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全国人大代表顺利抵京
3月3日下午,迎着和煦的春风,在粤全国人大代表乘机顺利抵达北京,出席即将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肩负全省人民的重托和信任,他们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依法行使职权,为民代言、履职尽责。
记者从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了解到,在广东省选出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首次当选的代表占比为80.47%。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成为在粤全国人大代表共同关注的焦点。
代表构成
首次当选的代表达136名
记者从省人大常委会了解到,广东省共选举出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69名。其中,中央提名在广东省选举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1名,在粤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58名。首次当选的代表达136名,占比80.47%。
另外,一线工人代表、农民代表、专业技术人员代表、少数民族代表和妇女代表比上一届有所增加。其中,工人代表22名,农民代表18名,专业技术人员代表32名,少数民族代表8名,妇女代表50名。
聚焦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高质量发展也是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多名新一届在粤全国人大代表发挥专业所长,将履职目光聚焦在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上。比如,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陈海仪拟领衔提出关于对灵活就业的新业态劳动者进行劳动立法的议案;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会长黄西勤拟领衔提出关于制定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法的议案;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冯兴亚认为要多措并举提升国产芯片应用率,建言推动我国汽车芯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记者梳理发现,多名代表将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建言献策。比如,全国人大代表,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拟提出关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要素便捷流动、高效融合,加速中医药国际化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林蓝呼吁粤港澳三地共促美术高质量发展,以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全国人大代表、肇庆市怀集县连麦镇长岗村种养专业户徐建贤提出应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人才特区,加速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教育、医疗、养老等“接地气”的民生话题,同样是代表口中的高频词。比如,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荔湾区金花街蟠虬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区燕明拟提出关于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高质量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等2件建议。
据介绍,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广东代表团共提出议案28件,领衔代表9名,联名代表1025人次;提交建议642件,较上一年增加65件,领衔代表124名,数量创历史新高。
代表所提建议,涉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前沿领域、关键环节、基础性问题,重点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攻关“卡脖子”技术、提高国际化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区域协同发展、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等话题,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采纳,有的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年度重点督办建议,有的则被承办单位给予肯定并吸纳所提意见,出台相关的政策和具体措施。
代表提出的议案推动了国家相关领域立法工作的开展。其中,分别交由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审议9件,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审议5件,财政经济委员会审议11件,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审议1件,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审议2件。2022年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同年12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分别表决通过了有关委员会对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抓投资、稳行业、促发展
奋楫争先勇当广州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
2月28日,2023年广州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暨广州地区春运工作总结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广州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全会精神、省市两会精神和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总结2022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和2023年广州地区春运工作,部署2023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副市长赖志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以视频形式开至各区。市直有关部门、各区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驻穗企业等相关负责同志参加。
到发旅客超3340万人次,广州春运圆满收官,打造“平安、健康、便捷、舒畅”超级春运
南国春潮涌,枢纽人气足。随着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市民探亲、旅游等出行需求逐步增加,跨区域人员流动性加速释放,春运客流从低位运行加快反弹。持续的客流高峰、南站加开的夜间天窗期列车、各大客运站场陆续恢复的停运班线……种种迹象昭示着广州这一“春运大市”的人气复苏,广州交通奋进在高质量发展的春天里。
今年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个春运,广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郑州东站调度春运工作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各项工作,总体实现“平安、健康、便捷、舒畅”的春运目标。
客流大幅上升,南站单日到达创新高——铁路、公路、民航、水路等4种交通方式累计到发旅客3343.9万人次,比上年春运同期增长22%,已恢复到2019年春运的近7成水平。其中铁路和民航旅客量比上年春运同期分别增长25.9%、36.3%,尤其广州南站1月27日(正月初六)到达旅客43万人次、开行列车1148列,两项指标均刷新南站的历史记录。
路网运行顺畅,自驾出行明显增加——春运期间出入市域高速路的车流量为7612.6万辆,比上年春运期间上升9.6%,高速路网整体运行秩序正常,未发生严重拥堵情况。
抓投资、稳行业、促发展,奋楫争先勇当广州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广州市交通运输系统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奋斗姿态,创新性抓好中央和省市交通运输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为广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展现更强交通担当,作出更新交通作为,贡献更大交通力量。
抓项目、保增长,不断巩固提升广州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和能级
推动《南沙方案》落地落实,打造南沙重大战略性平台。基础设施“硬联通”方面,重点加快推进南中高速、狮子洋通道等道路交通项目建设,力争3月底前开工南珠中城际铁路,黄埔至南沙东部快速通道(南沙段)在6月底开工。积极支持南沙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力争南珠中城际二十涌站与南沙大型城市综合体同步建成开通,增加广深港高铁经停庆盛站班次,加大土地、资金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素保障。规则机制“软联通”方面,大力支持南沙区做好自动驾驶测试和示范工作,积极探索道路运输行业转转型升级,抢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地。打造高效率的交通出行环境,推进庆盛国家级自动驾驶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范围,组织做好并稳步扩大自动驾驶混行试点工作。
推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构建更加便捷高效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交通兴则百业兴,交通畅则百业旺。“大交通”全面发力,上档升级。今年广州市确立全年投资过万亿的目标,强化项目为王的工作导向,全力以赴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推动交通项目加快落地。高标准推进广州航空客货运“双枢纽”、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加快白云机场三期建设及征拆安置,加快建成南沙港区粮食及通用码头、广州港桂山锚地扩建工程,加快推进南沙港区五期、广州港20万吨级航道等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建成开通广汕高铁、白云站、广佛南环、佛莞城际、新白广城际、地铁5号线东延段、7号线二期等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广州站至广州南站联络线。
抓改革、保通畅,不断提升交通运输服务管理水平
支持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聚合发展、打造优势品牌。探索建立道路运输及相关服务行业的企业监测预警机制,探索推进班车客运和包车客运融合发展改革试点,进一步发展和规范互联网客运。统筹抓好广州东部枢纽规划建设,落实好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广州国际物流产业枢纽)等一批物流产业项目。稳步巩固提升寄递业务量“百亿件”城市规模,深化创建“中国快递示范城市”。深化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推动交通运输能源资源节约,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认真总结2023年春运经验做法,组织做好清明、五一、中秋、国庆等重大节假日的运输保障。
抓民生、保安全,不断推进实现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
将公共交通作为“民生工程”持续推进,研究制定新形势下公交行业补贴机制,继续在优化公交补贴政策、支持企业资源挖潜和客流提升等方面细化研究措施,拓展实现全市公交车开展数字人民币支付试点,让市民乘车更加方便。借鉴国内外交通治理成熟经验,选取试点区域开展畅通交通微循环治理。深化“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完善农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公交运邮”“乡村客货邮服务站点建设”等创新试点工作。深入推动交通大数据共享应用,加强数据挖掘建模与分析服务,持续推进交通视频智能化应用,升级打造智慧交通系统。坚持底线思维,防事故、除隐患、促稳定,加强行业监管、督导检查和执法力度,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抓实抓细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守好交通行业安全生产防线。
标清不能播放,切换为高清

3月1日,由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广州市商务局联合主办的“广聚群链 湾区启航”产业链供需对接深度行(香港站)暨第九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大湾区产业链合作分会场在香港举行。
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高裕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陈百里出席活动并致辞,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发表视频致辞。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黄星耀、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吴炳祥、广州市南沙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姜俊分别作主旨发言和推介。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欧鸽、广州市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邢桦,穗港两地相关政府部门代表,穗港两地约200家企业、商协会及科研院校等代表参加活动。
代表团还走访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香港科技园等,了解香港高新产业的发展历程及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加强交流对接,促进两地科技创新和产业项目合作。
同期,由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的“智汇工信 才聚广州”产业人才专场招聘香港站活动在香港理工大学举行,活动围绕制造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组织广药集团、视源电子、树根互联等广州重点企事业单位,瞄准香港高校优势专业,开展产学研对接合作,着力解决我市重点产业引才用才需求,现场300多名香港高校学子参加招聘活动,反响十分热烈。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