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奔腾笛声鸣 千帆竞发启新程
唐代广州成全国造船中心之一 中国现代船舶修造业在广州发端
广州地处东、西、北三江与南海交汇处,素来水网密布,海岸线曲折,“水”与广州先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先秦到两汉,从唐宋到明清,在茫茫江河湖海中,广船纵横驰骋,创造出多项第一,奠定了千年商都广州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今日珠江潮起两岸阔,向海扬帆正当时,广州吹响了把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的号角。
秦汉·先民“放火造船”是绝技 秦汉广州或有造船台
先秦百越先民始为舟
汉代广船已有船尾舵
广州人素来善造舟,早在先秦时期就掌握了独特的造船技术。《山海经》提到“番禺始为舟”,说的就是今广州一带的百越先民,从上古时代开始就会“剑木为舟”。他们的绝技是“放火造船”:找来可造船的树干,将需要用作船舱的部分挖空,其他地方则涂上厚厚的泥巴,一点缝隙都不留,然后放一把火,涂上泥巴的部分完好无损,没涂泥巴的部分烧成了炭,用石器或青铜器打磨,一艘“原生态”独木舟就造成了。
秦军南征百越时,双方曾爆发水战。越人驾小艇神出鬼没,如鱼群一般穿梭于河涌汊流,白天躲进深山密林,晚上又从暗处突然杀出。秦军原以为征服岭南,如热鏊翻饼,不料打了两年仍深陷泥潭,主帅屠睢还战死了。当秦始皇再派任嚣、赵佗挥师岭南时,打造水军变成了重中之重。
20世纪70年代,一个疑似在秦代用来造船的船台遗址在广州中山四路、中山五路交会处被发现,现场出土了3个长逾百米、呈东西走向、平行排列的木质造船台以及南侧的木料加工场。3个船台均由枕木(用杉及簟树)、滑板(用樟木)与墩木(用格木)组成,船台与滑道结合,形如现代的火车轨道,规模较大、结构完备。有专家认为,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已知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造船工场,推测该造船遗址可建造30~60吨的木船,甚至可成批制造;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此处木构建筑不是造船台,而是南越国宫苑建筑的基础部分。
宋人沈怀远的《南越志》记载,“南越王造大舟,溺水三千”,这种南越舟“其大千石”(约合今天的25.5吨)。南越舟是见于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广东船舶。西汉南越王墓在发掘时出土了一个提筒,提筒上有船纹饰,四艘同一形制的战船,艏艉相衔成环。这是一艘岭南的民族特色战船,它艏艉高翘,体型修长。船体明显绘出甲板并建楼一层,船内分舱,满载战利品,其中的一舱内满是铜鼓。船上还绘有“羽人”战士提敌首级或执宰俘虏等情形,船上有桅、帆、舵等齐全的配套设施和属具,这些设施都是当时最先进的装备。
到了汉代,广州的造船技术又有新突破。越秀山上的广州博物馆里有一艘看似“平平无奇”的东汉“陶船”模型(原件已在国家博物馆),这是一艘航行于内河和浅海岸的客货两用船,船分前中后三舱。船尾有望楼,船前系锚,后有舵。船头两边安插桨架三根,舱内横架梁担八条,可加强船体结构的牢固度及加深吃水量。船头还有一个小篷防浪,浪打在上面,水就会被挡回去,不至于灌入船内。
东汉陶船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使用船尾舵的船只,说明中国早在公元2世纪已发明和使用船尾舵,是最早发明和使用舵的国家。船尾舵是定向工具,可以使远洋航行变得更容易。
东汉陶船
那么,古人是如何在海上航行的呢?据史料记载,约在公元前111年至公元前87年,汉武帝派遣译长,招聘船员,组成官方船队,沿着中南半岛,经今天的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缅甸等地,远航到黄支国(今印度康契普拉姆),最后抵达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返航。这是史上最早关于海上丝路的官方记载。
马来西亚道理书院院长、韩江传媒大学特聘教授王琛发认为,从汉代到六朝时期,造船技术毕竟有限,商船不可能直航,船从中国南方出港,需沿近岸走短途,沿途还得上岸补给,具体来说,就是利用季候风航行,船员白天看着沿岸地理标志定位,夜晚则靠星宿来指引航程,所以,那时船舶只能贴着海岸线航行,不能真正穿越深海。
唐宋·中外融合提升造船技术 岭南“木兰舟”可载数百人
唐代广州成全国造船中心
广船助高僧鉴真东渡日本
大唐气象恢宏,对外商实行“招诱奖进”政策。杜佑任岭南节度使时,建造楼船、艨艟、斗舰、走舸、游艇、海鹘等各种战船,在江河大海上冲波激浪巡逻。当时的广州海贸大兴,成为全国造船中心之一。
《新唐书》记载,广州一地一次“能造船五百艘”。唐代地理学家贾耽还细说了航程达万里的“广州通海夷道”(见《新唐书·地理志》),航线从广州经过南海、印度洋至波斯湾,为远洋船舶提供了航路指南。
今广州大德路与海珠中路交界之处,古称西澳,是当时全城最大的内港,唐代年间,西澳码头每天风帆如织,各国商舶在这里卸下犀角、象牙、玳瑁、龙脑(传统的名贵香药)、白豆蔻(该植物根茎、果实和种子均可食用,种子可用作香料)、檀木等货物,又把瓷器、丝绸、布帛、丝线、绣品、漆器、糖、酒、茶、米、梳子、伞、扇子等装上船。唐人王建在诗中描述说这里“成头龙脑铺,关口象牙堆”,可见当年贸易之繁盛。
据统计,唐代每天到广州的外商船舶约11艘,全年到港舶数达4000艘。若每船载客200人,则平均每天在广州港登陆者达2200人,一年达80万人次。汇聚于广州的外商以东南亚、大食(今阿拉伯地区)、波斯(今伊朗)蕃客最多,他们夏季到广州,待到冬季回航。空闲之际,大家趁机清理船身上的海蛎子,修补裂缝,重新上桐油等。广州的船匠迎来最忙碌的季节,他们上船干活,边看边学,把外来技术融会贯通,提升了广州的造船技术。
广州先民发现,大食人用桄榔纤维缝合木船(桄榔:树木像棕榈而坚硬,它的皮很柔,坚韧可以作绳用),比钉子更好,不会生锈。很快,广州造的新船也用上了桄榔纤维。唐代学者刘恂在《岭表录异》里总结说,把桄榔纤维用咸水浸泡,使它膨胀,变得坚韧,用来缚船,不用钉线也非常结实。
广州船匠又发明了用橄榄糖填塞船缝的方法,《岭表录异》里说:“(橄榄)树枝节上生脂膏如桃胶,人采之,和其皮叶煎之,调如黑饧,谓之橄榄糖。用于修船缝隙,干后坚于胶漆,着水益坚耳。”原来,橄榄糖水分挥发后,完全和缝隙合为一体,入水后不但不会泡软,反而更坚固。
天宝二年(743年),海盗侵犯永嘉郡(今浙江温州),朝廷命南海太守刘巨麟率水师北上征讨。扬州大云寺高僧鉴真当时正准备第二次东渡日本,他看到广州的大船,遂向刘巨麟提议购买一艘,刘巨麟欣然答应。这艘广船可载中日僧人17人,舟人18人,玉作、绘画、雕佛、刻镂、铸写、绣师、修文、镌碑等工匠85人,共120人,同时可载粮食、佛像、佛典、香料、药品等一大批货品远航。
宋代官方在广州等地设立“市舶司”,职能类似现在的海关。由广州开往海外的船舶统称“蕃船”,与泉州“海舶”、明州“船舶”齐名。广州船匠特别重视加强船舶的纵向强度,底部以从头到尾的龙骨为主干,船壳是由多层板料叠加而成,采用榫合钉接法,将构件坚实地连接起来;精工细作的捻缝工艺保障了船舱的水密性;再运用升降舵、平衡舵和披水板,提高船舶的操纵性。
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里描述说,岭南有一种巨舟,呼作“木兰舟”,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柂长数丈。船上可载几百人,贮藏一年的粮食,甚至可养猪、酿酒,有纺织机和商店。由于木兰舟体型够大,抵御风浪能力较强,很多大食人看中木兰舟,以致一舱难求。
南宋年间,商船“南海一号”从泉州出发,经停广州后驶向南海,不幸沉没。近年来,“南海一号”被打捞出水,专家发现船上有400多公斤石锚和40多公斤的铁锚,船舶制造还采用了水密隔舱技术。该技术是中国的又一创造,在舱与舱之间用舱板隔开,航行中若有一两个船舱破损,其他船舱不会进水。
明清·使用铁力木坚不可摧 “广船”一度成为海上巨无霸
戚继光将广船改造为舰 肃清倭寇
清代广船绕好望角远航 闻名海外
明代,广州是岭南地区最大的造船基地,许多广东名船,如东莞大头船、艚船,新会横江大哨、尖尾船、大龙艇等都可在广州建造。俞大猷、戚继光等名将在广东任职时利用浙、闽艚船图式,结合广船原有特点,改进广船技战性能,造出一批富有战斗力的船舰。
在帆船时代,广式帆船最大的一个特点是采用多孔舵,舱叶上的孔为菱形。舵叶两侧的水是相通的,可以使转舵力矩有所减少,操纵更加省力。广船大而坚固,船身长10丈,阔3丈余,俨然海上的巨无霸,加上多用铁力木建造,坚固耐浸,底圆面高,下贴龙骨,转避灵活,适宜在山礁聚集、风涛险恶的南海海上航行。对比而言,倭寇的船只所用材质为松杉木,顶不住广船“铁体”撞击,加上广船配备了较多的火器,令倭寇常闻风丧胆。公元1565年,戚继光和俞大遒联手,水陆两进,包围南澳岛,基本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广船”由此威名远扬。
清代,广州至北美、大洋洲和俄罗斯的航线得以开辟,形成全球海上交通大循环。据《粤海关志》统计,从雍正八年到道光十年间(1730年~1830年),洋舶进入广州贸易吨位增加25倍,经广州出口全国各地商品多达80余种。
“耆英号”是清代广船的代表。“耆英号”原是来往于广州与南洋间贩运茶叶的商船,1846年被一位英国商人购入。1846年至1848年间,“耆英号”从中国香港出发,经好望角、美国东岸,到达英国,创下中国帆船航海纪录。到达伦敦后,因其速度不逊于当时的蒸汽游船、且抗暴风雨能力极强,维多利亚女王等王室成员与大批民众慕名登船参观。
1845年前后,清代外销画家煜呱曾画过一幅《广州港全景图》,但见广州港以东的洋面,从琶洲到珠江口停泊了大量的广船和洋船,满载各种货物,把珠江江面挤得满满当当,热闹异常。
不过,人们渐渐发现,南海上、珠江上,外国先进船只,如蒸汽船、铁壳船等越来越多,广州人也踏上了学习先进造船技术的征途。1851年,苏格兰人柯拜在长洲岛修造了花岗石质的船坞,这是中国近代第一座石船坞,诞生了中国近代第一支产业工人队伍,标志着中国近代船舶修造业的发端。
船坞建成后,除了承修国际船只,柯拜还组织广州船匠自行设计制造船艇。咸丰六年(1856年),柯拜在广州建造的第一艘蒸汽船——“百合花”号下水。接着,柯拜又建造了一艘小蒸汽船“幻想”号,每周往来港澳3次。此后两个月内,柯拜又组织工匠制造出两艘蒸汽船。
咸丰十一年(1861年),柯拜的儿子约翰·柯拜扩建柯拜石船坞,可供一艘5000吨级轮船入坞,是当时中国最大的船坞。不久,约翰·柯拜又与人合资,在长洲建造录顺船坞。
以柯拜船坞、录顺船坞等为基础,1885年张之洞设立黄埔船局和鱼雷局,一年内建成“广元”“广亨”“广利”“广贞”四艘浅水炮艇,随后又陆续建造了10艘炮艇以及“广金”“广玉”两艘铁甲炮舰,成为洋务运动的成果。如今,录顺船坞依然在被使用,柯拜船坞则静静地依偎在珠江畔,聆听潮起潮涌。
机器生产·黄埔船厂见证时代风云 广州造船厂快速建成造船基地
开创华南建造万吨船历史
广州女士号成功环球航行
清末民初,船舶修造业从手工生产时代进入机器生产时代。民国时,广东省仅有十多家小型船厂,以修造小型木质船艇为主。在城东,柯拜船坞被划入广东实业局,称为黄埔船厂。后来,孙中山先生逝世,整个黄埔船厂的厂务停止。
在城西,1914年,爱国侨商谭礼庭在南石头西岸建设广南船坞(原广船国际荔湾厂区),3年内建造交付大小船舶16艘,把华南地区造船水平提升到当时国内领先水平,可惜,这一上升势头因战乱戛然而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州船舶修造业呈现爆发式跨越发展。1958年初,在广南船坞基础上合并数厂,广州造船厂正式成立。同年,周恩来总理视察广州造船厂时指示:“要遵照毛主席的教导,鼓足干劲,迅速建成华南造船工业基地,为社会主义造好船、多造船、造大船。”
广州造船厂荔湾厂区的工人肩挑手扛,一砖一石,人人动手,相继进行了四次船坞扩建,生产能力得以大幅提升。20世纪70年代初期,广州造船厂率先探索制造民用船舶。1971年12月17日,广州造船厂交付了华南地区首艘万吨船——载重达13000吨的远洋货船“辽阳”号,结束了华南地区不能建造万吨船的历史。
1981年5月26日,《广州日报》头版头条《一叶扁舟载深情》报道了中法文化交流的故事。20世纪70年代末,非常崇拜郑和的7位法国年轻人专程拜访广州造船厂,下单定做一艘中国古帆船,梦想实现环球航行。
这活挑战性极大。该船设计者之一蔡树成记得,虽然当时“广船”有木工车间,有广东最棒的木工师傅,但史料中找不到古帆船环球航行的记录,法国人提供的资料又很少。中国古代木船种类繁多,这艘船该长什么样?船上的帆怎样设计才能收张自如?应该抵挡多少级海风?这些问题都没有现成的答案。
到底该怎么办呢?专家跑到海边观察渔船来找灵感,经过几番思索,最终决定,选择《木制渔船检验规范(草案)》作为仿古木船建造规范,采用广东阳江的“南海54”三桅船型,这种船既是货船,又可用作渔船,适应海上远航。
材料是又一难题,按照欧洲标准,木船要用柚木建造,但造价太高。斟酌之后,“广船”专家决定甲板用柚木,旁板用印尼抄木,骨架、龙骨用印尼硬木,同时,还从河源深山采伐精良木材。最终船上采用的木料达7种,总用材55立方米。
随后,7名法国年轻人来到广州,与“广船”人一起调试设备,成员之一文森特记得,他在广州待了一年半,像广州人一样生活,逛老城区,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
这艘仿古木船总长25米,水线长19米,吃水1.6米,排水量70吨,帆的总面积为210平方米,下水后用了15年的时间,航行了欧、亚、美、非四大洲,足迹遍及44个国家,航程可环绕地球一周半。刚开始,这艘船被命名为“华·埃尔夫”号,后来文森特将其改称为“广州女士”号。他说,“我把这艘船想象成我的母亲。”如今,“广州女士”号停泊在法国巴黎的塞纳河上,与风格迥异的游艇、帆船为伴,诉说着悠悠往事。
停泊在塞纳河上的“广州女士”号
当代辉煌·广州船舶业进入腾飞时代 百舸争流书写海上丝路新篇
珠江上铁壳仔成共同记忆
广州打造新支柱逐梦深蓝
自1978年起,轮渡成了市民往返珠江两岸的主要交通工具。从海心沙码头到中大码头,从中大码头到天字码头,从天字码头到西堤码头,从西堤码头到芳村码头,从芳村码头到黄沙码头,又从黄沙码头到广州塔码头……清晨到日落,总有水上巴士穿梭,承载着为生活奔忙、为梦想打拼的“老广”,广州因此又被称为“水上浮城”。
1984年7月14日,钢壳船全面替代珠江上的木壳船与钢丝网水泥船,市民出行更加安全,渡船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铁壳仔”。旧时黄沙到芳村的码头,每到上下班高峰期,工人推着车、上班族提着包、学生拿着书、老人拎着菜……队伍排到了珠玑路,票都是用桶来收。他们同上一条船,同靠一个码头,再各自东奔西去。
1981年,珠江夜游走进广州人与外来游客的视野,至今已有40多年。珠江夜韵成了广州的另一张名片。南海神·广州日报号游船是珠江上第一艘有风帆的仿古游船,外形设计参考了郑和下西洋的相关船型资料,并综合了广船和明清官船的特征,还原了“南海神庙”“扶胥古港”“黄埔云樯”“岭南文化”等内涵。
2006年7月21日,珠江河面上龙舟激扬,鼓声雷动;岸上彩旗招展,人流如海……当天下午,瑞典“哥德堡号”仿古船在20艘龙舟、“南海神·广州日报号”游船、6艘游艇和10艘花船的簇拥下,缓缓停靠在海珠区洲头咀码头,续写中瑞两国友谊的新篇章。
坐船来往粤港澳之间,也渐渐成了大湾区居民新的出行方式。在南沙客运港,市民可以坐船前往香港中港城码头,从今年4月28日开始,随着“海珠湾”号高速碳纤维客船缓缓驶出琶洲港澳客运码头,广州市中心直达香港国际机场的“海天联运”航线开始试运营,市民可往返香港中港城与香港国际机场航线,享受广州登船、香港登机、行李直挂一站式服务。
从碧绿珠江挺进深蓝大洋,广州制造的船只同样居功至伟。
2018年7月20日,巴基斯坦目前最大最先进、1500吨级的公务舰船在广州下水,驶入印度洋;
2019年2月28日,华南最大散货船——3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在广州交付,甲板有2.2个足球场大;
2019年8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4000吨级大洋综合资源调查船——“大洋号”在广州启航;
2021年12月14日,广州为北欧丹麦一公司建造的总吨56043吨、房间312个的豪华客滚船正式面世;
2021年12月,我国最大绞刀功率挖泥船——7800kW超大型智能绞吸式挖泥船交付使用;
2022年1月10日,新巴拿马型环保85000吨、广东自主研制的最大散货船交付,其油耗、航速、舱容、环保等性能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023年10月25日,广州为智利一公司建造的活鱼运输船在龙穴岛命名,南半球大洋上将有广船的身影。
珠江潮起两岸阔。2023年,广州谋划将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广州已形成了以龙穴造船基地为核心的包含造船、修船、海洋工程等产业的高端船舶与海工产业集群。南沙龙穴造船基地是中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年造船产能超550万载重吨,单船造船能力突破30万吨,拥有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两家大型骨干造船企业——广船国际和黄埔文冲,产品覆盖全系列液散货船、滚装船、半潜船、可燃冰开采船等,并在高端豪华客滚船、PCTC汽车运输船、支线集装箱船等产品市场具有全球引领地位。两家企业的在手订单交船期已排至2027年。
南沙龙穴岛造船基地
广州打造“蓝色新引擎”,因海而兴、向海图强,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广船历史小百科
船尾舵
随着桨的推进和操作航向功能分离,设在船尾的桨专门用来控制船舶航向,逐渐演变成舵。东汉年间,广州的船只就已出现了船尾舵,技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桄榔纤维与橄榄糖
桄榔纤维指用椰壳纤维搓出来的麻绳,用于捆绑固定船板。橄榄糖指橄榄树脂或树胶,混合橄榄叶,加水煎成糊状,填塞到船缝里,待水分挥发后,和缝隙合为一体。
水密隔舱
水密舱壁是中国古代造船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即用隔舱板将船舱分成若干个互不相通的独立船舱,当船舶发生触礁、碰撞等造成船壳破损时,不会波及其它船舱。
多孔舵
中国古代大船尾部一般修建舵楼,专门用来操纵舵。多孔舵的舵面上有许多小孔,可以让舵转起来更省力,且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作用,不会对舵的性能造成影响。
铁力木
与黄花梨木、紫檀木、鸡翅木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木,木质极为坚硬,是广船制造的主要原材料。用铁力木制造的船只坚固耐用,有的寿命达60年之久。
龙骨
龙骨结构指船底中线处从首至尾贯通底部全长的纵向连续构件,坚硬的材料贯通整个船体,有效支撑船身,使船只更加坚固稳定,同时吃水深,抗御风浪的能力强。
番禺始为舟。——《山海经》
南越王造大舟,溺水三千。——《南越志》
广船乃铁力木所造……倭夷人造船,亦用松杉之类,不敢与广船相冲。——《海防纂要》
广东船,铁栗木为之,视福船尤巨而坚。其利用者二,可发佛郎机,可掷火球。——《明史·兵志》
守江河安澜,护一江清水。广州市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统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全力防洪排涝,筑起坚固“水长城”,助力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广州。
2023年以来,广州市成功抵御了“龙舟水”、台风侵袭,实现了“无伤亡、少损失”目标;连续5年获省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优秀;黄埔区木强水库顺利通过水利部专家组标准化管理现场评价,运行管理水平迈入广东省领先行列。
木强水库顺利通过水利部专家组标准化管理现场评价
建立3个层面布防体系
精准部署防汛防台工作
近年来极端气象频发,受台风影响,多地出现极端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2023年,广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投入,构建“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的防汛防台工作总体布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组织扛牢主体责任,确保防汛防台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主动作为,成功抵御了“龙舟水”、台风侵袭,实现了“无伤亡、少损失”目标。
建立3个层面布防体系,筑牢防汛防台“安全堤”。市水务局指导各区做好水利工程调度运行安全管理工作,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建设和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化工作,持续提升水利设施管理水平,落实病险水库空库运行。同时细化内涝防御措施,开展广州市易涝风险点动态调整工作,对新增易涝点落实“三个责任人”(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巡查责任人),制定“一点一策”治理措施。实施“联排联调”运行管理模式,落实内河涌低水位运行,增大河涌汛期调蓄容量。加强排水管网、泵站、闸门等设施维护,对内涝点周边雨水口、管网做好雨前、雨后“一雨两清”,建立“点—线—面”3个层面布防体系。加强山洪灾害防御。督促从化、花都、增城、黄埔四区强化责任落实,完善健全群测群防体系,做好842个山洪灾害危险区隐患排查和监测预警系统维护。
以“三全一有”排水智能化管控体系、水旱灾害防御系统,搭建防汛防台“智慧防线”。广州“智慧排水”是住建部新城建“排水智能化”的全国试点项目,现阶段已实现“排水设施全覆盖管理、城市内涝全周期管控、设施运行全时效监控、辅助决策有模型支撑”的“三全一有”排水智能化管控体系。截至今年10月31日,已安装4780套物联监测设施。完成48个中小河流专用水文监测站点建设,提升全市中小河流水文监测预警能力。推进248个水文遥测站点警戒水(潮)位核定,目前已完成124个。
连续5年获省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优秀
在水土保持方面,广州市全面贯彻落实水利部、省水利厅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要求,以国务院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为契机,创新工作机制,强化监管力度,转变工作方式,推动监管效能大幅提升,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2022年全市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5平方公里, 全面完成年度治理目标任务,水土保持率达 95.24%,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82个百分点。广东省公布2022年度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广州市再获“优秀” 等次,连续5年获省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优秀。
构建三级执法体系,落实责任有“力度”。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创新督导考核机制,建立每年市对区履职检查工作机制,推动检查结果与新增水土流失治理任务、水土保持率纳入河湖长制工作考核内容,考核情况抄送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估、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激发创先争优热情。纵深推进水土保持联合执法,成立水土保持专项执法工作专班,构建“市级督导+区级统筹+镇街抓落实”三级执法体系,完善违法线索受理、转办、处置、跟踪、监督等环节,实现违法线索“闭环管理”,确保线索件件有落实,2022年水土保持立案21宗,结案21宗。
坚持方案批后检查100%全覆盖,防控流失有“准度”。守好水土保持“第一道关卡”,紧盯水土保持重点建设项目,建立“现场巡视监测+无人机遥测+定点监测”的全方位无死角监测体系,筑牢水土流失监管防线。在完成部、省级遥感图斑现场复核基础上,每年加密二期卫星遥感检查,让未批先建、未批先弃、未验先投等违法违规行为无处遁形,2022年解译遥感图斑1815个,提前发现并查处违法违规项目17个。积极运用水土保持领域“重点关注名单”“黑名单”制度,规范认定、发布、奖惩、修复及退出等管理,全面建立水土保持信用评价体系,靶向惩戒建设单位违规行为,引导水利建设市场健康发展,2022年将9个违法违规单位列入水土保持重点关注名单,约谈违法违规单位19个。
做好48+24+24,打造“放心”营商环境。狠抓水土保持审批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管理,推动企业投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程序性审查1个工作日办结,极大地缩短企业办事时间,打造“省心”营商环境。主动靠前服务,组织技术专家团队免费提供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咨询指导,帮助建设单位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质量,切实为企业减负降压,打造“舒心”营商环境。全省首创基于降雨预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风险预警服务,为建设单位提供精准风险点预警信息,做到事前48小时提醒预报、事前24小时现场监督指导、事后24小时评估效果,打造“放心”营商环境。
全国首个!
区管水库工程通过水利部专家组现场评价
加快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是有效改变水利工程粗放式管理模式、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2023年,按照水利部、省厅、市的部署要求,广州市黄埔区坚持试点先行、重点突破、统筹推进,全力推进木强水库工程标准化管理,全面提升工程建设面貌和工程管理水平,黄埔区木强水库顺利通过水利部专家组标准化管理现场评价,成为全国首个通过水利部专家组现场评价的区管水库工程,也标志着该水库工程运行管理达到一流水平,迈入广东省领先行列。
找准着力点,夯实管理新基础。工程建设是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基础,为确保工程建设项目标准化、规范化,保证项目质量、进度和施工安全,以木强水库标准化配套工程为切入点,重点对水库的主副坝、溢洪道、防汛仓库、标识标牌等工程设施全面提档升级改造,工程面貌焕然一新,建立了新的工作流程及监督管理机制,强化项目预算、合同管理和施工现场监管。
找准发力点,迸发科技新活力。完善了木强水库的信息化平台建设,依托幸福河湖“数字孪生南岗河”开展建设,加强数据监测和互联共享,加快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的信息平台和水库管理App,建设有全区水库态势可视化大屏,积极研究探索出项目标准化管理新思路。
11月14日上午,“菊香传新韵”——第三届广州高校菊花艺术园圃比赛评比活动在广州文化公园举行。
评比现场,评委们从作品主题、构图比例、色彩与意境、选材及施工、园林植物搭配、整体布局等六个方面评比打分,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并根据现场作品的制作情况设置了创意奖、佳作奖、最具网络人气奖等3项特别奖项。
参赛作品
广州文化公园第64届羊城菊会将于11月17日到12月3日免费向市民游客开放,菊会开幕式将于11月18日上午在文化公园中心台举办。
今年菊会以“绿美羊城·菊之韵”为主题精心打造,在展览内容呈现以下六大亮点:
一是“大”,本届菊会将推出历届最大的全新多彩双层组合大立菊;二是“高”,首次展示高近2米的高桩品种菊;三是“微”,首次展出雅致工巧的微型盆景菊;四是“新”,专门开设新优菊花品种展区;五是“传”,“菊香传新韵”广东高校菊花艺术园圃比赛、“育苗成花”市民认种菊花等活动使菊花文化薪火相传;六是“最”,菊会展出规模创近年之最,共展出菊花主题景组16座、9大特色展示区、艺植造型菊60座、扎作造型菊40座、高校菊花艺术园圃41组,品种菊500多种以及大立菊、悬崖菊、盆景菊、树菊等艺菊1200多盆,各类盆菊、时花超10万盆。
菊会中最大的多彩双层组合大立菊以及“扬帆起航”大型景组、菊柱连廊、盆景菊、高校小园圃展区、岭南盆景展示区等,都根据西南广场的场地特点进行布置,让市民游客在率先畅游全新的岭南特色文化广场之余,尽情领略菊艺文化的魅力。
菊会开幕式将于11月18日上午在文化公园举办,市民游客可以前往中心台共同见证这届创下多个之最菊会开幕的历史一刻。菊会期间,文化公园精心安排了展览演出和互动体验两大类型的配套活动多达25个,使菊会的主题更鲜明突出。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