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里水突击队交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亮眼答卷
沃土整治写春秋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
惟改革创新者胜!
里水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周年宣传片
正式发布!
2021年12月28日,里水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暨广佛青创城启动仪式在东部工业园举行,南海雄师里水突击队正式吹响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号角。
一年后的今天,里水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已取得积极成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带动了里水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的全域提升,城乡融合发展的画卷已经徐徐打开。
12月26日,2022年度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攻坚阶段成果展示会召开,会上为里水首批复绿项目、里水逢涌村项目颁发“三券”,同时,里水镇获颁“耕地集约利用奖”。
以拆开路,不破不立。2022年,里水突击队抓住佛北战新产业园发展机遇,以由广佛青创城、里水镇区、里湖新城组成的30平方公里新核心城区建设为契机,坚定决心、增强信心、展现雄心,全面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经初步统计,2022年,里水镇已累计拆除低效厂房2007亩,新增耕地520.4亩、集约农用地2277亩、低效建设用地腾退并复垦复绿515亩、村级工业园整治5022亩,连片产业用地整备1035亩、产业保障房建设16.04万平方米。
这些数据,突显了里水突击队
“快、准、齐”的精神
更代表了里水重构城市梦想的决心
里水镇打出“135”组合拳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打造一个城市核心
在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里水实施强中心战略,以广佛青创城、里水镇区、里湖新城组成一个30平方公里左右的中心城区,向东对接白云新城-广州西岸的城市建设轴,向北支撑“白云-南海”数字经济协同创新区发展,向南借力广州金沙洲实现组团联动发展,吸引广佛两地人才、资源集聚。
其中,里水将广佛青创城定为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先行试验区,实行先行先试,大力推进东部工业园、海南洲工业园连片改造,强化政府统筹、集体参与、国资介入,创新利益体现机制,探索土地综合整治的新方法新路径新模式,推动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科学布局、合理利用,构建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
整治过程中,利益错综复杂
如何保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顺利开展?
机智的里水突击队不断发力
通过制定配套措施、创新整治模式
根据不同地块的特点
针对性地破除改造难的问题
制定三个配套措施
☑️创建一套利益平衡机制
通过建立一个建设用地反哺农用地的机制,平衡村集体、村民、政府以及区域未来发展之间的利益关系,提高村集体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达到多方共赢。
☑️建立一个基金池
探索建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奖励办法,将资金、指标、“地券”“房券”“绿劵”等形成一个基金池,利用货币、指标等多种补偿模式,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使农村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推动实现产业用地空间布局优化调整。
☑️成立一系列国有公司
包括成立镇属的建设用地整理公司、农用地整理公司等,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有效整合各类资源。
创新五大整治模式
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里水突击队针对不同的土地性质和建设目标,以“土地整治+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模式,“土地整治+农用地整治”相结合模式,“土地整治+城乡融合发展”相结合模式,“土地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模式,“土地整治+生态空间修复”相结合模式五大整治模式结合项目试点为突破口,重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塑造城乡融合新形态。
里水出台全区首份镇级地券、房券实施细则
里水作为南海经济强镇,目前土地开发强度接近50%,工业用地平均容积率不到1,土地利用碎片化问题日渐凸显,亟需通过改革激发各方主体参与积极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今年9月16日,南海举办首场地券指标拍卖会,标志着南海地券指标跨镇街公开交易全面落地,更加高效的土地腾挪、指标流转格局正在加速形成。一个月后,在区级政策框架下,里水出台首份镇级三券细则《里水镇地券、房券管理实施细则》,打造出了“公资先行,村集体积极参与”的新格局。
其中,里水突击队还积极指导逢涌村自主完成复绿的逢涌村绿券项目,通过“腾退+生态修复、地质灾害修复”模式,打造南海区绿券精品项目。
其所在地块曾为历史矿坑,矿山坡面长时间风化剥落,已出现水土流失现象,并有滑坡风险等地质灾害隐患。项目结合生态修复、地质灾害修复、矿山修复等,混合种植有助于林地防火、水土保持、快速见绿、经济美观的植物,有效实现里水镇内低效建设用地腾退、优化功能布局、提升集约用地水平。
公资带头先试先行,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里水镇公有企业先试先行,推出里水第一批绿券项目——福南湾生态修复项目。该项除产生绿券指标外,对水环境治理具有积极作用,符合生态修复和镇街实际,助推城市的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福南湾生态修复项目拟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契机和里湖新城的规划,打通大朗湾、福南湾断头涌,整治总面积达230亩,计划生态复绿面积约30亩,其中,耕地11.52亩、水域11.08亩、公园绿地5.43亩,通过疏通河道形成活水和生态水道,提高里水河片区的调蓄能力、增强里水河水系的排涝能力。
此次项目的顺利推进,得益于里水突击队创新性地提出了政府与经济社村民利益共享的“4:3:3”模式。具体实施为:将40%土地释放为公益性用地,储备作为里湖生态建设的新空间。
农业用地整备吸引多方资本,共同发力打造现代化农业产业
里水镇作为传统的农业大镇,农地面积约 7.65 万亩,农户分散经营、规模小、土地用地性质受限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里水农业的产业化、集约化进程。
在坚持保耕地促集约的过程中,里水突击队引入现代农业项目和重点农业园区建设项目,通过“集约农地+ 新增耕地”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建设了鸿景现代农业产业园、 汤村小布华穗耘谷等农用地集约+恢复耕地产业园项目,华穗耘谷项目有望成为首个社会资本参与垦造水田的项目。
其中汤村、小布华穗耘谷现代农业产业园面积约 1500 亩,其中进行新增耕地 1030.44 亩和垦造水田 266.8 亩,是实打实的千亩农业产业园区。
随着低效零散建设用地的加快腾挪,整备出来的连片用地,为重点项目落地投产打开了全新的发展空间。在腾出的土地上,里水正加快迈入产业、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近日,位于里水镇沙步工业区的耀东华地块项目正式开拆,挖掘机轰鸣不断,在“隆隆”声中,旧厂房轰然倒塌。未来,这里将建设成全球领先的饰面材料研发设计和展销中心,打造企业集团总部。
据了解,该项目占地约37亩,是南海区首个利用已租用的镇属公有资产工业用地转为协议出让的“十百千”工业培育企业增资扩产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不低于3亿元,将打造全球领先的饰面材料研发设计和展销中心,推动里水镇沙步工业区升级改造,以点带面推动里水镇智能家居产业集聚发展。
围绕着土地要素的整备
里水突击队将持续发力
为承载大项目整理出土地空间
提高规模效益
期待里水腾飞!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进入岁末年尾,陈村仙涌的桔田上,朱砂桔、四季桔、金桔……殷实饱满的果子挂满枝头,一片又一片的郁郁葱葱渐变成金黄色,远远望去,美不胜收。
成熟的果子预示着又一年的丰收,对于埋头田间的桔农来说,这也是对一年到尾的辛勤的馈赠。
年桔逐渐成熟,价格较去年有所升高
“今年年桔长得好不好?”“一定要帮我选一些好的送过来。”……这几天,桔农满哥的电话没有停过,客户一个接着一个打来,询问今年年桔的情况。
满哥说,今年因为天气原因,年桔成熟得比较慢,不少年桔还处在青转黄的时候,一些客商还处在观望状态。但对于今年的年桔市场,满哥还是比较看好。
“因为现在早晚温差大,年桔也会比较容易转黄,再过十天左右,年桔基本都会变得金黄金黄的。”在仙涌种植年桔30多年,目前,满哥和妻子两人打理着七八亩桔田,作为村里的老桔农,满哥对于年桔的生长情况很是了解。
一方面是对于年桔成熟的信心,一方面是对于客户的了解。“由于物价的升高,今年年桔的价格会比去年有所升高,但是客户知道之后基本都能够接受。”满哥说,进入疫情防控新阶段,这几天很多市外的客户都通过电话下单,等待年桔转黄之后,就会装车送过去。
离满哥种植的桔田的不远处,就是陈村年桔协会会长梁桂锡的桔田,早已退休的梁桂锡如今仍会时不时过来看看自己的桔田,尽管这片桔田已经交由工人打理。桔田面积不大,有两三亩,年桔迎着阳光生长,金灿灿的。“留几亩地种种,也是一个寄托。”对于梁桂锡而言,相比于赚钱,年桔更像是精神的寄托。
走在桔田上,看着逐渐成熟的年桔,梁桂锡说,现在年桔的预订量已经有两三成了,随着年桔变黄,订单的旺季还在来的路上呢。
小小年桔有着悠久文化
在年桔成熟之际,今年的陈村年桔创作大赛也在火热开启中,这场由年桔带来的盛事搭建起陈村乃至全国区域内相关年桔产业新成果和新技术的展示平台,是属于陈村的传统文化节日。
作为闻名海内外的“千年花乡”,陈村种植年桔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初期。因河流纵横、水网密布,气候适宜,促成陈村年桔有挂果率高、果实金黄饱满的特点。而仙涌,是陈村年桔种植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村居,村民主要从事花卉桔果种植,形成“户以花为业,村以花出名”的花村。
可以说,年桔见证着仙涌农业发展壮大的崛起之路,也见证着仙涌人追梦创业的艰辛。
一盆桔树需要生长2-3年才能挂果,一年开几次花。为了保证结果的形状丰满,桔农们需要顶着炎炎夏日,或爬梯站高,或弯腰俯身,每天摘掉成千上万朵花。露天栽培年桔,温度、湿度不可控,桔农要根据每年不同的气候条件控制浇水量,确保年桔留到年前才结果。
由春到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培育、等待、收获年桔的生活。对桔农而言,年桔承载了其对栽植技艺的厚望,以及对一年艰辛劳动得到回报的期许。
在陆路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每逢春节前,桔农们还会摇船把年桔运输到珠三角和港澳地区销售。陈村的河涌出现千船万舸满载金黄的桔果,远望好像一船船的黄金在河里漂流,引人注目。
随着路网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货运车开进了仙涌的桔田,提货即走,更多的年桔以更快的速度送往全国各地。横穿桔田而过,佛山地铁2号线的开通,更让顾客走进桔田,亲自选购一盆年桔带回家成为了一种新的消费模式。
粤语中的“桔”与“吉”谐音,寓意吉祥,“摆年花、摆年桔”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春节习俗。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变的是年桔从连片桔田走进千家万户的方式,不变的是市民在春节期间摆放年桔时,对新一年的美好寄语与殷切期待。
走进丹灶镇仙岗社区,仙岗村段农村路旁的青砖镬耳屋错落有致,文化墙面上的墙绘色彩明艳、形象生动,田园风光掩映下的仙岗社区显得格外美丽,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展现眼前。
乡村要振兴,交通须先行。自国家2014年提出建设“四好农村路”以来,南海区交通运输局就积极布局,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统筹推进南海各镇街“四好农村路”建设,把建设“四好农村路”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主动脉”,补齐交通短板的“先手棋”,将农村公路与乡村振兴、生态旅游、产业布局、服务民生深度融合,建设了一条条乡村振兴路、生态旅游路、幸福民生路。仙岗社区的农村路升级改造,给这里的居民带来了全新的出行体验,也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打开了社区乡村振兴的“大门”。
升级养护
建好舒适便利的回家路
丹灶镇村(居)分布稠密,农村间的路网连接紧密。其中,大仙线(大果-仙岗段),全长2.355公里。而大仙线仙岗段是丹灶镇一条重要的乡村道路,连接着桂丹西路,也是一条具有示范效应的“四好农村路”。
2020年,大仙线的沿线路段进行了沥青路面的铺设,后续完善了沿线的一些交通安全设施,在道路的一侧还增设了停车位,种上了绿植。整齐的停车场、雅致的小公园、整洁的农村路,一桥一路皆风景,美丽回家路的画面跃然在眼前。
此前,丹灶镇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黄奕创带领市政办相关工作人员一同巡视丹灶镇农村公路,要求落实“四好农村路”和“路长制”的相关工作要求,为进一步做好农村公路的管养工作指明了方向。丹灶镇积极推动农村公路建设,打造路路通村头,条条到门口的农村交通路网,同时,深入推行路长制,为每条“四好农村路”配备“专属管家”,实现对已建公路更全面、完善的长效监管和治理。
道路升级改造后,如何进行管养?丹灶镇市政办工作人员表示,相关部门负责沿线交通安全设施和路面的养护,坚持做好日常巡查以及应急抢修;社区负责村落路段的环卫保洁和绿化养护,共同保障农村公路干净通畅。
党建引领
绘就乡村振兴“加速路”
近年来,仙岗社区的乡村振兴工作按下了“加速键”。仙岗社区结合“村规民约”,以党建引领激发基层自治力,号召居民从自身做起,摒弃不良生活习惯,保持村内巷道、村外道路干净整洁;党群合力,大家齐动手,从人居环境清拆整治到古村落、古建筑的修复、保育入手,软硬兼施,不断提升村居“颜值”。
在2019年,仙岗社区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此外,仙岗社区还陆续被授予“广东省卫生村”、“广东省生态示范村”、“佛山市生态示范村”、“南海区民主法治村”等称号。
如今的仙岗社区,展现出了美丽仙岗新风貌,收获了村民和游客的好评。“村容整洁了,基础设施齐全了,村里越来越漂亮了,来我们村打卡的人也越来越多。”提到村里的变化,村民陈阿姨感到很自豪。
仙岗社区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以乡村文化振兴为切入点,传承弘扬烧番塔、盲公话、北帝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打造村史馆、粤曲文化传承基地等文化场所,成为往来游客的“心灵栖息地”。同时,作为“有为水道”的重要节点,仙岗社区建成了仙岗聚星里民宿等旅游配套建设,通过培育优质文旅配套项目,以项目带动,整合优质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旅游路线,为丹灶文旅新名片的打造提供“新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大仙线仙岗段沿线建有村民文化广场、便民停车场等基础配套,还连接了仙岗村古典唯美的守一艺术馆、富有文化内涵的番塔广场、承载着历史文化的“蟹眼仙泉”等特色旅游资源。作为佛山“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大仙线仙岗段沿线道路串联起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生态、文明融合发展,为乡村文旅和经济发展提供一条“加速道”。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