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公冶长篇
【原文】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注释】公冶长为孔子的弟子,他能够听得懂飞禽的话,这是很神奇的事情吧?他为什么坐过牢呢,这也和他的这个特殊的技能有关。有一天公冶长在路边听到一群小鸟互相呼叫着,赶紧去青溪边上去吃人肉了。这时候有个老妇人哭着走过来。公冶长问她为什么哭,她说她的儿子失踪了,也许是遭遇不测了。公冶长就对她说,也许是已经死了,可以去青溪那边找一下。老妇人果然在那里看到了自己儿子的尸体。公冶长就被告了,抓进了监狱。后来公冶长在监狱里面,听到一群麻雀在叽叽喳喳的说,在白莲花的水边,有一辆运粟的牛车翻覆,洒了满地的粟,赶快去吃吧。公冶长跟狱卒说了,果然如此,才把他给释放了。孔子评论公冶长说道:“这个人还是值得把女儿去托付给他的。虽然曾经遭受过牢役之灾,但是并不是他自己的过错。”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古人娶妻嫁女必然选择有德行,孝慈的对象。后代的子孙遗传基因也好,必然也受到熏染,性情自然慈孝。俗话说的好,选择好的对象会影响三代人。也许远远不止三代。
【原文】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注释】孔子评论自己的弟子南容说道:“大道能够行于邦国的话,南容也会得其时而大展宏图的,不会错失推行大道的机会的。如果大道不能行于邦国,南容也能够懂得进退之道,免于引来杀身之祸的。”孔子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看这两句,由此可见孔子对自己的弟子厚爱有加,并不是选择地位显赫的贵族去嫁,而是选择有德行的人。你看当孔子的弟子多幸福呀,还有这等好处。这样的人让孔子觉得比较放心。如果君主比较昏庸而骄奢淫逸,所亲近的也必定是奸佞小人,贤德的臣下就会比较危险了。如果有碍于小人的利益,也许就会被除掉了。假如再像前面那样不顾君主是否能够接受,一再进行苦谏,逆着来撕破龙鳞,就更加的危险了。
【原文】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注释】孔子评论自己的弟子子贱。他这是怎么说的呢,这次可没有好女人嫁给子贱了。孔子说道:“子贱此人真是君子呀。假如说鲁国没有君子的话,子贱安能够学习到君子之德呢?”孔子爱屋及乌了,顺便也夸一下鲁国的君子是很多的。正是因为鲁国有很多德行高远的君子,所以子贱才有地方学习的,而成为君子。
【原文】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琏瑚也。”
【注释】子贡问老师孔子说道:“老师您看看我如何呀?”一般来说都是孔子自己去评价弟子的。这次感觉子贡是开玩笑似的,毛遂自荐的问孔子。子贡在众多弟子中属于佼佼者了,为政好,经商又能富甲一方。这样的弟子也许容易又骄傲的情绪,所以孔子回答道:“你呀,是器来的。”前面曾经有一句说的君子不器。形而上学谓之道,形而下学谓之器。君子应该是有志于道,而不是有志于器。即是是器,也是大器。贵重之器来的。古语有大器晚成。子贡也许听到老师说自己是器着急了,接着问道:“什么样的器呢?”也许渴望老师夸奖一下自己为大器,或者名贵的器吧。孔子回答道:“是宗教中祭祀用的琏瑚。”琏瑚为名贵的玉器来的,也算是得偿所愿了。虽然老师没有直接说子贡是君子,起码也还是名贵的玉器了的。也许老师因材施教吧,对于有才干的子贡来说,怕助长他的傲慢之气,故意这么说的吧。
【原文】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注释】冉雍为孔子的弟子,以德行著称,而气量宽宏。孔子称其可使面南,也就是可以封国之君。由此可见孔子对他的器重了。冉雍一开始也是鲁国季氏的私臣,但是在那里辅佐了三个月,劝谏都不能听进去,他就辞去官职追随孔子左右了。有人说:“冉雍有仁德但是却不善于雄辩。”孔子回答道:“善于雄辩又有什么用呢?善于辩驳就会给人许多把柄,也会令别人憎恨的。假如对方不知道他有仁德,即是去辩解又有什么用呢?”如果别人不知道自己,不要埋怨,也不要去辩解。这也呼应了前面的人不知而不愠。
【原文】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悦。
【注释】漆雕开是孔子的弟子。孔子让他出来为政做官。可是漆雕开却说:“老师您所教导的内容我还没有能够弄到纯熟,求道还未能够没有任何疑惑,自己心中还有信不过的地方,这时候怎么能够放弃学业出来做事呢?”孔子听说了之后很高兴。这一章孔子连续点评了自己的几个弟子。这里也是有关于另外一个弟子的。十年磨一剑的,寒窗苦读一朝成名。左思写《三都赋》花了十年的时间,一出来洛阳纸贵了。苏秦和张仪都是鬼谷子的弟子,但是他们看到自己的两个师兄孙膑和庞涓出山之后,在魏国已经得到重用,也建功立业了。苏秦和张仪就着急了,提前下山了。这时候鬼谷子就把一本经书给苏秦,嘱咐他说,假如你没有获得重用,可以好好花一年把这本阴符玩熟就可以了。结果不出所料,苏秦变卖家产周游列国去游说,一无所获。反而家产花完了,回家老婆孩子都怪罪他。他很郁闷的闭门造车,头悬梁锥刺股。一年之后有小成,出来佩挂了六国相印。辅佐商汤的伊尹在做农夫的时候,就以天下为己任。伊尹擅长烹饪,为中国的厨神。他能够以烹饪来比喻政事。傅说为商朝武丁王的相国,一开始身居简出,后来被举为相,国乃大治。求道能够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首要的要求道,得到真传,不怕没有为政的机会的。
【原文】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注释】这一句轮到孔子评论子路了。桴浮为用竹、木编结成的小筏子。孔子说道:“如果大道不行于天下,我会离开这个喧嚣的尘世,乘坐小筏子,去天涯海角归隐了。这么多弟子当中,子路一定会追随我去吧。”子路听了信以为真,可高兴了,老师这么喜欢他和认可他。孔子接着说道:“子路呀,他刚直勇猛过我,然而也许不符合中道,有勇而无谋的,但是在这个世上要找到子路此等人材也是很稀有的了。”孔子在这里感慨大道不行于天下,可惜周游列国本来想遇见贤明的君子采用他的德政主张,但是还是没有能够遇见。眼见着战乱将起,生灵涂炭,圣人岂不感到忧心如焚。孔子虽然说干脆一走了之了,去天涯海角隐居,但只是发发感慨罢了,还不会真的去做的。孔子对自己的弟子子路评价,虽然有批评他,但其实也在夸他的。
【原文】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注释】孟武伯前面也曾经向孔子问孝。这里他向孔子问他手下的几个弟子如何。孟武伯问道:“子路是否达到了你说的仁德呢?”孔子回答道:“不知道的。”孔子清楚却不说的。当着外人的面,如果夸自己的弟子,有点自吹自擂的味道。如果说弟子不好呢,又不想打击弟子的积极性和影响他们的前途。孟武伯又追问子路的事情,到底怎么样。孔子回答道:“子路呢,对于一个千乘大国,可以让他去治理赋税,也是一个难得的大将之才。这些我是可以肯定的,之前你问的那个问题我还是不知道的。”孟武伯看追问下去也不会得到什么了,又接着问其他弟子的情况。孟武伯又问道:“冉求怎么样呢,能不能达到你说的仁德呢?”孔子回答道:“冉求可以做一个地方官员的,为政不错的。”千室之邑,这是指卿大夫之城邑的。百乘之家,这为三公的属地。这里说冉求可以为地方官员的,他会管理的不错的,但是还是不知道他有没有达到仁德。孟武伯又问道:“公西赤怎么样呀?”孔子回答道:“公西赤在朝堂之上是有位置的,是位出色的外交人才,可以派去出使他国,必定不辱使命的。”这次一下评价了三个弟子了。
【原文】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注释】这里说的是弟子颜回了,子贡作为陪衬吧。颜回为孔子所有弟子之首,非常谦逊好学,对老师所教导都恭恭敬敬的听,从来都不反驳。一直都追随在孔子左右。颜回很安贫乐道,一箪食,一瓢饮,在很简陋的地方居住,世人都为他发愁担心了,可是颜回却不以为然。颜回跟着孔子周游列国。他们在陈、蔡期间绝粮七天,子贡费了许多周折才买回一石米。颜回与子路在破屋墙下做饭,有灰尘掉进饭中,颜回便取出来自己吃了。子贡在井边远远望见,很生气,以为他偷吃,便跑去问孔子:仁人廉士也改变自己的节操吗?可是孔子相信颜回不会那么做,必会有其原因。后来问了才知道,颜回看到米饭里面有点灰尘,他就把有土灰的那一点拿出来,放在里面也脏了,丢掉也可惜,所以他就吃了。从那以后,大家就更加信赖颜回了。颜回对《易》接触很早,研究得较深入。弱冠之年就可以和孔子谈论《易经》了。这是天才呀,了不得的。其它人前面孔子只是说到,可以一起谈论《诗经》了。颜回却能够谈论这个,很了不起。孔子晚年好读《易经》,有韦编三绝的故事。孔子还说,假如再给我多几年时间的话,我就会把它弄的更透彻了。孔子在这里赞叹颜回,并不是太过谦之举,的确颜回很可能已经得道了。孔子对子贡说道:“你和颜回想必的话,那个更有学问一些呢?”子贡回答道:“我怎么敢跟颜回比呢。颜回闻一而知十,而我只能闻一而知二。”子贡这么自信的人,这下谦虚了起来,足足比颜回差了八成这么多了,由此可见颜回的水平如何了。颜回也许能够做到以一心而知万心,以一物而知万物了。孔子说道:“你的确是不如他的,不是你谦虚。不仅仅是你不如他,甚至我都不如他的。”可见孔子对自己弟子颜回的推崇。孔子不会觉得弟子比自己厉害就会不高兴,他为师是很宽容大度的。
【原文】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注释】孔子的弟子宰予在大白天睡懒觉。老师就在那里唠叨了。孔子说道:“他就像朽木一样,无法进行雕琢了,一雕整个就烂掉了。就像粪土堆的墙一样,无法进行粉刷的,越粉刷就越臭,也无法牢固。你让我拿他怎么办呢?”孔子又唠叨说:“以前呀,我看人是这么看的。我听了他说什么就相信他会做到的。现在我不这么看人了,我是要听他说什么,还要看他是不是按照他说的去做了。由于他这样子,我改了看人的眼光了。”古圣先贤未尝不以懒惰不思进取为戒,精进修道自强不息。这里孔子深责自己的弟子,是想劝诫自己的弟子,求道做学问要勤勉。而且不能光说不做,要讲求诚信。
【原文】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注释】这里是有关孔子的弟子申枨的故事。无欲则刚这个成语也是从这里来的。孔子说道:“我还没有见过真正的刚强的人呢。”弟子们都觉得很奇怪,像子路这种刚强勇猛的人,可以堪当大将的人应该就是呀。还有像申枨这样的年轻人,精通六艺而面对敌人没有丝毫的畏惧之心。有人说:“申枨就是老师您说的刚强的人呀,怎么会没有呢?”孔子回答道:“申枨呀,他物欲未灭,如何能够算的上是刚强呢?”这里说申枨有欲并不是说他有多贪恋钱财。如果他血气方刚,争强好胜,那也是一种欲来的。孔子曾向老子问礼,老子也劝诫过他,去除掉骄气和多欲。成贤成圣也是一种欲望,成名也是一种欲望来的。体格之刚抵御邪气的侵袭,人格之刚抵御物欲的侵袭。
【原文】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注释】子贡对自己的老师说自己的感悟:“我不想别人加给我的事,我也不会将此事加给别人。”这是仁者之事,半点不能勉强的。如果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勿有个强制恕的意思。而这里无是发自内心,顺着心性。一个为仁,一个为恕。子贡能够做到恕而做不到仁。所以孔子说道:“端木赐呀,这还是你没有能够达到的。”
【原文】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注释】子贡说:“孔子老师的文章,可以听得到,也能够听得懂。老师有关人的自性和天道的探讨,不光是听就能够听得懂得了,是要靠修行和感悟才能够体会得到的了。”子贡还是比较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老师所讲的东西,哪些是比较有分量的。孔子晚年韦编三绝,好读《易经》,这才是他修持的最高境界所在。孔子曾经感叹,老子犹龙也。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有志于求道,不知具体什么年纪悟道的,反正晚年之前肯定得道了吧。孔子的学生里面排第一位的是颜回,为什么很穷的一个学生反而是排在第一位呢?端木赐这么有本事,为政和经商这么成功,怎么不排在第一位呢?端木赐自己也应该是比较服气的吧。儒家后来的孟子所阐述的性命之学也是见道之学了。关于自性和天道,道家和佛家都有很透彻的论述,这个是要靠实证的。比如佛家说,自性具足一切,具足一切是什么概念?这个是很难想象的,只有实证了。这里是谈论儒家,就说到这里了。儒释道本一家。
【原文】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注释】这是记录形容子路的一句话,子路比较刚勇直爽,他也是勇于为善的。几千年来都在争论知难行易,知易行难,再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有些人说知道很难而行道容易,有些人说知道很容易而行道难,有些人说知道和行道是一体的,不能笼统的说是难还是易,这也不是绝对的事情。反正在子路这里,他行道是比较勇猛和精进的。子路只要听到一句善言,如果还没有按照这个句善言去做好,做到位,会很害怕又听到一句。子路恐怕自己不够精进去做,去践行。你看看我们是不是需要向子路学这种行道的精进勇猛的精神呢?如果一直都在那里想,在那里说而实际没有开始去做,那也是很可悲的。袁了凡先生做了几千件善事,自己的命运都跟着改变了。我们如果有志于求道,何不早早行动呢?而不要等到头发斑白了,孔子都感慨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个闻道是不是比性命都重要呢?
【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注释】这里说到孔文子这个人,他是卫国的大夫。孔文子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太叔疾,但是这个太叔疾原先娶了个宋国的妻子,前期的妹妹也随嫁一起来了。太叔疾也不太会做人,又偷偷把前期的妹妹接过来安顿在一个地方。要说把前妻接回来还情有可原,接的是前妻的妹妹。这下孔文子恼羞成怒,要发兵去打太叔疾。这下孔子把他劝住了。但是孔文子把自己女儿要了回来,又嫁给了别人。这个孔文子也真是有点奇葩。所以子贡就好奇的要问一下他的一些事情。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称之为文呢?”卫国国君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孔子回答道:“这是因为孔文子求道做学问能够做到勤勉而好学,也能够很谦下的向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不管是学问修行比自己高的,还是比自己低的,都谦虚的问。特别是向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那就更难得了。也许有些人虽然地位也低,看似没有什么学问,但是也有你所不知道的。比如如果没有务过农,知道一亩地打多少粮食吗?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割?成本多少?这些也许书生要向农民学习了。正是因为孔文子能够做到这样,所以称之为文一点都不为过了。
【原文】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注释】这里孔子评论子产这个人。子产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他在郑国为相二十余年,但是一生都很廉洁,家里连给他办丧事的钱都没有,儿子和家人只得用筐子背土在新郑西南陉山顶上埋葬他的尸体。消息传到郑国的臣民耳中,大家纷纷捐献珠宝玉器,帮助他的家人办理丧事。由此可见百姓对他的爱戴。孔子说道:“子产有君子之道,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以恭来持己,十分的谦恭,为政不辞劳苦,推贤任能;第二是以恭敬心来对待政事,不敢丝毫怠慢,兢兢业业;第三是以恩泽来惠养百姓,子产主张宽柔兼济来治理国家,以恩德来感化百姓,以刑法来使得小人不敢作恶,而且把刑法铸在器具上;第四是以义来使用民力,很爱惜民力,不轻易劳民伤财。”邦国的存续之道有四项,人心、生机、秩序和国力。子产不禁止乡校,百姓能够畅所欲言,有限制的言论自由,宣泄有道,民心就顺了。如果百姓有怨气,气不顺,邦国的气也不顺畅就会有危险了。是非善恶以民为师,民心就会凝聚了。开垦田地,疏通沟渠,为民求生,也就能够为国理财,这样能够增加生机。子产把刑法铸在器物上,使得百姓知法守法,有秩序。如果这三者能够具备了,国力就强盛了。子产临终前对自己的儿子说,我死了以后,你必定也会为政的。只有德行很高的人才能以宽来感化百姓,其次莫如用猛。火看起来比较猛烈,百姓一看就知道害怕,死于火的人相对来说会少一些。水看来懦弱,百姓喜欢去玩耍,结果死在水里的却很多。以宽来治民是比较难的。子产儿子后来为政,不忍太猛,郑国为盗的人就多了起来。他这才后悔没有听从父亲的教诲,应当宽猛兼济。他派兵去绞杀了盗贼之后,这才制止住了。
【原文】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注释】孔子说:“晏平仲也就是晏子善于和人交往,交往的时间越久,别人对他就越敬重。”晏子能够做到这样是很难的。如果初步认识的时候,互相恭敬这个比较容易。认识的时间久了,也许就会觉得原来也不过如此,就会轻视对方。可是晏子交友却能如同美酒一样,历久弥香。晏子不仅仅是善于和人交往,也善于邦国外交。晏子使楚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原文】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梲,何如其智也?”
【注释】臧文仲为鲁国的大夫,世袭司寇的职务。辅佐鲁国四代君主。他很博学而不拘常理,废除关卡限制,以利通商。孔子说道:“臧文仲住在藏有大龟的房子里面,屋子斗拱雕成山的形状,短柱上画以水草花纹。这样的派头像天子的宗庙一样了。他这样的做法如何和他的智慧匹配呢?不能算是明智的做法了。”臧文仲也许不太拘泥于常理,有这样的做法。但是作为司寇,是不可以这样随便践踏礼法的,这样其它人也会如此做。整个社稷就乱套了,这是带了个坏头的。
【原文】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子张这里问自己的老师什么是仁。子张问道:“楚国的令尹子文三次出任令尹一职,都面无喜色。三次被罢免,也没有流露出一丁点怨恨不悦之情。所主持的政事,也会毫无保留的告知新的令尹,没有半点隐瞒、猜忌和妒忌。这样的为人怎么样呢?”孔子回答道:“如你所说,子文算是比较忠于国家,忠于君主,忠于良知的了。”子张问道:“那他有没有达到先生所说的仁呢?”孔子说道:“从这里还是看不出来的。仁在于心,而不在于事。事情为心之影响,但是还不能完全看出来的。怎么凭这些就说他达到了仁呢?”由此可见,对于孔子来说仁的境界还是要求很高的。能够像子文这样做的人还是相当的少了。为政的时候能够不为荣辱任免所动,也许他真的把这些看得很透了吧。虽然身为令尹,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但是也许是祸害而不是福事来的。不管是任职还是罢免,都福祸难料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能够没有猜忌和妒忌的交接是很难得的。也许有些为政的人,继任之后为了突出自己,往往会贬低前任而抬高自己,认为自己比前任高明,这是需要注意避免的。
子张又接着问道:“当初齐国的大夫崔子以下犯上杀害了齐国的国君齐庄公。有些人愿意和他一起同流合污,有些人默不作声。这些人也算不得有什么忠心。只有大夫陈文子,以和他同朝为官为耻辱,放弃了自己的高官厚禄,十乘车马的家财,就这样离开了齐国了。到了另外一个邦国,那里的臣下也是如同崔子那样的,又离开了。又到了另外一个邦国,还是如此,又只好离开了。你看看陈文子这个人如何呢?”孔子说道:“他没有跟那些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算是比较清白的人了。”子张问道:“陈子文算是仁了吧?”孔子回答道:“还是看不出来的。仁在于心而不是在于事。这样还看不出来是否仁的。”墨子悲染丝,墨子看到染坊里面纯净的丝线,放在红色的染缸就是红色,放在蓝色的染缸就是蓝色。人心也是如此,如果被恶的事情熏蒸,也会变坏了。陈子文选择不在奸佞小人那里同流合污,算是比较清白的了,也是很难得。在孔子四岁的时候,崔子弑杀齐国君主;孔子六岁的时候,崔子死。关于崔子和齐庄公的恩怨也是很奇葩的。崔子掌握实权嚣张跋扈,他有一个家臣的姐姐东郭姜是绝色美女。这个东郭姜命也不太好,一开始嫁的那个权臣死去了。崔子不顾陈子文的劝诫,不顾礼法执意强娶了这个美女。刚好这个齐庄公也是个色鬼,威逼利诱东郭姜,经常在崔子家里幽会。崔子如何能够忍受得了如此大的耻辱。齐庄公又是个好战的人,趁着当时的盟主国家晋国内部出现问题,进行讨伐。虽然占了一点小便宜,但是却闯下了大祸。崔子趁机在自己府中设下埋伏除掉了齐庄公,理由是去掉晋国的威胁。齐国太史三兄弟如实记下了这段崔子弑君的史实。前面两兄弟被杀了,只留下了后面一个。南史氏拿着同样文字的竹简飞奔过去,知道太史第三个兄弟没有死,这才返回来。否则这些史官会前赴后继的去记录下来的。后来崔子的两个儿子内讧,崔子被人趁机除掉了。崔子和东郭姜先后自尽而死。
【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注释】季文子为鲁国三桓之一季氏的祖先,曾经辅佐宣公等三代鲁国国君。他鼓励农民去开垦私田,按照田地数目来征税,使得农民从井田制的束缚中走出来。这些农民相当于隐民,生活也得到了改善。这些隐民纷纷归附于三桓,使得他们的势力得到壮大。要不怎么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国君失民而季文子得民,国君失礼于百姓而季文子得礼。虽然季文子掌握了鲁国的权力,但是他非常的简朴,对自己和家人要求非常严格。他的妻子儿女却没有一个人穿绸缎衣裳;他家里的马匹,只喂青草不喂粟米。在他的影响下,鲁国民风也逐渐归于简朴了。季文子身居高位而能够做到不迷失自己,始终保持简朴,这也是很难得的。季文子做什么事情非常的谨慎,总是三思而后行。这句话我们平时使用也很多的。孔子都看不下去了,说季文子不用凡事都考虑那么多了,只要考虑再二就可以了。有时的确也是过犹不及的,左右权衡而不能很快决断,有时也会误事的。
【原文】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注释】宁武子生活在卫国。卫国国君卫懿公本来还是很不错的,有文武之才,也有很好的人缘,可是也是太奇葩了。他有个很特别的嗜好,就是很喜欢养鹤。养点宠物本来也无可厚非,但他是做到了极致,甚至把练兵场当做养鹤的地方,把战车和战马给鹤坐。上朝也是带着鹤去的。臣民知道他喜欢这个,都想方设法去讨好他。玩物丧志不理朝政,横征暴敛了。在一个冬天,北狄人聚集两万骑兵向南进犯,直逼朝歌而使得卫国亡国。国君也被杀死了。齐桓公帮忙卫文公复国。这次卫文公吸取教训了,励精图治使得国家慢慢强盛起来了,宁武子就是辅佐文公的大夫。到了卫成公继位的时候就忘记了这些苦难了,又在胡乱搞了。孔子说道:“宁武子这个人非常善于为政。邦国有道的时候,比如在卫文公执政期间,就充分的发挥聪明才智,君子得其时而行。邦国无道的时候,就退居二线,等待时机。也许别人会以为他愚笨,但是这是大智若愚的。保存了实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虽然卫成公无道,但是还是尽力去保全卫国。”孔子感叹道:“宁武子的聪明才智也许有好多人可以赶得上,但是他这种进退自如,得其时则智,不得其时则愚的做法,许多人都是赶不上的。”这里进行了意译,不拘泥于文字。
【原文】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注释】孔子周游列国,在陈国的时候发感慨说道:“还是回去吧,回去吧。家乡的学生们也许在我不在的时候,没有人去教导他们。怕他们由于血气方刚而过于轻狂了。也许他们会把世事看的太过于简单了。他们出来走一走就知道有多难了。虽然很多学生都有有文采,但是毕竟文章代替不了现实的。我回去后还不知道如何教导他们呢。”孔子在陈国和蔡国遭遇了很多的磨难。他本来有很多的机会去获得权力和金钱的,但是他没有去做。他在为天下的苍生考虑。天下大道不行已经很久了。也许回家乡去兴办教育,鼓励自己的弟子去各国从政和教化,可以改变现在这种现状吧。
【原文】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稀。”
【注释】伯夷和叔齐这两兄弟是商朝末年孤独国的两个王子,一个是老大,一个是老三。他们都想把王位继承权让给对方,结果两个人都逃走了,只好有老二来勉强接管王位了。这可是那个时候的典范了。在当时那么乱的时代,为了争夺王位,父子兄弟相残的多了去了。他们听说西周的周文王为有仁德的君主,就投奔去了。文王死后,武王要讨伐纣王,他们两个就劝谏阻拦,不能以下犯上,不能不孝不安葬好文王就去打仗。武王的部下想杀了他们两个,姜太公阻止了。武王灭纣以后,他们就隐居到了首阳山上,不肯吃周朝的粮食了。天天挖山上的野草来充饥。有个山中的妇女还是比较多嘴,跟他们说,你所吃的野菜也是周朝的。他们就连野菜都不吃了,饿死在首阳山上了。虽然说比较极端一些,但是他们的品德是很高尚的,是值得世人所敬仰的。孔子说道:“伯夷、叔齐这两个贤人,可以做到不念旧仇,只是对事而不对人。如果犯了错误的,能够改邪归正,他都不会记仇的。这样有什么好处呢?他们自己心中的怨恨也会非常稀少了,别人也不会怨憎他们了。恶人也会被感化了。”所谓的君子清正廉明,但往往嫉恶如仇,对恶人也是非常的怨憎。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对于那些做错事的人,如果能够真心的悔改,伯夷和叔齐也不会记仇的,这非常的难得。
【原文】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注释】微生高是孔子的弟子。这个弟子是比较奇葩的了。据说他曾和女孩子相约在桥下约会,这个女孩子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及时去赴约,放了他鸽子。这时候下起了大雨,河水暴涨。微生高仍然坚守与女子的约定,抱定桥柱不肯离去,结果溺死于河中。看看孔子如何评价自己的这个弟子呢。孔子说道:“谁说微生高直的呢?有人向他要醋,他家刚好没有了。他也没有跟别人说没有,跟邻居家要了给人家了。”这样的人能够称之为直吗?过直则不直了。自己家没有醋,打肿脸充胖子,也要跟邻居家要了给别人。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注释】左丘明和孔子是很要好的朋友。左丘明为史官,著有《左传》。晚年完全失明后,强烈的史官的使命感感召他写了《国语》。这里是有关左丘明的评价和描述。孔子说道:“花言巧语、装出好看的脸色、低三下四的以示恭敬,这样的事情,左丘明以之为耻,而孔丘我也以之为耻。把自己内心的怨恨给隐匿起来,让别人完全看不出来,然后还是阳奉阴违似的和别人正常来往交朋友,笑里藏刀的。这样的事情左丘明和我都以之为耻的。”
【原文】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注释】颜回、子路跟随在孔子身边。孔子就问他们说:“你们何不借这个机会跟我谈谈你们的志向和愿望呢?”子路是比较直爽仗义的,他先说道:“我呀,我愿意把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享。即使用旧了,用坏了我也不会有任何的怨言的。”子路这个朋友值得交吧,可以跟朋友有饭同吃,有酒同喝,喝完了就喝完了,也不会心疼的。子路的愿望是和天下的仁义之士交朋友,也愿意拿出最好的东西跟大家分享。颜回说道:“我的志向呀,我要有很好的修为和德行,不要去作恶事来伤害我本善良的自性。像老师那样影响和教化世人,但是却不会夸耀自己的功劳,不会夸耀自己的善行。安贫乐道而不会想着谋求个人利益。我不会把劳苦给别人,我愿意去做最辛苦的事情,而给世人谋福祉。”对于大英雄而言,也许一将功成万骨枯。颜回不是这样的,他要做的是宁可自己入地狱,也不愿世人受苦。颜回说的话很少吧,但是很深刻的。孔子到了晚年才悟道,而颜回也许年轻时候就已经得道了,能够看懂周易。颜回问自己的老师说:“我们都很想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和愿望是什么呢?”孔子回答道:“我的愿望是让老人不管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能够得到最好的照顾,使得他们能够安享晚年;社会上人与人之间能够有信义,不会互相攻击和怀疑,社会就比较安定了;小孩能够得到最好的关怀,不会成为孤儿得不到应有的照顾。”孔子所想的是关心弱小,想的是天下充满慈孝和大爱。
【原文】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注释】孔子说:“天下之大,大道不行已经很久了,人心不古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知道自己的过失,又能够自省和审察自己的。”孔子故意说得比较绝望一点,期望引起世人的重视,挽救世道人心。让自己弟子更加要勇于改正自己的过失,以符合于正道。这个自讼用的很好。自我的分别心如同在打内部官司,一边是大道,另外一边是物欲。面对过失的时候,就会左右权衡,如同在打一个官司。面对过失有些人能够勇于改正,有些人也许就此萎靡不振了,有些人也许永远都不会承认,还会故意进行掩饰,文过饰非。作为君子,首先就要从自己做起,才能够影响世人。如果自己都做不到,如何能够要求别人呢?
【原文】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注释】忠信为忠诚而讲诚信。作为臣下对君主要有讲忠信。作为君主对臣下要以礼相待。孔子说道:“在十家大小的村落里面,一定有像我这么忠信和资质相仿的人,只是不如我求道和做学问那么用功罢了。”孔子以身示教,说我并不是天生就如此。像我这样资质的人有很多,但是他们却没有成为有作为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只是不能够勤勉求道和做学问罢了。
【原文】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
【注释】孔子说道:“里仁,也就是内心以仁为宅就能够尽善尽美了。如果世人不选择仁来安住,如何能够得到智慧呢?如何算是明智的选择呢?”现在通用的解释是说要选择仁者同处,要注意选择居住的环境,还拿孟母三迁的故事来解释,这是误解了圣人孔子的本意了。孟子说道:“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仁为上天对应在人身上的尊贵的爵位,也是人得到安乐的宅子了。佛家说我们这个身体如同火宅,被各种物欲和痛苦所苦恼。然而如果有仁,就可以得到安乐了。
【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注释】孔子说:“不仁的人不可以长久的安处于俭约的生活,不能安贫乐道。也不可以长久的处于安乐之中,不仁的人抵御不了诱惑,容易乐而忘形而引来灾祸。有仁德的人能够安于仁,有智慧的人知道仁德的好处。”古人说,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注释】这一句话虽然比较短小精悍,但是里面的含义还是颇深的。喜好别人,厌恶别人,谁不会这么做呢?谁没有这样的情感呢?但是不仁的人就会对自己好的人,即使是恶人也喜好。对自己不好的人即使是正人君子也憎恶。岳飞影响了秦桧的利益,秦桧就会憎恶,恨不得把岳飞害死。从一己私欲出发来产生好恶。政见不和的话就憎恶,政见一致就喜好。如果私欲比较重不能做到真好,也不能做到真恶。不仁的人陷于这样的弱点,仁德的人就不会了。恶人还是在人群中逍遥,好人反而被排挤。出现这样的情况,追根溯源,就是由于人先藏有了不仁之心。如果人人都能够安于仁,使得善人大家都喜好,恶人大家都厌恶。这样仁德就会大行于人间了。孔子说道:“只有仁德的人能够不计私利的好善人,去厌恶恶人。”对于不仁的人是善恶不分的。话又说回来了,上升到了修行的层次,至仁的人,内心无善无恶了。正是因为有善有恶的分别心才使得世人痛苦。这是另外的更高层次了。
【原文】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注释】孔子说道:“如果能够有志于立仁德,那么就不会做恶事了。”孔子劝诫自己的弟子有志于仁德。什么是仁呢?仁者如同射箭,射箭的时候首先要正自己的身心然后才能射出去。如果射出去不能命中目标,不能埋怨胜过自己的人了。要反省就反省自己。在更高层次去理解人,可能需要到道和德这个层次了。道德为根本,仁义礼智信为枝叶。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乌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注释】孔子说道:“富和贵,这是每个人都想得到的,但是假如不是以正道去得到它,也不会去享用的。贫和贱,这是每个人都厌恶的,如果不以正道去摆脱的话,也不会去欣然接受的。不能够不折手段的去得到富贵而摆脱贫贱的。君子如果把仁德去掉了,不能安于仁德,如何能够称之为君子,如何有君子之名呢?君子在一顿饭的功夫这么短的时间内都不会违背仁德的。即使在紧急情况下也不违背仁德,颠沛流离很落魄的时候也不会违背。”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颠沛流离也不会做违背仁德的事情。如果孔子肯做,那随便在哪里都能够有个一官半职了。可是如果作了,孔子就不是孔子了。
【原文】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注释】孔子说:“我没有见过仁德的人,厌恶不仁的人的。仁德的人对于不仁的人,可以进行教化的,可以影响别人归于仁。而不是光厌恶别人。仁德的人既不会尚贤,也不会厌恶不贤的人。如果推崇贤,人人都争着贤的虚名,而厌恶不贤,这也是扰乱民心了。所以说仁德的人,没有什么可崇尚的。仁德的人之所以厌恶不仁的人,这也是为了避免不仁的事情影响到了自己身上。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见贤思齐。亲近仁者就会提升自己的修养。和不仁的人在一起也会受到不好的影响。有一整日都花力气在行仁修善上面的人吗?不要看需要花很多力气,其实不用花太多力气就可以做到的,我还从来没有见过精力不足的呢?大概也有吧,可是我从来也没有见过这样的人。”孔子劝诫弟子去行仁,不会占用自己太多的精力,也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劝诫弟子不要畏难,知道了就要做到的。
【原文】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注释】人的过失,各有其类,也就是各有其党,不能一概而论。在有的人眼里看是过失,而在另外的人看来也许不是过失了,反而有可能是成绩来的。也要看观的人是否有仁德的心。对于仁德的君主来说,会率先垂范遵守礼法,百姓就会被感化了。不仁德的君主,只顾着自己享受,追求物欲,反而责求别人的过失。责求百姓为什么不按时缴纳赋税上来,如果不按时足额缴纳就要处以极刑。也许此时刚好遇见了旱涝灾害,颗粒无收,也许这家人刚好生了重病了,无法耕作。这都要分类具体来看的。如此看来百姓在世人看来并没有什么过失,而在君主那里看来有过失了。所以仁德要看观的人,和被观的人,这也是相互的,而不是绝对的。孔子说道:“每个人的过失都有所不同,原因也有不同,也要分类来看具体情况的。去观别人的过失,既可以看出观的人的仁德,也可以看出被观的人是否仁德的。”
【原文】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注释】孔子说道:“如果我能够早上证得大道了,得道了,晚上死去也值得了。”孔子这么说,足以看出他对于道的重视。古代的老师传道、授业和解惑。首要的就是要传道,如果老师都不能够得道如何传道呢?古人尊师重道,尊重师长而重视大道。孔子把道看得比生命都重要。反观如今的世人可不是这样的。尼克松曾经写了一本书《不战而胜》,这本书也推崇中国古代孙武的孙子兵法。这本书最后一章提到这样的话:当有一天,遥远的古老的中国,他们的年轻人,不再相信他们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是我们不战而胜的时候。其实也是他在警醒世人,我们作为五千年文明的华夏子孙,更感觉到传承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胡适先生的《非留学论》里说留学只是过河的舟楫而已,并不是长远之计。我们的年轻人把如此珍贵的祖宗传下来的道置之不理,而不远万里去求学,这岂不是可惜了吗?如此看来更感觉到了走在传统文化前面的人,更有责任去引导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了。
【原文】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注释】孔子说:“君子应当有志于求道,如果以粗布淡饭为耻辱,不能为了求道而安于贫困的人,就不足以和他谈论了。”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如果不是正道得来的,君子是不会去做的。前面孔子说道比生死还要重要。这里说道比贫富重要。此道比贫富都要珍贵的,只是世人不知的,而孔子知道了,所以说这样的话。佛渡有缘人,对于没有缘分的人不可强求的。孔子也是如此态度,如果想求道而又很在意贫富的人,我不会和他论道的。
【原文】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并不会刻意的去厚爱,也不会刻意的去排斥,只是按照道义来处理罢了。”君子并不会根据自己的一己私欲来为人处世,对自己有利的就支持,对自己不利的就反对。君子秉持良心,秉持道义去做事。在朝堂上及时政见不和,但是双方都是为了社稷和百姓好,那就没有什么好冲突的。
【原文】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经常怀有仁德,以心里有仁德为美。君子对于仁德非常的重视。而小人经常想着什么有利可图。君子想着礼乐法度,而小人想着一些小恩小惠,如何能够专礼法的空子,不折手段去获得利益。”
【原文】子曰:“仿于利而行,多怨。”
【注释】孔子说道:“如果一味为了追求利益的话,所作的事情容易引来怨恨。”前面那句说的是小人都是想着如何有利可图,如何能够得到一些小恩小惠。如果都是想着利益而不想着仁德,也不想着礼法。也许就会不折手段的去做,就违背了礼法,也就是损害了别人的利益了,损害了公众的利益了,这样就很容易引来怨恨了。利对于人的危害也就像鱼饵对于鱼的危害一样。鱼儿可做梦都没有想到,它吃了一点点小小的鱼饵,结果被拉上了水面,被别人蒸煮来吃了。如果它知道是这样的结果的话,我看打死它都不会再碰鱼钩上的鱼饵了。
【原文】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注释】孔子说道:“如果能以礼让来治国的话,又有什么难的呢?如果不能以礼让来治国的话,虽然礼文都具备又有什么用呢?那不是也是摆设吗?”治国如果能够礼让就能少了许多纷争了。诸侯国之间如果能够礼让,就不会有战争了。孔融让梨这个佳话传承千年了。正所谓三岁看老,如果能够做到兄弟之间的礼让,也能够延伸到君臣之间,同僚之间了。假如人人能够习礼让,就少了许多利益之争了。尧帝率先垂范,把最大的利益帝位都传给了舜帝了,还有什么不可以礼让的呢?
【原文】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注释】古人讲德不配位就不好。有什么样的德行就有什么样的位置相匹配。如果德行很高而位置很低,总不会长期的低估。如果德行不行而位置很高,那也许会对他个人造成伤害了。古人讲立功立德立言,孔子说三十而立,以什么来立呢?那就需要才德来立了。古人天子议事有朝会,大臣各立于其位。如果没有才德,如何能够立足于其位呢?孔子说道:“不要担心没有位,需要担心的是以什么去立,以什么去立功立德立言?如果有很高的才德,还怕没有一席之位吗?不要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不能了解自己的才华。弟子们,你要想想你自己有什么值得别人知道的。如果你有很高的才德,别人了解了就会惊叹。如果本身没有什么,真正了解了只有失望了。”孔子劝诫弟子们要务于才德而非急于求成,徒有虚名。真正做好了,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也呼应了前面的人不知而不愠。
【原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注释】孔子跟弟子曾参谈话。孔子说:“曾参啊,我一生所行的道也很简单,至始至终都没有发生改变过。”曾参说:“是啊,老师,你说的没错的。”孔子走后,有其它的弟子就问曾参:“老师和你们之间谈的听不懂的,是什么意思呢?”曾子回答道:“我们的老师孔夫子所行的道,至始至终所推崇的就是忠诚和宽恕而已。”君主要做到仁德,就要宽恕爱人,以礼对待自己的臣民。这样君主就会得到臣民的忠心拥护。君主就如同北极星一样,立德臣民就会如星辰一样环绕在周围了。臣民对待自己的君主就要忠诚,不能乱了礼法。不能出现之前说的不该祭祀的去祭祀,不该享用的排场也不要享用。这里有些人的解释一以贯之,涉及到了一指禅,涉及到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许是高推圣境了,在这里师徒之间的对话,曾参还是能很好地领悟老师所说的意思的。
【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注释】孔子说:“天下的人所追求的无非是义和利两个字,君子所重的是道义,而小人所重的是利益。”君子追求道义,甚至是早上得道,到了晚上死了都值得了。可想而知君子是多么的尊师重道的。对于君子来说符合道义的事情就做,不符合道义的事情就不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不符合道义的,也不请取一分。君子所想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国家和百姓的利益。小人所想的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国家和百姓的利益。
【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注释】孔子说:“见到贤善的人就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善的人就要反省自己了。”孔子劝诫弟子以贤才为榜样,向有才德的人学习。不要在乎别人是不是了解自己,不要在乎是否有位,而是首要的要把自己变成有才德的人。
【原文】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注释】孔子说:“侍奉父母的要孝敬,如果父母做错事了要好言相劝。如果劝不动他们,听不进去的话,也不能够不孝敬父母。对父母也不能违背恭敬的礼法。对父母要恭敬,要任劳任怨。”对父母如果都不恭敬和孝顺,如何能够对君主忠诚呢?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遊,遊必有方。”
【注释】孔子说道:“作为子女一定要体谅和孝敬父母。父母在堂的时候,不要长时间的外出远游。这样父母就会很担心。子女也不能孝顺父母,照顾父母。如果真的要出去,就一定要告诉父母所去的地方,也好让父母不至过于担心。”如果出去远游,又不告诉去哪里了,什么时候回来,的确是让父母牵肠挂肚的。在古代通讯又不是很发达,不像现在打个电话就知道。即使通讯方便,最好还是能够在身边尽孝。仔细想想,如果在外地工作,每年春节回家见父母一次,可以数数有多少和父母在一起的机会呢?
【原文】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注释】孔子说道:“如果三年都不改变父亲的教导,不去做恶事让父亲担心,就算是孝顺了。”为人父母的心都相差不得到那里去。都是想着自己的子女过的好,身体健康和顺。父母教给子女的大多都是好的。这一句跟前面章节有点类似的。在父母面前要恭敬父母,言行一致不去做恶事。背着父母也要言行一致,父母不在世上了,也要恭敬父母,坚持至少三年内要按照父母的教诲去为人处世,不做恶事。这样才能算是孝敬了。只要能够坚持做三年,也许就能够定型了,也就能够一直这样了。
【原文】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注释】孔子说道:“父母的年龄不能不记得的。一是会因为父母长寿而高兴,一是会因为父母年高而感到恐惧的。”孔子的身世很可怜,父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甚至连父亲的印象都难以记得的。母亲在他十七岁的时候去世的。母亲生他的时候二十岁不到,他母亲也是年纪轻轻去世的。孔子想孝顺父母都没有机会,他必定感到非常的痛苦的。子欲养而亲不待,孔子劝诫弟子一定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别等到以后悔之莫及了。
【原文】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注释】孔子说:“古人不轻易去承诺什么,不轻易去说什么,是以自己做不到为耻辱的,很怕说出去了做不到。”前面的章节有说到,为政对于有把握的事情才说,对于没有把握的事情留有余地和分寸。由此可见孔子对于诚信是非常看重的。敏于事而慎于言。
【原文】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注释】这里关键是一个约字。作为君子经常能够约束自己的内心,也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言行有失就很少了。特别是约束自己的内心,这个是关键所在。而小人只是唯利是图而不折手段。约束行为只是治标,约束内心从根本上治心就杜绝了行为的过失了。如果一个人的内心崇尚俭约,很少的物欲,言行就相对来说会理智,过失也就会减少了。约也就是束,内束其心,外束其身,合称之为约束。看看我们古人遣词造句都很有智慧的。神与人有了契约,世人都会按照耶稣的教导少犯了很多过失了。这个契约写在了新约和旧约之中了。不管东方还是西方的圣人都是爱世人的。孔子说道:“如果能够外约束行为,内约束内心,就很少会有过失了。”
【原文】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不轻易说出来,很谨慎的说话,而更多的是勤勉于求道、做事和做学问。”前面有提到敏于事而慎于言,也是类似的道理了。放言容易,所以就讷于言,也就是慎于言;力行难,所以勤勉于做事,也就是敏于行,敏于事。前面还有许多类似的谈话:“慎言其余,则寡悔”、“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等。
【原文】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注释】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不会孤立的,必定会有许多朋友不请自来的。”君子患的是自己的德行不够,而不会患自己是否有位置,也不会担心自己没有朋友。开明的君主担心的是自己的德行不够,而不是自己的城池不够多,土地不够宽广。如果君主德行够,百姓自然来归附。如果君主德行不够,即使得到了也会失去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许多贤善的人也是在选择有德行的人相处,也就不请自来了。小人面对有德行的人,也认为可靠一些,也愿意交朋友。
【原文】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前面已经有了子游的介绍,这里就不重复了。子游说道;“侍奉君主,不可以太频繁的苦谏,如果不能采纳而反复的去劝谏,只能是自取其辱。跟朋友相处,他们有什么过错,也不可很多次不厌其烦的劝谏,说得太多了,朋友恼火起来也会变得疏远了。”对于君主劝谏还是需要讲艺术的。君主有生杀予夺的权力,会比较骄慢,比较难听得进逆耳之言。历史上有许多忠臣良将,因为苦谏而引来杀身之祸。当然很佩服他们的忠心和勇气。也许大多时候除了苦谏而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了。也许有的时候还是有余地的,还是可以通过其它的善巧的方式来进行劝谏的。良药苦口利于病,可是也许有些药可以把口感弄得好一点,这样也会更容易接受一些。楚庄王三年不理朝政,臣下不敢直接说,用一只不鸣不飞的大鸟来劝谏。楚庄王心领神会,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对于古人来说师徒之道也是很有讲究的,只闻来学不闻往教。没有师父亲自登门去教的,古人是很尊师重道的。上门来求学,有此恭敬心才会学好。要不师父说都难听进去的。师父传道,如果不是有缘人还接受不了,反反复复的说,也只能是对牛弹琴了。不管是君主还是朋友,作为听者都要体谅别人的良苦用心,虚心接受,这样才不至于有过失。否者如果不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其他人看着也不会再说了。
【原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注释】孔子说:“我完整的传述古圣先贤所推行的大道而不添枝加叶,也不会写新的作品。我对古圣先贤传下来的东西深信而体行。要说追溯到古老的源头,我可以说已经追溯到了彭祖了。”彭祖为养生的鼻祖,据说活了八百岁。孔子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这些都是传先王之旧道,未敢有所改变的。孔子的德行越盛,其心越谦下。虽然说述而不作,但是已经是集合群圣的大成了。虽然只是传述,但是其功德已经比作还要多了。古人的智慧非常了得的,纪晓岚非常博学,但是也未敢留下多少文字。古人对传世的经典非常的慎重的,生怕传述的不好。
【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注释】孔子在自我反省自己,圣人反求诸己而不是求于人。孔子说道:“沉默是金,虽然默默的没有夸夸其谈,但是内心识得大道程度有多少了呢?”俗话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自己内心能够真正知道自己到了什么样的水准了,是否和古圣先贤心心相印呢?孔子说道:“我修学求道做学问,从来都不会觉得厌倦,这个我做的怎么样了呢?”孔子活到老学到老,智慧这个东西需要用一生来进行修行的。孔子在其他章节中说到,在一个范围内要找到如他这么忠信的人还是比较容易,但是要找到像他这么好学的就少了。孔子曾经几次三番去向老子问礼求道。孔子还曾说了,朝闻道夕死可矣。如此可见孔子多么重道的。孔子说道:“除了我自己明白此道,求道修学不会觉得厌倦外,我还会不断地把自己修学所得传授给自己的弟子,从来都不会觉得劳累的,这个我又做到多少了呢?”为了方便,这里把一句话拆开来进行解释了。
【原文】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注释】孔子一日而三省己身,这样说也是让自己的弟子学着反求诸己的。孔子说道:“如果不修行培养德行,不努力的求道做学问,听到了道义而不去躬行,不善的言行不能够改正,这是所担忧的,很担心我自己做不到这些,所以时刻反省自己。”有许多君主不是务于道德,而是务于扩大自己的土地,这如何能够守得住呢?如果德不配位,再多的土地也会失去的。如果不修行培养德行,再好的福报也会失去的。
【原文】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注释】这是孔子的弟子形容自己的老师的话语。弟子自然是非常的崇拜和尊重自己的老师的。自己的老师德行高远,可是平时日常起居又是如何的呢?和常人有什么不同呢?这也是大家比较好奇的,既不能高推圣境,也不能把老师给看低了。老师也是人,也需要油盐酱醋,也需要吃喝拉撒。孔子在闲暇无事的时候,也就是燕居的时候。体态很舒展,和颜悦色的样子。君子慎独,自己独处的时候,也清楚离地三尺有神灵,不敢随意妄为的。在闲暇的时候需要放松自己,但是也不敢太过于懈怠和放肆。也不会太过于严厉,在休闲的时候还不懂得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如果太过于严厉苛刻的对待自己,身心都得不到放松,也不能更好的求道做学问和为政的。圣人暗合于中庸之道,胸中有中和至正之气。
【原文】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注释】孔子晚年的时候在那里感叹道:“我已经衰老的很厉害了,好久都没有梦见周公了。”孔子的内心是多么的苍凉,他一生欲推行大道于天下。可是天下的大势如此,他即使再怎么奔走相告,奔走于列国之间,也无济于事。如同在闹市里说话别人听不见,如同在飞瀑之下的鱼鸣,如何能够听得到响声呢?如果有两三个人迷还好,如今举世皆迷如何能够唤醒世人呢?孔子毕竟是大师了,有许多弟子传承了他的学问。这样对于后世影响很深远了,如今孔子学院都遍布全球了。随着东方文化的复兴,也许在不久的未来,许多洋弟子会纷纷来参拜先人孔子了。周公为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的弟弟。姜子牙分封了齐国,周公姬旦分封在了鲁国。你看看齐鲁这两个国家,都是圣人的后代,礼崩乐坏如此,还互相攻伐,岂不令孔子痛心呢?孔子在这里感叹,是感叹周公之道不行于天下久矣。
【原文】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注释】各位请注意了,这句话虽然很短小,但是足足可以写一大本书了。什么是道,什么是德,什么是仁,什么是艺。这里选择紧要来进行解释。你看老子道德经,解释道德这两个字,非常的精简也花了五千余字了。所以说要在很短的篇幅里说清楚这句话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了。但孔子胸中之道德和老子的道德,也许其境界有不同的,要不孔子向老子问礼之后,感叹老子犹龙了。志者,在古代来讲上面为士下面为心,士人的心。对于古代老讲士人的心不是去做官,也不是求取功名,而是求道来的。志为心之所系,心的归属。我们学子做学问,心必系于道,而不是别的什么。所以孔子才劝诫子夏要讲君子儒而非小人儒。君子儒是明道,而小人儒仅求功名。据为执守的意思。德为按照大道所引导勤勉求道而有所得于心。如果有志于求道,能够执守大道精进不断地进行修行,就能够在心里有所得。注意了,这里是说心里有所得哦。得不得道,自己会知道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果在心里面有所得了,就安守其道而不使得失去它,行为不失于道,说话也不失于道,内心所想也不失于道,这就叫据于德。假使能如此就能日新日日新的,每天都能够有所顿悟,有所进步的。依为不违背仁。仁为克尽私欲,如果能够私欲尽去,德盛就很圆满了。如果功夫到了这种程度,就能够于须臾不离于道了。游为玩物调节性情的。君子求道而要游玩的东西也是和小人不同的。君子所游玩的为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几种东西君子作为修身养性来游玩的,不至于修道过于闷,而且有助于提升心性,也有助于通过六艺来接引弟子。礼能够使得言行举止符合于道。乐能调养心性,孔子和弟子都很喜欢古琴,伯牛患病期间,孔子还把自己从齐国所学回来的韶乐传给他。射能使得君子能够正己,射并不是和别人比高下,而是看自己是否端正,身心皆正才能射不偏的。自己都是偏的如何能够射得正呢?君子之御为善于御其心,不使得心猿意马,当然本意是指学会驾车的本领了。君子如果不会书,就不能立言,也不能够从古圣先贤的经书中汲取营养。当然书也含有书法,书法之中也蕴含着大道。许多书法家也为得道高人,许多人得道之后书法绘画都是可以的。数为术理数,对于易理如果要弄懂也得懂数。这里虽然说是六艺,但如果能够有所得于心,得道了以后,智慧打开了,这六艺就能够到达一种全新的境界了。这章孔子教弟子如何为学,不能只是看中六艺,还要看到更高层次的东西。比仁要高的是德,比德要高的是道。孔子对于仁都是很看重的了,更何况于道呢?孔子这里也是勉励自己的弟子求道的。孔子说道:“我们做学问要有志于求道,要执守于道勿失于心的,这样才能够有所得的。如果能够不失于道,其德就盛而全了。须臾也不违背仁,德行就常随而物欲越来越淡薄了。君子得于道,自然德艺双馨了。有了智慧的增长,六艺也会增长了。君子不失于道,而游学于艺。”学者须细心领会,要懂得哪个先哪个后,哪个轻哪个重,哪个是本哪个是末。这样就不知不觉游于圣贤之域了。
【原文】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注释】这一句自古以来各家的解释都是比较有争议的,要是孔子老人家在话当面问清楚就好了。束脩有的解释说是十条干肉,也就是说带给老师的见面礼,这个是礼中最轻的了。还有一种解释是说,束脩就是达到一定年龄,可以穿戴束带装饰物品,也就是正式宣告满十五岁了。我还是偏重于第二种解释的。如果每个弟子十条干肉,孔子有三千弟子,那总共三万条干肉,孔子家都装不下了,开玩笑了。当然第一种解释也可以讲的过去,说只要诚心带来一点薄礼,我孔子并不是看你送礼,而是有这份求学求道的诚心。自古以来没有老师自己主动去找学生非得要教别人的,而是要弟子诚心来登门求学的,这样才能教的下去。古人很尊师重道。孔子说道:“对于能够满一定的岁数,能够听得懂我所讲的学问的,只要主动来求学问道的,我都不会分贫富贵贱,一概都会尽力去教他的。”话虽然这么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孔子自己知错都能改的。有一个弟子子羽,长相和身材都很难看,孔子一开始认为他也许不会有什么作为,就没有怎么搭理人家。后来这个弟子刻苦修学,南渡长江讲学,有三百多人都追随过去了。孔子曾经感叹,以貌取人,失之于子羽了。圣人不愧是圣人,自己有失,主动反省自己了。
【原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什么是愤呢?愤为心里求通而没有能够通的意思。这个字左边为心。右边为贲,也就是冲的意思。内心里面比较盈满,但是出不来,不能通。我们平时所说的愤怒,也就是由于怒气满了出不来德缘故了,需要把这个怒气通了,宣泄了就好了。这里这个愤是说做学问的一种状态的。可能不断地修学,很多学问装满了,也有许多的疑无法解决。如果没有碰到这样的瓶颈就不要开启,还是让他闷一闷等待时机再启发的。你看孔子教自己的弟子做学问求道,都是用心良苦的。俗话说,大疑有大悟,小疑有小悟。在这种状态下,弟子也会觉得师父的重要,更会珍惜师父的教导。什么是悱呢?悱左边为心,而右边为非。心里似有明白了,但是却不知道怎么用言语来说清楚。那也许还是不能完全明白的。在这个时候,求学的人是最痛苦最郁闷的时候,这时候就可以启发他了。大家注意了,前面对愤为启,对悱为发,合起来就是启发。这个词大家用了那么久了,原来是从这里来的呀。孔子讲自己是这么引导启发自己的弟子的,他说道:“如果求学的人不到愤懑,心里想求通而无法通的时候,没有遇见这样的瓶颈的时候,就不要去开导他的,让他继续发酵一段时间,突破了就会有大的进步了。如果求学的人不到心里似乎明白,可是又找不到合适的言语来进行描述。不到这种程度,还要让他再痛苦领悟一下,不急于启发他,这样在急需启发的时候再启发就会有深刻的领悟。如果告诉弟子一部分,他还不能够粗类旁通,就不要再告诉他新的东西了。”隅为角的意思。一个屋子四个角,如果告诉了一个角,他就能够找到其他三个角,这样的人就学有余力了。可以多告诉他更深层次的东西。
【原文】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注释】人世间的苦最大莫过于死了。当然生老病死都是苦,佛陀也总结了人生的八苦,其中也含有死这一苦。每个人不管多么富有,地位多么高,都必有一死。孔子能够感同身受丧者的可怜,失去亲人的家属的痛苦。孔子小小的年纪就失去了父亲,母亲颜征含辛茹苦把他带大,在他十七岁的时候也离开了人世。孔子心里知道其中的分量。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个妇人抱着死去的孩子非常的痛苦,来找佛陀。佛陀跟她说你去城里面挨家挨户问问,如果哪一家没有死过亲人的,就给一粒米,看看能够乞讨到多少粮食。结果这位妇人空着手回来了,她这才明白自己承受的虽然是莫大的痛苦,但是这也是所有人得面对的。她的苦痛也减轻了好多,有这么多人共同分担了痛苦了。正是因为孔子有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感同身受,所以吃不下去的。孔子的弟子记载他,如果遇见有人死去,或者刚好遇见丧事,孔子从来都没有吃饱饭过,也就是勉强填填肚子罢了。
【原文】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注释】这是弟子记载孔子的事迹。孔子在(吊丧)当天哭了,就不会弦歌了。这句跟前面一句还是比较连贯的。孔子作为君子之师,精通六艺,也谙熟音律。从这里记载来看,孔子是在临丧时,内心感同身受,悲悯逝去的人,同情失去亲人的人,心里有悲戚,尽礼而返。孔子并不是机械的按照丧礼而来,而是发自内心的,这个才是丧礼的灵魂所在。但是也不能过于悲伤,如果像子夏那样,自己的儿子死了,把眼睛都哭瞎了,这也是不合于礼的。
【原文】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注释】孔子对自己的弟子颜渊说道:“得到重用就推行其道,如果得不到重用,时机不到就退藏,也就是韬光养晦。能够做到这样,我这么多的弟子当中,只有你和我能够做到吧。”你看孔子对自己的这个弟子多么器重的。虽然颜回岁数比较小,但是非常了得,他能够和孔子有共同语言的,契合孔子的心法。子路刚直勇猛,他听了之后很不服气的。老师怎么这么看重颜回呢,子路我能够勇冠三军,他颜回岁数比我还小二十岁,是一个奶油小生来的,白白净净的,手无缚鸡之力。也的确难以让子路信服的。子路说道:“老师假如你率领三军作战,你会选择谁一起呢?”子路眼巴巴的,希望老师说的是选择他。可是老师孔子怎么讲的呢,可是一点都不客气的。孔子说道:“徒手就敢打老虎的,不管河水有多深都敢趟过去的,这样死而无悔的人,我可不想选择的。我要选择面对重大事件的时候,还是要有敬畏和恐惧之心,但是却不退缩,能够周详的谋划而成功的人。”你看子路想表现,但是在自己老师那里碰了一鼻子灰的。虽然老师这么说,但是对自己的每个弟子都是很关心的。
【原文】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
【注释】孔子说道:“如果富贵是符合于道义的,那就是可以去追求的,虽然只是手执皮鞭为别人开路的低微的职位,我都甘愿去做的。如果不符合于道义,即使再高的职位,再多的权力,再丰厚的禄位,我都不屑一顾的,我只愿意安贫乐道,做我喜欢做的事情罢了。”孔子这么说并不是他有多清高哦,他愿意做卑微的官职的,只要能够符合于道义的,能够为百姓谋福祉就可以的。
【原文】子之所慎:斋、战、疾。
【注释】这句话好短哦,但其义也不简单的。孔子对以下三样事情很慎重对待:斋戒、战事和疾病。孔子要按照周礼那样来庄严的对待斋戒。这是发自内心的,不是别人看不到自己做什么就可以做的。君子慎独,非常的慎重的。斋戒的时候不近女色,不饮酒,不吃荤腥等。黄帝向广成子求道的时候,也是虔诚的斋戒的。雷公为黄帝的臣子,他向黄帝求医道也需要斋戒的。黄帝担心九针医术就会流散,子孙后代就不能继承下来。他想把九针传给雷公。黄帝说这可是先师再三告诫的,不能随便轻易地传授给别人,必须经过割臂歃血的盟誓才能传授。于是雷公很虔诚地斋宿三日后举行割臂歃血仪式。黄帝就把医学要道传授给他了。如此可见,古人对于子孙后代的恩德多么的深厚。我们没有能够继承岐伯九针医术,真是愧对祖先的。不继承还没有关系,反倒有许多人抨击中医,真是令人痛心的。孔子对于战事非常慎重,不是为了战而战。孙武这样的兵圣提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武这个字分开来是止戈,也就是止息干戈的。疾病为人生一大苦的,孔子生病了自己的弟子都在替他祈祷。弟子伯牛为了照料生麻风病的父亲,也被传染了。伯牛的亲人朋友都不理他,孔子刚从齐国回来就去探望他,还给他带去了伯牛渴求已久的乐曲《韶乐》。
【原文】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注释】《韶》据说是舜帝时候的一组乐舞。舜帝是从尧帝那里禅让而得来的帝位,没有经历过任何的战事。所以《韶乐》中尽善尽美了,极具祥和之气。孔子到了齐国,听闻了这首乐曲之后,三月吃肉都不知道什么味道了。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就是这首乐曲整日的萦绕在孔子的周围,让孔子如痴如醉,所以也不知道美味的滋味如何了。由此可见孔子更加注重精神的享受的。孔子不由自主的说道:“我从来都没有想到,音乐竟然能够达到了这么迷人的地步的。”求道的贤人往往弹奏古琴修身养性的,当年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下嫁给舜的时候,还送了一把五弦古琴给他的。西晋初期竹林七贤的嵇康,被钟会和司马昭害死之前,在刑场上弹奏了一曲《广陵散》,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了。嵇康弹完救把琴放下叹息道,从前曾经有人要跟我学习《广陵散》,我都舍不得全部传授给的,如今《广陵散》也许真的失传了。
【原文】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注释】冉有问道:“我们的老师孔子会不会辅佐现任的卫国国君呢?”当时现任的卫国国君为卫灵公的孙子。卫灵公的儿子由于谋杀南子,被驱逐出境了。卫灵公死后,就由卫灵公的孙子即位了。而卫灵公的儿子在晋国谋求要回国即位。这样父子相争这个王位,是非常有悖于礼法的,也是孔子看不起的。人家伯夷叔齐还主动的把王位让给自己的兄弟,吴太伯为了把王位让给周文王还三次辞让了王位。孔子可能打心底里想,卫国应该向这几个贤人学习一下,父子还相争到了这种地步。子贡回答冉有道:“嗯,我也不知道哦,不过我现在去问问老师的。”这两个弟子担心老师在卫国呆这么久,是不是想在这里做官了呢。子贡进去见了老师问道:“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回答道:“他们两个都是以前的贤人的。”子贡又接着问道:“他们两个有没有怨恨呢?”孔子回答道:“他们两个求仁而能够得仁,还有什么好怨恨的呢?”子贡这就出来了,他对冉有说道:“我已经打听清楚了,我们的老师不会留在这里辅佐现任的国君的。”你看子贡真是聪明人,拐弯抹角的就能够把老师的真实意图给套出来了。伯夷叔齐和卫国父子相争形成鲜明的对比,有一定的可比性,所以子贡选取伯夷叔齐来试探孔子的态度。
【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释】孔子的弟子颜回安贫乐道,一箪食一瓢饮,身居陋巷,别人都很替他担心。可是颜回从来没有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开心的。你看师徒二人多么臭气相投呀。孔子在这里说:“吃着粗粮、喝着白开水、弯着胳膊当枕头,这样子简简单单的生活乐在其中了。如果不符合仁义而得到的富贵,我一点都不稀罕,离我非常的遥远,如同天上浮云一样。”孔子如果为了想得到富贵,那可是太容易的事情了。他周游列国之所以没有得到重用,是不希望和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罢了。不符合于大道的富贵,孔子是坚决不会接受的。孔子也勉励自己的弟子要重道义而轻富贵的。
【原文】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注释】孔子晚年好《易》,韦编三绝。他最喜爱的一个弟子颜回很年轻的时候就能和他谈论《易》了。孔子也许在那里看得太入迷了,都忘记了时间了。孔子此时也许已经得道,要不也不会看得进去的。也许他在感叹,哎呀,原来当初老子所讲的道在这里呀。自己忙活了大半生的仁义,才发现这个是更高层次的东西呀。孔子说道:“假如再给我多活几年,从五十岁开始就学《易》的话,就不会浪费那么多时间了。”由此可见,求学的人不应止步于《论语》,学完这个应该早日步入《易》的殿堂,当然这是需要用一生去领悟的。
【原文】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注释】俗话说雅俗共赏,雅和俗是相对的。孔子在讲这三种东西的时候使用的都是雅正之言。孔子是比较庄重和威严的,不能随随便便的。诗可以调理性情;书可以研讨如何为政;礼可以使得一切符合道义,符合秩序,这些都是日常要用到的。只有礼这里用执,是说每个人都要执守的,并不是用雅正之言来诵说就可以了的。学人在读先王典法的时候,必须要使用雅正之言,不可违背的。
【原文】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注释】大家看到这个叶公也许会有个疑问,这个叶公是不是和叶公好龙那个是同一个呢?经过查阅资料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了。这个叶公,名字叫沈诸梁,字子高。封地在叶城那个地方,所以自称叶公的。叶公可是全世界姓叶的华人的始祖来的。他治水开田,还是很有政绩的。官也当了好大,当到了楚国的宰相。叶公从子路那里打听孔子这个人如何,子路可不敢随便评价自己的老师的。古代师道尊严,哪里能随便说自己的老师呢。孔子说道:“子路呀,你不妨这么告诉他的。孔子我这个人呀,发愤用功修学做学问求道的,甚至都忘记了吃饭喝水了。安贫乐道在做学问求道中,乐得悠闲自在忘记了世间的烦恼,也不知道自己不知不觉间变老了呢。”孔子在自嘲自己的,不过也是孔子自画像,比较客观的。
【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注释】孔子自己评价自己的,孔子说道:“我可不是生而知之的,我只是好古之道而已,勤勉修学求古之道罢了。”孔子是不是很谦虚呢?的确是很谦虚,但是也是客观事实的。生而知之这个是很高的评价的。有些人是后天学习的,有些人是生而知之的,无师自通的。有没有生而知之这样的人呢,这个是有的。自性之中具足一切智慧的,不需要去学习,祖宗前辈全部都已经帮他读完了的,存在脑袋瓜中了。在孔子眼里,也许像颜回这样的可以称之为生而知之的。历史上鸠摩罗什这样的高人也许是生而知之的。孔子起码年轻的时候并没有得道,是后来不断地修学才得道的。至少孔子在向老子问礼的时候还是没有得道的,受到老子的点拨的。为什么孔子好古呢?孔子虽然到后来才得道,但是他还是知道如何得道的。《内经》中有一章叫上古天真论,在上古时期,人心比较淳朴,没有那么多物欲的遮蔽。有许多人能够保持天真无邪的状态。这个词语可不是那么容易达到的哦。并不是傻乎乎的卖萌就叫天真的,这个是很高的评价的。需要恢复到没有私欲的状态,恢复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这样的人才称之为真人。道家修行的目标也是修成真人的。此部经典不是谈论这方面的内容的,适当点到作为参考吧。
【原文】子不语:怪、力、乱、神。
【注释】后面会讲到孔子教四样东西,这里讲孔子不讲哪四样东西呢?这几个字连起来好熟悉的,听得比较多的,也就是怪力乱神之说的。孔子不讲这些东西的。怪就是妖魔鬼怪的,怪异的事情的,这样会蛊惑弟子的心,不能安心修学正道的。力为武力,也就是暴力的意思了,孔子教导自己的弟子要谨慎的谋划来对待事情,并不是使用蛮力的,面对事情的时候有几分敬畏和恐惧之心这是好的。乱为叛乱的,孔子教授自己的弟子对君主要忠诚,更别谈什么叛乱之事了,君主对臣下要以礼相待。对于个人来说,心为君,其它的百官。内心保持静定不乱。修持正道的,首先要管好自己的心,管好自己的身,不要去追求物欲搞乱了自己。孔子更不会教导自己的弟子去浑水摸鱼的。春秋战国正是群雄逐鹿的时候,孔子不会教导自己的弟子去做弱肉强食的事情,不崇尚武力倚强凌弱。孔子教导自己的弟子对弱者要有仁爱之心的。神就是神灵的,孔子教授自己的弟子对鬼神神灵要有敬畏之心,但是敬而远之,不被鬼神这些学说所迷惑的。此部经典中说到,子路看到老师生病了,专门为老师祈祷。可是孔子却说,你这么祈祷没有多大用处的,我其实一直都在祈祷的。孔子持之于恒的去做符合道义的事情,这就是最好的祈祷,孔子知道这样做就可以了的。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释】这句话非常有名的了,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了。孔子说道:“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人能够成为我的老师,也会有我需要学习的东西。如果对方比较贤善的地方,我就学习;对方的缺点,我就作为参考的镜子来进行改正。”这里只是解释主要的意思的,并没有逐字的进行翻译的。三人在一起,如果只是这几个人还好,如果这几个人迷失了大道,还可以叫醒他们。如果举世都迷失了,如何能够唤醒得了呢。也难怪老子当时会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了。他看到天道如此,需要经历此磨难才能恢复太平。
【原文】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注释】孔子在宋国的时候,他在大树下给弟子们讲礼,司马向魋(由于是宋桓公的后代,也称之为桓魋)追过来要杀掉孔子。这个人的弟弟也是孔子的学生。他的弟弟曾经很伤心难过的说,自己没有兄弟了。其它的弟子就安慰他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不要担心的。孔子离开的时候,弟子们希望他走的快些,孔子就说了这句话。孔子说道:“上天降了盛德在我的身上了,桓魋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孔子相信老天会帮助他的,他在这个世上的使命还没有完成的。
【原文】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注释】孔子说道:“你们这些学生呀,以为我在传授的时候有所隐瞒,有什么东西没有跟你们讲马?我真的没有什么隐瞒的,我行道做学问都告诉你们了的,这是我孔丘传道授业解惑的特点的。”孔子注重启发教育,重身教不注重言传。在此部经典的其它地方说到,弟子们做学问不到愤懑的时候,就不点拨启发他们,再让他们闷一会的。这样大疑就有大悟,小疑就有小悟的。正所谓正法眼藏,也许孔子把所有的载道的文字都告诉给学生了,但是也许学生还是不能领悟的。得道的人和没得道的人之间也许就像隔着一层纸的。颜回心里应该是很明白孔子的,因为颜回已经得道了的。
【原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注释】这句话好简短,但是也不好解释的哦。孔子教授弟子四方面的内容:第一是经文,如果不从古圣先贤留下的经典中找到入道方法,要修学求道是不容易的事情了;第二是行道,也就是不光注重知,特别注重行,知道大道也是不容易的事情,但是要持之于恒的去做,去求道这个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加重要;第三是忠,忠于自己的良知,忠于自己的邦国和君主,君主待臣下应该是以礼相待,而臣下待君主应该是忠诚的;第四是信,要讲求信义和诚信的,人无信不立,如果没有信,如何立足呢?
【原文】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无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注释】孔子说道:“我现在要见到个圣人,也真是不容易了的。至于能不能见到圣人我也不强求了,只要能够见到君子已经可以了。”孔子在感叹人心不古的,当然是盼望邦国之中有越多圣贤君子最好了。孔子说道:“至于能不能见到善人我也不强求了,如果能够有恒心坚持去做善事,有恒心去修学求道的人就不错了。现在有许多人都是明明没有又装作有,明明虚空的装作盈满的,明明是贫穷的却打肿脸充胖子装作富有,这样的人我想很难有什么恒心去做善事,去修学求道的。”
【原文】子钓而不纲、弋而不射宿。
【注释】弟子记录孔子的钓鱼和射猎的情况。孔子去钓鱼从来不会使用大绳子来钓鱼,不会在上面挂许多的钓钩。孔子一次只会用一根钓竿,放一只钓钩。孔子在用带绳子的箭来射鸟的时候,从来不射在窝里歇息的鸟儿,只射飞鸟的。这虽然是小事,但是却能够体现孔子的仁爱之心。虽然他也去钓鱼和打猎,但是还是取之有度的。
【原文】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注释】孔子说道:“世上大概也有这么一种人,没有真正的智慧而妄自造作,可是我不是这样的人的。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会不懂装懂的。我会多听听别人如何讲,如果为善言我就依照去做了。不仅多听也要多走多看的,多加辨别的。这样所得到的,只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了。”孔子最推崇的就是生而知之了,无师自通的。也许颜回就是这种生而知之的,告诉他一隅就能够知道其它三隅的吧。年纪轻轻也许水平就超过了孔子了的。也许有许多聪明人,自以为聪明,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有智慧的人未必就很博学,博学的人未必就很有智慧的。但是如果有真智慧的人,就能够圆融通达了。
【原文】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注释】互乡这个地方的人很难能够听得进孔子的教诲。孔子和他们说不上几句话,话不投机半句多了。可是还是有一个童子受到了孔子的接见的。弟子们都觉得非常的疑惑的,老师怎么会见他呢?孔子说道:“我见他是为了肯定他的进步的,不是肯定他的退步的,这又什么不可以的呢?别人清洁自己身上的缺点而取得进步,我这是肯定他清除自己身上的缺点而取得的进步,我们不能老抓住以前的辫子不放的,以前的事情就不必要计较了的。”那个地方的民风是不太好感化,但是并不是代表着所有人都是那样的。这个少年一心向善,想得到老师的教诲,孔子就给予鼓励的。
【原文】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注释】这一句虽然短,但是却有孔子关于仁的说法。孔子说道:“仁离我们很远吗?如果我想仁,仁就会在我身边了,也能达到仁的。”正所谓道不远人,人自远;道不迷人,人自迷的。仁不远人,人自远,也是一样的道理。仁为克尽物欲,使得内心有盛德。孔子勉励弟子和世人不要感觉仁是虚无玄妙的东西,还是可以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道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我们的生活,仁也是在日常生活之中。修学求道看自己是否能够精进的去做,去修行。如果能够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决心,持之于恒去做,要达到仁并不难的。
【原文】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娶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注释】陈国的司寇官陈司败问孔子道:“鲁昭公知礼吗?”孔子丝毫没有犹豫的,作为鲁国的臣民,理当维护鲁国的荣誉来的。孔子回答道:“知礼的。”鲁国为周公姬旦的封国,理应是继承周礼最好的地方了。孔子走了以后,这个司寇可不会那么轻易放过的,就给孔子的弟子巫马期做了个揖问道:“都听说君子不偏袒朋党,可是君子却有所偏袒了,你怎么看呢?鲁昭公娶了吴国的女子做夫人,都是同姓的人,称之为吴孟子。刚才你的老师孔子说国君知礼,这难道是知礼的做法吗?”吴国的创立人为吴太伯,也就是周文王的父亲的哥哥了。本来吴太伯可以继承王位的,他非常的仁德,三次让位于周文王,来到南方创立了吴国。由于鲁国和吴国都是姬姓的后人,所以说是同姓。弟子巫马期听这个司寇这么说了以后,就回来如实的告诉了自己的老师。孔子说道:“孔丘我还是比较幸运的,一旦有过失,别人马上就知道提醒我了。”孔子还是比较欣慰的,他也许在苦笑吧。自己的确为了君臣之义在偏袒自己的国君。他说假话也是为了国之大义的,也顾不得什么小节的。所以作为国君为了自己的臣民比较好做一点,还是要好好的修养自己的德行,不要有失的。
【原文】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注释】孔子弟子记载他关于乐的一些事迹。孔子在和别人一起唱歌的时候,如果别人唱的好,必定要请对方重新在唱一遍,他跟着学习的。大家看孔子不仅是好为人师,诲人不倦,他也能够很谦逊的向别人学习的。老师尚且如此谦虚好学,作为孔子的弟子更要谦逊的了。
【原文】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注释】这一句跟后一句还是比较连贯的,孔子做学问求道比较谦逊。其实并不是孔子多么谦逊而是他能够有自知之明罢了。苏格拉底说,许多聪明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他只是知道自己的无知之处罢了。如孔子、苏格拉底这样的圣哲能够真正的认识自己,才变得格外谦逊起来。孔子说道:“经文和典籍我尚且可以勉强赶得上别人,但也没有能够超过别人的。至于践行君子之道,我还是没有能够做到心有所得。德为执守于道而心有所得。”孔子虽然是谦逊,但是他早年的时候也许还是有个求道悟道的过程的。他曾经问礼于老子。也曾经发过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样的感慨。当然孔子为圣人,非常人可比了。
【原文】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之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注释】公西华,也就是公西赤,他有很出色的外交才能,此部经典里面还有其它关于他的文字。孔子说道:“别人把我当做圣人和仁者看待,我怎么敢当呢?我只是执守天道不敢有丝毫懈怠,修行德行不敢做什么恶事,传道授业解惑教授弟子学问从来都不觉得劳倦罢了。充其量只能说我做到这些罢了,怎么敢说是圣人和仁者呢?”公西赤看到自己的老师如此自谦,看不下去了。他说道:“老师您能够这么做,也正是弟子学不到的。”言外之意,公西赤对自己的老师非常的恭敬。老师有如此高的修为,还能如此的谦逊,弟子很难望其项背。这里为了更好的理解,并没有完全的根据字面来进行解释的。
【原文】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注释】《诔》文这个字好陌生哦,也许有许多人包括我在内不认识这个字。《诔》文是写来面对神灵祈祷的文章,当然这里子路写的应该是有关于孔子的生平的。孔子生病了,子路请求给孔子祈祷。孔子说道:“祈祷果真有用吗?”子路很担心自己老师的疾病,其尊师的心可见一斑。他就想把自己老师一生所做的善行都告诉天地神灵,就会保佑孔子了。自己的老师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呢,如果老师走了,这些弟子该怎么办呢?子路说道:“我已经在祷文中把你的德行都告诉神灵了,应该会有用的吧?”孔子说道:“我早就在日常生活中祈祷很久了。”孔子给自己的弟子讲,对鬼神是敬而远之。不会可以去侵犯鬼神,保持恭敬心,但是不迷信于鬼神。孔子认为自己众善奉行,无愧于心,日常所做的事情就是向上天最真的祈祷。无须临时去抱佛脚。相反的有许多坏人,平时坏事干尽了,到了遭殃的时候,果报降临的时候,惊慌失措赶紧去祈求神灵了。当然神灵并不是不接纳坏人的忏悔,而是真的是要忏悔,不是遭殃的时候忏悔,过后又抛诸脑后去做坏事去了。
【原文】子曰:“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
【注释】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里孔子就说奢和俭的事情。孔子说道:“如果奢侈惯了就会傲慢不谦逊;如果俭约惯了,虽然显得保守一点,但是这样比较慎重。与其不谦逊,不如保守慎重一点为好。”孔子教导自己的弟子要克除物欲,戒除奢侈。如果身居高位,有权有财,难免就会升起傲慢的心理。孔子知道自己所教授的许多弟子,也许将来都会为政,就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弟子也许不知道为政的凶险,务必要谨慎低调为是,稍有不慎就会引来杀身之祸。如果有傲慢的心态,就会居功自傲,有了功劳不会让给别人,就会树敌过多了。
【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注释】孔子在这里说君子和小人。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呢?博文强识而能够懂得谦让有礼,坚持善行而精进勤勉不懈怠,可以称之为君子了。当然君子各人有不同的说法,总之富有德行的,有大心的人可以称之为君子了。小人有小心,大人有大心,大人可以称之为君子。那什么是大心,什么是小心呢?这个心哪比较难解释了,需要去实证而不是逗留在文字表面了。佛家最短的经典为《心经》,王阳明和陆九渊的心学,这都指向于心。如果能够把心弄明白也就得道了哦。这个大心呀,心本来无所不包的,佛家讲万法唯心造,可是由于被物欲的遮蔽,就割裂成了一个个自我的小心了。小心只关注自己的私欲,看不到别人了。所以佛家说发大菩提心,要证得大道的。这里是讲儒家的东西,就不在这里讲这么多这些东西了。不过儒释道都是中华文化的根本来的,我觉得不必避讳的。什么是君子就经常坦坦荡荡的呢?为什么小人就常常忧愁悲苦的样子呢?正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如果做了善事就能够心安理得,内心比较安宁。如果做了恶事,心里就会不安。做了恶事,还担心别人会报复自己呢,也担心恶事会被人知晓,所以寝食难安,就难免忧愁了。小人想的都是自己的私欲能否得到满足,人的欲壑难填,如何能够满足得了呢?君子则不同,能够安贫乐道,就比较安乐了。孔子说道:“君子坦坦荡荡的,比较安详平和;小人常常忧愁悲苦和担心的样子。”
【原文】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注释】弟子记载孔子的体现的性格是这样的:孔子温和而不会过于严厉,威严而不会过于凶猛,恭敬而又安详。性格对于自性而言是每个人都一样的,只是由于后天的物欲格除自性,所以形成了各自鲜明的性格。孔子的自性可以说是保存的相当好的,能够保持中庸,不偏不倚,中和之至。温和的对待别人,就让别人有种可以亲近的感觉,如沐春风,老师教授的内容弟子也更愿意接受。如果太过于温和,而要求不严,也不能够带出好的弟子。正所谓严师出高徒。孔子举手投足合乎礼,富有威仪,让人看见了就会生起敬意,但是又不会过于威猛,拒人于千里之外。对君主恭敬,对别人恭敬,但是不会过了头。如果一味的恭敬,不管别人对错都恭敬,那也是懦弱和退缩的一种行为,甚至于谄媚。如果只是恭敬,就担心自己是不是做的不好呀,内心就会不安了。孔子找到了大道所在,内心无比的安定。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