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在全国首创“馆校一体化”合作模式,赋能广州未成年人图书馆服务高质量发展
近日,全国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会上公布了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遴选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的《构建文教联动阅读体系,提升城乡青少年精神素养》成为广东省三个入选案例之一。
《构建文教联动阅读体系,提升城乡青少年精神素养》主要阐述了广州市从化区为推进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创新构建文化教育联动体系,引导以公共图书馆为主的公共文化场馆主动融入乡村教育,与中小学校图书馆建立长期合作,打造城乡一体阅读品牌“馆校合作”项目的具体实践。
事实证明,馆校合作模式,是广州市近年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创新和成功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依托馆校合作,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于2021年在全国首创“馆校一体化”合作发展模式。通过发挥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下简称“广少图”)作为未成年人图书馆服务中心馆和旗舰馆的作用,探索推进“馆校合作”,在全市建设直属学校分馆、校园智慧图书馆36间,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文教系统资源、人员、物资的活力和效能,并指导从化、黄埔、花都等地先行先试,以点带面,走出了广州特色的创新之路。截至2022年底,市、区两级面向未成年人提供图书服务的网点共837个,馆校合作已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张的新增长点。
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积极倡导“馆校合作”,为广州市未成年人送上海量的阅读资源
开展馆校合作,打造文教资源共享范式
为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格局,盘活整合区域文化教育资源,广州以广少图平台资源为依托,在从化区进行了积极探索。2021年,广少图、从化区图书馆联合区教育局、区文广旅体局,共同发布馆校合作规范文本,依托公共图书馆业务平台直接为馆校共同开展纸质图书借还、阅读推广活动提供技术支撑。当年,全区85间中小学校全部加入全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体系,盘活学校纸质图书资源14万册,全区中小学生读者证办理全覆盖,惠及学生11万多人。从化区公共图书馆与教育系统图书馆实现“一体化”,实现馆藏文献资源、数字资源、阅读活动和馆员专业队伍培训的共建共享,为广大未成年人读者提供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丰富的阅读推广服务。
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从化区图书馆联合区教育局、区文广旅体局共同发布馆校合作规范文本
规范馆校合作,推进公共服务连锁联动
为深化馆校2021合作,促进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广州积极探索推进建立相关行业规范。目前,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正联合市教育局制定全市馆校共建条形码管理规则、RFID标签管理规范、技术实施方案、服务规范等一系列规定,为建立长期健康有序稳定的合作模式提供保障。持续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依托市、区图书馆及专业学会、专业委员会开展图书馆服务体系从业人员培训,实现学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统一标准、共同培训,通过专家授课、上机实操、现场教学、沟通交流等学习方式,全面提升、巩固学校图书馆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推广馆校合作,打响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注重经验总结,大力推广馆校合作模式。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市教育局制定并推出《广州市关于推进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室)“馆校合作”实施方案(2022-2024)》,提出力争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师生智慧中心、成长中心、活动中心和校园阅读高地。经估算,预计到2024年,全市中小学都具备功能完善的图书馆(室),将开展不同方式的“馆校合作”,实现文化系统和教育系统内图书资源共建共享,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广州“馆校合作”品牌。
深化馆校合作,焕发“一区一策”发展活力
广州市支持指导各区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多元发展,“一区一策”有针对性地开展“馆校合作”,并给予技术和资源等方面支持,走出了一条既实现统一框架、馆校一体化规范管理,又符合各区需求和特色的“馆校合作”广州模式创新道路。黄埔区将区内105间学校、读者证记录3.18万条、141万册图书纳入全市通借通还服务体系,盘活了中小学图书资产。花都区首创一馆双门“校园+社区”特色服务模式,鼓励学校图书馆开学时间服务于学生,课余时间服务于社区,实现馆校合作效益的最大化。白云区创新打造“微书房”特色品牌,“麻雀”式的微书房在区内幼儿园承担着公共图书馆的职能。荔湾区实现馆校“一卡通”对接,对学生读者进行了学校、班级的精细划分,帮助学校精细化管理和了解学生阅读情况。
黄埔区将区内学校读者证、图书纳入全市通借通还服务体系,并逐步提高学校图书馆智能化水平
花都区首创一馆双门“校园+社区”特色服务模式,实现馆校合作效益的最大化
白云区创新打造“微书房”特色品牌,“麻雀”式的微书房在区内幼儿园承担着公共图书馆的职能
荔湾区实现馆校“一卡通”对学生读者进行精细划分,帮助学校精细化管理和了解学生阅读情况
通过“馆校一体化”的合作模式,实现了公共文化系统与教育系统图书资源共建共享,大幅度增加了图书供给。下一步,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将进一步落实行动方案和计划,协调市、区两级资源平台整合,多方协调落实馆校合作资金支持,持续打响我市馆校合作一体化品牌。

根据《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下达2023年广东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计划的通知》(粤工信技改函〔2022〕14号),现将2023年省市专项资金(企业技术改造)入库项目资金安排计划(见附件)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3年3月13日起至2023年3月19日止(时间7天)。
若对项目安排计划有异议,请于2023年3月19日前以书面形式向我局反映。单位意见请加盖公章,个人意见请署实名,并注明联系方式。以电话或电子邮件形式反馈的意见无效。
附件:2023年省市专项资金(企业技术改造)入库项目资金安排计划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3月13日
(联系人:邹海燕,联系电话:83123853)
3月11日,2023广州文化产业交易会(以下简称“2023广州文交会”)在广交会展馆D区闭幕。2023广州文交会由广州市政府主办,广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承办,广州市文化发展集团、广州市城市投资集团执行。
主办方介绍,2023广州文交会以“数字赋能新文旅、产业汇聚大湾区”为主题,以广州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轴主线,通过全方位加强在资金、执行、宣传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文交会品牌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是落实省、市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的具体举措,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实践,以实际行动增强广州城市文化综合实力。
活动吸引过千家企业机构参与
2023广州文交会总展览面积超5万平方米,打造了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文化和旅游新业态成果展示会、文旅装备展两个主要展会,参展企业超300家。此外,参与文交会各板块活动的机关团体及企事业单位超1000家。
主办方介绍,2023广州文交会强化文化龙头企业的示范和带动效应,突出实现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丰富文旅消费新场景。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文化和旅游新业态成果展示会涵盖了30家文旅新业态的代表性企业,重点展示广州数字文化产业、文化新业态发展成果,展出湾区最先进的数字文化和创意发展成果。
文旅装备展创新引入“数字+文旅”“非遗+文旅”等策展理念,引入了37家知名演艺相关企业参展,并设置影视专区,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演出、艺术品和影视版权的展示平台,为广大观众上演艺术与科技相融合的大型光影秀。甘肃星空营地文旅公司现场售出3000顶帐篷,反映市场对篷房营地等文旅装备的火热需求。
3月5日至8日,作为今年广州举办的首个国际大规模演艺交易活动,第6届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广州年会暨第13届中国(广州)国际演艺交易会(以下简称“演交会”)在广州大剧院举办。来自35个国家及全国各地500多家演艺集团、演出联盟、舞台演艺、旅游演艺机构,以及演艺科技、演艺经纪、演艺金融、演艺创意机构参会。近千台剧目参加交易,初步统计成交额近5亿元。
本届演交会首次举办“新时代、新舞台、新作品、新推广”——2023演艺中国演出市场新产品重磅发布。大型原创音乐剧《三星堆》、俄罗斯音乐剧《安娜·卡列尼娜》(中文版)、音乐剧《歌剧魅影》(中文版)、杂技剧《天鹅》、中文原创音乐剧《雄狮少年》等21个项目都在本届演交会发布。
演交会还举办了粤港澳大湾区剧场大会、戏剧创作大师班、舞台科技论坛,揭晓了2022年度“演艺中国”风云榜、金牌榜。第6届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广州论坛上,中国对外文化集团董事长、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负责人李金生发布了《2023年度丝盟发展规划》。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获聘为丝绸之路国际联盟歌剧顾问。
金融峰会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3月9日下午,广州文交会系列活动子活动“广州文化金融峰会”在广州塔举办。会上举行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一期”揭牌仪式。该基金目标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20亿元,以“服务好人文湾区建设,支持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为使命,立足广州,着眼粤港澳大湾区,依靠政策支持以及产品特性,助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主办方介绍,本届文化金融峰会不仅国内权威投资机构代表齐聚,共商文化金融发展未来,更为实体经济和投融资平台对接搭建桥梁,共同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峰会还邀请到文化科技企业、文旅企业、文化地产企业代表,进行特色项目分享展示,诠释湾区文化、金融与科技的跨界融合魅力。
9日当晚举行的“文交会之夜”上,广州文化集团与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分行、中国农业银行广州分行、中国银行广州分行、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分行、中国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中国光大银行广州分行、中国民生银行广州分行、招商银行广州分行共8家银行分别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意向性授信总额490亿元。
为强化跨区域演艺资源交流合作,推进广州演艺事业高质量发展,广州文化集团与四川天府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杭州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市吴江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省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海南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海南省歌舞团、星海音乐学院、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东民族艺术团等十余家省内外院团企业,也在“文交会之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创文化发展高地。
主办方介绍,接下来将提升文交会品牌影响力,激活文化旅游产业交易市场,引导和促进文化旅游消费,力争用2-3年时间将广州文交会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旅游产业的交易盛会。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