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与29家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金融赋能广州高质量发展 携手谱写合作共赢新篇章
羊城四月,春风浩荡。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时刻,在新征程开局起步的关键节点,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总书记要求广州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为我们奋进新征程、推进广州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潮涌珠江两岸阔,风起扬帆正当时。在这个奋进的春天里,广州以一往无前的拼搏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跑出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与新风貌。发展机遇奔涌而来,广州全力以赴“拼”出一片新天地。2023年4月27日,广州市政府举行金融助推广州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签约活动暨金融支持广州制造业立市、科技创新强市、南沙开发开放、百千万工程推进会。29家全国性金融机构总行(总公司)及在穗分支机构负责同志,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保监局负责同志,全市各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广州地区金融机构代表,企业代表,新闻媒体,35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以“金融支持广州制造业立市、科技创新强市、南沙开发开放、百千万工程推进会”拉开序幕,参会单位齐聚一堂,为广州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献计献策、共谋发展。13家金融机构代表现场发言,纷纷表态全力支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南沙开发开放,坚定不移推进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广州经济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
随后,广州市政府与29家金融机构签署助推广州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签约的29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包括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渤海银行、浙商银行、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大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大丰银行、澳门国际银行、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中华联合保险集团、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中国人寿财产保险、中国大地财产保险、京东安联财产保险。
本次活动坚持务实为本,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引导金融资源投入到广州实体经济壮大、重点项目建设、改革开放创新、企业做优做强上来。20家金融机构与38家企业签署专项合作项目合计52个、融资金额达4650.68亿元。其中:支持制造业立市1034.39亿元,助力制造业迭代升级;支持科技创新强市339.86亿元,激活科技创新一池春水;支持南沙开发开放2343亿元,提速南沙重大战略平台建设;支持“百县千镇万村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933.43亿元,为乡村加快全面振兴、城乡加快高效融合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会后,参会嘉宾分两组赶赴黄埔区、南沙区调研考察,实地把脉寻找投资机遇,加码布局广州热土。
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稳则经济稳。近年来,广州金融运行持续平稳、金融供给有力高效,2022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2596.15亿元,同比增长7.2%;全年金融业税收490.4亿元,占全市税收比重8.8%。金融业总资产突破10万亿元,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89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居北上广深津五大城市第一位。
当前,广州正在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广州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全力以赴拼经济,争分夺秒谋发展,举全市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南沙开发开放,坚定不移推进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
广州金融系统闻令而动、全速奔跑,坚决扛起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工作新使命,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提供支撑。2023年,广州将努力提升金融业综合实力,争取金融业增加值达到2800亿元,金融业总资产超11万亿元。持续优化金融结构和服务质量,用足用好政策,争取资源倾斜。力争本外币存贷款争取新增1万亿元以上,余额突破16万亿元;银行机构力争新增信贷8000亿元以上,实现制造业、高技术产业贷款余额增长25%以上,银行业总资产突破10万亿元。大力推进“险资入穗”,引导保险资金与我市各个产业基金对接,推动保费收入突破1600亿元,争取增速不低于6%。
珠江奔腾,气势磅礴。千余年海丝起点、百余年革命薪火、四十余年改革先行。广州是投资发展的机遇之城、心选之地。广州市政府与29家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必将深化政银合作领域、扩大合作规模、提升合作层次,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携手奔赴高质量发展的星辰大海,携手共创合作共赢美好未来,为广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展现金融担当、贡献金融力量!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荔湾区2023年度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街道2023年度重点打造清平中药材市场“红色党建”模式的“样板间”的工作任务,现拟于清平医药中心南门小广场建设清平中药材市场党群服务驿站。现以公开询价方式,邀请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承接该驿站布展和宣传服务项目。有关事项如下:
有关事项如下:
一、项目简介
(一)项目名称:清平中药材市场党群服务驿站布展和宣传服务项目。
(二)项目地址:广州市荔湾区清平医药中心南门小广场。
(三)项目内容:驿站全面设计、建设及安装;广场党建文化氛围宣传设计、制作;外立面招牌和LOGO;宣传设备及便民服务设施等。驿站要求为非固定结构筑物,不违反城市管理、建设、规划和安全等相关规定,不违反物业管理要求,并与中药材市场周边氛围融洽。
(四)最高限价:人民币30万元(包括且不限于设计费、安装费、税费、运输费、清洁费等)。
二、供应商资格要求
参加本项目的报价人除应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供应商资格条件外,还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企业法人或事业单位法人;
2、分公司询价的,必须由具有法人资格的总公司授权;
3、具备中国展览馆协会展览陈列工程设计与施工一体化二级(或以上)资质证书。
4.具备有党建/党群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的项目业绩不少于3个(需提供已开展过相关项目的协议书复印件)。
三、本项目不接受联合询价。
四、公示期
2023年5月6日至2022年5月12日18:00止(公示期为七天)。
五、场地项目查勘
广州市荔湾区清平医药中心南门小广场。现场勘察联系甲方明晰建设相关要求(联系人:杨先生,联系电话:81019807),现场勘察不需要交任何资料。
六、报名时间、地点、方式及报价资料
(一)报名方式:报价人应携带单位介绍信或授权委托书、营业执照、信用信息的查询结果截屏打印件,与询价文件一起,办理报名手续。(上述报名所有资料必须加盖公章)
(二)接受报名和询价文件时间:2023年5月 8日至2023年5月12日工作日的9:00-12:00,14:00-18:00。
(三)报名地点:广州市荔湾区岭南街道杉木栏路99号岭南街道办事处211室。联系人:杨先生,联系电话:81019807。
报名截止时间后递交报价资料不予受理。
七、询价文件要求
询价文件需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材料,需装袋密封,加盖单位公章,所有询价文件请于报名截止时间前交到报名地点。
(一)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需盖公章);
(二)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委托书需列明委托事项、委托期限、被授权人姓名、身份证号码,法人签字);
(三)信用信息的查询结果截屏打印件;
(四)项目效果图纸、设计方案、报价清单、项目实施方案、维保服务方案、工作效率(工期)等。
(五)业绩证明材料(合同复印件);
(六)报价及承诺书。
八、候选单位确认方式:
(一)本次询价须有3家或以上单位报价,方可进入集体讨论程序。比选工作由街道询价小组进行实施。
(二)比选原则。根据各报价单位的有效报价(低于本次询价的最高限价),结合各单位综合实力、报价情况、设计效果及项目匹配度、维保服务(质保期)、设计亮点等进行评分。得分最高的单位为第一候选单位,以此类推第二、第三候选单位。
当第一候选单位在收到确认通知后放弃本次服务工作,或因其他原因无法履行承诺时,第二候选单位以其所报价作为本次询价的递补候选单位,以此类推。
九、参加询价单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其报价将被拒绝或作无效报价处理。
(一)未在规定时间内将报价书送达规定地点的;
(二)报价书未按规定密封或未按要求加盖公章或文件签署不符合要求的;
(三)报价文件无法人代表签字或签字无法人代表有效委托的;
(四)报价单位不符合项目报价的资格要求的;
(五)报价文件中提供伪造、虚假材料的。
特此公告。
荔湾区人民政府岭南街道办事处
2023年5月6日
4月26日上午,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市工商联、上交所主办的“提信心 促发展 敢闯敢干”推进民企上市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辅导“惠企日”活动在广州市政企沟通服务中心成功举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徐秀彬、市工商联领导李洁明出席并致辞,广州市“专精特新”扶优计划培育企业、新时代穗商培养工程学员企业以及广州市、天河区工商联会员企业代表等约100人参加辅导活动。
活动上,上交所南方中心、债券业务部及有关证券公司专家讲解了全面注册制政策解读及多层次资本市场最新进展、民营企业发行产业债及ABS等融资工具、民营企业改制上市关注点以及助力高质量发展等相关内容。通过辅导,参会企业代表们进一步了解了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最新政策、民营企业改制上市应该注意的事项。
近年来,广州市抓住我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机遇,实施加快推进企业上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行动计划,采取一系列有力有效措施做细做实企业上市培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资本市场“广州板块”影响力不断扩大。广州民营上市公司行业覆盖广、竞争活力强,在科技创新、吸纳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广州现有境内外上市公司220家,总市值超过3.2万亿元,其中民营企业达到169家,占比超过七成。此外,广州还储备了一批优质拟上市民营企业。
下一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充分发挥全国性资本市场平台驻穗机构的专业力量作用,会同各相关部门、各区组织开展更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宣讲活动,帮助民营企业了解资本市场的最新动态,把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与构建区域产业链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从资金支持、政策引导等多个维度加快孵化和培育,助力广大民营企业加快登陆资本市场。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