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详细内容

第七章 述而篇

时间:2023-02-06     人气:763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注解
概述:孔子说:“我完整的传述古圣先贤所推行的大道而不添枝加叶,也不会写新的作品。我对古圣先贤传下来的东西深信而体行。要说追溯到古老的源头......

  【原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注释】孔子说:“我完整的传述古圣先贤所推行的大道而不添枝加叶,也不会写新的作品。我对古圣先贤传下来的东西深信而体行。要说追溯到古老的源头,我可以说已经追溯到了彭祖了。”彭祖为养生的鼻祖,据说活了八百岁。孔子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这些都是传先王之旧道,未敢有所改变的。孔子的德行越盛,其心越谦下。虽然说述而不作,但是已经是集合群圣的大成了。虽然只是传述,但是其功德已经比作还要多了。古人的智慧非常了得的,纪晓岚非常博学,但是也未敢留下多少文字。古人对传世的经典非常的慎重的,生怕传述的不好。


  【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注释】孔子在自我反省自己,圣人反求诸己而不是求于人。孔子说道:“沉默是金,虽然默默的没有夸夸其谈,但是内心识得大道程度有多少了呢?”俗话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自己内心能够真正知道自己到了什么样的水准了,是否和古圣先贤心心相印呢?孔子说道:“我修学求道做学问,从来都不会觉得厌倦,这个我做的怎么样了呢?”孔子活到老学到老,智慧这个东西需要用一生来进行修行的。孔子在其他章节中说到,在一个范围内要找到如他这么忠信的人还是比较容易,但是要找到像他这么好学的就少了。孔子曾经几次三番去向老子问礼求道。孔子还曾说了,朝闻道夕死可矣。如此可见孔子多么重道的。孔子说道:“除了我自己明白此道,求道修学不会觉得厌倦外,我还会不断地把自己修学所得传授给自己的弟子,从来都不会觉得劳累的,这个我又做到多少了呢?”为了方便,这里把一句话拆开来进行解释了。


  【原文】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注释】孔子一日而三省己身,这样说也是让自己的弟子学着反求诸己的。孔子说道:“如果不修行培养德行,不努力的求道做学问,听到了道义而不去躬行,不善的言行不能够改正,这是所担忧的,很担心我自己做不到这些,所以时刻反省自己。”有许多君主不是务于道德,而是务于扩大自己的土地,这如何能够守得住呢?如果德不配位,再多的土地也会失去的。如果不修行培养德行,再好的福报也会失去的。


  【原文】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注释】这是孔子的弟子形容自己的老师的话语。弟子自然是非常的崇拜和尊重自己的老师的。自己的老师德行高远,可是平时日常起居又是如何的呢?和常人有什么不同呢?这也是大家比较好奇的,既不能高推圣境,也不能把老师给看低了。老师也是人,也需要油盐酱醋,也需要吃喝拉撒。孔子在闲暇无事的时候,也就是燕居的时候。体态很舒展,和颜悦色的样子。君子慎独,自己独处的时候,也清楚离地三尺有神灵,不敢随意妄为的。在闲暇的时候需要放松自己,但是也不敢太过于懈怠和放肆。也不会太过于严厉,在休闲的时候还不懂得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如果太过于严厉苛刻的对待自己,身心都得不到放松,也不能更好的求道做学问和为政的。圣人暗合于中庸之道,胸中有中和至正之气。


 【原文】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注释】孔子晚年的时候在那里感叹道:“我已经衰老的很厉害了,好久都没有梦见周公了。”孔子的内心是多么的苍凉,他一生欲推行大道于天下。可是天下的大势如此,他即使再怎么奔走相告,奔走于列国之间,也无济于事。如同在闹市里说话别人听不见,如同在飞瀑之下的鱼鸣,如何能够听得到响声呢?如果有两三个人迷还好,如今举世皆迷如何能够唤醒世人呢?孔子毕竟是大师了,有许多弟子传承了他的学问。这样对于后世影响很深远了,如今孔子学院都遍布全球了。随着东方文化的复兴,也许在不久的未来,许多洋弟子会纷纷来参拜先人孔子了。周公为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的弟弟。姜子牙分封了齐国,周公姬旦分封在了鲁国。你看看齐鲁这两个国家,都是圣人的后代,礼崩乐坏如此,还互相攻伐,岂不令孔子痛心呢?孔子在这里感叹,是感叹周公之道不行于天下久矣。


  【原文】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注释】各位请注意了,这句话虽然很短小,但是足足可以写一大本书了。什么是道,什么是德,什么是仁,什么是艺。这里选择紧要来进行解释。你看老子道德经,解释道德这两个字,非常的精简也花了五千余字了。所以说要在很短的篇幅里说清楚这句话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了。但孔子胸中之道德和老子的道德,也许其境界有不同的,要不孔子向老子问礼之后,感叹老子犹龙了。志者,在古代来讲上面为士下面为心,士人的心。对于古代老讲士人的心不是去做官,也不是求取功名,而是求道来的。志为心之所系,心的归属。我们学子做学问,心必系于道,而不是别的什么。所以孔子才劝诫子夏要讲君子儒而非小人儒。君子儒是明道,而小人儒仅求功名。据为执守的意思。德为按照大道所引导勤勉求道而有所得于心。如果有志于求道,能够执守大道精进不断地进行修行,就能够在心里有所得。注意了,这里是说心里有所得哦。得不得道,自己会知道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果在心里面有所得了,就安守其道而不使得失去它,行为不失于道,说话也不失于道,内心所想也不失于道,这就叫据于德。假使能如此就能日新日日新的,每天都能够有所顿悟,有所进步的。依为不违背仁。仁为克尽私欲,如果能够私欲尽去,德盛就很圆满了。如果功夫到了这种程度,就能够于须臾不离于道了。游为玩物调节性情的。君子求道而要游玩的东西也是和小人不同的。君子所游玩的为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几种东西君子作为修身养性来游玩的,不至于修道过于闷,而且有助于提升心性,也有助于通过六艺来接引弟子。礼能够使得言行举止符合于道。乐能调养心性,孔子和弟子都很喜欢古琴,伯牛患病期间,孔子还把自己从齐国所学回来的韶乐传给他。射能使得君子能够正己,射并不是和别人比高下,而是看自己是否端正,身心皆正才能射不偏的。自己都是偏的如何能够射得正呢?君子之御为善于御其心,不使得心猿意马,当然本意是指学会驾车的本领了。君子如果不会书,就不能立言,也不能够从古圣先贤的经书中汲取营养。当然书也含有书法,书法之中也蕴含着大道。许多书法家也为得道高人,许多人得道之后书法绘画都是可以的。数为术理数,对于易理如果要弄懂也得懂数。这里虽然说是六艺,但如果能够有所得于心,得道了以后,智慧打开了,这六艺就能够到达一种全新的境界了。这章孔子教弟子如何为学,不能只是看中六艺,还要看到更高层次的东西。比仁要高的是德,比德要高的是道。孔子对于仁都是很看重的了,更何况于道呢?孔子这里也是勉励自己的弟子求道的。孔子说道:“我们做学问要有志于求道,要执守于道勿失于心的,这样才能够有所得的。如果能够不失于道,其德就盛而全了。须臾也不违背仁,德行就常随而物欲越来越淡薄了。君子得于道,自然德艺双馨了。有了智慧的增长,六艺也会增长了。君子不失于道,而游学于艺。”学者须细心领会,要懂得哪个先哪个后,哪个轻哪个重,哪个是本哪个是末。这样就不知不觉游于圣贤之域了。


  【原文】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注释】这一句自古以来各家的解释都是比较有争议的,要是孔子老人家在话当面问清楚就好了。束脩有的解释说是十条干肉,也就是说带给老师的见面礼,这个是礼中最轻的了。还有一种解释是说,束脩就是达到一定年龄,可以穿戴束带装饰物品,也就是正式宣告满十五岁了。我还是偏重于第二种解释的。如果每个弟子十条干肉,孔子有三千弟子,那总共三万条干肉,孔子家都装不下了,开玩笑了。当然第一种解释也可以讲的过去,说只要诚心带来一点薄礼,我孔子并不是看你送礼,而是有这份求学求道的诚心。自古以来没有老师自己主动去找学生非得要教别人的,而是要弟子诚心来登门求学的,这样才能教的下去。古人很尊师重道。孔子说道:“对于能够满一定的岁数,能够听得懂我所讲的学问的,只要主动来求学问道的,我都不会分贫富贵贱,一概都会尽力去教他的。”话虽然这么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孔子自己知错都能改的。有一个弟子子羽,长相和身材都很难看,孔子一开始认为他也许不会有什么作为,就没有怎么搭理人家。后来这个弟子刻苦修学,南渡长江讲学,有三百多人都追随过去了。孔子曾经感叹,以貌取人,失之于子羽了。圣人不愧是圣人,自己有失,主动反省自己了。


  【原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什么是愤呢?愤为心里求通而没有能够通的意思。这个字左边为心。右边为贲,也就是冲的意思。内心里面比较盈满,但是出不来,不能通。我们平时所说的愤怒,也就是由于怒气满了出不来德缘故了,需要把这个怒气通了,宣泄了就好了。这里这个愤是说做学问的一种状态的。可能不断地修学,很多学问装满了,也有许多的疑无法解决。如果没有碰到这样的瓶颈就不要开启,还是让他闷一闷等待时机再启发的。你看孔子教自己的弟子做学问求道,都是用心良苦的。俗话说,大疑有大悟,小疑有小悟。在这种状态下,弟子也会觉得师父的重要,更会珍惜师父的教导。什么是悱呢?悱左边为心,而右边为非。心里似有明白了,但是却不知道怎么用言语来说清楚。那也许还是不能完全明白的。在这个时候,求学的人是最痛苦最郁闷的时候,这时候就可以启发他了。大家注意了,前面对愤为启,对悱为发,合起来就是启发。这个词大家用了那么久了,原来是从这里来的呀。孔子讲自己是这么引导启发自己的弟子的,他说道:“如果求学的人不到愤懑,心里想求通而无法通的时候,没有遇见这样的瓶颈的时候,就不要去开导他的,让他继续发酵一段时间,突破了就会有大的进步了。如果求学的人不到心里似乎明白,可是又找不到合适的言语来进行描述。不到这种程度,还要让他再痛苦领悟一下,不急于启发他,这样在急需启发的时候再启发就会有深刻的领悟。如果告诉弟子一部分,他还不能够粗类旁通,就不要再告诉他新的东西了。”隅为角的意思。一个屋子四个角,如果告诉了一个角,他就能够找到其他三个角,这样的人就学有余力了。可以多告诉他更深层次的东西。


  【原文】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注释】人世间的苦最大莫过于死了。当然生老病死都是苦,佛陀也总结了人生的八苦,其中也含有死这一苦。每个人不管多么富有,地位多么高,都必有一死。孔子能够感同身受丧者的可怜,失去亲人的家属的痛苦。孔子小小的年纪就失去了父亲,母亲颜征含辛茹苦把他带大,在他十七岁的时候也离开了人世。孔子心里知道其中的分量。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个妇人抱着死去的孩子非常的痛苦,来找佛陀。佛陀跟她说你去城里面挨家挨户问问,如果哪一家没有死过亲人的,就给一粒米,看看能够乞讨到多少粮食。结果这位妇人空着手回来了,她这才明白自己承受的虽然是莫大的痛苦,但是这也是所有人得面对的。她的苦痛也减轻了好多,有这么多人共同分担了痛苦了。正是因为孔子有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感同身受,所以吃不下去的。孔子的弟子记载他,如果遇见有人死去,或者刚好遇见丧事,孔子从来都没有吃饱饭过,也就是勉强填填肚子罢了。


  【原文】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注释】这是弟子记载孔子的事迹。孔子在(吊丧)当天哭了,就不会弦歌了。这句跟前面一句还是比较连贯的。孔子作为君子之师,精通六艺,也谙熟音律。从这里记载来看,孔子是在临丧时,内心感同身受,悲悯逝去的人,同情失去亲人的人,心里有悲戚,尽礼而返。孔子并不是机械的按照丧礼而来,而是发自内心的,这个才是丧礼的灵魂所在。但是也不能过于悲伤,如果像子夏那样,自己的儿子死了,把眼睛都哭瞎了,这也是不合于礼的。


  【原文】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注释】孔子对自己的弟子颜渊说道:“得到重用就推行其道,如果得不到重用,时机不到就退藏,也就是韬光养晦。能够做到这样,我这么多的弟子当中,只有你和我能够做到吧。”你看孔子对自己的这个弟子多么器重的。虽然颜回岁数比较小,但是非常了得,他能够和孔子有共同语言的,契合孔子的心法。子路刚直勇猛,他听了之后很不服气的。老师怎么这么看重颜回呢,子路我能够勇冠三军,他颜回岁数比我还小二十岁,是一个奶油小生来的,白白净净的,手无缚鸡之力。也的确难以让子路信服的。子路说道:“老师假如你率领三军作战,你会选择谁一起呢?”子路眼巴巴的,希望老师说的是选择他。可是老师孔子怎么讲的呢,可是一点都不客气的。孔子说道:“徒手就敢打老虎的,不管河水有多深都敢趟过去的,这样死而无悔的人,我可不想选择的。我要选择面对重大事件的时候,还是要有敬畏和恐惧之心,但是却不退缩,能够周详的谋划而成功的人。”你看子路想表现,但是在自己老师那里碰了一鼻子灰的。虽然老师这么说,但是对自己的每个弟子都是很关心的。


  【原文】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


  【注释】孔子说道:“如果富贵是符合于道义的,那就是可以去追求的,虽然只是手执皮鞭为别人开路的低微的职位,我都甘愿去做的。如果不符合于道义,即使再高的职位,再多的权力,再丰厚的禄位,我都不屑一顾的,我只愿意安贫乐道,做我喜欢做的事情罢了。”孔子这么说并不是他有多清高哦,他愿意做卑微的官职的,只要能够符合于道义的,能够为百姓谋福祉就可以的。


  【原文】子之所慎:斋、战、疾。


  【注释】这句话好短哦,但其义也不简单的。孔子对以下三样事情很慎重对待:斋戒、战事和疾病。孔子要按照周礼那样来庄严的对待斋戒。这是发自内心的,不是别人看不到自己做什么就可以做的。君子慎独,非常的慎重的。斋戒的时候不近女色,不饮酒,不吃荤腥等。黄帝向广成子求道的时候,也是虔诚的斋戒的。雷公为黄帝的臣子,他向黄帝求医道也需要斋戒的。黄帝担心九针医术就会流散,子孙后代就不能继承下来。他想把九针传给雷公。黄帝说这可是先师再三告诫的,不能随便轻易地传授给别人,必须经过割臂歃血的盟誓才能传授。于是雷公很虔诚地斋宿三日后举行割臂歃血仪式。黄帝就把医学要道传授给他了。如此可见,古人对于子孙后代的恩德多么的深厚。我们没有能够继承岐伯九针医术,真是愧对祖先的。不继承还没有关系,反倒有许多人抨击中医,真是令人痛心的。孔子对于战事非常慎重,不是为了战而战。孙武这样的兵圣提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武这个字分开来是止戈,也就是止息干戈的。疾病为人生一大苦的,孔子生病了自己的弟子都在替他祈祷。弟子伯牛为了照料生麻风病的父亲,也被传染了。伯牛的亲人朋友都不理他,孔子刚从齐国回来就去探望他,还给他带去了伯牛渴求已久的乐曲《韶乐》。


  【原文】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注释】《韶》据说是舜帝时候的一组乐舞。舜帝是从尧帝那里禅让而得来的帝位,没有经历过任何的战事。所以《韶乐》中尽善尽美了,极具祥和之气。孔子到了齐国,听闻了这首乐曲之后,三月吃肉都不知道什么味道了。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就是这首乐曲整日的萦绕在孔子的周围,让孔子如痴如醉,所以也不知道美味的滋味如何了。由此可见孔子更加注重精神的享受的。孔子不由自主的说道:“我从来都没有想到,音乐竟然能够达到了这么迷人的地步的。”求道的贤人往往弹奏古琴修身养性的,当年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下嫁给舜的时候,还送了一把五弦古琴给他的。西晋初期竹林七贤的嵇康,被钟会和司马昭害死之前,在刑场上弹奏了一曲《广陵散》,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了。嵇康弹完救把琴放下叹息道,从前曾经有人要跟我学习《广陵散》,我都舍不得全部传授给的,如今《广陵散》也许真的失传了。


  【原文】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注释】冉有问道:“我们的老师孔子会不会辅佐现任的卫国国君呢?”当时现任的卫国国君为卫灵公的孙子。卫灵公的儿子由于谋杀南子,被驱逐出境了。卫灵公死后,就由卫灵公的孙子即位了。而卫灵公的儿子在晋国谋求要回国即位。这样父子相争这个王位,是非常有悖于礼法的,也是孔子看不起的。人家伯夷叔齐还主动的把王位让给自己的兄弟,吴太伯为了把王位让给周文王还三次辞让了王位。孔子可能打心底里想,卫国应该向这几个贤人学习一下,父子还相争到了这种地步。子贡回答冉有道:“嗯,我也不知道哦,不过我现在去问问老师的。”这两个弟子担心老师在卫国呆这么久,是不是想在这里做官了呢。子贡进去见了老师问道:“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回答道:“他们两个都是以前的贤人的。”子贡又接着问道:“他们两个有没有怨恨呢?”孔子回答道:“他们两个求仁而能够得仁,还有什么好怨恨的呢?”子贡这就出来了,他对冉有说道:“我已经打听清楚了,我们的老师不会留在这里辅佐现任的国君的。”你看子贡真是聪明人,拐弯抹角的就能够把老师的真实意图给套出来了。伯夷叔齐和卫国父子相争形成鲜明的对比,有一定的可比性,所以子贡选取伯夷叔齐来试探孔子的态度。


  【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释】孔子的弟子颜回安贫乐道,一箪食一瓢饮,身居陋巷,别人都很替他担心。可是颜回从来没有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开心的。你看师徒二人多么臭气相投呀。孔子在这里说:“吃着粗粮、喝着白开水、弯着胳膊当枕头,这样子简简单单的生活乐在其中了。如果不符合仁义而得到的富贵,我一点都不稀罕,离我非常的遥远,如同天上浮云一样。”孔子如果为了想得到富贵,那可是太容易的事情了。他周游列国之所以没有得到重用,是不希望和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罢了。不符合于大道的富贵,孔子是坚决不会接受的。孔子也勉励自己的弟子要重道义而轻富贵的。


  【原文】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注释】孔子晚年好《易》,韦编三绝。他最喜爱的一个弟子颜回很年轻的时候就能和他谈论《易》了。孔子也许在那里看得太入迷了,都忘记了时间了。孔子此时也许已经得道,要不也不会看得进去的。也许他在感叹,哎呀,原来当初老子所讲的道在这里呀。自己忙活了大半生的仁义,才发现这个是更高层次的东西呀。孔子说道:“假如再给我多活几年,从五十岁开始就学《易》的话,就不会浪费那么多时间了。”由此可见,求学的人不应止步于《论语》,学完这个应该早日步入《易》的殿堂,当然这是需要用一生去领悟的。


  【原文】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注释】俗话说雅俗共赏,雅和俗是相对的。孔子在讲这三种东西的时候使用的都是雅正之言。孔子是比较庄重和威严的,不能随随便便的。诗可以调理性情;书可以研讨如何为政;礼可以使得一切符合道义,符合秩序,这些都是日常要用到的。只有礼这里用执,是说每个人都要执守的,并不是用雅正之言来诵说就可以了的。学人在读先王典法的时候,必须要使用雅正之言,不可违背的。


  【原文】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注释】大家看到这个叶公也许会有个疑问,这个叶公是不是和叶公好龙那个是同一个呢?经过查阅资料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了。这个叶公,名字叫沈诸梁,字子高。封地在叶城那个地方,所以自称叶公的。叶公可是全世界姓叶的华人的始祖来的。他治水开田,还是很有政绩的。官也当了好大,当到了楚国的宰相。叶公从子路那里打听孔子这个人如何,子路可不敢随便评价自己的老师的。古代师道尊严,哪里能随便说自己的老师呢。孔子说道:“子路呀,你不妨这么告诉他的。孔子我这个人呀,发愤用功修学做学问求道的,甚至都忘记了吃饭喝水了。安贫乐道在做学问求道中,乐得悠闲自在忘记了世间的烦恼,也不知道自己不知不觉间变老了呢。”孔子在自嘲自己的,不过也是孔子自画像,比较客观的。


  【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注释】孔子自己评价自己的,孔子说道:“我可不是生而知之的,我只是好古之道而已,勤勉修学求古之道罢了。”孔子是不是很谦虚呢?的确是很谦虚,但是也是客观事实的。生而知之这个是很高的评价的。有些人是后天学习的,有些人是生而知之的,无师自通的。有没有生而知之这样的人呢,这个是有的。自性之中具足一切智慧的,不需要去学习,祖宗前辈全部都已经帮他读完了的,存在脑袋瓜中了。在孔子眼里,也许像颜回这样的可以称之为生而知之的。历史上鸠摩罗什这样的高人也许是生而知之的。孔子起码年轻的时候并没有得道,是后来不断地修学才得道的。至少孔子在向老子问礼的时候还是没有得道的,受到老子的点拨的。为什么孔子好古呢?孔子虽然到后来才得道,但是他还是知道如何得道的。《内经》中有一章叫上古天真论,在上古时期,人心比较淳朴,没有那么多物欲的遮蔽。有许多人能够保持天真无邪的状态。这个词语可不是那么容易达到的哦。并不是傻乎乎的卖萌就叫天真的,这个是很高的评价的。需要恢复到没有私欲的状态,恢复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这样的人才称之为真人。道家修行的目标也是修成真人的。此部经典不是谈论这方面的内容的,适当点到作为参考吧。


  【原文】子不语:怪、力、乱、神。


  【注释】后面会讲到孔子教四样东西,这里讲孔子不讲哪四样东西呢?这几个字连起来好熟悉的,听得比较多的,也就是怪力乱神之说的。孔子不讲这些东西的。怪就是妖魔鬼怪的,怪异的事情的,这样会蛊惑弟子的心,不能安心修学正道的。力为武力,也就是暴力的意思了,孔子教导自己的弟子要谨慎的谋划来对待事情,并不是使用蛮力的,面对事情的时候有几分敬畏和恐惧之心这是好的。乱为叛乱的,孔子教授自己的弟子对君主要忠诚,更别谈什么叛乱之事了,君主对臣下要以礼相待。对于个人来说,心为君,其它的百官。内心保持静定不乱。修持正道的,首先要管好自己的心,管好自己的身,不要去追求物欲搞乱了自己。孔子更不会教导自己的弟子去浑水摸鱼的。春秋战国正是群雄逐鹿的时候,孔子不会教导自己的弟子去做弱肉强食的事情,不崇尚武力倚强凌弱。孔子教导自己的弟子对弱者要有仁爱之心的。神就是神灵的,孔子教授自己的弟子对鬼神神灵要有敬畏之心,但是敬而远之,不被鬼神这些学说所迷惑的。此部经典中说到,子路看到老师生病了,专门为老师祈祷。可是孔子却说,你这么祈祷没有多大用处的,我其实一直都在祈祷的。孔子持之于恒的去做符合道义的事情,这就是最好的祈祷,孔子知道这样做就可以了的。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释】这句话非常有名的了,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了。孔子说道:“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人能够成为我的老师,也会有我需要学习的东西。如果对方比较贤善的地方,我就学习;对方的缺点,我就作为参考的镜子来进行改正。”这里只是解释主要的意思的,并没有逐字的进行翻译的。三人在一起,如果只是这几个人还好,如果这几个人迷失了大道,还可以叫醒他们。如果举世都迷失了,如何能够唤醒得了呢。也难怪老子当时会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了。他看到天道如此,需要经历此磨难才能恢复太平。


  【原文】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注释】孔子在宋国的时候,他在大树下给弟子们讲礼,司马向魋(由于是宋桓公的后代,也称之为桓魋)追过来要杀掉孔子。这个人的弟弟也是孔子的学生。他的弟弟曾经很伤心难过的说,自己没有兄弟了。其它的弟子就安慰他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不要担心的。孔子离开的时候,弟子们希望他走的快些,孔子就说了这句话。孔子说道:“上天降了盛德在我的身上了,桓魋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孔子相信老天会帮助他的,他在这个世上的使命还没有完成的。


  【原文】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注释】孔子说道:“你们这些学生呀,以为我在传授的时候有所隐瞒,有什么东西没有跟你们讲马?我真的没有什么隐瞒的,我行道做学问都告诉你们了的,这是我孔丘传道授业解惑的特点的。”孔子注重启发教育,重身教不注重言传。在此部经典的其它地方说到,弟子们做学问不到愤懑的时候,就不点拨启发他们,再让他们闷一会的。这样大疑就有大悟,小疑就有小悟的。正所谓正法眼藏,也许孔子把所有的载道的文字都告诉给学生了,但是也许学生还是不能领悟的。得道的人和没得道的人之间也许就像隔着一层纸的。颜回心里应该是很明白孔子的,因为颜回已经得道了的。


  【原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注释】这句话好简短,但是也不好解释的哦。孔子教授弟子四方面的内容:第一是经文,如果不从古圣先贤留下的经典中找到入道方法,要修学求道是不容易的事情了;第二是行道,也就是不光注重知,特别注重行,知道大道也是不容易的事情,但是要持之于恒的去做,去求道这个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加重要;第三是忠,忠于自己的良知,忠于自己的邦国和君主,君主待臣下应该是以礼相待,而臣下待君主应该是忠诚的;第四是信,要讲求信义和诚信的,人无信不立,如果没有信,如何立足呢?


  【原文】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无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注释】孔子说道:“我现在要见到个圣人,也真是不容易了的。至于能不能见到圣人我也不强求了,只要能够见到君子已经可以了。”孔子在感叹人心不古的,当然是盼望邦国之中有越多圣贤君子最好了。孔子说道:“至于能不能见到善人我也不强求了,如果能够有恒心坚持去做善事,有恒心去修学求道的人就不错了。现在有许多人都是明明没有又装作有,明明虚空的装作盈满的,明明是贫穷的却打肿脸充胖子装作富有,这样的人我想很难有什么恒心去做善事,去修学求道的。”


  【原文】子钓而不纲、弋而不射宿。


  【注释】弟子记录孔子的钓鱼和射猎的情况。孔子去钓鱼从来不会使用大绳子来钓鱼,不会在上面挂许多的钓钩。孔子一次只会用一根钓竿,放一只钓钩。孔子在用带绳子的箭来射鸟的时候,从来不射在窝里歇息的鸟儿,只射飞鸟的。这虽然是小事,但是却能够体现孔子的仁爱之心。虽然他也去钓鱼和打猎,但是还是取之有度的。


  【原文】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注释】孔子说道:“世上大概也有这么一种人,没有真正的智慧而妄自造作,可是我不是这样的人的。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会不懂装懂的。我会多听听别人如何讲,如果为善言我就依照去做了。不仅多听也要多走多看的,多加辨别的。这样所得到的,只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了。”孔子最推崇的就是生而知之了,无师自通的。也许颜回就是这种生而知之的,告诉他一隅就能够知道其它三隅的吧。年纪轻轻也许水平就超过了孔子了的。也许有许多聪明人,自以为聪明,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有智慧的人未必就很博学,博学的人未必就很有智慧的。但是如果有真智慧的人,就能够圆融通达了。


  【原文】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注释】互乡这个地方的人很难能够听得进孔子的教诲。孔子和他们说不上几句话,话不投机半句多了。可是还是有一个童子受到了孔子的接见的。弟子们都觉得非常的疑惑的,老师怎么会见他呢?孔子说道:“我见他是为了肯定他的进步的,不是肯定他的退步的,这又什么不可以的呢?别人清洁自己身上的缺点而取得进步,我这是肯定他清除自己身上的缺点而取得的进步,我们不能老抓住以前的辫子不放的,以前的事情就不必要计较了的。”那个地方的民风是不太好感化,但是并不是代表着所有人都是那样的。这个少年一心向善,想得到老师的教诲,孔子就给予鼓励的。


  【原文】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注释】这一句虽然短,但是却有孔子关于仁的说法。孔子说道:“仁离我们很远吗?如果我想仁,仁就会在我身边了,也能达到仁的。”正所谓道不远人,人自远;道不迷人,人自迷的。仁不远人,人自远,也是一样的道理。仁为克尽物欲,使得内心有盛德。孔子勉励弟子和世人不要感觉仁是虚无玄妙的东西,还是可以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道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我们的生活,仁也是在日常生活之中。修学求道看自己是否能够精进的去做,去修行。如果能够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决心,持之于恒去做,要达到仁并不难的。


  【原文】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娶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注释】陈国的司寇官陈司败问孔子道:“鲁昭公知礼吗?”孔子丝毫没有犹豫的,作为鲁国的臣民,理当维护鲁国的荣誉来的。孔子回答道:“知礼的。”鲁国为周公姬旦的封国,理应是继承周礼最好的地方了。孔子走了以后,这个司寇可不会那么轻易放过的,就给孔子的弟子巫马期做了个揖问道:“都听说君子不偏袒朋党,可是君子却有所偏袒了,你怎么看呢?鲁昭公娶了吴国的女子做夫人,都是同姓的人,称之为吴孟子。刚才你的老师孔子说国君知礼,这难道是知礼的做法吗?”吴国的创立人为吴太伯,也就是周文王的父亲的哥哥了。本来吴太伯可以继承王位的,他非常的仁德,三次让位于周文王,来到南方创立了吴国。由于鲁国和吴国都是姬姓的后人,所以说是同姓。弟子巫马期听这个司寇这么说了以后,就回来如实的告诉了自己的老师。孔子说道:“孔丘我还是比较幸运的,一旦有过失,别人马上就知道提醒我了。”孔子还是比较欣慰的,他也许在苦笑吧。自己的确为了君臣之义在偏袒自己的国君。他说假话也是为了国之大义的,也顾不得什么小节的。所以作为国君为了自己的臣民比较好做一点,还是要好好的修养自己的德行,不要有失的。


  【原文】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注释】孔子弟子记载他关于乐的一些事迹。孔子在和别人一起唱歌的时候,如果别人唱的好,必定要请对方重新在唱一遍,他跟着学习的。大家看孔子不仅是好为人师,诲人不倦,他也能够很谦逊的向别人学习的。老师尚且如此谦虚好学,作为孔子的弟子更要谦逊的了。


  【原文】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注释】这一句跟后一句还是比较连贯的,孔子做学问求道比较谦逊。其实并不是孔子多么谦逊而是他能够有自知之明罢了。苏格拉底说,许多聪明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他只是知道自己的无知之处罢了。如孔子、苏格拉底这样的圣哲能够真正的认识自己,才变得格外谦逊起来。孔子说道:“经文和典籍我尚且可以勉强赶得上别人,但也没有能够超过别人的。至于践行君子之道,我还是没有能够做到心有所得。德为执守于道而心有所得。”孔子虽然是谦逊,但是他早年的时候也许还是有个求道悟道的过程的。他曾经问礼于老子。也曾经发过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样的感慨。当然孔子为圣人,非常人可比了。


  【原文】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之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注释】公西华,也就是公西赤,他有很出色的外交才能,此部经典里面还有其它关于他的文字。孔子说道:“别人把我当做圣人和仁者看待,我怎么敢当呢?我只是执守天道不敢有丝毫懈怠,修行德行不敢做什么恶事,传道授业解惑教授弟子学问从来都不觉得劳倦罢了。充其量只能说我做到这些罢了,怎么敢说是圣人和仁者呢?”公西赤看到自己的老师如此自谦,看不下去了。他说道:“老师您能够这么做,也正是弟子学不到的。”言外之意,公西赤对自己的老师非常的恭敬。老师有如此高的修为,还能如此的谦逊,弟子很难望其项背。这里为了更好的理解,并没有完全的根据字面来进行解释的。


  【原文】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注释】《诔》文这个字好陌生哦,也许有许多人包括我在内不认识这个字。《诔》文是写来面对神灵祈祷的文章,当然这里子路写的应该是有关于孔子的生平的。孔子生病了,子路请求给孔子祈祷。孔子说道:“祈祷果真有用吗?”子路很担心自己老师的疾病,其尊师的心可见一斑。他就想把自己老师一生所做的善行都告诉天地神灵,就会保佑孔子了。自己的老师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呢,如果老师走了,这些弟子该怎么办呢?子路说道:“我已经在祷文中把你的德行都告诉神灵了,应该会有用的吧?”孔子说道:“我早就在日常生活中祈祷很久了。”孔子给自己的弟子讲,对鬼神是敬而远之。不会可以去侵犯鬼神,保持恭敬心,但是不迷信于鬼神。孔子认为自己众善奉行,无愧于心,日常所做的事情就是向上天最真的祈祷。无须临时去抱佛脚。相反的有许多坏人,平时坏事干尽了,到了遭殃的时候,果报降临的时候,惊慌失措赶紧去祈求神灵了。当然神灵并不是不接纳坏人的忏悔,而是真的是要忏悔,不是遭殃的时候忏悔,过后又抛诸脑后去做坏事去了。


  【原文】子曰:“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


  【注释】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里孔子就说奢和俭的事情。孔子说道:“如果奢侈惯了就会傲慢不谦逊;如果俭约惯了,虽然显得保守一点,但是这样比较慎重。与其不谦逊,不如保守慎重一点为好。”孔子教导自己的弟子要克除物欲,戒除奢侈。如果身居高位,有权有财,难免就会升起傲慢的心理。孔子知道自己所教授的许多弟子,也许将来都会为政,就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弟子也许不知道为政的凶险,务必要谨慎低调为是,稍有不慎就会引来杀身之祸。如果有傲慢的心态,就会居功自傲,有了功劳不会让给别人,就会树敌过多了。


  【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注释】孔子在这里说君子和小人。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呢?博文强识而能够懂得谦让有礼,坚持善行而精进勤勉不懈怠,可以称之为君子了。当然君子各人有不同的说法,总之富有德行的,有大心的人可以称之为君子了。小人有小心,大人有大心,大人可以称之为君子。那什么是大心,什么是小心呢?这个心哪比较难解释了,需要去实证而不是逗留在文字表面了。佛家最短的经典为《心经》,王阳明和陆九渊的心学,这都指向于心。如果能够把心弄明白也就得道了哦。这个大心呀,心本来无所不包的,佛家讲万法唯心造,可是由于被物欲的遮蔽,就割裂成了一个个自我的小心了。小心只关注自己的私欲,看不到别人了。所以佛家说发大菩提心,要证得大道的。这里是讲儒家的东西,就不在这里讲这么多这些东西了。不过儒释道都是中华文化的根本来的,我觉得不必避讳的。什么是君子就经常坦坦荡荡的呢?为什么小人就常常忧愁悲苦的样子呢?正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如果做了善事就能够心安理得,内心比较安宁。如果做了恶事,心里就会不安。做了恶事,还担心别人会报复自己呢,也担心恶事会被人知晓,所以寝食难安,就难免忧愁了。小人想的都是自己的私欲能否得到满足,人的欲壑难填,如何能够满足得了呢?君子则不同,能够安贫乐道,就比较安乐了。孔子说道:“君子坦坦荡荡的,比较安详平和;小人常常忧愁悲苦和担心的样子。”


  【原文】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注释】弟子记载孔子的体现的性格是这样的:孔子温和而不会过于严厉,威严而不会过于凶猛,恭敬而又安详。性格对于自性而言是每个人都一样的,只是由于后天的物欲格除自性,所以形成了各自鲜明的性格。孔子的自性可以说是保存的相当好的,能够保持中庸,不偏不倚,中和之至。温和的对待别人,就让别人有种可以亲近的感觉,如沐春风,老师教授的内容弟子也更愿意接受。如果太过于温和,而要求不严,也不能够带出好的弟子。正所谓严师出高徒。孔子举手投足合乎礼,富有威仪,让人看见了就会生起敬意,但是又不会过于威猛,拒人于千里之外。对君主恭敬,对别人恭敬,但是不会过了头。如果一味的恭敬,不管别人对错都恭敬,那也是懦弱和退缩的一种行为,甚至于谄媚。如果只是恭敬,就担心自己是不是做的不好呀,内心就会不安了。孔子找到了大道所在,内心无比的安定。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