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将于5月1日起施行
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22年8月19日通过的《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业经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七次会议于2022年11月30日批准,自2023年5月1日起施行。
新修订《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总结了广州市在院前医疗急救和社会公众急救中好的经验做法,完善了社会急救医疗管理的制度设计,突出了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一、加强急救医疗指挥体系建设。一是增强全市统一指挥调度能力。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负责全市院前医疗急救的统一组织、指挥、调度工作,急救医疗指挥分中心接受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调度和业务指导。二是提高科学调度能力和水平。急救医疗指挥机构应当综合考虑国家“120”呼救电话管理有关要求等因素,合理设置相应数量的“120”呼救线路和科学配备指挥调度人员,提高科学调度能力和水平。三是提升应急指挥信息化支撑能力。建立对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实行全程动态信息化管理,并推动指挥平台与医院信息系统和公安、消防等应急系统对接。
二、完善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及配套设施建设。一是完善院前医疗急救网络。《条例》明确了编制院前医疗急救网络设置规划的要求,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在现有院前医疗急救网络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急救医疗中心、急救医疗指挥机构直属急救站,探索建立院前医疗急救与消防救援统筹建设模式,建立健全联合救援机制,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效率。二是建立稳定的经费和人员保障机制。增加对“120”急救网络医院院前急救组、区域急救医疗中心、急救医疗指挥机构直属急救站等的补贴,建立“120”急救车辆清洗消毒场所,提升社会急救医疗服务水平。
三、加强院前医疗急救救治管理。一是创建传染病全链条急救制度。规定发现患者疑似传染病需要特殊防护的,急救医疗指挥机构、“120”急救网络医院、区域急救医疗中心或者急救医疗指挥机构直属急救站以及其他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采取积极救治措施。医疗机构应当开通急危重症患者就诊绿色通道,并接受急救医疗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调度。二是加强部门联动。规定急救人员途中遇到交通拥堵,或者急救人员无法进入现场开展急救等情况,可以请求公安或者消防救援机构等部门的协助。
四、构建社会公众急救工作机制。一是鼓励社会公众参与急救。规定鼓励具备急救能力的个人在医疗急救人员到达前对患者实施紧急现场救护,其紧急现场救护行为受法律保护。规定探索建立志愿者参与社会公众急救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医疗急救志愿者呼叫平台。二是扩大急救培训普及面。规定建立公众急救培训体系,人民警察、消防救援人员、政务服务人员等所在单位应当组织参加急救培训。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客运码头、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机场、高速公路服务区、体育场馆、风景旅游区等场所的管理单位,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企业,建筑施工单位以及大型工业企业等,应当配置必要的急救器械和药品,在生产经营时间安排经过急救培训的工作人员或者志愿服务人员在岗,并在院前医疗急救和突发事件中协助开展紧急现场救护。三是推动公共场所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条例》规定政务服务大厅、机场、火车站、客运码头、城市轨道交通站点、高速公路服务区、风景旅游区、学校、体育场馆、养老服务机构、大型商场等公共场所和单位应当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场所经营管理者承担组织培训使用、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等义务及未按规定配置、维护保养的法律责任。
附:新修订《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全文
请点击查看: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docx

为政之道,修身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作为年轻干部,在走上仕途之初,就应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把崇德修身作为终身课题,走稳走实每一步。
“德者,才之帅也。”作为年轻干部,要想行得端、走得正,就必须涵养道德操守,明礼诚信,怀德自重。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反观那些“前脚刚踏上仕途,后脚就走入歧途”,违纪违法被组织查处的年轻干部,有的初心不正、入党动机不纯,把入党当作升官发财的快捷通道,一旦手握权力,就以权谋私、大肆敛财;有的经不起诱惑,羡慕效仿老板大款挥金如土的生活,沉湎于花天酒地,热衷灯红酒绿;有的贪慕虚荣,在直播间打赏“刷跑车”“送别墅”,当“榜一大哥”,在网络游戏里“充值”“买装备”出手阔绰;有的道德败坏,沉迷于低级趣味,染上黄赌毒,醉生梦死。凡此种种,丢掉了一名党员干部的基本道德操守。
年轻干部大多学历高、接受过良好教育,视野开阔、接触各方面信息多,成长过程比较顺利,较少经历大风大浪的检验。面对困难和挫折、身处逆境时,有可能产生困惑、犹豫甚至动摇的想法,行为可能出现偏差。年轻干部要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一辈子不仅是时间概念,更是一种决心和意志。要始终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作为年轻干部,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保持平和心态,看淡个人进退得失,心无旁骛努力工作,始终对党忠诚、相信组织。
厚植人民情怀,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年轻干部大多成长经历简单,不少还是典型的从家门到校门、校门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对“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鱼水深情”认识上不够深刻、情感上不够深切,对党的群众路线理解不够透彻,可能产生思想上疏离群众、工作中脱离群众的问题。要站稳人民立场,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心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要珍惜敬畏组织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杜绝“官老爷”做派和特权思想,扑下身子、倾听民意,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严私德要从小事小节严起。年轻干部精力旺盛,乐于尝试新鲜事物,愿意结交朋友,喜欢丰富多彩的生活,但一定要牢牢守住拒腐防变的防线。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道理,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严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渐。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培养和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保持严肃的生活作风,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