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集团专利数量及质量位列“广东创新百强榜”
近日,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智库)发布“广东创新TOP100榜(2022)” ,从发明总量、专利授权率、专利全球化、专利影响力和专利成长性五个维度对广东在2017年—2021年发明总量不少于50件的机构进行评价。广州地铁集团位列广东创新TOP100榜(2022),是仅有的两家以建筑行业荣获此殊荣的企业之一,这是继2018年地铁集团获市属国企专利工作评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类别”第一名称号后在专利方面的又一殊荣。
广州地铁每年均组织多场次专利知识管理交流培训,据统计,集团近五年共完成专利申请约530余项、获得专利授权 约360余项,年均保持正增长态势。另外,旗下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在2018年度获得专利贯标认证基础上,2022年度再次顺利通过复核工作。
“广东创新TOP100榜(2022)”,其评价范围涵盖1705家机构,数据主要来源于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专利数据库、机构官网、机构年报以及国内相关行业数据平台。这是GDI智库连续第六年发布创新百强榜,持续关注、聚焦区域创新发展,该榜数据在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入实施中具有指导意义。

近日,全省、全市、全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后,海珠区统战民宗部门第一时间组织传达学习,动员民族宗教界立即调整状态、迅速行动起来,引导各族群众和广大信教群众凝心聚力、铆足干劲、乘势而上,全身心投入到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海珠区委常委、区委统战部部长王福军出席相关会议,就贯彻落实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高质量发展时不我待
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次日,海珠区统战民宗部门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大会精神,力求先学一步,学深一层,认真研究贯彻落实措施。2月6日全天分别召开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共议高质量发展 同心创未来”同心茶叙座谈会,传达学习省市区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回顾总结去年工作和抗疫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谋划今年工作。
高质量发展没有旁观者
王福军强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统一战线价值所在、使命所系,要以民族宗教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服务全省、全市、全区的高质量发展。会议认为,民族宗教领域虽然不是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主动力、主赛道,但加快经济社会建设,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各族人民和广大信教群众的共同心愿,也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健康传承的基础,投身高质量发展责无旁贷,不能袖手旁观。
安定团结的民族宗教关系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王福军指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全部工作的重心,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代表人士作用,将各族群众、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王福军强调,要做好涉民族因素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以平等团结和谐互助的民族关系服务经济社会建设,要发挥宗教在疏导情绪、调节社会关系中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助力高质量发展。
道教纯阳观地处海珠区城中村综合改造提升的重点康鹭片区,不少信教群众是周边中大布市的从业人员。对此,全国政协委员、省道教协会会长、市道教协会会长、纯阳观住持潘志贤表示:“纯阳观将紧密联系信教群众,听取反映群众意见心声,协助做好政策宣传和矛盾纠纷的疏解,引导群众支持配合人居环境治理提升、城中村更新改造、产业转型升级和梯度有序转移行动,助力海珠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委员、市佛教协会副会长、佛教海幢寺住持光秀说:“多年来我们一直本着“慈悲济世,无我利他”,建设道场服务众生。我们将乘着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东风,树立良好教风、崇俭戒奢、规范治理、发扬文化自信、广泛开展公益服务活动,发挥海幢寺、政协委员联系信教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了解民情、收集民意、反映民心、积极建言,用好宗教在疏导情绪、调节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优势,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区人大代表、金碧物业公司总经理、满族族胞张瑞鑫表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没有民族团结,发展无从谈起更无法保障。我将立足社区工作实际,配合支持街道打造金碧东民族团结进步样板小区,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提供良好的社区环境。”
区政协委员、青海循化县驻广州劳务办事处主任、撒拉族族胞韩进财说:“党和政府关心关怀我们这些来穗打工创业的少数民族群体,还推荐我担任政协委员,我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对来穗少数民族群众的联系服务和教育引导,切实维护民族领域和谐稳定,为海珠区高质量发展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市民宗局民族工作二处一级调研员艾克拜尔,宗教工作一处二级调研员扈祚文,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聂东风,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民宗局局长曾智勇,区民族团结进步协会班子成员,各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区民族宗教界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加座谈。
(海珠区民宗局)
王福军在区民族界代表人士同心茶叙座谈会上讲话
区宗教界代表人士同心茶叙座谈会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精神,珠啤股份紧密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以“建功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承办2022年度“广东技工”工程羊城行动——“羊城工匠杯”啤酒酿造‘机电仪一体化’技能竞赛、啤酒核心酿造工艺综合大比武等2场技能竞赛,并以此为契机,为南沙珠啤酿造部维修车间维修班荣获的全国“设备管理先进维修班组”揭牌,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技能竞赛铸匠心 建功立业促发展
劳动竞赛是促进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发动员工为企业改革发展建功立业的重要渠道,是培养技术技能型员工队伍的重要途径,充分展示了珠啤股份倾情酿造,争创一流的工匠精神。
啤酒酿造‘机电仪一体化’技能竞赛共设置“ALFA-LAVAL气动头维护”“SAMSON调节阀定位器校正”和“电机轴承更换及电机绕组阻值测量判断”三个项目,进一步夯实员维修技能基础,促进提升生产设备运行效率。啤酒核心酿造工艺综合大比武技能竞赛共设置“麦汁糖度检测、过滤机滤布装钉和糖化发酵生产流程PID图描绘”三个项目,促进工艺技术的精进。经过激烈角逐,啤酒酿造‘机电仪一体化’技能竞赛2人荣获金奖、4人荣获银奖,6人荣获铜奖;啤酒核心酿造工艺综合大比武技能竞赛2人荣获金奖,8人荣获银奖,20人荣获铜奖。
通过开展“羊城工匠杯”技能比武,搭建职工切磋技艺、相互交流经验的平台,营造“传、帮、带”与“学、赶、超”的技能学习氛围,使更多优秀技能精湛的职工脱颖而出,激励更多职工在岗位上成才、奉献中出彩,以实际行动发扬工匠精神,增强企业创新主体活力。
打造专业维修技能人才团队,攻破生产设备技术难题
珠啤股份维修车间维修班荣获全国“设备管理先进维修班组”,曾荣获“广州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设备维修班组现有维修人员57人,其中具有维修技师证21人,高级技师证4人,工程师职称5人,电工证47人,公司级星级员工13人。班组攻破各类进口设备维修技术难题,为企业节省费用约250万元/年。自主研发《酿造自控系统集成研究》等科研项目3个,节省金额约33万元;申报价值工程《酿造焊接项目自主承担》,节省委外费用约45万元;助力公司设备技改项目25项,节能委外费用约278万元。通过改进维修工作方法,自主研发《一种半自动机械手装置》、《一种可拆式电磁阀》等6项实用新型专利,在企业广泛应用推广,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提升工作效率和操作水平,助力企业降本提质增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珠啤股份将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聚焦“十四五”发展目标,持续弘扬劳模工匠精神,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深化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学习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搭建广阔平台,继续组织开展第三届啤酒品评技能、啤酒灌装智能制造与质量管控劳动竞赛,以赛促学,激励职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不断提升职工的技术技能水平,将更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