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港智造合作区位于黄埔区东南端,是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顶点,是广东东进和北拓的交汇点,地理位置优越。合作区范围包括广州开发区西区、云埔工业区及相邻的城市社区,总面积56.39平方公里。
其中,西区作为广州开发区重要的制造业聚集区和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拥有众多世界500强投资企业,以不到全区2%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区10%以上的经济效益;云埔工业区作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拥有明珞装备、瑞松智能、黑格科技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工业总产值有望在2023年突破2000亿元。
●湾区时报 记者 张成 通讯员 冯冬枚 许诺
交通兴产,加快优化交通体系
翻开广州开发区的发展地图,始建于1985年、当时号称“广州最宽第一路”的开发大道(前身夏港大道)南北走向,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广州开发区改革开放的发展大门;并且,以黄埔港为支点,撬起了万亿工业产值和万亿商贸销售额的丰厚家产。
以路通城、路通产兴是广州开发区的领先制胜法宝。如今,年近40的广州开发区迎来穗港智造合作区的发展际遇,依托两江六岸、江海相连的区位优势,打通路网、畅通“血脉”,加快构建大交通体系也历史性地成为破解高质量发展瓶颈的重大时代课题。
2022年9月,历时四年,西区隔墙路(西出口)改造工程项目顺利通车并投入使用。作为西区的主要交通出入口之一,隔墙路缓解了当时进出西区唯一通道——开发大道的交通压力,显著改善了西区交通系统,驱动广州开发区“制造业”、“实体经济”两大巨轮驶向高质量发展新蓝海。
2023年2月,黄埔区成立临江大道、开放大道、科知通道三大“交通主动脉”工程推进专班,形成专班推进、专人负责、专题协调的重点项目工作机制,强化统筹协调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为全区交通体系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其中,在西区,以打通外部联通、畅通内部循环为抓手,谋划8个市政道路新建和升级改造工程,推进建设2个市政道路新建和升级改造工程,加快构建四通八达、层次结构分明的交通体系,全面强化与南沙、番禺、天河、增城及东莞市等交通互联互通。
作为穗港智造合作区主要对外联系通道、三大“交通主动脉”工程之一,临江大道(鱼珠湾隧道)建设工程目前已完成总承包招标,临江大道先行段工程(包括广江路改造工程、 西基路立交改造工程、黄埔大桥-西滘河建设工程)已获取立项批复,计划在今年9月底动工建设。
开发区通道(化龙隧道)、西区-麻涌过江通道、港前路东延线等项目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前期工作。东鹏大道南延线已进场施工,目前进行丹水坑隧道北侧进口右幅支护桩施工,保沙路污水管施工,项目建成后将全面强化开发区西区与科学城、知识城三城联动。
在内部路网提升方面,西区益海嘉里周边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力争今年动工;西区道路提升改造工程、隔墙路南往西匝道工程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前期工作。云埔工业区玉云路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东鸣路、永达路改造工程及东鸣路跨牛屎圳桥梁工程正加快施工,开发区东区道路(一期)改造工程10条道路升级改造预计今年9月底完工,东区瑞祥路周边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继续推进。
交通路网的不断完善,不仅极大地便利了居民的出行,也为企业创造了更加便捷畅通的物流运输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打造更加强有力的硬件基础支撑。
以城留人,大力提升城市品质
广州开发区作为发展较早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穗港智造合作区所属片区以制造业为重,区内产业云集、劳动就业人口较为密集,职住平衡率较高,随着产业振兴和转型升级不断加快,如何实现以产聚人、以城留人,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的职住平衡和更高质量的产城融合?
近年来,广州开发区城市建设理念逐渐实现“以产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大力推进城市功能完善工程,提升城市品质。
广州开发区西区碧华街、广保大道北段、东江大道保税区段、保盈大道一期段等37条道路,云埔工业区兴埔路、恒达路、骏丰路、埔南路、耀南路、康南路等11条道路陆续完成了改造提升,通过实施车行道沥青路面整治,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交通设施改造,公共给排水系统更新,行人指路系统、路灯设施及绿化景观升级改造等系列举措,城市客厅提升了亮度,更增添了人文温度。
以“小切口,大变化”,穗港智造合作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优质生活圈。在东晖路、青年路、开发大道、明珠路等7个路段共7.5公里机非分离改造建设,在开发大道创业路口、开发大道青年路口等路口设置右转弯内轮差警示区建设,营造更加安全、畅通、高效的交通出行环境,让群众出行更舒心、更安心。全面提升夏港廉洁公园、青年公园、青年路、志诚大道、西基公交总站等城市家具品质,打造城市靓丽的风景线。
急企业所急,干民之所盼。立足“人民城市”建设理念,城市品质的提升,归根结底是为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广州开发区不仅在城市形象上下足了力度,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民生保障和企业服务方面也拿出了更多务实有效的举措。
聚焦出行需求,加快形成“地铁+有轨电车+公交”的立体交通出行模式,持续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能力。
在原有地铁13号线3个地铁站覆盖的前提下,黄埔区推动地铁5号线东延段不断加快建设,将在西区沿开发大道设4个站点,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的覆盖率。有轨电车2号线北段(香雪地铁站—开源大道东站)正在开展不载客试运行,力争今年5月实现北段开通运营,全线预计在2025年年初实现开通运营。
有轨2号线作为低运量轨道交通,该线全长14.38公里,全线共设站19座,自北往南串联起科学城、穗港科技合作园、穗港智造特别合作区南岗片等重要功能区,形成与园区快速发展需求相匹配的交通路网配套,为周边20余万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同时,黄埔区针对重点服务产业就业人群出行需求,对393路、高峰快线28路、340路等公交线路在线路走向、服务时间等方面进行优化,开通云埔01线、云埔02线共2条便民服务车线路,完善工业园区、社区公交服务设施,最大程度提升出行便利性和出行效率。
聚焦职住平衡,着重加大住房保障力度。黄埔区大力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目前已累计向13位符合条件的港澳青年分配公租房、人才住房,并向3 位港澳青年兑现人才住房租金补贴 2.7万元。
同时,向注册地在穗港科技合作园区、穗港智造合作区的企业供应新就业无房职工公共租赁住房、人才住房,近两年累计有18家企业超180位符合条件的员工入住公租房和人才住房,10家企业超90位人才享受至少50%人才住房租金补贴政策优惠,已兑现补贴共31.90万元。
黄埔区还多渠道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安居困难问题,经初步摸查,已有13个项目超7000套租赁性住房有意向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体系,将有效解决各类产业员工住宿难题。
聚焦企业发展需求,黄埔区有序开展重点企业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对石英路、开发大道青年路天桥段等人行道及路面进行翻新改造,优化提升安利、保洁等厂区周边环境,为保盈大道摩天工坊项目等在用电审批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和帮助,为企业生产经营保驾护航。
宜居宜业,推进建设全域公园城市
广州黄埔,依水而生、以水而名、因水而兴,区内沿江岸线长约43公里。穗港智造合作区是黄埔区推进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建设的重要片区,不仅拥有南海神庙、扶胥港等享誉中外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珠江涌、庙头涌、南湾涌、东滘涌、丹水坑风景旅游区等丰富的生态资源。
近年来,黄埔区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空间、产业、人文三大要素,在穗港智造合作区全方位开展人居环境提升和城市风貌塑造,大力提升城市魅力、活力和竞争力。
2021年,启动碧湾古港碧道建设工程,在南海神庙周边6条河涌建设都市型碧道,并将其打造成为黄埔特色鲜明的碧道工程。
2023年,在建设全域公园城市的目标引领下,穗港智造合作区统筹推进珠江沿岸空间环境和景观风貌提升,加快推进慢行系统的贯通,完善生态廊道系统,提升滨江绿地,完善沿江生态景观结构,多维度塑造高品质的滨水公共空间。
目前,扶胥运河连通工程正在加快施工,该工程对东滘涌、南湾涌(含夏园湖及南湾支涌)及庙头涌支涌进行河涌疏浚总长约3.84公里;对南湾涌、庙头涌支涌进行堤岸提升改造长约 2.91公里;对庙头涌支涌(港前路至西滘涌)、西滘涌(庙头支涌至南湾涌)、东滘涌(开发大道以西)、夏园湖等进行滨水空间配套提升和水生态修复;对南湾涌水闸进行拆除重建;对庙头涌2号水闸进行拆除,新建跨涌桥梁一座;在夏园湖及东滘涌新建码头等。
同时,加快构建公园融城、布局均衡、功能完善、全龄友好的全域公园体系,将区域各个绿色景观节点优化提升、串珠成链,打造公园城市典范标杆。2019年以来,区域内改造提升城市公园1个、建设口袋公园3个。
今年2月底,夏港街普晖社区口袋公园在完工并对外开放。该园以“邻里大客厅,共创美好”为主题,建设面积约5000平方米,园内设有林荫广场乒乓球场地、健身场地、棋牌桌、儿童游乐场等,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游客需求。
下一步,黄埔区按照2023年编制的普晖滨江体育口袋公园、青年休闲公园、滨河路企业文化口袋公园等5个口袋公园方案,加快推进口袋公园建设、绿化整治工作,预计到2025年底建成10个口袋公园。
“推窗见绿、出门见园”,开放多元、共享惠民的公共空间为社区居民创造了更多城市休憩游乐空间,穗港智造合作区通过连片改造、串珠成链,在优化城市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进一步擦亮海丝文化、港口城市名片,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