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州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暨广州地区春运工作总结会召开
抓投资、稳行业、促发展
奋楫争先勇当广州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
2月28日,2023年广州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暨广州地区春运工作总结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广州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全会精神、省市两会精神和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总结2022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和2023年广州地区春运工作,部署2023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副市长赖志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以视频形式开至各区。市直有关部门、各区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驻穗企业等相关负责同志参加。
到发旅客超3340万人次,广州春运圆满收官,打造“平安、健康、便捷、舒畅”超级春运
南国春潮涌,枢纽人气足。随着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市民探亲、旅游等出行需求逐步增加,跨区域人员流动性加速释放,春运客流从低位运行加快反弹。持续的客流高峰、南站加开的夜间天窗期列车、各大客运站场陆续恢复的停运班线……种种迹象昭示着广州这一“春运大市”的人气复苏,广州交通奋进在高质量发展的春天里。
今年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个春运,广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郑州东站调度春运工作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各项工作,总体实现“平安、健康、便捷、舒畅”的春运目标。
客流大幅上升,南站单日到达创新高——铁路、公路、民航、水路等4种交通方式累计到发旅客3343.9万人次,比上年春运同期增长22%,已恢复到2019年春运的近7成水平。其中铁路和民航旅客量比上年春运同期分别增长25.9%、36.3%,尤其广州南站1月27日(正月初六)到达旅客43万人次、开行列车1148列,两项指标均刷新南站的历史记录。
路网运行顺畅,自驾出行明显增加——春运期间出入市域高速路的车流量为7612.6万辆,比上年春运期间上升9.6%,高速路网整体运行秩序正常,未发生严重拥堵情况。
抓投资、稳行业、促发展,奋楫争先勇当广州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广州市交通运输系统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奋斗姿态,创新性抓好中央和省市交通运输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为广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展现更强交通担当,作出更新交通作为,贡献更大交通力量。
抓项目、保增长,不断巩固提升广州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和能级
推动《南沙方案》落地落实,打造南沙重大战略性平台。基础设施“硬联通”方面,重点加快推进南中高速、狮子洋通道等道路交通项目建设,力争3月底前开工南珠中城际铁路,黄埔至南沙东部快速通道(南沙段)在6月底开工。积极支持南沙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力争南珠中城际二十涌站与南沙大型城市综合体同步建成开通,增加广深港高铁经停庆盛站班次,加大土地、资金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素保障。规则机制“软联通”方面,大力支持南沙区做好自动驾驶测试和示范工作,积极探索道路运输行业转转型升级,抢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地。打造高效率的交通出行环境,推进庆盛国家级自动驾驶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范围,组织做好并稳步扩大自动驾驶混行试点工作。
推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构建更加便捷高效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交通兴则百业兴,交通畅则百业旺。“大交通”全面发力,上档升级。今年广州市确立全年投资过万亿的目标,强化项目为王的工作导向,全力以赴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推动交通项目加快落地。高标准推进广州航空客货运“双枢纽”、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加快白云机场三期建设及征拆安置,加快建成南沙港区粮食及通用码头、广州港桂山锚地扩建工程,加快推进南沙港区五期、广州港20万吨级航道等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建成开通广汕高铁、白云站、广佛南环、佛莞城际、新白广城际、地铁5号线东延段、7号线二期等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广州站至广州南站联络线。
抓改革、保通畅,不断提升交通运输服务管理水平
支持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聚合发展、打造优势品牌。探索建立道路运输及相关服务行业的企业监测预警机制,探索推进班车客运和包车客运融合发展改革试点,进一步发展和规范互联网客运。统筹抓好广州东部枢纽规划建设,落实好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广州国际物流产业枢纽)等一批物流产业项目。稳步巩固提升寄递业务量“百亿件”城市规模,深化创建“中国快递示范城市”。深化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推动交通运输能源资源节约,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认真总结2023年春运经验做法,组织做好清明、五一、中秋、国庆等重大节假日的运输保障。
抓民生、保安全,不断推进实现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
将公共交通作为“民生工程”持续推进,研究制定新形势下公交行业补贴机制,继续在优化公交补贴政策、支持企业资源挖潜和客流提升等方面细化研究措施,拓展实现全市公交车开展数字人民币支付试点,让市民乘车更加方便。借鉴国内外交通治理成熟经验,选取试点区域开展畅通交通微循环治理。深化“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完善农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公交运邮”“乡村客货邮服务站点建设”等创新试点工作。深入推动交通大数据共享应用,加强数据挖掘建模与分析服务,持续推进交通视频智能化应用,升级打造智慧交通系统。坚持底线思维,防事故、除隐患、促稳定,加强行业监管、督导检查和执法力度,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抓实抓细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守好交通行业安全生产防线。

3月2日,畜牧兽医屠管处陪同市构建穗港赛马产业经济圈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到从化区国际赛马发展中心项目、马主题体育文旅世界和从化赛马训练场开展马产业发展专题调研。
畜牧兽医屠管处负责同志就从化无疫区区域化管理及维护情况向参加调研的领导和有关同志作了详细介绍,并就马匹进出无疫区相关检疫监管规定和检疫隔离场设置情况作了重点说明。我市动物防疫工作将充分发挥基础支撑作用,保障从化无疫区维持无疫状态,助力我市马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3月3日,市水务局局长姚汉钟带队调研番禺区水环境治理工作。市河长办下沉工作组组长喻细明,番禺区副区长陈建任,区有关部门、属地镇街相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到中部净水厂(二期)、前锋中部流域第一批排水单元配套公共管网完善及改造工程和丹山河禺山截污闸察看现场,听取相关单位介绍项目进展情况。
姚汉钟同志提出三点要求,一是高标准开展规划和前期工作。落实“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的理念,以污水收集处理为目标,抓好源头截污和清污分流,避免“先污染后治理”,重点做好排水单元达标和村居雨污分流工作;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厂管对接,保证进厂水量,协同发挥效益;二是严要求把好安全质量关。设计和施工单位要做好沟通衔接,及时发现、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坚决落实各项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尤其是地下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和夜间施工,既要按期推进,也要安全高质,避免扰民;进入收尾阶段的项目要重视“最后一厘米”工作,干一个成一个,确保发挥效益;三是大力度开展宣传工作。治水工程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具有强大的土地价值和环境价值,能够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在开展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同时也要做好宣传,让更多市民群众主动关心、支持治水工作。
调研现场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