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我国已启动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
2023-08-29 09: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8月28日电(记者 袁秀月)目前,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如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取得哪些进展?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工作主要调查些什么?8月28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就上述问题进行解答。
三部门联合挂牌督办11起弄虚作假污染环境案件
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宣传教育司司长刘友宾介绍,8月15日,生态环境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对11起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污染环境案件进行挂牌督办。11起案件涉及9个省份的几十家企业,既有排污单位,也有第三方运维单位。其中3起涉气案件,8起涉水案件。
截至目前,2起案件已进行至检察院公诉阶段,3起案件已结束公安侦查正提请检察院审查起诉,另外6起案件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
刘友宾表示,本次挂牌督办的11起案件只是今年来三部门联合开展“两打”行动中查办的部分典型案件。2023年上半年,全国生态环境部门共查处涉危险废物和涉自动监测数据违法案件1622起,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596起。其中,查办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环境违法案件593起,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06起。
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面,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刘德军介绍,今年以来,查获非法开采运输海砂案件67起,查扣海砂34万吨,案件数量大幅下降,来自重点海域的案件已经降到个位数,盗采海砂高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严厉打击非法倾废,今年以来查获非法倾废案件58起,同比增加26%。今年以来,检查各类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对象6657个(次),同比增加45%,检查各类船舶1.7万余艘(次),同比增加31%。
2022年一类水质海域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的97.4%
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胡松琴介绍,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总体稳中趋好,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海水水质整体持续向好,2022年一类水质海域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的97.4%,总体保持稳定;二是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面积比例为81.9%,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三是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改善,自2021年以来已消除“不健康”状态。
胡松琴表示,美丽海湾建设治理成效逐步显现。根据2022年近岸海域水质监测评价结果,全国283个海湾中,有144个海湾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超过85%,有90个海湾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较2021年提升。
在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方面,胡松琴介绍,经过各方协同作战、合力攻坚,重点海域综合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2022年渤海、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邻近海域三大重点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平均值为63.0%,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红树林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不断提升。同时,也应当看到,重点海域环境质量改善成效不平衡、不稳固,还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于2023年全面开展
今年5月份,生态环境部启动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工作。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王菊英介绍,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于2023年全面开展,计划于2025年完成全面调查和评估工作。
王菊英表示,此次调查按照“摸清家底、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总体思路,以全国近岸海域和283个海湾为重点,以摸清我国管辖海域各类污染物本底、各海湾生态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影响等为主要目标,全面掌握海洋生态环境基本状况和变化趋势,为新时期准确分析研判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环境风险、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制定中长期规划目标任务,实现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等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和决策依据。
王菊英介绍,我国在1976年和1996年分别开展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充分借鉴了前两次基线调查的经验,同时结合新形势新要求,突出了四个“更加注重”:调查范围更加注重近岸海域和283个海湾;调查手段更加注重采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等高新技术;调查指标更加注重传统污染物和新污染物统筹;调查内容更加注重海岸线环境压力和生态影响调查等。
王菊英表示,截至目前,春季调查采样和样品分析工作圆满完成;夏季调查外业工作也全部完成;已获取我国近岸海域754个点位的调查数据,约4.3万个。(完)
责任编辑:周驰
为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典范、共同富裕示范窗口”,杭州市余杭区启动“西部富美”三年行动,助力余杭西部五镇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余杭区启动“西部富美”三年行动后,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崇化村正是“受益者”。在余杭区农业农村局、余杭区西部富美办多部门协同合力下,崇化村兴建高标准农田——统一开挖沟渠、修整道路、平整土地、划分地块,修筑防洪灌溉设施。目前,崇化村的农田,道路、沟渠纵横交错,“田网、水网、路网”等农业基础设施呈体系化分布,彻底解决过去排灌沟渠不通畅、田间道路通行难的问题,形成了功能齐全、管护到位、便于机械化作业和规模经营的高标准农田。值得一提的是,余杭区高标准农田不仅作为粮食生产功能区存在着,它还逐渐带动和稻田相关的农文旅产业快速发展。“禹上稻乡”永安村就是通过举办“开镰节”“丰收月”等活动,吸引城里人和企业来认种村里的高标准农田,让水稻成功“出村”。三年来,余杭区通过“西部富美”行动,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真正把实惠带给西部乡村。“高标准农田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创造了有利条件,期待每一寸耕地都能成为丰收的沃土,带动乡村经济增长。”余杭区西部富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创新引领,创新筑梦”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暨第十一届“珠江天使杯”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领域赛(省总决赛热身赛)将于8月31日在增城区低碳总部园会展中心举行,赛事对增城区培植良好创新创业氛围有着重要的意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业是时代发展的主题。增城地处广州、深圳两大都市圈的连接区域,区位交通优越,拥有连片成片产业用地,产业基础扎实,“芯显车”主导产业加快集群发展。近年来,增城紧紧抓住“开拓增城”“打造广州东部中心”重大历史机遇,始终坚持产业立区、制造业强区,充分发挥增芯、超视界、维信诺、广汽本田等龙头项目带动作用,补短板强链条,积极推动微器件制造、新型显示、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等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先进制造业呈现发展步伐显著加快、体系更加健全、规模进一步壮大、结构持续优化的良好发展态势。近三年,全区规上工业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等各项制造业指标增速居全市各区前列,发展势能后劲不断增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巩固,为增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高地创下良好条件。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建设大湾区先进制造业高地,离不开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增城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突出制造业当家,把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优做强,推动工业总体规模、综合实力、质量效益等指标不断取得新突破。
规模优势不断巩固。全区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2个大类、116个中类和244个小类,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从2018年的1054.75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1732亿元,年均增长5.4%。
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专利数量从2018年3009个(件)增加到2022年7696个(件),有效注册商标数量从2018年2.76万个增加到2022年6.79万个。
产品供给水平持续提升。制造业市场主体数量从2018年的1.8万个增长到2022年的2.2万个,产品领域从传统的汽车、纺织服装、摩托车制造为主逐步增加新型显示、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产品供给从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
产业培育形成新集群
纽恩泰总部新区数字化智能工厂位于东部中心的智造产业聚集区,是增城区“打造广州东部中心”的重量级项目。8月27日,在纽恩泰总部基地新区数字化智能工厂项目建设工地现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施工人员紧张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施工景象。自7月27日开工建设以来,该项目承建单位开足“马力”, 按下施工快捷键,掀起项目攻坚热潮。项目预计2025年全面投产运营。
近年来,增城围绕重点产业,深入推进延链补链强链,推动重点产业集约集群集聚发展。一方面加快“芯”突破,引进智能传感器产业集团和增芯、越海高端传感器封装项目等12个集成电路产业项目,总投资超500亿元。另一方面壮大“车”集群,以广汽本田、北汽两大整车生产基地为龙头,集聚日立马达、广州电装、福耀玻璃等1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形成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千亿级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积极推动“显”集聚,以超视界、维信诺两大显示项目为龙头,引进康宁玻璃、夏普科技、旭璟自动化等30多家上下游配套项目,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积极推动牛仔纺织服装、摩托车、食品饮料和智能家居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涌现新亮点
8月8日,增城首家新型研发机构湖南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举行共享仪器平台揭牌仪式,标志着增城区科技创新工作、推动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作为广州东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增城聚焦实体经济,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不断推动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一是创新主体加快培育。2022年,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73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99家,分别同比增长30.6%、71.36%;2023年截至目前,增城“科小”参评数量1216家(完成率101.12%,完成率排名全市第一,提前超额完成任务);累计培育1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二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19年以来,全区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的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专利拥有量超1900项;2021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2.72%,2022年有望提升到3.0%。三是创新人才持续集聚。全区集聚高层次人才232人,博士、副高人才3000多人,47人成功申报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四是创新载体不断丰富。推进侨梦苑“一苑多区”建设,形成“1个核心区+11个分园区”的发展格局,其中3家分园区获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分园区认定为省级孵化器,5家分园区认定为市级孵化器。打造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2家,省、市重点实验室4家,广州市高水平企业研究院2家,首家新型研发机构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落地高效运营,中新镇莲花出水农科小镇成功获批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成功争取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在增城区设立研究院。
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
增城紧紧围绕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大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促进制造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是工业投资快速增长。2022年完成工业投资163.26亿元、增长8.7%,2023年1-5月完成工业投资83.65亿元、增长66.6%。二是推动制造业高端化迈进。深入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完成技术改造固定资产投资额由2018年的14.7亿元提升到2022年的34.3亿元。三是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深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累计推动800多家企业“上云用云”。四是推动制造业绿色化转型。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大力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累计培育4个国家级绿色工厂、1个市级绿色工厂,2022年绿色清洁生产及碳审核企业验收完成数排名全市各区第二。
发展环境实现新提升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发展快慢、好坏的“生命线”。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提升软实力的过程,也是集聚资源要素、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过程。近年来,增城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从土地供给、园区建设、要素保障、政策扶持等方面重点发力,为制造业发展营造优良环境。
重大平台建设提质增效。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委托管理范围由原来的99平方公里拓展至302平方公里,在全国217家国家级经开区中综合排名第66位,6年跃升123位;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完成5034亩土地征收,一期项目顺利动工建设;完成广州东部中心规划编制,推进核心区及重点产业建设。
要素保障高效有力。高质量开展“三区三线”划定,新增57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有力保障重大平台和重点项目用地空间。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落实区领导挂点联系服务重大项目、工业稳增长专班机制,实行项目筹建“全生命周期服务”,全方位打造“增心办”增城政务服务品牌,为企业提供上门式、一站式、跟踪式服务,做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
政策扶持持续优化。连续出台《增城区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扶持办法(修订)》《增城侨梦苑分园区及入驻项目评审管理办法(修订稿)》等政策,突出优势产业,加大扶持力度,计划投入3亿元,全力支持产业创新发展。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