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一医院与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共建超声医疗临床应用中心
1月6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陈国强与医院科教科、妇产科、超声影像科等专家前往重庆医科大学,对该大学超声医疗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卫健委聚焦超声消融手术培训基地进行考察。其间,市一医院多位专家参观了全球唯一的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无创医疗示范医院,并就双方开展“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临床应用中心”共建项目进行深入交流。双方同意,以超声医疗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共同搭建超声治疗微无创医学学术和临床研究平台。
市一医院院长陈国强(右)代表医院与超声医疗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智彪教授签署合作协议。/医院供图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于2005年10月批准组建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科技部于2020年3月批准建设超声医疗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旨在建立以超声医疗设备为主的技术研发和工程转化基地。超声医疗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智彪教授带领的团队早在1999年就已研制我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目前该超声设备在全球开展的良恶性肿瘤疾病治疗已达17万余例,临床手术量居全球聚焦超声外科领域样本量之首。
合作协议签署后,将由超声医疗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卫健委聚焦超声消融手术培训基地和佛山市一医院在佛山共建“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临床应用中心”,共同开展聚焦超声消融手术规范化治疗及临床研究、培养微无创医学人才,为更多病人提供超声无创治疗良恶性肿瘤的医疗服务。通过项目合作建设,进一步促进微无创医学在佛山落地发展,加快佛山市一医院高水平医院建设,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4分钟!佛山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头条!”
“佛山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佛山不愧为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
连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央媒,纷纷在报纸头版、《新闻联播》等重要栏目头条聚焦佛山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报道高度肯定佛山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产业链现代化、解决“卡脖子”问题等方面取得的明显成效,一经推出,立刻广为传播,广大市民纷纷“刷屏”转发并评论,引发热烈反响。
坚守实体经济接续奋斗
作为全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试点城市,近年来,佛山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把经济发展着力点放在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上,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坚守实体经济不动摇是佛山的“看家宝”,也是“佛山经验”最鲜明的特色,在央媒报道中得以充分体现,也让人们对佛山坚守实体经济的不变信念有了更感性的理解。
“在历史上,偏离制造业发展的国家,都很难走远。佛山人无论是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还是推动服务化、知识化、数字化,都不偏离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这种战略定力是很值得学习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评价说。
在他看来,佛山正是由于坚持发展实体经济和保持市场经济活力,视制造业为发展的根和魂,得以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加快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作为一座具有创新基因的制造业城市,佛山非常明白自己过去做什么、现在做什么、未来要做什么。”
在全国城市竞争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支持制造企业在佛山扎根成长至关重要。
佛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陈伟锋表示,该局将进一步发挥“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推进市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公共资源交易制度改革、12345热线运营中心建设等“十大重点工程”,完善“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体系,营造便民、利企、优政的湾区一流营商环境。
顺德区多年来位居全国百强区之首,更是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此次顺德区经济促进局局长吴显强接受央视采访,讲述顺德传统制造企业数字化改造升级情况。吴显强表示,央视的报道是对佛山、顺德制造的肯定和加油鼓劲,接下来顺德要进一步鼓励各方创新力量联合起来,打造工业互联网的服务体系。
第五届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华数机器人展区,工业机器人在挥舞着机械臂。/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我们将设立5G+工业互联网专项基金,以支持企业的数字化改造。5G+工业互联网也列入技改的内容,并且扶持力度比一般的技改项目更大。”吴显强透露,未来三年,顺德将认定一批顺德区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培育项目和成长项目。对获认定的项目,按照不超过项目总投资额的50%给予补助,其中示范项目单个企业获得区级补助上限为500万元。对获得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类项目扶持的顺德项目,按国家扶持资金的20%给予补助,每家企业每年获得扶持总额最高1000万元,努力解决企业在工业互联网应用方面的难题。
矢志不渝推动创新智造
当前创新驱动正在促进佛山实体经济形成新的发展格局。2020年疫情之下,在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之路上,佛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优势持续释放。
随着央视镜头里机械手的精准操作,单线每6.7秒就能生产出一个微波炉腔体的广东格兰仕集团工业4.0生产线直观地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
“我们深知核心技术买不来,讨不来。做实体经济、做实业,必须敢于投资未来。”格兰仕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梁昭贤说,格兰仕将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积极增资扩产,做好前沿科技产业化战略布局。“我们将始终牢记嘱托,永葆创新精神,坚定扎根广东、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努力再造一个科技格兰仕,全力助推制造业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
作为国产机器人龙头企业,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核心技术和产品引起央媒高度关注。“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鞭策,也让我们的技术攻关有了更多的动力。”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林表示,受疫情影响,越来越多的佛山企业意识到开展智能化改造的重要性,公司也建立专门的队伍帮助佛山企业实现自动化,并预留了今后智能化改造的接口。“接下来,我们会继续丰富控制器等核心部件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深入推进智能工厂在佛山的落地,并积极推动机器人往智能化方向发展,让机器人在一线更好用。”
美的集团副总裁兼CIO、IoT 事业部总裁张小懿表示,基于后疫情时代及产业环境的改变,2020年末,美的将沿用了十年的“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经营”三大战略,升级为“科技领先、用户直达、数智驱动、全球突破”四大战略主轴,同时从过去四大板块更迭为“智能家居事业群、机电事业群、暖通与楼宇事业部、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和数字化创新业务”五大业务板块。美的将用3~5年时间,升级为全面数智化的全球科技集团。
康宝电器董事长罗小甲表示,近5年来,康宝电器每年都投入上百万元,为整条供应链搭建数字化管理系统。2020年,康宝还投资4000万元,建成投产行业第一条嵌入式消毒柜自动化生产线。康宝电器将再接再厉,不断为消费者研发和创造健康、安全、时尚、智能、集成的厨电产品。
近年来,佛山不断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大力支持企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实现自主研发、自主生产。
佛山仙湖实验室副主任王志方表示,未来,仙湖实验室将瞄准氢能、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进行原始技术创新,为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打好基础。同时,积极推动成果应用和产业化,为解决先进能源制氢关键技术、燃料电池材料与集成关键技术、燃料电池动力总成与智能网联关键技术和氢安全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贡献力量,为佛山燃料电池产业链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继续传承“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
五年来,佛山多次召开民营企业家千人大会,在广东率先推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表彰“大城工匠”“脊梁企业”“大城企业家”,把弘扬传承“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作为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双子灯塔”。
安德里茨(中国)有限公司是“佛山·脊梁企业”。“我们在九江的项目是集团仍在推动的全球唯一正在进行的投资项目。这一方面反映了疫情在中国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也是佛山对企业支持力度的肯定。”该公司总裁顾问韩小兴表示,公司植根佛山20余年,在佛山的厂房设施已经成为集团在全球最大的多功能生产基地。这一切与历年来佛山各级政府对企业的大力支持息息相关。因此近年来集团不断加大对佛山的投资力度,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步伐。
“南海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我们把公司落地这里水到渠成。”佛山峰合精密喷射成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云峰在2014年辞去国外首席科学家职务,带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回国创业。在他看来,创新创业项目的茁壮成长与佛山、南海不断升级的人才政策密不可分。“作为高端人才双创团队企业,我们应该有更高远的志向和担当,要永葆创新精神,打造拥有世界领先核心技术的佛山强企!”
央媒报道指出,“尊重企业家首创精神”已成为佛山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的法宝。
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梅是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荣誉获得者,已从事中药质量评价研究工作28年的她说,工匠精神的发扬和传承既离不开个人的专注和努力,也离不开企业的文化环境熏陶。在一方制药,工匠精神正通过企业领导的以身作则,以一级带一级的方式,在企业内传承下去。
“佛山·大城工匠”、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烹调测试工程师黄醒民希望,佛山能立足于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多进行类似的技能人才评选活动,表彰在技术岗位上潜心研发、默默付出的一线工作者,以带动经济整体转型升级。“建议这些荣誉的获得除了关注评选者的技术水平外,还要关注培养了多少个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有助于在佛山形成一个人人崇尚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他说。
昨日上午,佛山历史文化大讲堂第二场在禅城区岭南天地佛山传媒集团·快手5G直播间开讲,华南农业大学历史系教授吴建新做客“岭南年·佛山味新春直播季”之佛山历史文化大讲堂,与全网观众畅聊佛山悠久的酒文化。
吴建新是佛山历史文化丛书专家库成员,2019年佛山历史文化丛书第四辑出版了他和陈忠烈合著的《佛山酒文化史》。这部著作详尽梳理了与酒有关的文物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对佛山酿酒的技术演变、工艺特色、产品类型、历代酒政、酒文化的传承进行了系统论述。该书是迄今为止最详尽的佛山酒文化专著,也是研究佛山地方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史的基础性参考著作。
在佛山历史文化大讲堂上,吴建新说,桑园围建设让南海成为宋元“广米”的最大出产地之一,为本地的酿酒业提供了原料,佛山有东平河、顺德水道、陈村水道,水质非常适合酿酒。明代佛山经济发达,人口增长为酒的消费提供了基础,酒业集中在佛山镇、九江、龙江、龙山、陈村等地。佛山独特的自然环境、商业及人文氛围为佛山酒文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昨日,华南农业大学历史系教授吴建新(右)上线佛山历史文化大讲堂,与佛山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编辑部执行主编郑海峰畅聊佛山酒文化。/佛山日报记者张弘弢摄
通过多年研究,吴建新认为,佛山酒文化完全可以代表岭南酒文化的特色。他谈到,岭南物产丰富,很多食物被加入酒里,于是就有了荔枝酒、龙眼酒、桂酒、鲜花酒,以虎、蛇浸酒在古代更常见,可以起到避瘴祛风的作用。后来佛山人开始用肉类酿酒,这促进了豉香型玉冰烧的普及。据吴建新分析,以猪肉酿酒可能在清代从珠三角加工米谷的米铺开始流行,之后豉香型酒逐渐在珠三角地区普及开来。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中,酒形成了特色的文化,酒礼文化对社会、风俗、经济、文学创作产生过一定影响,它嵌入在社会制度中,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吴建新说,过去,参加乡饮的人都是大众的道德模范,在明清的佛山大宗族内,有自酿的“公堂酒醋”,饮用都有规定,不可多酿、多饮;冠礼、婚娶、祭祀等仪式需要用酒,如何饮酒形成了一定的礼仪规范。
提及佛山酒与北方酒不同之处时,吴建新提到,南方天气炎热,人们普遍饮用25度~30度的低度酒,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如果喝北方的烈度酒,可能会出现嗓子发炎、身体不适的反应;北方四季分明,如果饮低度酒,会觉得不够劲。“我认为,饮什么酒根据个人情况而定,适度饮酒、量力而行是最佳方式。”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