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区城管局组织召开全区建筑废弃物处置业务暨行业安全生产培训
6月29日,黄埔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组织召开全区建筑废弃物处置业务暨行业安全生产培训。市余泥处,黄埔区住建局、区交警大队、区质监站、区交通执法局、区交管总站、各镇街有关负责人以及辖区内建筑废弃物运输企业、循环利用项目、水运中转临时装卸点主要负责人等约80人参加会议。
专题培训聚焦黄埔区内建筑废弃物精细化管理、行业安全生产和装饰装修废弃物规范化管理等业务工作。市余泥处负责人充分肯定黄埔区近年来建筑废弃物管理取得的出色成绩,并对下一步建筑废弃物运输专项整治工作、创新装饰装修废弃物管理工作、落实行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进行政许可改革工作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黄埔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吴其东强调:一是守住安全底线,以高度的责任感狠抓建筑废弃物领域安全生产,各镇街要严厉打击超载、沿途撒漏、非法改装、无证处置等危及安全的违法行为,以处罚震慑违法,让那些抱有侥幸心理、忽视安全生产、不顾他人人身安全的人和企业付出高昂代价;二是坚持高标准,以“绣花”功夫稳步推进建筑废弃物精细化管理,企业要深入查摆自身问题,并对照清单全面检查是否有标准、是否有制度、是否有流程、是否有规程、是否有培训、是否有考核等,梳理完善各环节的标准规范,完善精细化管理标准规范体系;三是守正创新,以“闯创干”的精神探索装修垃圾规范处置新模式,鱼珠街、文冲街等街道已开始装修垃圾收运选点建设工作,正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且行之有效的装饰装修垃圾管理模式,蹚出一条规范处置装饰装修垃圾的新路来。
下一步黄埔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将按照“管教结合、打防结合、疏堵结合、管治并举、标本兼治”的治理思路,化紧迫感为责任感、化压力为动力,立下愚公志,鼓起精气神,着力在建筑废弃物处置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系统性、长效性方面寻求新突破,使黄埔区建筑废弃物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石荣华)

日前,“202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在杭州启动,确定了“202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候选名单,其中包括广州增城区、上海浦东新区、江苏太仓市等220个城市(城区)。
“城市幸福感”是指市民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定感、满足感以及外界人群的向往度、赞誉度。本年度调查推选活动由《瞭望东方周刊》、瞭望智库共同主办,以“高质量发展让城市更幸福”为主题,围绕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主线,对中国城市的幸福感进行调查,推介幸福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生动实践经验。通过大数据采集、问卷调查、材料申报、实地调研、专家评审等方式进行,最终结果将在年底举办的“中国幸福城市论坛”上发布。
据了解,近年来,增城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当家,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持续提升城市宜居宜业宜游水平,不断完善多层次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区,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
为进一步优化辖区营商环境,连日来,花都区城管部门开展市容整治行动,提升城市品质。
据悉,花都区新华街碧秀路、凤华路,秀全街花港大道与风神大道交汇处、永发路雅居乐汇通广场,花东镇李溪拦河坝路段等地均为12345热线和舆情反映的重点区域,存在乱摆卖、占道经营问题,不仅影响市容环境,还妨碍车辆和行人通行,当地居民希望相关部门尽快介入处理。
接到市民的反映后,花都区城管部门联合属地执法队前往现场组织开展市容整治行动。执法人员本着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坚持文明执法,依法执法,对乱摆卖、占道经营等行为进行劝阻,并耐心细致地向商贩宣传讲解“门前三包”等市容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引导规范有序经营。针对不听劝阻,经常性违规的商贩,执法人员依照相关规定,依法暂扣其经营工具,并进行处罚。
6月以来,花都区城管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4000余名,车辆1000余台次,整治各类问题7050宗,教育整改3000余宗,立案1003宗,处罚1237宗。
花都区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深化常态长效管理,该部门以“白+黑”的工作模式,强化日常巡查,积极联合交警、公安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确保执法成效落到实处。
接下来,花都区城管部门将持续以党建为引领,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重点,加强社会市域治理,督促属地落实网格化管理,深入开展市容整治行动,集中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突出问题,全力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毛婕 李泽宇)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