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4个月广东外贸出口增5.4%,农产品、新三样出口表现亮眼
记者从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获悉,今年1—4月,广东外贸进出口2.52万亿元,同比下降0.7%。其中,出口1.68万亿元,增长5.4%;进口8415亿元,下降10.9%。
受海外需求走弱、高基数等影响,1—4月广东外贸进出口微降,但呈现出几大态势——一般贸易、保税物流比重提升,贸易伙伴更加多元,“新三样”、农产品出口表现亮眼,大宗商品、消费品进口增长。
总体来看,广东外贸发展韧性强、亮点多、活力足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接下来,随着广东经济活动快速复苏,稳外贸政策持续发力,广东外贸有望持续稳中向好,为实现全年增长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5%
比重持续提升
4月18日,一批变压器等货物在东莞虎门港综合保税区内的“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办理海关通关手续、完成航空安检和打板后,乘坐专用船舶从东莞港启航,直达香港机场码头,再装上飞机发往全球,标志着该空港中心项目正式运行。这也是全国首个直达机场空侧的跨境海空联运项目。
以往内地出口货物经香港机场发往全球,需要先办理海关通关手续,再通过公路运输经深圳口岸后,运到香港机场货站。“现在‘一站式’,在空港中心‘直提’‘直装’,预计营运成本和货物处理时间都将减少近三成,受到很多外贸企业欢迎。”华海科技物流供应链(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浩声说。
1—4月,广东一般贸易进出口1.47万亿元,增长4.9%,占进出口总值的58.1%,比去年同期提升3.1个百分点。同时,跨境物流全面恢复促进了保税业务发展,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4285.4亿元,增长11.1%,占比17%,比重提升1.8个百分点。
在东莞清溪保税物流中心(B型),货车正有序进出卡口,仓库装卸区工人们搬运、打包、装车,一派繁忙景象。今年一季度,该中心进出口总值达42.3亿元,在全国84个保税物流中心中首次位居第一。
“良好的通关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等先后将区域物流中心落户这里,进而又带动上下游企业业务发展。”东莞市巨航仓储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子民说。
从经营主体看,民营企业保持广东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1—4月,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1.53万亿元,增长6.5%,占进出口总值的60.5%,比重提升4.1个百分点。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8544.5亿元,占33.8%;国有企业进出口1390.9亿元,占5.5%。
从贸易伙伴看,1—4月,广东对主要贸易伙伴东盟、欧盟进出口分别增长7.8%、0.3%;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9.8%,占进出口总值的29.3%;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增长0.7%。此外,对拉美的巴西、智利进出口分别增长30.7%、4.6%。
特色农产品出口
成广东外贸发展新名片
从产品上看,“新三样”、农产品出口表现亮眼。1—4月,广东机电产品出口增长2.3%,占广东出口总值的66%。绿色低碳产品市场需求旺盛,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分别增长9.5倍、35.4%、102.4%。仅广州海关关区企业,一季度出口新能源汽车超1.1万辆,同比增长316.1%,成为当前外贸新的增长点。
此外,特色农产品出口成为广东外贸发展的新名片,干鲜瓜果、蔬菜出口分别增长51.7%、37.3%。日前,经湛江海关所属霞海海关检验检疫合格后,一辆满载6万尾金鲳鱼苗的运输车辆驶出鑫瑞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场,正式踏上前往马来西亚之旅。
这是湛江口岸首次出口金鲳鱼苗。湛江金鲳鱼年产量达10万吨,占全国40%,是国内最大的金鲳鱼养殖基地。“作为一家海水种苗企业,我们每年培育的金鲳等海水鱼苗达3000万余尾。成为湛江首家获出口资质的金鲳鱼苗培育企业,我们首次尝试出口,期待市场反响。”湛江鑫瑞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凡说。
从进口看,广东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带来了对大宗商品旺盛的需求。1—4月,铁矿砂、煤炭、原油等进口分别增长22.7%、27.6%、13.4%。同时,社会零售消费回暖,带动消费品进口增长。1—4月,珍珠宝石及半宝石、首饰进口分别增长28%、6.7倍;肉类、水产品、乳品进口分别增长25.3%、22.1%、5.1%。
4月10日,980吨低硫保税燃料油通过管道,从广州黄埔西基油库直接输送到“粤航油3”号供油船,其为刚刚靠泊的国际航行船舶“海格力斯”完成燃油加注,这是黄埔海关首票全流程无纸化办理的跨关区保税油直供业务,标志着黄埔海关保税油供应无纸化试点正式启动。
“以前供油船来加油至少要1—2天,现在只用1小时,船到即加、即加即走,体验非常好。”“海格力斯”相关负责人说。“无纸化试点实现了保税油出库、直供申请、供船申请、核销结关全流程在线办理,再也不用多次往返供油和受油两地海关提交纸质单证了,大大提高了效率。”中石化浙江舟山石油有限公司负责人谢明说。
据介绍,接下来广东分署和省内海关将统筹发展与安全,落实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强化监管优化服务,支持广东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全力推动外贸促稳提质,为广东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贡献海关力量。

“从外资看,自2018年我国取消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以来,该行业累计新增实际使用外资达156.9亿元。”日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外国投资者抓住机遇持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2022年全年和2023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业引资同比分别增长138.7%和179.1%,为制造业引资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其实不止新能源汽车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吸引外资也实现了同比增长。数据显示,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567.1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医药制造领域引资同比分别增长55.7%、50.3%、24.6%和20.2%。
引资质量的持续提升为吸引外资实现“开门稳”奠定了坚实基础。数据显示,1—3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4084.5亿元,同比增长4.9%。随着“投资中国年”招商引资系列活动的启动,各地“走出去”“请进来”招商力度不断加大。前3个月,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万家,同比增长25.5%。
信心提升 对中国经济也对外企发展
科尔尼全球商业政策委员会发布的2023年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FDICI)报告指出,随着中国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国际企业对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信心快速恢复,中国FDICI排名从第10位跃升至第7位。
据了解,参与FDICI报告排名调查的企业年收入均在5亿美元以上,涉及各行各业,该指数排名前25的国家近年来占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流量的95%以上。
该报告还在今年首次对新兴市场做了单独排名,旨在让企业领导者深入了解新兴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中国位居新兴市场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榜单首位。
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是欧莱雅中国财报实打实成绩的重要支撑。在欧莱雅中国2023年发展战略年度沟通会上,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表示,2022年,欧莱雅中国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5.5%,超越市场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其中电商渠道更是实现了同比两位数增长。高档化妆品部的产品在中国所占市场份额已超过30%、大众化妆品部的2个品牌分别斩获去年“双11”美妆品牌和彩妆品牌第一名。皮肤科学美容部的产品在北亚区净销售额同比增长18%、中国区增速高达市场6倍;专业美发产品部的销售在北亚区同比增长24%、中国区同比增长高达32%。2023年一季度,欧莱雅销售额同比增长13%,其中品牌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业绩表现又一次超越了中国美妆市场的平均水平。
“2022年,我们成立了上海美次方投资有限公司,并做出了第一笔投资,将在未来与中国的本土企业一起推动创新。”费博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欧莱雅中国将从创新、多元包容、多极化、全球本土化、可持续发展“5界”策略打造美的纪元,秉持“在中国,为中国”,并且“在中国,为世界”创新发展。
加强研发 为中国更为全球市场
随着外资研发中心、制造业引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等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中国以创新为重要特征的产业生态系统竞争优势日趋形成,特别是在华的外资研发机构在其母公司和全球的地位不断提升,在中国开展的研发活动也具有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欧莱雅中国研发和创新中心是集团全球六大研发中枢之一,也是欧莱雅集团在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研发员工最多、涵盖研发技术最全面的科研创新中心。该中心不仅与全球其他研发中心互相交流共享彼此最新的创新技术,惠及全球,还加强与本土生态圈包括学术机构、供应商、初创企业等的交流与合作。
该中心于近日发布的一款针对北亚消费者的洗护发产品,正是“中国创新,世界灵感”的体现。“离子键重塑科技的开创和应用结合了全球的研发经验与中国研发对本土消费者的深入洞察,是集团‘全球本土化’策略的代表。”欧莱雅中国研发和创新中心产品开发负责人白林表示,这次发布的新科技不仅能更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更将持续引领并启迪北亚乃至全球美妆科技的研发和创新。
进入中国市场已30年的阿斯利康对中国本土创新也显示出了持续信心。在日前举行的“阿斯利康中国研发日”活动上,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肿瘤研发负责人Susan Galbraith博士直言,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中心一直是阿斯利康全球研发布局的战略重点之一。近年来,阿斯利康在确保同步参与全球研发缩小中国创新药上市时间差、更好地满足中国患者需求的同时,还在中国尚存在巨大医疗需求的疾病领域进行前瞻性布局,逐步朝着引领全球新药研发方向进一步发展。目前,阿斯利康中国研发管线重点项目与全球研发管线的同步研发已经达到100%,早期研发项目占比20%。
接下来,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中心将开启阿斯利康肿瘤研发中国博士后项目,助力中国医药研发人才培养、基础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阿斯利康全球高级副总裁、全球研发中国中心负责人何静博士表示,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释放活力,医药创新产业与全球创新产业链深度融合,中国正在全球医药研发舞台上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阿斯利康将不断夯实在华研发管线,持续推动自主研发,拥抱外部合作,携手各界合作伙伴提升中国早期科研实力。同时,立足阿斯利康全球医药研发优势资源,进一步深化与中国本土创新力量的合作,不断构建走向全球的重要桥梁。
各有关答辩人员:
广州市2022年度图书资料、群众文化、文物博物、艺术、广播电视工程、乡村工匠民间艺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审面试答辩定于2022年5月下旬和6月上旬举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面试答辩的时间和地点
广播电视工程专业(副高):2023年5月24日(星期三)14:00—18:00
乡村工匠民间艺术专业(正高、副高):2023年5月31日(星期三)9:00—12:00
艺术专业(副高):2023年6月1日(星期四)8:30—17:00
图书资料专业(副高):2023年6月5日(星期一)9:00—17:30
文物博物专业(副高):2023年6月6日(星期二)8:30—17:30
群众文化专业(副高):2023年6月7日(星期三)9:00—17:30
2023年5月24日(星期三)、2023年5月31日(星期三)职称评审面试答辩地点:广州市海珠区警安街1号保利康桥大厦17楼会议
室。请答辩人提前20分钟到19楼1902会议室候考签到。
2023年6月1日(星期四)—2023年6月7日(星期三)职称评审面试答辩地点:广州市海珠区警安街1号保利康桥大厦1楼会议室,请答辩人提前20分钟到17楼会议室候考签到。
(公交车站点:海珠区滨江东路站,可乘131A路、121路、24路等或地铁8号线中大站A出口转乘211路到滨江东路站下车)。
二、面试答辩程序
面试答辩的顺序原则上采取抽签办法决定。面试答辩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自我陈述。申报人重点对本人获得现专业职称以来的专业创新、特色、效益、贡献等进行自我评价。自我陈述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分钟。
(二)回答问题。面试答辩专家组根据申报人的具体情况,就申报人的专业能力、业绩成果、实际贡献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公共知识等提出2至3个问题。申报人思考和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时间原则上不超过8分钟。
面试答辩时间总计不超过10分钟,面试答辩成绩不公布,不组织二次答辩。
三、面试答辩注意事项
(一)为加强卫生防护,建议答辩人员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参加面试答辩。
(二)参加面试答辩的人员须携带本人身份证,按要求准时到保利康桥大厦候考会议室报到。未能如期参加面试答辩的,视为自动放弃申报评审。
(三)参加面试答辩人员应遵从工作人员安排,自觉遵守会场秩序。在候考室内按一定距离就座,避免人员聚集。答辩人员可带书籍等候场,但所有通讯及电子设备均须在签到时交予工作人员保管,答辩结束后取回。答辩时,面试人员禁止携带任何资料和通讯工具入场。面试答辩结束后应迅速离开现场,不得与未答辩的人员交流。
(四)因候考时间可能较长,建议答辩人员根据自身需要准备饼干等干粮(无刺激性气味)。评委办将为参加下午答辩的人员提供午餐。
四、联系方式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职称办公室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83842977,86666330
联系人:李惠云,王三河
附件:面试答辩位置地图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3年5月12日
附件
面试答辩位置地图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警安街1号保利康桥大厦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