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自知自爱
第七十二章 自知自爱
1.【原文】
民不畏威、大威至矣。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惟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2.【注解】
上面一章圣人老子教导世人要有良知良能。这一章圣人老子教导世人自知自爱。如果能够做得到自知,那就能够知道他人了。如果能够做到自知,就能够避免了前面的知的毛病了。关键还是得自知之明,关键还是得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内心。世人来到这个世界,稀里糊涂的就走了。以为是了解了自己,其实最陌生最不了解的是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如果能够做到自爱,那就能够爱他人了。耶稣告诉我们爱人如己,世人要学会如何自爱,也要学会如何爱人。
这一章开篇就说民不畏威,大威就到了。如果百姓对法令的威严不畏惧,不遵守,可能严刑就可能会降临到他们的头上了。如果世人对小的恶事不重视,觉得做了没有什么,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可能就会有灾祸降临了,可能到那时就觉得后悔都晚了。秦国的李斯在腰斩临行前,他只是想着带着儿子去散步,去遛狗去,这些都不可能了。和珅在临终前,也不会想到自己有这么一天,觉得几十年的盘算都是一场空了。这里也呼应了前面治于未乱,治于未病,未兆易谋。怀道的人对什么都似乎很谨慎,他们知道谨小慎微,不敢轻易越雷池半步。世人不要觉得自己的权力很大,做了什么坏事别人都不会报复到自己的头上。世人也不要觉得自己都是在背地里做的坏事,别人都不知道。殊不知善恶的种子都是种在心田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已。世人不要觉得自己可以一手遮天,做什么坏事都不怕。善于游泳的人最容易淹死,善于骑马的人常会摔伤,他们因为各自的爱好特长而招来祸害。放纵情欲物欲的人没有不损伤自身的,争名夺利的人没有不走上绝路的。喜欢贪图钱财的人,最终可能因为钱财招致祸害。轱辘往往都是烂在井边。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历朝历代贪腐的官员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但钱财不保,连自己的性命都堪忧。喜欢争夺权力的人,最终可能因为权力引来杀身之祸,例如李斯、苏秦等。擅长兵法的人,容易因此引来祸害,也容易招人嫉妒,例如庞涓因为自恃能征惯战,南征北战惹来祸害。因为嫉贤妒能,毒害同窗好友孙膑,结果被乱箭射死于马陵之战中。精通医术的人,也招来祸害,华佗被曹操所杀。战国时期一代名医扁鹊因为秦国太医李醯的嫉妒而被刺杀。韩非子才华横溢、源于黄老之学,他和李斯同拜荀子为师,后来被李斯所害。范蠡明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急流勇退,而文种不知道进退终被越王勾践所害。汉代张良子房功成身退,明哲保身,而韩信因为功高盖主引来祸害。三国杨修以为炫耀雕虫小技和文章辞令惹来祸害,被曹操所杀。
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不要把自己放在很狭窄的地方。君子居其厚,不会处其薄。君子居其宽,不会处其狭。君子走在康庄的大道上,小人走在邪僻的小道上。福祸无门,惟人自召。世人不要为了贪生所以贪得无厌,永远都得不到满足,就可能会招致祸害了。如果诸侯王想成为天子,需要顺应天时和秉承天命。如果诸侯王想把国家治理好,需要务于道德。越王翳做太子的时候,不愿意继承王位而躲到山洞里,被越国人用火熏出来,终于被迫当了王。这样看来,如果要得到什么在于等待天时和顺应天命,想去争是没有什么用的。如果要长治久安,关键在于替天行道,不能背道而行,而是要务于道德。土安于处下,厚德载物,不喜欢争高,也就没有什么倒掉或者掉下来的危险了。水往下流,不争先也不恐后,也没有什么可倾覆的了。得失在于天时,越王不想当王,臣民都要用火把他熏出来。李渊本不想黄袍加身,当时的形势所致不得不为王。周文王治理的周,本来为边陲小国,但是因为施行德政,天下归心,诸侯响应。天下的得失荣辱,都在于时势,并不在于争,争夺反而惹来祸害。治理天下,在于遵循大道,施行德政,并不在于圣人。圣人也仅仅是因循大道治理天下而已。
道德为厚宽,物欲为狭薄。体悟大道的人看似安逸,若无所事,但是没有办不成的事。玩弄权谋诈术的人,辛辛苦苦机关算尽,但却一事无成。用严刑苛法来治理国家,并不能成就霸业。不停的鞭打坐骑,并不是赶远路的好办法。离朱(传说黄帝时视力非常好的人)的眼力,虽然能够看到百步之外的针尖,却看不到深渊中的鱼。师旷(晋平公时的盲乐师,善鼓琴)的耳力很灵,虽然能听辨各种声调,但却听不到十里之外的声响。所以单凭一己之力都治理不好三亩的家务事。遵循大道的规律,顺应自然,那么整个天下也不够他治理。所以夏禹疏通江河,正是顺着水的自然特性。神农氏播种五谷,也正是顺着禾苗生长的趋势来培养。
(1)民不畏威、大威至矣。
民不畏威,大威至矣。如果世人不害怕小恶事,不断地做恶,大的灾难就会不期而至了。不仅仅会身败名裂,可能身陷囹圄,也可能丢掉了性命。如果韩信在天之灵能够看到长安城内他的族人凄惨的叫声,那么可能他就不会想着当什么将军了,在家当个老老实实的农民都比这个强多了。这也和前面不可轻敌相呼应。如果世人对物欲不以为然,对很小的善事不屑于去做,对很小的恶事觉得没有什么,反正做了也不伤大雅,那就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了。世人可能不够慎独,觉得本身就是无信仰者。他不知道离地三尺有神灵,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怀道的人苦口婆心的劝说世人向善,不要造业。世人还是听不进去,如同飞蛾扑火。因果报应,一点都不虚,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如果对天道有敬畏的人,就会自知自爱,顺承天地的精神。不要以为恶小就去做了,不要以为只做了一次恶事不要紧以后不做了。在商汤之时,曾遭遇罕见的七年大旱,对于地里的庄稼,有些有过一次灌溉,有一些连一次灌溉都没有,虽然最终庄稼都枯萎了,但是有过一次灌溉的庄稼最后枯萎。世人常认为一次发怒不足以侵害本性,一次哀愁不足以伤身,并轻视这些,这就犹如不明白一次灌溉的益处,却对着旱苗、期望她长成好的庄稼一样。我们期望自己身体健康长寿,无灾无病,但却轻视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整日烟酒不离,放纵自己,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待到突然遇见重病的时候,慌张失措到处寻找庸医救治那就晚了。凛然赫然而使世人觉得可畏者,可以称之为威。如人们所说的寒威,炎威和军威等便是。世人对天地自然怀有敬畏之心,人们面对雷电、旱灾和大风等心存畏惧。凡世人感到可畏惧的,都可以称之为威。只有一国的严刑苛法,与天地的肃杀,可以称之为大威。这里仅仅借助这些来比喻伤害本性而已。世人以为小恶不足以戒,认为事情很小没所谓的,做些坏事并不怎么会伤害到别人,别人可能也并不知道。世人对小恶不知畏,但是往往因为小事招致杀身之祸,因为口舌之争惹来祸害。世人如果能够不分大事小事,都是一心向善,自己的内心就会发生改变。相由心生,很多善缘就会集聚过来。如果以为小恶不足戒,最终可能会招来祸害。殊不知就是因为小恶造成的业,使得我们的本性不断的被恶尘覆盖,不能散发出应有的光芒和智慧。世人只知嗜欲养生,不知道减少自身的欲望,不知道养生,但是物欲足以害生,应该引起世人的重视。例如嗜酒色,必死于酒色。嗜饮食,必死于饮食。一旦有所嗜好,有所特长而不知畏惧了,必至于害生伤性而后已。擅长文章辞令的死于文章,例如韩非子的才华招致祸害。扁鹊高超的医术招致太医的妒忌被人刺杀。纵横家苏秦呈口舌之能,招致祸害,最终被车裂而死。对于仗兵威权势畏人,穷兵黩武的人,世人虽然不得不畏惧,然而一旦失去权柄,就譬如老虎失了爪牙,人就不怕了。就像拿破仑兵权在握的时候列国无不畏惧,随后失了兵威在孤岛囚死,谁还会怕他呢?唯独有圣人施行德政,不杀不怒,世人见了没有不尊敬的,说出话来人没有不信仰的。
(2)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无狭其所居。世人不要选择狭小的地方居住。所谓狭小的地方,是偏偏去选择物欲,偏偏去选择作恶。大道很宽广,为什么要去选择狭小的偏僻小道呢?有智慧的人选择大道而不选择小道,选择大我而不拘泥于小我,选择大爱而不拘泥于小爱。世人殊不知,除了人这个有形的狭小的臭皮囊之外,有广大超越人身的,就是性。这个性并不是人们平常所理解的男女之欢,而是人的本性。这个性就是明心见性的性,左边为心,右边为生。正如金刚经中所说,应无所而生其心。每个人的本性本来相同,无恶无善,无古无今。且每个人的本性的广大,与太虚同体,是每个人的真宅、真正的归宿、真正的家园。世人仅仅以为自己的有形的身体,这个臭皮囊是自己。没有能够领悟到自己的本性,才稀里糊涂的与世人争高下,相互争斗不休。假如有一天有风吹散遮蔽自性的乌云。以性反观自身,自身渺小的如同大海上漂浮的一粒油。如同广大太虚之中的细小微尘,微小得不足以为贵。世人不知道这些,而但以蕞(战国时秦地,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形容弹丸之地,很小的地方)尔之身,很狭隘的认为这个小我就是真正的自我。认为这个小我,这个身体是真正的家,所居之地臭皮囊是自身的归宿。以此身为至足,而贵爱它,满足他的饱暖、眼睛看好看的、耳朵听好听的。如果仅仅满足一己之私,就是非常的狭隘了。
无厌其所生。世人不要为了贪生老是觉得不满足。对物欲不满足,对权利不满足,对美色不满足,这些都可能会招致祸害。世人都有趋吉避祸的本能,都想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是世人却不知道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养生。世人可能以为养生就是满足身体,满足感官的需要,吃的山珍海味,眼睛还要看大片,这些可能都是舍本逐末了。可能正是为了养生,但是却伤害了身体了,也使得心随着物欲迷失了方向了。世人但知嗜而不知畏。只知道为了贪生而追求物欲,永远都不知道满足。如果利益达到一定的程度,就足以铤而走险,不畏惧什么了。世人之所以只知道私欲,没有什么畏惧,是因为世人仅仅知道有身的可爱。有个臭皮囊,需要满足吃喝保暖,满足娱乐享受,仅仅知道有生的可贵,以此为最大满足。
(3)夫惟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夫惟不厌、是以不厌。假使世人知道此身此生并不足贵,并不以小我为满足,就不会放弃放纵自身了。即使物欲会伤害人的身体和本性,也很难再伤害到圣人了。如果不满足就会追求物欲,放纵自己了。圣人远离物欲,就不会受到伤害。不以狭隘的此身为真宅,不以此生为满足,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所以圣人自知,可是并不炫耀自己所知。古希腊的神庙上写着圣人留下的话:认识你自己。世人可能通过科学以为天上地下,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但是可能唯独不知道的就是自己。世人终其一生,看过多少美景,但是却从来没有亲眼看过自己。世人最难的就是有自知之明。如果能够自知,点亮自己的心灯,就是明心见性了。如果能够自知,也能够让别人也自知,那就是圣人了。先觉觉后觉,先知觉后知。自爱先爱人,自利先利人,达己先达人。如果自己已经知晓大道了,切忌在世人面前炫耀自己。怀道的人把美德藏于内,而不显现于外。王弼为人高傲,颇以自己的所长笑人。为当时士君子所嫉恨,可惜也正因为如此英年早逝。古人说格物致知,王阳明曾经为了这个格竹子七天七夜,最后病倒了。当今世界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用毕生的精力也仅能够精研某个学科中的一个小的分支。仅大藏经都有一万多本,如何能够用有限的生命来博览无限的群书呢?如何能够一本一本的把书格完呢?是不是把自己的心格清楚了就能够知晓了呢?
自爱不自贵。圣人虽然自爱但是并不以己为贵。圣人自爱,保养精气神,不轻易放纵自己。圣人有自知之明,知道自性之中万法具足。圣人懂得自爱了,不再修习苦行,折磨自己的肉身了。圣人知道性命所在,懂得自爱了。百姓不知道性命所在,然而性命本平常之事,反认为不平常了。人正常的寿命应当是百岁之上,只是因为喜怒哀乐、物欲伤性,使得世人不能保养其身。老百姓采用播种之后不再管理的种田方法,一亩地能出产十斛粮食,就叫做良田,这是天下的共同说法。不知道采用播种之后讲究管理的方法可以使一亩地出产一百多斛粮食。世人的心田就是一块良田,只是看怎么去耕种了。常吃黑大豆就会让人身体沉重。过量使用榆皮和榆叶就会让人昏昏欲睡。合欢能让人消除郁忿。萱草能让人忘记忧愁。这是愚蠢人和聪明人都知道的常识。辛辣的东西会伤害眼睛。河豚鱼有毒不能使用,这也是一般世人所懂得的道理。身上虱子寄生到了头上就会逐渐变黑,雄麝吃了柏叶就能生成麝香。生活在有些山区的人由于水土不好颈部就会生出瘿病。生活在晋地的人则由于水土的原因牙齿就会变黄患病。从这些情况推论来说,凡是吃的东西的特性,在熏陶性情、影响身体方面,无不产生相应的作用。难道仅仅是这些东西影响人的性命吗?可是世人不去仔细思考这一道理。只是看到五谷的作用,沉溺于声色之中,眼睛被各种事物所迷惑,耳朵致力于欣赏淫邪的音乐,让美味佳肴熬着他们的脏腑,让美酒烧灼着他们的肠胃,让香气腐蚀他们的骨髓,让喜怒扰乱着他们的正气,让思虑损耗着他们的精神,让哀乐伤害着他们平和纯正的本性。就小小的身体来说,摧残它的东西不是来自一个方面。精气容易耗尽的身体,却要内外受到攻击,身体不是木石,难道能长久吗?!
故去彼取此。圣人去掉自见和自贵,取自知和自爱。只有圣人先觉和先知,并不是世人不能觉和不能知,只是圣人是先行者而已。世人如果愿意修行也能够自知和自觉。暂时现在只有圣人知道这些道理,世人却还是不知道。世人取自见和自贵,而圣人取自知和自爱。圣人去众人所知的,取众人所不知的,这是入道之妙。世人所知的,为所知的病,皆是病了。颠倒众生,世人皆迷,张果老倒骑驴也许是为了警醒世人。然而世人还是不知道所迷的地方。圣人心里明了,以世人不能自知为病而不取。后续三章互相发明此章的要旨。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
1.【原文】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2.【注解】
前面一章圣人老子说世人能够理解我的人很稀有,能够读得懂这部经典的人也自然稀有了。此章顺着这个意思进行阐释。世人本有很好的良知,只是物欲遮蔽了良知,不能够发明本心。佛为大医王,身病易治,心病难医。如果以得道的人的眼光来看待世人,大家多少都有病的,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这里所说的病并非贬义词。世人忘却了完全健康的状态是如何的了,也不知道自己得病了,把病当做健康了。古圣先贤把真正的人,健康的人叫做真人,这也许上古才能有了。中医把健康的人称之为平人。世人逐渐的变得贪恋钱财。世人喜欢和别人对比,羡慕嫉妒恨别人。世人被无明所覆盖,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世人为了自己的学富五车,为了自己的位高权重,为了自己有很多的金银珠宝而骄傲。世人对于道德已经不太信了,非常的怀疑,觉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虽然古圣先贤都在苦口婆心的在教导,但是却听不进去了,更不愿意去实践了。世人被这五种毒所污染了,焉能不病呢?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也习以为常了。
世人可能对怀道的人会存在许多不可理解的地方。如果我们偶尔遇见这么个人,他不爱杀生,不爱吃肉,只吃素食,大家都会觉得这个人是不是有病了,觉得很奇怪。如果这个人清心寡欲,过着清贫简约的生活,世人觉得这个人真是和这个社会脱节太多了。如果颜渊生活在当今这个时代,生活在简陋的屋里,一箪食一瓢饮,世人又当如何看待呢?如果有一个人出家了,在寺庙里面青灯古佛的修行,家人也接受不了,亲朋好友也是觉得不可思议了,但是这如果在古印度是很光荣的一件事情。如果一个人念经修行,别人会觉得这个人是不是病了呢,是不是迷信呢?
世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圣人知道自己的无知。世人不知道自己犯了知太多的病,圣人不会抱有太多的知见。世人在追求知识,圣人在追求智慧。世人追求博学多闻,圣人追求绝学无忧。世人以学富五车为骄傲,以孤陋寡闻为耻辱,圣人却不以为然。世人妄想纷飞,多思多虑,圣人入于定静。世人不知道自己的病,圣人知道自己曾经有病,追求解脱。苏格拉底知道自己的无知,但是世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苏格拉底很奇怪为什么世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包括世人公认的聪明人在内。苏格拉底说,他比别人知得更多的,是知道自己的无知。他发现了无知的必然,是不可避免的。他想用辩论的方式去启迪别人去发现这个无知之知。智慧的人会感到困惑,从而走上哲学的道路。哲学始于困惑,无知的所谓的聪明人会感到恼怒,要去控告他。苏格拉底的无知之知来源阿波罗神庙中的一句话:认识你自己。为什么神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呢?这么浅显的一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难道我们果真不认识自己?有人在阿波罗神庙问谁是最聪明得人,神祗说: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很纳闷,自己怎么会是最聪明的人呢,于是他到处求教于公认的聪明人,以证明自己不是最聪明的。但是结果却是所有的被公认为聪明人的,虽然自认为知道自己擅长的事情,但事实上却对自己的无知都不知道。于是苏格拉底说,神祗之所以说他是最聪明的,是因为别人无知,也不知道自己无知,而他,虽然无知,却知道自己无知。从这点上说,他是最聪明的。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为何上帝会发笑呢?人类自以为通过思考可以得到真理,而全然不知道只是在知见里打转。
世人自认为认识自己,但是却可能终其一生都不曾认识真正的自己。世人如果懂得因果报应,如果知道生死轮回前世今生,那么就会慎独,就不会什么恶事都敢做。中国古代有关于孟婆汤的传说。人去世以后都会被灌下孟婆汤,让其忘却前生。近两年湖南怀化被媒体报道说有一百多名再生人。几位权威专家教授到实地考察后,排除了人为炒作和集体扯谎的可能性,认为很有研究价值,建议设立再生人观察站。这种神秘的生命现象也许永远是个谜。而正是这未解之谜,将成为好奇者前来探究的恒久动力。国外也有有一些关于再生人的研究。再生人很可能是由于前世人的DNA片段,通过各种渠道,例如食物、细菌和病毒等传递到妇女的身体中,完成所谓的投胎。人死亡后,如土葬或者火葬,经过细菌作用孵化,终止于有机体小分子物质DNA片段或无机物质的分子等。这些信息被传播到很多的地方,如果刚好被吸纳到孕妇的体中,机缘巧合可能就会出现再生人现象。我们每个人从生父处继承一半的分子物质,而另一半则从生母处获得。由此可以想象,我们每个人继承了祖祖辈辈祖宗的遗传信息。假使相信进化论属实,我们的染色体中应该记录了所有进化历程中的遗传信息。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国内的一些医学工作者,生命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在人的DNA中存在着动物的。比如,在人的DNA中就有黑猩猩、老鼠的,甚至还有鸡、鸭的片段。素食应该是对人体有益处的,避免激活我们人体中隐藏的动物DNA,引发许多怪病。不管轮回转世是真是假,谜底逐渐会被人们揭开的。假如谜底被彻底揭开的时候,科学家就可以把DNA片段人为的进行转移,就会造出再生人了,也就有可能实现人的复活了。不过任何有为的,不遵循自然规律的,都可能会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
(1)知不知、上。
知不知上。世人如果能够知道自己的无知,则为上。世人如果不知道自己的无知,则为下。世人的心被世间的灰尘所覆盖了,不能够了解真相。如果世人尘垢覆盖的没有那么严实,能够稍微透露一点亮光,就能够知道自己的无知了。能够知道之前自己的无知,明心见性了,就能够启迪真正的良知良能。假如我们未曾见过这个世界的任何东西,我们只能够根据别人的形容来知道这个世界。古圣先贤知道这个世界真相,是先觉悟了的人。他们通过各种生动的比方来形容世界的真实情况是如何的,也留下了许多经典。世人没见过就是没见过,只根据语言和文字的形容不能代表亲自见过了。知道自己的无知,知道自己没有见过,并诚恳的说自己没有见过,这样的人是很难得的。知道自己没有见过,根据这样的描述,努力精进修行去争取看到,这样的人更为难得。佛教中有一个“盲人问色的故事”,说曾经有个先天的盲人,他从来没有见过世间任何东西。有一天他就问别人,白色是什么样的一个颜色呢?有人回答他是和天上下的白雪一样的颜色,盲人没有明白。又有人告诉他是和天上飞的白鸽一样的颜色,他还是没有明白。结果把这个盲人弄糊涂了,他想白色应该是很单纯的,为什么大家把它说成那么复杂的东西呢?原因是他从没有见过白色,所以无论怎么说,他还是不知道。世间的圣人善知识很难得。能够听闻佛法或者阅读佛经是非常的难得。如果没有遇到善知识,世人自以为是,还误导别人,如同盲人带盲人,或者先天的盲人给盲人形容白色,根本就形容不通。
(2)不知知、病。
不知知病。如果世人不具有真正的良知良能,却以为知了,可以说病了。如果世人不知道有真知存在,不知道有大道存在,没有能够精进修行追求大道,可以说病了。如果世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以为自己学富五车,可以说病了。如果世人错认无知如同木石的无知,如同草木的无情,可以说病了。佛陀为大医王,专门医治心病。世人臆度妄见,仅仅进行猜测妄想,本来并没有真的知,而强自以为知。如果人们仅仅是读了佛经、道经等,猜测圣人的境界,执着于经书上所说,那么对于修行都没有裨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是孔老夫子教诲子路的话,意思是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才是真知。古代人说知道为知晓大道,不能随便乱说的。是否知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自己最清楚。
(3)夫惟病病、是以不病。
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如果世人能够认识到病真的是病了。不要觉得喝醉酒了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没醉,那就说明病的还不算太重,还有得救的。如果世人知道自己病了,那就比较好对症治疗了。如果世人连自己处于病中还不知道病,就很难接受治疗了。如果世人理解强以为知是病,不知道真知也是病,那就还不算病得多重了。假使世人知晓病因所在,所有的知见顿消,至无知之地,没有了强知妄知的病。一旦世人领悟到真知,就必然会深信不疑,生起信心。世人遇到合适的因缘,一下子领悟到真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再也不会怀疑了。不管是正的邪的,扔到真知的炉子里面,智慧之火越烧越旺。世人最难认识的就是自己,也最难看的清自己的弱点,也很容易犯不能知道自己的病。夜郎自大,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宋襄公不能正确的知道自己的实力,有称霸的野心,但又为了名声满口仁义道德。既然已经跟楚国开战了,却不能抓住有利战机。项羽不能做到知己知彼,刚愎自用不能采纳别人的意见。唐太宗为了避免自己失察,从谏如流。
(4)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不病。圣人没有强知妄知的病。什么是强知呢?自己不知晓大道,强以为已经知晓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没什么好勉强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什么是妄知呢?如果心被遮蔽了,如同月亮被乌云遮盖了,如同铜镜生锈了。心不能够正确的认知宇宙和人生的真相,会产生妄知。妄知就会把正的看成邪的,把邪的看成正的。把正确的看成错误的,把错误的看成正确的了。圣人如果不知晓大道,就不会勉强说自己知道了。古人说,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知之一字,众祸之门。如果知晓大道方向,就能够入于众妙之门。如果不能知晓进退之道,就不会趋吉避祸,就会入于众祸之门。圣人有很好的良知良能,就不会有什么偏差。圣人知道有家的存在,家在哪里,如何回家。世人不知道故乡在哪里,也不知道如何回家。圣人所处的无知之地,必然借助知以入。需要通过阅读古圣先贤留下的经典,先熟读记诵下来,慢慢领悟。总有一天能够领悟入圣人的无知之地。如果悟到无知,那么妄知就会自然泯灭。
以其病病、是以不病。圣人知晓强知妄知这两种病,就能够避免这两种病了。圣人也是由凡人修行,步入圣境的。凡人的内心被物欲所遮蔽。圣人知道自己原来的病因是什么,自己怎么样修行得到解脱的,自己如何康复的。圣人知道凡人的病是什么,如何治愈。圣人知晓病之所以为病,所以圣人没有什么病了。圣人对世间出世间都知晓,只是大智若愚而已,没有强知妄知的病。圣人知道妄知强知为世人之病,不堕知病之中。老子圣人感叹如此真知,世人不能明了而已。真知真实是易知易行,而世人不能知不能行,是因为世人物欲障眼。世人被知见覆盖的严严实实,此为知之病。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1.【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将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手矣。
2.【注解】
上一章教导世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生天杀有自然的道理。这一章劝诫世人不要代天行使生杀大权,天生天杀由天道来行使。如果勇敢的有为,代天来做这些事情,那就是违背了天命了,可能就会招来惩罚。如果代天来行使生杀予夺的大权,那么岂有不伤手的道理呢?
如果百姓连死都不怕了,为什么还要用死来威胁他们呢?要弄清楚为什么百姓前呼后拥的去赴死。如果赋税徭役过于重了,遇见战乱和天灾,百姓不揭竿而起都不能够生存下去了。还不如铤而走险可能还有一线生机。如果不知道根源,只是用暴力把盗贼压下去了,还会有新的盗贼出现的。治身也是如此。有个例子是这样说的。在一间潮湿黑暗的房子里面,有一根木头受潮了上面有好些水。如果是西医就会拿上一块毛巾把木头上的水擦干净。可是擦干净了很快又湿润了。就又用毛巾来擦干净。反反复复,可能这块木头就被腐蚀掉了。这和西医治疗病人,出院了又入院,入院了又出院了,后来病人就去世了多少有些类似吧。根本的是要找到木头受潮的原因,可能是通风不够,中医可能就会把窗户打开进行通风。也会用毛巾先擦掉水珠,这是治标。但是打开窗户散掉湿气这个是治本。治国也是如此。如果是强行把身体里面的盗贼压下去,还会有新的盗贼出现的。有道的君主治理天下,顺应百姓的天性来进行治理,不会强行来有为的推行。失道的君主君临天下,不知道顺应天道来治理百姓,制定了严苛的法令。严苛的法令对于治国安民是没有多少好处的。如果世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又用很严苛的法令来禁止世人的行为。如果把百姓逼到了悬崖边,百姓觉得怎么样都是死,那就对死没有任何的畏惧了。如果百姓不惧怕死,那怎么还能再用死来威胁管理他们呢?法律仅仅是治国的工具而已,应当以道德教化为主,法令不能过于严苛。如果老百姓因为生活所迫,即使法令再严苛都无法禁止。天下的百姓前赴后继,杀不尽斩不决。法律只是治国的工具,而不是治国的根本,好比弓箭只是射中目标的工具而已,并不是命中目标的关键所在。古时候顺承天命得道的人能够成为帝,讲求仁义的人能够成为诸侯王,能够协同上下同力的人可以称霸一方。如果三方面一个都不具备的人就会灭亡。君王如果有征伐别国的念头,城邑里的狗就会成群吠叫,雄鸡半夜就会打鸣,兵库里的兵器就会响动,战马也会惊动起来。一旦和敌国的仇怨消解,停止了战争,家中父老就能睡的香甜,里巷中就没有聚集的人群议论纷纷,妖异灾祸就不会产生。这些并非法令施行的效果,而是精诚之气感化的结果。所以不用说话就能够建立威信,不施舍恩惠就能够显示仁慈,不必动怒就能够显示威严,这是靠天道感化所致。靠施舍才能体现仁慈,说话才显出诚信,发怒了才显示威严,这是用人的精诚感化所致。施舍了恩惠也显不出仁慈,信誓旦旦也不显得诚信,大发雷霆也没有威严,这仅仅是以人的表情外貌来处理造成的。所以用道来治理天下,法令虽然少,却足以感化民众。没有用道来治理天下,法令再多,天下也会陷入混乱。
治水如同治国,水的天性是往低处流动。如果用东西来堵住它,它就止住不动,但是会不断的上涨。如果放开了它又流动了。大禹治水就是顺着水的天性来治理,堵不如疏。之前的人治水没有成功就是采用围堵的方法。百姓有怨气就像人身上生气了一样。如果有怨气不能及时的疏导国家就不稳定。百姓如果有怨气,却用压制的方式,不准百姓说话,这样就会更加遭殃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不能够压制的,需要进行疏导的。
治病如同治国,人的天性之中有自然恢复的能力。世人表现出来的生病的症状只是一种表象而已。如果采用粗暴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把症状给压下去,如果打喷嚏就用西药止住喷嚏,如果感觉疼痛就用西药来止住疼痛,这样可能就会更加严重了。疼痛只是一种症状而已,提示世人应该要重视身体的健康了。
治心如同治国,人的心性如同流水一般。世人一般都会妄想纷飞,如果试图用强力来压制念头,如同按水牛喝水。但是如果顺着心性的自然,就能够降伏其心。如果夜晚睡不着失眠了,要求自己一定要在什么时候睡着,那可能就越睡不着,但是如果觉得睡不着就算了,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可能就有好的睡眠了。即使当晚没有好的睡眠,第二天很累很困了,可能就会睡的很好了。心性如同流水,不能强硬的压制,如同用石头来压制小草一样,不管怎么压都会冒出来的。
烹饪如同治国,如果强制要求全部都是一个口味,那么就没有那么的美味。我们人生有五脏,五味入口就流入不同的经络,流入不同的脏腑。五脏六腑各取所需。五脏之中,心需要苦味之物滋养,肺需要辛味之物滋养,肝需要酸味之物滋养,脾需要甘味之物滋养,肾需要咸味之物滋养。如果都是一个味道,那么就无法满足身体的需要了。如果一个国家强制性的都是一个口令,那么就不会长久了。
失道的君主所在国家里并不是没有贤臣,只是他不能够采纳意见而已。殷纣王身边有箕子和微子等,只是君主要能够采纳贤臣的主张。圣人身处浊世之中,有人则责备他的主张未能够凑效,未能够实现太平盛世,就像是把千里马的四脚捆绑起来,还要让它日行千里。猿猴关在笼子里面,就如同笨猪无异,并不是因为它身手不敏捷,而是无法施展。虞舜还是农夫、陶匠的时候,不能造福于乡里。等到他南面称王的时候,则仁德布于四海,他的仁义并没有增加,只是他所处的位置有利于施行仁义、推行天道而已。如果有心想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就需要施行仁政,这样天下的人才就会来归附。
(1)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如果百姓并不怕死,用死亡来威胁管理百姓怎么能够凑效呢。我们在教小孩子的时候,可能大家都有这个经验。如果说要打他但是并没有打,只是让他觉得打了可能会很痛,那他一直都会很害怕。可是假如一旦打了,而且是经常打,他就不那么害怕了。对于百姓也是一样的,要让他们觉得如果不必要铤而走险就能够有好的生活,那他们就没有必要冒着生命危险了。正所谓仓廪实知礼节。如果家家都有余粮,户户都有棉衣被褥,吃得饱穿得暖,那么百姓就会怕死了,怕失去这样的生活。如果治国的人刑罚严厉,使得民不聊生,百姓就不会害怕死了。对于治身而言,虽然告诉世人说贪财可能会导致杀身,贪求物欲会伤神,但是世人却如同飞蛾扑火一样,一点都不会觉得害怕。在欲望面前,世人把生死似乎都置之度外了。治理天下的人如果不知天道,动不动就崇尚刑威,制定了苛刻的刑罚,用酷刑和死亡来威胁老百姓,让老百姓不敢不听话,不敢以下犯上。圣人说,老百姓根本都到了不害怕刑罚和死亡的程度了,对人君还有什么好畏惧的呢?老百姓居无定所,颠沛流离,日子非常难过,那老百姓只有铤而走险了。老百姓生活简单朴实,要求并不多,仅仅是为了养生口体,满足温饱,供养父母,养育儿女。也有一些人,因财利而行劫夺当盗贼,因贪欲而嗜酒色。明知这样做会触犯刑法甚至死亡,而安心去做这样的恶事,是在利益面前根本不害怕死亡了。这样的人,就像迷途的羔羊一样,难道非得要把他们都斩尽杀绝吗?在得道者看来,世上的人可能许多都沉迷在物欲中,没有能够得到解脱,难道都任随他们沉迷吗?
(2)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将执而杀之。孰敢。
若使民常畏死。圣人劝诫君主应当以道德教化为主,再进行惩处。让百姓有温饱的生活,不至于铤而走险。百姓要求并不高,只要有基本的生活他们就没有必要去冒死犯法了。这里圣人感伤当时许多君主并不能够先进行道德的教化,而直接采用严峻的刑罚来对待百姓。圣人教导世人,对天道要存有敬畏之心,相信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样世人就会慎独,不敢轻易妄为,也就远离了祸害。英明的君主有仁爱之心,不会轻易的放弃世人。如果万不得已要杀掉罪不可赦的罪人,也是要顺承天意,安排在秋后问斩。天道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道也是在秋天才收。唐史记载唐太宗纵囚的故事。有一年唐太宗监察看是否有冤枉的囚犯,他发现有几百名被判死刑的囚犯情有可悯。于是将这些囚犯放归回家与家人团聚,并限定他们于秋日返回就刑。结果这些罪犯都心怀感激,个个都如期返回听候处决。后来唐太宗认为这些人善性未泯灭,是可以教育好的,于是下令免除死刑。
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假如老百姓果真都有畏死之心,只是少数喜欢奇异诡诈之术的人,君主只要把其中一人杀掉,就足以禁止天下的暴行了。如果能够这样,谁又敢做不法的事情呢?孙武训练宫女,对于不听号令者,进行了斩杀,后来宫女很快的训练成看似一支军队了。如果天下都净是不法之徒,难道要全部都抓进监狱,全部都严刑处理吗?如果通过教化,偶尔有一两匹害群之马,就采用严刑处理,足以威慑教化其余人员。正所谓杀鸡骇猴,就可以禁止世人的不法行为了。正所谓法不责众。假如绝大多数人都违反了法律,那么难道全部都惩罚吗?
(3)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手矣。
常有司杀者。执政者掌握着世间的生杀大权,一个国家的君主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如果这样居高临下的观察世人的罪过,可能会怀有一己私欲,也可能偏听偏信,就没有办法做到公正的评判,造成许多冤家错。君主在深宫中如何了解到实际的情况呢,真相是怎么样的呢?君主身边有女人,也有宦官,还有很多奸臣。如果一个人讲,可能半信半疑,如果是很多人都这样讲可能就信以为真了。如果只是偶尔提一次可能只是怀疑。如果多次说的话,可能也会相信了的。君主如果不是相当的英明都会被蒙蔽了的。历史上许多被错杀的忠臣,就是因为君主被蒙蔽了,君主的心也被物欲蒙蔽了。我们的心也是君主,经常被我们的感官所蒙蔽,不了解事实的真相。一味追求物欲,使得人身不能长久。世人再精明都会有所疏漏,只有天网恢恢,才能够没有过失。怀道的君主不会轻易滥用权力,妄开杀戒。天道有肃杀之气,天杀天收。如果违背自然,做了恶事,就会得到相应的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如果身为君主,手里有生杀的大权,并不是本身就可以有为的乱杀人。
夫代司杀者,是谓代大匠斲。代行生杀大权的人,可以称之为大匠。树木就像是百姓,如果长歪了需要能工巧匠来进行修剪。可是不要忘记了,虽然是大的能工巧匠,也并没有砍掉树木的权力,只有修剪的权力。君主只有顺承天命,务于道德,才能够称为天子。如果不能够施行仁德,那就已经违背了天意,上天就已经不认他作为天子了。天子只是上天派来代理管理百姓的,要给世人好的生活。先要教化,再进行处罚。不能够教化都没有,就直接进行处罚。君主要很清楚,他并没有滥杀无辜的权力,只是代理管理百姓而已。如果遇见十恶不赦的罪人,不得已而替天杀之,也是要安排在天气肃杀的秋天才能够问斩的。天道是天下真正的大匠,天道用道德的天网,不会失察,不会有过失。君主只是上天之子,只是代理施行恩德于天下而已。如果到江边钓鱼,一整天下来都装不满一篓。虽然有锋利的钓钩、纤细的钓线、芳香的鱼饵,再加上詹何、娟嬛(两者都是古代传说中善钓的术士)那样高超的钓技,也无法和大网捕捞相比。射手拉开乌号之弓(用桑拓树枝制作的弓),搭上棋卫之箭(淇地的利箭),再加上后羿、逢蒙(传说中的古代神射手)的射技来猎取飞鸟,还是无法和罗网捕鸟相比。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所用的器具太小。假如张开天穹做笼子、用江海做大网,哪还会有漏网、逃逸的飞鸟呢?单独的箭不如带有丝绳的箭,带丝绳的箭不如罗网,罗网又不如无形无相的天地之笼、江海之网。放弃大道而用雕虫小技来治理天下,无异于用螃蟹捉老鼠、蛤蟆捉跳蚤,不但不能禁止奸邪、堵塞罪恶,反而会更加混乱。
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手矣。君主行使刑罚就像是笨拙的人代替能工巧匠来做木工似地。规矩方圆都不知道,如何能够做的好木工呢?一不留神就会伤到自身了。君主代天行使刑罚,就失去了纲纪,反而受到伤害了。君主代天以行生杀大权,那是越主代庖了。君主如果这么做是越天行事了的,违背了天道授予的权利。这也回应了前面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仅仅是世人做恶也会伤手,连君主滥杀无辜也是会有报应的。不管高低贵贱,作恶都会有报应的。天道明察秋毫,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对于生杀的规律,天道运行,似乎是挥运神斧或者剪刀以巧裁。不疾不徐,该到的时候自然就会到,不到的时候不要强求。天道如大匠砍削木头,运斤成风而不伤锋犯手。周武王和姜太公当年孟津观师,实力足够雄厚了,但是殷纣王气数未尽,圣人觉得时机未到,不能强为之,不能代天灭殷,于是又班师回去了。天道肃杀,并不是有心之杀。如果是有心之杀,就是嗜杀了。嗜杀伤慈,失去前面说的至宝,况且天的司杀,实意为好生。如果没有生灭的循环,就不会焕发新生。如果对于恶人没有惩罚,就不能让他改邪归正。天道好生,而世人好杀,是不畏惧天道而违背了,就会遭受祸害。上天有好生之德。如果君主只是崇尚武力,滥杀无辜,自然江山不会长久。此所以为自伤其手的意思。孟子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这句话深得老子的余意。孟子见梁襄王后,孟子对他说不崇尚杀伐的人能够统一天下。孟子对他说,如今的天下就如同七八月间的大旱,仁君难求,如果突降甘露,那么禾苗必定会长得非常的好。如果君王能够施行仁政,不嗜好杀人,天下的老百姓就会趋之若鹜。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