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第五十三章 大道甚夷
详细内容

第五十三章 大道甚夷

时间:2020-02-07     人气:1055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注解
概述: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哉。......

第五十三章 大道甚夷

1.【原文】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哉。


2.【注解】

上一章刚说完见小就是明,能够见到隐微难现的大道就是明了。老子教导世人如何恢复先天的本性,指出归家的路,指点迷津。这一章刚开头就说假使圣人老子我能够介然有知,就是稍微知道一点大道。前后两章圣人老子都这么说,是非常的谦虚的。虽然老子已经告诉世人有一个家的存在,可是如何回家呢?可能要带足盘缠和资粮的。这些资粮可能就是要多做善事,亲近善知识,接触经典。可能要修正自己的行为和思想,避免通过五官对我们的心继续进行污染,减少物欲。但是世衰道微,人心不古,虽然圣人已经告诉了如何走上道的康庄大道,但是世人却偏偏喜欢走小路,以致遇见豺狼虎豹,招致祸害,白白丢了性命。


老子在这里感叹道之难行,要不他也不会西出函谷关隐居去了。他料想天下将大乱,自己虽然攘臂直呼,别人听也听不懂,劝也劝不动的。如同闹市里人说话,很难听得到。如同飞瀑之下的鱼鸣,如何能听得到呢?只有经过一段彻底的阵痛,物极必反,到了一定的极限,就会阴阳转换,世上才会出现太平盛世。《易经》中可以看到阴阳逐渐的转换的过程,重阳中似乎到了阳的极点,没有半点阴,但是无中可以生出有来,也会逐渐生出阴。重阴中似乎阴到了极点,没有半点阳,但是无中可以生出有来,也会逐渐生出阳来。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福中有祸,祸中有福。人的一生生老病死,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事的兴衰荣辱也都是经历了这些过程。天道如此,物极必反,否则如果没有衰落何来兴起?


使我介然有知。介是微小的意思。俗话说人非草芥,也是微小低贱的意思。如果使得我像上章说的见小,稍微明了。世人的心被欲望所遮蔽,如同被很厚很坚硬的冰层所覆盖,没有任何的亮光,用佛家的话来说很形象叫无明。如果遇到善知识,给予智慧的温暖,就可能点亮一点点的亮光。虽然很微弱,有似天空中的点点繁星,有似山谷中的微弱农家灯火,但总给世人许多的希望。如同厚厚的云层遮蔽了月亮,依稀透过云层看到朦朦胧胧的。“从无知时,忽然有知,真良知也”,圣人老子确有良知良能。他突然感悟到世风日下,世人皆醉我独醒,有意劝说世人返璞归真,归于大道,然而举目四望,却难以找到能够接受的人。


介然有知,依稀看见天门的开阖。宋代邵康节的梅花诗写道:“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山河虽好非完壁。不信黄金是祸胎…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荡荡天门,万古以来都是向世人敞开的。天门为入于智慧的大门,入于大道的大门。从来都是向世人打开的,只是世人迷失了。渡口找不到了,需要圣人老子指点迷津。依稀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人回去了,然后又能够返回人间教导世人。这里用山河比喻人的身体,虽然好,但是有很多的业障,如果把这些业障像玉石那样雕琢出来,就能够显现出耀眼的光芒。每个人的自性都是真黄金,自心自性并非本恶,并不是罪恶祸患的根源,只是人们迷失了自性而已。延伸一下当今的世人在金融的道路上已经走得太远了,不断的创新出衍生的产品,让世人都逐渐了忽视了忘记了货币之王黄金的真正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会回归真金。随着时间的推移,世人会逐渐回归道德,回归真心。到那个时候,四海升平,路不拾遗,世界大同,不分你我,不分主客。


好的学生也很难找了,师道在当今这个世上也衰落了,没有古人尊师重道了。圣人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穆圣生活的年代与唐代的慧能大师差不多,圣人虽然已经找到真理,但是却谦虚的教导人们到中土的求学。世人更应当尊师重道,重教化。穆罕默德出生在570年,很巧的是和慧能大师一样不识字,出生前父亲亡故。6岁时母亲病故,成年后经常到麦加郊区希拉山洞中静思,思考宇宙的奥秘和人生存的价值。610年,穆罕默德已到了40岁。有一天,他在希拉山洞中独自静思时接到安拉通过天使传达的启示,教导人们止恶从善,主张限制高利贷、买卖公平、施济平民、善待孤儿、解放奴隶、制止血亲复仇、实现和平安宁。他曾经说过:“人类都是真主的家属,真主最爱为他的家属谋幸福。人类皆兄弟,无论愿意与否”。由此可见圣人深爱世人,不管他们的肤色如何,生活在哪个国家,都是一家人。如果因为信仰不同而导致战乱不断,那么会辱没了圣人的教诲。


世人喜欢走捷径,走险僻小路。世人不喜欢走康庄大道。世人由于心被物欲所蒙蔽了。把大道看成是小道。把小道看成是捷径了。把明德看成是玄德了。在古代喜欢师道的传承,对于东方这些悟性极高的学问,如果没有明师指点,直指人心,可能很难能够有所建树。古代的中医,收了徒弟都是言传身教,效果非常的好。现在缺少好的中医老师,更缺少愿意甘受寂寞领悟这一济世技艺的徒弟了。在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里面有大医精诚的一章,要求学医的人需要有很高的医德。古人传道,授业,解惑,其中传道放在首位。如今却刚好相反,花了毕生的精力在学技巧,学雕虫小技,学一些枝枝叶叶,而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些雕虫小技就属于小道,这个小字很有意思,很直白。现在教育界深受西方的影响,西方喜欢分析,精细化的分析,分析真理延伸出来的枝枝叶叶。


(1)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使我介然有知。介然,是微少的意思,老子谦虚的说法。老子是说我通过修行,忽然稍微有些良知良能。世人本来就有良知良能,只是被物欲遮蔽住了,不能很好的感知真正的世界了。


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圣人老子说我本来想推行此大道于天下。但是却觉得很无奈,天下人心奸险可畏。有心传授大道于世人,而传授给谁好呢?举世皆浊的世界里,如何能够找到接受这些的人呢?有意传授但是却找不到好的学生。不仅仅是找不到好学生,徒劳无益,也可能会造成很多的误解,招来祸害。耶稣基督为了给世人带来光明,然而却遭受世人的误解,钉在十字架上。他看待罗马士兵的眼神是充满慈悲而没有任何怨恨的。因为在他的眼里,这些罗马的士兵只是迷途的羔羊,仅仅是未醒过来的孩子而已。就像前面所说的圣人孩之。传道的人只传有缘之人,不传无缘之人。想当年,达摩祖师来到中土,许多学人都想拜师学道。古人非常尊师重道,为了表达诚意,二祖甚至在雪中断臂求法。虽然我们不必效法二祖的做法,但是古人尊师重道可见一斑。当今正值末法时期,举目四望,相比老子生活的年代,世人真心受的污染更多,离家更远。难以找到可以接受正法的人,也难难以遇见明师。


(2)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世人可能觉得大道非常难找,可是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叫大道,而不是叫小道呢?大道有一个大字,就是非常的大的一条大路来的,很大很宽广很平坦很平直很便捷的,没有荆棘的回家的大路。这样的大道如果世人的眼睛不是被无明给覆盖了,就会很明显的看到。就像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颗豆子塞在耳朵里面就听不到雷声响一样。世人的心被蒙蔽了,自然不走康庄大道,世人都是抄小路,以为小路更快些,更容易得到财富,获得权力。岂不知很容易招致祸害,在小路上盗贼就比较多,在路上可能遇见豺狼虎豹,一不小心就可能性命不保,要这些身外之物有何用呢?大道至简,世人不走简朴至真的大道,而喜欢走贪嗔痴的险峻小路。经典就是圣人留给我们这些迷失在小路上的世人的路标和地图,沿着这些指引,人们可能很难找到回家的大道。


对于中医来说,领悟经典是最快的办法,然而世人觉得还不够快。的确也是不够快。清代乾隆御医黄元御花了十几年的时间研读张仲景的伤寒论,直至有天突然顿悟了才得到真知。如果作为中医,不能彻悟经典,何以言医呢?对于想精通世间某一门技能,也就是小道的人来说,比如学医的人有一种方法是不断地学习知识,不断的进行临床实践,很少读经典。现在的医学教育就是这样的,仅仅是把经典作为选修课。而另外一种方法是除了临床实践,学习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研读《皇帝内经》等经典,如果能够悟通经典很有可能能够成为大医。有大心的人才能够成为大医。历史上的神医非常的稀有,能够得道,已经是非常的稀有的了,如果能够得道又能够精心研究医术,那么更加的稀少。难怪喜爱道术的医圣张仲景说,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和仲文,中世有长桑和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再往下就没有再听说了。反观当今学医的的人,不能够寻求经旨。只是演各自所知道的东西而已,只是各承家技以为独传秘方。对于一些秘方作为谋生手段,也生怕别人知道一二。然而大道就是公布在世间让世人都来学都来看的,是公开的秘密。如果想在医术上面提升一个境界,那么需要精研经典,直至心有所悟。而不是把经典舍弃,追求技艺,那只是舍本逐末而已。


(3)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哉。


朝甚除。除,在古代和阜差不多的意思,指人工土石堆积物,如城墙宫殿。朝廷喜欢奢华的生活,不惜民力,动用财力物力,大量兴建了亭台楼阁,建设华美的宫殿。


田甚芜。朝廷好征战,穷奢极欲。百姓的赋税很高,徭役很重。百姓都去打仗去了,都被征调去修台榭和宫殿去了,哪有多少精壮的劳力用在农耕呢?农事废了,不耕治了,田地荒芜了。不光是有形的田地荒芜,世人的心田也日渐荒芜,这才是最可怕,最让圣人担心的,最让圣人感觉到可畏的。人们每做一件恶事,心田就长了一棵杂草,而人们每做一件善事,心田就长出一朵莲花。


仓甚虚。没有人耕种田地,仓库自然会日渐空虚。粮仓甚虚,国家就有危难了。民以食为天,如果百姓食不果腹,如何能够安定民心呢?对于一支军队来讲,如果没有粮食,都会军心不稳,何况对于一个国家呢?


服文采。整个社会都崇尚奢华,穿有文采的衣服。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世人都以身居高位的人为榜样。上有好之,而下必效法。齐王喜欢穿紫色的衣服,全国人都跟着喜欢。楚王喜欢细腰的女子,全国的人都喜欢细腰的女子,女子也跟着如何减肥。唐朝上层社会喜欢肥胖丰满的女人,整个社会都以丰满圆润为美。世人喜欢浮华的文采,不喜欢严肃认真的文风。可是古代《皇帝内经》中有素问,黄石公传给张良的是《素书》。这些很素的书,可是内容很丰富,可是一点都不素。对于中医的传承,甚至有些名医劝诫把除经典之外的大多数医书都烧掉,免得误人子弟。纪晓岚是个有良知的读书人,他说世上的道理都在古人的书中写尽了,我没必要再写了,终其一生都仅留下一本读书笔记而已。


带利剑。这里说世人喜欢带利剑,说明崇尚刚强,喜欢武力。殊不知真正的刚强,是世间最柔软的东西。舌头虽然柔软,牙齿虽然坚硬,但是牙齿却先脱落了,舌头还健在。很多动物很刚强凶悍,但是不是被对手咬死,就是被人类猎杀。乌龟虽然柔弱安静却能够得以福寿延年。银行之间竞争,不料杀出个互联网金融来。运营商之间竞争,不料杀出个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来。超市和大卖场之间的竞争,不料杀出个电商来。感觉处处都是危机,处处都在竞争,处处都是敌人,处处都是对手,可是人们有没有想过,真正的敌人也许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世人要有十年磨一剑,铁杵磨成针的精神,磨砺自性自心,能够让真心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厌饮食。财货有余。世人有很多的欲望,纵物欲醉饱饮食,贪得无厌,钱财有余。虽然财货很多,但是仍然不满足。齐桓公把天下的美食都吃遍了。有次跟易牙唠叨说只有小孩子的肉没吃过,结果易牙把自己的儿子给蒸煮了,献给齐桓公。齐桓公认为他很忠心,给予重用,即使管仲在临终前劝诫齐桓公不要用易牙,但是他不听,后来齐桓公被易牙所害。易牙连自己的儿子都没有慈爱之心,如何能够忠于自己的君主呢?齐桓公也为了自己的口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是为盗夸。非道哉。百姓把君主当做劫匪来看待了。这些都不是符合大道的做法。百姓不足而君有余。人君虽然上承天命,但是并未能够替天行道,抚养百姓。所行如是,这样并不符合大道。这里再次感叹,圣人老子非常的痛惜。君主应当把国家和百姓看做和自己是一体的。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打个比方,如果搜刮民脂民膏,就如同割掉身体上的肉来吃,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已。作为人君不仅仅要以身作则,清心寡欲,更应当教化子民,使万民向善。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引人行善如同自己行善,诱人作恶如同自己作恶。世人贪好名利,铤而走险而为盗贼,都是由于君人者不能够清净自律,不能以身作则。就像乐曲一样,由上以唱之,下面全部应和。因此说是为盗竽(夸)。竽,乐之首,而为先唱者。世道人心如此,上行下效,岂是大道呢?当今世人,上下人心如此,感叹道的难行。风俗变坏了,民心变的凶险了,以至于此。作为君主,应当躬行节俭,慈悲世人。清净无欲,以正人心。圣人穆罕默德教导世人,勤俭持家是生活的保障,诚恳待人是明智的表现,善问是治学的窍门。假使人们不精进修行,耕种心田,心田日渐荒芜,心思散乱,精力涣散,仓日渐空虚了。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