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印发
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推出碳排放权、电力、商品指数期货等创新产品
日前,广东省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广东省“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广东将以现代物流和现代商贸流通两大体系为载体,强化交通运输、金融、信用三方面支撑,加快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在多个方面利好广州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如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研究推出碳排放权、电力、商品指数期货等创新产品,支持广州建设国家商品交易市场优化升级专项行动试点城市等。
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支持北京路高标准建设全国示范步行街
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包括商品交易市场网络、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及城乡多层次商贸网络。在这些方面,广东将支持广州建设国家商品交易市场优化升级专项行动试点城市,推进商品市场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建设,在优势行业领域培育一批商品市场示范基地。支持广州北京路步行街高标准建设全国示范步行街,加快深圳东门步行街改造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方案》还提出,优化社区便民商业设施布局,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支持具备条件的城市申报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完善运营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到2025年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全面实现县县有中心、乡乡有网点、村村有服务。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体系:支持广州、深圳等城市率先建设高铁快运基地
在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体系方面,广州优势明显,利好多多。根据《实施方案》,广东将加快建设骨干物流枢纽,加强对广州、珠海、汕头、东莞、湛江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指导与支持;构建冷链物流设施网络,支持广州、深圳、湛江、汕头、茂名做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和申报建设工作;加快发展高铁快运物流,支持广州、深圳等城市率先建设高铁快运基地;推进“物流+”融合创新发展,支持广州、深圳、佛山等城市争创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支持广州打造成为全国药品现代物流配送中心、药品互联网平台数据处理中心和全国药品零售连锁总部聚集地;提升多元化国际物流竞争力,支持广州、深圳完善航空联运转运设施,推进省内各中小机场货运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深圳港、广州港智慧港区建设,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综合服务能力;加强高效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广东省暨广州市应急物资保障基地等项目建设。
此外,广东还将提升物流企业网络化经营能力,依托深圳平湖南、江门北等铁路货场和广州南沙港、汕头广澳等港口,推进内陆无水港和港区无轨站建设,实现铁路箱就近提还箱,推动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
增强交通运输流通承载能力:持续优化提升广州国际航空枢纽功能
《实施方案》提出,强化交通运输、金融、信用三方面支撑。在增强交通运输流通承载能力,《实施方案》频频提及广州:持续优化提升广州国际航空枢纽功能,增强广州、深圳中心城区与周边城市的快速轨道交通联系、打造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等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
《实施方案》除了在优化城市群都市圈交通网络方面“干货”满满,还着力强化骨干运输通道能力,以广州白云、深圳宝安机场为重点,进一步拓展联通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航线、航点,争取逐步放开货运航权,加快完善国内—国际中转航线网络。支持广州白云机场完善国际运输通道,积极发展“经广飞”,提升国际中转服务竞争力。
同时,完善专业货运设施网络、提升专业化货运服务品质。完善港口货运服务功能,延伸港航增值服务链条,支持广州、深圳、湛江等港口有条件的港区试点推进“船边直提”和“抵港直装”模式。
有序推进智慧公路建设,广东将重点打造广深改扩建、广州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和北二环改扩建项目等粤港澳大湾区主干高速智慧公路。全面推动智能航运建设,打造广州港、深圳港等智慧港口,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建设,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提升运输服务智能化水平。
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广东将持续推进交通运输领域清洁替代,指导广州、深圳、佛山、珠海等市深入推进“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建设,引导市内短途货运配送更多采用新能源货车。
在加强现代金融服务流通功能方面,《实施方案》提出,持续优化支付服务环境,完善流通领域金融服务。《实施方案》在供应链金融方面有多项亮点举措,如加强供应链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供应链金融运行机制,丰富供应链金融产品。
此外,在推进流通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广东将加快完善重要产品追溯系统,推广信用承诺和告知承诺制,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完善信用联合奖惩机制。
深化现代流通市场化改革:支持广州、珠海、湛江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产业聚集区
在加快重点领域市场化改革方面,广东省将支持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开展铁路货运市场化综合改革试点,推进铁路物流基地用地综合开发、投融资改革等试点。支持深圳开展邮政企业区域性综合改革试验,打造邮政业数字经济示范区。构建两级数据要素市场流通体系,推进省公共数据运营机构建设,加快设立广州数据交易所,支持深圳等建设数据交易所。
在提升商品要素市场化配置能力方面,广东省将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研究推出碳排放权、电力、商品指数期货等创新产品。支持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开展海洋碳汇交易试点。围绕粮食、钢铁、煤炭等重点品种,支持广州、珠海、湛江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产业聚集区。支持华南粮食批发交易中心稳步扩大上市交易品种范围,支持深圳建立农产品离岸现货交易平台。
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了2022年广东省最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案例征集活动,最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柏园粤书吧、广州市天河区天河湿地文化角(粤文坊)、广州市海珠区图书馆侨建分馆(御溪书斋)等20个空间入选。
近年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广州很多地方,集休闲阅读、艺术活动、文化沙龙、创意生活、轻食餐饮等多元功能于一体,让全民阅读、全民艺术普及切实走进市民生活半径。让我们一起徜徉在这些美好的阅读空间品味文化吧。
广州这三处入选“2022年广东省最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柏园粤书吧
特色:与历史充分融合
柏园坐落于广州恤孤院路,2022年10月,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和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建设了“柏园粤书吧”。
“柏园粤书吧”室内空间总面积约150平方米,在空间设计上,充分考虑柏园作为历史建筑的文化传承功能以及“粤书吧”不同读者类型阅读的需要进行功能布局设计,将室内三部分分别设置为休闲阅读区、展览区、活动区。书架和软座等家具均与柏园的历史形象相契合。
“柏园粤书吧”定位于历史文献特色主题书吧,共配置图书近4000册,设有捐赠图书专架,配备相关人物著作、文物考古类主题图书以及中国好书、经典图书、少儿读物等,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等多元文化业态,延续柏园作为历史建筑的文化传承功能,为读者带来丰富、多元的文化体验。
天河湿地文化角
特色:与自然风景契合
天河湿地文化角面积约2500平方米,自然风景优美,环境悠闲舒适,有绿荫小径、湖畔长廊、艺术设施、休憩椅凳。汇集美术馆、图书馆、咖啡馆、茶艺室等馆所,设有展览区、阅读区、观景区、品饮区等开放空间。运营以来共举办了几十场艺术展览和学术沙龙,打破图书馆储书、阅读的局限,成为一个文化荟萃、读书聚会的空间。
天河湿地文化角免费向群众开放,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的文化服务,读者在这里不仅能获得展览、阅读、座谈等多项服务,还可以享受到自然风景、生活美学、健康茶饮等,是“美”“好”“新”兼备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海珠区图书馆侨建分馆
特色:现代艺术设计融合中国风
海珠区图书馆侨建分馆亦称御溪书斋,是一间国潮风新式图书馆。分馆设计以“做中国年轻人的藏书阁”为理念,以现代艺术设计融合中国风,泼墨山水加漫天星河,营造出中国审美独有的浪漫和韵味。
御溪书斋内面积近700平方米,拥有2.5万余册图书,全市通借通还。御溪书斋在空间设计上融合了多种中国元素,以造型装置艺术展现广府“云山珠水”的地理文化特色。室内空间呈现出漫天繁星,深受年轻人喜爱。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这里跨界延伸了阅读的内涵,以“潮流”为引擎,引入脱口秀剧场+音乐现场作为文化两翼,结合派对草坪、文化餐饮等,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城市文创商业微旅游新型空间。
这些阅读空间也各具其美
除了获奖案例,广州还有不少富有特色的阅读空间。
广州图书馆艺术主题分馆
特色:艺术设计感十足
广州图书馆艺术主题分馆位于珠江新城东区的“T.I.T智慧园城市超级客厅”项目内,分馆由始建于1958年的广州第二棉纺厂改造而成,既保留老厂房极具特色的“包豪斯”现代主义风格建筑结构,又融入现代化的动线设计,是一座设计感十足的现代新型图书馆。
该馆定位为以时尚艺术为主题的分馆,是广州图书馆艺术设计主题服务的延伸。这里拥有丰富的艺术类文献资源和舒适的阅读环境,还提供哲学、法律、经济、文学、历史等各类型图书资源服务,实现与广州图书馆、广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天河区等各区域总馆、分馆等通借通还。
广州人文馆
特色:岭南风味浓郁
广州图书馆广州人文馆位于九楼,是具有鲜明岭南文化特色的阅读空间,是广大读者阅读地方文献及了解广府文化、岭南文化的平台。
广州人文馆主要负责广州地方文献、地方名人专藏及家谱文献的征集、服务、开发、整理等工作。古色古香的广州人文馆划分为广州文献区、名人专藏区、家谱查询中心,并结合西关大屋的历史元素,规划出公共交流空间,为人文交流和学术研讨提供具有鲜明岭南风味的活动场所。
南沙图书馆:高科技与人文融合
特色:科技化、个性化
2020年12月1日正式开馆的南沙图书馆以独特的设计和智慧图书馆的设施吸引很多读者去打卡。其中,书山外文馆被不少读者誉为又美又科技,建筑造型呈阶梯状分布,主要包括外文原版图书阅览区和读者活动区。层层向上的阶梯营造出“书山”的意境,显示“书山有路勤为径”的设计理念。
人脸识别、地磁导航、石墨烯电子纸等多项技术已经在图书馆真实场景中得到应用。定位误差在1米之内的“导航”小程序可让读者迅速查找馆内的图书。管理员在日常的流动服务中会佩戴特殊的“AR眼镜”,了解以人脸注册的读者的基本业务信息,将被动关怀变为主动引导。
此外,南沙图书馆的亲子阅览区也很受欢迎。以“森林”“阳光沙滩公园”为主题,室内布置多采用具有弧线的书架、书柜与桌椅,利用曲线来表现水的形态,并能保护儿童安全。
休闲充电亲子……一站式服务获赞
空闲基本都泡在图书馆的沈琳住在天河区,南沙图书馆开馆时她第一批过去体验了。对于有很多高科技元素的南沙图书馆,沈琳非常认可,体验了人脸识别、地磁导航、石墨烯电子纸……喜欢考察细节的她说,“外文馆很大,藏书丰富。而且有个细节很好,就是读者出馆时也有个认证,这样,实时在馆人数就非常精确了。”在她看来,这些公共文化空间特别适合她这样的喜欢静心阅读也喜欢各种潮流的年轻人,可以在里面待上一整天,“看看书,顺便看看展,是一件特别沉浸、治愈、放松的事情,是一段很好的时光,我甚至能够闻到时间芬芳。”
而对于李女士来说,坐落在公园里的社区图书馆除了让人充电和放松外,还有一个很好的功能:亲子。“小朋友在外面玩一会儿,进来再看看书,动静皆宜,家长也很放心。”李女士赞道,“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在广州图书馆借的书,在这里就能还,特别方便带娃的人。
近期,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正式印发《黄埔区公共文化设施联盟工作方案》,标志着黄埔区公共文化联盟正式成立,将进一步健全黄埔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文化资源优化配置,探索各行业领域公共文化服务共享机制,提升公共文化设施运行活力和服务效能。
根据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广东省公共文化设施联盟试点名单,黄埔区为全省6个试点单位之一,由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牵头区内27个部门、单位成立黄埔区公共文化设施联盟,按步推进联盟建设运行工作。
黄埔区公共文化设施联盟将以辛亥革命纪念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黄埔区图书馆、黄埔区文化馆、广州海事博物馆、黄埔体育馆、黄埔区青少年宫(萝岗宫)、黄埔区科技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广州老年开放大学黄埔分校、黄埔区中小学校图书馆、智慧交通驿站等公共文化设施为主要阵地,以“机制创新、资源共享”为建设发展目标,通过创新机制建设、加强公共文化设施资源利用、推动联盟公共文化品牌培育等方式,优化全区公共文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打通文化与各行业领域之间的壁垒,加强联系合作,形成公共文化服务合力,拓宽黄埔区公共文化发展赛道,聚拢社会力量资源,打造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新亮点,以“大文化”理念推动形成全区文化协同发展、纵深融合的新局面。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