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三水推出“就业一件事”集成服务 5件事可实现一次性办理
“5件事跑一次,十几分钟就办完了,方便又高效。”3月31日,三水首名体验“就业一件事”集成服务的市民李国彬说。当日,三水区行政服务中心开展“就业一件事”集成服务,并成功受理首宗业务。
“就业一件事”集成服务,即“就业创业证”申领、就业登记、档案接收、高等学校等毕业生接收手续办理、高校毕业生基层岗位补贴申领,这5件事可实现一次性办理。办理流程优化,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
以往市民办理上述5个事项,需按照不同事项、准备不同资料分别进行办理。办理流程较复杂,群众需多头跑腿。“就业一件事”集成服务将5项业务整合,通过填写一张表、到一个窗口、提供一次资料,便能“一站式”办理5个事项。
办理过程中,申请人只需填写“就业创业登记表”基础信息并出示相关资料,工作人员在系统上登记、审核相关信息,打印形成“高校毕业生就业一件事申请表”,待申请人签字后,便完成了相关业务申报。
其中,“就业创业证”申领和就业登记可即时办结。高校等毕业生接收、高校毕业生基层岗位补贴申领等事项,则需网上申请,再由系统分发给各部门审批办理。
李国彬表示,作为三水人,他为三水有这样高效的服务感到自豪,也会向更多朋友推荐该业务,相信能增强人才在三水创业或工作的归属感。
三水区政数局政务管理股股长叶林表示,减轻企业和群众办事负担,提速提效政务服务,一直是三水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方向。接下来,三水区将围绕自然人生命周期关键节点,开展更多“一件事”服务,如“出生一件事”“退休一件事”等,为更多群众提供办事便利。
3月22日,高明区更合镇吉田村智慧农业园区的稻田内迎来了一群客人。来自央广网的直播团队走进吉田村,向全国观众直播了吉田村无人水稻农场的春耕场景,无人农机驰骋的画面让人印象深刻。
同一时间,高明区万亩稻田内,春耕的大幕徐徐拉开。万亩稻田利用“冬闲田”种植了千亩油菜花,春耕开始前,这些油菜花被大型农机打碎,成为早造水稻的肥料。
先进的大型农机,俨然已经成为高明春耕的主角。在以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为主的高明,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为高明农业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支撑。一方面,不断推广应用的先进大型农机成为高明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在不断探索农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的持续提升,为夯实高明第一产业基础和真正实现产业融合提供了保障。
机械唱主角效率有保障
作为高明吉田智慧农业园区的最大亮点,无人水稻农场可实现水稻耕、种、管、收全流程无人化操作。农户通过云管控平台,就能迅速掌握农田的酸碱度、降雨量、温度等数据,真正实现智慧种田。
中科机器研究院院长、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邹湘军是将无人农机设备引入吉田村的牵头人之一。邹湘军表示,他在对吉田村的实地走访考察中发现,村里由于距离城区远,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日常担起农业耕种责任的都是老年人。他们既不能承担高强度的劳动,又缺乏科学知识来使用高科技农机设备。长期缺乏劳动力,导致村中出现耕地撂荒现象。
用无人机代替人力进行耕种,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便迎刃而解。原本需要村民辛苦耕种的早造水稻,如今只需要农机员动动手指,依靠5G和北斗导航定位的无人农机,就能精准驶到稻田里,以每小时数十亩的速度种下秧苗。
高明是粤港澳大湾区著名的鱼米之乡,是粮食生产大区。今年,高明粮食播种面积位居全市首位,承担全市72.29%的主要粮食播种任务。如何填补劳动力缺口,提高水稻种植效率,高质量完成种粮任务,是高明当前面临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农业生产机械化对高明农业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为了顺利完成种粮任务,高明近年来在激励农民多种粮、鼓励复垦撂荒地上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水稻种植面积持续增加。但与此同时,劳动力长期短缺与耕作面积持续增加的矛盾愈加突出。新增的耕地由谁去耕,耕作的效率如何提升,成为困扰不少农村的新问题。
“农业生产机械化最大的益处是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高明区明丽农业公司负责人、广东省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梁庆斌说,如今只需要3人,在大型农机的帮助下就能完成近800亩的水稻耕种,其效率远非传统人力耕种方式可比。以高明吉田智慧农业园区为例,无人农机种植水稻不仅效率高,产量还比人工种植每亩提高了200公斤~300公斤,且降低了用药、维护等一系列成本。
由此可见,想真正种好粮,提升粮食单产水平,农业机械化的文章必须做足,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着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种粮高标准精种又精育
除了劳动力短缺、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需要解决外,农业产业现代化的新形势,也在呼唤着农业机械化时代的到来。
清明前的高明,万亩稻田已经开始了早造水稻的播种。一个月前,这里还种满了冬种油菜花,成为市民游客青睐的网红打卡点。如今,油菜花早已被行经稻田的大型机械打碎,成为今年早稻的重要养料。
过去,在万亩稻田项目串联成“万亩”之前,高明区明城镇崇步农业园区的稻田分属不同的村民,大家各自耕作各自收成,既没有使用大型器械的必要,也没有这样的土地条件。2020年,以崇步农业园区为核心区的高明万亩稻田项目正式运营,仅靠现有的人力无法兼顾连片近万亩稻田的耕作和收成,机械便自然而然成为新的选择。
高明万亩稻田不是单纯的农业种植,它从落地之初就被作为高明农业产业现代化的重要项目来落实推进。因此,在种稻之余,还有了稻虾共养、稻田火车和观光体验,成为与农业种植密不可分的产业项目。
只有高质量的机械化,才能够满足万亩稻田大面积、高标准的种植要求。作为首个入驻高明万亩稻田项目的高科技农企,广东银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崇步农业园区核心区建设了5G智慧农田项目。种植户借助5G技术以及无人机监测,能够足不出户对稻田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对稻田的精种精育。
此外,目前进驻高明万亩稻田核心区的农企均有采用旱地直播方式种植水稻。水稻直播直接跳过育秧阶段和移栽阶段,将稻谷直接播种在稻田里,采用直播方式能够进一步节省劳动力,实现水稻生产的轻型化和规模化。企业还开发了稻谷烘干、贮藏等新技术,进一步补足了高明的水稻生产产业链。
如今,高明农业生产机械化将水稻的种植、产出、加工、销售等环节更紧密地连在一起,在确保粮食安全与粮食有效供给的前提下,促进第一产业更好地与文旅等业态融合,既做到粮食保障功能坚实稳固,又不断扩展生态休闲功能。
种田有效益人才愿回流
目前,农业生产机械化对高明农业农村发展的促进作用已经逐步显现。
智慧农业园区落地吉田村给村里带来的变化,吉田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钟志强是看在眼里、甜在心里。钟志强说,2021年村里产的早造水稻由于有了无人农场等科技元素的加持,水稻质量上乘,每担稻谷的售价是原来的3倍。有了经济效益,吉田村对智慧农业园区的发展信心也更足了。今年,该村计划继续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工作,视情况再扩大无人水稻农场的规模。
更为重要的是,自从开发了无人种植,不少村民选择回流吉田村。“至少有10位村民回来参与了项目投资或者系统操作。”钟志强表示,吉田村发展非常需要年轻人的回流以及人才的加入。
有着丰富农机操控经验的符文龙加入了吉田村智慧农业园区。他说,无人农机的逐步应用,代表高明农业耕作科技的迅速发展,农民的劳动强度不断降低,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却不断提升,行业前景可期。
3月初召开的高明区2022年度乡村振兴暨农业产业现代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以产业带动发展、以发展集聚人气、以人气推动振兴。从吉田智慧农业园区的发展来看,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无疑是农村重新聚集人气的关键举措。据了解,今年高明将力争在吉田村的基础上,再增加1000亩无人水稻农场,在“无人”吸引“有人”的探索中更进一步。
今年1月印发的《“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阶段,对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新的更为迫切的要求,也为农业机械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要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做大做强农业机械化产业群产业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高明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将有利于高明发展现代都市农业,进一步推动高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今年,高明将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做好农业产业“万亩千亩工程”,加快一批新的农业重点项目落地,让农业成为高明打造“全能冠军”、发展复合型经济的重要支撑。
3月31日,南海区人社局、社保局、政数局联合推出“高校毕业生”“创业”“工亡人员有关待遇”“伤残待遇申领”“工伤医疗待遇申领”“退休”等6个线下“一件事一次办”主题,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让群众办事更有幸福感。这是继去年推出“退休”“就业”“失业”等3个线上“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后又一次政务服务优化成果集中发布。
“一件事一次办”申请办理更便捷
过去,群众要办理相关业务时要跑多个窗口,逐项业务申请办理,重复提交各种材料,费时又麻烦。改革后,群众在一个窗口即可一次性申请办理多个事项,实行“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一表申请”“一次办结”,大大减少群众提交材料、跑腿次数及办理时间。
如何进行申请办理呢?以“创业一件事”为例,符合条件的群众办理业务时,只需按照办事指南要求向综合窗口一次性提交“备案登记表、身份证、彩色照片”申请材料。综合窗口收件后,通过系统信息化支撑,群众申请信息及部门审批数据资源实现集中归集和部门互认共享,各审批后台按照既定流程联动办理并完成审批后,一次性将办理结果统一流转到综合窗口,由综合窗口采取现场发放、包邮寄送、网上传输等方式送达申请人。群众只需申请一次,即可办理多项业务。具体“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办事指南可在广东省政务服务网南海专区获取。
3月31,市民李小姐在西樵镇行政服务中心办理业务,提交一份材料就能同时办两件事,并被告知所有结果将于4日内拿到。“真的便利了好多。”李小姐为这项改革点赞。
“一件事一次办”数字化审批更高效
通过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南海打破原有单一审批事项办事流程及信息壁垒,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互认互用,办事人申报信息、各部门审批信息及审批结果、电子证照在共享交互平台内流转并共享复用,审批过程在线上自动分发与流转,建立起“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同步审批、统一发证”的新模式,将“多事项多次办”整合为“多事项一次办”,最大化“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如“工伤医疗待遇申领一件事”,材料从原来的44项缩减到现在的13项,材料压减率为70%,审批时间从法定时限60天压缩到20天,审批时间压减率为66.7%,跑出便民加速度。
接下来,南海将持续推动审批流程再造,不断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推出更多的“一件事一次办”主题,让企业和群众更便捷办事。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