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乡党篇
【原文】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注释】孔子回到家乡,在乡党之中行教化的时候。孔子温和而又恭敬,都是听父老乡亲讲的比较多,似乎并不善于论辩。孔子的家在鲁郊内,也就是乡党。天子郊内有乡党,郊外有遂鄙。孔子在宗庙和朝廷之上的时候,似乎很善辩,必定详细的辨明利害关系,但是也会很谨慎,不会大放厥词。宗教为礼法所在;朝廷为政事所出。所以孔子必须要很谨慎的对待,不得不明辨是非,权衡利弊了。
【原文】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注释】这里看看孔子在上朝的时候,正式的场合是怎么对待君主、怎么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怎么对待地位比自己高的官员的。孔子上朝的时候,在和下大夫谈话的时候,能够侃侃而谈,比较愉快又互相尊重。对于鲁国来说,孔子时季、叔、孟这三家当为上大夫,而孔子则在下大夫之列。孔子在面对和自己平起平坐或者不如自己的人,还是不骄慢。在面对上大夫的时候,面容和悦而不只是一味的随声附和,也有自己的主见的。君主在的时候,孔子会表现的如何呢?踧踖,恭敬的样子。与与,威仪中适的样子,不卑不亢的。君主在的时候,孔子很恭敬的样子,威仪适中。不会过于讨好谄媚,也不会不恭敬。
【原文】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注释】这是讲的孔子如何接待宾客,显示了一个大国大臣的邦交礼仪风范。国君召见孔子,让孔子接待宾客的时候,孔子变得很肃敬,走路的时候也不敢拖沓了。孔子随着君主接待宾客的时候,躬身用左右手作揖,一俯一仰的,衣裳也随之摆动的样子。孔子待宾客还是很恭敬的。在恭迎宾客走进内庭时,衣裳端正,如同飞鸟要起飞前舒展羽翼的样子。宾客接待好了,把客人送走还不忘记回来复命,禀告君主宾客接待顺利完成了,对方已经再无任何疑问的走了。
【原文】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注释】孔子在走入诸侯国君的大门时候,虽然公门很高大,但是他还是鞠躬着走进来,似乎容不下他的身高似的。这是对国君的尊重的。对于一国的国君,君主尊贵国家就尊贵,君主低贱国家就低贱了,所以孔子坚持古礼,忠诚的围护国君的权威的。走入公门的时候,不会站在那个大门的中央的,这样显得比较嚣张了。走过公门的时候,脚不踩在门槛上的。这也是许多地方的习俗的,也许老人会跟小孩说,走过大门的时候不要踩在门槛上的。在大门和屏风之间,有个地方是君主宁立迎接贵宾的地方。这个位置为君的虚位。君主虽然不在那里,但是走过的时候,还是要保持恭敬的,不敢因为虚位而有所怠慢的。走过这个位置的时候,脸色很庄重恭敬,脚步走得比较快。快步走过这个位置的,不敢有丝毫停留。说话的时候声音都压低一些,也不能多说话的。孔子走入厅堂的时候,快要接近至尊君主了,两手抠着衣服,小心不要踩到了跌倒了失容就不好了。有个词说登堂入室,先要进入厅堂,才能够进入室内的。孔子鞠躬恭敬的样子,几乎要屏住呼吸了。这是孔子真的害怕君主和这种场合吗?看了此部经典许多的描述,遇见许多凶险的事情,孔子都能够应付自若。这是孔子内心对君主的尊重的,孔子也许心里清楚,只有维护君主的权威,国家才能安定,要不个个都想当君主,冒犯君威,国家就乱了,百姓就要遭殃了。出来朝堂外了,走下第一级台阶的时候,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容颜怡悦放松了下来。走完了最后一级台阶了,就走到平地了,就徐步往前走了,衣带两边飘如同飞翼。再次经过之前那个君主的虚位时,还是很恭敬和顺的样子。
【原文】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注释】圭是一种上圆下方的玉器,举行典礼时,不同身份的人拿着不同的圭,这也是身份的象征了。出使邻国,大夫拿着圭作为代表君主的凭信。按照周礼诸侯分为五等,各受王者分派的玉圭以为瑞信。鲁国国君为侯,用的圭长七寸。这些诸侯来朝见王,就拿着各自规定尺寸的圭。如果诸侯派使者出使邻国,要按照其君主所持的圭减少一寸的。这里孔子执圭出使邻国,这么说他拿的圭有六寸。孔子手拿着圭,面对邻国君主鞠躬恭敬的样子。他拿着玉圭,感觉有千斤重,似乎不能胜其重一样。孔子知晓玉圭代表着鲁国,也代表着鲁国君主的,必定不辱使命而来,其分量相当的重的。举起玉圭的时候如同在作揖,放下玉圭的时候如同传递东西给别人。看着神情似乎战栗的样子,走路步子不大,似乎沿着直线在走。大家注意了,孔子虽然是小心,但是一点都不荒乱,如果乱了方寸了,如何能够走的直呢?孔子作为鲁侯使臣礼聘别国君主,代君主问候久不相见是否安好。初次见面很正式的,为了表示致敬,只带着瑞玉作为凭证,没有什么礼物的。行完朝聘之礼,接着就代表官方给君主献上礼物了。接下来有私人的时间了,可以以私人身份和别国国君私聊一下,这下比较轻松了,和颜悦色了。由此可见孔子并非害怕别国国君的,只是表示敬重罢了。
【原文】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注释】这一句讲古代的服饰礼仪。绀是深青带点微红色。緅是绛色,也就是传统的中国红的。君子穿的衣服不能以绀緅作为衣服的缘边装饰,因为这两种颜色的布料都是作为丧服和祭服用的。古代红紫并不是正色。亵服为在家休闲的时候穿的衣服,并不是正衣的。休闲尚且不用,正服更不能随便穿了。当时大家的时尚,喜欢用红紫而放弃正色,所以孔子还是不随服装潮流的,不穿红紫的。春秋战国时候,齐国的君主喜欢穿紫色的衣裳,全国的人都跟着了。楚国的君主喜欢细腰美女,全国的女子都以细腰为美。作为君主带坏头了。夏天天气炎热的时候,在家穿着单衣很凉爽舒适。这样的单衣夏天穿的是细的葛布或者粗的葛布衣服。冬天就穿的裘了。如果在家里,裘葛就单穿着,不用外加什么衣服了。如果要出行迎接客人或者办什么事情,还是要加上外衣的。当时也许有许多人嫌天气热,就随便穿着个单衣就出去了,可是孔子还是很讲究的,不能随便这样,即使再热也要穿着上衣的,这样才正式和庄重的。当然这也不会太热太麻烦,要不古礼也不会这么不近人情,让大家热的很难受还要穿着很厚的衣服。只是要求不能光膀子这样的意思罢了。这对于当下也是很有意义的,大家即使再热穿衣出去也不可太过于随便的。穿在里面的裘,必定要跟上衣相互搭配的,要不就很难看了。黑色的上衣配黑色的羊皮裘。素色的上衣配白色的鹿皮裘。黄色的上衣配黄色的狐裘。孔子这里很讲究色彩搭配的。葛布衣服就不必要讲究什么颜色搭配的。平时在家穿的裘要长一些,有利于保暖的,右边的衣袖做得短一些,这样方便做事的,不会碍手碍脚。睡觉的时候有被子,这个被子也要长一点,大约有人的一身半长这样。在家接待宾客也不可随便的哦,里面可以穿狐貉这样又厚又暖和的裘衣,但是也要穿上衣的。古礼对丧事很重视,如果不属于丧期,可以随便佩戴玉佩等饰物。帷裳为上朝和祭祀所穿的衣服,很庄重都是整块的布料做的,如果长了也不要剪掉,只是缝起来的。如果不是这么庄重的服装,是可以剪裁的。不可以穿着黑色的裘衣和黑色的礼貌去吊丧的。吉月为月朔,刚刚露出一点月牙,不断地增长中,所以为吉。这一天上朝孔子还是按照古礼穿着更加庄重的朝服去上朝的。虽然当时鲁国的国君已经不看月朔而上朝,孔子还是坚持古礼的,这也是对国君的敬重的。君主不要小看这个穿衣呀,这个是规矩的,也是臣下是不是把祖宗规矩,还有把当今的君主放在眼里的。作为鲁国国君不可自毁规矩的。
【原文】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注释】古人斋戒沐浴后,必然会穿上浴衣,这是布做的。沐浴为把身上污浊的东西,心灵污浊的东西都清理干净了。对于有些宗教的施洗也许也有这个含义的,特别是洗净内心的污浊和恶事,忏悔以前所做的恶事。穿着明净的浴衣,以不染尘世的灰尘了。也让自己的身心放松下来,以宁静的心敬重的对待斋戒的事情。斋戒的时候必定要改变饮食习惯的,不吃荤腥,不饮酒。也要改变居住的地方的,居于正寝,而不再和妻妾一起了。
【原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注释】这一句话看看孔子吃饭的规矩,还是很细的哦。粮食不用嫌舂得精,鱼和肉不用嫌切得细。孔子对食物还是很讲究的,以前没有加工大米的机器,都是靠石头来舂,要搞精细也不太容易的。搞得再细也是粗粮的,现在的人反而为了营养要多吃粗粮的。饭食放久了变味了,鱼和肉放腐烂了,这些都不能再吃了的。食物的颜色如果看着不对,也不要吃了;味道闻着不好闻,也不要吃了的;如果烹饪的时候火候把握不好,如果煮糊了也不要吃了。不是吃饭的时间就不吃的。这个吃饭的时候还是比较讲究的,千百年来都是按照这个时间规律吃饭的,如果改变了也许身体就接受不了的。佛家还有过午不食一说的,夜晚肠胃里面堆积的腐败的东西越少身体就越健康的。食物如果切割的不方正整齐就不吃的。如果切的不整齐说明烹饪的人不够敬重吃的人的。佐料搭配的不对也不吃的,可能味道不好,也可能食物之间有相克的,不能随便搭配的。饭桌上的肉虽然多,但是不可吃得太多,也就是说不可以光吃肉,而不吃饭菜的。荤素搭配要合理的,孔子也不是素食主义者哦,但是不主张吃肉太多的。只有酒水不限制量的,只要不要喝醉了,乱了自性就可以了。孔子的酒量应该可以的吧,以前古代的酒水应该很纯正好喝吧。在市井上打来的酒和买来的肉干,不要吃的。孔子对此还是很有讲究的哦。不要撤掉姜,但是也不要多吃的。看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日常饮食中吃姜了,人不可百日无姜的。吃姜能够提升人体的阳气,对身体健康是很有利的。
【原文】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注释】祭于公,说的是孔子做官的时候,跟随君主助祭祀。跟着君主祭祀必定会得到一些赏赐的,得来的赏赐就要分赏出去,不要留着过夜了,这样也是把国君的恩赐分享给别人。自己家留着吃的祭肉,原则上不要留过三天的。如果超过了三天就不要吃了,肉可能已经腐败了不能吃了的。
【原文】食不语,寝不言。
【注释】这里说的古礼中吃饭和睡觉的规矩。吃饭的时候不用谈论,睡觉的时候也不要说话。这个小时候父母都有教好了,还要专门有礼仪来教呀,这可不是小事情哦。问大家一个问题,吃了那么多年的饭,有没有仔细品味过米饭的味道呢?我们吃饭的时候是怎么吃的呢?边吃饭脑袋瓜里面还想着各种各样的事情,也许在推杯换盏,也许在谈论着什么事情。不光是中国古代,古天竺佛陀也是这么教导自己的弟子的,吃饭要安静的吃,喝水也要安静的喝,好好品味一下水的味道。也许大家专心的吃饭,专心喝水会有不一样的体验的。这个也许是父母从来没有教的哦。这里讲的吃饭的礼仪,特别是与国君吃饭的时候,更是要注意的。睡觉的时候也不要说话,这样大脑皮层会比较兴奋,睡眠质量也不好的。也许说话的时候还会影响到隔壁的人休息的。这些规矩对于孕育下一代也特别重要。古代怀有小孩的妇女,要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不吃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切割食物的时候如果不方正整齐就不吃,席子放得不正就不坐。眼睛看到不该看的东西也不看,耳朵也不听不该听的东西。夜里就诵读雅正的诗书,说的正事和正道,这样生出来的小孩容貌端正,才德过人的。
【原文】虽疏食菜羹,瓜祭,必斋如也。
【注释】古人在吃瓜的时候也不忘记了祭祖,以表不忘本。这里延伸为日常吃饭前的祭祀,也是不忘本,感恩先祖。孔子吃饭的时候,虽然是粗茶淡饭,简简单单的,但是也要很敬重的祭祀,如同斋戒那样庄严和诚意。大家别小看这个细节的。即使在自家吃饭,孔子也是慎独的,并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么小的场合都能做的好,更别说是面对君主了。
【原文】席不正,不坐。
【注释】这里孔子讲古礼中怎么坐,古礼中教我们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大家可不能小看了这个坐的,从我们小的时候第一次能够坐起来,这也是个标志性的动作的。对于修行的人来说,盘腿而坐也是效法婴儿在母亲的肚子里面的舒服的坐姿的。也许这样更有利于气血在经络中的流通吧。在古代特别是出席国君赏赐的宴席,怎么坐也关乎对君主的敬重。古人都是席地而坐的,在唐代开通西域以后,别的国家的椅子、凳子传入中国,一开始只是作为老者、残疾人关爱的工具的。在宋代开始大规模的普及起来了。可是当今日本和韩国还保留着我们老祖宗跪坐的传统和习惯。有时并不是坐得高就高的,也许有时接地气一点还会更高的。我是这样想的,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东西必定有其道理的,我们不知道为什么的时候,也许照做就受益了。比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比如日常饮食吃姜蒜头等。再比如这个席地而坐。我觉得这样更能够接地气。人类很长久以来,都是光着脚走路,后来才搞了草鞋、木屐等,这样不利于人类接地气,不利于健康。人的足底有许多的穴位和反射区,直接对应着五脏六腑,十二经络的。人体需要阴阳平衡,就需要参乎天地。跪坐一坐一起,能够不知不觉之间锻炼经络,看看我们现在人为了舒服,去做很舒服的椅子,坐下起来都不费劲,也得不到锻炼的效果。关键的是不能接地气的。也许宋代的时候为了推行养马,抵抗少数民族入侵,坐在椅子上的姿势跟骑马较为接近,所以就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这几千年的传统习惯吧。大家看看这个坐字是不是也不那么简单呢?所以孔子尊古礼说,席子放的不正,不要坐的。
【原文】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注释】这里讲的是乡里饮酒之礼,专门敬重老人的。有时乡里饮酒是为了敬重贤人,有些是为了敬重在朝中的贤者的,这里是敬老的。你看古代多好,对老人这么敬重,还专门摆好酒宴来敬重他们的。杖代表着老人。在古代的礼中,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七十岁可以允许在诸侯王那里拄拐杖,八十就可以在天子那里了。到了九十,如果天子想见就要由他亲自来看了,而且还要带礼物的。大家看这些礼节还是规定的挺好,也是相互之间的尊重,不像我们看的有些大片里面为了扮酷,带着墨镜拄着拐杖。在乡人饮酒的仪式中以年龄高年长为贵,所以出入都是要以老人为主的。喝完酒了,老人们先出去,一同饮酒的人随后才能出来。孔子也跟着老人一起出来了,不能不顾礼节,自己就先出来了。
【原文】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注释】乡里人举行傩神仪式的时候,孔子对鬼神很敬重,穿着上朝用的朝服,站在大堂东面的台阶上恭敬的迎送鬼神。此部经典其它地方讲到,孔子教自己的弟子对鬼神敬而远之。不可迷信于鬼神,但是不可不敬重的。傩为逐疫鬼的仪式的。一般安排在农历的三月、八月和十二月。中医讲究阴阳,如果春天的阴气不退,仲秋的阳气不退,疫鬼也会伤人的。冬天的时候,阴气很足,也要驱逐阴邪,免得强阴伤人的。
【原文】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注释】孔子遣使向邻国的君主带去问候,或许还带着礼物过去的。这里的问是聘问,也就是说国与国之间在国事方面遣使访问的。这可不是孔子私下为了自己的前途去私通别国的君主的。这可是邦国之间的外交的。这也许是别国的使者过来,也可能是孔子遣送使者过去的。既然敬重该国的君主,就要托使者过去问候的。当着使者的面,孔子当面拜谢了。使者远去,孔子还再次拜谢的。孔子对待邻国的君主也是诚心相待的,在他心里希望邻国也友好相处,不要发生战事。如果能够有秦晋之好这样的美谈就更好了。大家可不能小看这些礼节哦,即使是日常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迎来送往能做到这样朋友之间的情谊也会更加深厚的。别国的君主互相可能都见不到面,使者就是代表着各自的君主的,见使者就如同见君主的。如果使者在中间调和双方,也许就会又好了;相反的,如果挑拨离间,也许两国就有战事了。
【原文】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注释】鲁国的宰相季康子送药给孔子,也许孔子这时候刚好生病,也许没有生病,只是送来了一些名贵的中药材,孔子很礼貌客气的拜谢收下了。季康子虽然是三桓之一,孔子还是不那么故作清高,还是先把他送的礼物收下来了。也要跟鲁国的达官贵人打交道,才能够更有效的为鲁国和百姓做事的。孔子说道:“我孔丘没有达于医理和药性,还是不敢轻易服用了。”在礼记中有说到,君主生病了要吃药,首先要由臣下先品尝的;父母亲生病要吃药,由儿子先品尝的。还有一句话是: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也许有许多人误解了,以为是如果这个人不是世代行医,就不要服用他开的药方。应该不是这样的,历史上有许多名医也不是中医世家的,比如清代的名医黄元御,原本也不打算当医生的,被庸医治瞎了一只眼睛,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了,转而专门研读《伤寒论》而成名。也有一些名医是中年悟道之后,很快的契入医理而成名的。有由医通玄的,也有由玄通医的,各自的因缘不同的。孔子通于《易经》,如果专研一下医书应该是个名医了。医不三世,不服其药,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说,为医应当通晓三世医术,也就是说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佛家说三世诸佛也是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那如何通晓三世医术呢?那就需要通晓《内经》、《本草经》和《太素》这些经典了。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呢?现在的人是不是觉得古代的医术不可能比现代的发达呢?也许世人要好好研读一下这些经典才做出客观的结论比较好。
【原文】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注释】孔子家里养马的地方着火了,烧了起来。孔子退朝后知道了此事,着急的是有没有伤到人,而不是只顾他自己的马。他问道:“有没有伤到人呢?”孔子根本没有问起马。孔子并不是不在乎马,而是更加关心人,以人为本罢了。国君应该重视百姓如何,应该问百姓过得如何呀,吃得饱吗?穿的暖吗?而不是关心其它的。有些君主只是关心他自己住的如何,有多少美女,有多少钱财。只是关心宠物如何,身边崇信的人如何,这就偏了,也得不到百姓的爱戴。以前有个卫国国君沉迷于饲养仙鹤,把国家都给丢了。
【原文】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注释】这一句是说吃饭的礼节了。大家可以看到按照古礼君臣吃饭是怎么样的。国君赐食物,必定要端正坐席先品尝的,这个是恭敬感激国君的恩惠的。如果国君赏赐的比较多怎么办,总不至于全部当场全部吃完吧,岂不是很难受。如果赏赐丰厚比较多,也不要把君主的恩惠留下来剩在桌面上了,当面品尝够了,就要把剩下的带回去分赏给自己的家人的。国君赏赐的生肉怎么办呢?总不能当场就吃了生的吧,这也不近人情的。如果是生的就带回家来,煮熟了再供奉给先祖。这样也可以在先祖面前祷告了,说君主赏赐的,应该觉得很荣耀的了。但是供奉先祖的肉还是要煮熟的,这是起码的孝顺了。国君赏赐活的牲畜,必须要拿回家里来蓄养,不能马上杀了吃肉的,要等着用来祭祀用的。可以祭祀告慰先祖,感恩国君,也是家族的荣耀了。如果国君赐侍奉吃饭,臣下可以先吃些饭,然后将每一样菜都品尝一遍。这样品尝了可以说是确保无毒了,国君才进行祭祀先祖,把这些安全的饭菜供奉给列祖列宗的。在得到国君的命令之后,才可以继续吃饭的,这样是比较恭敬国君的。这些臣下就像是为国君、还有先王尝菜的内侍一样的。孔子对吃饭的礼仪也不小看的,从小看大的。从吃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修养和个性的,如果一个人吃饭的时候挑来拣去的,都是挑自己喜欢吃的先吃,不顾及别人的感受,那这样的人可想而知了。
【原文】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
【注释】孔子生病了,国君亲自来探视。大家看看国君对孔子还是很重视的。孔子待国君以忠诚,而国君待孔子以礼遇。孔子就把头朝着东方,把上朝的朝服穿上,手里还拖着腰带,不让腰带掉了。孔子即使在生病的时候,还是以对待国君之礼待之的。也许许多人看了觉得是不是这么多规矩很迂腐呢?如果深入孔子的内心和当时的历史环境就一点都不觉得迂腐了。
【原文】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注释】国君召见的时候,孔子不等侍从驾车,径直就徒步先行出发了。孔子对国君的态度非常的敬重和忠诚的。国君召见必定有国家大事和紧急的事情商量,丝毫不容耽搁的。这个态度是很虔诚的。虽然是细节,但是这样的人必定是忠君爱国的贤臣。对于一些奸佞小人,表面装的好好的什么都听,可是背后却乱搞。一些奸佞小人欺负国君,国君叫往东他们就往西,相比之下,孔子可谓是忠臣了。周公对待人才也是非常的重视的,如果有贤才求见,不管他在做什么都会马上接见的,正在吃饭的时候都会把饭吐出来,正在洗头的时候不待洗完就包着头发出来了。待人以诚,别人才会以诚相待的。
【原文】入太庙,每事问。
【注释】这句话在其它章节也有提及的。孔子在乡党那里很谦恭的听,都比较少说话。可是在朝堂上面就该说的就要说透了,以免耽误国家大事了。孔子进到太庙里面来,很谦虚谨慎的询问。有人说孔子到底知不知礼的呢?不是说孔子都很懂的吗?很多事情都还要问我们呢?孔子就说,这就是礼呀,谦虚的问,不要做错了这就是礼的。
【原文】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注释】朋友死去了,没有地方归葬,孔子说道:“那就由我来负责殡葬吧。”孔子这样的朋友是不是很值得交呢?可以说他的仁德恩泽到了骸骨了,还是很感人至深的了。这句话我们现在看来似乎好像没有什么,但是想想当时的那个历史环境。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乱分仍,灾害连连。有许多人战死,有许多人饿死,有许多人病死。也许那时谁都顾不上谁了,可是孔子在那么艰苦的岁月里面能够持守仁义之道不放。
【原文】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注释】对于好朋友的馈赠,即使是送的比较贵重的东西,比如车马,孔子也是不会作揖拜谢的。可是如果给孔子送过去祭奠祖宗的祭肉,孔子就会欣然接受的作揖拜谢了。大家看看孔子是不是很迂腐呢?那绝对不是的。这块肉为祭肉,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块肉的,它承载着对列祖列宗的敬意和孝顺的,也是对逝去的先人的一种无线的怀念的。孔子拜的是列祖列宗不是拜的这块肉,也是要使得弟子们都懂得孝道。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如果人人心里都挂记着列祖列宗,人人都记得古圣先贤,那就会记得先王的教诲,就不会乱来了。正是因为大家觉得周文王这些圣人已经不在了,天底下这些诸侯王才敢乱来的。在孔子心底,哪个分量更重呢?
【原文】寝不尸,居不容。
【注释】也许不要单单的理解这一句话的,需要和本章其它的语句拿到一起来理解的。孔子站有站相,吃有吃相,睡有睡相,这一章都说到了的。这也是基本的礼仪和礼貌来的。这里说的是怎么睡觉,怎么在家里闲居。孔子说睡觉的时候,不能直挺挺的像个死人。这样的确很吓人的,而且别人看到也不好。在家呆着的时候,也不要太过于严肃正式了,这样不太放松,相比外面的客人没有个区别了,也体现不了对客人的敬重了。
【原文】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注释】前面一章有讲到孔子遇见家有丧事的人、遇见身份高贵的人、遇见眼睛瞎的人怎么个反应,这里说的更详细一些的。孔子看到穿着丧服的人,虽然是比较亲近的人,也必定表情肃穆以示同情。遇见到穿着礼服,身份高贵的人;遇见眼睛瞎了的人,即使很熟悉,也必定以礼貌待之。在车上的时候,假如遇见了穿着丧服的人,或者遇见在干重活的人,在辛苦的背负版筑的人,孔子也会微微俯下身来贴在车前的横木上以行礼。大家看看孔子是不分贵贱的,不卑不亢的哦。并不是你官大就谄媚的行礼献殷勤,也并不会为了表示对权贵不屑一顾而懈怠了高贵的人。他该给在上位的人行礼还是行礼,该给底层的人行礼也如此的,丝毫不敢违背的。大家看看孔子是不是多此一举呢?也许不是吧,这些是基本的礼节,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尊重的。如果有人以丰盛的饭食款待的话,必定站起身来,心里怀有感谢,脸上也能看出来的,以表示谢意的。如果遇见天气突然变化,打雷很厉害,刮风很大的时候,孔子必定怀有对上天的敬畏之心。因为圣人知晓天人合一的道理,一方面是反省自己是否做了违背天道的事情,一方面担心诸多诸侯王失德,天怒人怨,这样惹怒了上天的。天上有五星而人身上有五脏。九州有江河湖海,而人身上有经络穴位。社稷民怨较多,气就逆了,气数就衰弱了,例如孔子时候,周朝衰微。人身气逆了,身体就衰弱了。地球上的煤炭石油资源为地球的真阳,应该伏藏的,可是被人挖了出来,浮越在地球表面了。中医说人的肾里有真阳,如果浮越在外,也是虚火了。如此看来大家还觉得天人合一是一句虚话吗?这里是谈论儒家的东西,就说到此为止吧。孟子所谓“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说的就是筑土墙用的夹板。背负版的人也就是在社会最底层干着最辛苦的那些人,孔子对他们是充满敬意的。放在今天也是很有意义的。
【原文】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注释】孔子说的六艺,其中就含有御车马。对于御孔子也很讲究礼法规矩的。上车的时候,必须要端正站立,手上抓好扶手带。在车上的时候,不要老回头看,也不要大声喧哗,也不要指指点点。这不是有点像现在的文明乘车和交通规则吗?古代的人制定这些御礼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如果不站端正,拉好扶手带,万一摔下来怎么办。如果车失去了控制,就会在闹市里面乱踩踏了。开车的时候如果回头看,不注意看方向,万一前面有车马或者行人怎么办。在车上大声喧哗和指指点点,有可能会使得马匹受到惊吓或者得道错误的指令了怎么办。孔子对周礼非常熟悉和推崇,连驾车都很中规中矩的。
【原文】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拱之,三嗅而作。
【注释】这一章不同的解释很多,连朱熹在解释的时候都在那里说不要勉强解释,以等待后来的智者。孔子和弟子们在山谷中走着,其它弟子不知道谁跟着,起码子路是在身边了。有野鸡在山谷里,它们也许察觉到人的颜色不对,就纷纷的飞了起来。它们飞起来还在往下查看,看看这些人似乎好像并无恶意的,又全部都停了下来,而且还是扎堆的停在一起的。孔子看到了之后就在那里若有所思的说道:“这些停在山梁上的雌野鸡,可真是会审时度势呀,很会挑地方的,懂得进退的。”孔子看到野鸡飞远了停在山梁上,选了适合它们的地方,很悠闲自得的样子,不由的联想到人,所以发了这样的感慨。有多少人能够像这些野鸡一样潇洒呢?孔子也想到了自己,我虽然周游列国历尽辛苦,没有出来做官,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像我这样,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还能老死于乡野之间呢?有许多人为了权力地位,在朝野之中死于非命了。子路听到孔子赞美野鸡,也许子路在想是不是要抓它们来给老师和师兄弟补补身体的,听到孔子这么一说,他就友好的投一些粮食喂它们。那些野鸡还是比较醒目的,它们三次走进嗅了嗅这些粮食,可是还是没有吃的,又飞走了。孔子羡慕这些野鸡多么的逍遥快活的。
【原文】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注释】孔子很少直言利、命和仁。直言就称之为言,而论述难懂的道理就称之为语。言和语是不同的哦。有问有答这样才能称之为语,没有问而自己直接说出来称之为言。论语记载孔子所说到的利、命和仁,多数都是问答语。可见孔子轻易不说利命仁,所以此章说罕言。因为曲高和寡,很少有人能够听得懂。在谈到这些载道的话题的时候,最好是遇见合适的谈话对象,才能够谈得来。这些需要弟子很恭敬的请法,才说出来的。弟子真正懂得其中的价值,才会去请法。否则说了还徒增误解了。古代的师父都只听说弟子过来求教的,没有师父主动非得要上去教什么的。这个是要靠机缘和缘分的。
【原文】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注释】达巷这个地方的人称赞孔子,孔子听到后虽然心里也许美滋滋的,但是还是对自己弟子说了一些自谦的话。在古代五百家为党,每个党各有名,这个党名字叫达巷。达巷这个地方的人称赞孔子说道:“孔子的道可真是大呀,其德行也很广大。他非常的博学而德行深远,我们甚至都不知道用什么言语来形容好了。”这里说的无所成名并不是说出名闻名的意思,这里要注意了的。称孔子道大,是由于孔子广学道艺,不可一一而称,不知如何描述才好了。就犹如尧帝盛徳浩荡,百姓都不知道怎么来名状了。孔子听到了,就对自己的门人弟子自谦说道:“大道确实大呀,可是我有什么好大的呢?他们在赞美我的博学,可是我对道艺有哪方面做的最好的呢?难道是射艺吗?还是御艺呢?也许只是懂得给别人架驾车罢了。”孔子虽然心里也许美滋滋的,但是还是很谦虚的哦。一开始说射艺,御艺两种,还是觉得不够谦虚,干脆就选定了最卑微的一种道艺来说事了。只不过懂得架驾车罢了。
【原文】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注释】这里孔子说的有关礼的看法。孔子说道:“用麻布来做帽子,这是符合周礼的做法。现在大家为了方便和节省起见,都改用细的丝线来做了。我并不是很固执的要非得死死的抠周礼的,我还是顺从大家的这种移风易俗的做法的。”孔子对周礼并不是固执不变的,如果改变是好的,当然也是可以改变的。孔子接着说道:“按照周礼臣下去拜见国君的时候,要在堂下就要行礼了。现在则不同,大家都在堂上给国君行礼,这也太娇纵了的,对国君不尊重的。虽然跟大家现在的做法不同,但是我还是坚持守礼,在堂下行礼的。”大家看看孔子还是比较灵活的,但是对原则性的问题,丝毫不肯怠慢的。
【原文】子绝四:毋臆,毋必,毋固,毋我。”
【注释】孔子杜绝以下这四种毛病。毋臆为不主观臆测。做学问求道,如果在没有得道之前,不可猜测大道如何。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需要实际的去修学求证大道才可以的。孔子向老子问礼,如何能够猜测孔子的境界如何呢?孔子只是在感叹老子犹龙了。孔子教导自己的弟子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就是不知的,不能勉强的不知说是知了。毋必为不要觉得什么都是必须的。我们不能说对别人付出了,别人就必须要给我们回报的,不回报我们就会怨恨别人。前面说人不知而不愠,我这么贤德,并不是别人一定要用自己的,也不是一定要都知道自己的。不要去怨恨别人的。孔子持守仁义之道,在陈蔡之间受尽艰难困苦而不失于道德。这么艰苦的守道,并不是一定要责求上天给最好的回报的。但求不愧于心罢了。当然因果报应一点都不虚,只是说回报的时间没有到罢了。不要因为一时没有马上兑现,就在那里抱怨了,不能持之于恒的坚守大道的。孔子教导自己的弟子并不是非得要扬名立万的。如邦国有道,君主能够用贤才,就出来做事的;如果邦国无道,就舍弃官位退藏的,并不是非得要怎么样的。毋固为不要固执己见的。正如前面说的关于周礼的评论。孔子并不是那么迂腐的,礼帽换成丝线来做更加方便和节俭,那也是可以赞同大家的意见的。但是对于君主的行礼,不能有骄慢之心,这一点孔子是坚定的坚持原则的。孔子也是懂得变通和权变的,也是比较圆融通达的,无可无不可的。毋我为不我私我慢。你看前面的人赞美孔子,这么贤德的圣人还是如此的自谦,可见其无我的。孔子有志于道,知道自己心里所求的是什么。求道之路还是比较遥远的,孔子觉得有什么好骄慢的呢?孔子问礼于老子印象应该很深吧。孔子还曾感叹说,如果再给他多活几年,从五十岁开始能够研读周易,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你看圣人非常的重道不重利的。如果孔子只是为了求取功名利禄,有很多的机会可以得到的,但是需要和那些小人同流合污罢了。
【原文】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注释】孔子离开卫国往陈国去的路上,经过卫国境内匡城这个地方的时候,被当地的百姓围困起来了。由于孔子长相很像鲁国的阳虎,阳虎曾经在匡地这个地方掠夺和残杀无辜,所以当地百姓误解了他。他遇见危险而发出如此感慨说道:“圣明的文王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先王之道和周礼难道不是在我孔丘身上得到最好的传承了吗?如果天意要使得先王之道不能得到传承,那为什么要给我这个任务呢?如果我死了,后来的人如何能够知晓先王之道呢?如果天意不想失去先王之道,那么匡人也不会拿我怎么样的,我的使命在这个世上还没有完成的。”孔子持守仁义之道不放,丝毫不肯为了利益而放弃心中的道德。孔子深知自己的使命,把推行先王之道,把推行天道作为自己此生重要的任务。天既然降下大任给他,不会就这样让他枉死的。
【原文】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注释】掌管国君宫廷事务的官员太宰问子贡道:“你的老师孔夫子是圣人吗?他怎么有这么多的才艺呢?”子贡回答道:“也许是上天的安排把,有意要让他成为圣人,又让他这么多才多艺吧。”孔子听到了就问子贡道:“太宰他能够知我吗?我年少的时候,家里面很穷,地位很卑贱,为了谋生就学了许多卑贱的技艺的。对于君子来说,你觉得君子会有很多的技艺吗?君子不会花精力去学那么多小道的技艺的。”这里孔子也是自谦的说法的。孔子想教子贡要学大道,而不是学小道。对于孔子来说,日常的技艺只是小道来的,不足为奇的。话又说回来,如果得道了,就自然圆融通达了,也就达于小道了。如果在诗词、绘画、音乐等小道上要上到一定的层次,需要参禅悟道的。
【原文】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注释】牢可能是孔子的弟子琴子开。牢说道:“我曾经听到老师孔子说:我没有出去做官,所以就多学了一些谋生的技艺罢了。”这一句和前面还是比较连贯的。孔子并非生而知之的天才来的。他年轻的时候很贫困,三岁的时候就没有了父亲,十七岁母亲也离他而去了。对于孔子来说,他也是先学了技艺这些小道,再有志于求取大道的。
【原文】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注释】这一句话可是比较难理解了,自古以来的解释五花八门的,也许有许多都误解了孔子的本意了。孔子说道:“我有知识和知见吗?我可是无知的哦。”孔子这么说怎么那么像苏格拉底呢?苏格拉底说,我自己知道我的无知,许多聪明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东西方的圣人为心心相印的,虽然相隔几千公里。老子在《道德经》中有几个章节专门说到这个知的问题。几千年来,都在探讨知难行易,知易行难,知行合一这几个问题,也涉及知。孔子有的是智慧而不是知识。孔子自称无知,正所谓把所有的知识、小道技艺都尽捐出去了,尽皆放下了,其心如同游于太虚,空空如也,无有一丝杂念。孔子的心空空如也,如同山谷。如果不叩响,就不会应。孔子虽然好为人师,诲人不倦。但是有人来求教,如同叩门,物来则应,物去不留,依旧空空如也。可是对于做学问的人来说,没有求得大道,没有得到归宿,不能空其所学的知识和知见。做学问的人,知见很多,反而不如没有文化的人了。大家不要瞧不起不读书的人。我们读多了几本书,反而增加了一层障碍了。这样一来,往下还不如没文化的人,往上还不能入于圣贤境界,下又下不去,上又上不来,高不成低不就的,岂不是很辛苦呢?孔子说道:“有个没文化的人来问我,向我求道。我的心空空如也,似乎也没有什么东西好传授给他的,别人也许不会相信的哦。我竭尽所能而启发教导他的,没有什么隐瞒的。”圣人诲人不倦,孔子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的,既然别人愿意来亲近孔子,孔子唯恐世人以为大道高远不可亲近,以为圣人清高不可亲近的。圣人之道,必然放到百姓日常生活中,随顺百姓的,这样百姓就不会觉得没有实用。可是面对懂的人说道,还是要说其要点,要不弟子们不懂道的尊贵。圣人教导世人,上下不同根器的人都竭尽所能去教的。世人都可以亲近大道的,然而要得道修行的路还是比较遥远的。这就是上面所说的两端了。圣人教导世人,两端都竭尽了,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了。这部经典中孔子也跟自己弟子说,我没有什么好隐瞒你们的了,都教给你们了。可是没有得道的弟子也许以为孔子有所隐瞒的,也许只有颜回能够懂得自己的老师吧。如果圣人说法,有所偏私,那也不能称之为圣人之言了。
【原文】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注释】这一句虽然很短小,可是不那么好解释的。凤凰雄的为凤,雌的凰。凤凰涅槃并不是断灭的死去的,而是得到重生。如同凡人修行得道,修到了大彻大悟的境界,而得到重生,也称之为涅槃的。在古代来讲,凤为灵鸟,在舜帝的时候来仪。文王的时候也在岐山鸣叫。河图为龙马从河中出来,身上有印着的图案,伏羲的时候曾经出现过。这些可都是圣王出来的祥瑞之兆了。孔子感叹道:“凤鸟都看不到它来仪了,也听不见它鸣叫的声音。河中不会出现身上印有河图的龙马,象征着文明祥瑞的这些征兆怎么还不出现呢?难道我此生都见不到了吗?”孔子看到周朝衰落,礼崩乐坏,战事连年不断,百姓生活在贫苦之中。孔子多么希望能够出现祥瑞之兆,多么希望能够恢复先王之道呀。可是天道如此,不经历此阵痛,如何能够归于大同呢?正所谓乱极必治的。
【原文】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注释】孔子对周礼很熟悉,对于尊贵的人、家里有丧事的人和眼睛瞎的人都要以礼貌对待他们。这是孔子的弟子记录他的言行的。孔子如果遇见穿着丧服的人,遇见穿着官服的人,或者眼睛瞎的人,虽然是年纪很轻的人,孔子还是会站起来的,以礼对待他们的。要经过他们的时候,也会快步的走过的。这里所举的例子,孔子对待这三者还是比较平等对待的。并不会因为对待当官的人又会特别一点。相反的,家里面有丧事的人,孔子能够体谅到他的哀痛。对于眼睛瞎的人,孔子会可怜他们的。
【原文】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注释】颜渊赞叹自己老师的学问说道:“孔子之道,如同仰望高山一样,越仰望就越觉得高不可及。越钻研此道,就觉得越坚不可破,无从入手。此道恍惚之间,似乎在前后,看着似乎离的并不遥远,可是不可捉摸。老师孔子对自己的学生循循善诱,很善于教导。以文采来使得我博学,以礼仪来约束我。老师太能循循善诱了,我精进修行求学,想停下来都不能停下来了。我用尽了我的所有才能,想去求得大道,可是看似大道就像在眼前,但是却如同高山仰止一样,无论如何还是达不到的。虽然很想去达到此道,可是却找不到去的路。”孔子的高徒在赞叹自己的老师,由此可见孔子的境界还是比较高的了。以前一开始问礼于老子的时候,也许还没有得道,这时候孔子应该是得道了吧。此道不能用言语来形容,颜渊已经是用最好的语言来形容自己的那种感觉了。此道不离世人,在日常生活之间也能够随时体现的。似乎离得比较近,但是要想得道也是很不容易的,不可思议,不可捉摸。佛家在形容禅的时候,用挂角羚羊来形容的。猎人在打猎的时候,拿着猎枪只知道在地上找的。羚羊可聪明了,晚上睡觉的时候用角把自己挂在了树枝上,猎人在地上找的确是很难找得到的。世人找禅,如同猎人找羚羊,如何能够找得到呢?可是如果知晓了其中道理,抬头便是。
【原文】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注释】孔子生了一场大病,子路派弟子充当治丧之臣。在子路眼里自己的老师本来就是地位尊贵的,按照这样的礼仪无可厚非。由此可见孔子这次生病还是比较重的,要不子路也不会那么难过的准备后事的。在弟子们的精心照料和求医问药下,孔子幸运的好了,他稍微好转了就语重心长的跟自己的弟子们交心说道:“子路这个小子一直在骗我的。我都说以我的身份按照周礼不能设置治丧之臣,可是他却瞒着我偷偷设立了。子路这么样做,是让我欺骗谁呢?这是自欺吗,还是欺瞒上天呢?况且我持守周礼不忍违背,宁可死在你们这些学生的手里,也不会死在治丧之臣的手里的。况且即使我死后得不到隆重的葬礼,难道我至于死在路边没人管吗?”孔子在生死之间,都持守仁义之道不放,持守周礼不放的。此部经典已经看过好些人生病了,这次还是比较幸运了,如果孔子死去了就可惜了。玄学、《周易》和医术相通,孔子如果也学些方术多好,其弟子里面也会出些名医的。伯牛也许就不会那么孤独的死去了。
【原文】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注释】子贡可真是个聪明人,老喜欢拐弯抹角的套自己老师的话。此部经典其它地方也有过这样的例子的。子贡没有直接问,也是这样拐着弯来问的。子贡看到孔子虽然得道了但是却不愿意出来做官,他就在那里琢磨老师的心思,是不是老师根本都不想做官呢?还是有什么别的想法。子贡就设此二端来问老师的,也就是卖掉宝玉还是不卖。在这一篇其它地方也用到二端这个词的。孔子说的是应当卖掉的,但应当要耐心的等待合适的买家的,不应当削尖脑袋去求的。君子未尝不想出来做事的,只是需要遇见明主的。君子等待天时明君,如同玉在等待好的买家的。伊尹在山野之间耕作,也是个厨子。太公居于海滨,如果没有成汤、周文王这样的贤德君主,也就隐居终老了。宝玉不可能委曲求全的低价卖给不懂玉的人的。人不知而不愠。孔子盼望着能够推行仁德之道的君主出现的,如果还没有出现他也不会怨天尤人的。子贡说道:“有块美玉在这里,是藏在匣子里面好呢?还是等待识货的买主卖掉它呢?”孔子回答道:“还是卖了它吧,卖了吧,我其实也是在等待合适的买家的。”
【原文】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注释】孔子想到落后的九夷之地去。有人说道:“那些地方的生活条件太艰苦了,居住条件太简陋了,你这样的人怎么受得了呢?”孔子回答道:“有君子居住在那里,哪里还会有什么简陋的呢?”这让我们想起了刘禹锡的《陋室铭》,他里面最后也是引用了孔子的这句话的。在九夷之地那样的地方,只要有孔子这样的圣人,就一点都不简陋了。山不在于多高,只要山里有神仙别人就会闻名而来了。水业不在于有多深,只要有龙就会灵验了。
【原文】子曰:“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注释】孔子离开鲁国以后,鲁国的礼乐崩坏了。孔子在鲁哀公十一年这一年从卫国返回鲁国,这一年孔子已经六十八岁了。回来之后,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和修春秋。正是由于定了《礼》、《乐》,所以乐音才能得正,而不是靡靡之音的。《雅乐》为周天子王城附近的音乐,用的雅音正言来写的。《颂乐》用在宗庙祭祀的,乐曲缓慢而庄严。它们的歌辞收录在了《诗经》中的。乐音得归于正,所以《雅》《颂》也就各得其所了。乐为天地之和;礼为天地之序。乐至就少了怨恨了,礼至就少了纷争了,如果人人都懂得揖让而天下就会太平了。这也是为什么圣人那么重视礼乐的缘故了。
【原文】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注释】孔子所在乱世,礼崩乐坏的。当时有许多人卑贱的不肯侍奉恭敬高贵的,年少的不肯侍奉恭敬年长的,不学无术的不肯恭敬贤德的,而又忽略丧事该有的礼节,比如说该守孝的不守孝,也有许多人沉迷于酒色的。孔子看到这种状况说道:“我其实也没有什么本事的,只不过是我做到了我应该做的。我出去做事,能够按照礼仪去侍奉公卿,在家里呢我能够恭敬父母,我也能够听兄长的话。对待丧事不敢违背该有的礼节,我也不会因为任何的事情沉迷于酒色。我只不过做到了这些而已。”这也是孔子自谦的话的,但是这几个事情要做到也绝非易事的。孔子在十七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为了让父母合葬,他历经千辛万苦的。因为孔子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才三岁,许多亲人朋友都不知道他父亲安葬在哪里的。
【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注释】孔子坐在川流不息的河边感叹道:“过去的时光如同这河流一样,不停地奔流不息,不分昼夜的。”这里孔子也许思绪万分的,也许我们可以一窥圣人的心境的。也不知道孔子感叹的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多少岁,不知道那时颜回和子路还在不在世上的。如果不在了,孔子在河边多么的想念他们的。先王之道逝去的多么的迅速呀,在这个浊乱的世界上似乎再也找不到一点踪迹似的。这大道如同河流一样,越流越下,世道也是如此呀。什么时候这河水才能倒流呢?才能恢复先王之道呢?古人讲天人合一,对于长江和黄河来说,他们对应着人体的经络,也许就是任督二脉吧。其它的河流对应着十二经的。长江和黄河互为阴阳,似乎有所分别,可是回归到河流的源头,也是一个源头来的。
【原文】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注释】这句话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进行理解的。孔子在卫国呆了一个多月了,卫灵公和南子夫人一起同车出去,还让宦官一起坐同一辆车,这都是不符合周礼的。不仅如此,还把孔子拉上,跟在后面的一辆车上面,招摇过市。孔子受不了了,说道:“我从来没有见过能够像好色那样好美德的人。”孔子觉得以之为辱,就离开卫国走了。不管是君子和小人都是好色的,但是君子不同,君子不会好失德之色。孔子持守仁义之道,对南子敬而远之的。孔子很清楚,如果不走的话,一旦卫灵公受奸佞小人挑拨,就很麻烦了。一边是南子夫人,一边是贤德的孔子,卫灵公好色还是好贤德的人才呢?这也许已经显而易见的了。
【原文】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注释】有句话说道: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这句话还是比较出名的。意思是说要堆砌九仞这么高的山,可是最后却只是差了一筐土没有堆成,多么的可惜呀。这一句话是劝人进于道德的,不要停止前进的步伐的。孔子说道:“譬如说堆土成山,只是差了最后一筐土了,这就停止了,这是自己要停止的,别人可拦不住的。这样我并不会对前面做了那么多的功夫而赞许他的。又比如说要从平地开始堆土成山,虽然只是放了一筐土下去了,但是看到他还是不停止的,还是在继续堆土的。我并不会觉得他才做这么一点点功夫就有什么不好的,相反我会赞许他的。”古代有个愚公移山的故事,这么看来孔子并不会笑话愚公的,反而是要笑话那些只会在旁边看笑话的人,而不是在那里采取实际行动的人。孔子给弟子们已经讲的很清楚,要有志于求道。可是弟子们虽然知道大道好,但是却不去做,那也是得不到老师的肯定的。
【原文】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注释】孔子这里又在表扬他的得意弟子颜回了。孔子说道:“我教导弟子,给所有的弟子讲道的时候,从来都不会懈怠的,也就只有颜回一个人而已了。”颜回很年轻的时候就能跟孔子论道,孔子也真是比较珍惜这个弟子的。得道的人之间就会有共同语言的,也只有颜回能够真正的懂得自己的老师的。
【原文】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注释】孔子在说到自己的得意门生颜回的时候,感到比较伤感难过的。颜回这么年轻就去世了。孔子说道:“真是太可惜了,颜回去世的太早了。我能够见到他不停的精进求取大道的,从来都没有看到他有停下来的。”
【原文】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注释】这里孔子勉励弟子们要不断地去精进修行的,不能停留在某个阶段就满足了。下面有讲到子路只是满足于不被物欲所害,不贪求物欲这种状态,还不是修成正果的。孔子还勉励子路要继续求道的。弟子们有不同的根器,走的修行道路也有所不同,境遇有所不同。但是不管如何孔子希望自己的弟子都不要忘记做学问的果实,那就是要真正的得道。有的如颜回虽然一开始长的很好,已经得道了,但是却天妒英才年纪轻轻就走了。子路到了晚年为了保护孔子也死去了。有的弟子也许满足于某一阶段的成果就不继续精进求学了。有的停留在一定的官位上面忘记了求学的初衷了。佛陀带领僧团在尼连禅河边走的时候,看到了顺河流而下的木块和树枝,就随机跟弟子说法。佛陀教导说,弟子们呀,你们的修行就如同顺着河流漂下的木块,有些被河中间的小洲给拦住了,有些被人捡起来了,如果不是这种种原因,继续不断地漂流,总有一天会到达大海的。修行不应该只是要长大,不仅仅是要开花,还要求果,还要修成正果的。有了前面这些铺垫我们再来解释孔子说的这句话,也许就会理解更深了。孔子说道:“禾苗长出来了,有些能够长大但是不能开花;有些即使能够开花,但是不能够结成果实的。”
【原文】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注释】这一句为孔子勉励弟子们的话语。孔子说道:“大家千万不要瞧不起年轻人哦,怎么知道后来的人不如现在的人呢?但弟子们呀,假如你们到了四十、五十岁的时候还没有什么建树,还不能立功立德立言的话,那我看你们也不要怕别人瞧不起了的。”当然孔子是在教自己的弟子的,要抓紧大好的青春年华去求道做学问的,不要等到老了就悔之晚矣。孔子说这个话也不绝对的,他也明明知道姜太公到了很老才遇见周文王的,原来只是隐居江湖的。汉代的朱买臣到了五十才当上会稽太守的,原来只是跟自己的老婆打柴为生的。孔子也许看到颜回会觉得后生可畏了。孔子许多弟子后来都很有成就的,孔子也可以很欣慰了。
【原文】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悦乎,绎之为贵。悦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注释】孔子说道:“如果人有过错,以正道正言相告,对方有所敬畏和忌惮,能不顺从吗?然而不光是表面说我听你的,你说的没错,关键还是要心里顺从,还要实际去改的,以行为贵的。如果有人犯错了,委婉的告诉他,态度这么好,这么委婉,能不觉得愉悦吗?并没有尖锐的提出批评的。然而不是听了高兴就好,关键是听的人要去反省分析说者的真正用意的。如果只是听了高兴而不去反省分析,如果只是表面顺从而心里不顺从,行为没有能够去改正,这样的人我是没有办法教了。”用正言去劝说,比较正式的,不得不去考虑接受的。如孟子跟齐宣王在那里讨论王政的时候,孟子告诉他什么是王政,列举了周文王如何为政。齐宣王一听,这么厉害的先王都如此,还是很信服的了,可是内心也许在嘀咕了,还是要实际按照先王那样去行德政才是最好的。齐宣王也不害怕揭自己的短,说我有个毛病哦,又好钱财有好色。孟子就委婉的劝说他了,齐宣王听了也开心了,关键是他要从孟子的话那里反思自己的。
【原文】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注释】孔子说道:“我们要讲求忠诚和信义。对于不像自己那样讲求忠诚和信义的朋友就不值得去深交了。如果有了过错就要勇于改正的。”交朋友最重要的就是讲求忠诚和信义,不能轻易的背叛朋友,也不能不讲求信义,对朋友要一诺千金,答应的事情就要做到,否则就不要轻易承诺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还是少靠近一些有恶习的朋友的。见贤思齐,多向贤德的人靠近的。
【原文】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注释】这句话好有名的了。孔子说道:“一国三军可以失去它的主帅,但是即使是最普通的老百姓也不可以失去志气。”这里说的志,上面是士,下面是心。这个志是士的本心,不可以失去的。不管是面临什么样的艰难困苦,都不可失去志气。不管地位多么的卑贱,也不可以失去志气的。后面讲孔子虽然在陈蔡之地受尽艰难困苦,还是抱着仁义之道不放的。松柏即使面临着厚厚的积雪,也不轻易弯腰的。正是有这些志气,所以不为五斗米折腰。
【原文】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注释】这一章讲的子路,也就是仲由。子路很仗义,可以说是儒家的侠客了。他有好东西都愿意拿出来和弟兄们共享,车马都愿意一起乘坐,好的衣物都愿意跟朋友分享。这里孔子也是拿衣物来做比方了。孔子说道:“能够穿着破旧的衣袍,和穿着狐貉皮袍的有钱人站在一起,一点都不会觉得尴尬,也就只有仲由能够做得到吧。”孔子还引用了《诗经》中的一句诗句的。如果能够做到不被物欲所害,也不贪求于物欲,就能够为善了吧。富有的人跟贫穷的人交往,富有的人往往被物欲所害,贪吝不舍得分给穷人。由于富有也会产生傲慢之心。贫穷的人必有求于富人,希望富人能够施舍一些给他。子路就是这样的人,即使富有了,他也能够把东西分享给朋友,很讲义气。他不会被物欲所累,不会被财富所伤害。子路也不会因为贫穷而觉得有什么,似乎穷的心安理得,贫穷的时候也不会在富人面前卑微的乞求什么。子路听到这一句诗句,就整天都在那里虔诚的背诵。孔子都看不下去了,按照子路的水平,应该还是要继续往前求道的,不该止步不前的。孔子就说到:“能够做到这个,还不能算是做到家了,还不算好。子路呀,你还得继续精进的求道的。不要就这样就满足了的。”
【原文】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注释】这句话比较短,大家听的比较多了。也许需要结合孔子当时说这句话的背景才好理解的。孔子在陈、蔡之间遭受许多磨难,七天都不能生火做饭,野菜汤里没有一粒米屑,可是还在屋里不停地弹琴唱歌自得其乐。子路和子贡这两个弟子就在那里嘀嘀咕咕的了,不理解老师为什么这么狼狈而不觉得有什么耻辱。颜回听到了又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们才好,就进去跟孔子禀报了此事。孔子就把大家喊进来解释给自己的弟子听。孔子说道:“你们不该觉得有什么可耻的哦,君子只有通于道才能称之为通,只有穷于道才能称之为穷的。”如果通于官场,通于财富,这个不算做通的。如果对于道来说是穷,那就是真穷了,即使再有钱也是穷了。如同颜回那样,虽然穷困,但是为得道高人了,这个不能称之为穷的。孔子说道:“而今我孔丘抱着仁义之道,虽然遭受乱世的困厄,何至于穷困呢?所以内省而不会有穷于道。如果没有道,这就是真穷了。面对艰难困苦而丝毫不失于道德。天气虽然非常寒冷,霜雪降下来了,我才知道只有松柏在这么冷的寒冬还是这么茂盛的。在陈蔡之间遭遇这样的困境,也是上天对我的一种考验来的,这对孔丘来说反而是万幸来的了。” 单单解释这句话,孔子说道:“天气寒冷,霜雪下降,这才发现松柏在这寒冬中还如此茂盛,是所有的植物中最后凋零的。”
【原文】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注释】孔子说道:“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于大道,不会被物欲所迷惑。”道不远人人自远,道不迷人人自迷的。打个比方,本来大道为康庄大道的,只是世人被物欲遮蔽了双眼。这物欲就如缭绕的烟雾一样,让世人看不清大道的方向,不知道回家的路怎么走了,也根本不想着回家了。正如别人问阿斗说,思蜀否,不思蜀了。我们在笑他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迷惑了了,根本不想着自己真正的家园呢?孔子说道:“仁者内心不会烦忧的。”仁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没有多少烦忧的事情了,仁者找到了大道的方向,能够安贫乐道。别人看着颜回干着急,这么穷,过得这样的生活。可是颜回不改其乐的。孔子说道:“真正勇敢的人没有畏惧。”面对敌军勇敢的进行冲杀,像子路这样的也算是勇猛了,可这只是匹夫之勇了。真正的勇敢应该无欲则刚的。面对自己的私欲勇敢的精进修行进行破除。能够战胜敌人还不算是真的勇敢,要战胜自己的物欲的人才是真的勇敢。
【原文】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注释】这一句的理解也是比较费劲一些的,这里试着用白话来进行解释的。孔子说道:“你们都是我的弟子,可以在一起共同学习的。但是每个人的根器都是不同的,特点兴趣也不同,未必就都能够一起同步得道。”当然要想精进修行,得道是迟早的事情了。颜回这样的弟子,悟性非凡,年纪轻轻就可以跟孔子谈论《易经》了,得道就很早了,要子路得道也许就要晚一些了。孔子说道:“即使可以一起求道,一起得道,未必就能够同时立足于道牢固不退转的。”悟道的层次有深浅不同的,有一些浅尝辄止了,不继续精进的修行,到了大道的门口又退回来了。有些人又禁不住物欲的诱惑,沉迷其中,荒废道业了,不能立足于道业。孔子说道:“即使能够立足于道业,信心坚定,精进修行,但是未必就能够权变,达到圆融通达的程度的。”正如孔子所说的,无可无不可的。这里的解释和许多的版本都有所不同的。
【原文】“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注释】这一句话自古以来还是比较令人费解的,五花八门的解释都有。有些人说是借着这句说花的诗句来说思念,我觉得低估了圣人了。圣人这里是给我们论道来的。唐棣的花非常的美丽,微风吹拂过来,花朵翩然摇曳而然后就又返回来了。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去诚心的思考吗?有些高僧睹桃花而悟道。我们看着这朵摇曳的唐棣之花不该多思吗?并不是大道离我们有多远,而是我们不思反,你看看这朵花都思反,我们都还不思反回大道。大道为我们每个人的家室,离我们并不遥远。孔子说道:“世人只是没有思返而已,大道哪里离世人有多遥远呢?”大道往往都是先偏离而后再返回的。世人追求物欲,离家越走越远了,经历了许多的痛苦,就幡然悔悟回家了。正所谓物极必反的,离大道远到了极点,就又被拉回来了。花朵也是如此,偏离远到了极点,又返回来了。世道乱到了极点,就又归于大顺了。春秋战国时候,孔子看到天底下乱成一锅粥,但是圣人虽然痛心还是怀有天下大同的愿望的。看到这个花可以说好多的,限于篇幅就说这么多了。
【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释】颜渊向自己的老师问仁。这里可以看师徒两个高手之间的对话了。颜渊可是孔子的大弟子了。孔子回答道:“克除自己的物欲而恢复先圣的礼,这可以称之为仁了。”古人讲格物致知,这个格物也是格除自己的物欲,这样就能够有很好的良知良能,就能够很好的求道了。孔子说道:“一旦能够做到克除每个人内心的物欲,就能够恢复礼了,天下都归于仁了。为仁在于一己之心,难道在于别人吗?”颜渊问道:“请老师详细的说一下好吗?”孔子回答道:“不符合礼的都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做。”颜渊说道:“我虽然不够勤勉,但是我愿意谨记并精进的去做到的。”如何能够克除物欲呢?这里孔子教颜回了。实际上颜回的悟性是很高的,不教而自知了。道家有说:塞其兑,闭其门。把五官的门户管好,内心就会清净了。佛家有说六根清净,这也是这个道理。
【原文】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释】仲弓(冉雍)向孔子问仁。这个弟子孔子给他高度评价,有帝王之器。孔子回答道:“你问我仁呀,如果能够做到这些可以算是仁了。出门要恭敬守礼,如同见到盛大的接待贵宾的场面,非常的庄重。使用民力也要恭敬守礼,如同承办大的祭祀活动一样,非常的慎重,不是随随便便滥用民力的。自己不想的事情,就不要强加给别人了。在邦国内和朝堂上也要恭敬,对君主恭敬,对同僚恭敬,没有怨恨,没有怨言,也没有和别人结怨。在家也是如此。”在盛大的迎宾礼上,每个人自觉都会检点自己的行为如正衣冠,自觉的守礼。对待贵宾也非常的恭敬。我们假如能够对贫富、老少、贵贱都如同对贵宾那么恭敬,无有分别,可谓有仁心了。使用民力也要恭敬谨慎,对地位卑微的人也是恭敬,不是随随便便的。如同承受大的祭祀活动一样,也可以这么想:每个人都不想成为祭品,反而要拉这些动物去当祭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了。你想得到别人的恭敬,也要对别人恭敬,内心对自己恭敬。仲弓听了孔子的回答之后说:“雍我求道做学问虽然不够勤勉,但我愿意按照先生所说的去做。”
【原文】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
【注释】司马牛是孔子的弟子。司马牛为宋国人,因为他的哥哥参与了叛乱,被迫逃离宋国,司马牛也跑到了鲁国。据说司马牛多言而躁动。孔子因材施教的,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的。司马牛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道:“仁者说话是很谨慎的。”司马牛又问:“难道说话谨慎,就能称之为仁吗?”司马牛还是不太明白,这也太简单了吧。我想大家都有这样的疑问的,不仅仅是司马牛。孔子回答道:“要做到仁很难,说的时候难道不应该谨慎吗?”说话谨慎这个的确非常重要的,也难怪孔子问礼于老子,临别老子赠言,也是劝孔子不要随便议论是非,扬人之恶。许多人都是由于这样而引来灾祸的。嘴巴为六根之一,如果能够管住一个,也接近于仁了。
【原文】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注释】司马牛向老师孔子问什么是君子。孔子回答道:“君子不忧愁也不恐惧。”孔子曾经经过宋国的时候,司马牛的哥哥还派兵过来要追杀孔子。司马牛很伤心的说,有这个兄弟还不如没有呢。司马牛多言而躁动的性格,也许内心多烦忧,也多担心吧。所以孔子这样来劝诫司马牛,也是很委婉的了。司马牛回答道:“不忧愁不恐惧,这样怎么能够就称之为君子呢?有这么简单吗?”孔子回答道:“如果能够做到问心无愧,又有何忧愁,有何恐惧的呢?”要做到反省自己没有什么愧疚的,很难哦,只有做到仁了,才能达到了。虽然司马牛哥哥曾经派兵来追杀孔子,但是你是你,你哥哥是你哥哥,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行了。
【原文】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无。”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注释】司马牛忧伤的说:“人人都有兄弟,可是我有兄弟却像是没有的。”前面孔子劝诫他不要忧愁,也不要恐惧。你看这里司马牛又在忧愁了。司马牛的那个哥哥参与谋反,都不知道跑去哪里了。关键是还对司马牛不好,连自己的老师孔子都曾经派兵追杀,一点面子都不给。子夏听了之后说道:“我曾经听到老师这么说:死死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恭敬而不会犯错误,对待别人恭敬而有礼。四海之内,都是兄弟了,作为君子,还会担心没有真正的兄弟吗?”这几句话非常的经典,传承了两千多年了。子夏安慰司马牛,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你不必要忧愁,也不必要担心了。
【原文】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注释】子张向自己老师问什么是明。子张这个人非常的仗义大度。他在与朋友相处过程中能做到不计较过去的恩怨,就是受到别人的攻击、欺侮也不计较,被称为善于交往的人。他办事勇武,在孔门弟子个是忠信的楷模,把孔子讲的有关于重信的文字写在腰带上。他生活上不拘小节,不讲究外观礼仪,不追求衣冠整洁美观,随和从俗。对这样的一个学生如何因材施教呢,下面我们可以看看孔子如何回答的。孔子回答道:“小人要进谗言是逐渐的浸润的,如同水逐渐的浸润一样。作为君主,身边的人今天说一点是非,明天说一点。而且发动不同的人来说。也许就会歪曲了事实,不能明辨是非了。这样进谗言应该是很高明了吧,水滴石穿而不露痕迹。不仅仅是如此,还会拿君主的切肤之痛来说事,千方百计抓到一些在乎的事情来说事。如果这种浸润的谗言,切肤的控诉,都不能管用的话,可谓是明了。如果能够做到这个,也就远离了错误了,也就能够走的长远了。”孔子这么回答暗地里还是在赞自己的这个弟子的,他能够不计前嫌,非常的难得,可谓是个明者。孔子还教他再提升自己的。除了君主,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反省自己呢?自己是听者,还是进谗言的人呢?这里谈的是为政,如果是说明这个字,可以说好多了。比如明明德。具体在相应的章节中再阐述吧。明字为载道的文字的。
【原文】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注释】子贡问孔子如何为政。孔子回答道:“充足的粮食、充足的军备和取信于民,做到这三点就很好了。”子贡又接着问道:“假如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老师您先去掉哪一个呢?”孔子回答道:“先去掉军备的。”只要能够取信于民,得到民众的誓死追随,军备随时也可以武装起来。农耕之具也可以用于征战。将士和百姓不可一日无粮的。子贡又问道:“假如迫不得已在剩下的两项中再选择去掉一项呢?老师您会怎么选择呢?”孔子回答道:“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固有一死,信义比生死更加重要,如果不能取信于民,则无以立国了。”如果粮食不充足,但是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戴,百姓也会想方设法供养正义之师的。如果失去了百姓的信任,就彻底失败了。
【原文】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注释】此部经典有说过文质彬彬,这里也是子贡和别人谈论文和质。卫国的大夫棘子成有感于当时世人文饰较盛行说道:“君子有美好的本质这就够了,还需要文饰做什么呢?”子贡听了就说道:“可惜呀,子成你有这样的看法,你这么说君子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呀,你说这样的话,也许有失偏颇哦。文和质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去文只是保留质,那么本质外就没有任何的文饰了。这样质就是文,文就是质了。文和质没有什么分别了。就如同虎豹的皮毛,如果把有条纹的毛给去掉了,皮跟犬羊的没有什么分别了。”文和质互为阴阳的。
【原文】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注释】前面有讲到孔子的这个弟子有若,长得很像孔子的。孔子去世之后,弟子由于太过于想念孔子,就把有若奉为老师。但是弟子们问了两个问题,他都没有能够回答得上来,就把他给赶下台了。看来光是长得像老师还是不行的,还是要真的有如老师那样的智慧的。鲁哀公问有若道:“现在国家正在遭受饥荒,国库空虚用度不足,该怎么办才好呢?”从鲁宣公那时开始征收十分之二的税收,到了鲁哀公还是如此。赋税还是比较重的,百姓饥肠辘辘而国库也空虚,所以有若接下来回答建议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呢?也就是降低至十分之一的税。有若回答道:“为何不实行彻法呢?”鲁哀公觉得很奇怪就问道:“十分之二的税,我的国库还是不足,实行彻法怎么会够呢?”有若回答道:“只要百姓丰衣足食了,君主怎么会不足呢?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君主怎么能够富足呢?”夏朝的时候百姓比较多,而一个农夫负责四五十亩田地。殷商时候承接夏朝末年的乱局,百姓少一些了,一个农夫负责七十亩田地。周又承接于商纣,人口凋零,一个农夫要负责一百亩。三代虽然有所不同,但是都是实行彻法,收取十分之一的税收。从古法来看,鲁国也应该要恢复低税负。有若回答还是比较有智慧的。降低税负百姓就有极大的积极性去劳作了,百姓日用充足,商业活动也会比较多,百姓富足了,国家要富足也是很容易的事情了。如果百姓个个都很贫穷,国家也很难富足了。
【原文】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注释】子张问老师崇德和辩惑两个问题。孔子回答道:“所谓崇德就是要以忠信为主,闻义而要迁徙改变而从之,如果做到这两点就是崇德了。那什么是惑呢?爱的就让他生,厌恶的就恨不得要他死。有这种爱恨分别,这就是惑了。”这一句话的理解还是不太容易的。行道而有德于心可以称之为德。德的繁体字代表着行一直心。正所谓直心是道场。崇德是以德为崇。惑是无明覆盖本心而产生迷惑了。辩惑为去其不明,要去掉无明可不容易呀。崇德就能够去掉无明的,就能够发明本心的。其实只要去掉爱憎和善恶的分别心,也就能够无惑了。亚当和夏娃就是吃了知善恶树上的禁果被逐出伊甸园的。子张问两个问题实在是有因果关系的。最后那句是《诗经》中的两句,补充前面的两句一起来看看如何理解:“不思旧姻,求尔新特。诚不以富,亦祗以异。”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女子跟老公吵架了,走到田野里来自言自语的娇怪自己的老公的,并不是真的恨自己的老公的。最后这四句话说的是:哼,你这个臭男人,我不再怀念旧的婚姻了,我要找我的新的比你更帅的男人了。我并不是去找比你更有钱的男人,我只要能够不是嫁给你就行了。婚姻里面,女子爱的时候很爱自己的老公,恨的时候恨不得就马上分开,随便嫁个人就行了,只要不是你就行了。孔子这里借用这句诗来做结尾,跟前面的意思是很连贯的,也很生动。前面说的是爱的就让他生,恨的巴不得他死。古代的注解里面,有许多人认为这句话是错简,我觉得是不对的,意思相当的连贯而且生动。
【原文】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注释】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回答道:“君要符合于君道,臣要符合于臣道。父子也分别要符合于其道。”齐景公听了就说道:“说的太好了。要是真的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那么虽然有粮饷俸禄,也轮不到我去享用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整个都乱套了。臣下都想着怎么当君主。鲁国的三桓把持着朝政,鲁国国君就如同摆设。大治的社稷君主应该做好君主的事情,大臣做好大臣的事情。如同人的身体,心为主官做好君主的事情,五官作为辅佐就做好五官的事情。君主对应于心;百官对应于五官。
【原文】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注释】孔子说道:“凭着只言片语就可以断狱,这样的人也许只有子路了吧。”这里孔子是夸自己的弟子仲由,也就是子路的忠信的。往往断狱需要兼听,不可偏信任何一方的。可是对于子路就可以信了。子路不会让许诺的事情过夜的,总是希望尽快去兑现诺言。久而久之,别人就会对他深信不疑了。
【原文】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注释】这一句跟前面很连贯。前面夸了子路,但是并不以其为究竟的。子路凭着片言就可以断狱,这个是末,并不是本。根本的是要让诉讼不发生的。子路不知以道来治国,使得民无诉讼。这里特意记下孔子的话语,圣人不以听讼审理案件为难,而是以使得民无诉讼为贵的。孔子说道:“听讼审理案件,这个跟普通的审理案件的官员没有什么不同,这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关键是要使得民无诉讼发生。”如何才能使得民无诉讼发生呢?那就要使得百姓知礼,符合道义,这样就没有诉讼发生了。
【原文】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注释】子张问孔子为政之道。孔子说道:“身居政事,在这个位置上面,千万不能懈怠的。在其位谋其职,要对得起君主给你这个位置。一言一行,政令一出,面对百姓务必做到忠信的。不能够朝令夕改,要使得百姓深信你是忠于君主,忠于国家,忠于百姓的。讲出来的话都是管用的,吐唾沫都是个钉子。”前面说到如何使得百姓无讼呢?为政就要勤勉不懈怠,要以忠信对待百姓的。
【原文】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叛矣夫!”
【注释】这里也许和前面还是有些联系,如何使得百姓无诉讼呢?孔子说道:“广泛博学于古代经典,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言谈举止,这样就不会离经叛道了,不会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了。”如果不离经叛道,世人都是如此,那还有什么诉讼呢?对于求道而言,只要通一经,就可以通一切经了。在通一经的基础上,再博学于文,就可以融会贯通,圆融通达了。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呢?通了《心经》了,许多佛教典籍也可以通了。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经也是一世界的。对于一些天才来说,往往不拘泥于常理,离经叛道的,如果有礼法来约束一下还是好的。如果没有约束,也就没有了自有。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如果没有太阳的约束,地球就不知道飞去哪里了。也就不会有如今的地球这个样子。河流如果没有河堤的约束,河流奔流而出,很快干涸,也不能成为河流了。
【原文】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能够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好事。可是不成全别人的恶事。小人就刚好相反了,小人成全别人的恶事,而不成全别人的好事。”孔子这里说君子和小人,君子为有大心,有君子之心的人。小人为有小心的人。作为君子来说,看到别人为政兢兢业业,都是为国为民的,那就要成全别人,即使别人成功了,升官发财了,这个也是要由衷的支持别人,成全别人的。小人就不同了,帮助恶人成全其恶事了。
【原文】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注释】季康子问孔子如何为政。孔子回答道:“政也就是正。你如果带头来推行正道,谁敢不正呢?”这也是值得为政的人深思的。孔子说这句话,也是针对季康子说的,委婉的劝诫季康子需要首先匡正自己的言行。如果季康子本身都不忠君爱国,不忠于鲁君,如何能够让下属忠于自己呢?你可以这么做,我也可以的。为政不是勾心斗角,而是要率先垂范使得言行符合于正道,匡正自己不当的言行。匡正臣下,百姓的言行。也许大家不要小看这个带头的作用。家长率先垂范,带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小孩子。君主一言一行,百姓都在看着的。楚王喜欢细腰的女子,全国的人都喜欢,而且女孩子都争相减肥。齐王喜欢穿紫色的衣服,全国的人都喜欢的。人身如同规矩,规矩不正,言行如何能正呢?射艺也是如此,人身不正,如何能够射得正呢?射箭不是为了胜于对手,而是胜自己,端正自己。
【原文】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注释】季康子担心盗贼太多了,被闹得不得安宁,他就问孔子有没有好的对策来应付这些盗贼。孔子就说道:“如果你能做到没有太多的物欲,那么即使你奖励别人去当盗贼,他们也不会去当的了。”也许季康子听了会不舒服,但也许会反思一下孔子这么说是否有道理的。作为三桓之一的季康子,势力比鲁国国君都要大了,其必定是多欲的,觊觎鲁国的江山的。如果在上位的人多欲,取之于民就比较多了,百姓没有办法生存下去,只好去当盗贼了。百姓连基本的生活都过不下去,如果不当盗贼就是等死,当了盗贼还有一条活路,如此一来盗贼必定很多的。逼迫民为盗,如同逼良为娼的。
【原文】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注释】季康子向孔子问如何为政。季康子问道:“如果把无道的人杀掉,而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呢?”也许有些君主会这么想的,把那些无道的,愿意当盗贼的人都杀掉,剩下的都是良民,不就可以很好地管理了吗?古往今来这样崇尚杀戮的,崇尚高压统治的,都不能长久。前面也讲了,百姓之所以为盗贼,大多是被生活所迫。在上位的人多欲,各种税赋太重了,百姓不得不去做盗贼了。如果有办法让他们过好的生活,即使奖赏他们去做盗贼,估计都很少人愿意去做的。在一个国家或者朝廷中,总有君子和小人,如果把小人都杀尽了是不是就好呢?未必的。这个在邵康节《渔樵问答》中有详细生动的阐述。中药的药物有药性之偏,人身体阴阳偏差了就生病了。药性之偏刚好能纠正身体之偏。有些药物比如附子是有毒性的,可是却能够治疗许多大病重病。小人、无道的人如同有毒的药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温顺的绵羊需要,凶恶的老虎狮子也需要,令人讨厌的蚊子苍蝇照样需要。一锅汤要有各种味道,才能和合。孔子回答道:“你为政处理事务,怎么用得着杀伐呢?完全没有必要大动干戈的。如果你向善,百姓也跟着向善了。君子之德如风,小人之德如草。风吹到草上,草哪里会不跟着安静的躺着呢?”
【原文】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注释】诸葛亮说不求闻达于诸侯,这个闻达也是从这里来的。子张问道:“老师您说士怎么样才能做到达呢?”孔子回答道:“这要看你所问的通达是什么了。”子张回答道:“在邦,也就是仕诸侯,在诸侯王那里做官的时候,很有名望;在家,仕卿大夫,在卿大夫那里做家臣的时候,也很有名望。”子张认为这就是达了,幸好孔子问了一下。孔子对子张说道:“你所说的闻,并不是达,仅仅是虚名而已的”闻达,闻和达是有所不同的。闻为达的名;达为闻的实。世人只为了名而失去了许多东西,甚至性命。真正能够体察到实的就很稀少了。追求名利者就伪饰,追求真理者就归于本真,归于质朴而直,符合于道。所以说闻是在于名,而达是要达于道的,达于道这才是真正的达的。孔子接着说道:“所谓达,应当是质朴而直,归于真。达应是达于道的,这才是真达。达应符合于道义。达应察言观色,洞察世事,圆融通达,不仅仅是停留在虚无的道上,也应该达于世事。如果仅是停留在道上,而不能在为政、处事上圆融,也不算是达的。达须怀有谦退,思虑以谦下待人。如果能够做到这些,在邦国也能达,在卿大夫那里也能达。”《道德经》中也说了,大国跟小国邦交,大国宜下。善于驱使别人的人,谦下待人。这样就能达人之心。如果以武力杀戮,严酷的刑罚来威逼人,虽然表面折服,但未必能达人之心。这样不能称之为达。孔子接着说道:“所谓闻,这只是表面的虚名而已,如果追求这个的话,就会出来许多伪饰。表面上追求仁,但是行为却违背仁。这样的人不仅使得别人不会怀疑他,连他自己也不曾反省怀疑自己。如此也能有虚名在诸侯那里,也能有虚名在卿大夫那里。” 真正的君子渊深寂静,达于大道。君子找到了生命的本源,盛德于内,安贫乐道,不再追求些虚妄的东西了。所以能做到不求闻名于世。许多得道的人归隐山林,但是在乱世不得不为了天下苍生出来救世而已。待到功成身退,也符合天之道了。这里也呼应了此部经典第一章,人不知而不愠,孔子跟自己说的,也是跟自己的弟子说的。虽然不能闻达于诸侯,也不要有怨气的。
【原文】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毋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注释】前面有弟子已经问过崇德和辨惑这两个问题了。这里还加多一个问题一起来问,看看孔子怎么回答,是不是跟前面的一样炒冷饭呢。舞雩台这个地方离孔子的家比较近,孔子就在这里散步,弟子樊迟跟着一起,也顺便请教了三个问题。樊迟问道:“老师呀,请问什么是崇德、修慝和辨惑呢?”以德为崇称之为崇德。慝这个字很形象了,有恶隐匿于心,需要修正治而去之,称之为修慝。人之初,性本善,外来的恶暂时隐匿于心而已,这是可以修善而去掉的,并不是不可救药。惑为无明遮蔽自性而已,需要去掉无明而恢复本有的自性光明。辨惑是辨别去伪存真,去掉无明。孔子回答道:“你问的太好了。先事后得,这就是崇德了。也就是说为所当为而不用计算回报什么。不问功劳,不问结果的积德行善。德每天都有积累和增长,可是也许自己都不知道。只是专于治己而正己,不苛责于别人,那么自己的恶无法隐匿于心的。一时的气忿虽然甚微小,不算是什么,可是也许会祸及亲人,危害甚大的。如果不知道这个那就是惑了,需要仔细辨别的。需要辨惑而把忿给熄灭的。”圣人孔子往往因材施教的,樊迟急功近利一些,所以这样给他解释,以弥补他可能会存在的过失。为政的人不要小看一时的气忿的,和大怨必有余怨,说出的话收不回来的。
【原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智,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注释】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道:“爱人。”孔子的回答可是够简单的哦,没有多余的废话。如果能够做到爱人如己,那可称之为仁了。人为物欲所拘束,整日都是围绕着自己在转,如果能够爱人,那就已经是打破这个惯性了,可以称之为仁了。樊迟问什么是知。孔子回答道:“知人。”也是两个字,不多不少。这个知人可难了,更难的是知己的。樊迟未能达于心,还是不太明白。孔子对自己弟子还是不错的,看着不明白就进一步解释给他听。孔子解释道:“知人,首先要知人的直和枉。知什么样的人是直的,什么样的人是枉的。有些人是粉饰的直,有些人看着似枉但是直,那就要靠慧眼了。正邪未必能够分得清楚的,这个就是要靠知人了。知人不仅仅是停留在知而已,而且还要知行合一的。这里用个譬喻吧,用笔直的木材来作为准绳,放在上面来压枉的木材,按照直的标准来做,枉的木材也会变成直的。”樊迟退下去之后,见到了子夏又问道:“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何为知,老师告诉我说是‘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这是什么意思呀?我还是不太明白。”子夏回答道:“老师说的这句话的含义可丰富了。舜帝治理天下,广纳贤才,选出了皋陶这样的贤才,不仁的言行就远离了。商汤治理天下,同样的求贤若渴,选用了伊尹,不仁的言行就远离了。” 传说皋陶为虞舜时的司法官。子夏所说的这两个人都是大德之才。这两个人都是直的贤才,举起放在上面,下面的虽然有些枉,都被压直了。这里并不是说把不仁的人都驱离朝堂了,而是说有了这样的大德之才,奸佞小人都会把那些坏心思放在肚子里面,他们的聪明才智也都用在了正事上面了。伊尹可不简单的,他留下了《汤液经》这样的中医药典籍。这可是张仲景的《伤寒论》的前身的。
【原文】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注释】子贡问老师如何交友。孔子回答道:“朋友有过失,要尽心尽力的去劝告他,也就是以善道来引导他,不要走上邪道了。如果这样劝诫都不听那就停止了吧,不要再自取其辱了。”对于传道也是如此,怎么说都听不进去。没有缘分就算了。正所谓:我慢如山,法水难留。世人也许贡高我慢,也就是自以为是,佛法如水可是无法流入心田的。只有虚心如山谷那么低,才能够容纳得了的。如果不虚心的,也许很难听得进去的。
【原文】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注释】前面一句讲交友的事情,这里曾子也一点不客气的记录下自己言语。不过还是值得记的,这句话还是经常用到的,以文会友。曾子说道:“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的。”这样有利于见贤思齐的。前面孔子也说过:举直措诸枉。文为心声,看到文就知人是否达于道了。如果达于道,也就是直的贤人了。这样以贤人为规矩,可以正自己的过失。跟前面还是比较连贯的。曾子还说,以友辅仁。也就是说,看到这些贤才朋友,就知道自己有什么不足了,可以辅正自己的仁德。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