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智慧赋能 打造社会治理禅城样本
禅城智慧社会治理改革入选“2023年度数字政府卓越示范案例”
近日,“2023数字政府建设优秀案例”答辩及发布活动在北京举行。经过激烈角逐,“禅城区智慧社会治理改革”在全国200多个优秀案例中脱颖而出,获颁授“2023年度数字政府卓越示范案例”,为优秀案例中的最高层次奖项。
本次活动中,来自广东、江苏、浙江和山东等地的入围单位参加陈述和答辩。专家评委充分肯定禅城通过“四个一”(一体指挥、一网统管、一格共治、一号通服),达到“两减两提”目标(减人力、减成本、提质量、提效率)的创新实践,为其他地区解决基层减负、部门协同等难题提供了经验借鉴。
专家评委表示,数字政府建设呈现“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吸引更多人参与”“少花钱多办事”三大趋势。禅城的改革,正顺应了这三大趋势。
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 多措并举击破难点痛点
为了全面推进智慧化社会治理改革,禅城建立了区智慧社会治理办公室、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区行政服务中心“三位一体”工作机制。通过专项调研,禅城区在基层社会治理当中遇到了全国绝大多数市(县)行政治理单元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基层减负难、企业迎检难、部门协同难、数据共享难。
这些难点痛点,禅城如何破解?
一方面,禅城以业务驱动数据治理,以业务融合促进数据互认互用。填表报数改革和“还数于村”改革是其中的重点。
禅城在全省率先印发《基层减负填表报数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制发单位不得随意制发临时性表格至基层,如确有需要可通过填表报数系统制发,从源头减少需基层填报的表格数量及数据项。目前,禅城已精简了基层表格327张,压减率达65.6%,切实为基层减负。
禅城打造“还数于村”平台,把人口、法人、房屋等数据还给村居,让村居手中有数、心中有底,实现数据自下而上、更新核实,形成动态更新的数据闭环,有效打破数据壁垒。
另一方面,禅城以结构化思维来看待业务,通过合理划分网格、专业化管理人员、清单化管理任务、智能化信息平台和机制化沟通协调等措施,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以解决城市部件管理难题为例,张槎街道试点推广“无主部件”兜底处理机制,按“先处置问题,后理清权属”原则,由指定部门应急修复,有效改善权责不清和推诿的管理问题,实现部门间协同联动。
南庄镇探索“一体指令”巡查机制,将各部门下派村居的巡查指令中内容重复或者对象重叠的任务进行合并,统一下派,一次入企即可完成多次巡查,实现社会治理事项高效巡查的同时,减轻企业迎检压力,实现社会治理的“真减负,减真负”。
深化多元共治体系 调动多方力量共同推进
社会治理是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以及广大市民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禅城以社会治理的28字方针为指引,通过12345热线、禅参与微信公众号、共享小屋等多种渠道,把物业、企业、党员、志愿者等社会力量调动起来,形成社会协同效应,共同推进社会治理工作,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为了促进事事融合,禅城将521个高频事项进行标准化梳理,形成一张电子巡查表,开展主题式的综合巡查,实现“一表综合巡”;创建“粤治慧”企业自查自报功能模块,将无须部门到企业巡检的事项,通过“粤商通”推送到企业,由企业自主巡查、自主填报代替监管部门巡检,推动企业主动参与社会治理;探索社会信用体系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开展智慧化社会治理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形成以信用支撑多元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模式。
为了促进条条协同,禅城通过建立“四级闭环”“巡办分离”“联合会商”“联合处置”等机制,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协同联动,高效处置社会治理事件。
为了促进人人参与,禅城全面铺开兼职网格员队伍建设,通过发动小区在职党员、楼栋楼长、热心群众、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组建一支超过3000人的兼职网格员队伍,推动市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切实解决基层“看得见管不了”和部门“管得了难发现”的矛盾,有效延伸基层治理触角。
如祖庙街道创新打造“网格+商圈”治理模式,通过联动岭南天地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广泛发动多元力量,打造岭南天地商圈生态网格秩序维护志愿服务队,深入参与消防、治安、卫生、环境、秩序、公共设施等巡查工作,高效解决群众“堵心事”。
“少花钱多办事” 建集约化平台推动业务融合
如何“少花钱多办事”,是禅城数字政府建设需要重视的问题。
禅城通过集约化平台建设,以城市大脑数据作为多元共治的数据底座,推动城市大脑、12345热线平台、禅城智慧党建平台、“和谐共享社区”平台、住建水利一体化平台等系统与共治业务的融合,实现“统一建设、多方使用”,减少多头建设、分散建设、重复建设带来的资金浪费。
目前,禅城已打通155个系统,推动系统建设费下降28.6%。
其中,禅城改变“城市大脑”仅为区级以上政府服务的情况,推动区级城市大脑成果向村居延伸,打造镇街“基层工作台”,通过整合20多个常用信息系统,实现统一入口、单点登录,将大脑的地图、视频、物联网、融合通讯等能力下沉,构建镇街村居“微脑”,以“大脑”带“小脑”,为基层工作提供信息化赋能,实现区级建设、村居共享,真正实现“钱用在刀刃上”。
禅城以智慧化手段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无疑是探索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要求的“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的鲜活样本。
未来,禅城区智慧社会治理改革将如何优化迭代,值得期待!
12月14日,中央气象台发布最高级别的寒潮橙色预警。受强寒潮影响,即日起我国大部地区将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先后降温8~12℃。其中,16日寒潮影响将推进至华南大部,华南大部等地将降温14~16℃。
佛山市气象台预报,12月16日凌晨起寒潮携大风和小雨影响佛山,促使气温急降,15日深夜至16日夜间气温将从23℃降至11℃。展望17日至19日阴雨湿冷;受新冷空气补充影响,20日起转晴冷,21日和22日早晨将出现过程最低气温5℃。
全省仅3个县(区)入选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文公布2022~2023年度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认定名单,禅城区成为全国获认定的29个示范县之一,广东省共3个县(区)入选。
禅城区地处珠三角腹地,水系发达,东平河、汾江河贯穿全城,主航道131.6公里,内河涌122.84公里。近年来,禅城共清理整治涉渔“三无”船舶200余艘,在全市率先实现“清零”;高标准更新改造在册渔船18艘,改造率100%;高起点建设渔船停泊点,全面抓好渔业安全生产,推动石湾渔村码头蝶变升级。
成绩的取得,在于禅城坚持高位推动、标本兼治、长远谋划,营造建管结合新气象,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为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禅城成立区级领导小组,出台相关方案,推动形成区镇(街)联动、部门通力合作的工作机制,通过精准分片分段、网格化摸排,对全区涉渔领域确保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在“禅城铁军”合力之下,全区周密部署、严格执法,严厉打击违反休渔规定的捕捞行为,防范化解渔业重大安全隐患。2022~2023年期间,禅城区农业农村局主动牵头,与海事、水警、镇(街)等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出动渔政快艇271艇次,检查渔船598艘次,检查渔业从业人员1196人次,进一步震慑了非法捕捞行为。
禅城还坚持长远谋划,积极探索建管结合的发展路径,打造新渔村码头,扩展文化内涵,促河岸环境提升;建立渔船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长效机制,促进渔业安全监管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接下来,禅城会持续完善工作机制,扎实开展执法活动,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加强区域协调、部门联动、常态监管,持续巩固平安渔业的工作成效,不断推动渔业安全和渔政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