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第二十八章 为天下溪
详细内容

第二十八章 为天下溪

时间:2020-02-06     人气:1628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注解
概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第二十八章 为天下溪

1.【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2.【注解】

上一章圣人教导世人如何当老师,如何当学生。如果要修行大道,亲近善知识无疑是便捷的途径了。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作为老师需要教导世人正信的大道,而不是刻意炫耀自己的本领赢得徒弟的追捧。孙悟空就是刻意在别人面前展现神通,被师傅赶出了山门了。修道有神通,可是这只是副产品来的,不能炫耀悟道世人。做老师就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前面有提到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这里提了好几个天下,为天下溪,为天下式,为天下谷。前面提到圣人与道者同于道,与德者同于德,与世俗的人在一起同与世俗了。


圣人知道雄却守雌,处于低洼的地方,天底下的溪水不管干净的污浊的都可以流过来。世人往往欣赏雄起,而不知道退于柔弱。韩信能够忍受胯下之辱,功成名就之后并没有报复当年那个无赖。雄属阳,雌属阴。兰香用火点燃之后阳气激发而产生香气,也因为火的燃烧而消尽。太阳燃烧阳气激发而给人类带来光明,也会在亿万年后燃烧殆尽而消亡。灯油因为用火点燃而发光,也因为火的燃烧而耗竭了。烟花因为火的点燃而绽放,也因为火的点燃而消散了。隐忍而不显露就能够存在,显露而不隐藏就要灭亡了。世人不知道知雄守雌就能够长命百岁,不知道能发而不发就能够成为万年之烛了。


圣人教导世人知白守黑。有一首歌这样唱道: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听着这首歌我们对盲人可能充满了慈悲和同情。如果有人从来都没有见到过光明,不知道什么是黑,也不知道什么是白。不知道什么是光明,也不知道什么是黑暗。世间本来不存在光明,也不存在黑暗。世间本来不存在白,也不存在黑。有白才有黑,无白亦无黑。怀道的人知白守黑。白者,譬如做大官,享大名。这样就能体面荣华,别人羡慕。这也是人人求之不得的。但是有智慧的人,反过来却要避免,极力韬光养晦,退让谦虚。怀道的人不喜欢锋芒毕露,因为他们知晓可能引来危险。譬如穿着锦绣的衣服,却要加上罩衫,不愿意使锦衣露到外面。可能有些低调的老板,开着高级的名牌车,却把牌子给揭了下来。这是表明了君子实修善义,不务虚名,以避免产生负面的影响,此种人更为社会所敬重。这些见解,都与世俗的看法相反,违背了通常的情感欲望,但细细品味还是蛮有道理的。


圣人教导世人知荣守辱。这里呼应了前面宠辱不惊的章节。世人不知道荣观反而容易引来危险了。世间万物物状则老。草木不要急于长大,长大了树干粗壮了就危险了,可能就会被砍伐掉了。如果树干弯曲了,木工觉得没有什么用处了,反而能够保全自己了。这里也呼应了前面的章节了。泡泡小的时候不好看,吹大了好看,可是也就濒临破灭了。如果秦国不急于扫清六国,可能还能够安于西北一隅。虽然荣观了,不可一世了,可是却带来了覆灭。秦始皇搞到后来为刘邦白忙活了一场。经济规律也是如此,金融地产泡泡吹大了好看,可是也就接近破裂了。圣人知道荣观带来的危险,宁可守辱。安贫乐道似乎在受辱,可是圣人知道并不是辱。在君主面前受宠,有荣光的大臣,可能会成为众矢之的了。有荣光的时候,就有失去的时候。如果从来没有荣光,也就无所谓失去了。一旦从有到无,可能就会带来了覆灭的危险了。圣人虽然知道荣光,可是却安心的守辱。怀道的人知雄守雌。雄者,譬如是有钱有势,可以骄傲,为人人所贪图的。只有具有大智慧的人,反过来,却是要避免这样炫赫的气焰,极力地向平淡卑下的方面做去,免招他人的嫉恨。


(1)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圣人用雄来譬喻尊贵,而以雌来譬喻卑下。圣人虽然知道尊贵,但是还是安心守着卑微。圣人去掉争强好胜之心,而选择了如雌的柔和。圣人选择卑下的面对世人,天下归之如同水流入深溪之中。没有任何的事物能够与之匹敌,因此称之为雄。柔伏处下,谦虚卑微称之为雌。虽然能够有战胜所有人的智慧和武力但是却不用,虽然有能够打败其它国家的计谋和实力,但是却甘守于柔伏低下。善于治国的君主,虽然战车千乘,甲兵百万,但是以不战而曲人之兵,以德化万国来朝。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圣人能谦下如同深溪,众水就会流向它了,天下归心。如果能够如此谦下虚心,仁德常在不离于自心。圣人专气致柔,恢复到了婴儿的状态了。返璞归真,如同回归婴儿状态。这里也呼应了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的章节了。深溪是低洼之地,这是众水所归的地方。山上的涓涓细流都归于溪。怀道的人具有智慧和美德,按理说如果用来追求名利,可能就没有不成功的,但是却能够安贫乐道,不与世争,不敢离心离德。由于圣人守其雌,众德交归,如水往下流动,成为天下溪。


(2)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圣人用白来譬喻昭昭,用黑来譬喻暗昧不明。大道昭昭,明如日月。然而世人看到这明亮的大道却觉得不怎么亮了,可能还会觉得暗昧不明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住了豆子听不见打雷的声音了。圣人虽然有自知之明,知晓自己本心具有的光明,可是却默默安守,如同暗昧不明。圣人对什么事情心里都如明镜一般,但是却看起来似乎对什么都不懂。怀道的人反求诸己,体证了宇宙和人生的实相,对宇宙和人生的道理无不圆融通达。怀道的人虽然有至高无上的智慧,明若日月,而不轻易使用。尼采曾经说过,森林中的大树越向往阳光,越要往上生长,根就越需要往黑暗的地底下钻。大树也如同圣人一样,知白守黑,方能够成其大。毛竹用了足足几年的时候来扎根于地下,几年时间只长出了短短的几厘米,可是地下的根系却非常的庞大了。这样就能厚积薄发,随后的成长非常的迅猛。天山上的雪莲,生命力极强,但生长速度缓慢,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籽,需三到五年时间。大树在生长的过程中,无声无息,仅在内心生生不息。外表看来未曾有多少变化,在内部随着岁月留下了一圈一圈的年轮。由于圣人真知而不用其知,并不会犯不懂装懂的过谬,有许多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这也呼应了前面的善于救人,善于为师。如果并未明道,并未承袭道统的本明,就不能不懂装懂,混淆世人的视听。苏格拉底是个明白人,知道自己的无知之处。如果有自知之明,就可以为天下式,可以作为天下的模范了。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如果能够成为天下人的模范,仁德时刻就不会离于己,没有什么差错了。修行如何到达穷极呢?无极就是极点了。世人本来是处于无极的,只是通过修行恢复到本有的状态罢了。世人如果修行德行没有差错,就能够长生了。如果能够归于自性,就能够归于无极了。强知就有过谬,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能勉强的。如果不知而强以为知,反而是害人害己。如果强以为知,还教授别人,成为别人的老师,这样就更害人害己了。世人迷而不知,被自己的傲慢心给骗了,不能够接受真理。


(3)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圣人用荣来譬喻尊贵,用辱来譬喻污辱谦下。圣人虽然知道自性的尊贵,但是却安守卑下。天上地下,唯吾独尊。这并不是说自己有多尊贵,而是指自性的尊贵。自性人人本有。如果能够做到这样,天下归之如水流入深谷。怀道的人自知自身怀才,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而不自恃其德。怀道的人虚怀若谷,兼容并蓄,如水流入深谷。汉初商山四皓为四位德高望重的白须皓首的老者,原是秦始皇时七十博士之四。本可以在朝中加官进爵,然而却功成身退,隐居山林。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如果能谦下如天下的深谷,所有的溪流就会流向他,天下就会归附于他。世人本有的常德才能够自足。世人本有的明德可能由于业障的遮蔽,暗昧不明,就需要发明本有的明德。这也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自性之中具足万法,具足一切智慧。自性之中具足一切德行。圣人恢复自性于质朴,没有任何的文饰。没有经过雕刻的木头可以称之为朴。古代的人结绳记事,刻木为文。自性虽然朴素,可是已经具足一切的了。任意添加一点什么东西都是画蛇添足了,任意减少一点也会觉得有点缺憾的。自性具足一切,不可增加也不可减少,不污垢不纯净。人们常说秀外慧中。圣人德自足于中,慧中而不秀外。


(4)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朴散则为器。自性具足万法而质朴没有任何文饰。贪心、嫉妒心和怀疑心等只是自性的多余的东西罢了。如同多余的手指头没有什么用处。大道质朴没有文饰。质朴到没有任何的形象。如果大道散失于万物就成为器了。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如果超越了形象,质朴无华就称之为大道。如果有了具体的形象,也有了具体的功用就称之为器。一棵大树如果在那里就只是树,如果散开来就可以作为许多器物。如果大道散,神明就流为日月,分为五行了。在天有五星和五行,在人有五脏六腑。世间本有大爱,如果散开了就变为小爱了。世间本有大道,如果散开了就变成了小道了。世间本有大我,如果散开了就变为小我了。世间本有大人,如果割裂开了就变为小人了。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圣人坐地而得道,自性之中具足一切智慧。可是圣人却不轻易使用。知道白的却守着黑的。知道能够获得荣光,可是却安守贫穷。如果圣人用之于治国,就会成为百官之长。圣人所言并不是虚言。汉朝的张仲景为得道高人,其贡献更多的是在医疗方面。然而他官至长沙太守,也能够成为官长。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孙思邈多次受邀为官,可是都婉言拒绝了。西医的思想植根于西方哲学,属于精细分析,也就是研究枝枝叶叶。中医可以说是一门哲学,与大道相通。如果没有悟道,不可轻言医道。


故大制不割。因此圣人用大道而不割裂来用。圣人遵循大道治理身体,而不盲目的任由五官随波逐流。君主用大道治理天下而不割裂,使用雕虫小技治理天下,不会任由百官胡作非为追求物欲。圣人知晓其中道理,用大道制御天下而没有对世人有所伤割。圣人以天道治身,制情欲而使得没有伤害自性。朴破散之后就变为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朴为形而上。木材经过雕刻之后,朴素不再存在,成为容物之器。散为具体的器物之后,用途就相对单一了,而且比较受限制。一块大木头,反而能方能圆,能大能小,能曲能直,能长能短。庄子中有一个大葫芦的故事。有一天,庄子的好朋友惠子来找庄子。惠子说:“大王给了我一粒大葫芦子。我在家精心照料种植,现在已经结出一个超大的葫芦,有五块石头那么大。我把它切成两半做瓢,可是太大了,盛满水一端就碎了。用它盛别的东西也不合适,我最后只好把它砸烂扔了。”庄子说:“那你为什么不把大葫芦系在自己身上,畅游五湖四海呢?!”大葫芦有大葫芦的用处,大道自有大道的用处。大道有大用,不用全用,絮余可以治国安民,圣人应用一部分就能够使得国泰民安了。圣人以大道制御天下,无须使用狭隘的个人私智,不必要片面的割取,大道自有大用。圣人以天道治身,制情欲。如果遵循大道治身,就不会有支离破碎的内心世界。这样就不存在小我,而是有大我了,就有大爱了。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