟子们虽然知道大道好,但是却不去做,那也是得不到老师的肯定的。
【原文】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注释】孔子这里又在表扬他的得意弟子颜回了。孔子说道:“我教导弟子,给所有的弟子讲道的时候,从来都不会懈怠的,也就只有颜回一个人而已了。”颜回很年轻的时候就能跟孔子论道,孔子也真是比较珍惜这个弟子的。得道的人之间就会有共同语言的,也只有颜回能够真正的懂得自己的老师的。
【原文】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注释】孔子在说到自己的得意门生颜回的时候,感到比较伤感难过的。颜回这么年轻就去世了。孔子说道:“真是太可惜了,颜回去世的太早了。我能够见到他不停的精进求取大道的,从来都没有看到他有停下来的。”
【原文】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注释】这里孔子勉励弟子们要不断地去精进修行的,不能停留在某个阶段就满足了。下面有讲到子路只是满足于不被物欲所害,不贪求物欲这种状态,还不是修成正果的。孔子还勉励子路要继续求道的。弟子们有不同的根器,走的修行道路也有所不同,境遇有所不同。但是不管如何孔子希望自己的弟子都不要忘记做学问的果实,那就是要真正的得道。有的如颜回虽然一开始长的很好,已经得道了,但是却天妒英才年纪轻轻就走了。子路到了晚年为了保护孔子也死去了。有的弟子也许满足于某一阶段的成果就不继续精进求学了。有的停留在一定的官位上面忘记了求学的初衷了。佛陀带领僧团在尼连禅河边走的时候,看到了顺河流而下的木块和树枝,就随机跟弟子说法。佛陀教导说,弟子们呀,你们的修行就如同顺着河流漂下的木块,有些被河中间的小洲给拦住了,有些被人捡起来了,如果不是这种种原因,继续不断地漂流,总有一天会到达大海的。修行不应该只是要长大,不仅仅是要开花,还要求果,还要修成正果的。有了前面这些铺垫我们再来解释孔子说的这句话,也许就会理解更深了。孔子说道:“禾苗长出来了,有些能够长大但是不能开花;有些即使能够开花,但是不能够结成果实的。”
【原文】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注释】这一句为孔子勉励弟子们的话语。孔子说道:“大家千万不要瞧不起年轻人哦,怎么知道后来的人不如现在的人呢?但弟子们呀,假如你们到了四十、五十岁的时候还没有什么建树,还不能立功立德立言的话,那我看你们也不要怕别人瞧不起了的。”当然孔子是在教自己的弟子的,要抓紧大好的青春年华去求道做学问的,不要等到老了就悔之晚矣。孔子说这个话也不绝对的,他也明明知道姜太公到了很老才遇见周文王的,原来只是隐居江湖的。汉代的朱买臣到了五十才当上会稽太守的,原来只是跟自己的老婆打柴为生的。孔子也许看到颜回会觉得后生可畏了。孔子许多弟子后来都很有成就的,孔子也可以很欣慰了。
【原文】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悦乎,绎之为贵。悦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注释】孔子说道:“如果人有过错,以正道正言相告,对方有所敬畏和忌惮,能不顺从吗?然而不光是表面说我听你的,你说的没错,关键还是要心里顺从,还要实际去改的,以行为贵的。如果有人犯错了,委婉的告诉他,态度这么好,这么委婉,能不觉得愉悦吗?并没有尖锐的提出批评的。然而不是听了高兴就好,关键是听的人要去反省分析说者的真正用意的。如果只是听了高兴而不去反省分析,如果只是表面顺从而心里不顺从,行为没有能够去改正,这样的人我是没有办法教了。”用正言去劝说,比较正式的,不得不去考虑接受的。如孟子跟齐宣王在那里讨论王政的时候,孟子告诉他什么是王政,列举了周文王如何为政。齐宣王一听,这么厉害的先王都如此,还是很信服的了,可是内心也许在嘀咕了,还是要实际按照先王那样去行德政才是最好的。齐宣王也不害怕揭自己的短,说我有个毛病哦,又好钱财有好色。孟子就委婉的劝说他了,齐宣王听了也开心了,关键是他要从孟子的话那里反思自己的。
【原文】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注释】孔子说道:“我们要讲求忠诚和信义。对于不像自己那样讲求忠诚和信义的朋友就不值得去深交了。如果有了过错就要勇于改正的。”交朋友最重要的就是讲求忠诚和信义,不能轻易的背叛朋友,也不能不讲求信义,对朋友要一诺千金,答应的事情就要做到,否则就不要轻易承诺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还是少靠近一些有恶习的朋友的。见贤思齐,多向贤德的人靠近的。
【原文】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注释】这句话好有名的了。孔子说道:“一国三军可以失去它的主帅,但是即使是最普通的老百姓也不可以失去志气。”这里说的志,上面是士,下面是心。这个志是士的本心,不可以失去的。不管是面临什么样的艰难困苦,都不可失去志气。不管地位多么的卑贱,也不可以失去志气的。后面讲孔子虽然在陈蔡之地受尽艰难困苦,还是抱着仁义之道不放的。松柏即使面临着厚厚的积雪,也不轻易弯腰的。正是有这些志气,所以不为五斗米折腰。
【原文】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注释】这一章讲的子路,也就是仲由。子路很仗义,可以说是儒家的侠客了。他有好东西都愿意拿出来和弟兄们共享,车马都愿意一起乘坐,好的衣物都愿意跟朋友分享。这里孔子也是拿衣物来做比方了。孔子说道:“能够穿着破旧的衣袍,和穿着狐貉皮袍的有钱人站在一起,一点都不会觉得尴尬,也就只有仲由能够做得到吧。”孔子还引用了《诗经》中的一句诗句的。如果能够做到不被物欲所害,也不贪求于物欲,就能够为善了吧。富有的人跟贫穷的人交往,富有的人往往被物欲所害,贪吝不舍得分给穷人。由于富有也会产生傲慢之心。贫穷的人必有求于富人,希望富人能够施舍一些给他。子路就是这样的人,即使富有了,他也能够把东西分享给朋友,很讲义气。他不会被物欲所累,不会被财富所伤害。子路也不会因为贫穷而觉得有什么,似乎穷的心安理得,贫穷的时候也不会在富人面前卑微的乞求什么。子路听到这一句诗句,就整天都在那里虔诚的背诵。孔子都看不下去了,按照子路的水平,应该还是要继续往前求道的,不该止步不前的。孔子就说到:“能够做到这个,还不能算是做到家了,还不算好。子路呀,你还得继续精进的求道的。不要就这样就满足了的。”
【原文】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注释】这句话比较短,大家听的比较多了。也许需要结合孔子当时说这句话的背景才好理解的。孔子在陈、蔡之间遭受许多磨难,七天都不能生火做饭,野菜汤里没有一粒米屑,可是还在屋里不停地弹琴唱歌自得其乐。子路和子贡这两个弟子就在那里嘀嘀咕咕的了,不理解老师为什么这么狼狈而不觉得有什么耻辱。颜回听到了又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们才好,就进去跟孔子禀报了此事。孔子就把大家喊进来解释给自己的弟子听。孔子说道:“你们不该觉得有什么可耻的哦,君子只有通于道才能称之为通,只有穷于道才能称之为穷的。”如果通于官场,通于财富,这个不算做通的。如果对于道来说是穷,那就是真穷了,即使再有钱也是穷了。如同颜回那样,虽然穷困,但是为得道高人了,这个不能称之为穷的。孔子说道:“而今我孔丘抱着仁义之道,虽然遭受乱世的困厄,何至于穷困呢?所以内省而不会有穷于道。如果没有道,这就是真穷了。面对艰难困苦而丝毫不失于道德。天气虽然非常寒冷,霜雪降下来了,我才知道只有松柏在这么冷的寒冬还是这么茂盛的。在陈蔡之间遭遇这样的困境,也是上天对我的一种考验来的,这对孔丘来说反而是万幸来的了。” 单单解释这句话,孔子说道:“天气寒冷,霜雪下降,这才发现松柏在这寒冬中还如此茂盛,是所有的植物中最后凋零的。”
【原文】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注释】孔子说道:“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于大道,不会被物欲所迷惑。”道不远人人自远,道不迷人人自迷的。打个比方,本来大道为康庄大道的,只是世人被物欲遮蔽了双眼。这物欲就如缭绕的烟雾一样,让世人看不清大道的方向,不知道回家的路怎么走了,也根本不想着回家了。正如别人问阿斗说,思蜀否,不思蜀了。我们在笑他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迷惑了了,根本不想着自己真正的家园呢?孔子说道:“仁者内心不会烦忧的。”仁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没有多少烦忧的事情了,仁者找到了大道的方向,能够安贫乐道。别人看着颜回干着急,这么穷,过得这样的生活。可是颜回不改其乐的。孔子说道:“真正勇敢的人没有畏惧。”面对敌军勇敢的进行冲杀,像子路这样的也算是勇猛了,可这只是匹夫之勇了。真正的勇敢应该无欲则刚的。面对自己的私欲勇敢的精进修行进行破除。能够战胜敌人还不算是真的勇敢,要战胜自己的物欲的人才是真的勇敢。
【原文】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注释】这一句的理解也是比较费劲一些的,这里试着用白话来进行解释的。孔子说道:“你们都是我的弟子,可以在一起共同学习的。但是每个人的根器都是不同的,特点兴趣也不同,未必就都能够一起同步得道。”当然要想精进修行,得道是迟早的事情了。颜回这样的弟子,悟性非凡,年纪轻轻就可以跟孔子谈论《易经》了,得道就很早了,要子路得道也许就要晚一些了。孔子说道:“即使可以一起求道,一起得道,未必就能够同时立足于道牢固不退转的。”悟道的层次有深浅不同的,有一些浅尝辄止了,不继续精进的修行,到了大道的门口又退回来了。有些人又禁不住物欲的诱惑,沉迷其中,荒废道业了,不能立足于道业。孔子说道:“即使能够立足于道业,信心坚定,精进修行,但是未必就能够权变,达到圆融通达的程度的。”正如孔子所说的,无可无不可的。这里的解释和许多的版本都有所不同的。
【原文】“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注释】这一句话自古以来还是比较令人费解的,五花八门的解释都有。有些人说是借着这句说花的诗句来说思念,我觉得低估了圣人了。圣人这里是给我们论道来的。唐棣的花非常的美丽,微风吹拂过来,花朵翩然摇曳而然后就又返回来了。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去诚心的思考吗?有些高僧睹桃花而悟道。我们看着这朵摇曳的唐棣之花不该多思吗?并不是大道离我们有多远,而是我们不思反,你看看这朵花都思反,我们都还不思反回大道。大道为我们每个人的家室,离我们并不遥远。孔子说道:“世人只是没有思返而已,大道哪里离世人有多遥远呢?”大道往往都是先偏离而后再返回的。世人追求物欲,离家越走越远了,经历了许多的痛苦,就幡然悔悟回家了。正所谓物极必反的,离大道远到了极点,就又被拉回来了。花朵也是如此,偏离远到了极点,又返回来了。世道乱到了极点,就又归于大顺了。春秋战国时候,孔子看到天底下乱成一锅粥,但是圣人虽然痛心还是怀有天下大同的愿望的。看到这个花可以说好多的,限于篇幅就说这么多了。
【原文】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注释】泰伯的德行非常了不起。周朝的先人古公亶父,因为知道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有圣德,想传位给季历。你看先王是多么的了不起,尧帝禅让给了富有盛德的舜帝。这可是根本来的。德需要配位,如果仅仅是按照血统来传,也许王朝就衰落了。应该以德行来传就能够使得社稷大治。当然也要看整个社稷的大环境,苏秦曾经劝说燕王进行禅让,使得国家大乱。这里也没有传给长子,反而是看中了第三代传人周文王,由此可见考虑的长远。泰伯与二弟仲雍知道之后,就一起避居到了吴地。古公亶父死,君位让给季历,季历又传姬昌。孔子说道:“泰伯可谓是富有至德了。泰伯曾经三次让天下,百姓都不知道以什么来形容和盛赞他的德行才好。找不到更好的词语来称赞了。”三次让天下分别是:第一次以去吴地采药为借口,避居吴地;第二次周太王去世,泰伯回来奔丧,群臣坚持要推举他,但是他还是让出来了;第三次周文王之父被商害死了,又回来奔丧,再次谦让给周文王。孔子说这些话,反观当时礼崩乐坏的情形,无比痛心。以前是这样让,现在倒好,以下犯上弑杀君主的崔子之类。还有为了争夺王位,父子和兄弟相残。
【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注释】这一句孔子劝诫弟子和世人千万不能忘记先王之道,不能忘记先王之礼。孔子说道:“如果只有恭敬而没有礼那就烦劳了。”此部经典其它地方说君子能够恭敬而安详。如果一味的恭敬,不管对方的对错,只有恭敬讨好对方,也许会流于谄媚和烦劳了。孔子说道:“如果慎重而没有礼就会显得胆怯和退缩了。如果勇猛而没有礼法就会紊乱了。如果太过于直率而没有礼就会尖刻伤人了。”任何的事情都有所约束和限制的,没有限制的自由也就没有了自由。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如果没有太阳的限制,也就不存在着生命了。地球近一点或者远一点,都会过热或者过寒,都无法平衡的产生生命了。当然也许会产生别的适应的生命,但是现存的物种都不能适应了。河流如果没有河堤的限制也不能称之为河流了,很快也会奔流出来干涸了。如果没有符合礼法的直率,完全不顾及师道和孝道也是会尖刻伤人的。叶公问子路孔子的为人怎么样,子路都不敢随便的评价自己的老师。陈国的司寇问鲁昭公如何,孔子都不敢随便说自己的主公如何,还是说了好话,说鲁昭公知礼。孔子说道:“君子不忘自己的旧爱,不忘自己的亲人和以前的朋友,都厚待他们。君子厚待百姓如同对待他们一样,这样百姓也会受感化而仁爱之风兴起。以前先王之道,先王留下的礼法不遗弃,百姓就不会待人浅薄,也会有仁爱的。”大家请注意,这里这两句是有前后类比的,比较连贯的,都是讲要怀旧,好古。不要忘记先王之道。
【原文】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注释】曾子生病了,在临终前说这样一句话。他把自己的弟子召集到自己的身边说道:“学生们呀,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这都好好地呢,没有受伤。《诗》上说:战战兢兢,如同临近深渊,如同在很薄的冰面上走。从今往后,我知道我能够对得起天地父母了,我能够免于灾难了。学生们呀。”你看曾子这样的老师多么用心良苦,临终前还不忘记教导自己的弟子们。曾子也许有两个目的,一是安慰自己的学生们不要因为他的离去而悲伤。二是教导自己的弟子要谨遵孝道。他死去的时候能够保全自己没有接受刑戮,这样很欣慰的了,能够对得起父母,也按照孝道里来做的了。正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我们是否需要反思一下自己呢?曾子若此,我们在遇见挫折的时候,也不能自暴自弃的,不能做任何伤害自己的事情的。
【原文】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背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注释】曾子生病了,孟敬子去探望他。曾子说道:“鸟儿将要死去的时候,叫声也会格外的悲哀。人在将要死去的时候,也会把最善的遗言赠给身边的人。君子所注重的礼仪之道有三点:一是整肃容貌,就会远离粗暴傲慢无礼,也许别人看到你仪容不整就会觉得不尊重别人了的;二是端正脸色,这样就让别人感受到诚信了,如果刚好因为别的事情生气或者闷闷不乐,见到别人,别人也许会误解你有什么想法呢,也就很难建立起信任了;三是讲究言辞语气,别动不动就大声嚷嚷,阴阳怪调的,这样就远离了粗鄙而不背于礼节。这三者我认为是最重要的,至于其他的芝麻绿豆大的事情,就由主管这方面的人员去处理吧。”这里的注解是意译,为了方便理解,没有完全按照字面来进行解释的。
【原文】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较。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注释】曾子说道:“从前我的学友曾经做到以下这些:有才能的人能够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博学的人能够向相对寡闻的人请教。他们有才能和学问就好像没有一样,学问殷实就如同没有肚子虚空没有半点货一样,别人冒犯了也不计较的。”曾子非常怀念自己的师兄弟。三人行,必有我师,曾子教导自己的弟子要虚心不耻下问。
【原文】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注释】六尺相当于当今的一米三八,也就是指未成年的人了。曾子说道:“可以把未成年的孤儿托付给他,可以把百里之大地方的政事全权委托给他,面对大是大非的事情不会改变气节,这样的人非君子莫能为了。君子也是人的,但是却能够做到这些,那是因为君子心中的道义的。”君子不敢忘记古圣先贤的教化,不敢忘记先王之道,不敢忘记先王的礼法,不敢忘记道义。刘备就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尽心竭力去辅佐他,没有半点私心。
【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注释】曾子继承孔子的学问,有志于道,有志于仁。曾子说道:“士人不可以没有坚定地意志,因为推行仁义之道的任务重而路途遥远。作为士人,有志于仁,以仁为自己毕生的任务和信念,这也是分量很重的吧。有志于仁,至死不渝,用毕生的精力去求索,这条路不是又远又艰难吗?”不仅仅是用一生哦,你看孔子和曾子所推行的仁,在当今和今后都会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如今孔子学院已经开到了全世界去了。如果要修行得仁,只为了自己,也许通过精进修行,就很快能够获得。不过修行的路还是很漫长的,如果要到彻底的大彻大悟,还是相当的路途遥远的。禅宗有说顿悟成佛,也许还真是有这样的。但如果要发大菩提心去救渡天底下的苍生,众生无穷无尽,路途也是非常的遥远的了。可以说修道为仁,既远也近,既近也远。
【原文】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注释】这是孔子有关于诗、礼和乐的一些说法。兴于诗说的是修身应当先从学诗开始。古人教小孩子有许多启蒙教育都从朗朗上口的诗词开始的。我们从小都吟诵床前明月光、锄禾日当午啦,这样潜移默化对个人还是有些影响的。诗本来言性情,其中有雅正的也有俗邪的,我们当然要选择雅正的诗词了。诗词言语易知,吟咏抑扬顿挫,感人而入门相对来说容易些。一开始吟咏也不必理会是什么意思,大了自然就懂了。立于礼说的是要以礼立身,如果没有礼法,就全乱了。成于乐说的是以乐养成完善的性情,以乐可以修身养性。孔子说道:“学者应当从学诗作为启蒙,应当以礼来修身立足,应当以乐来养成完善的性情。”
【原文】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注释】也许有些人的解释是不可让百姓知道实际情况,也许说的是愚民政策,这可不是孔子的本意的,是误解了的。孔子说道:“在上位的人可以率先垂范,这样就可以感化和引导老百姓向善了。不可以只是给他们说一些空洞无物的道理,而没有率先垂范,作用不大的。”这和老子所说的行无言之教也是相通的。孔子的许多弟子甚至还会觉得是不是老师还没有全部把知道的传授给他们呀,是不是还有所保留和隐瞒呀。此部经典有解释说,没有了我已经把我所学全部倾囊相授了。当然弟子的根性不同,有些有本事举一反三,有些可就忙不过来了的。孔子的诸多高徒尚且不能领悟孔子所有的学问,那普通的百姓如何能够全部领悟呢?孔子尚且说老子犹如龙,那孔子的弟子看老子会有何感想呢?也许得道的君主在治理百姓的时候,君子在辅佐君主为政的时候,也许不需要完全所有的东西都让百姓知道,这个知道也是很费劲的。百姓的根器不同,如何能够一下子领悟治国之道呢?只需要设身处地的为百姓着想,引导百姓就好了。老师对待学生也是如此的,一开始没有得道没有关系,只要听老师的,老老实实去做功夫,老老实实去做学问,机缘到了就明白了。领头羊只要找好方向,不至于走偏,羊群就跟着走就行了,也不需要具体的线路如何走,也就能够顺利回家了。如果盲人带着一群盲人走路,可能就会遇到麻烦了。
【原文】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注释】这一句孔子讲如何为政。孔子说道:“如果百姓好勇武而憎恶贫困,就会乱了。”此部经典其它地方有讲到,勇而无礼就不好了。如果刚勇有余而没有任何的约束,就会引来祸害了。孔子喜欢的是有勇有谋的,临大事有几分恐惧也是正常的,那就更需要慎重的谋划。特别是打仗的时候,不是光凭血气之勇的,还要好好的谋划才行。民风如果比较彪悍勇猛,动不动就喜欢出手,同时又不能很好的教化大家,对自己的生活都不满足,不能安贫乐道,社会就难以治理了。孔子说道:“如果民风又彪悍勇猛,又不仁爱,对贫困憎恶到了极点,就会乱了。”古代的君主也许会用严刑峻法来对待,这也不是好的办法,正所谓法不择众。也许最好的方法是宽猛兼济,一方面通过仁爱感化世人,另外一方面通过刑罚来威慑少数想作乱的人。水比较柔和,反而有许多人死于水。火比较炎烈,而死的人却少了许多,这是由于世人一看到火就知道危险,反而不会去触碰了。刑罚的威慑还是非常必要的。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太阳还是有法在约束着地球的,地球并不是想怎么转就怎么转的。太阳不仅仅是约束限制地球,它更重要的是通过阳光来恩泽地球,给地球温暖的,这样地球就可以孕育生命了。太阳如君主,地球如臣民。
【原文】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注释】孔子说道:“即使有周公这样的才能和美德,假如又骄傲又自私,那其它的再有什么优点也不值得一提了。”这里孔子一方面赞扬了周公,另外借着这个来教导自己的弟子,不能太过于傲慢和自私的。孔子希望自己的弟子不管在什么位置上面,不管是否学富五车,都需要谦逊的对待别人。不仅如此,还要能够谦虚的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的。周公极具美德的,被分封在鲁国这个地方。周公求贤若渴的。听说有贤才过来,他正在吃饭,嘴巴里都有饭菜都直接吐出来亲自去接见了,生怕错过了贤才;正在洗头,听说有贤才求见,就赶紧包着个头,都没来得及洗好,就出去接见了,丝毫不敢怠慢的。
【原文】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注释】孔子说道:“跟着我求学的弟子当中,如果为学三年,并不是为了为官获得俸禄而来的,这样的弟子很难得了。”这里说的三年是说的一个大概的数,也就是说做学问比较久的。就像此部经典说的,三月不知肉味。父母去世之后,三年不改其父母之志,这样就可以称之为孝顺了。三年、三月都是个大概的数来的。这句话有许多不同的理解,我认为以上的理解还是比较贴切的。孔子勉励自己的弟子要学的是君子儒,而不是小人儒。君子儒有志于道,而小人儒只是为了自己而已,为了能够当官的。古代的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尊师重道,由此可见对于道都是很看重的。可是如今却只是来我这里来讨个营生,这就对不住我满腹经纶了。当然孔子也并不是不让自己的弟子去做官,要做就做个为国为民的好官的。不能跟奸佞小人狼狈为奸的。
【原文】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注释】孔子说道:“笃信大道,有志于求道,勤勉好学修行想至于道。”如果不能信大道,如何能够不辞劳苦的去求索呢?孔子告诉弟子们有这么回事,你们去刻苦修学吧。孔子曾经拜会过老子,知道此道如何的。也许早期孔子没有得道,但是后来还是得道了的。孔子说道:“危险的邦国就不用去了,混乱的邦国也不用在那里居住了。”孔子并不是胆小,害怕危险,而是劝诫自己的弟子不要去搅和进没必要的麻烦了。在一个邦国中,如果这个君主不贤明,选用的都是奸佞小人,整个国家民怨沸腾。一个人的力量如何能够改变的了呢?还不如去到自己能够施展才华,推行德治的地方的。在那样一个恶劣环境里面,不用说推行仁义大道,可能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在小人成堆的邦国里,君子就是稀有动物来的,会成为众矢之的的。假如君主比较贤明,求贤若渴,暂时国家是纷乱的这样的还是有点盼头的。我想孔子也许不会阻拦自己的弟子去这样的邦国的。孔子说道:“天下如果有道就出来,不管是教化还是为官也好,都是比较好的时机的。如果天下无道就隐匿起来了,等待好的时机的。”老子就是看到周朝衰微,气数已尽,天下将要有一场大乱,才能够归于太平了。这是天道使然,不可改变。老子就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归隐去了。功成身退天之道,不仅仅是在天下有道的时候需要隐退,也许还要加一句功成身退的。共患难容易,共富贵难的。范蠡和文种辅佐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范蠡知道归隐,而文种没有。文种就死于非命了。孔子说道:“如果邦国有道,还那么贫穷和卑贱,那就是耻辱了呢。如果邦国无道,大富大贵的,这也是耻辱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邦国有道,君主贤明,这时候还窝在那里,不出来为国为民做事,实在是可惜了。这样自己也遭受穷困,也真是可惜了的。如果邦国无道的话,要大富大贵,必定是同流合污的,有损于百姓的,这样得来的富贵,孔子也是以之为耻辱的。
【原文】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注释】孔子说道:“如果不在位置上面,就不要去操心谋划这个位置上的政事了。”此部经典也说到有个贤才,三次任职丞相的职位,也看不到面有什么喜色。三次罢免也没有什么伤感的。这样的人真是君子了。任职的时候,也许他想的更多的是责任重大,需要为国为民做事的,没有半点私心,不想着名不想着利,不想着权力,又有什么好欢喜过度的呢?不仅仅如此,他还能够毫无保留的,和颜悦色的把政事交接给自己的下一任。有许多人也许做不到这一点的,虽然从位子上下来了,还是不舍得放手的,也舍不得放弃权力的。孔子这么说是自我勉励自己,也是教导自己的弟子的。
【原文】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注释】这一句孔子讲乐。师挚为鲁国的乐师。前面的章节也有讲到《关雎》。这首诗有配乐的,前面有讲这个乐章,充满欢乐而不会失当,有悲哀而不会过于伤感了。这里讲的是孔子对乐师演奏听了的感受。孔子说道:“乐师师挚在乐曲刚开始到结尾演奏《关雎》乐章的时候,都是洋洋洒洒而美好盛大的,充满双耳让人心里都陶醉了。”句中有个乱字,这是指结尾这个乐章,许多种乐器合奏,所以称之为乱。虽然乱而非乱的,为祥和之乐的。
【原文】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注释】孔子说道:“狂躁急进的人按理说比较直来直去,却不直爽。未成器而幼稚无知的人本来会淳朴一些的,但是却不淳朴。表面上诚恳的人本来应该很讲究诚信的,但是却没有能够讲求信义。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的。”狂躁急进,刚强勇毅,这样的人如同子路,按理说比较耿直的,可是却没有子路这样耿直,这就麻烦了。未成器如同孩童本来应该淳朴的,没有经历世事应该会谨慎从事的,但是却不淳朴谨慎,这是不是故意装的呢?在那里装嫩卖萌,但是心里对一切都很清楚的。表面上诚恳,这样憨厚的外表骗过了许多人的,可是却不讲求信用,这样的人更加可怕的。如果是那些满脸横肉的人,就会有所提防的,这样的人防不胜防的。知人真是太难了。也许知人还容易一点呢,自知更难的。什么才算是自知呢?如果不能见性,何谈自知之明呢?
【原文】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注释】孔子说道:“修学求道做学问,就恐怕赶不上似地,又好像怕失去自己原先所学的东西。”这一句话如果是理解为所学的知识,那我觉得就低估了孔子的智慧了。这里我觉得应该这么理解比较贴切一些的。孔子有志于道的,并不是一般的知识和技能的。孔子所学为道学。他在晚年的时候就感慨说,要是能够多给我几年,从五十岁开始研习《易经》那就不会有大过了。孔子是惜时如金的,他是担心自己开始学的晚,担心自己修学得不够久,不能达到自己想达到的水准。学如逆水乘舟不进则退的。孔子担心如果不继续精进的修学,就会退转了。如果不通过求道来修正自己,启迪自己的智慧,就担心失去道义了,担心言行有失于道,有失于礼了。佛家讲世人皆在忙不急之务。什么东西最着急呢?最怕等不及呢?有人讲对父母的孝顺怕来不及,就要抓紧尽孝的,这个也对。但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需要了却一桩大事来的,要不稀里糊涂就走了多可惜呀。要求道做学问就要赶早,不要晚了。
【原文】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注释】这一句孔子赞叹舜帝和大禹。孔子说道:“多么的伟大呀,舜帝和大禹虽然坐拥天下,但是并没有私欲,不据为己有的。”尧帝年老时派了长老往四处打探能够继承他的帝位的贤能的君子。听说舜比较孝顺和贤德,为了考察他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下嫁给他了。这样可以考察他是否慎独。这两个妃子就是著名的湘妃。后来舜帝驾崩了之后,她们听闻消息,就自沉湘江了。尧帝把帝位禅让给了舜帝,舜帝必定感恩戴德的,自己一介寒门,一无所有而继承王位,必定殚精竭虑为民谋福祉了。舜帝时的《韶乐》非常的祥和。此章说到大禹的时候也是比较克己奉公的一个帝王,自己穿的很单薄,吃得很简单,住的也很简陋,为了给百姓解决洪水和灌溉的问题,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样的帝王是好到了极点了呀。也难怪孔子会赞叹了。
【原文】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注释】这一句为孔子赞叹尧帝的语句,孔子多么尊崇先王之道呀。孔子说道:“尧帝作为君主,这样的君主多么的伟大呀。”有大心的人才能称之为大人,并不是官位有多大,年龄有多大的。尧帝为得道的君主,其心很大了。他年老时,找遍天下也要找个得道的人来继承他的天子之位。他并没有把自己的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多么的无私,多么的伟大呀。孔子反观当今世上,许多人为了争夺君主之位,完全不顾礼法,真是可悲呀。孔子说道:“尧帝真是伟大呀,我看这个世界就只有天最广大了,只有尧效法天道。”天道无私,给予万物阳光和雨露,并不会居功自傲。尧帝为天子,为真正的上天之子,顺承天命恩泽百姓。孔子说道:“尧帝的恩泽广阔浩荡呀,百姓无法用语言来进行形容。”也怪不得以前的老百姓会高呼皇恩浩荡呀。有一次尧帝出外巡游的时候,听到有个老头子在田地里边劳作边唱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帝力于我何加焉?在这个老头子眼里,我过的温饱的好日子并不是什么尧帝给我的,而是我辛苦的劳作所得的,尧帝鞭长莫及,对我这样的百姓又有什么恩德和影响呢?这正如前面所说的引导百姓,不使百姓知之了。他们都过上了美好的生活,还不知道为什么呢?这个老农民不对比不知道,他不想一想,对于古代的帝王来说,不整天给你加各种各样的税,能给你自己种自己的地,能不去征收你的儿子上战场或者服劳役,这就已经很好的了。这已经是最好的帝王的了。孔子说道:“好伟大呀,有很大的成绩呀。”我们经常说成功这个词,也许就是从这里来的吧。孔子说道:“多么有光彩呀,尧帝所指定的礼乐典章制度呀。”孔子觉得先王的礼法很好,秩序井然。这里为了方便解释,就把长的句子分拆来了。
【原文】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治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注释】舜帝有贤臣五人,天下大治,其中还包含了大禹。舜也效法了尧帝,把帝位禅让给了大禹。周武王说道:“我有治世之臣十人。”舜帝才五人,周武王当时有十个贤臣,那也难怪周朝能够实现天下大治了。当然周武王也并不是吹嘘自己比舜帝厉害的,这根本不可比的。孔子说道:“要得到人才是很难得,难道不是这样的吗?唐尧虞舜以下,还是以周武王的时候人才最多了。其中还有一位女子呢,这个女子就是周文王的妃子太娰。其它九个都是男的。周文王的时候,虽然三分天下已经得到了三分之二了,可是还是甘心对殷商俯首称臣。大家看看,周的德行,可以说是至德了。”周武王孟津观兵的时候,八百诸侯响应了,但是认为时机未到,以下犯上还是不应该的,所以还是退兵了。殷商到了实在不行的时候,周武王和姜子牙才取而代之的,这是天命使然了。
【原文】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注释】孔子对先王之道非常的尊崇,孔子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在那里盲目的崇拜的。先王尧舜禹的确为难得的圣王来的,你看尧帝能够把自己的帝位传给出身贫寒的舜帝,可想而知尧的德行了。舜帝被自己家人那么对待,他还能够以德报怨。看孔子怎么说大禹的。孔子说道:“大禹呀,我对他是心服口服的了,没有任何可以非议的了。他吃着粗茶淡饭却用丰盛的祭品给鬼神尽孝心。穿着很单薄却把祭祀用的礼服搞的很华美。自己住的很简陋而还那么尽心竭力的去疏导河流、治理洪水。他自己没有什么私欲,很少想到自己,都是想着老百姓,这样的人我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太好了的。”
【原文】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注释】孔子说道:“对于先进于礼乐的古圣先贤,这些前辈们,礼法得宜,不会文过饰非,返璞归真而归于质朴了,现在看来反而觉得是野人了,也就是乡野之人了。”比如老子由官场而归隐于山野,这样能说老子这些圣人不懂礼法吗?有些反而不拘常理了,既于礼法,又能离礼法了。这些是真正懂礼法的人了。孔子接着说道:“后进于礼法的人,文过饰非,显得文质彬彬的样子,世人以为是君子。这些只是礼法的表面,更深层次的是要克己复礼,在于内心的仁。如果要选择,我宁愿选择前者了。”世人把真君子当成野人了,世人颠倒若此,孔子来进行纠正了。
【原文】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注释】这一章从古至今有一些不同的解释。有的说是,在跟随孔子在陈蔡之间经受磨难的这些弟子,对于修道都还没有入门呢。修道有几个层次,先要入门,登堂,再入室。可是这些人里有悟性很高的颜回的,孔子应该不是说的这个意思的,要不连颜回也给否定了。这句话应该是说弟子们都没有及仕途之门。前期跟随孔子去周游列国的弟子们都想要出来为政推广仁义之道的,后期孔子归鲁以讲授为主。弟子们也是追随他的脚步,大多都是创立门派教授为主了,都很少进仕途之门了。孔子说道:“当下礼崩乐坏,世道乱极了,并不只是我的仁义之道不行而已。曾经跟随我在陈蔡之地经历磨难的弟子们,也都生不逢时了,以他们的才华也没有进仕途之门了。”道之不行,这也许是命了。圣人知晓大势如此,不再期望天地之道什么时候通什么塞了。如果天地之道将闭塞,社稷也就要乱了,君子之道也衰微了。按理说如果邦国有道,孔子知道自己的许多弟子都是为政治国的良才来的。
【原文】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注释】前面一句讲弟子们未能及仕途之门,并不是说孔门无人,而是生逢乱世,有贤才而无人用而重在讲授改变世人了。这里特意指出来哪些人可以用,当然不只这些。孔子持有仁义之道并不是不可进仕途而是天地之道将闭,其只是顺势而为罢了。孔子选人用人以德为先,所以把德行放在首位了,而居首位的为颜渊。如果任用德行的话,这里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这四个人。而言语为次,由于言语为君子的枢机,言为心声,也是德行的具体体现,所以仅次于徳行。如果用言语辨说,作为内政外交之才,这里有宰我、子贡这两个人。如果要说治理政事,谋划决断,这里有冉有、季路两个人。文学,这里说的是善于先王典文。古人重先王之道,而先王之道载于典文中,所以也是很重要的。如果说文章博学,这里有子游、子夏两人。然而孔子门徒有三千这么多,贤达的人有七十二人,只是列举了四科合计十个人,这只是列出了其中的翘楚罢了。
【原文】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悦。”
【注释】孔子说道:“颜回这个弟子呀,对我所说的,没有不感到愉悦的,可是他并不是那种只会顺着我的,恭维我的哦。他是发自内心的这么想的哦。”孔子也不喜欢那些溜须拍马的,为了恭维他的弟子。他说颜回可不是这样的人哦。弟子们一直看着他,以为说什么都点头,并不是什么都助着哦。即使老师错了,也在那里闷着不说话,颜回不是这样的人。
【原文】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注释】闵子骞在德行中排行第二,这个人为什么在孔子那里上榜呢?这个人可是二十四孝之一。他小的时候,母亲过世了,他父亲娶了一个继母。这个继母再生了两个儿子。这个继母对自己的两个儿子比较好,冬天的衣服里放着棉絮,而闵子骞的冬衣里包的是芦花。这可把他冻得够呛,但是他从来没有跟自己父亲抱怨过。有一次他帮父亲赶车,父亲摸到他的手很冰凉,可是再摸摸其它那两个小孩子的手很暖和。他父亲非常的生气,就要把继母给赶走。他求着父亲说,如果把继母赶走,三个小孩就要挨冻了,现在只有一个小孩挨冻,还是比较好的。从小有此孝心,必定有好的德行了。正所谓百善孝为先。父母兄弟都称其孝顺,世人都觉得没有什么好怀疑的。他如此的孝顺,是德行在内,发自内心的,而也是付诸行动,言行一致的,所以孔子在这里赞叹他的孝行。孔子说道:“闵子骞这个弟子真是孝顺呀,任何人都不能离间其父母兄弟的,怎么说坏话挑拨离间也没有用的。”
【原文】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注释】孔子的弟子南容一天三次重复念诵《诗经》里白圭这句诗:“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孔子听到了就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他了。有这么简单吗?还有这等好事,要不弟子们都争着念这句诗句了。此部经典中还讲到,邦国无道,南容也能做到免于刑戮,所以孔子就放心的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他了。为什么不是嫁给前面说的那十个人呢?孔子还是很介意这个事情,要不怎么老是反复说为什么嫁给南容而不是其它的弟子。估计其它弟子也会有意见吧。白圭为古代诸侯们拿着参加重要礼仪用的,以代表其身份的,上朝的时候也要拿着的。白圭这样的美玉,虽然有点瑕疵,但还是可以磨掉的。如果言语有什么污点,就很难全部抹平了。正所谓和大怨,必有余怨。说错了话,伤在别人心里,这个大的怨气也许表面和解了,可是还是有余怨在心底的。南容这个人很会做人,很会为政,反复念叨这句诗句,所有所悟。这是他很慎言慎行的,这一点让孔子很放心,把自己的侄女托付给他了。说话是关于别人,很难去改变别人。但是白圭有瑕疵还是可以改的,也就是说要改变从自己开始吧。每个人的自性如同无瑕疵的白圭,只是有习气而有瑕疵了,把习气物欲去除,就恢复先天的美玉了。君子修行也是要把瑕疵给去掉的。
【原文】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
【注释】季康子问道:“你的弟子中谁最为好学呢?”孔子说道:“我有一个好学的弟子,他的名字叫颜回,可是不幸短命早死了,现在就没有了。”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并不是贬低其它的弟子。孔子对颜回深深的怀念,这个弟子也的确是最有修为的。颜回能够在很年轻的时候和孔子谈论《易经》,也许早孔子得道也不一定呢。孔子到晚年才很喜欢读的。
【原文】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注释】颜渊死了,颜渊的父亲颜路找到孔子,要孔子把车子给颜渊做椁(也就是外棺)。颜渊也真够穷的,不光是自己身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自己的父亲也是如此穷困。孔子说道:“暂且不论有才还是无才(孔子也很谦虚的说,知道自己的儿子孔鲤比颜渊还是差远了),直说各自的儿子吧。我的儿子孔鲤死去的时候,也是只有棺材没有椁的。我之所以没有把我的车给孔鲤做椁,是由于我经常要跟从在大夫的后面的(孔子这么说是自谦的说法,也就跟现在说的,跟在大夫后面提鞋的),按照周礼呢,不能徒步的走路的。”颜渊死去了,孔子必定也是很难过的,怎么孔子连一辆车都舍不得给颜渊呢?也不舍得给孔鲤呢?难道孔子就这么不通情理,不舍得这辆车呢?这也许要连着看本章往后的几句话就清楚了。弟子们想给颜渊厚葬,也是颜渊的父亲要求的,可是孔子却反对说不可。由此可见,并非孔子不舍得这辆车,也不是说跟在大夫后面就不能走路,这只是随便说说找个理由罢了。根本的还是反对厚葬的,并不是没有钱。在当时,礼法是说穷人就不厚葬,有钱人才厚葬的,如果颜渊这么穷厚葬是违背了礼法了。即使是颜渊入仕途,他很有钱,孔子也不赞同厚葬颜渊的。颜渊作为孔子的首座弟子,必须要做出表率的,要改变当时丧葬厚葬的时弊的。颜渊活着的时候,不是不能当官赚钱,而是不甘心同流合污的。只有孔子最了解自己的弟子颜渊的心意的,这是按照他最想的方式安葬他的。
【原文】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注释】看前面一句似乎看不到孔子对颜渊的死有多么的伤心,在跟颜渊父亲谈话的时候,还为了一辆车在扯来扯去的。其实孔子最懂自己的弟子颜渊的,对颜渊的死伤心欲绝的。颜渊把孔子当做自己的父亲,当做老师,而孔子把他当做自己的最佳的传人来的。孔子深知自己继承了先王之道,所有的弟子里面,最好学最懂他的,也就是这个颜渊了。孔子在那里哀恸的说道:“天哪,老天这可是要了我的命呀,老天要了我的命呀。”他这么爱自己的弟子怎么可能连一辆车都不舍得呢?
【原文】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注释】颜渊死了,孔子和弟子们一起去吊唁。孔子哭的很哀恸。弟子们说道:“孔子哭的很哀恸的。”孔子一下子才觉察过来,问道:“我有哭的很哀恸吗?我这是为了颜渊的死去才过于伤心难过的,不为他我为谁呢?”孔子哭的很伤心,不知道自己已经过于哀恸了,弟子提醒他才知道。孔子都是教自己的弟子哀乐适中,不管是碰到什么样的事情。子夏因为自己儿子死去而哭瞎了眼睛,孔子是觉得不应该这样的。人死了不能复生,再怎么哀伤也没有用的,适当的宣泄表达一下情感就可以了的,诚意就可以了。可是面对颜渊的死,孔子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虽然他教别人不要过于哀伤,可是他自己都做不到,所以弟子们这是提醒他了。他说我有吗?这是颜渊死了,我能不悲伤吗?孔子似乎也不管那么多了哦,我哭我的,不管你们怎么说了。孔子曾说过,如果五十能够学易,就可以没有大过了。这是孔子的小过的,过于哀恸了。
【原文】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吾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注释】这几句都是说颜渊去世的事情。颜渊死了,弟子们都想厚葬他。颜渊的父亲颜路也哭哭啼啼的来求孔子和弟子们了。孔子却出乎意料的说:“不可以厚葬的。”可是门人还是厚葬了颜渊。孔子说道:“颜回小小年纪就跟着我,把我当做他的父亲的,可是人家的父亲颜路来求厚葬,我也不能强行做主的,毕竟颜路才是他父亲的。我不能真的把颜渊当做自己的儿子的,像孔鲤那样简单的安葬了。这样厚葬也许是违背了颜渊的本意的,这么做实在不是我的意思的,这是颜路和你们这几个小子抓的主意的,我要拦也拦不住的。”这里只是把意思翻译出来的,并没有严格的一个字一个字的进行解释的。
【原文】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注释】季路也就是子路问孔子关于鬼神的事情。孔子说道:“如果连人事都不能亨通,如何能够知晓鬼神之事呢?”子路不甘心又追问道:“那先生对死怎么看呢?”孔子回答倒是很简单:“如果不能知生的事情,如何知死的事情呢?”孔子也许知晓,但是只是反问子路的。或许孔子如果多说了,也许还会引起子路的误解的,这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老师说法也看机缘,看这个弟子的接受能力的。不过子路所问的问题也都是千百年来人类想知道的问题,也就是鬼神的问题,生死的问题。也许本无生无死,不生不灭,而世人执着于有我而有生死。也许本无善无恶,只是世人有善恶分别心罢了。这个问题由于涉及太多,就不在这里深入阐述了吧,以免引起别人误解的。
【原文】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注释】闵子骞这个弟子前面有讲过德行比较好的,他侍奉在孔子边上的时候,和悦温顺的样子。子路呢,一副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这两个呢,温和快乐的样子。看这些弟子跟在师父身边很开心的,似乎法喜充满呢。孔子也很开心看到弟子们这样的,可是他转而又想到有点担心的事情。他说道:“只有仲由也就是子路我比较担心,怕他过于刚强,怕将来死于非命的。”孔子知晓子路的秉性,所以很担心子路的,这里也是善于提醒他的。子路不会听了不开心吧。
【原文】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注释】鲁国要改建国库,这里看来应该是扩大国库的。闵子骞说道:“还是应该按照旧的规模来建设吧,怎么样呢?何必要改建呢?”孔子夸奖他说道:“闵子骞这个人呀,很厉害,不说就不说,一说就说中要害了。”国库的建设是有礼制的规定的,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的。如果要改建也是要有根据的。如果无端把国库改建加大,一个是建设过程会耗费民力和财力,另外建设这么大,哪里来那么多财物来装进去呢?那不都是民脂民膏吗?所以孔子夸奖自己的弟子看中要害了。
【原文】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注释】子路这么刚勇大老粗的也练习鼓瑟的。孔子说道:“仲由也就是子路呀,你鼓瑟何得而入我门呢?我门讲究的是文雅,而非你用武之处哦。”孔子也真是煞费苦心,苦口婆心的对待子路的,子路对自己的老师也是发自内心的好。子路性格刚勇,鼓瑟不合《雅》、《颂》,所以孔子才这么说的。弦外之音是要抑其刚烈之性,怕日后会引来杀身之祸。可是弟子们也许听到老师这么说,没有知道老师的本意,就对子路不恭敬了,也许一听到子路鼓瑟就取笑他了。孔子本意并不是贬低子路,可是看到弟子们如此误解。孔子就又解释说道:“仲由呀,已经升入厅堂了,但是还没有入室内的。”孔子这里对学识深浅打个比方的,从外入内的话,子路可算是得其门的。入室较深的是颜渊了。进入厅堂则次之了,就是子路的学识了。如今子路既然能够进入孔门厅堂,还未入于室内,大家有什么好不恭敬的呢?还有许多弟子连门都没有入呢。
【原文】子贡问:“师与商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注释】这里师是颛孙师指的子张,而商指的卜商是子夏,都是孔子的弟子的。子贡问孔子道:“子张和子夏这两个人,哪个贤德一些呢?”这个子贡老是喜欢问别人怎么样。孔子说道:“子张这个人呀,太过了;而子夏这个人呢,还不及的。”孔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子张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为人豁达,对过去的恩怨,受到的侮辱和攻击也不计较;把孔子关于忠信说的话写在腰带上面,经常带着看。子夏这个人有些阴郁,喜欢和比自己贤的人交朋友,如果不如自己贤善的人就可能拒绝掉了。孔子曾经说如果他走了以后,子夏会有进步,子贡就会有退步的。因为子贡喜欢和不如自己的人在一起,这样也许有些成就感吧。子夏如此可见其对贤于己者没有妒忌心。孔子曾经批评子夏说,他的是小人儒,而不是君子儒。也许子夏所学为了仕途吧。小人儒只是为了仕途;君子儒有志于求道,即使贫困也安心。子夏往往有独到的见解,不一定完全机械恪守老师所教的东西。也许子张太听孔子的了,孔子说什么都记录在腰带上。子夏就太有个性了,也许特立独行一点。这两人对比还是比较鲜明的,就说一个过了,一个不及。子贡又接着问道:“是不是过的就好一些呀,是不是子张就要略胜一筹呢?”孔子说道:“过了不好,不及也不好的。”这个世界是阴阳相对的,比如善恶,过和不及,持守中道就好。比如人体阴阳需要平衡,阴胜于阳不好,阳胜于阴也不好。
【原文】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注释】季氏作为鲁国的三桓之一,把持着鲁国的大权,其拥有的财富已经富过周公王室了,还是不满足,还要继续敛财的。周公旦分封于鲁国,而姜太公在齐国。周公旦次子世袭周公,也留在鲁国朝廷为官的。长子就是君主了,次子为世袭周公。季氏作为臣下比周公王室还要富有了,这个说不过去了。季氏还在为扩张自己的实力做准备的。而阳货为季氏的家臣,又把持着季氏的大权。秩序完全颠倒了,个个都是想推翻上面的。孔子的弟子冉求还帮着季氏去制定实施新的赋税制度。季氏还让冉求征求孔子的意见如何。孔子非常的生气,教训冉求说,为政对待百姓如果施于恩德要尽量厚一些,敛百姓的赋税尽量的轻一些。可是季氏还是坚持实施了,孔子非常的生气。孔子说道:“冉求我不要这样的弟子了,你们都可以鸣鼓而攻击他了,一点都不会过分的。”孔子虽然这么说,但是还是很爱自己的弟子的,只是太生气了,自己弟子去为虎作伥去了。也许正是如此,许多弟子都不愿意出来做官的。
【原文】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注释】这里点评四个弟子的特点的。柴为高柴,字子羔,孔子说他太过愚仁了。据说这个弟子走路都不会踩着别人的影子,觉得对别人不尊重吧,不忍心去踩的。春天刚生出的虫子都不忍心去杀死。树木刚开始长的时候,都不忍心去折断。坚持仁近于愚痴了,这是孔子夸他好呢,还是贬他好呢,都不好说了。曾参编写论语一点都不会美化自己哦。还是如实的把老师怎么说的记录下来的。曾参也就是曾子,曾参为学笃行,似乎驽钝一些。可是这个可是求道的很好的品质哦。孔子门下三千弟子,其中不乏能言善辩之才,却少有曾参这样的笃信的人。求道也许需要放下许多聪明才智吧,曾参传承了孔子,下启迪孟子,还是很厉害的一个人了。也许正所谓大智若愚吧。再驽钝的秉性,不断地磨,十年磨一剑都会磨的光亮了。颛孙师也就是子张呀,有点过于偏激了。子张把孔子所说的忠信的话都写在腰带上了,方便每天都可以看到提醒自己的。子张还有个特点是不记仇,即使别人曾经侮辱和攻击过他,他也不会一直怀恨在心的。仲由,也就是子路就过于鲁莽和勇猛了的。可是子路还是很仗义的,有好的裘衣愿意跟朋友分享,有车可以让朋友一起同坐一辆车,对于财物很慷慨的。
【原文】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臆则屡中。”
【注释】这里孔子拿自己的两个得意门生来对比了,一个是颜回,一个是子贡。孔子说道:“颜回这个弟子呀,对于做学问和求道来说,已经差不多了。可是却安贫乐道,经常是两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维持生计。端木赐却从来不认命,不安守本分,老是去经商积累财物。可是他这个小子,从来对经商的行情猜测的还很准的。”这两个弟子的特色还是很鲜明的。
【原文】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注释】子张问什么是善人?什么样做才能成为善人呢?这一句和接下来的一句都是说的善人之道,自古以来都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什么是善人呢?也许还真得像《内经》中说的那种上古真人才能称为善人了。什么是真人?难道还有假人不成?也许世人本来个个都是真人,个个都是善人,个个都是本有天真的,也是无邪的。后来是被物欲遮蔽了,就不是善人了。也许领悟到这样的层次,就能够契入孔子内心了,孔子是得道的人。还要看看孔子对谁讲的这句话,一般来说都会因材施教,根据弟子的特点来说的。如果是子路问的,两下也许就会拍下来了,因为孔子担心子路过于勇猛,在社会上面吃亏,惹来祸害。面对子张会如何呢?前面也讲过子张这个人对于孔子讲过的事情,都会记下来的。把孔子讲过的忠信这样的话都记录写在腰带上面,以便时时提醒自己的。而对于子夏又完全相反,子夏比较特立独行一些,不拘泥于常理,常常有创新的思维,孔子有好些时候也赞许他。孔子说道:“你问我怎么样做学问修行成为一个善人,我这里跟你说说,不要完全的循规蹈矩的,没有现成的一条路可以走的。每一个人求道的道路都有所不同的。你也不要执着于我之前说的那一套入门,登堂入室这个说法。其实也没有入于室内的,你不要老听我说颜回在室内的,被这个束缚住了。”这里没有完全按照字面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的,但是也许能够把孔子的心法给传递给读者吧。
【原文】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注释】这也是孔子说的什么是善人,怎么样求道成为善人的。也许这么说子张还不是很清楚的。怎么样的人才是善人呢?孔子说道:“难道是言论笃实的人吗?难道也是指的君子吗?或者是容颜庄严,威而不猛的人吗?”善人是怎么样的,这里孔子引导子张去思考的,也没有给予具体很明确的答案的,而答案也在其中了。这也许是善人的言行表现的,善人也是君子的,对道笃信而去精进修行,外表看起来也很庄严但不会过于勇猛。如果要做一个善人,也要去笃实的去修行的,这样才行的。孔子有志于道,他也是这么启发弟子的。
【原文】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注释】子路问道:“听到马上就去付诸行动吗?”孔子回答道:“有父母兄弟在,怎么能够听到别人一说,马上就付诸行动呢?还是应该三思而后行的。”冉有也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回答道:“是的,听到你认为符合仁义之道,就马上就去付诸行动吧。”公西华听了觉得很奇怪,怎么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问,孔子却给出不同的答案的。公西华就问道:“怎么仲由问那个问题,你却说有父母兄弟在;而冉求问同样的问题,你却说听到就付诸行动吧。我感到很疑惑,老师您能给我答案吗?”孔子回答道:“冉求个性很谦虚,遇事喜欢退让,所以鼓励他去行动;仲由却不同,勇猛倍于别人,怕他鲁莽从事就会麻烦,所以就跟劝他不要轻举妄动的。”孔子每次说法还是很有针对性的,也是因材施教的。
【原文】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注释】孔子在匡地这个地方,被当地人围困了几天,怎么也不让他走。这也是个误会了,因为孔子长的很像季氏的家臣阳虎,阳虎曾经在匡地这个地方为非作歹,所以当地人对阳虎恨之入骨,看到了貌似阳虎的孔子就将其围困。孔子和弟子们一路飞奔,可是颜回走的慢,落在最后了,不知道是故意保护老师还是由于跑得不够快。等到后来颜回回来了,孔子说道:“我还以为你已经死去了呢。”颜回说道:“老师您还在,颜回怎么敢轻易就去死呢。”言下之意,颜回誓死追随老师的。
【原文】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注释】子然是季氏的子弟,由于仲由也就是子路,冉求这两个贤德的人在季氏为官,很自豪的来问孔子。他问道:“仲由、冉求这两个人可谓是大臣了吧?”孔子回答道:“我还以为你在问谁呢?原来是问的仲由和冉求。我所理解的大臣的概念和你们理解的也许有所不同哦。所谓大臣,是要以正道侍奉君主,帮助君主推行先王之道。如果君主不能够听从,那就知道进退的,也许就要离开了。现在仲由和冉求顶多只能称之为办事之臣罢了。”子然又问道:“是不是为臣就应当随君所欲呢?”孔子说道:“那可不是的哦,虽然我这两个弟子去给季氏为政去了,可是并不是就会做大逆不道的事情的。弑君杀父这样的事情,打死他们两个都不会做的。”孔子对自己的弟子还是很有信心的。
【原文】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注释】子路提携子羔让他去做季氏的费宰。孔子说道:“子路呀,你这是在害他呀,你知道吗?”子路说道:“那里有百姓,有社稷,何必要先读书,才去为政呢?这样他就可以在那里得到历练了呀。”孔子很生气就批评子路说道:“你这是在狡辩的。”自古以来都是要先学然后才能为政的。没有听说过以政事来作为学习之用的。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不能颠倒呢?除非是生而知之的这些人了,还差不多,那也轮不到子羔这样的根器的呀。再说了,即使是生而知之的,悟性极高,那也需要在先王典文中学习先王之道,毕竟那里有前车之鉴的,那些是做的好的,那些做的不好的,都有以为鉴的。要不怎么说以史为鉴呢?大道本来就在于修身,而后推之可以治人。如果自己都治理不好自己,管理不好自己的家,如何能够治人。典文为载道之语,要好生研读,方能知道的。怎么能不读书呢?子羔没有好好读书就让他去为政当做学习,这是颠倒了本末顺序了的。子路不知道自己的过失在哪里,还要在那里狡辩,孔子怎么能不生气呢?
【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稀,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注释】这一章的最后一段可谓是千古一课了,这是论语中少有的一段比较详细的描述和记载。子路、曾皙(曾参的父亲)、冉有和公西华这四个弟子坐在孔子身边。孔子开始说话了,很亲切的对自己的弟子们说道:“虽然我比你们稍微年长一点,但是你们不要不敢当着我的面说话。你们平时在家的时候老是说,别人不知道我的贤德和才能。现在假如有人想了解你们,你们是怎么想的呢?”此部经典一开始就说人不知而不愠,看来孔子许多弟子还是在那里说,他们很贤德,只是没有被别人知晓而已。虽然别人不了解自己,还是不要心有怨气的。孔子名声在外,许多诸侯国都想从孔子这里挖人,孔子的确也推荐了不少弟子给别人。子路按耐不住了,也许其他人还在那里犹豫的时候,他就先说了。他跟着孔子的时间最久,也是在座岁数最大的一个了。子路说道:“假如给我一个千乘这样的国家,又局促的夹在了大国之间,还是很危险的哦。对外经常有战事,而对内又有饥荒。如果交给我去治理的话,不出三年时间,我就能够使得民众勇猛而又明白道理。”孔子微笑不说话。孔子问道:“冉求,那你怎么样呀?”冉求回答道:“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这样一个小国,如果让冉求来治理的话,不出三年,可以使得民众富足。如果还要让民众知礼乐,那还要另选贤能了,这个我可干不来的。”孔子听了又接着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呢?”公西赤说道:“我没有什么才能的,但是我愿意去学习的。宗庙祭祀的事情,或者外交会见谈判的事情,穿好礼服戴着礼帽,我可愿意做一个小司仪就好了。”孔子又问曾参的父亲道:“你怎么样呢?”曾参的父亲还在鼓瑟的。这么好的,孔子在上课的时候,弟子还可以在下面弹奏乐器的。看似很宽松很自由的探讨的氛围的。鼓瑟的声音逐渐稀落,最后铿然一声,把瑟放在一边站起来回答道:“我和你们三个人的想法都有些不同哦。”孔子说道:“这说出来又有何妨呢?不要不好意思说了,我们只是在谈论各自的志向罢了。”这下曾参的父亲才打消了顾虑,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说出来了:“大家不要笑话我的志向很小哦。或者没有什么志向的。我想在暮春的时候,穿着春天的服装,五六个青年,再和六七个少年,一起在沂水沐浴,在舞雩坛上吹吹风,在唱着歌儿回来。”孔子听了长叹一口气说道:“其实我和曾参的父亲的志向是一样的。”等其他三个人出去了,只留下曾皙。也许曾皙看到孔子肯定了自己的说法,比较得意一点吧,就走在最后了。问道:“他们三个人刚才说的如何呀?”孔子回答道:“也仅仅是说一下各自的志向而已的。”曾皙问道:“可是你为什么听了仲由说的就笑了呢?”孔子回答道:“治国理政需要教民以礼,可是仲由刚才却出言一点都不懂谦让,说话都不能够讲礼,所以我就笑他了,只是不好直接打击他了,还是鼓励一下他的。”曾皙又问道:“冉求的志向也不是治国安邦的吧,他说的只是那样一个小地方,怎么能作为一个邦国呢?”曾皙关心的是不是自己的志向太小了,虽然老师赞同了自己,还是有些半信半疑的,是不是老师在说反话呢。也问问老师对他们的志向的看法。孔子说道:“你怎么看的出来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这样的不能作为一个邦国呢?”孔子言外之意,冉求过于谦虚了,以他的才德,比这么大的地方都能治理的好,而且能够教百姓礼乐。曾皙又问道:“公西赤那样的志向也不是治国安邦的吧,他只是想做一个小司仪而已。”孔子回答道:“宗庙祭祀和外交会面,这样的事情可都是大事,不是诸侯国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说公西赤只能做小司仪的话,那还有谁能够胜任大司仪呢?”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