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南海区政府质量奖获奖名单出炉
12月8日,2020年佛山市南海区质量强区暨区政府质量奖颁奖大会在千灯湖酒店举行。南海区委副书记、南海区区长顾耀辉,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总工程师任伟青,南海区副区长乔吉飞、冼富兰,南海区市场监管局局长许兆辉等领导出席活动。
大会现场为获得2019年广东省政府质量奖、2019年佛山市政府质量奖、2020年南海区政府质量奖、2020年度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优秀奖、第七届广东专利奖等奖项的获奖企业颁发牌匾和证书。
“让‘质量第一’成为南海制造的代名词”,区委副书记、区长顾耀辉在会上表示,未来南海将在制造业领域开展一场"品质革命”,用‘南海质量’重塑‘南海制造’。大力推进标准化和质量品牌建设,持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和完善扶持政策,营造“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良好氛围。
南海区政府质量奖
南海区政府质量奖作为区政府设立的最高质量荣誉,下设政府质量奖组织奖、政府质量奖提名奖和政府质量奖一线班组奖。
作为政府组织的权威性质量评选,南海区政府质量奖需要满足众多硬性条件,例如,在近3年国家、省、市或区级质量监督抽查中无不合格记录,最近3年无消费者重大投诉,建设工程零质量事故,出口产品近三年没有因质量问题被国外有效通报或索赔等。
"南海区政府质量奖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推动企业升级发展、展现企业风采的平台。强有力的扶持政策能更好地引导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广东远航酒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关正生接受采访时说。
覆盖面广 更大力度鼓励一线创新争优
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沈耀光表示,通过区政府质量奖表彰南海区质量、标准、知识产权方面的先进单位,树立质量标杆,引领各行业、各企业提质增效。同时也为企业家增强发展的信心,鼓励企业不畏艰难,继续砥砺前行。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国首个将一线班组评审纳入政府质量奖评价体系的县区级区域,南海区今年首次将一线班组奖评审范围扩大至教育和卫生健康领域。一线班组奖授予在组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炼创新了质量管理经验方法、取得了一定生产经营效益的一线班组或团队。通过挖掘和树立一批明星班组,大力弘扬全区制造业“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断提高质量竞争力,为“品牌南海”建设增添动力。
(一线班组奖:南海区人民医院急诊科)
成效卓越,更强抓手推动经济发展
作为中国制造业重镇,南海区始终把质量工作作为基础性、战略性的工作来抓。2011年,启动“质量强区”工作。2016年,设立南海区政府质量奖,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加强优质供给,加速产业提质增效,进一步推动服务质量的提升。以此为助力,自2017年以来,南海区三次获评全国十大“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连续冲击的情况下,南海企业秉持迎难而上的信念和浓厚的社会责任感,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赢得了疫情防控和企业发展的双胜利,质量发展工作更是取得了让人瞩目的成效。
目前,全区共拥有包含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在内的各级政府质量奖(含一线班组奖)47个,拥有168家佛山市细分行业龙头企业,中国驰名商标63件,国家和省专利奖65项,各级标准1154项。
多项数据在全市五区乃至全国县级区域中位列前茅:
——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高考成绩持续领跑全省,连续四年创历史新高;
——建立起全省首个县区级胸痛中心联盟,形成了覆盖全区的“黄金一小时”快速救治网络,走在全省前列;
——优秀质量企业强势突起,广东伟业铝厂集团有限公司以“创造+质造+智造”创新质量管理机制,在质量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就,获得全省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广东省政府质量奖,成为全区首个从区质量奖起步实现“三级跳”的企业。
共同努力 展望未来
大会还对南海区新出台的《佛山市南海区促进知识产权工作发展扶持办法》进行了政策解读,新政策侧重培优扶强和提质增效的专项扶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和现实短板,确保区域知识产权量质齐升。下一步,南海还将出台实施《佛山市南海区标准化战略资金管理办法》,优化标准化管理体制,培育一批具有本土产业特色的 “佛山标准”,让“标准、质量、品牌、信誉”一体化发展。
接下来,南海将紧紧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工作主线,全力以赴推动质量强区工作,培育质量标杆企业,打造南海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
佛山桑园围
图/佛山水利
为保护农业生产,此地居民大规模修建堤围,横跨南海、顺德两区的桑园围亦是为防患护田,而在官方和民间力量的交互作用之下,逐渐从零星的土基连缀成绵延较长的石堤,农业生产与堤围维护相辅相成,官方与民间均形成了对桑园围的水利管理机制,并不断进行优化。
清代《桑园围总志》桑园围基图。图/中国水科院水利史研究所
围内除水稻等传统种植业之外,历史悠久的桑基鱼塘生产模式也延续至今,“桑园围”的名称也得自于此。
保存完好的吉赞横基古堤。
位于南海区西樵镇民乐社区的官山涌上的民乐窦。
西江甘竹支流,甘竹为桑园围的尾巴。
自清朝以来,佛山蚕桑经济空前繁荣,百姓富庶。
根据《桑园围总志》,1923年,“全属桑基,有三千顷,半在桑园围之内,直达官山九江,其余一半,与顺德接连,至达佛山。”
规模与特色兼具的佛山桑蚕业与交错纵横的河涌,浸润出国家级非遗香云纱。
佛山的鱼,是寻味佛山的重要美食。
松塘村
西樵山下的松塘村,倚岗列建,百巷朝塘,自然环境优美。自南宋开村有800多年历史,村中宗祠家庙、家塾书舍、镬耳屋民居、古巷道、古井、古树众多,熠熠生辉。
民乐窦
位于西樵民乐村的民乐窦,始建于明末,清光绪四年重建。“民乐有个窦,家家纺织声”的谚语,在当地家喻户晓。
吉水窦
吉水窦始建于宋代徽宗年间,清光绪甲午年(1894),陈启沅捐资重修。吉水窦的结构采用中国石拱桥的建筑原理,重修至今仍坚固如初。
西樵山
西樵山,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南部的西樵镇,处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素有“南粤理学名山”“南狮发源地、黄飞鸿故里”之美誉,其所承载的西樵山文化更被考古学家称为“珠江文明的灯塔”。
烟桥何氏大宗祠
位于九江烟桥古村的何氏大宗祠,是一座保存相当完好的祠堂,记载了何氏族人的风光伟绩,见证着烟桥世世代代人才辈出的时光。
下北石塘闸
九江何以能够成为鱼米之乡?当然少不了大量的水利设施,窦闸就是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一种。而下北石塘闸是九江留存下来的窦闸之一。
探花桥
探花桥,这座看似普通的桥,却内涵着浓厚的儒家文化,其背后更来自于一个激励人心的故事。陈子壮,幼时在九江下西居住。自小受儒学思想熏陶,才学过人,品行耿直。凭借才学考中探花及第,出仕为官。而这座桥正是陈子壮中探花后,乡人为他修建的。
九江吴家大院
吴家大院原称吴慎德堂宅第,由越南华侨吴赓南先生及其兄弟吴畅如于1887年所建,距今已有133年历史。馆内为碉楼式洋房,造工坚固,形制与我省著名侨乡开平碉楼相同。
姓名:佛山桑园围
岁数:900年+
建成年代: 北宋(12世纪初)
位置:南海区、顺德区内荣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特长:灌溉、排水、供水、防洪、挡潮、航运等三围: 周长83.86千米,围内国土面积265.4平方千米,
位于佛山南海区和顺德区境内的桑园围始建于宋代,因围垦灌溉而“生”,因合围防洪而“盛”,逐步形成中国古代最大的基围水利工程,成为岭南水乡地区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历经900多年风雨洗礼,桑园围至今仍保障当地的灌溉供水和防洪排涝安全,默默守护一方百姓。
12月8日,佛山桑园围入选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成为首个以基围水利为主体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填补了广东省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空白。桑园围将由此走进世界视野,彰显佛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国际形象,并将大大提高佛山乃至广东省水文化影响力,助力佛山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
溯源
抚摸桑园围的历史文化肌理
“桑园围的发展史是历代佛山人民与洪、涝、潮等灾害斗智斗勇的历史。”佛山市水利局局长李永生介绍,佛山河网发达,西江、北江穿境而过,历代佛山人民发挥聪明才智,依托桑园围这一水利灌溉工程体系将“水患”变“水利”,确保江河安澜的同时,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筑堤围岸
守护“粤东粮命”
沿着时间的长河回溯至唐代中期,因北方连年战乱,中原人口持续南迁,部分人来到珠三角流域围垦耕种,繁衍生息。
据记载,北宋徽宗崇宁、大观年间(1102~1110年),洪水频发,广南路宪张朝栋牵头治理,在西樵山下沿西、北江两侧筑起两道高为1~2米的防洪土堤。
明代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九江堡人陈博民率众堵塞甘竹滩倒流港,并与西北两江的防洪土堤连接,桑园围由此合围。17世纪时,桑园围形成围堤、河涌水系、窦闸工程体系完备,防洪、挡潮、灌溉、排水、水运等功能齐全的基围灌排工程体系,并于18世纪末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基围水利工程。
堤围和闸窦等水利设施保障了农业发展,桑园围历史上灌溉农田达20多万亩,人们大量种植水稻等粮食。清代嘉庆年间,桑园围成为“近省第一沃壤”“粤东粮命最大之区”。截至2019年,仍有6.2万亩农田耕地受桑园围保护。
“桑园围的发展历程,不仅是珠三角地区水利发展和佛山地区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也是中国东部经济区拓展和重心南移历史过程的重要见证。”华南农业大学历史系教授吴建新指出,桑园围的修建开启了珠江三角洲大规模农业开发的历史,是珠三角地区灌溉农业发展的里程碑。
基围工程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桑园围的“桑”字,透出了佛山农桑时代的经济支柱。
彼时,人们将低洼地、河滩地开发,改造成鱼塘,在塘边种植桑树、粮食。这种立体农业的耕种模式通过堤围、河涌、闸窦进行灌排,形成了桑树养蚕、蚕沙喂鱼、塘泥肥桑的良性生态循环,还避免围内出现积水内涝,合理解决了“与水争地”和“蓄纳积涝”之间的矛盾。
高效高产的桑基鱼塘系统催生了蚕桑经济,也加速了佛山地区的资本积累和近现代化发展。明清时期,桑园围内丝织业发达,尤其是南海西樵成为广东省最著名的蚕桑之乡、丝绸重镇,其丝织产品畅销国内并远销东南亚。至今,西樵仍以纺织业闻名全国。
“民乐有个窦,家家纺织声。”这句民谚说的就是桑园围内的民乐窦,这个水利工程是明清时期水运交通的重要枢纽,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满载丝绸的渡轮从民乐窦出发,经官山涌至广州或江门,再由水上丝绸之路远运到东南亚、印度、中东和欧洲。兴旺时,一船丝绸出,一船白银归,民乐窦闸旁的码头因此被誉为“银船码头”。
“可以说,没有桑园围,就没有古代顺德、南海地区安全稳定的生存环境,以及长期富庶的经济和繁荣的文化。”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水利史研究所所长助理李云鹏表示。
探秘
探寻桑园围可持续发展的密码
“桑园围建成年代之久远、古窦闸之多、围内地域面积之大、众多历史遗存保留之完好,至今仍发挥水利功能,加上各领域名人辈出,这样的古代水利灌溉工程体系在国内外并不多见。”李永生说,在水系连通、节约水资源等方面,桑园围对新时代水利工作仍有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因此,大力推进桑园围申遗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对桑园围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入研究与挖掘;系统地进行可持续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可更好地传承古代水利智慧、水利工程美学等,使桑园围“古为今用”,继续造福百姓。
保护得力
为申遗奠定基础
桑园围能够申遗成功,离不开多位慧眼识珠的“伯乐”。
2019年初,我国著名水利史专家周魁一、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专业委员会会长谭徐明等一行实地考察佛山桑园围,认为其历史灌排工程体系和文化肌理基本完好,建议尽快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加强保护。
对此,省、市政府高度重视,同年5月,广东省副省长许瑞生到桑园围进行专题调研,要求佛山做好各项申遗准备工作,以更好地传承和展现广东水利文化。佛山市委、市政府加快了申遗工作的步伐,市主要领导对申遗工作进行批示,市政府统筹有关部门全力冲刺申报2020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
同年11月,国际灌排委员会荣誉副主席、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丁昆仑教授前来实地考察,充分肯定桑园围的历史文化价值,支持桑园围申遗。这为佛山申遗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0年1月,桑园围入选为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4个国内候选工程之一,意味着申遗工作迈出极其关键的一步。
之后,市政府召开推进桑园围申遗工作会议,成立了由市长朱伟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一边紧锣密鼓地开展调查勘察、评估等,一边大力推进桑园围重要节点、重要区块的环境整治和修复打造等工作,佛山于7月31日向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递交申报材料。
12月8日,桑园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申遗成功的
四把“密匙”
周魁一等专家明确指出,桑园围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科技和生态价值。而这正是桑园围申遗成功的四把“密匙”。
桑园围灌溉工程遗产的突出历史价值体现于其在珠三角灌溉农业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创新性发展的新型圩垸水利开发模式——基围,与长江下游的圩田、长江中游的垸田一起,成为我国古代圩垸水利开发的三种模式。
除了规划设计以外,桑园围灌溉工程遗产在结构材料、建筑工艺、管理制度等方面均体现了突出的科技价值。比如,窦闸控制工程多采用传统的浆砌条石结构,非常稳固;部分窦闸使用“人”字形木闸门,内涝水位高时可自动开启进行排水,外潮或洪水水位高时则自动闭合挡潮、防洪……
诸多水利管理及水神崇拜建筑设施,以及治水典籍、洪水题刻、治水人物故事、古桥古井、龙舟文化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均体现了桑园围突出的文化价值。“桑园围是围内外众多精英的智慧产物。”中山大学历史系博士陈海立表示。目前,他正和其他学者联合编著《佛山历史文化丛书》之《桑园围史》。
此外,桑园围突出的生态价值体现在为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提供支撑,以及与围内古村落布局和建筑有机融合,为安全、良好的人居环境提供保障。
“感谢佛山,在经济如此发达、现代化程度如此高的地区,竟能完整地保存着桑园围这样一套古老的水利体系,为我国留下了一个传统基围水利的活化石,至今仍发挥不可替代的水利功能。”多次考察桑园围的李云鹏如是道。
丰富遗产内涵
建设“生态围区”
事实上,成功申遗带来的不只是喜悦,还有非常重要的使命。
为了系统性保护桑园围,传承古代治水智慧、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经验等,佛山市水利局、市文广旅体局等为桑园围“量身定制”了保护规划,计划通过科学有序地保护、利用桑园围灌溉工程遗产综合价值,培育桑园围的文化品牌,将遗产中蕴含的历史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发展,助推佛山经济社会文化转型发展和灌区乡村振兴。
其中,市水利局编制的《佛山桑园围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2020-2035)》(征求意见稿)提出,建立科学有效的灌溉工程遗产保护管理体系,形成完善的遗产保护管理利用体系、宣传教育和研学游体系,促进遗产地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使桑园围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独具特色的文化节点。
李永生表示,对桑园围的科学可持续保护、综合利用,需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防洪、供水、排涝等水利建设紧密衔接,并结合遗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利现代化建设,有序推进遗产区域环境整治、碧道建设、生态景观提升、遗产修复与展示等工作,全面推动桑园围建设成为历史厚重、文化突出、安全高效、和谐美丽的生态围区。
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岭峰建议,应依托现有遗迹,建设一批水利博物馆、展示馆,普及水知识,讲好桑园围故事和粤港澳大湾区治水历史。
桑园围灌溉工程遗产清单
●周长83.86千米,围堤4段,堤防工程全长64.84千米。
●河涌水系共57条,其中干涌14条,主要支涌43条。
●历史窦闸共63座,其中保存完好的窦闸30座,遗址尚存的古闸窦14座,封堵窦闸9座,原址重建窦闸10座。
●水利管理及水神崇拜建筑共59处。
●水利碑刻16通,洪水题刻共4处。
●古桥共32座。
●水利文献众多,包括桑园围专志《(同治)桑园围总志》十四卷、《(光绪)重辑桑园围志》十七卷、《(民国)续桑园围志》十六卷等。
桑园围历史沿革
宋代
徽宗崇宁、大观年间(1102~1110年),文献中始见修建东西围、吉赞横基的记载。
元代
对东西围加高培厚,高约3~4米。
明代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陈博民率民众堵塞倒流港水口,桑园围完成合围。
明末,桑园围形成沿江有堤、河涌有围、围内有排灌沟渠的基围灌排工程体系。
清代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桑园围总局成立,编修《桑园围志》,首次确立桑园围的概念、范围及其工程体系、管理体系。
同治九年(1870年),南海河神庙内立《桑园围全图碑》,采用西方绘图技术绘制第一幅水利专题图。
光绪年间,桑园围成为珠江三角洲最大的基围水利工程。
民国
民国十三年、十四年(1925~1926年),采用钢及混凝土材料,先后修成狮颔口、龙江和歌滘共三座水闸,桑园围至此成为一条人工控制的闭合堤围。
1949年
以来
1985年,桑园围与樵北大围联成一体,合称为樵桑联围。
1991年12月,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等在南海召开“纪念桑园围建围880周年暨珠江三角洲水利史学术讨论会”。
2020年12月8日,佛山桑园围入选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专家建议
中国水科院水利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水利史研究所所长助理李云鹏:
将桑园围打造成
广东最闪亮的水文化品牌
桑园围是国内首个以基围水利灌排工程体系为主体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种传统的工程型式是水利教科书上所没有的。
因此,桑园围申遗具有特殊意义,拓展了我国灌溉工程遗产型式上的多样性以及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中传统灌溉工程的代表性。
毫无疑问,桑园围申遗成功对佛山市和广东省水文化建设具有标志性意义,将进一步提升桑园围和佛山的文化影响力,促使当地居民和政府部门更加认识到桑园围的文化价值,从而凝聚保护共识,促进对桑园围的共同保护和管理。
建议按照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的要求,将桑园围打造为独具特色、独一无二的水利遗产保护利用示范基地、水文化科普展示教育平台,使之成为佛山、广东最闪亮的水文化品牌。
华南农业大学历史系教授吴建新:
还原历史变迁
助推桑园围保护开发
由于佛山当地百姓不懈地维护桑园围,通过疏浚河涌、修缮水闸(窦)、重修祠堂庙宇等措施,使这一古代水利工程遗产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佛山桑园围今后的保护开发,当地政府应充分听取意见,并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制定完善的规划。
同时建议佛山续写当代《桑园围志》,深入挖掘、整理围内残存的民间文献,将近现代桑园围水利技术、管理制度、防洪措施等记载下来,完整还原这1000年古围治水体系的历史变迁。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