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跃居全省第一
4月28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2022年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名单,我市共有170家企业上榜,总量跃居全省第一。其中新认定27家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新增数量居全省第一。
我市新一批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类型多元,涵盖现代种养、农产品精深加工、市场流通、科技服务等多个涉农领域;品牌知名度高,3家企业获“中华老字号”称号,1家企业入选《2022年中全球独角兽榜》;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市新一批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涉农收入超380亿元,累计带动农户6万多户,每户年均增收约1.2万元。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做好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工作,扎实推进实施《广州市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若干措施》《广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广州市农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推进领导挂点联系服务企业工作,努力将规模实力较强、联农带农较紧、科技水平较高的农业企业纳入全市龙头企业队伍,进一步构建国家、省、市、区龙头企业四级联创、结构合理、梯度发展的良好格局。

5月10日上午,广州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直属大队在海珠区新洲码头举办公开销毁违法捕捞工具活动。对2018年至2021年期间,在主城区渔业资源保护执法过程中罚没的违法捕捞工具及网具进行集中销毁。此次现场销毁的罚没物品数量共计233件,包括涉渔“三无”船舶、电鱼机、蓄电池以及“大口笼”“蛇笼”等违规网具。现场会设置宣传展板,展示涉案物品及部分案例、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此前,在今年3月23日,广州南沙区、番禺区海洋综合执法部门已联合举办集中销毁涉渔“三无”船舶活动,公开销毁涉渔“三无”船舶63艘。
近年来,广州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积极组织落实“中国渔政亮剑”等系列专项执法行动,不断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工作力度,严厉打击使用“三无”船舶、禁用渔具和使用电力进行捕捞等违法行为,以实际行动维护了辖区渔业资源生态平衡,促进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自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来,市交通运输局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以保障第133届广交会期间道路运输安全顺畅为契机,聚焦交通运输执法客运一线,全面淬炼党员领导干部实干担当、执法为民的品质。广交会举办期间,市交通运输局共出动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人员2062人次,立案查处各类客运违章616宗,保障道路运输安全顺畅,广大来穗中外客商出行安全舒心。
“一盘棋”理念,机关党员干部支援执法一线。同比历届广交会,本届广交会线下规模最大,市交通运输局高度重视,精密组织,把此次广交会道路运输服务保障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点工作来抓,抽调党员干部600余人次,充实交通运输执法一线,支援广交会期间重点执法区域。
提前普法约谈,压实道路客运企业主体责任。为压实道路客运企业的主体责任,市交通运输局在本届广交会开展前一个半月,对市中心五区主要出租车企业及网约车平台分批进行普法约谈124次,宣贯本届广交会客运保障的重要性。要求出租车企业及网约车平台,加强车辆和司机管理,引导司机遵章营运,热情服务。
突出执法重点,严打道路运输重点客运违章。在琶洲展馆地区,以精干执法力量巡查打击与关键节点值守处突的方式,引导客商乘坐正规营运车辆,严厉打击各类客运违法违章。在广州南站、白云机场等枢纽站场区域,根据客商来穗及离穗时间,分时段重点保障枢纽站场到达区或出发区域营运秩序,尤其是客商来穗深夜凌晨时段,地铁停运后的营运秩序保障。在广州塔、海心沙、体育西等多个商圈景点,重点加强夜间出行高峰时段现场营运秩序保障,查处巡游出租车议价拒载、非法营运等违章行为。
强化科技执法,全面提升道路客运执法效能。在琶洲展馆周边等重点区域划定电子围栏,根据营运车辆在围栏内行驶数据,筛查违章线索并依法查处。开展视频监控巡检,对有违章苗头的巡游出租车,通过后台通知车辆所属公司加强监督管理。在关键时间节点和区域,使用大数据筛查出租车违章线索,查处网约车无证、司机违约等违章行为。本届广交会期间,非现场执法立案360宗。
全面执法监督,保障交通运输执法严谨公正。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围绕本届广交会期间道路客运执法重点,通过开展执法勤务风纪专项监督,对执法队伍工作台账和勤务执行情况进行全面“体检”。聚焦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通过现场走访、电话回访群众30余人,梳理核查重点线索20余宗,及时回应和解决群众诉求问题。聚焦执法队伍风纪等重点,针对全市重点交通枢纽、广交会展馆等重点站场周边区域及路段,通过暗访等方式开展执法监督25次,及时反馈并督办问题线索17条。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