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区:省农村乡土专家数量排名全市第一
培育农村乡土专家 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公布2022年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认定名单。其中,从化区52人入选。目前从化区共有131人入选省农村乡土专家认定名单,数量排名全市第一。
做好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做好乡村振兴工程离不开实践经验丰富、有懂技术、有情怀的乡土人才。近年来,从化区多措并举引导各类人才向农业农村发展的第一线、产业转型的最前沿集聚,以人才振兴有力驱动乡村振兴,培育了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乡土专家,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之基。
多措并举
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我区积极挖掘乡土各类涉农技能人才,通过深入农村、基层一线摸底调研,镇街推荐等形式,及时在全区范围内遴选出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一线,应用技能突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群众认可度较高,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突出贡献的技术骨干或行家里手以及涉农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中具有专业技术才能的体制外人员。同时开展人才技能培训。积极创造条件,为乡土人才搭建平台,不断提升服务农村、带动发展的能力。充分利用高素质农民培训等载体,紧贴市场需求变化和时代发展,有层次、分步骤的组织培训,通过理论辅导、技术指导、实践操作等方式,让乡土人才开阔视野、提升技术技能。增强乡土人才引领发展的新优势。此外,激励乡土人才快速成长。对获得省乡土专家职称的人员,优先参加各类研修学习、技术培训、外出考察等活动,鼓励创办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并在技术指导、品牌创建、政策奖励等方面提供优先支持。
据了解,农村乡土专家享有参加技术培训、学习进修、学术交流、评先评优等活动的优先权,并作为特聘农技员的优先遴选对象,可在高素质农民培育中担任技术讲师,被邀请授课和实训指导可获取相应报酬。农村乡土专家还可依托农技推广服务驿站进行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推广示范、培训孵化与指导服务,并根据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实际需求适时开展驻点技术服务。
扎根农村破解难题
与农民“双向奔赴”
在2022年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大会上,温泉镇中田村村民傅杰东荣获“广东荔枝龙眼种植工匠”称号。现在又被认定为省农村乡土专家,傅杰东说,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他将会更加努力,为推动荔枝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自己心中的美“荔”梦想而奋力前行。
在地道荔农家庭里长大的傅杰东,从小耳濡目染,在父亲的影响下学习管理果园,并主动学习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勇于对荔枝改良进行尝试和创新。他把荒废弃管的果园果树进行清园、矮化、嫁接换种,科学管理,从而改造成年年高产的果园。傅杰东还牵头组织本地果农成立了中田傅氏荔枝专业合作社,转变传统的农业经营思维模式,利用搭建好的互联网平台进行销售,成立合作社物流快递中心,利用“互联网+农业”的销售模式,帮助果农销售荔枝达2万多斤。他的荔枝果园,一年比一年丰产又大卖,带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接下来,我会着重发展当地特色的荔枝品种,通过品种的调优,调整荔枝果园品种的种植结构,并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下的互联网,不断完善‘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创立品牌,统一管理、加强品控,从而提高销售,带动更多的果农创收,助力乡村振兴。”傅杰东说。
作为新时代的农业创业者,海归青年邓迪方将一颗柑子玩出了百种花样,做成了产业,将现代农业带进了乡村。
投身农业的想法是在留学时萌发的。在美留学期间,邓迪方曾参观了现代农场,加州农场的机械化程度之高、规模之大令她印象深刻。2015年,邓迪方决定回乡从农创业。她从国外引进了一款柑子,对其进行改良,以玫瑰残渣和牛粪结合作为有机肥料培育柑子,取名为“玫瑰柑”。随着玫瑰柑基地逐步成熟,如今每年基地能带动农民就业近万人次,其中果场工人人均收入超过3.6万元/年。而邓迪方组织的合作社带动农户达350户。此外,邓迪方应用先进的滴灌技术、使用有机肥等科学、绿色的种植技术,影响了更多的传统农人,乡村农业有了崭新的面貌。
而扎根农村,邓迪方认识了许多农民,也交了不少朋友。实际上,乡土专家与农民的互动是一场“双向奔赴”。“我们与农民朋友交流过程中,能学习到许多一线经验,让实践与理论互为补充。”邓迪方说。被认定为省农村乡土专家,邓迪方说未来将会把努力做得更好,让更多农民在这个行业里获得丰收。
省农村乡土专家们表示,将积极投身“三农”事业,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为从化区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更大的贡献。

为加快推动《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落地落细落实,推动南沙开发开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近日,广州市审计局召开党组会议,就如何助力建设集文化、旅游、体育、国防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南沙大型城市综合体进行研究部署。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心系“国之大者”,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审计工作全过程,认真落实全国审计工作会议部署,紧盯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要求,聚焦南沙开发开放,推动南沙重大政策、重大事项和重大项目落实落地,找准审计监督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助力推进南沙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促进南沙加快建成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积极贯彻落实《南沙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指挥部工作方案》要求,成立推进南沙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审计监督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相关工作部署,加强对接,研究制定涉及南沙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方面审计监督的指导意见、工作措施和相关工作方案,切实做好审计监督、服务工作。
三是周密筹划部署。建立市、区审计机关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科学调配审计资源,统筹协调开展南沙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情况跟踪审计,着力揭示项目实施推进中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研究型审计,不断提升审计技术方法,以高质量审计有效助力南沙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
根据上级相关规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部署,2月8日上午,区农业农村局到大石街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随机抽样检测工作,本次共抽检样本10份。
此次抽检工作按照相关检测技术要求,科学、独立、客观、规范地开展。在抽样过程中,区农业农村局向种植农户仔细询问农作物投入品的使用情况,同时全面检查农产品生产记录台账,要求强化责任意识,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农产品合格上市。
下一步,大石街将继续紧盯农产品集中上市的关键时期,加大监管力度,切实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