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线”又有新进展,这些站点在荔湾!广州地铁有新变化→

最近,荔湾街坊期待已久的
广州地铁十一号线再传好消息,
土建工程累计已完成86%,
一起来了解!

地铁十一号线是广州地铁的第一条环线,围绕越秀、天河、海珠、荔湾、白云五区地带行进。全长44.2公里,均为地下线,全线共设32座车站,车辆采用8节A型车编组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小时。十一号线上有彩虹桥、中山八、如意坊、石围塘、芳村、芳村大道东、沙涌、鹤洞东等荔湾站点,大环线开通后,荔湾街坊出行选择将更多!
新进展!
十一号线区间隧道双线贯通
近日,随着盾构机在南石路站暗挖端头破土而出,广州地铁十一号线南石路至燕岗区间(下称“南燕区间”)右线盾构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区间隧道双线贯通。
//
十一号线南燕区间右线全长295.575米,盾构自燕岗站始发后,自东向西掘进,到达南石路站暗挖段接收。区间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微风化含砾砂岩,岩层硬度较高,对盾构机刀盘、刀具磨损大。同时,盾构掘进需下穿既有运营地铁广佛线燕岗至沙园区间,盾构机与既有隧道最小净距为2.7米,对盾构掘进姿态的控制要求高,施工组织和安全管控难度大。
广州地铁及中铁五局的地铁建设者们多措并举,确保盾构施工安全及下穿过程中既有线的运营安全。在盾构始发前,对盾构机及后配套设施进行全面“体检”,并利用地质雷达扫描技术探查地层情况,确保盾构掘进过程中“知己知彼、对症下药”。盾构掘进时,对每环掘进参数及渣样进行筛分,及时掌握地质变化情况。为应对硬岩带来的挑战,盾构掘进过程中采用高性能泡沫,减小刀具与土体的摩擦,从而减少刀具的磨损。施工过程中,地铁建设者们还运用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及反馈监测数据,为顺利穿越提供技术保障。
线路图(以上车站名称仅为工程暂定名称,标准站名应以市政府批准公布为准。)
截至目前,十一号线(火车站-琶洲-火车站):土建工程累计完成86%。32座车站中,1座进行前期准备,2座已开通,16座已封顶,其余13座进行土建施工。32个区间中,1个已开通,25个已贯通,其余6个进行土建施工。赤沙车辆段及出入段线进行土建施工。9座车站及部分区间开始机电施工。
在建地铁线路进度更新一览
(数据截至2023年1月底)
三号线东延段(番禺广场-海傍)
土建工程累计完成84%。4座车站中,3座已封顶,剩余1座进行土建施工。4个区间已全部贯通,出入场线正在进行土建施工。广州新城停车场进行土建施工;4座车站进行机电施工。
五号线东延段(文冲-黄埔客运港)
土建工程累计完成93%。6座车站已全部封顶,除庙头路站外5座车站进行机电施工。6个区间及出入段线已全部贯通,进行剩余联络通道土建施工及短轨敷设。双岗停车场进行剩余土建施工,同步进行机电施工。
七号线二期(大学城南-水西北)
土建工程累计完成92%。11座车站中,9座已全部封顶,其余2座进行剩余土建施工;3座机电安装已全面进场,其余8座机电安装部分进场。11个区间及出入段线已全部贯通。姬堂停车场正在进行土建及机电施工。
十号线(西塱-石牌桥)
土建工程累计完成66%。14座车站中,1座进行前期准备,6座已封顶,其余7座进行土建施工。14个区间中,7个已贯通,4个及出入段线进行土建施工,其余进行前期准备工作。2座车站进行机电施工。广钢新城车辆段进行土建施工。
十二号线(浔峰岗-大学城南)
土建工程累计完成61%。25座车站中,12座已封顶,其余13座进行土建施工。24个区间中,5个已贯通,14个进行土建施工,其余5个进行前期准备。槎头车辆段及2个出入段(场)线进行土建施工,大学城南停车场进行土建及机电施工。
十三号线二期(朝阳-鱼珠)
土建工程累计完成62%。23座车站中,9座已封顶,14座进行土建施工。23个区间中,10个已贯通,其余13个进行土建施工。出入场线已贯通,鱼珠停车场、凰岗停车场及盖体进行土建及机电施工。
十四号线二期(嘉禾望岗-广州火车站)
土建工程累计完成44%。8座车站中,4座已封顶,2座进行土建施工,剩余2座进行前期准备。8个区间中,3个已贯通,4个进行土建施工,其余1个进行前期准备。
十八号线后通段(冼村-广州东站)
土建工程累计完成27%。广州东至冼村区间进行土建施工。
二十二号线后通段(陈头岗-芳村)
土建工程累计完成31%。4座车站中,1座已封顶,3座进行土建施工。4个区间中,1个进行土建施工,其余3个进行施工前准备。
(注:以上车站名称仅为工程暂定名称,标准站名应以市政府批准公布为准。)
新变化!
熟悉的导向柱加了新“创意”
“前方有地铁站,距离170米。”近日,不少细心的市民乘客发现广州地铁一些车站站外的导向标识柱有了新元素——在导向柱顶部的广州地铁LOGO下方多了“数字+m”的记号,这是为了方便乘客更准确判断自己离地铁站的远近而增加的距离标记信息。

为进一步加强站外导向指引,广州地铁对全线网站外500米导向柱进行“微改造”,在保留导向柱原有标识内容和特色的基础上,增加距离标记信息。新增的距离标记信息使原有的导向系统内容更丰富、更精准,方便市民清晰掌握自己所在位置与地铁站的距离,更合理规划出行路线及时间,同时“微小”的改动也保留了原有导向柱的整体特色。
此改造项目是广州地铁立足乘客美好出行向往而实施的精准服务乘客举措,通过对乘客界面实施“微改造”,促进地铁乘客服务“精提升”。项目自去年开始在万胜围等个别车站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起已在多条线路陆续实施,预计于今年3月完成全线网所有出入口的导向柱内容更新。

另外,为满足早高峰客流需求,进一步提升工作日早高峰大客流区段的运输能力,缩短市民候乘时间,提升市民出行舒适度。2月20日起,二十一号线在工作日早高峰时段加开一列“员村站至水西站”短线列车。届时,二十一号线工作日早高峰共计开行5列员村至水西“站站停”的短线列车。
二十一号线全线近80%的客流集中于员村至水西段,该段最高满载时段在工作日8:00-8:30,最高满载率超过100%。本次加开的短线列车,将缓解员村至水西段的客流压力。同时,对二十一号线工作日、周六日“员村站至增城广场站”大交路运行的快车、普通车开行时刻没有影响,工作日“员村站至水西站”运行的普通车开行时刻表将有所调整。
广州地铁提醒,大家可留意车站站台广播、站台地铁电视、站台门上方投影仪的列车终点站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列车车门上方显示屏获取本趟列车的信息,根据需要选择出行车次。广州地铁会根据客流情况适时调整行车组织,保障乘客出行。
【来源 广州地铁】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2月9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建设处副处长谷峰带队到广州市白云区调研指导环卫设施建设工作,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环卫科、环境服务保障中心及棠景街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
调研组首先调研白云新城资源处理中心,先后听取白云新城资源处理中心规划建设,以及设施设备、垃圾收运、智慧管理等情况介绍。调研组详细了解白云新城资源处理中心建设时间、建筑规模、功能设置等,现场查看了除臭设备、垃圾压缩污水处理设施,详细询问生活垃圾压缩站管理运行情况。据介绍,白云新城新型城市资源处理中心相比传统的垃圾压缩站,其压缩处理工艺、废气处理技术、垃圾压缩设备、除臭设备、配套设施、建筑外观造型等都得到质的提升优化,是广州市标杆性的城市资源处理中心。调研组对白云新城资源处理中心的设计建造、功能设置、智慧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高度赞赏。
随后,调研组现场调研了白云区棠景街益寿生活垃圾压缩站,听取棠景街有关益寿站规划建设、服务范围、功能设置、设施设备、管理运行等情况介绍。调研组对益寿站建设规模、污水处理、运行管理等工作成效表示肯定。
调研组要求:一要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打造城市环卫设施建设的新品精品;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规划建设好环卫设施,变“邻避”为“邻利”;三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建好用好管好环卫设施设备,推动城市建设出新出彩。
为进一步落实生产经营单位春节后的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深入排查整治气象安全隐患,2月13日至17日,区气象局领导班子全员带队赴辖区内2家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2家防雷重点单位开展复工复产安全检查,共计出动13人次。通过实地检查、查阅档案资料、座谈调研等多种方式,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复工复产“七个一”主体责任,对受检企业的防雷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防雷装置安装使用与定期检测情况、气象安全培训教育、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预案制定等方面逐一进行检查,同时向企业有关人员宣传防雷安全知识和气象灾害防御应对措施,进一步树牢企业的防雷安全责任意识,切实推动企业节后复工复产各项工作稳步开展。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