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1月1日起,这8种污染河涌行为明确被禁止
向河涌倾倒工业垃圾或通过暗管向河涌排放水污染物,这些行为在2022年1月生效的《佛山市河涌水污染防治条例》中将被全面禁止。近日,《佛山市河涌水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佛山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七次会议通过,并经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批准,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佛山市河涌水污染防治条例》是佛山第4部环保地方性法规。《条例》适用于佛山行政区域内的河涌水污染防治,对各个主管部门职责、公众参与机制、污染河涌的行为等广受关注的重点问题都作了明确规定,管理范围包括佛山行政区域内的西江干流,北江干流,西、北江三角洲河网区河流,人工水道,各堤防围内河流。
《条例》的实施,无疑将开创佛山河涌依法防治新局面,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维系良好生态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法治基础
用严密法治保护好水环境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傍水而居,生生不息。
过去五年来,佛山坚持生态优先,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突破性进展。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现国省考断面考核达标,“十三五”末期水质为同期最好,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然而,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全市水环境保护仍面临诸多突出问题,依法治污亟须专门法律支持。
因此,佛山有必要通过立法推动河涌水污染防治法定职责落实、补齐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治理短板、解决农业农村污染防治薄弱环节等突出问题,为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宜居宜业城市提供坚实的法律制度保障。
在此背景下,《佛山市河涌水污染防治条例》应运而生。《条例》共五章三十七条,分为总则、监督管理、水污染防治措施、法律责任、附则。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条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广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广东省河道管理条例》等作为主要立法依据,同时参考了北京、江苏和广州、金华、宁波等省市的立法经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广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等上位法的制度框架下,《条例》还结合全市水污染防治主要问题集中在内河涌治理的特点,聚焦河涌水污染防治。考虑到水系相互连通,《条例》采用具有岭南特色的“河涌”一词作为条例名称,在体现地方立法特色的同时,阐明条例所称的河涌包括本市行政区域内的西江干流等,北江干流,西、北江三角洲河网区河流,人工水道,各堤防围内河流。
《条例》的颁布实施,意味着佛山将水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推动解决水环境突出问题,对于全市推动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意义重大。
职责落实
建立两大治水协调机制
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强化顶层设计,强化制度建设,明确职责分工。
今年9月,经佛山市委、市政府同意,佛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印发《佛山市水环境全流域强统筹大兵团分层次治理实施方案》?,提出“全流域治理、强统筹推进、大兵团作战、分层次实施”四大治水原则,明确了治水战略,坚持全市一盘棋,推动水环境治理工作开创新格局。
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实施全流域、强统筹、大兵团、分层次治水战略,全面开展治水“八大行动”,系统推进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综合治理,努力书写佛山绿韵水乡新篇章。
理清了治水思路的佛山,还需明晰职责分工,确保工作任务落地见效。随着《条例》实施,佛山将以前所未有的法律保障推进治水攻坚。
例如,《条例》第五条明确,实行市、区、镇(街)、村四级河长制。《条例》第六条指出,建立市、区人民政府的生态(水)环境保护议事协调机制。《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河涌水环境的义务,有权对污染损害水环境的行为进行举报。
不难看出,《条例》不仅明确了全市的河长制和水环境保护议事协调机制两大治水协调机制,还结合全市实际需要完善各级政府职责,厘清生态环境、排水、水行政、农业农村等有关主管部门的水污染防治监督职责,明确村(居)委会的环保责任,构建属地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全面参与的全市统一的水污染防治体制机制。此外,《条例》还规定了排污单位的主体责任和公众参与的内容。
这意味着,今后从全市各级政府到相关主管部门,从排污企业到社会公众,在河涌水污染防治上的法定职责均得到明确和落实。这也是强统筹治水战略在法治层面的体现。
严查严处
明确禁止8种行为
在水污染防治措施上,《条例》明确规定了8种禁止污染河涌的行为。如向河涌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向河涌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垃圾和其他废弃物;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水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向河涌排放水污染物等。
8种禁止污染河涌行为
1.向河涌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
2.向河涌排放、倾倒放射性固体废物或者含有高放射性和中放射性物质的废水
3.将含有汞、镉、砷、铬、铅、氰化物、黄磷等的可溶性剧毒废渣向河涌排放、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
4.向河涌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5.在河涌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
6.在河涌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
7.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水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向河涌排放水污染物
8.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解读称,《条例》还列出3种限制性行为,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四条至第三十六条规定的三种限制性行为予以单独罗列,方便公众了解以及执法部门实施。
对医疗废品的集中处置、医疗废水的后续处理,社会公众也比较关注。对此,《条例》直接引用了《广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对包括医院产生的各种医疗废水以及其他有毒有害废水的处置予以特别规定,要求按照有关规定收集处置,不得违法倾倒、排放。
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雨污分流尤为重要。《条例》特别规定了雨污合流区域治理措施。第二十四条明确,尚未实行雨水、污水分流排放的区域,难以实行雨污分流改造的,应当采取管网混接整改、入河排污口清理整治、渠道治理或者雨水调蓄和治理等措施,减少初雨污染和污水溢流,防止河涌水污染。
《条例》的实施,让佛山河涌水污染防治工作有了更有力的法治保障,将助推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再上新的台阶,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实可靠的支撑。
走进禅城区张槎街道村头村,河涌两岸景观提升工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村头村正在围绕桥梁拓宽改造、河岸景观提升、滨河步道景观建设等对村头涌两岸进行升级改造。未来,这里将打造成怡人的生态景观,让村头涌成为张槎片区重要的景观文化带。
一水一渠总关民。村头涌即将迎来的蝶变是佛山持续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效之一。2021年,佛山将巩固205条城乡黑臭水体整治成效纳入十大民生实事,同时将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点任务,以黑臭水体整治实实在在的成效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治理黑臭水体
水质稳定达标
以前这条河涌淤泥沉积,底泥大概有1米深,晚上不关窗都不敢睡觉。现在截污之后,河水变清了,河里可以看到鱼,有鱼证明河涌水质正在改善。村里环境改善了,村民的心情也变好了。
村头村村民启叔从小在村头涌边长大,见证了河涌的喜人变化。更让人可喜的是,如今村头村两岸景观提升工程正在进行,未来这里将打造成景观文化带。
村头涌位于禅城区张槎街道村头村,东起村头区家村,西接凹窦涌,全长约2公里,流域内人口约1万人。村头涌是村居内河涌,水动力条件差,沿线缺乏污水管网,居民生活污水直排河涌,导致水体黑臭。2018年初,村头涌被纳入佛山市城乡黑臭水体清单并启动整治工作。
近年来,村头村通过淘汰关闭“散乱污”等企业、开展污水管网建设、清理河涌淤泥等措施,落实河涌黑臭水体整治。例如,在控源截污上,实施村头村污水管网建设工程,沿线铺设污水管网约1公里;实施环岛路污水管工程,拆除原破损管道并新建污水管道0.68公里,有效收集处理生活污水。
针对河涌的淤泥沉积问题,村头村对河涌开展清淤疏浚,扎实削减内源污染。具体而言,实施村头涌清淤项目,清淤长度为1.3公里,清淤量约8600立方米。同时,完善村头涌引排水调度机制,利用已建排水闸,结合气象条件、内外江水位以及内河涌水质状况,进行科学引排水调度,增强水体流动性。经过一系列整治,2020年,村头涌通过了禅城区整治验收。
为了解决村头涌水质不稳定问题,2021年,村头村持续落实有关措施巩固整治成效。
例如
实施村头涌沿线截污管道清疏,保障截污管网运行通畅,减少污水溢流污染;
清除河道阻水障碍物,保持河涌上下游良好连通;
加强工业区拆迁过程环境监管,杜绝废旧厂房的油污、建筑废渣沿雨水管排入河涌等。
根据2021年市生态环境局禅城分局水质监测数据,2021年4月至11月,河涌断面均值为溶解氧2.37mg/L、氨氮2.28mg/L,已达到消除黑臭标准(溶解氧>2 mg/L、氨氮<8mg/L)。
还居民碧水清流
景观文化不断提升
如今,走进张槎街道村头村,曾因水质等问题被村民诟病的村头涌,经清疏河涌、沿岸景观提升等工程后,被改造成环村“绿带”。“以前都不敢靠近,现在改造好了以后,我们天天都过来散步休息。”目睹了改造前后的鲜明对比,村民纷纷点赞。
今年以来,村头村正在围绕桥梁拓宽改造、河岸景观提升、停车位修复、滨河步道景观建设等对村头涌两岸进行升级改造,打造怡人的生态景观,让其成为村头村的重要景观点。
面貌焕然一新的不仅是村头涌,佛山其他各区的河涌也迎来新变化。市生态环境局坚持将黑臭水体整治纳入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考核,压实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责任。在整治过程中,实施“一月三问”制度,月初问任务、月中问进展、月底问成效,形成紧扣问题、强化责任、雷厉风行、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确保黑臭水体整治措施不折不扣完成。
成绩单
根据水质监测数据,2021年1~10月,7个国考断面6个水质达Ⅲ类以上,优良比例为85.7%,劣Ⅴ类比例为0,达到考核要求。7个省考断面中,有3个水质为Ⅱ类,1个水质为Ⅲ类,3个水质为Ⅳ类。与2020年同期相比,市考断面达标率由55.93%提升至65.38%,劣V类比例由35.59%降低到26.92%。
目前,全市8条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已全面消除黑臭,205条城乡黑臭水体整治成果得到有效巩固和提升,黑臭水体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机器人吗?当机器人走进我们的生活中,又会是怎么样的呢?”近日,在版村“无忧学堂”,来自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正在为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版村乡村儿童带来特色课程。跟随着志愿者老师们的讲述,孩子们走进机器人的世界,一幅幅新奇有趣的机器人图片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
高明区更合镇版村村是佛山偏远革命老区村,今年,高明区委统战部整合社会各界资源,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乡村儿童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要,开设硬笔书画、综合绘画等公益课程,并联合高明区委宣传部红色宣讲团,打通“四史”为重点的思政课堂离基层少年儿童的最后一公里,将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和成果送到版村村中,推动城乡教育资源互补。
志愿者老师送来特色课程
高明区更合镇版村村委会是佛山西部最边远的山村之一,离高明中心城区约60公里,全村共775户,户籍人口约3086人,常住人口约850人,40多名儿童长期居住在村中。以往,每逢周末,孩子们普遍留在家中写作业做游戏。今年,一群群志愿者老师的到来为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因为版村村地理位置远离中心城区,留在乡村居住的儿童普遍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们就在更合镇中心小学上学,因为家长知识水平不高,作业辅导的问题成为村民们普遍关注的问题。2020年10月,版村村“无忧学堂”正式成立并投入使用。最初,版村村委会1名研究生、2名本科生等工作人员轮班,启动版村“无忧学堂”辅导班,在学生放学后提供两个小时的作业指导服务。
2021年以来,高明区委统战部主动向高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接单”,通过“公益服务+社会合作”形式开展更合镇版村村“无忧学堂”公益帮扶项目,与高明“一家亲”志愿服务队、“画说高明”志愿服务队、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满天星志愿服务队等志愿团队合作,邀请文化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作为老师送课进乡村,为边远乡村留守儿童提供课余和节假日期间的作业辅导、艺术熏陶和特长塑造等一系列活动,弥补乡村青少年儿童理想信念教育、文化艺术课程等方面的缺失。
版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说,版村地理位置偏远,长期居住在村中的孩子不像城里孩子一样可以上各种兴趣班,兴趣培养方面比较缺乏,孩子们通过周末、节假日公益课程收获了很多乐趣,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开朗了,一些孩子还会在学堂开放前早早抵达,等待志愿者老师们的到来。
今年以来,“无忧学堂”公益课堂利用学生节假日和寒暑假时间开展,已开展三个班次共27天的课程,分别为春季班、暑假班和秋季班。在对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和需求进行调研后,送课下乡的志愿团队依托无忧学堂、版村党群服务中心分别开设27天不同主题内容的特色课程,包括“学习强国特色”春季班、“国学明志特色”暑假班、“童心向党强国有我——无忧学堂暑期公益班”、“体艺相挥特色”秋季班等,累计141人次的志愿者老师参与其中。
链接优质资源提供后勤保障
“无忧学堂”公益帮扶项目实施后,高明区委统战部联合版村村委会,探索改变了以往由统战•同心“一家亲”志愿服务队单一供给服务方式,充分利用政府、社会和市场等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构建多渠道、立体化、多层次的服务网络,实现统战公益帮扶工作由统战干部“单独做”向引领、组织、协调各类社会资源“一起做”,让乡村儿童学习有帮扶、活动有场所、师资有保障。
为丰富无忧学堂教学设施用具,高明区委统战部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多方资源优势,为项目链接爱心企业的资源。今年8月,在“童心向党 强国有我——无忧学堂暑期公益班”结课典礼上,广州华禅文化有限公司向“无忧学堂”的孩子们捐赠一批葫芦丝乐器等,进一步丰富版村村孩子的课外生活。
“以前每逢周末单独留在家中会感觉到比较孤独,现在一群小朋友聚在一块上乐器课、小主持人课、手工创作课等,大家不仅学到新知识,开拓了视野,还结识了好多新朋友,周末假期时间过得很充实。”就读于更合中心小学的六年级学生麦俊兴说。
此外,高明区委统战部还联合高明区委组织部、区检察院,研究制定了“无忧学堂”公益项目课堂公益文化项目清单,进一步打造品牌化、特色化公益文化项目,由部门共同筹集资金用于支付教师的餐费和交通补贴,减少志愿者出行等方面的成本支出,保障项目常态化开展。
下阶段,高明区委统战部还将统筹“一家亲”志愿服务队和“满天星”志愿服务队的优质资源,继续引导慈善资金、慈善企业、组织等,积极参与“无忧学堂”文明实践服务。探索“打基础+走出去”双轨培育计划,研究无忧学堂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方法,同时指导版村村委会做好村中儿童成长记录卡等建档立卡工作,充分收集孩子的兴趣爱好,定制特色课堂,提高服务精准度,让“无忧学堂”帮扶计划通过温暖陪伴护航偏远乡村孩童成长。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