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详细内容

第十章 乡党篇

时间:2023-02-06     人气:501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注解
概述:孔子回到家乡,在乡党之中行教化的时候。孔子温和而又恭敬,都是听父老乡亲讲的比较多,似乎并不善于论辩。孔子的家在鲁郊内,也就是乡党......

  【原文】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注释】孔子回到家乡,在乡党之中行教化的时候。孔子温和而又恭敬,都是听父老乡亲讲的比较多,似乎并不善于论辩。孔子的家在鲁郊内,也就是乡党。天子郊内有乡党,郊外有遂鄙。孔子在宗庙和朝廷之上的时候,似乎很善辩,必定详细的辨明利害关系,但是也会很谨慎,不会大放厥词。宗教为礼法所在;朝廷为政事所出。所以孔子必须要很谨慎的对待,不得不明辨是非,权衡利弊了。


  【原文】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注释】这里看看孔子在上朝的时候,正式的场合是怎么对待君主、怎么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怎么对待地位比自己高的官员的。孔子上朝的时候,在和下大夫谈话的时候,能够侃侃而谈,比较愉快又互相尊重。对于鲁国来说,孔子时季、叔、孟这三家当为上大夫,而孔子则在下大夫之列。孔子在面对和自己平起平坐或者不如自己的人,还是不骄慢。在面对上大夫的时候,面容和悦而不只是一味的随声附和,也有自己的主见的。君主在的时候,孔子会表现的如何呢?踧踖,恭敬的样子。与与,威仪中适的样子,不卑不亢的。君主在的时候,孔子很恭敬的样子,威仪适中。不会过于讨好谄媚,也不会不恭敬。


  【原文】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注释】这是讲的孔子如何接待宾客,显示了一个大国大臣的邦交礼仪风范。国君召见孔子,让孔子接待宾客的时候,孔子变得很肃敬,走路的时候也不敢拖沓了。孔子随着君主接待宾客的时候,躬身用左右手作揖,一俯一仰的,衣裳也随之摆动的样子。孔子待宾客还是很恭敬的。在恭迎宾客走进内庭时,衣裳端正,如同飞鸟要起飞前舒展羽翼的样子。宾客接待好了,把客人送走还不忘记回来复命,禀告君主宾客接待顺利完成了,对方已经再无任何疑问的走了。


  【原文】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注释】孔子在走入诸侯国君的大门时候,虽然公门很高大,但是他还是鞠躬着走进来,似乎容不下他的身高似的。这是对国君的尊重的。对于一国的国君,君主尊贵国家就尊贵,君主低贱国家就低贱了,所以孔子坚持古礼,忠诚的围护国君的权威的。走入公门的时候,不会站在那个大门的中央的,这样显得比较嚣张了。走过公门的时候,脚不踩在门槛上的。这也是许多地方的习俗的,也许老人会跟小孩说,走过大门的时候不要踩在门槛上的。在大门和屏风之间,有个地方是君主宁立迎接贵宾的地方。这个位置为君的虚位。君主虽然不在那里,但是走过的时候,还是要保持恭敬的,不敢因为虚位而有所怠慢的。走过这个位置的时候,脸色很庄重恭敬,脚步走得比较快。快步走过这个位置的,不敢有丝毫停留。说话的时候声音都压低一些,也不能多说话的。孔子走入厅堂的时候,快要接近至尊君主了,两手抠着衣服,小心不要踩到了跌倒了失容就不好了。有个词说登堂入室,先要进入厅堂,才能够进入室内的。孔子鞠躬恭敬的样子,几乎要屏住呼吸了。这是孔子真的害怕君主和这种场合吗?看了此部经典许多的描述,遇见许多凶险的事情,孔子都能够应付自若。这是孔子内心对君主的尊重的,孔子也许心里清楚,只有维护君主的权威,国家才能安定,要不个个都想当君主,冒犯君威,国家就乱了,百姓就要遭殃了。出来朝堂外了,走下第一级台阶的时候,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容颜怡悦放松了下来。走完了最后一级台阶了,就走到平地了,就徐步往前走了,衣带两边飘如同飞翼。再次经过之前那个君主的虚位时,还是很恭敬和顺的样子。


  【原文】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注释】圭是一种上圆下方的玉器,举行典礼时,不同身份的人拿着不同的圭,这也是身份的象征了。出使邻国,大夫拿着圭作为代表君主的凭信。按照周礼诸侯分为五等,各受王者分派的玉圭以为瑞信。鲁国国君为侯,用的圭长七寸。这些诸侯来朝见王,就拿着各自规定尺寸的圭。如果诸侯派使者出使邻国,要按照其君主所持的圭减少一寸的。这里孔子执圭出使邻国,这么说他拿的圭有六寸。孔子手拿着圭,面对邻国君主鞠躬恭敬的样子。他拿着玉圭,感觉有千斤重,似乎不能胜其重一样。孔子知晓玉圭代表着鲁国,也代表着鲁国君主的,必定不辱使命而来,其分量相当的重的。举起玉圭的时候如同在作揖,放下玉圭的时候如同传递东西给别人。看着神情似乎战栗的样子,走路步子不大,似乎沿着直线在走。大家注意了,孔子虽然是小心,但是一点都不荒乱,如果乱了方寸了,如何能够走的直呢?孔子作为鲁侯使臣礼聘别国君主,代君主问候久不相见是否安好。初次见面很正式的,为了表示致敬,只带着瑞玉作为凭证,没有什么礼物的。行完朝聘之礼,接着就代表官方给君主献上礼物了。接下来有私人的时间了,可以以私人身份和别国国君私聊一下,这下比较轻松了,和颜悦色了。由此可见孔子并非害怕别国国君的,只是表示敬重罢了。


  【原文】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注释】这一句讲古代的服饰礼仪。绀是深青带点微红色。緅是绛色,也就是传统的中国红的。君子穿的衣服不能以绀緅作为衣服的缘边装饰,因为这两种颜色的布料都是作为丧服和祭服用的。古代红紫并不是正色。亵服为在家休闲的时候穿的衣服,并不是正衣的。休闲尚且不用,正服更不能随便穿了。当时大家的时尚,喜欢用红紫而放弃正色,所以孔子还是不随服装潮流的,不穿红紫的。春秋战国时候,齐国的君主喜欢穿紫色的衣裳,全国的人都跟着了。楚国的君主喜欢细腰美女,全国的女子都以细腰为美。作为君主带坏头了。夏天天气炎热的时候,在家穿着单衣很凉爽舒适。这样的单衣夏天穿的是细的葛布或者粗的葛布衣服。冬天就穿的裘了。如果在家里,裘葛就单穿着,不用外加什么衣服了。如果要出行迎接客人或者办什么事情,还是要加上外衣的。当时也许有许多人嫌天气热,就随便穿着个单衣就出去了,可是孔子还是很讲究的,不能随便这样,即使再热也要穿着上衣的,这样才正式和庄重的。当然这也不会太热太麻烦,要不古礼也不会这么不近人情,让大家热的很难受还要穿着很厚的衣服。只是要求不能光膀子这样的意思罢了。这对于当下也是很有意义的,大家即使再热穿衣出去也不可太过于随便的。穿在里面的裘,必定要跟上衣相互搭配的,要不就很难看了。黑色的上衣配黑色的羊皮裘。素色的上衣配白色的鹿皮裘。黄色的上衣配黄色的狐裘。孔子这里很讲究色彩搭配的。葛布衣服就不必要讲究什么颜色搭配的。平时在家穿的裘要长一些,有利于保暖的,右边的衣袖做得短一些,这样方便做事的,不会碍手碍脚。睡觉的时候有被子,这个被子也要长一点,大约有人的一身半长这样。在家接待宾客也不可随便的哦,里面可以穿狐貉这样又厚又暖和的裘衣,但是也要穿上衣的。古礼对丧事很重视,如果不属于丧期,可以随便佩戴玉佩等饰物。帷裳为上朝和祭祀所穿的衣服,很庄重都是整块的布料做的,如果长了也不要剪掉,只是缝起来的。如果不是这么庄重的服装,是可以剪裁的。不可以穿着黑色的裘衣和黑色的礼貌去吊丧的。吉月为月朔,刚刚露出一点月牙,不断地增长中,所以为吉。这一天上朝孔子还是按照古礼穿着更加庄重的朝服去上朝的。虽然当时鲁国的国君已经不看月朔而上朝,孔子还是坚持古礼的,这也是对国君的敬重的。君主不要小看这个穿衣呀,这个是规矩的,也是臣下是不是把祖宗规矩,还有把当今的君主放在眼里的。作为鲁国国君不可自毁规矩的。


  【原文】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注释】古人斋戒沐浴后,必然会穿上浴衣,这是布做的。沐浴为把身上污浊的东西,心灵污浊的东西都清理干净了。对于有些宗教的施洗也许也有这个含义的,特别是洗净内心的污浊和恶事,忏悔以前所做的恶事。穿着明净的浴衣,以不染尘世的灰尘了。也让自己的身心放松下来,以宁静的心敬重的对待斋戒的事情。斋戒的时候必定要改变饮食习惯的,不吃荤腥,不饮酒。也要改变居住的地方的,居于正寝,而不再和妻妾一起了。


  【原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注释】这一句话看看孔子吃饭的规矩,还是很细的哦。粮食不用嫌舂得精,鱼和肉不用嫌切得细。孔子对食物还是很讲究的,以前没有加工大米的机器,都是靠石头来舂,要搞精细也不太容易的。搞得再细也是粗粮的,现在的人反而为了营养要多吃粗粮的。饭食放久了变味了,鱼和肉放腐烂了,这些都不能再吃了的。食物的颜色如果看着不对,也不要吃了;味道闻着不好闻,也不要吃了的;如果烹饪的时候火候把握不好,如果煮糊了也不要吃了。不是吃饭的时间就不吃的。这个吃饭的时候还是比较讲究的,千百年来都是按照这个时间规律吃饭的,如果改变了也许身体就接受不了的。佛家还有过午不食一说的,夜晚肠胃里面堆积的腐败的东西越少身体就越健康的。食物如果切割的不方正整齐就不吃的。如果切的不整齐说明烹饪的人不够敬重吃的人的。佐料搭配的不对也不吃的,可能味道不好,也可能食物之间有相克的,不能随便搭配的。饭桌上的肉虽然多,但是不可吃得太多,也就是说不可以光吃肉,而不吃饭菜的。荤素搭配要合理的,孔子也不是素食主义者哦,但是不主张吃肉太多的。只有酒水不限制量的,只要不要喝醉了,乱了自性就可以了。孔子的酒量应该可以的吧,以前古代的酒水应该很纯正好喝吧。在市井上打来的酒和买来的肉干,不要吃的。孔子对此还是很有讲究的哦。不要撤掉姜,但是也不要多吃的。看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日常饮食中吃姜了,人不可百日无姜的。吃姜能够提升人体的阳气,对身体健康是很有利的。


  【原文】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注释】祭于公,说的是孔子做官的时候,跟随君主助祭祀。跟着君主祭祀必定会得到一些赏赐的,得来的赏赐就要分赏出去,不要留着过夜了,这样也是把国君的恩赐分享给别人。自己家留着吃的祭肉,原则上不要留过三天的。如果超过了三天就不要吃了,肉可能已经腐败了不能吃了的。


  【原文】食不语,寝不言。


  【注释】这里说的古礼中吃饭和睡觉的规矩。吃饭的时候不用谈论,睡觉的时候也不要说话。这个小时候父母都有教好了,还要专门有礼仪来教呀,这可不是小事情哦。问大家一个问题,吃了那么多年的饭,有没有仔细品味过米饭的味道呢?我们吃饭的时候是怎么吃的呢?边吃饭脑袋瓜里面还想着各种各样的事情,也许在推杯换盏,也许在谈论着什么事情。不光是中国古代,古天竺佛陀也是这么教导自己的弟子的,吃饭要安静的吃,喝水也要安静的喝,好好品味一下水的味道。也许大家专心的吃饭,专心喝水会有不一样的体验的。这个也许是父母从来没有教的哦。这里讲的吃饭的礼仪,特别是与国君吃饭的时候,更是要注意的。睡觉的时候也不要说话,这样大脑皮层会比较兴奋,睡眠质量也不好的。也许说话的时候还会影响到隔壁的人休息的。这些规矩对于孕育下一代也特别重要。古代怀有小孩的妇女,要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不吃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切割食物的时候如果不方正整齐就不吃,席子放得不正就不坐。眼睛看到不该看的东西也不看,耳朵也不听不该听的东西。夜里就诵读雅正的诗书,说的正事和正道,这样生出来的小孩容貌端正,才德过人的。


  【原文】虽疏食菜羹,瓜祭,必斋如也。


  【注释】古人在吃瓜的时候也不忘记了祭祖,以表不忘本。这里延伸为日常吃饭前的祭祀,也是不忘本,感恩先祖。孔子吃饭的时候,虽然是粗茶淡饭,简简单单的,但是也要很敬重的祭祀,如同斋戒那样庄严和诚意。大家别小看这个细节的。即使在自家吃饭,孔子也是慎独的,并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么小的场合都能做的好,更别说是面对君主了。


  【原文】席不正,不坐。


  【注释】这里孔子讲古礼中怎么坐,古礼中教我们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大家可不能小看了这个坐的,从我们小的时候第一次能够坐起来,这也是个标志性的动作的。对于修行的人来说,盘腿而坐也是效法婴儿在母亲的肚子里面的舒服的坐姿的。也许这样更有利于气血在经络中的流通吧。在古代特别是出席国君赏赐的宴席,怎么坐也关乎对君主的敬重。古人都是席地而坐的,在唐代开通西域以后,别的国家的椅子、凳子传入中国,一开始只是作为老者、残疾人关爱的工具的。在宋代开始大规模的普及起来了。可是当今日本和韩国还保留着我们老祖宗跪坐的传统和习惯。有时并不是坐得高就高的,也许有时接地气一点还会更高的。我是这样想的,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东西必定有其道理的,我们不知道为什么的时候,也许照做就受益了。比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比如日常饮食吃姜蒜头等。再比如这个席地而坐。我觉得这样更能够接地气。人类很长久以来,都是光着脚走路,后来才搞了草鞋、木屐等,这样不利于人类接地气,不利于健康。人的足底有许多的穴位和反射区,直接对应着五脏六腑,十二经络的。人体需要阴阳平衡,就需要参乎天地。跪坐一坐一起,能够不知不觉之间锻炼经络,看看我们现在人为了舒服,去做很舒服的椅子,坐下起来都不费劲,也得不到锻炼的效果。关键的是不能接地气的。也许宋代的时候为了推行养马,抵抗少数民族入侵,坐在椅子上的姿势跟骑马较为接近,所以就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这几千年的传统习惯吧。大家看看这个坐字是不是也不那么简单呢?所以孔子尊古礼说,席子放的不正,不要坐的。


  【原文】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注释】这里讲的是乡里饮酒之礼,专门敬重老人的。有时乡里饮酒是为了敬重贤人,有些是为了敬重在朝中的贤者的,这里是敬老的。你看古代多好,对老人这么敬重,还专门摆好酒宴来敬重他们的。杖代表着老人。在古代的礼中,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七十岁可以允许在诸侯王那里拄拐杖,八十就可以在天子那里了。到了九十,如果天子想见就要由他亲自来看了,而且还要带礼物的。大家看这些礼节还是规定的挺好,也是相互之间的尊重,不像我们看的有些大片里面为了扮酷,带着墨镜拄着拐杖。在乡人饮酒的仪式中以年龄高年长为贵,所以出入都是要以老人为主的。喝完酒了,老人们先出去,一同饮酒的人随后才能出来。孔子也跟着老人一起出来了,不能不顾礼节,自己就先出来了。


  【原文】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注释】乡里人举行傩神仪式的时候,孔子对鬼神很敬重,穿着上朝用的朝服,站在大堂东面的台阶上恭敬的迎送鬼神。此部经典其它地方讲到,孔子教自己的弟子对鬼神敬而远之。不可迷信于鬼神,但是不可不敬重的。傩为逐疫鬼的仪式的。一般安排在农历的三月、八月和十二月。中医讲究阴阳,如果春天的阴气不退,仲秋的阳气不退,疫鬼也会伤人的。冬天的时候,阴气很足,也要驱逐阴邪,免得强阴伤人的。


  【原文】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注释】孔子遣使向邻国的君主带去问候,或许还带着礼物过去的。这里的问是聘问,也就是说国与国之间在国事方面遣使访问的。这可不是孔子私下为了自己的前途去私通别国的君主的。这可是邦国之间的外交的。这也许是别国的使者过来,也可能是孔子遣送使者过去的。既然敬重该国的君主,就要托使者过去问候的。当着使者的面,孔子当面拜谢了。使者远去,孔子还再次拜谢的。孔子对待邻国的君主也是诚心相待的,在他心里希望邻国也友好相处,不要发生战事。如果能够有秦晋之好这样的美谈就更好了。大家可不能小看这些礼节哦,即使是日常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迎来送往能做到这样朋友之间的情谊也会更加深厚的。别国的君主互相可能都见不到面,使者就是代表着各自的君主的,见使者就如同见君主的。如果使者在中间调和双方,也许就会又好了;相反的,如果挑拨离间,也许两国就有战事了。


  【原文】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注释】鲁国的宰相季康子送药给孔子,也许孔子这时候刚好生病,也许没有生病,只是送来了一些名贵的中药材,孔子很礼貌客气的拜谢收下了。季康子虽然是三桓之一,孔子还是不那么故作清高,还是先把他送的礼物收下来了。也要跟鲁国的达官贵人打交道,才能够更有效的为鲁国和百姓做事的。孔子说道:“我孔丘没有达于医理和药性,还是不敢轻易服用了。”在礼记中有说到,君主生病了要吃药,首先要由臣下先品尝的;父母亲生病要吃药,由儿子先品尝的。还有一句话是: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也许有许多人误解了,以为是如果这个人不是世代行医,就不要服用他开的药方。应该不是这样的,历史上有许多名医也不是中医世家的,比如清代的名医黄元御,原本也不打算当医生的,被庸医治瞎了一只眼睛,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了,转而专门研读《伤寒论》而成名。也有一些名医是中年悟道之后,很快的契入医理而成名的。有由医通玄的,也有由玄通医的,各自的因缘不同的。孔子通于《易经》,如果专研一下医书应该是个名医了。医不三世,不服其药,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说,为医应当通晓三世医术,也就是说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佛家说三世诸佛也是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那如何通晓三世医术呢?那就需要通晓《内经》、《本草经》和《太素》这些经典了。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呢?现在的人是不是觉得古代的医术不可能比现代的发达呢?也许世人要好好研读一下这些经典才做出客观的结论比较好。


  【原文】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注释】孔子家里养马的地方着火了,烧了起来。孔子退朝后知道了此事,着急的是有没有伤到人,而不是只顾他自己的马。他问道:“有没有伤到人呢?”孔子根本没有问起马。孔子并不是不在乎马,而是更加关心人,以人为本罢了。国君应该重视百姓如何,应该问百姓过得如何呀,吃得饱吗?穿的暖吗?而不是关心其它的。有些君主只是关心他自己住的如何,有多少美女,有多少钱财。只是关心宠物如何,身边崇信的人如何,这就偏了,也得不到百姓的爱戴。以前有个卫国国君沉迷于饲养仙鹤,把国家都给丢了。


  【原文】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注释】这一句是说吃饭的礼节了。大家可以看到按照古礼君臣吃饭是怎么样的。国君赐食物,必定要端正坐席先品尝的,这个是恭敬感激国君的恩惠的。如果国君赏赐的比较多怎么办,总不至于全部当场全部吃完吧,岂不是很难受。如果赏赐丰厚比较多,也不要把君主的恩惠留下来剩在桌面上了,当面品尝够了,就要把剩下的带回去分赏给自己的家人的。国君赏赐的生肉怎么办呢?总不能当场就吃了生的吧,这也不近人情的。如果是生的就带回家来,煮熟了再供奉给先祖。这样也可以在先祖面前祷告了,说君主赏赐的,应该觉得很荣耀的了。但是供奉先祖的肉还是要煮熟的,这是起码的孝顺了。国君赏赐活的牲畜,必须要拿回家里来蓄养,不能马上杀了吃肉的,要等着用来祭祀用的。可以祭祀告慰先祖,感恩国君,也是家族的荣耀了。如果国君赐侍奉吃饭,臣下可以先吃些饭,然后将每一样菜都品尝一遍。这样品尝了可以说是确保无毒了,国君才进行祭祀先祖,把这些安全的饭菜供奉给列祖列宗的。在得到国君的命令之后,才可以继续吃饭的,这样是比较恭敬国君的。这些臣下就像是为国君、还有先王尝菜的内侍一样的。孔子对吃饭的礼仪也不小看的,从小看大的。从吃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修养和个性的,如果一个人吃饭的时候挑来拣去的,都是挑自己喜欢吃的先吃,不顾及别人的感受,那这样的人可想而知了。


  【原文】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


  【注释】孔子生病了,国君亲自来探视。大家看看国君对孔子还是很重视的。孔子待国君以忠诚,而国君待孔子以礼遇。孔子就把头朝着东方,把上朝的朝服穿上,手里还拖着腰带,不让腰带掉了。孔子即使在生病的时候,还是以对待国君之礼待之的。也许许多人看了觉得是不是这么多规矩很迂腐呢?如果深入孔子的内心和当时的历史环境就一点都不觉得迂腐了。


  【原文】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注释】国君召见的时候,孔子不等侍从驾车,径直就徒步先行出发了。孔子对国君的态度非常的敬重和忠诚的。国君召见必定有国家大事和紧急的事情商量,丝毫不容耽搁的。这个态度是很虔诚的。虽然是细节,但是这样的人必定是忠君爱国的贤臣。对于一些奸佞小人,表面装的好好的什么都听,可是背后却乱搞。一些奸佞小人欺负国君,国君叫往东他们就往西,相比之下,孔子可谓是忠臣了。周公对待人才也是非常的重视的,如果有贤才求见,不管他在做什么都会马上接见的,正在吃饭的时候都会把饭吐出来,正在洗头的时候不待洗完就包着头发出来了。待人以诚,别人才会以诚相待的。


  【原文】入太庙,每事问。


  【注释】这句话在其它章节也有提及的。孔子在乡党那里很谦恭的听,都比较少说话。可是在朝堂上面就该说的就要说透了,以免耽误国家大事了。孔子进到太庙里面来,很谦虚谨慎的询问。有人说孔子到底知不知礼的呢?不是说孔子都很懂的吗?很多事情都还要问我们呢?孔子就说,这就是礼呀,谦虚的问,不要做错了这就是礼的。


  【原文】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注释】朋友死去了,没有地方归葬,孔子说道:“那就由我来负责殡葬吧。”孔子这样的朋友是不是很值得交呢?可以说他的仁德恩泽到了骸骨了,还是很感人至深的了。这句话我们现在看来似乎好像没有什么,但是想想当时的那个历史环境。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乱分仍,灾害连连。有许多人战死,有许多人饿死,有许多人病死。也许那时谁都顾不上谁了,可是孔子在那么艰苦的岁月里面能够持守仁义之道不放。


  【原文】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注释】对于好朋友的馈赠,即使是送的比较贵重的东西,比如车马,孔子也是不会作揖拜谢的。可是如果给孔子送过去祭奠祖宗的祭肉,孔子就会欣然接受的作揖拜谢了。大家看看孔子是不是很迂腐呢?那绝对不是的。这块肉为祭肉,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块肉的,它承载着对列祖列宗的敬意和孝顺的,也是对逝去的先人的一种无线的怀念的。孔子拜的是列祖列宗不是拜的这块肉,也是要使得弟子们都懂得孝道。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如果人人心里都挂记着列祖列宗,人人都记得古圣先贤,那就会记得先王的教诲,就不会乱来了。正是因为大家觉得周文王这些圣人已经不在了,天底下这些诸侯王才敢乱来的。在孔子心底,哪个分量更重呢?


  【原文】寝不尸,居不容。


  【注释】也许不要单单的理解这一句话的,需要和本章其它的语句拿到一起来理解的。孔子站有站相,吃有吃相,睡有睡相,这一章都说到了的。这也是基本的礼仪和礼貌来的。这里说的是怎么睡觉,怎么在家里闲居。孔子说睡觉的时候,不能直挺挺的像个死人。这样的确很吓人的,而且别人看到也不好。在家呆着的时候,也不要太过于严肃正式了,这样不太放松,相比外面的客人没有个区别了,也体现不了对客人的敬重了。


  【原文】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注释】前面一章有讲到孔子遇见家有丧事的人、遇见身份高贵的人、遇见眼睛瞎的人怎么个反应,这里说的更详细一些的。孔子看到穿着丧服的人,虽然是比较亲近的人,也必定表情肃穆以示同情。遇见到穿着礼服,身份高贵的人;遇见眼睛瞎了的人,即使很熟悉,也必定以礼貌待之。在车上的时候,假如遇见了穿着丧服的人,或者遇见在干重活的人,在辛苦的背负版筑的人,孔子也会微微俯下身来贴在车前的横木上以行礼。大家看看孔子是不分贵贱的,不卑不亢的哦。并不是你官大就谄媚的行礼献殷勤,也并不会为了表示对权贵不屑一顾而懈怠了高贵的人。他该给在上位的人行礼还是行礼,该给底层的人行礼也如此的,丝毫不敢违背的。大家看看孔子是不是多此一举呢?也许不是吧,这些是基本的礼节,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尊重的。如果有人以丰盛的饭食款待的话,必定站起身来,心里怀有感谢,脸上也能看出来的,以表示谢意的。如果遇见天气突然变化,打雷很厉害,刮风很大的时候,孔子必定怀有对上天的敬畏之心。因为圣人知晓天人合一的道理,一方面是反省自己是否做了违背天道的事情,一方面担心诸多诸侯王失德,天怒人怨,这样惹怒了上天的。天上有五星而人身上有五脏。九州有江河湖海,而人身上有经络穴位。社稷民怨较多,气就逆了,气数就衰弱了,例如孔子时候,周朝衰微。人身气逆了,身体就衰弱了。地球上的煤炭石油资源为地球的真阳,应该伏藏的,可是被人挖了出来,浮越在地球表面了。中医说人的肾里有真阳,如果浮越在外,也是虚火了。如此看来大家还觉得天人合一是一句虚话吗?这里是谈论儒家的东西,就说到此为止吧。孟子所谓“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说的就是筑土墙用的夹板。背负版的人也就是在社会最底层干着最辛苦的那些人,孔子对他们是充满敬意的。放在今天也是很有意义的。


  【原文】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注释】孔子说的六艺,其中就含有御车马。对于御孔子也很讲究礼法规矩的。上车的时候,必须要端正站立,手上抓好扶手带。在车上的时候,不要老回头看,也不要大声喧哗,也不要指指点点。这不是有点像现在的文明乘车和交通规则吗?古代的人制定这些御礼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如果不站端正,拉好扶手带,万一摔下来怎么办。如果车失去了控制,就会在闹市里面乱踩踏了。开车的时候如果回头看,不注意看方向,万一前面有车马或者行人怎么办。在车上大声喧哗和指指点点,有可能会使得马匹受到惊吓或者得道错误的指令了怎么办。孔子对周礼非常熟悉和推崇,连驾车都很中规中矩的。


  【原文】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拱之,三嗅而作。


  【注释】这一章不同的解释很多,连朱熹在解释的时候都在那里说不要勉强解释,以等待后来的智者。孔子和弟子们在山谷中走着,其它弟子不知道谁跟着,起码子路是在身边了。有野鸡在山谷里,它们也许察觉到人的颜色不对,就纷纷的飞了起来。它们飞起来还在往下查看,看看这些人似乎好像并无恶意的,又全部都停了下来,而且还是扎堆的停在一起的。孔子看到了之后就在那里若有所思的说道:“这些停在山梁上的雌野鸡,可真是会审时度势呀,很会挑地方的,懂得进退的。”孔子看到野鸡飞远了停在山梁上,选了适合它们的地方,很悠闲自得的样子,不由的联想到人,所以发了这样的感慨。有多少人能够像这些野鸡一样潇洒呢?孔子也想到了自己,我虽然周游列国历尽辛苦,没有出来做官,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像我这样,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还能老死于乡野之间呢?有许多人为了权力地位,在朝野之中死于非命了。子路听到孔子赞美野鸡,也许子路在想是不是要抓它们来给老师和师兄弟补补身体的,听到孔子这么一说,他就友好的投一些粮食喂它们。那些野鸡还是比较醒目的,它们三次走进嗅了嗅这些粮食,可是还是没有吃的,又飞走了。孔子羡慕这些野鸡多么的逍遥快活的。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