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禅城:招商引资按下“加速键”,激活中心城区发展新动能
12月24日,21世纪经济报道推出特刊《世界级湾区新征程》,刊登《佛山禅城:招商引资按下“加速键” 激活中心城区发展新动能》一文,聚焦禅城招商引资的成效和经验。
全文如下↓
佛山禅城:招商引资按下“加速键” 激活中心城区发展新动能
佛山功夫,擅长借力打力,力求快速制敌。作为岭南文脉发源地之一,禅城在招商引资这片战场上同样讲究“快且准”。
本月初,粤港澳大湾区首条(套)专属氢能工业车辆制造生产线在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贺丰园正式投产。禅城区在打造“氢陶都——绿色搬运体系”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佛山再次为广东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的建设增添新的力量。作为禅城区内第一家氢能企业,其落户也是禅城围绕产业链靶向招商的一个缩影。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大湾区正处于中心化与网络化并行的时期。一方面,服务业的发展将推动中心化,出现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和企业总部向大湾区聚集;另一方面,创新力量也将推动大湾区网络化的发展。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佛山的中心城区,禅城区需要回答好如何融入大湾区核心区域、如何进一步链接外部资源等一系列问题。除了要传承制造业基因,还需向服务业“进阶”,为生产性服务业和企业总部的发展提供空间场所。
围绕这一问题,禅城全面实施“提二强三”战略,有效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持续释放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统计显示,今年前11月,禅城区共签约超亿元项目54个,总投资超400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4个,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0个。
在全球经济普遍承压的大背景下,佛山禅城招商何以能实现数量倍增?世界500强企业密集入禅,最中意哪些?在全省纷纷强化“制造业当家”地位的当前,禅城的探索又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近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对禅城招商答卷做了梳理。
“提二强三”靶向精准,招商引资提质加速
佛山功夫,擅长借力打力,力求快速制敌。作为岭南文脉发源地之一,禅城在招商引资这片战场上同样讲究“快且准”。
据统计,仅在11月16日至12月15日的一个月时间内,禅城就有4个产业项目用地密集摘牌,怡亚通、特芯医疗、泰康健康和君禾科技相继落子。
单个项目落地速度快。贺丰园的这条自动化燃料电池电堆产线和动力系统生产线,从今年4月22日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到本月初投产,历时不到8个月;佛山怡亚通产业创新有限公司“摘牌”当天,就与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石湾镇街道签订土地成交确认书和项目开发协议书,实现项目“当天摘牌,当天签约”,刷新禅城产业项目落地速度。
数量、速度双提升的同时,禅城招商项目也实现了能级提升。今年签约项目中,世界500强企业占比接近20%。大项目的集聚推动人才、资金、服务等高端资源要素在禅城集聚。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装备制造业中心和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领先城市,佛山制造业集群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为供应链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瞄准这一机遇,禅城发力供应链项目。
比如,深圳正威(集团)有限公司拟投资打造供应链项目,推动商品流、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禅城集聚;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佛山怡亚通产业创新有限公司也拟投资超10亿元,为以佛山为中心的湾区城市群泛家居和大消费领域提供供应链体系服务,打造供应链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及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项目落地将极大补足区域产业链短板,凸显中心城区功能和影响力,辐射带动禅城乃至佛山商贸服务业和第三产业转型升级。”禅城区区长盘石表示,禅城将借助怡亚通在供应链的能力和优势,与佛山两万亿规模的工业产值相结合,推动佛山制造业降本提效,进一步提升在全市资源配置能力和产业服务能力,打造佛山的供应链中心和产业服务中心。
其他项目同样贴着“提二强三”的主线,合力构建起以数字经济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重点、高端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尤其是在总部经济建设、重点行业、金融保险等领域亮点频现。
以总部经济为例,今年禅城引进华润数科工业互联网产业总部、中国针织智能制造总部等超10个总部项目。其中,广州市君禾实业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广东君禾科技有限公司于12月15日落户,并计划将旗下三家企业全部迁移落地禅城,建设绿色技术总部项目,拟投资11亿元在南庄建设超4万平方米的产业基地,预计达产后年产值超过4亿元。
在保险领域,禅城实现全国保险总部零的突破。今年9月30日,华农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全国总部迁址落户万科金融中心,这是佛山历史上首家全国性保险公司总部。今年8月,总投资60亿元的平安金融中心项目落户禅城,进一步巩固禅城金融保险中心地位。
服务业一直是禅城的优势产业,同时也是禅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一大着力点。今年以来,禅城聚焦现代服务业招大引强,引进超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30个,总投资268.5亿元,项目数和投资额均占全市总量的四成左右。与2021年相比,今年引进的超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数量实现倍增,总投资为去年1.7倍。
聚焦“1+3”园区,塑造产业承载地
有意思的是,这些项目绝大多数都“入了园”,甚至“上了楼”。
今年7月份,佛山首次提出“双十园区”建设,涉及禅城的有1个特色制造园区、3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分别为佛山南庄高端精密智造产业园、佛山数字经济创新产业集聚区、佛山美陶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佛山现代保险产业集聚区,覆盖全域4个镇(街道)。
在此之前,禅城区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集聚大载体、大平台、大项目,建设更高水平的创新创业之城,全力打造创新中心强核。
大园区、大平台等部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禅城产业发展的路线图愈加清晰。
如今,位于禅城区核心区域的佛山数字经济创新产业集聚区已经汇聚了腾讯云(禅城)数字经济产业基地、华润数科工业互联网产业总部、华为(禅城)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等35个数字经济项目,投资总额超过300亿元。项目数量超过去年全年的两倍,并带动天安、蓝箭、三技精密等企业增资扩产。
借助大园区的优质项目,禅城区将打造数字经济生态圈。比如华为(禅城)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项目将以工业互联网为切入点,面向工业制造的完整价值链,汇聚软件开发商、服务商、应用商等各方力量以及创新发展所需的技术要素、生态要素和人才要素,助力佛山产业数字化转型。
在高端制造业层面,为了打破中心城区土地空间紧张的掣肘,扭转生产环节外迁、动能转换乏力等局面,禅城还主动借助大园区建设推动“工业上楼”。
禅城区南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宋颖彪表示,与传统制造业不同,现代都市工业更注重以高科技、高效益和高附加值为导向,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色,也更容易实现“工业上楼”。
禅城招商引资的“加速度”与地方的营商环境、产业基础同样密不可分。
禅城区委书记严冰曾多次表示,未来禅城将提供更多更优质的产业载体、更暖更全面的企业服务、更优更品质的生活环境,打造湾区投资热土。
为了兑现这句“承诺”,今年5月16日,禅城区招商局揭牌成立,随后区招商局瞄准广州、深圳等地开展大招商。
区招商局成立以来,新增超亿元签约项目40个,占全年项目数的74.1%,总投资接近294亿元,占全年总量的73.4%;特别是全年引进的14个重大产业项目中,有11个是在区招商局成立后签约的,总投资超204亿元,占总量的70.6%。
为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达产,禅城区出台重大产业投资项目审批代办服务工作实施办法,将投资总额1亿元以上、投向禅城区重点发展产业方向或市“双十园区”的项目,全部纳入区级审批代办服务范围。
根据统计,今年1-11月引进的54个项目中,目前已开工38个,开工率70.4%,年底前有望超过八成。2020-2021年,全区累计引进投资超亿元项目65个,目前已动工62个,开工率95.4%。
自此,禅城区招商引资方法论已经清晰,即围绕实体经济坚持制造业当家,紧扣“提二强三”战略“抓龙头、铸链条、育集群”,通过大平台、大项目、大环境,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和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构建具有中心城区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赋能佛山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
项目的顺利进行也让企业家的投资信心更加高涨。“佛山当地的经济氛围良好,营商环境优越,不论是政府办事效率,还是企业的合作效率都极高,企业在此发展很有信心。”广东新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磊说。
近日,禅城区博士后管理服务工作频传捷报。
随着2022年度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博士后载体新设立单位名单相继公布,禅城区新增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为广东佛山市陶瓷研究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陶瓷研究所);新增博士后工作站分站4家,分别是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原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下称有研广东院)。截至目前,全区博士后科研载体达到24家,现有在站博士后27名。
全区博士后载体数量创佳绩
筑好“引才储水池”助企业构建高才队伍
“新获批设站单位高效利用博士后载体平台引育高层次人才,是设站单位重视人才资源重视产学研推动生产的典范。”禅城区人才服务办主任许玉松表示。
作为禅城区今年获批设立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单位,陶瓷研究所一直致力于新材料的研发、孵化和产业化。该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认为,建设博士后载体,能助力企业建立引才育才“储水池”,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为研发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据了解,陶瓷研究所于2020年获批设立佛山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分站,在短短两年间先后引育进站博士后4名,为企业研发具有前瞻性的创新科研项目。凭借短时间引进和培养多名进站博士后,企业科研实力和成果得到认可,陶瓷研究所由此获批成立国家博士后工作站,进一步提升企业引才吸引力。
对于获批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分站,有研广东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兴奋和期待。该负责人认为,设立博士后载体,可以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优势,引进博士后优秀人才,推动有研广东院科技创新工作,也为有研广东院的发展储备科研力量,为华南地区有色金属领域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
据了解,有研广东院主攻固态电池研发、燃料电池研发、氢能材料与技术研发、先进电子功能材料研发、动力电池检测、有色金属新材料新技术拓展研发等六大研发方向。有研广东院自2021年6月建立以来,短短一年多时间,已从海内外引进了一批核心高端人才,人才队伍中博士、硕士比例达六成。该研究院引进的3名海外归国博士——梁剑文、肖必威、赵昌泰,近日还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据统计,截至目前,禅城区共有博士后科研载体24家,其中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家,佛山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分站12家,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家。
加强载体平台建设和服务
用好“智力催化剂”助企业产研革新
博士、博士后科研载体的有效运用,可有效提升设站单位引才育才积极性,成为提升企业产学研创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智力催化剂”。
据介绍,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星光电)自2008年获批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来,先后共引进培育13名博士后。设站以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共承担省级以上项目2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省级项目15项,近三年先后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和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星光电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依托省级科研平台“广东省半导体微显示企业重点实验室”和“粤港澳智能微纳光电技术联合实验室”,重点聚焦攻克半导体领域“卡脖子”难题,在多个新兴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多项创新成果实现了成果转化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累计为公司带来超十亿元经济收益。
其中,企业核心产品之一的“超高清显示用LED器件”,2019年-2021年在全球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排名第一,成为多个国内外重大盛会、论坛、赛事、展览等活动选用的核心显示器件,曾应用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博鳌亚洲论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重要场所。
“博士后作为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重要群体,为禅城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玉松表示,禅城区一直致力推动博士后载体建设及平台有效运用。其中,禅城相继出台了具有竞争力的博士后载体扶持政策、高层次人才引进扶持政策等内容,增强企业高层次人才招引力度。
同时,禅城通过政策宣讲、走访调研,提高区内企事业单位对博士后科研载体的关注;不断挖掘、优化博士后设站单位的产业布局,积极协助推荐企业及新型研发机构申报设站。
许玉松表示,接下来禅城区人才服务办将通过出台政策、多渠道宣传引导,进一步加强博士后科研载体的管理服务工作。
12月26日,顺德发布2022年1-11月经济运行简况。前11月,顺德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顺德区前三季度及前11月部分经济指标。顺德区统计局制图
工业经济方面
1-11月,顺德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增加值平稳增长,分别增长1.2%和3.5%;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下降0.1%。
“三驾马车”方面
在“三驾马车”的投资方面,1-11月,顺德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0.2%。其中,第三产业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3.4%。“三驾马车”的消费方面,1-11月,顺德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105.69亿元,同比增长1.4%。
在“三驾马车”的对外贸易方面,据海关统计,1-11月,顺德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47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其中,出口2083.8亿元,增长10.4%;进口391.7亿元,同比增长2.4%。
财政与税收方面
1-11月,顺德全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7.90亿元,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0.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5.64亿元,同比增长4.0%。
此外,截至11月末,顺德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554.13亿元,同比增长16.5%;其中,境内住户存款3902.95亿元,增长16.0%。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360.58亿元,同比增长11.2%。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