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集中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第十督导组赴越秀区开展督查行动
1月9日上午,按照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林济远率市集中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第十督导组,赴越秀区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市税务局等督导组成员单位一同参加。
督导组一行首先听取了区政府关于2022年度根治欠薪工作情况汇报,然后前往粤海泰康商住楼项目现场进行实地督导检查,了解企业保障农民工权益情况和农民工工资按时发放情况。
林济远组长代表第十督导组,对越秀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根治欠薪工作行动部署,取得的工作成效给予肯定,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人民至上,坚守民生底线,用心、用情、用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机制,排除问题和隐患,扎实开展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行动,及时高效处理相关案件,让农民工劳有所得、拿到辛苦钱高高兴兴回家过年。
增城区应急管理局自2019年3月1日挂牌成立以来,多措并举,奋力开创全区应急管理工作新局面,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强基础,压责任,降事故
三年多来,增城区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严格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地方政府属地监管,全面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生产安全事故逐年下降,全区安全生产形势逐年向好。
强化工矿商贸和危险化学品领域监管。推进工矿商贸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工贸企业实行分标分级监管。先后召开危化和化工医药企业负责人等全区监管会议21次,组织危险化学品综合治理、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制、化工医药企业整治等多项专项整治,有序推动危化企业退出工作,先后有14家危化企业、19家化工医药企业退出市场。
依法治安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共执法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53632家次,查处隐患113941项;一般程序立案807宗,累计罚款金额约2057.5628万元。开展烟花爆竹“打非”行动,打掉非法储存窝点116个,没收非法烟花爆竹约75.975吨,立案16宗,拘留12人。
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重点任务攻坚,全面加强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2020年以来,全区共成立检查组12050个,开展督导检查48358次,检查企业单位97992家次,排查隐患113979处,行政处罚1631次,罚款828.107万元,约谈警示306次。
率先建成广州首个区域风险电子地图。2021年,增城区正式启动区域风险电子地图项目,全区工矿商贸、文广旅体等行业和宁西街、新塘镇、仙村镇等镇街数百家企业首批上线,利用风险电子地图实现了动态安全生产双重预防的有效实施。
强队伍,联值班,推整合
整合应急队伍和资源。成立各类区域性专业性应急救援队伍155支,完善应急管理基础台账,整理形成增城区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一网五库”,实现应急处置“一张图”
搭建应急信息互通平台。建成了统一高效的增城区应急指挥平台,同时与区总值班室形成联合值班工作机制,推动各级各部门深化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实现应急管理信息互联互通。
统筹推进四个整合。全区13个镇街全部完成应急管理部门整合、职责整合、指挥调度整合和力量整合。
强防范,减灾害,提能力
强化能力建设,提高防灾能力。加强应急避护场所建设和管理应用,全区有15个社区创建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立“以水灭火”推广南方示范基地,提高森林消防队伍火场控制能力、减少火灾损失。对119处地质灾害风险点及隐患点进行实地踏勘,有序推动消除隐患。设立2处地震群测群防点,配合省、市完成2个站点、4个人工震源点位和99个观测点位的设备布放和作业,举办防震减灾专场宣教活动和科普讲座19场次,妥善处置2019年发生在我区的3次有感地震事件。
强化汛期风险防范。2019年6月至今,增城区防指共启动应急响应198次,及时转移安全受威胁区域人员约1.5万人,成功防御了2019年“6·24”暴雨及台风“白鹿”、2020年“5·22”特大暴雨及“6·4-6·9”大暴雨以及2022年“6·13-6·16”大暴雨和台风“暹芭”“木兰”“马鞍”等多次重大自然灾害的侵袭。
强宣传,重覆盖,提意识
多层次开展对外宣传。制作《聚焦应急安全》电视栏目、报纸、电台栏目共377期,“增城应急管理”公众号发布995则,制作应急安全宣传折页海报等共50.14万份,制作复工复产警示片、应急安全宣讲片、主题公益宣传片等视频22个并派发给企业、群众学习,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提升应急安全宣传效果。
创新宣传活动,抓实应急安全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增城行”、《安全生产法》宣传周、“应急安全知识竞赛”等主题文化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形成立体式宣传格局;深化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和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活动,成功创建5个市级村(居)示范点、7个市级示范企业,推进20个区级村(居)示范点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培育安全文化。
位于富阳区万市镇的马岭关森林古道,是古时徽杭的重要通道。明崇祯年间,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到此游历,在《徐霞客游记》卷二“浙游日记”中这样描述:“上马岭,约里许达其巅……”沿途有马岭关古隘口和古城墙,居高临下,势如建瓴。
日前,富阳森林古道普查建档工作通过专家评审论证,包括马岭关森林古道在内的40条森林古道全部录入浙江省森林古道资源数据库。而这些可悠然、可寻隐、可探奇的古道,业已成为富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的绿色通道、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人民群众品味乡愁的时光隧道。
修复提升森林古道 形成四大“登山圈”
富阳有2200多年置县史,古道资源丰富。2010年,富阳在全省率先出台森林古道修复提升工程财政补助政策,2020年,又出台《富阳区林区道路和森林古道提升工程的建设和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了森林古道的建设要求和补助范围。
截至目前,富阳累计拨付补助资金2000多万元,修复提升森林古道60多条,古道的连通性、完整性、景观性得到恢复,古道上的人文故事、历史传说、文物古迹得到挖掘和再现,古道的历史风貌、历史印记得到较好展现,形成了四大“登山圈”:以里山、渔山为中心的“安顶—大西庵圈”;以湖源、常绿、常安、龙门组成的“龙门登山圈”;以新登、永昌、胥口、万市、洞桥组成的“西部登山圈”;以银湖街道为主的“融入杭州登山圈”。
2022年,富阳区农业农村局、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普查团队从全区24个乡镇(街道)推荐的60多条森林古道中筛选出40条最具代表性的森林古道开展详细调查,全面摸清古道权属、地理信息及相关矢量数据、历史沿革、保存现状、沿途生态环境情况、主要景观资源、相关附属设施等底数,并对古道的生态景观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开发利用价值等进行评价。
探索古道“新走法” 沿线民宿、农家乐悄然兴起
录入浙江省森林古道资源数据库的富阳40条森林古道,特色鲜明,类型多样。其中,千年以上历史的古道有11条,里程在4公里以上的古道有26条。
在本次古道普查工作中,富阳将区域内的森林古道分为五大类型,策划开发各具特色的旅游度假、运动休闲、森林康养产品,探索古道重现芳华的“新走法”,助推乡村振兴、绿色共富。
古代交通型10条,即古时为两地交通的重要通道。现以古道为基础,通常用石块、石板修葺铺设而成。比如,入选“杭州宋韵精品研学线路”的银湖东坞山森林古道,是银湖街道通往杭州的交通要道,古时祖辈们沿着这条毛石古道肩挑背扛、翻山越岭地把一箩筐一箩筐的豆腐皮挑到杭城的各大餐馆和寺院,再把黄豆从杭城挑回来,东坞山村留存着宋代“九庵十三寺”遗址。
自然风光型古道13条,主要有依托龙门山、如意尖、安顶山、景山等名山的古道,还有洞桥镇多条映山红古道。
历史人文型古道6条,主要有古刹等历史遗存,以沿途历史文化和传说故事为优势。比如,新登弘一古道,因弘一法师曾于1920年在贝山闭关修行而著名,沿途有歇脚亭、贝山寺、龙王潭等古迹,为古道赋予了禅意。
乡村休闲型古道8条,有穿过村庄可观赏高山村落田园风光的九仰坪、牛峰岭、龙头坪、大坞底等森林古道,还有供村民日常休闲的万宅、锣鼓山森林古道。
户外探险型古道3条,有海拔高、道路难行的杨家坞古道,有以石林和山洞别致虚幻景致著称的神仙山森林古道,还有险奇闻名的陡峭崖路姥岑山森林古道。
如今,古道在传承文化记忆的同时,已成为连接美丽乡村之间的经络,拓展了乡村旅游的空间与内涵。
“城南古道又逢春,漫山尽是赏花人。”随着古道的修复,来爬山、走古道的游客越来越多,一度因古道交通、商旅功能淡化而逐渐落寞的沿线村庄,民宿、农家乐悄然兴起。截至目前,富阳共有合法审批的民宿(农家乐)714家,其中精品民宿示范点71家(2家列入省级银宿名单)、三星级以上农家乐124家,区级民宿(农家乐)示范村2个,涌现出湖源石龙“樱花谷”、云台山“映山红花海”、安顶山“天空之镜”、九仰坪“星空露营”等一批网红打卡地。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