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世通:努力让产业更兴旺 农村更繁荣农民更富裕
促进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三美”融合
稳产保供树立“大食物观”,“吃饱”向“吃好”升级
持续做强农业科技,做大农业市场
大力推动农民持续增收
广州有1145个行政建制村,乡村资源丰富。在近三年的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乡村振兴”乃一大关键词。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广州的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获珠三角核心区四连冠,15项专项工作中6项全省第一。报告要求广州“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持续当好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和表率”,并列出“高质量发展都市现代农业”“高标准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大力度促进农民富裕富足”三大举措。
近日,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世通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表示,广州“三农”工作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条件,正不断开创新局面。“我们将抓紧研究谋划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让产业更兴旺、农村更繁荣、农民更富裕。”
推进“三农”高质量发展
南都:面对2022年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广州在“稳住农业基本盘”上有哪些新成效,“三农”接下来如何发展?
李世通:“三农”工作稳中求进,这是我们2022年牢牢把握的总基调。广州“三农”有效克服极端天气等不利影响,经受三年来最复杂、最严峻疫情的考验,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新进展。我们连续四年获全省乡村振兴考核珠三角核心区第1名,连续两次获国务院“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优秀”等次,连续三年获全省粮食安全考核“优秀”等次,增城区、从化区先后入选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名单。备受关注的粮食安全,广州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实现“四连增”,蔬菜、水产品、水果产量自给率稳定在100%、90%、70%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经验受到农业农村部肯定和推荐。据统计,去年广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继续较快增长。
党的二十大首次将“农业强国”写进党代会报告,意义非凡。我们将站在城乡融合的大格局下,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协调联动,大力发展广州特色都市现代农业,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统筹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拓展城市空间、增进群众福祉,把广州乡村打造成彰显广府文化和岭南特质,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三美”融合发展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可以预见,广州农业农村大有可为。
推动稳产保供向“大食物观”发展
南都:您提到粮食安全问题,广州如何在稳产保供上继续做好“变”与“不变”?
李世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面对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工作,我们“不变”的是始终将其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坚持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持续推进高标农田改造提升,坚决做好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做大做强丝苗米产业。坚持毫不松懈抓好“菜篮子”建设,推进设施蔬菜、渔业发展,深化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建设,不断提升以稳产保供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能力。
“变”的是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基本农产品保障的角色定位,更要推动稳产保供向“大食物观”发展,全方位、多途径地开发食物资源。全力落实市政府工作报告精神,通过提升打造一批现代生态循环畜禽养殖基地、健康水产养殖基地,提升南沙区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水平等,加快构建适合广州自身发展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推动人民群众从“吃饱”到“吃好”的升级。
持续做强农业科技,做大农业市场
南都:广州正奋力建设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都市现代农业,如何强化科技与市场“两个支撑”?
李世通:建设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都市现代农业是广州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我们充分利用广州科技与市场两大优势,全面推动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岭南重要科技创新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广州历来重视为“三农”发展注入科技力量,着力推动科技人才引进培育和科技平台搭建,培育农业科技研发顶端优势,并推进智慧型农业发展。
目前,我们累计引进发动了30个涉农院士团队、347个专家服务团队、2345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科技兴农强农,建成各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161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3家、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22家,以及“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蔬菜育种新技术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等27个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一批数字农业产业园、5G数字农业试验区、广州农博士等数字产业和服务平台应运而生,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2.54%。
我们也着力推动农产品生产、精深加工、物流配送、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紧密连接,让农业生产更贴近市场、贴近消费者。大湾区“菜篮子”推动与24个省124个地级市认定1928个生产基地、116家加工企业,在全国布局20个配送中心(分中心)。依托“12221”市场体系,举办广州荔枝节、迟菜心节、“云上花市”等活动,将农业品牌做大做强,有效带动农产品销售,提高产品附加值。
接下来,我们将在科技和市场方面持续发力,重点引进和发展农业高新技术研发、数字农业装备、新型农业服务业相关企业。瞄准“现代生物种业、精准数字农业、生态环保安全”三大科技创新方向,着力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利用广州在全国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有利契机,加强对接RCEP,推动农产品交易市场化、多元化、规范化发展,拓展深耕国外市场,不断提升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大力推动农民持续增收
南都:报告明确要求“大力度促进农民富裕富足”。广州正全面实施“穗农奔富”“强镇兴村”行动,接下来如何进一步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李世通:推进“穗农奔富”“强镇兴村”行动是广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其中“穗农奔富”行动是近十年来市层面就农民增收工作做出的要求最明确、任务最全面、措施最具体的专项工作部署。通过全面实施“穗农奔富”行动,区域、城乡、收入“三项差距”逐步缩小。在“强镇兴村17条”推动下,广州北部欠发达镇街加快发展,960家企业与市内1057条村成功结对,农村发展短板不断补齐。我们也制定了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18项硬措施,并加快培育壮大农村电商直播经济的新经济新业态,如今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数量占比超80%,白云区大源村成为全国首个百亿淘宝村。
可以看到,广州农民收入增速连续15年高于城镇。近三年,全市农村集体资产实现年均增长10.8%,集体总收入年均增长12.4%。农村“三资”公开交易额累计超3000亿元,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健全覆盖市、区、镇(街)、村(联社)、村民小组(经济社)五级的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管理服务平台,进一步扩大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积极发展土地、农宅、资金、资产等多种形式股份合作,扩大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户分散经营相得益彰,提升村级产业园发展水平,通过农业入股、保底分红、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有效提升农民经营性收入。
根据《2022年广州市增城区卫生健康局下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第二批聘员公告》要求,经报名、资格复审、专业技能考核、体检、考察等程序,拟招用刘清梅、刘娇芬为广州市增城区卫生健康局下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第二批聘员,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3个工作日,从2023年1月12日起至2023年1月16日止。
公示期间,如对拟招用人员有异议,请在上班时间用实名通过电话或信函方式,向广州市增城区卫生健康局人事部门反映(地址: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富力路6号,联系电话:020-32855106)。
广州市增城区卫生健康局
2023年1月12日
今日花都讯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2022年《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名单》,花都区成功入选,是广州市首个获得此项“国字号”称号的区。
渔业是花都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区养殖面积接近7万亩,养殖场户2千多个,从业人员超过1.2万人,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2020年成功创建“广东省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后,花都区瞄准“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目标,以现代渔业产业园建设为主抓手爬坡过坎,聚焦补强种业、加工、冷链等环节,大力推动水产养殖绿色发展,不断优化“东部水产苗种繁育区、西部水产品主养殖区、中北部物流+电商+初深加工区”的产业结构布局,渔业产业发展设施化、品牌化、科技化、示范化取得了良好成效,以都市现代渔业为代表的渔业新发展格局正逐渐展现,广大水产养殖者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渔业设施化水平不断提高
大力发展设施渔业,推广陆基工程化、池塘设施化、循环水工厂化等生态高效养殖方式,指导养殖场合理转型升级,实现渔业增效、生态增绿。全区建成池塘工程化循环水环保养殖槽13套85条、工厂化陆基养殖设施面积4096平方米、陆基养殖池(桶)95个、工厂化育苗和养殖车间约36.88亩、设施养殖池197个等多种类型现代化养殖设施,亩产量比传统养殖提高6—7倍,着力打造现代设施渔业示范样板。
区域品牌化建设进一步提升
全区主要养殖品种有四大家鱼、鳜鱼、加州鲈、罗非鱼等30个,其中名特优新品种22个、无公害水产品9个、水产类省名牌产品9个、水产类绿色食品1个。完成“花都脆鲷”和“花都优”商标注册、脆肉罗非鱼团体标准的制定,花都彩虹鲷、花都鲈鱼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福源沙河甲鱼”获得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五龙岗黄颡鱼等6个品种获水产类省名牌产品称号。每年以“花都鱼苗”名义经白云机场发货占白云机场鱼苗货运的40%,“花都鱼苗”成品——彩虹鲷制成的酸菜鱼片成功入选北京冬奥会菜单。
科技化成果助推产业提质增效
锚定做大做强水产种业,大力推进大湾区鱼苗产业运营中心建设。“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叶星在我区华轩水产有限公司设立“岗位科学家工作站”,开展淡水鲈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技术研发,并获2020中国加州鲈产业最具成长性企业称号。
五龙岗公司与中山大学合作完成“超雄吉富罗非鱼规模化繁育关键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星洲红罗非鱼多性状分子标记辅助聚合育种关键技术研发”等课题研究,新品种已通过省级审定。落实“一园一专家技术团队”,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对接支持渔业产业园建设,重点围绕罗非鱼链球菌病、鲈鱼病毒病开展科研攻关,区农业技术管理中心获评“全国星级基层水产技术推广机构”荣誉称号。
示范化创建促进农业绿色健康发展
对标国家级示范区管理要求,大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在全省率先开展池塘养殖尾水生态治理示范应用,现有农业农村部健康养殖示范场10家,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场13家,健康养殖示范面积近17000多亩。率先开展珠三角美丽渔场“塘头小站—广州模式”试点示范,建设全省首个塘头水产疫病检测实验室,打造一套智能化、精细化水产生物检测服务体系。
探索“鱼塘种稻”新模式,在洋源、大疆渔、五龙岗等3家龙头企业开展鱼塘种稻试点工作。区、镇两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技术推广机构健全,全年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99.93%。五龙岗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合作共建渔业“一带一路”教学与培训基地工作,承接来自十几个国家渔业友人的水产养殖培训工作。
花都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功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将成为花都区渔业高质量发展新的起点,接下来,花都区将继续着眼智能化、设施化、生态化、优品化发展,进一步总结经验做法,推广示范典型,不断推进扩大水产连片养殖规模,扶持加快建设大湾区水产种苗运营中心,抢占水产种业高地,推广鳗鱼、鲈鱼等高品质高价值品种,进一步注重美丽鱼塘建设,推动产业提质升级,推动渔业现代化迈新步伐。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