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荔城街棠村村第七股份经济合作社园地(土名:横路)招标公告
荔城街综合保障中心资产交易工作组受增城区荔城街棠村村第七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委托,定于2023-8-25 10:00在荔城街综合保障中心资产交易工作组对增城区荔城街棠村村第七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园地(土名:横路)项目(交易编号:镇集资竞2023001205)进行招投标,本项目采用现场递交报价文件方式进行,欢迎有意参加单位前来竞价。
一、项目基本情况
1、资产类型及面积:园地,面积7亩;
2、标的物所在位置:荔城街棠村村第七股份经济合作社(土名:横路);
3、资产使用范围: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4、租赁/承包期限:20年,自2023-9-1至2043-8-31止,
5、交易底价:¥1,400.00元/亩/年;
6、租金收取方式:租金按每年为一次收取,每年的8月22日前当交付当年的租金;
7、租金递增方式:每5年递增200元/亩/年;
8、交易保证金为¥4,000.00元(大写:人民币肆仟元正),以转账形式于2023-8-18 至2023-8-21 前缴纳至开户银行:广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荔乡支行;账户名: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棠村村第七股份经济合作社;账号:375785001000113165。保证金须在指定时间内实名达账才能有效,填写进账单时应在备注栏注明:交易保证金。未能中标的竞投人所缴纳的保证金在交易活动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予以原额退回;若竞得人在竞投结果公示期满后4个工作日内未与村、社集体经济组织签订合同的,视为放弃本次交易,所缴纳的交易保证金将不予退回。
9、合同履行保证金为¥4,000.00元(大写:人民币肆仟元正),在投标人竞得资产后交易保证金将自动转化为合同履行保证金(注:竞投时缴纳的竞投保证金转为合同履行保证金,不足部分补足,多出部分退回,并收回原收据,重新开具保证金收据)。
10、合同签订后当天内缴纳合同履行保证金,拖欠租金30天后没收合同履行保证金,合同违约后按月租金的2‰计算每天违约金,合同期满后当天完成场地清理。
二、竞投人(单位)准入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增城区荔城街棠村村第七股份经济合作社对投标人的其他要求条件:中标人投资金额不少于3000000元。
三、本次项目采用现场递交报价文件方式竞投,按照价高者得原则确定竞得人。
四、报名及咨询
竞投人可于2023-8-18 09:00至2023-8-24 18:00(节假日除外),携带相关资料到荔城街棠村村第七股份经济合作社进行咨询,2023-8-25 09:45-10:00前到荔城街综合保障中心资产交易工作组报名。
五、报名资料
竞投人报名时必须提交以下资料:
(1)身份证明材料(自然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法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公章、加盖公章的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授权委托书等);
(2)交易保证金凭证(银行存款回单)。
六、实地查看
本次交易不组织实地查看资产具体位置,标的以实物为准,有意投标者可自行查看资产的位置及了解基本情况。
七、经确认竞投资格的竞投人请于2023-8-2510:00前,携带相关资料到交易现场参与招投标会,逾期恕不接受。
八、联系方式
资产所属单位:增城区荔城街棠村村第七股份经济合作社
联系人:王浩恩 联系电话:13316106689
交易机构名称:荔城街综合保障中心资产交易工作组
地址: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金竹路一号75号(荔城街党群服务中心三楼306、307室)
联系电话:82628929
荔城街综合保障中心资产交易工作组
2023年8月17日

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积极做好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聚焦调研成果转化,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瞄准我市绿色食品认证区域发展不平衡、产品结构相对单一等弱项短板,深入各区开展绿色食品政策宣传,积极动员和指导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开展绿色食品认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呈现“百花争放”良好态势。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市新增绿色食品认证企业6家、产品7个,5家企业申报的17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现场检查。其中:花都区3个产品(花芝蓝蓝莓、桑葚、阳光玫瑰葡萄)、从化区1个产品(沙糖桔)、增城区3个产品(增城迟菜心、荔枝蜜、冬蜜)获得绿色食品认证;黄埔区4个产品通过认证现场检查并上报审批;南沙区4家企业13个产品通过认证现场检查,有望实现绿色食品认证“零的突破”。
中心一直坚持“标准至上、质量第一”的原则,立足各区资源禀赋、主导产业,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稳步扩大绿色食品产业规模,2023年全市新增绿色食品企业10家、11个产品,目前全市共有绿色食品认证企业53家、产品101个,认证产品数量从年初全省第三升至第二。
广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优化城市发展战略空间格局,推动城市老中轴、新中轴、活力创新轴融合互动,实现老城区“历史文化核”、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南沙“未来发展核”联动发展。
由增城区488平方公里和黄埔区280平方公里组成的东部中心,是广州一带一廊的交汇点,也是粤港澳大湾区100公里“黄金内湾”的北顶点,具有区位及立体交通等优势。
今年以来,增城区南部镇街纷纷聚焦“现代活力核”“新广州”战略定位,紧紧把握高标准规划建设广州东部中心重大机遇,全力开展立体大交通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能级,积极与黄埔区互联互通,融入广州“30分钟通勤圈”、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助力东部中心建设成为广州高质量发展的“现代活力核”。
枢纽发力 通勤周边城市一步到位
水运时代造就了京杭大运河,海港时代成就了鹿特丹,而迈入轨道交通时代,中心则代表了城市发展的方向。近年,增城区南部镇街轨道交通实现从无到有的巨大突破,地铁13号线首期、穗深城际铁路相继建成通车,从新塘出发,通勤广州中心城区、黄埔、东莞、深圳一步到位。
当前,广汕铁路新塘站正紧锣密鼓地建设,极具设计感、科技感的站房大厅已进入装饰装修阶段,周边片区也在热火朝天地施工,全力推动枢纽能级提升,争取将该站由辅助站提升为主站,未来依托3条国铁(广汕高铁、广深铁路、广中珠澳高铁新塘站联络线)、3条城际(新白广城际、穗莞深城际、佛穗莞城际)、5条地铁(13、16、17、20、28号线支线)打造“三铁合一”东部枢纽中心新塘站。
广汕铁路新塘站总体工程量已完成约95%,计划9月30日通车运营,届时从新塘站出发,到汕尾仅需50分钟左右。“零换乘”是新塘站的一大特点,增设的穗莞深城际北站厅和换乘大厅正在抓紧实施建设,计划9月15日前与新塘站同步完工,国铁与城际铁路换乘时间将从8分钟缩短到3分钟,实现国铁、城际、地铁“零换乘”。
畅通“血脉” 打造东部中心活力城区
新塘镇坚持交通先导,通过强化对外交通主干道建设、重点完善城区市政道路网络,全力打造广州东部活力城区。临江大道(增城段)建设工程,道路大致呈东西走向,作为城市主干道,是增城、东莞、黄埔至广州中心城区的交通“大动脉”,近日全面完成建设并顺利通过验收,目前向西可通行至南碱大道;临江大道(黄埔段)还有1.6公里未接通到沿江高速,其中约700米正在启动建设,通车后将联通黄埔康南路,可快速抵达南岗片区、沿江高速等重要交通干线。整个项目建成将形成增城区至黄埔区交通纽带,实现新塘镇与广深沿江高速南岗出入口互通,并进一步加强黄埔港和新塘港互联互通,更有利于水陆联运,提升新塘经济社会发展的区位优势,极大方便群众出行。
永宁街聚焦道路建设,不断完善区域交通路网结构,通过全速提高交通出行便利度,加速推动全街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其中,田园路建设工程是联系黄埔区与增城区的重要交通道路,整体呈东西走向,西起永宁街边界处现状田园路,东至新新公路,设计车速为50公里/小时,双向六车道,标准路宽度为50/58米,路线长约2.5公里。当前,永宁街正加快推进田园路建设工程项目,目前已完成方案编制,预计2025年完工,建成后将与新新公路、凤宁路等构成永宁街城市路网框架,促进增城区、黄埔区互联互通,优化中心城区组团间快速联系,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永宁街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科学谋划、系统推进,抢抓时间,争取项目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实实在在惠及两区人民群众,为两区打造便捷交通作出新贡献,形成区域高效联动、互利共赢、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构筑内畅外联交通格局
增城区积极推进陈家林路北延工程、创誉路西延工程等黄埔增城互联互通道路项目。陈家林路北延工程起点为陈家林路,终点在增城区与黄埔区交界处,通过陈家林北延线(黄埔段)接入黄埔区新元路,道路全长2427米,设计速度为每小时60公里,双向6车道,计划今年11月动工建设,2025年底前完工,建成后可打通增城区与黄埔区之间的断头路,两区通勤时间可望缩短15至20分钟。创誉路西延工程计划于今年10月动工,项目有利于完善区域线路网密度与连通性,促进东部中心建设,为城市发展提供高效便捷的通行保障。
在增城区南部,还有一连串交通利好消息,犹如一个个悦动的音符:新塘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站城际铁路(简称“新白广城际”)主体增城段已建成,预计今年底前全线开通运营,届时从新塘站出发,经过黄埔区,至白云机场仅需20分钟。宁埔大道是增城区直接通往黄埔区云埔工业区的一条重要通道,其中位于增城区范围段已完成施工,宁埔大道开发区段正在加紧建设,预计10月份元岗一路以东段建成通车。广深大道(康南路—陈家林路)升级改造工程正进行前期立项工作,力争今年开工建设,建成后能实现新塘与黄埔区高效连接。广深高速新增临江大道出入口,已获省交通厅同意立项,争取年内开工建设。增莞番高速线位,已与东莞市达成一致意见,全力加快启动建设。广州东至新塘五六线、佛穗莞城际的建设前期研究工作正全力推进,计划年底前启动实施建设。
可以预见,一张更完善的交通网络,让增城区加速迈向纵横互联大时代。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