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交警多措并举 保障本届广交会交通出行
为保障本届广交会交通出行,广州交警启动多项工作措施,全力保障展馆周边道路安全、畅通、有序。
提前研判 排查隐患
提前研判分析并制定专项工作方案。3月15日以来,广州交警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持续对展馆周边道路开展隐患排查,并对8处设施隐患完成整改。
警力前置 应急处突
点、线、面结合科学布警。本次展会共设置了45个交通岗,部署警力全天候做好现场工作,另前置警力、拖车,应对现场突发事件。
强化整治 严查违法
持续开展全市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严查机动车乱停放、涉酒驾驶、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逆行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月1日以来,展馆周边共查处各类违法行为近2300宗。
发布信息 引导出行
充分利用媒介,提前发布消息。通过“双微一抖”、导航软件、路面信息板等渠道及时发布交通预警,指引社会车辆科学、错峰出行。

在广州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分局警犬训练基地中,有一种首创的技战法升级了传统的手势训练,警犬宛如一部“移动安检机”,能精准识别民警指令并进行远程搜索。这就是广州市公安局公交分局特警大队警犬中队自行研发并运用于实战应用的“光点定位指挥技术”。
灵敏的嗅觉是警犬自身具有的天然生理优势,也是警犬必备的基本素质。图为警犬进行箱包嗅闻训练。
将“危机”变为创新契机
“警犬一般从几个月大就可以开始训练,训练期一般为3个月到半年。”广州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分局特警大队警犬中队民警林海峰介绍,针对史宾格等中型犬,主要开展气味搜索训练,可分配到搜毒、搜爆领域;针对马里努阿犬(俗称“马犬”)等大型犬,主要利用它们的爆发力、弹跳力以及护卫力来开展训练,可分配到治安防范领域。
在警犬中队的努力下,光点定位指挥技术突破了人犬分离传统手势指挥警犬单独作业的技术难题,能远距离指挥警犬多段移动精准搜索目标。广州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分局特警大队警犬中队中队长朱琳说,创新远程指挥技术的想法来源于一次在广州南站的日常巡逻。
那天,广州南站地铁工作人员在一台售票机与墙壁的夹缝处发现了一个无人认领的包裹,由于场地限制,请来警犬中队进行初步排查。民警立即行动,由于包裹所处位置空间狭窄,带犬民警采取人犬分离指挥方式,用手势指挥警犬进行气味辨别。
然而,警犬并没有顺利发现包裹,五六分钟过后,仍在周边消防栓、售票机徘徊。民警多次尝试用手势指挥警犬,但其依然无法顺利到达目标位置。朱琳说:“经过这次事件,我们认识到远程、精准指挥警犬的必要性。”
自此之后,民警们就开始思考如何指挥警犬准确到达指定目标进行鉴别,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进一步降低警犬搜索工作对乘客的影响。
“最初我们尝试训练警犬左右方向移动,但发现难度很大,效果不理想。直到有一次在进行警械训练的时候,我们从瞄准镜联想到利用激光锁定警犬的移动方向。”朱琳回忆道。
从单段到多段实现飞跃
警犬会追逐光点,是因为动物天生具有捕猎动力;但仅会追逐光点,还不足以满足公交地铁环境中警犬的工作需要。警犬要在到达可疑物品附近后迅速冷静下来,才能鉴别出细微的气味。为此,警犬中队付出了很多心血,最终成功克服这一难题。
警犬自身具有天然的生理优势,如灵敏的嗅觉、运动的灵活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性强等,这是目前人造机械所无法具备和替代的,这也是在公交地铁等人流密集、气味复杂的环境使用警犬开展搜爆查危工作的原因之一。而警犬中队利用新研发光点定位技术指引警犬的移动方向,在人犬分离的状态下,警犬也能够比人类更迅速到达指定位置,对可疑物品进行精准排查并作出专业反应;若判断物品存在安全风险,指挥员亦可及时召回警犬后再进行进一步处理,同时保障了指挥员和警犬的安全。
通过大量训练,光点定位指挥技术还实现了从单段指挥到多段指挥的飞跃。“警犬就像一台通过光点指挥的‘遥控车’,可以‘随动随停’,实现了远程精准方位的移动。”朱琳说。
作为首只应用该项技术的警犬,2022年,警犬“可乐”被公安部授予2021年度“功勋犬”荣誉称号。自投入搜爆安检工作以来,“可乐”共出勤1300多次,参加大型活动安检任务20余次,轨道交通巡逻安保任务1300多次,出色完成了各项重要安保和巡逻任务。
客流高峰期,民警带着警犬在广州地铁内开展地铁车站巡逻防控和安检工作。
朱琳介绍道,光点定位远程指挥技术从警犬幼犬期开始训练效果更佳。警犬中队近年引进的4只幼犬均已实现光点定位指挥技术,证实了光点指挥训练课程的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
不止步于此,广州公交警方携手华南农业大学创新创业团队,研发了基于5.8G远程图传和2.4G激光云台的远程警犬指挥系统。当警犬戴上特别研制的头盔后,即使是在网络不佳或无网络信号的地点,云台仍能通过自组网技术,不依赖环境的基础网络建设,让民警与警犬即时沟通交流。
2023年是广州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分局特警大队警犬中队成立10周年。朱琳说:“下一步,我们将在现有光点定位指挥技术的基础上进阶,相信该技术得到推广后,将带领业内警犬指挥技术实现明显突破,为平安广州建设添砖加瓦。”
近年来,广州市公安局党委着力锻造“三个绝对”“四个铁一般”过硬公安铁军,平安广州建设考评排名连续10年走在全省前列,群众安全感连续10年保持在95%以上。面对极不平凡的挑战,广州公安交出了极不平凡的答卷。
屡建新功的背后,政治工作“生命线”地位再次得到彰显:打造第一批全省公安机关先进党支部示范点,推选广州公安史上首个获党中央、国务院联合表彰先进集体,建设省内首个被授予“南粤创新奖”民警为代表的专家人才队伍等。广州公安队伍以奋进姿态走在全省前列。
党建引领,建设坚强堡垒。2018年以来,政治部牵头实施两轮党建三年规划,建立“1+6”党建工作机制,推进红旗党支部创建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为广州公安走在前列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在改革的浪潮中,政治部锚定打牢公安机关基层基础,为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立柱架梁”。如今,全市278个派出所以崭新面貌继续扎根基层社会治理最前沿,建起一座座警民连心桥。
做好机构和队伍管理改革,人才强警必不可少。政治部着力打造一支包括3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名享受公安部特殊津贴、37名入选部级专家人才库的专家人才队伍。此外,政治部研究制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实办法、干部考察专业评审制度等规章规则。
广州市公安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参加科技练兵、警务技能体能等系列练兵活动;各单位党委(总支)班子成员示范练兵、上讲台,推动全警上下形成自觉练兵、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政治部坚持实战实用实效导向,开展全警实战大练兵,组建“市公安局+警种+区公安分局”蓝军,建立“牵头警种+N”培训体系等。一项项务实举措,推动广州公安警务训练工作提档升级。
教官、课程、基地是警务训练的基础和支撑。政治部创新推行“教学研一体化融合”新模式,评选聘用1023名专兼职教官,部级、省级教官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政治部坚持把爱警暖警作为队伍建设的基石,探索出一条典型励警、文化育警、职业保障的正向激励路子;深入推进制定完善表彰奖励、表扬通报等工作机制,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全市公安队伍年度立功受奖对象数量和高等级荣誉等级屡创新高;发挥工青妇、公安文联等组织作用,建立健全35类、327个兴趣小组,警营文化建设蓬勃开展。
同时,政治部牵头从关注民警家庭入手,推动实施精准勤务、错峰调休等配套制度,让民警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开展少年警校、“警娃托管班”等举措,为民警家庭解决后顾之忧。
政治部依托省公安厅部署的“团聚计划”,助力解决了150多名民警异地分居问题,此外还延伸推出“暖警团聚计划”。
近3年来,广州市公安局与市内32家知名医院合作建立了紧急救助绿色通道,共为260多名民警辅警提供了紧急救治。此外,政治部常态化组织开展困难民警慰问帮扶;线上线下为民警辅警提供心理服务保障。
在推动广州公安工作现代化新征程中,政治部将围绕“强基固本、革新增效、法治升级、能力提升、保障提质、治警励警”“六项工程”,继续奋进,勇立潮头,为圆满完成各项公安中心工作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为平安广州建设及实现广州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