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五区中小学生分批返校,家校共保复课安全
“孩子回到学校,我们就放心了!”4月17日16时20分,顺德区青云中学门口,一名送孩子返校的家长感叹道。
自4月18日起,全市中小学阶段学校、幼儿园(托育机构)(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内的学校、幼儿园除外)的师生分期、分批、错峰返校,并实施严格管理。有住宿条件的学校可以安排学生17日14时以后返校。
4月17日下午,佛山日报记者在五区多所学校门前看到,不少家长拿着行李送孩子返回校园。返校学生则提前准备好粤康码、行程卡、核酸检测证明,排队测量体温,保持一米安全距离,有序进入校园。
现场:家校“两点一线”亮码测温分批返校
“我很期待复课,在学校学习效果更好。”高明区沧江中学初一学生何婉婷说。学生家长李女士表示,孩子一走进学校就有老师帮忙拿行李,种种暖心举措把藏在家长心底的担心都驱散了,为学校点赞。
在顺德区青云中学门口,高二(14)班的郑海彤、孙誉珈提着大件行李与美术板,经测温登记后走进校园。他们表示,为早日顺利返校,他们在居家学习期间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并未外出,每天都会向班主任上传健康码、行程卡截图。该校初一学生家长莫先生说,学校对学生防疫要求严格,是对校园安全负责。
“居家学习一周,学校各方面的安排都挺好,过得很充实。”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二学生林同学坦言,很期待回到教室,跟老师和同学线下见面。17日下午,三水区实验中学组织高一、高二住校生分时段错峰返校。家长植女士认为,此次学校线上教学和返校复课组织有序,返校前班主任发布了返校时间、防护提醒等,安排周到细致。“由于学校安排各班级错峰返校,校门口也没有出现车辆拥堵情况。”植女士说。
“请各位家长放下孩子和行李后马上离开,感谢各位的理解和配合。”在南海桂城中学校门口,校团委学生会干部、学校党员干部和教职工变身贴心志愿者,在维持秩序的同时,还用购物车帮助学生搬运行李。该校副校长蒋小萍介绍,当日下午,高一、高二年级2100多名学生分批顺利返校,约有30名学生因暂不符合返校条件而未能返校。
“获悉复学通知后,作为一名学生家长,我的心情既喜悦又激动。”佛山市外国语学校中学部914班罗诗雨的父亲表示,学校在第一时间给出精细的返校指引,通过家校互动、劳逸结合的安排,保证防疫措施严格执行,同时也使孩子们能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学习状态。
学校:校园全面消毒细致部署返校工作
4月15日晚,《佛山市教育局关于各级各类学校师生返校复课的通告》发布后,佛山市内多所学校立即开始部署学生返校工作。
顺德区京师励耘实验学校于15日晚即完成全校消毒及安全大排查等工作。同时,该校还通过建立防疫台账、电话家访等形式,提前了解学生行程及所在地,安排其分批返校。
为确保学生有序安全返校,高明区沧江中学结合自身实际实行人车分流的防疫举措。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家长开车送学生返校时,在校门口先让学生下车,学生自行进入校园完成入校防疫步骤。接着,家长按照路线指引有序开车前往指定位置放下行李,由老师和志愿者运送到宿舍楼下,学生再到楼下把行李拿回寝室。
顺德区青云中学分为初中部、高中部,初中部学生从校北门进入,高中部学生由正门进入。该校在校门口搭设多顶帐篷,方便学生选择自己班级入口,向班主任报到登记防疫信息,确保信息无误。
学生返校后,如何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守护校园安全防线?
南海区桂城中学于4月17日学生返校当晚就进行一次全员核酸检测,同时落实师生员工每日健康管理。对于走读学生,该校与家长签署确保“两点一线”的承诺书,严格做好家校点对点接送,并每日收集走读学生及其同住人员的健康码、行程卡。
南海区九江中学将保持“每天一次小清洁,每周一次大清洁”的安排,确保校园环境安全干净。学校还专门设立防疫物资储备室,对防疫物资分门别类整齐摆放。
对于家住广州、茂名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学生,顺德区青云中学校长宾灿华表示,根据相关规定,这些学生暂不安排返校。“他们可以直播方式与已返校的同学一起上课。”宾灿华说,学校设备能够满足线上线下同步上课需求,确保未返校学生学习“不掉队”。
从线上学习回归校园,场景切换易引发学生的心理变化。三水区实验中学党总支专职副书记路仕容表示,返校后学校将对学生居家学习情况进行摸底,发挥班主任、心理教师、学生“身边人”(如心理委员、学校宿管和保安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小组的作用,如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将进行早期干预。近期,该校还将组织一场心理运动会,让学生在互动、协作中释放情绪,帮助学生从居家学习的网课模式顺利切换到正常的上学模式。
佛山市外国语学校中学部办公室主任陈宏年也介绍,学校专门研讨了“云端课堂”回归线下学习的有效衔接工作,并对师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制订心理危机识别、预防和干预预案。
这是一场科技创新的盛宴,佛山成为举足轻重的参与者和收获者。
4月15日在广州召开的全省科技创新大会,颁发了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佛山企事业单位作为牵头完成单位获奖13项,包括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获奖整体数量和获一等奖数量均为近三年最高,且连续三年排名全省第3位。此外,佛山企事业单位作为参与完成单位的获奖项目有12个,包括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
此次佛山企事业单位作为牵头单位获奖的项目中,有9个由企业牵头完成,占比近七成,充分显示了佛山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力军的力量。这也得益于近年来佛山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逐渐探索建成“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
佛山再创佳绩获奖项目多为新兴产业
2021年度,佛山以牵头单位拿下13个奖项,创下省科技奖一等奖数量比2020年度多1项、二等奖数量比2020年度多3项的好成绩。
获得2021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佛山项目分别为: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酱油和黄豆酱大宗发酵调味品高性能菌种选育与产业升级关键技术”项目,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牵头的“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体系建立与关键技术创新应用”项目,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牵头的“鸡球虫病多价活疫苗和产业化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项目。
佛山市中研非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巴德富实业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凤铝铝业有限公司分别牵头的6个项目,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牵头的4个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此外,佛山市博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共同参与的“高分子生物活性可控接枝技术及其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项目,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参与的“动态表面海洋防污材料及配套防护技术”项目均获得了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本次佛山获奖项目多集聚在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且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以一方制药的获奖项目为例,该项目不仅形成了“国家引领、企业为主”的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研究制定模式,企业的配方颗粒产品也已在国内数万家医疗机构得到广泛应用,并远销美国、加拿大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纳税额超7亿元。
协同创新体系完善企业创新能力攀升
如果说佛山在全省科技创新领域已经打下一片天地,那让其牢牢站稳脚跟的,便是佛山企业及其背后强大的科研支撑力量。
数据显示,2021年,佛山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7100家,净增1382家,较上一年增长24.2%;全市建有省重点实验室30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12家,市工程中心1421家,它们成为企业创新的策源地。
本次佛山获奖项目牵头单位以企业为主,尤其是一等奖层次的项目均由企业牵头,它们或自带创新基因,或重视产学研用合作,以科技创新引领了行业发展风潮。比如,正典生物在企业起步阶段便将大部分创新资源向研发鸡球虫疫苗倾斜,2021年的研发投入达到营收的5%左右;专注于高端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精铟海工,研发出了首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海洋钻井平台升降系统。
中研非晶的获奖项目,则是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该公司特聘研发中心副主任、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材能学院青年博士孙海波负责完成的高频低损耗非晶纳米晶磁性元器件关键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项目,促进了我国电力电子行业磁器件不断向高频化、小型化、节能化及大功率化快速发展。从2013年至2021年6月,该项目应用实现了超16亿元的销售收入。
这些都表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佛山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水平和综合效益也因此“水涨船高”。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的合同成交金额超过22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就占了近16.3亿元。
抓住高企这一关键变量打造佛山创新高地
种下梧桐树,培育金凤凰。企业依托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背后,有着佛山这样一块滋养创新种子的“肥田沃地”。
2021年,佛山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预计超2.9%;累计建有41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为原始创新和企业应用创新提供支持。此外,有数千家高企通过“秒报秒批秒付”改革实现政府补助(扶持)资金直达企业。
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明确了“515”战略目标,其中一个重点是,今后五年,佛山务必成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领头羊,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赶上先进水平,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1.1万家。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紧紧抓住高企这一关键变量,打造佛山创新高地。通过持续实施认定补助、研发费用补助等高企扶持政策,引入“金融活水”等,持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同时,加紧制订《佛山市高新技术企业提档晋级行动计划》,建立多层次、多主体参与的科技型企业综合服务体系。
此外,佛山还将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在培育战略科技力量上下功夫,围绕国字号平台,推动季华实验室创建信息(显示)装备领域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支持仙湖实验室创建新能源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
佛山市科技局也将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破解影响和制约佛山科技竞争力提升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重构佛山科技创新体系,把集成创新、原始创新的能力转化成可市场化产业化的技术竞争优势、国际竞争优势,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塑造佛山发展新形态,奋力争当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
近日,在上海疫情防控核酸检测中,来自广东佛山不同医疗机构的16名检验战士个个身怀“绝技”,检验“功夫”了得。
作为广东援沪医疗队佛山队的队长钟树奇,是佛山市中医院检验医学中心的质量负责人,他的绝招是“质量控制”。对ISO15189国际医学实验室认可标准了然于胸,在实验室质量建设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在这次支援上海任务中,钟树奇被任命为广东省援沪核酸检测队的临时党委委员兼第三支部书记。负责队伍核酸检测工作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避免核酸“假阳性”“假阴性”结果的发生。工作中,钟树奇积极做好队里的感控培训,不断加强队员的感控意识,做好自我防护,做到队伍“零感染”。而他的妻子也是医务人员,在抗疫一线。“该党员站出来的时候,从不退缩。”钟树奇坚定地说道。
同样来自佛山市中医院主管技师的陈家钖,在队伍里人称“拼命三郎”,每次抗疫一线都有他的身影。2021年,广东省支援香港的核酸大筛查工作他有参加,佛山市里的核酸大筛查他也从不落下。这次出征上海,他舍下家里刚满月的女儿,毅然报名参加了支援队伍。作为广东队中科润达虹口方舱实验室支援点的组长,他在工作中,有条不紊。加样,提取、扩增等各个实验环节都制定了一系列的高效流程,让组里的核酸检测更快更准,出色完成了任务。
来自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谢伟贤副主任技师,是科室的副主任。在队伍里,人称“快刀手”。新冠疫情以来,他长期工作在核酸检测一线,核酸试管单手开盖加样的技能无人能敌。还有来自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姜红烨、王紫琦、郑燕丹铿锵三姐妹,她们来自同一PCR实验室,在实验室步骤配合相当默契,“三剑合璧”是她们的合击技能,能让核酸检测速度飞快。
这支硬核团队里,人人都有“功夫”绝招,每个人都是检验斗士。广东援沪核酸检测队实现日检测量达到13.2万单管成绩,其中派往华大火眼实验室的佛山队员,更是凭着扎实的专业技术及高效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广东队员一起使火眼实验室从原设计的每小时4200单管的速度提升到了每小时5500单管,刷新了火眼实验室的记录,充分展现了能勇善战的“佛山功夫”精神。
在繁忙工作间隙,佛山队员们不忘抽空进行10分钟的“功夫”锻炼,一起打八段锦。
“疫情不退,我们不走。” 队员们表示,打好功夫,练好体力,才能在上海抗疫一线挥洒汗水,出更多的力,让疫情尽快散去,让上海恢复往日繁华。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