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天道损补
第七十七章 天道损补
1.【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耶。
2.【注解】
上章提到强大处下,柔弱反而处上。天道抑制强的扶持弱的。这一章通过譬喻来深入阐释天道损有余补不足。对于有余的就削减它,对于不足的就补充它。这么看来只有保持中道才能够平衡。中医在人体讲阴阳平衡。如果阴阳失衡人就会生病了,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就称之为平人。古圣先贤说平常心是道。可能世人眼里的平常心和圣人眼里的有所不同。人们常讲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也是这个道理。世人常讲富不过三代,可能也是符合天道的。
天道是最公平的了,对于强大的抑制它,对于柔弱的扶持它。世人可能会有疑问觉得恶人做了那么多坏事,似乎没有看到老天对他们的惩罚,反而是许多好人却没有得到老天的眷顾,是不是天道不是很公平呢?天道并不是不公平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因果报应并不是马上就回报的,就像我们做任何事情,也不希望能够马上立竿见影收到效果,但是却不断地在积累的。报应来得越早就越有机会警醒和改正,来得越迟就报应的越猛烈,可能连改正的机会都没有,已经被灾难吞噬了。中医有个扁鹊见齐桓公的故事。隔几天见到病症就不同,逐步从浅到深。如果病入骨髓,深入五脏六腑就没有得救了。圣人对于一些兆头非常的敏感,这些兆头有可能是天象,有可能是一些直觉感应,对天道有敬畏的心,不敢越雷池半步。
天道在人世间是亘古不变的。不管科技如何发展,天道始终在我们身边。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然而,现代科学的昌明并未能够使人们得到更多的幸福和快乐,并没有能够使得人们生活的更加健康长寿。现在的药品看似非常的多样化,但是处方并没有多大变化,很多都是用的古方。我们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好东西,包括中医药等。西方的思维习惯于精确和分析,在医学研究方面也是遵循着这种思路。在寻求治疗药品的时候,精确的知道某种药物中主要是某种成分、某种化学成分或者从植物、动物中提取某种成分,然后对症下药。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单一的成分病毒很容易产生抗药性,使用不久,这种药可能就会失效或者效果不大了。不但如此,如果吃进化学药品,虽然疾病症状消失了,似乎治疗好了,但是可能是隐藏起来了,没有显现出来而已。这样对五脏六腑产生了许多的伤害,有很强的副作用。现在西方研究药物方面思想有所转变,转向多种成分的混合。例如治疗艾滋病的鸡尾酒疗法,并不是用鸡尾酒来治疗艾滋病,而是配比药物方面有点像调鸡尾酒那样,因此得名。这种治疗方法也是一位华人科学家发明的,采用三种或者三种以上的药物成分来进行治疗,而且这些药物还可以经常的发生变化,就不会使得病毒产生抗药性,现在对于初期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疗效都非常的好。我们的中药处方吃了一段时间,可能医生又给我们换一换,不知不觉就把疾病治疗好了,又没有多少副作用。我们老祖宗说了一句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如果把这些成分搞得太清楚了,单一的药物,那么对于治病来说也没有多少好处。
(1)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这里用张弓射箭来比喻天道抑强扶弱,损有余而补不足。中医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如果有余就泄掉,如果不足就调补。中医与其说是技术,不如说是一门哲学。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名相治国,名医活人。如果不能悟得天道,可能难以言医。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道就如同张弓射箭一般。如果射箭的人,把弓抬得太高了,就需要往下适当调整一下,否则只能射向天空,不能命中目标了。如果弓压得太低,就需要适当调整一下,往上抬一抬,否则就会射到地上去了。如果用力过大,就需要适当调整,减少一下力度,否则可能拉的过满,就会射得太远了,弓也可能会崩断了。如果用力比较小,就需要加大力度,否则箭还未命中目标就会中途掉下来了。只有恰到好处,箭才能够命中目标,角度方向不高不低,力度不大不小。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之道也是如此,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只是施与而不接受,都是减少多余的气,这样来补万物的不足,均调阴阳四时,以利于万物的生长。圣人有很高的德行和涵养,就布施仁德于四方,以补世人的不足。天道如此,损有余而补不足。世人知道天道如此,如果能够谦下待人,必然天道补之。如果大国以谦下对待小国,天道也会补偿它。大家在看长跑的时候,往往一直跑在最前面的那个未必就能够得冠军,可能最后有个后面的冲到最前面去了。争强争霸的国家,可能天道就会削弱它,不是天道有意的削弱它,而是自己树敌过多而成为众矢之的。
(2)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人之道则不然。佛陀说颠倒众生。众生处于人道。天道和人道恰恰相反了。人道背道而驰。天道只是施与而不接受,人道只是接受而不施与。天下的诸侯王、王公贵族都以天下来奉养自己。身居高位的人本来就已经大富大贵,拥有了无上的地位和权力,还要不断地搜刮百姓。富有的越富有,贫穷的越贫穷。这样的做法都是损百姓的不足,以补一人的有余,百姓不堪重负。
损不足以奉有余。世人往往损贫穷的来供养富有的,夺取弱小的来给强大的。怀道的君主不光是关注权贵阶层,更要关心弱势群体。老人和小孩都是柔弱的,就要多给予关心和帮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在劝说齐宣王施政一定要先照顾鳏寡孤独这些弱势群体的时候,齐宣王觉得有道理。孟子就趁机追问:“既然觉得有道理,您为何还不赶快施行呢?”也许是齐宣王的一个借口,也许是捉弄孟子,齐宣王竟然说道:“没办法,我这个人就是有个毛病,喜欢各种奇珍异宝,这些也是要花钱的。”孟子说道:“天下百姓谁不喜欢奇珍异宝,如果王能够将心比心,至少照顾百姓基本的财货所需,那就不算什么毛病了。”齐宣王还不死心,继续说:“我这个人还有一个大毛病,就是我这个人特别爱美色。”孟子接着说:“好美色不是大王一个人的毛病,是天下人的通病。希望大王也把大家的这个毛病治好,让天下因为王的照顾,从此能够有情人终成眷属,无旷男和怨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君主知道自己需要的东西,也可以知道世人需要什么东西。君主如果与民争利,就不会长久。君主如果能够节制自己的物欲,适当减少自己的,就能够补足天下人的。
(3)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耶。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有谁能够在有余的高位,自己节省自己的爵禄,减少自己的欲望,减轻百姓的赋税徭役,来造福于百姓呢?只有有道之君能够做到这样的。尧舜虽然富有天下,但是并不自恃己功,并没有想着从老百姓那里索取什么过多的财物。尧帝甚至把自己的帝位拱手相让给地位卑微而德行高远的一介草民。有道之君知晓天道如此,如果自己有余,天道自然会折损它,倒不如自己自觉守道了。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圣人具有大爱,有为恩泽于世人,但是并责求世人回报他。前面讲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世人往往稍微有所成就就自恃功高,天道就会削弱它了。圣人知道其中的微妙,就非常的低调,不会骄傲。刘邦定天下,分封功臣。张良出谋划策于营帐之中,决定胜负在千里之外,功劳很大。刘邦让张良自己从齐国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可是张良谦虚的推掉了,只选择了留城这个小地方,楚地距刘邦的家乡沛县不远,这样刘邦就不会把他当做什么祸害了。张良一直保持低调,刘邦统一天下后尽量不去碰触国事和皇族事务,后来得到了善终。他从黄石公那里得到的素书也没有传给后世子孙,而是随他一起入葬了。张良可以说是识时务者的典范了,安享晚年,没有麻烦。圣人知道如果自恃功高,天道就会折损他的福报了。战国时候楚国宰相孙叔敖为楚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在临终前和自己的儿子说,楚王今后一定会赏你,不过赏你的时候,你一定只要那最坏的一块。楚国后来改革的时候,对其中有罪过和有谋逆嫌疑的人全收拾了一遍,只有孙叔敖的儿子因为他的封地没什么价值而留下。
功成而不处。圣人功成事就,知道不能再身居高位了。如果身居高位,天道就会折损他了。功成身退,这个是天道了。可能有许多人看不透不理解。世人往往感叹,夫妻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国家也是如此,有几个帝王能够和功臣共富贵呢,这并不是帝王的品行有问题,而是天道使然。如果大臣功高盖主了,就会遭到折损。功臣足够的强大,就如同大树的树干一样,可能就会遭到砍伐了。范蠡功成身退,文种不舍得他的位子,就引来杀身之祸了。汉文帝推崇黄老之学。他功成名就了,但是却丝毫不敢自奉甚厚,否则天道会折损他的。他当皇帝二十三年,居然没有盖宫殿,没有修园林,没有增添车辆仪仗,甚至连狗马都没有增添。他关心百姓的疾苦,他的老婆窦皇后也是贫民出生,两人都深谙百姓的疾苦。他刚当上皇帝不久,就下令:由国家供养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要发给他们米、肉和酒;对九十岁以上的老人,还要再发一些麻布、绸缎和丝绵,给他们做衣服。汉文帝的时候,布鞋已经非常普遍了,但是汉文帝连上朝都没有穿布鞋,而是穿着草鞋,做了节俭的表率。不仅是草鞋,就连他的龙袍破了,就让皇后给他补一补再穿。汉文帝自己穿粗布衣服不说,后宫嫔妃也是朴素装饰。在他死前,留下遗诏,明确要求他的陵墓,都要用便宜的瓦器,不得使用昂贵的金银作为饰品。不得过多的扰民,尽可能的节省。后来赤眉军攻入长安的时候,很多皇帝的陵墓都挖了,只有他的陵墓没有人动。这可能也是富贵权力招致祸害的一个代表吧,正因为节俭德行让他能够安眠于地下不被世人惊扰。
其不欲见贤。如果有贤才的好名声,天道也会折损他的。这里也呼应了前面的,不崇尚贤,大家也不会追求贤的美名。世人离不了名利,这贤才或者贤君也是一种物欲。圣人虽然有功于社稷,有功于百姓,但是却不会争抢功劳。圣人也不想世人尊自己为贤人。如果被世人尊为贤人,也是一种极高的荣誉,也会有名声。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也会折损他了。圣人把自己的功德隐匿了,不想让世人知晓,担心天道折损了。如果想当贤才,想当圣人也是欲望来的,连这个欲望都省却了。世人常说见贤思齐。如果被世人看做贤人,就会迷恋于好的名声。贤人的好名声可能也会给自己找来麻烦。
第七十六章 强大处下
1.【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2.【注解】
上一章圣人老子劝诫诸侯王减少物欲,不要过重的从百姓那里征收徭役赋税。如果民不聊生,百姓就会轻易赴死了。圣人老子劝诫世人不要求生太厚而至于死地。这一章圣人老子劝诫世人不要争强而至于死地。如果争兵强则会招来刀兵劫。老子世人通过一系列的比方来说明这一点。世人在出生的时候,充满生机也是柔弱的,温暖的。世人出生的时候什么都想抓。世人在去世时,形如枯槁,是坚硬的,冰凉的。世人在去世时,两只手抓了一辈子,临终了就张开了。世间万物也是如此。草木在幼小的时候,也是嫩绿柔弱的。待到干枯而死的时候,是坚硬的。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坚强和强大似乎就意味着死亡。柔弱反而意味着生机。两军对阵,耀武扬威,争强好胜的一方往往容易轻敌而失败。争强好胜往往意味着先发兵攻伐别国。自古以来,两军开战讲究名正言顺。如果主动进攻别国,就属于不义之师。不义之师天道灭之。强大处于下,柔弱处于上。舌头和牙齿,舌头柔软,牙齿坚强,然而人老的时候,牙齿脱落了,舌头尚存。
世人大多争强好胜,以为柔弱是耻辱。其实不然,柔弱并非软弱可欺,而是王者之道。正是因为不与人争、不与天下争,天下莫能与之争。正是因为不取于民、不与民争利,天下莫不归于他。德兰修女帮助弱势群体,许多大公司和大富豪都愿意把钱捐给她,支持她来做慈善事业。她在临终前只留下了几套旧衣服,几双鞋子。争强好胜给世人带来了许多问题。人世间是可以有更高级的共赢共生的相处方式的。如果一味崇尚争斗,势必两败俱伤。蜜蜂采花,花并未受到伤害,反而能够传递花粉。蜜蜂也未受到伤害,它能够采集到花粉,吃到甜美的花蜜。
强大如果是向外求就是祸,强大如果向内求就是福。凡是国家的强大,必须向内修内功,君主务于道德,依靠贤达的臣工。凡是家庭的强大,必须依赖家和,讲孝悌仁义,多出贤孝的子弟。凡是个人的强大,必须修行自己的德行,福报自然就来了。自强不息,精进修行,这是有福报的。如果国家的强大依赖攻伐别国,掠夺别国的城池和土地,盘剥别国的百姓,那就会招惹祸害。如果一个家庭的强大依靠不法手段,伤害别的家庭的利益而致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如果一个人的强大依靠伤害别人来实现,就可能被别人伤害而导致失败了。如果对外争强而斗智斗力,也有因此而变得兴旺的,也有因此而大败的。如果侥幸获胜,那也如同过眼云烟,转瞬也会失去了。与人相处也不可争强好胜。如果因为争强好胜伤别人面子,也可能会失去许多。给人一分面子,别人就会返还两分面子。失人一分面子,就会失去十分面子。为人处世面子问题,不可不慎。
圣人老子劝诫众生勿争强好胜,以柔弱不争为立教之本。深感众生难调难化,所以专以无为教化。世人争着处于上位,耻于处于下位。圣人则不然,君不见处于上位的石头容易掉下来,处于上位的水容易飞流而下。世人可能不知道如果处于位高权重的位置,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可能就引来杀身之祸。世人争强好胜,却不知道物极必反。如果变的强大,可能离死亡可能就不远了。处在位高权重的位置,莫若天子,然而天子位置很难当的,可能为了大局六亲不认,不得不做一些违背意愿的事情。如果处于将相的位置,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可能有功高盖主之嫌。伴君如伴虎,历史上在这样的位置丢掉性命的人还少吗?老子生活的年代正值周室衰微的时候,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争强争霸,互相吞并。那是一个动荡非凡的时代,因为对于许多人来讲都有机会。有的人能够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国君就能够位极人臣。有的人能够以下犯上弑君篡位。正如孔子所说君非君、臣非臣、父非父和子非子的时代。道德经全篇上下,专尚柔弱而贬斥刚强,劝说君主务于道德。
(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人活着的时候,内含有和气,就会处于柔弱。人死了的时候,和气衰竭,就会处于坚强。婴儿刚出生的时候非常的柔弱,然而却是生命力最强的时候,婴儿整日嚎哭也不会伤到嗓子。正是因为婴儿通过丹田之气来发出声音,才不会伤害嗓子。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帕瓦罗蒂三十岁的时候,应邀来到法国的里昂参加一个演唱会。这个演唱会对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他很重要。晚上,帕瓦罗蒂就在歌剧院附近的一个小旅馆住了下来。由于旅途劳累,帕瓦罗蒂便提早睡了。没过多久,他就被隔壁房间传来的婴儿啼哭声吵醒了,而且,那孩子好像和他作对似的,竟一直啼哭不止。无奈之下,帕瓦罗蒂索性把孩子的哭声当作歌声来欣赏了,渐渐地竟佩服起那孩子来,因为想到自己唱歌唱到一个小时,嗓子就沙哑了,而这孩子的声音却依然洪亮。如此一想,帕瓦罗蒂立刻兴奋起来。他细心地倾听起来,很快就有了不同寻常的发现:孩子的哭声哭到快破的临界点时,会把声音拉回来,这声音就不会破裂,这是孩子在用丹田发音而不是用喉咙。帕瓦罗蒂也开始学着用丹田发音,试着唱到最高点,保持第一声那样洪亮。在第二天的演唱会上,他以饱满洪亮的声音征服了所有观众。远古时期的人们还没有进化出语言。只能在打猎的时候咿咿呀呀的叫。叫声变化也不是很多。那时人们只会使用丹田之气来进行呼喊。人们的右脑祖先脑已经进化比较好了,然而左脑语言脑还未进化好,语言文字还未诞生。后来人们为了方便打猎劳作,对于石头等会发出一个特别的声音,以后就会约定俗成了,随着词语不断丰富,人类就有了语言。人类逐渐的把声音放在嗓子来发了,声音更加丰富,动作更加复杂了。同样道理,一开始人们用树枝在地上画鱼,不断地简化,就会产生第一个文字鱼,随着词语不断的丰富,人类就有了文字。最一开始是象形文字,不断地简化,就成为了现在的文字。婴儿有返祖现象,返璞归真了,他们不使用嗓子啼哭。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这里圣人老子借草木来打比方的。草木在刚长幼苗的时候,和气存在,就处于柔脆。草木在死亡的时候,和气去了,就处于枯槁了。人们来到世间,劳作一生,临终前众生所积累的财富一分钱都未能带走。两手张开,身体僵硬,而不会像婴儿刚出生的时候拳头攥的紧紧的。万物和草木也是一样的,草木嫩芽生气勃勃,非常的柔嫩,但是枯死了的草木,都会非常的坚强和僵硬。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由以上两个比方来看,坚强者死,柔弱者生。争强好胜将引入死地,退让柔弱将引入生地。国家如果争强争霸,攻伐他国,树敌过多,别国来报仇甚至联手起来就很危险了。如果争强争霸,国内必然滥用民力,征收兵丁和民夫,百姓就会有怨言了。
(2)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是以兵强则不胜。如果一国的军队实力很强大,可能就会比较轻敌,动不动就进攻别人。实力比较弱的一方就会有怨气,很多被欺负的弱势的一方全部纠结在一起就变得强大了。兵少的国家集结起来就变成兵强马壮了。少和多是可以互相变化的。强和弱也是可以转化的。春秋战国的时候,齐国很强大,到处招惹别国,结果燕国的乐毅联合几个国家几乎把齐国给灭掉了。魏国拜庞涓为大将军之后,实力很强大,东征西讨也得到了不少的好处,攻下了一些城池。可是由于一些不义之举使得人才大量流失。孙膑在马陵之战大败庞涓,庞涓被射杀在大树下。这里以兵喻戒惧,是劝导君主虽然使用武力,但是不得已而为之。只在于保家卫国捍卫正义,适可而止。周武王孟津观师,虽然有八百诸侯不约而来,但是仍然认为时机未成熟而撤兵。这里说用兵如果临事而惧,不敢轻敌,才能全师以自胜。这里的惧呼应前面的勇而不敢,怀道的君主是有勇气面对战争的,但是却不发动战争。不是不勇,而是心系黎民,有慈悲之心。善于带兵的人,以全生为上,而多死为下。凡是用兵之道,如果能够保全别国为上,而攻破敌国为下。如果能够保全别国的军队为上,而攻破敌军为下。即使是百战百胜,也并非最善于打仗的人。如果能够做到不战而使得敌人屈服,甚至是心悦诚服,因为我方的德行而受到感化,化干戈为玉帛,这才是最善于打仗的人。强大就容易助长骄傲的气焰,可能就没有了敬畏之心,就很难做到勇而不敢,也可能就不会谨小慎微了。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大小与其谨慎程度成正比。谨慎是成大事之人不可缺少的,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慎独。人生的道路,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世人应当谨言慎行、谨始慎终,这才能够从各种危机中从容度过。世人如果争强不够谨慎,就会把福报一分分的散尽了,做一件恶事就失去一点福报。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福报就像银行一样,做一件善事就往银行里面存一块钱,做一件恶事就消耗掉可能不止一块钱。世人如果对小钱不在乎的人,也很难成为有钱人,钱需要集中起来才能办大事。世人的心也是散乱的。如果心集中起来,就能够入定了。心随着妄想散落在别处了。钱就像心一样不能安定,不能集中起来。如果能集中起来就会成为富人了。
木强则共。如果树木强大,枝叶繁茂共生在树干上面,枝叶柔嫩不会招致祸害,反而是粗大的树干引来了砍伐的人。树木的枝条,以冲气为和,向着阳光,追逐雨露,吸天地精华,酝酿人类可以享受的果实。树木欣欣向荣,生机勃勃。树木的成长,从内心开始,不断地形成年轮,嫩绿的枝叶处上,粗壮的树干处下。待到长大了,两人合围才能抱得住,粗干坚强者处于最下面,长大了就会被很多人看中要进行砍伐了。树木的强大的都在下面,柔弱的在上面。足以知道持有敬畏之心,柔弱虚心,方可处于民上。民为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载舟则君以柔弱得道为上。覆舟则君以坚强失道为下。世人应当深思其中的奥妙,引以为戒,不可不畏。世人都想追求很高的权力地位。殊不知可能这当官就像树木一样。如果长的粗大了,可能就会被人砍伐了。发财也和树木一样,如果财富积累过多了,可能就会被人砍伐了。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儒商的鼻祖范蠡三次发财又三次散尽家财。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这一句顺着上面的树木的比喻来说。强大的树干处在下面,柔弱的枝叶处在上面。国家如果争强争霸就会处下,国家如果谦下的对待他国,就会得到拥护。这里也呼应了前面的大国适合谦下的对待小国。大道造物就是大木在下,小木在上。大道对于强的会抑制,对于弱德会扶持。盛极而衰,物极必反。强大就会有傲气,柔弱就会谨小慎微。人知道可能会引来灾祸,心存敬畏就会言行端直。言行端直就会思虑周全。思虑周全就会合乎人情事理。言行端直就会没有祸害,没有祸害就能够颐养天年。如果能够符合天道,做什么事都容易成功。如果做事能够成功就能够得到富贵。如果能够颐养天年就能够得长寿。什么叫作福呢?能够长寿,保有富贵,这就是有福了。但是这些福反而根植于祸。祸兮福之所倚。如果对祸有深刻的认识,在灾祸没有来临之前就能够谨小慎微,就不会来临了。在大庭广众之下,人们会在意周围人的眼光,会注重自己的所言所行,但是一旦自己独处在暗处,就不一定了。圣人教化我们要慎独。细小的善、微小的恶,如同流水中的细小的水珠,不能轻率对待,终能涓涓细流汇成江海。人有福了,富贵来了。如果富贵来了,穿的也好看,吃得也好了。穿的吃得都好了,就会产生傲慢的心。傲慢的心产生了之后,就似乎什么都不怕,对人不再谦虚了,也不给别人面子了。如果言行不太注意,不符合天道,也不符合人伦,就可能会早夭了,也不会获得成功。如果世人内有死夭的大难,而在外的事业并没有成功,这可以说有大祸了。这么说来祸本生于有福。
第七十九章 常与善人
1.【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2.【注解】
前一章阐释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最柔弱的水却是最强的。这些用在治国里面,圣人老子教导诸侯王,大家不要光用武力来争斗什么。如果能够承受了一国之诟病,就能够成为社稷的主人。如果能够承受一国的不详,就能够成为一国之君。如果承担的都是污垢,承担的都是不详,又没有什么物欲可以享受,又有多少人会争着去坐这个位子呢?争是争不来的,天命不可违背。这一章也阐释同样的道理。天道并没有对人有亲疏贵贱之分别,只是特别的关照善人罢了。其实并不是天道关照善人,而是善人所言所行自己关照自己罢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对于善人来说,为世人付出许多,布施了许多的恩德。天道就会回馈他。天道和世间万物,天道和芸芸众生都似乎非亲非故,但是偏偏厚爱善人。天道历来讲平衡。世人如果知晓其中的厉害关系,就默默无闻的付出,天道酬勤会补偿给你的。世人急功近利,如果不看到马上得利益的事情,就不去做。这就很难得到天道的帮助了。世人常讲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只要老老实实做善事,就会得到回报。袁了凡不断地做善事,自己的命运也跟着改变了。世上最好的风水是每个人的内心。如果不断地坚持做善人,做善事,不断的付出,可能也会遇见善知识,得到贵人相助,天道会回报他的。借钱给别人,付出了再取回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天道总会弥补的。如果不曾借钱给别人,却要别人还钱,别人除了生气怎么会还钱呢?如果根本都不曾付出过,就要索取,就违背了天道了。现在许多君主没有能够恩泽于百姓,却向百姓索取很重的赋税,天道如何能够平衡呢?如果对别人有大恩,稍微做错了一些对不起别人的事情,可能还不至于结成怨恨。如果对别人没有半点恩德,都是对别人做恶事,天道如何能够平衡呢?如果对别国没有半点恩泽,为了掠夺别国的土地和城池,不断地进行攻伐,就会结成大的怨恨了。如果已经结成大的怨恨,再去和解,就要付出多得多的努力了。给别人一分面子,别人就会给你两分面子。让别人失去一分面子,别人就会让你失去十分面子。善人施行善恩于天下而不计酬报,但施而不责报,天道就会补偿给他。如果世人有了大的怨恨,即使想办法化解掉了,也还是会有些残留的怨恨在心里的。既然种了怨恨,再去化解,这怎么算是好的办法呢?最根本的办法应该是不要种下怨恨,不要做恶去伤害别人。
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功成身退才能明哲保身。功臣跟着君主打江山,可能觉得为君主付出了很多,就希望君主能够给他回报。如果回报的不够多,就心存怨恨。可是人的欲望哪里能够填的平呢。怀道的人知晓不能责人回报,天道自然就会回报的。如果功臣能够功成身退,放弃了回报,可能君主还会补偿他。如果功臣功高盖主手握重权,天道就会折损他。李善长丞相在朱元璋力量比较薄弱的时候投奔了他,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因为胡惟庸谋反,牵连其中,一门七十余人被杀。而惹杀身之祸的是一句话,我已经老了,我死之后,你们好自为之吧。李善长以这一句话结怨于朱元璋。朱元璋误以为他放任胡惟庸谋反,知情不报而痛下杀手。有一次朱元璋面授机宜,命蓝玉手下将领退下,连说三次,竟无一人动身,然而蓝玉一挥手,他们却立刻没了身影。这使朱元璋下决心要除掉蓝玉。为人臣子者,不能够功高盖主,否者天道就要折损他了。公元前196年寒冬,淮阴侯韩信三族被诛,数千无辜,血染长安,哭号之声,传荡千古。寒风凛冽,长空飘雪,长安满城人尽嗟叹,无不悲怆。
大怨生于大恩。如果没有汉王刘邦对韩信的恩,也不会有后来被灭门的大怨。秦末汉初的张耳和陈余原来是莫逆之交,后来却成为互相要置之死地的仇人。张耳和赵王被秦兵围困在巨鹿城中,强兵猛击,而秦兵带兵的大将为秦国著名战将王翦将军的后人。当时陈余带领五万余兵马驻扎在城外,曾派五千士兵去解围,但是全军覆没了。当时,各国将领来救赵国的有十余路人马,赵相张耳之子张敖也率兵万余屯于巨鹿城北,可是他们害怕秦军强大,都扎下营寨,不敢跟秦军交锋。张耳怪陈余见死不救,变成仇敌互相残杀。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智子疑邻的典故,多少有些相似之处。
大怨很难完全化解掉,世人就要非常谨慎,不要种下怨恨的种子。试看看当今的天下,世界上有许多不稳定的因素都是因为世世代代的恩怨仇杀留下来的。中日之间残酷的战争给两国人民留下了仇恨的种子,周恩来总理没有索取战争赔款,就是想让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相处,化解掉大怨恨。德国总理勃兰特曾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突然双腿下跪,并发出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勃兰特以此举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勃兰特在波兰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谢罪,被誉为欧洲约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这一跪,化解了饱受纳粹蹂躏的波兰人民沉积在心底里的怨恨,他们为勃兰特的举动感动得热泪盈眶。这里也呼应了前面的章节的还没有任何兆头的时候容易谋划。如果刚刚出现兆头的时候,就能够妥善处理就不至于留下怨恨的种子。人们只知道战国七雄残暴不仁,互相争斗致使民不聊生,但是岂不知战国之祸起于春秋争霸。世人不知这战祸早脱胎于五霸和诸侯的时候呢。不然,孔子门下五尺童子为何羞称五霸,实在是以理而推,用霸术必酿成兵祸。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对于称霸的一方,天道就会折损他。称霸的一方用武力来征服别国,别国敢怒不敢言,但是跟很多国家都有怨气,待到机缘一到,一哄而上就树倒猢狲散了。称霸的过程和倒台的过程,都可能伴随着战乱和纷争,一个霸主倒台了另外一个霸主又要通过武力出来了。这里也呼应了前面不敢为天下先的章节。试看看当今世界的形式,世界正现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之中,世界各地的游行示威此起彼伏,许多国家纷纷加入军备竞赛的行列。大家都纷纷选举了强硬派当自己国家的元首,似乎都以柔弱的元首为耻辱,展示各自的军威,进行军事演习。动物们打架之前都张牙舞爪的,耀武扬威威慑对方。两千五百年前诸侯争霸导致战乱纷仍难道不值得当今政坛元首们深思吗?孟子曾劝说齐宣王放弃霸权而推行仁政。齐宣王曾经看到有人牵着一头牛要祭祀新钟,不忍心看到牛被杀戮,便将它换成了一只羊。外人可能会认为齐宣王吝啬,不舍得一头牛,其实不然,是因为齐宣王有仁厚之心。孟子借此劝说齐宣王不要效法先祖争霸诸侯。
(1)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和大怨、必有余怨。化解大的怨恨,必然还会有余下的怨恨。对于杀人或者伤害别人的人,必然会受到刑罚的惩处。任意使用刑罚的人,必然失去人情,使得百姓有怨气。如果有冤情,也会有大的怨气。天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的,也总是平衡的。如果伤害了别人,别人就想着如何报复了,否则怨气无法消解。冤冤相报何时了,不断的加深怨恨。恩生于怨,怨生于恩。爱生于恨,恨生于爱。没有无缘无故的恩,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怨。恩和怨,下面都是心,都是因心而起。当时诸侯两相构怨,霸者出来主盟而为了和解。大怨虽然和解,然而必责报,希望能够得到相应的恩报。但是恩报未能及时的兑现,而抱怨就随之而来,是有余怨的缘故。秦国的张仪曾故意欺诈许诺楚王六百里土地,想楚国和齐国断绝来往,可是秦国却只回报了六里的贫瘠土地。楚王恼羞成怒,与秦国又反目成仇了。
安可以为善。这里圣人老子感叹说,如果先违背了天道,失去了人心,已经结成了大的怨结,再来进行补救和化解,如何才能化解怨气变成和善呢?吴王夫差俘虏了越王勾践,范蠡为了营救越王勾践就进献美女西施。吴王夫差没有听从伍子胥的劝谏杀了越王勾践,斩首除根,看似施恩于勾践,然而却留下祸患,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诸侯王之间的怨恨,却由百姓来承担,由百姓来付出生命和鲜血。贼莫大于德有心。如果有心来施行仁德,就是虚伪的仁德。真正的仁德是不希望世人回报的,但是天道必然会帮助他。如果诸侯国施恩于他国,却一心想着对方能够回报。假使受惠的一方没有能够及时报恩,他会结怨于心。
(2)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古时候借贷的时候,契约符券剖开,一分为二。贷者保存右半部分,物主保存左半部分。一般来说物主手里拿着左半部分是要求对方到期兑现承诺的,回报本息的。有道之君虽然拿着契约的左边部分,有权利进行索取,但是并没有强取于民,不求回报。圣人知晓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如果没有恩泽于民,而取于民,天道自然会折损他了。虽然圣人不责于别人,要求什么回报,但是世人如同众星拱月一样,自然围绕在他的周围。
有德司契。有德行的圣人手里拿着契约,还是继续不断地付出,并不求回报,徒存虚契而已。有道之君对天道心存敬畏,虽然是手里拿着契约,可以取之于民,但是却爱惜民力,不忍心为之。天德高远,使人们有敬畏之心。正因为人们心存畏惧,才不敢作恶多端。正因为戒惧,谨小慎微,才能够得到福报。圣人知晓正言若反,物极必反,不敢越雷池半步。张果老为什么倒着骑驴呢?他是警示世人不要搞颠倒了。古时有诗赞张果老:“举世多少人,无如这老汉;不是倒骑驴,万事回头看。”
无德司彻。彻是周的赋法。没有德行的君主,并没有跟世人签订什么契约,违背了君主与上天所签订的契约。没有德行的君主就像手里拿着赋彻那样,可以任意的取之于民。契约和赋彻是有根本的不同的,契约是有付出而求回报,赋彻是无付出而求回报。天道感其不平衡的。君主作为上天之子,本该顺承天命替天行道,可是君主却背道而驰。基督教圣经中有旧约和新约,这是神与世人的约定。世人如果不能够遵守与神的约定,就会受到惩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没有德行的世俗之人手里拿着契约,不管对方是否有能力兑现,必然强取于民。没有德行的君主没有和百姓签订契约,就如同赋彻那样,不需要任何的承诺就可以强取豪夺。对于老百姓,如果未能及时缴纳赋税,不管卖儿卖女或者用什么方法,都要足额缴纳。对于赋税而言,只要期限一到,必取于民,没有任何的怜惜。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对万物没有亲疏。天道似乎倾向于善人,其实不然,天道对善人和恶人都是同样的有大爱的。恶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善人如果作恶也会得到惩罚的。善人做善事,恩泽世人,付出了很多,天道是平衡的,会弥补他。天空无比的辽阔高远,万物卑微低下,天与物离的很远,非常的疏远,上天似乎没有任何恩泽于万物。殊不知没有恩德就是最大的恩德。天的气鼓而成雷,嘘而成风,迅雷震动而万物发生,烈风吹嘘而万物荣旺。世人不回报善人,而天道必给他。并不是天刻意保佑他,而是因为他自己帮助了自己。世俗好利之徒怎么能够轻易了解其中的奥妙呢?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