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增城:“六个聚焦”推动乡村振兴见实效
详细内容

增城:“六个聚焦”推动乡村振兴见实效

时间:2023-03-02     人气:508     来源:增城日报     作者:
概述:......

  正果师爷山慢直播点位正式上线央视网“直播中国”平台、增江大埔围村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增城迟菜心登上“央视新闻”……连日来,增城乡村美景、美食等接连登上央视平台,让全国观众领略到增城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极具特色的农产品,也感受到增城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的显著成效。

  去年以来,增城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六聚焦六推动”促进粮食安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民增收等重点工作落地落实,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

  数据显示,2022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3亿元,同比增长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35元,同比增长6.6%。与此同时,增城区乡村振兴有关工作还获得全国、省、市多项荣誉。其中,在全市2021年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排名第一,荣获“2021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等称号;“增科新选丝苗1号”成为农业农村部授权品种,增城荔枝入列首批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经验被农业农村部作为全国六个典型范例之一推广;乡村产业发展工作入选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的地方实践范例并在全国推广;入选国家2023年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督查激励名单(全省唯一入选的地区)。

205.png

当前,朱村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油菜花盛开,吸引众多市民群众前去游玩

  聚焦党建引领  筑牢基层组织根基

  去年,增城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10个专项工作组,组建乡村建设工作专班,制定区镇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清单,健全“一线总指挥”统筹谋划、“一线施工队长”推进实施、“一线作战班长”参与执行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推进乡村振兴有效实施。同时,强化政策支撑,制定实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方案、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穗农奔富”行动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30多个,形成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1+N”政策体系,让乡村振兴工作有章可循。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增城区选优配强干部队伍,派出59名优秀干部到镇街任职或担任重点村第一书记,选(提)拔镇街基层干部、“三农”干部82人,统筹安排56名选调生到一线“墩苗”,形成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

  增城区还强化资源要素保障。2022年以来,区财政投入乡村振兴项目资金48.21亿元、增长2.36%;使用约400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切实保障乡村振兴用地需求。

  聚焦粮食安全  全力抓好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关乎国运民生。去年,增城区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逐级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落实落细强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

  2022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5.58万亩,产量5.5万吨,分别增长2.2%、2.8%,实现2018年以来“四连增”;投入强农惠农政策支持资金9227万元,惠及农户近14万户(其中惠及种粮大户377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25家。

  同时,增城区稳步推进高标农田建设,积极创建全省“数字农田”示范项目,创新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方法。去年7月,增城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获广州市政府督查激励。

  聚焦产业发展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去年,增城区强化产业园示范带动,推动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和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档升级,构建增城丝苗米、增城荔枝、增城迟菜心、特色水果、供港蔬菜五个农业产业支柱;累计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38家,数量位列全省各区县首位。值得一提的是,打造出以“小特产”推动“大发展”的增城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入选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的地方实践范例,并在全国推广。

  产业发展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去年,增城区丝苗米、荔枝、蔬菜和特色水果预计总产值78.17亿元,同比增长2.98%,5个产业园联农带农14490户、28593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7万元(相比建园前增长32%)。

  品牌影响力是产业发展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增城区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推动增城荔枝入选首批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朱村街和增江街白湖村、联益村等1镇(街)7村分别被评为2022年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专业村。

  聚焦生态宜居  塑造乡村振兴“新风貌”

  去年,增城区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村庄清洁行动,持续巩固提升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人居环境共建共管共享。同时,全面提升乡村风貌,新建“四小园”936个,累计创建5200个,村容村貌得到整体提升。

  增城区还全力推进27条新乡村示范带建设。其中时光穗稻、白水仙瀑、碧水银滩等4条精品新乡村示范带建设成效显著,引入86家企业、撬动社会资本约103.37亿元参与新乡村示范带建设。

  为推动“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增城区全面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创新发展民宿经济、露营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构建“一村一韵、一带一景”美丽格局。去年增江大埔围村被列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是广州唯一入选的乡村代表。

  聚焦“三治融合”  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构建“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去年,增城区大力创新乡村治理方式,试点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乡贤牌”,在新塘镇瓜岭村、增江街大埔围村、仙村镇西南村设立“文明积分超市”,以“小积分”撬动“大文明”。

  为深化法治乡村建设,增城区大力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推行“一镇(街)一法律团队”组团服务模式,成立全省首个法治乡村工作室,宁西石迳村等12个村被评为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另外,增城区强化乡村人才支撑,实施返乡创业“燕归巢”工程,吸引831名乡贤返乡创业,带动农户13368户,建成区级人才驿站1个、镇街人才驿站13个。值得关注的是,回乡创业新农人沈燕芬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示范引领一批年轻人争做新农人。

  聚焦农村改革  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为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城区以实施“穗农奔富”行动为抓手,创新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探索完善农村农民资源入股参与新农企经营机制,确保农民有土地租金收入的前提下,充分享受产业增值收益。去年,全区新增申报土地规模流转财政补助的耕地(含鱼塘)面积7.77万亩,比2021年增长8.68%,申报补助金额6366.25万元。

  为守牢村民的“钱袋子”,增城区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修订出台《增城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办法》《增城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建立健全村社账财镇街“双代管”、用款申请审核、财务开支层级审批、民主理财分层次讨论、财务公开和集体资产分级交易等制度,逐步形成权责明确、管理民主、监督到位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运行机制。去年9月,新塘镇完成全区首宗试点集体资产网上竞投项目,资产租金溢价率达196.12%,实现农村集体资产线上交易“开门红”,让农村集体增益、农民增收。

  今年增城区将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聚焦加强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等重大任务,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区,为广州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作出增城贡献。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