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参加全省援藏工作现场推进会并赴西藏林芝市开展调研
调研组实地查看了林芝市双拥主题文化公园和部分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考察了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城连共建”项目——32169部队铸魂广场建设并向部队官兵举行慰问品捐赠仪式。8月11日至12日,调研组赴波密县调研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对口援建项目进展情况。
调研组实地调研了波密县森林消防中队退役军人服务站和穗波双拥广场建设运行情况,在扎木县委中心红楼接受红色主题教育,通过讲解员直观生动的讲解,使调研组一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波密的历史和深厚的红色底蕴。
随后,调研组一行在波密县召开座谈会,林芝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副局长、一级调研员达瓦,波密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刘旭文及相关对口援建县、乡镇退役军人事务局代表参加会议。
董仲琪高度肯定广州“一区一镇”对口援建机制,指出广州援建机制高效顺畅、援建资金到位迅速、援建举措扎实有力、援建工作成效显著,切实发挥了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援藏工作领域领头羊、火车头作用。董仲琪强调,要从突出强化党建引领、突出服务备战打仗、突出支持稳边固边、突出促进民族团结、突出服务退役军人、突出培育标杆样板、突出健全制度机制、突出融入援建体系八个方面,统筹各方资源和力量,加强受援地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不断增强对口支援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黄埔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有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活动。

各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有关企事业单位:
根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做好全省耕地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粤人社函〔2023〕231号)要求,为做好我市耕地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推荐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和表彰名额
(一)评选范围
先进集体:从事耕地保护工作的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土地整治机构,省土地改革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其内设处(室)等相关单位。
先进个人:从事耕地保护工作的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土地整治机构有关人员,省土地改革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人员。
(二)表彰名额分配
本次表彰广州市可推荐1个耕地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2名耕地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其中县级及以下单位评先名额总数不少于2个。各区分局、企事业单位和局机关处室可提出1个先进集体和1名先进个人建议名单,如无符合条件推荐对象的可不推荐。
已获得上一层级和同层级表彰的集体和个人,原则上不再重复表彰。
二、组织领导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成立市耕地保护评选推荐工作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1,不纳入议事协调机构管理,任务结束后自行撤销),负责本次评选推荐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评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人事处,负责评选推荐具体工作。
三、推荐评选流程
评选表彰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根据粤人社函〔2023〕231号文件规定的评选条件,按照自下而上、逐级审核推荐的方式进行,严格执行“两审三公示”程序开展评选推荐工作。
(一)提出拟推荐对象
请各单位广泛听取意见、面向基层一线,突出重点地区、重点部门深入挖掘先进事迹,存在违法占耕问题突出、整改任务完成不理想情形的单位和个人原则上不得推荐评先。要充分酝酿讨论,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征求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意见,集体研究确定推荐建议人选,初审推荐材料纸质件(一式3份、附电子光盘)于8月10日前报市耕地保护评选推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逾期未报视为无推荐。
初审材料包括:初审推荐工作报告、推荐对象汇总表(按推荐优先顺序排序)、推荐审批表、推荐对象征求意见表(详见附件2)。初审推荐工作报告包括:本单位推荐工作组织情况,推荐过程、拟推荐对象、本单位公示情况等。
(二)初审
市耕地保护评选推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单位的推荐材料进行初步审核,研究提出我市推荐建议名单,汇总上报省评选表彰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复审
市耕地保护评选推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省评选表彰领导小组办公室反馈的初审通过名单,组织开展复审工作。
四、工作要求
请各单位高度重视,坚持实事求是、优中选优,统筹做好评选推荐、事迹挖掘、审查把关、推荐上报等各项工作,切实把此次评选作为激励耕地保护队伍、推动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严格按照评选表彰推荐工作要求组织实施并及时报送材料。
2.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做好全省耕地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8月8日
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积极做好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聚焦调研成果转化,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瞄准我市绿色食品认证区域发展不平衡、产品结构相对单一等弱项短板,深入各区开展绿色食品政策宣传,积极动员和指导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开展绿色食品认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呈现“百花争放”良好态势。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市新增绿色食品认证企业6家、产品7个,5家企业申报的17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现场检查。其中:花都区3个产品(花芝蓝蓝莓、桑葚、阳光玫瑰葡萄)、从化区1个产品(沙糖桔)、增城区3个产品(增城迟菜心、荔枝蜜、冬蜜)获得绿色食品认证;黄埔区4个产品通过认证现场检查并上报审批;南沙区4家企业13个产品通过认证现场检查,有望实现绿色食品认证“零的突破”。
中心一直坚持“标准至上、质量第一”的原则,立足各区资源禀赋、主导产业,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稳步扩大绿色食品产业规模,2023年全市新增绿色食品企业10家、11个产品,目前全市共有绿色食品认证企业53家、产品101个,认证产品数量从年初全省第三升至第二。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