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规范引领作用 全力推动规定落地见效——《信访工作条例》施行一年来成效明显
扎实推进条例学习贯彻 逐步完善法规制度体系
条例总结了党长期以来领导和开展信访工作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成果,是新时代信访工作的基本遵循。
为进一步推进条例落实落地,2022年4月,中央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组织召开座谈会,对条例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作出全面安排。第九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把学习贯彻条例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明确有关工作要求。
国家信访局制定学习贯彻方案,召开动员部署会议,指导督促各地区各部门全力推进条例落实落地;组织开展条例集中宣传月和全国条例知识竞答活动;局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组织编写辅导读本,带头进行专题解读,局班子成员与有关司室负责同志带头宣讲,共为70余个地方、中央单位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作辅导报告,通过现场、视频连线等方式辅导培训近百万人次。
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进学习贯彻条例工作。
——党政领导带头领学促学。全国所有省级党委通过常委会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方式传达学习条例,对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强化干部培训促进学深学透。公安部将条例作为公安院校和全体民警培训的必修课;山东举办专题研讨班和宣讲报告会,3500余名信访干部全员参训;云南组织专家录制系列微党课,将培训延伸到各地区各部门;天津建立健全年轻干部和新录用干部到信访岗位锻炼制度,促进能力提升。
——组织普法活动营造学习氛围。黑龙江开展集中宣传月活动,现场答疑解惑;内蒙古组织乌兰牧骑宣传队、大漠驼乡宣传队进行宣讲;新疆开展“国旗下宣讲”“马背宣讲”“毡房宣讲”等活动,将条例送到各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身边。
中央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国家信访局以条例为纲,健全完善配套措施,统筹协调全国信访法规制度建设。
国家信访局对信访工作运行、信访业务流程等制度规范进行全面梳理、认真研究,分批分期对相关文件进行修订完善,形成管当前、利长远的制度成果。
各地区各部门对本系统涉及信访工作的有关制度和规定认真清理,按照2年建成完善的制度体系目标,推进配套制度立、改、废,目前,省级完成率均超过70%,20个省份超过80%。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新时代信访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一年来,条例规定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落实、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协调、信访部门推动、各方齐抓共管”的新时代信访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做好信访工作的政治优势充分彰显。
中央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修订工作规则,健全完善信访形势分析研判、重大问题协调处理等工作机制;全国省、市级联席会议机制覆盖率达到100%,县级达到近9成,27个省份乡镇街道联席会议机制实现全覆盖。
各地区各部门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省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接访,其中省级领导接访下访4100余次,包案化解疑难复杂信访问题3200余件,有效带动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履行信访工作责任。
北京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到基层街道一线下访接访,形成良好带动效应;江苏建立健全党委常委会定期研究部署和政府组织落实制度,完善信访问题专业化解机制;安徽实行省、市、县、乡、村五级接访机制,推动信访矛盾及时就地化解;贵州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对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做好信访工作提出明确指示要求,省政府常务会议每月听取信访情况分析研判汇报,每月定期报告省长信件办理情况;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与11个市的市委书记、市长签订信访工作责任书,带动市、县、乡、村四级及相关职能部门层层签订责任书,构建责任体系。
一项项机制的建立,确保了把信访这个“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办好办实。
运用法治方式化解矛盾 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全国信访系统充分发挥条例的规范引领作用,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国家信访局全力推进“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狠抓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信访事项受理办理质量效率不断提升,2022年,20个省份的新发生重复信访量同比下降,16个省份信访事项按期答复率在99.8%以上。
——攻坚化解积案,开展源头治理。河南落实领导包案,从严从实、分级分类攻坚化解信访积案;广东坚持省领导“双包双挂”,属地和省直部门“双交双办”,形成化解信访积案强大合力;福建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坚持固定时间轮流接待群众,随访随接、应接尽接、全程督办,针对疑难信访积案专题约访,深挖症结、因案施策;宁夏巩固提升信访积案化解质效,推动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带动解决同类信访矛盾;湖南溆浦通过服务微信群即时答复群众政策咨询、网上诉求,确保信访事项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源头化解。
——坚持信访为民,开拓法治实践。山西省信访局与山西大学合作成立研究院,研究探讨条例施行后优化流程、提升质效、强化法治化的路径及政策支持,与电视台合作推出系列电视节目以案说访,引导广大群众依法信访、各级干部循法办访;吉林拓宽社会力量参与信访工作,各类专业人员和基层老党员、老模范等组成3万余人的志愿者团队,在各级来访接待场所无偿提供政策咨询、法律解释、心理疏导服务;上海市把群众建议征集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不断创新征集形式、丰富征集内容,细化调研论证、办理反馈、协调督办等流程,市民建议占信访总量的36.6%,报送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建议采纳率达98.5%。
信访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寄托着群众的信任,承载着党和政府的责任。全国信访系统正充分发挥条例规范引领作用,切实把条例规定贯彻落实到信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发展。

(图:沙面街道综合保障中心组织网格员登记出租屋新来穗人员情况)
(图:沙面街道综合保障中心组织网格员检查消防器材)
(图:沙面街道综合保障中心网格员要求居民整改消防隐患)
根据《关于进一步强化来穗人员和出租屋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为进一步加强全区来穗人员和出租屋服务管理工作,有效整治出租屋安全隐患问题,近日沙面街道综合保障中心组织网格员开展出租屋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工作。
此次工作主要针对出租屋消防安全、燃气安全等突出问题进行排查,共排查82户,整改隐患2项,派发宣传单164张,新登记来穗人员4人。通过此项工作,有效消除了存在隐患,进一步提高居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下一步,沙面街道综合保障中心将加大常态化巡查力度,完善出租屋安全隐患预警和查处机制,及时消除各类潜在风险和安全隐患,建立健全常态化巡查和监管机制,及时排查整治出租屋安全隐患问题。对巡查发现的消防器材失压过期、电线乱拉乱接等安全隐患问题,全部在“粤平安”网格化信息系统上报,并及时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整治,做到应报尽报、应查尽查、应改尽改。
5月6日上午,人流如织的广州市流花湖公园,一场独具特色的户外宣传活动吸引着来往群众驻足观看、参与互动——在《信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一周年之际,广州市信访局举办《条例》集中宣传日暨“标兵面对面”服务群众活动,拉开了全市《条例》落实一周年系列宣传活动的序幕。
活动现场,大屏电视滚动播放《条例》宣传视频,宣传展板图文展现《条例》主要内容,工作人员穿梭在人群中发放宣传资料,近600名群众先后前来咨询,12名身披绶带的“广州信访铁军标兵”热情地为群众答疑解惑。现场采访中,家住越秀区六榕街某老旧小区的覃大妈对记者说道,“以前遇到物业管理、邻里纠纷、交通出行、噪音污染等‘烦心事’,不知道该向谁反映。今天听了工作人员讲解,我们才知道原来用手机扫一扫‘穗信访’二维码,就能很快地把问题反映上去,真的是越来越方便”。“跟群众像家人般地聊家长里短、话柴米油盐,这种无障碍沟通让我们心贴得更近了”。“一看到群众那双写满期待的眼神,我内心就油然而生一种责任感,思想和心灵都得到一次升华。”活动现场,广州市信访局入选广东省“人民满意公务员”的四级调研员徐长山和获评广东“最美信访干部”四级调研员钟憬由衷地感慨。
自2022年5月1日《条例》正式实施以来,广州市各级各部门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大力推动《条例》落实落地。当日,全市信访系统同步开展集中宣传、现场服务活动,先后有4000余群众到场参加活动,广大信访工作者现场为群众宣讲《条例》,有效提高群众依法信访观念和理性维权意识,引导广大群众依法维护群众权益、理性表达诉求,自觉维护良好信访秩序。
下一步,全市信访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信访局和省信访局关于开展《条例》落实年活动的部署要求,通过组织开展媒体宣传、巡回宣讲、主题征文、上门服务、排忧解难等多种形式,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广泛宣传,持续推进学习宣传贯彻《条例》走深走实。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