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水利局组织开展广东省北江大堤加固达标工程竣工佛山段移民安置初验工作
4月25日,市水利局在三水区西南街道组织开展了广东省北江大堤加固达标工程竣工佛山段移民安置初验工作,移民安置初验委员会由市水利局总工程师杨晓明担任委员会主任,广东省北江流域管理局、南海区政府、三水区政府代表担任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水利厅移民处、市直其他有关单位代表担任验收委员会委员。按照初验工作安排,上午先进行移民安置初验小组验收,下午进行移民安置初验验收。
上午,移民安置初验委员会成立的3个验收小组通过咨询相关人员、查阅相关档案资料等方式,分别对北江大堤加固达标工程佛山段的移民安置情况、专项设施迁建情况、移民资金使用情况和档案管理情况进行验收。
下午,移民安置初验委员会首先观看广东省北江大堤加固达标工程佛山段移民安置的影像资料,分别听取了市水利局移民安置初验工作准备情况汇报;南海区、三水区政府移民安置实施工作情况汇报;设计单位、监督评估单位、项目法人的移民安置工作汇报以及验收小组和专家的验收建议和意见。讨论并通过了移民安置初验报告。
初验委员会一致认为:北江大堤加固达标工程竣工佛山段移民安置工作圆满完成,达到规程规范的验收条件和要求,同意通过工程竣工佛山段移民安置初验。
北江大堤是国家一级堤防,是广东省最重要的堤防,是广州市及珠三角地区北面的防洪屏障。其位于北江下游左岸,北起清远市石角镇骑背岭,沿北江支流大燕河及北江干流南下,经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佛山市三水区大塘镇、芦苞镇、乐平镇、西南镇(街)至南海区的狮山镇止,干堤全长64.346公里(包括遥堤2.06公里),沿线分布有穿堤涵闸15座,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堤防工程级别为1级。北江大堤佛山堤段(桩号17+176~62+286,佛山段)加固达标工程项目是广东省北江大堤加固达标工程的组成部分,项目位于佛山市南海区、三水区境内。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4月27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一起来看——
Q:今年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A:
一是激励企业吸纳。企业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我们将延续实施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政策,政策对象由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扩展到离校两年内未就业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享受主体由中小微企业扩展到各类企业。同时,将延续实施国有企业一次性增人增资政策,支持国有企业扩大招聘规模。
二是支持基层就业。基层是毕业生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我们将积极拓宽基层就业空间,稳定“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招募规模,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工作。同时,对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老工业基地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学费补偿、高定工资等支持政策。
三是稳定公共岗位。公共部门岗位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重要支持。公共部门要带头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挖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岗位存量,加大补员力度,稳定招录、招聘高校毕业生规模,合理确定招录、招聘时间。
四是促进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毕业生是创业创新的有生力量。我们将支持毕业生等群体创业,从事创意经济、个性化定制化文化业态等特色经营。对创业毕业生,按规定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简化担保手续,对符合条件的落实免除反担保的要求。同时,对灵活就业毕业生,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措施,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并给予社会保险补贴支持,提高灵活就业保障水平。
五是扩大见习规模。就业见习是增强毕业生实践经验的重要手段。我们将实施2023年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重点开发一批科研类、技能类、管理类岗位,推出一批示范性岗位。对吸纳就业见习的单位给予见习补贴,对见习期未满与见习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给予剩余期限见习补贴。
近期,我们还启动了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推进计划,推出了十项具体行动,集中力量挖掘就业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服务、做好困难托底帮扶、强化就业观念引导。
Q:有哪些扩岗激励措施来更大程度调动企业用人的积极性?
A:
这次稳就业文件又作出了专门安排,要求打出“降、贷、返、补、提”等政策组合拳,倾斜支持吸纳就业多的行业企业,更好激发企业活力,稳定就业存量、扩大就业增量。
降,就是将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延续实施至2024年底,助力企业降低用工成本、更多吸纳就业,预计年均减负约1800亿元。
贷,就是用好创业担保贷款、稳岗扩岗贷款,解决企业融资需求。对当年新招用符合条件人员达到一定比例的小微企业,可发放最高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对吸纳就业多、稳岗效果好且用工规范的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支持金融机构优化审批流程,合理确定额度,增加信用贷等支持,开展稳岗扩岗服务和贷款业务。
返,就是继续对不裁员和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中小微企业按不超过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60%返还,大型企业按不超过30%返还,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3年底。
补,就是加大各项就业补贴政策落实力度。对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其中,对企业吸纳毕业年度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青年、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的,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到2023年底。
提,就是支持企业开展职业培训,提升员工技能。对企业新录用符合条件人员开展岗位技能培训的,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对参加失业保险1年以上的企业职工或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可申请技能提升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到2023年底。
Q:在加大职业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方面有哪些举措?
A:
一是健全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就业创业和人才成长需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充分利用好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险基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等资金,全年计划组织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00万人次以上。
二是聚焦重点群体。进一步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以及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以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为主要形式,开展满足不同就业形态个性化需求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劳动者求职择业能力、稳定就业能力、转岗转业能力、成功创业能力。
三是发挥聚合效应。构建多主体职业技能培训供给格局,有效激发行业企业、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公共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各类培训载体积极性,努力提高培训质量,扩大培训规模。
四是坚持需求导向。适应数字中国、健康中国、制造强国建设需要,深入实施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和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加大先进制造业和托育、护理、家政等领域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紧跟数字经济等新业态发展,加快新职业标准开发,推进新职业培训,促进更多劳动者在新职业领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
五是融通培训就业链条。坚持就业导向,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等,加强劳动者培训前就业意向和培训需求摸底、培训中培训工种和就业岗位对接匹配、培训后岗位推荐和就业跟踪帮扶,构建“培训+就业”全链服务体系,实现劳动者参加培训好就业、就好业的目标。
六是强化技能引导。运用多种方式做好优秀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技能成才先进事迹报告会、媒体见面会等系列宣传活动,线上线下同向发力,讲好技能故事、展示技能魅力,引导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坚定技能就业,走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Q:对困难人员有哪些就业帮扶举措?
A:
一是注重精准识别。困难人员主要指因大龄、身有残疾、享受低保、连续失业一年以上以及失去土地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我们将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标准,及时将零就业家庭、低保家庭、脱贫户、大龄、残疾、长期失业等人员纳入援助范围,坚持“大数据+铁脚板”,加强部门信息比对,组织联系对接和情况摸底,建立实名制帮扶台账,实施动态更新,实现人员底数清、就业状态清、技能水平清、服务需求清。
二是注重精准服务。坚持日常援助与集中援助相结合。日常援助方面,落实“一人一档一策”帮扶措施,优先推荐低门槛、有保障的爱心岗位,实施个性化帮扶和跟踪帮扶。集中援助方面,在元旦、春节以及国家助残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组织专场招聘、定向推送就业岗位,全力帮扶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三是注重政策扶持。对困难人员就业创业给予全方位支持。运用税收优惠、吸纳就业补贴和社保补贴等政策,鼓励广大用人单位吸纳困难人员就业;运用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一次性创业补贴政策,支持困难人员自主创业;运用社保补贴政策,加大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的保障水平。同时,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实现就业的,合理统筹公益性岗位给予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
四是注重生活保障。对符合条件的困难人员,及时做好失业保险金、代缴医疗保险费等待遇发放;将符合条件的生活困难失业人员及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范围,切实保障困难人员基本生活。
白坭镇入户走访常态化,尊军崇军味更浓
为做好关心关爱退役军人工作,营造拥军优属的良好社会氛围,近日,在副镇长梁志鹏的带领下,白坭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同镇武装部、各村(居)委会上门开展大走访活动。
工作组还为获得“四有”优秀士兵军人家属送上喜报和慰问金,为2023年上半年退役士兵送上慰问品,寄望他们发挥自身所长,保持部队优良的作风,为社会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退役军人的本色和担当。获得“四有”优秀士兵徐杰英父母接过喜报时喜不自禁,欣慰地说:“感谢地方党委、政府对我们军人军属的关心,这份喜报,让我们感到特别光荣和自豪,我们一定会继续鼓励孩子在部队安心服役、再立新功!”
一直以来,白坭镇扎实推进“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不断强化服务保障的责任感、使命感,持续提升退役军人的荣誉感。同时,严格落实有关政策,大力营造崇军氛围,努力营造“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浓厚氛围,推动尊崇理念落地生根,提升退役军人的社会认同感。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