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部署近期安全防范工作,落实风险防控措施
11月10日,高明区组织收看收听全市安全防范工作视频会议。会后,高明区随即部署相关工作。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颜雪锋要求,各镇街、各有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聚焦重点行业领域,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全市视频会议要求,各区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全力以赴保安全护稳定。各级各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忧患意识,认真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聚焦重点,抓住关键,对本辖区、本行业领域、本部门的重点单位、高风险单位进行安全生产实地检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各项监管措施,坚决预防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全市视频会议后,高明区随即召开会议部署落实相关工作。颜雪锋指出,要抓好重点行业隐患排查工作,坚决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要进一步加强交通执法巡查,通过开展专项行动全力做好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严厉打击非法成品油运输、经营等行为;要紧盯消防安全,各镇街、区各有关部门要重点围绕“三小”场所、出租屋和电动自行车等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颜雪锋表示,消防、自然资源等部门要切实抓好森林防火等领域的安全防范工作,积极推进落实森林防灭火各项措施,强化火灾风险安全防范工作。各镇街、区各有关部门要对成品油、燃气、危化品、“三小”场所和电动自行车等领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对发现的隐患切实落实整改措施。
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加快实现追赶超越、争先进位,是当前高明人民最深切的期盼。
11月10日,高明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代理区长姜岳新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全力打造产业兴旺、活力迸发的实力新高明。未来五年,高明将坚定制造业发展“四大决心”不动摇,优化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强化用地供给保障,营造低成本营商环境,扎实推动产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市场主体能级稳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实现全区经济综合实力大幅跃升。
抢抓新机遇,高明已吹响冲锋号角。着眼未来,高明活力迸发,发展动能越来越强劲。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全面激发市场活力
今年6月,市委提出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按照市委的部署要求,高明将以铁一般的决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五年,高明要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和产业载体都是筑巢引凤工作,筑好巢才能引来金凤凰,如果没有好巢,凤凰来了也会飞走。”区人大代表、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农工党高明总支主委张勇科说。
报告提出,将实施“并联审批、秒批秒办”政务服务改革,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行产业项目审批服务全链条跟进、全流程监控。推进“标准地出让”改革,扩大“拿地即动工”适用范围。实施“最多评一次”改革,推行区域环评全覆盖、区域能评差异化、区域安评清单化管理。
企业服务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报告提出,高明要健全区领导挂点联系企业机制,落实“首席企业服务官”精准服务。建立企业审批否决事项“反弹琵琶”报备制度。设立企业投资项目代办中心,推广设置受理“不能办”事项服务专窗,推动更多惠企政策实现“秒报秒付”。
此外,高明还将从提升执法监管规范度和企业权益保障度入手,如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机制,落实“首违不罚、小错免罚”包容柔性执法,推进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建立企业开办风险提示制度、设立投资者保护专项补偿资金等,让企业家扎根高明、安心发展。
良好的营商环境,将全面激发市场活力。接下来,高明将启动新一轮市场主体培育行动,推动市场主体发展到8万家以上,力争“四上”企业数量翻番。
打造大工业园区 提供有力载体支撑
新机场规划建设,为高明发展临空经济,进而带动全区产业转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机遇当前,高明将牢牢把握机遇窗口期,树立全域空港发展理念,将全区938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谋划建设全域临空经济示范区。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围绕建设全域临空经济示范区,全区将以建设高明大工业园区为龙头,支持各镇街、西江产业新城配套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区,节约集约发展工业用地,打造低成本的工业空间。
建设高明大工业园区,即连片打造160平方公里的大工业园区,要迅速制定产业园区规划方案,加快谋划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培育形成面向未来的临空经济产业带,建设对标一流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在各镇街和西江产业新城,高明将布局一批特色园区。荷城街道要加快整合西安片区3000亩土地资源,建设先进制造业产业园;杨和镇要以一环西拓为轴线,推动先进装备产业园扩大至万亩规模。明城镇要高标准建设万亩环保科技产业园,建成集智造、科创、旅游等于一体的田园式环保科技创新集聚区;更合镇要推动5.9万亩临空产业园建设,加快培育汽车零部件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临空产业;西江产业新城要推动沧江工业园提档升级,拓展3000亩产业空间引入优质项目,争创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此外,高明还将在更合镇谋划5.1平方公里的深步湖数字经济产业园。这也是高明首次提出要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未来,这里将聚焦数字产业、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研发和航空科技创新,打造佛山“松山湖”。
在腾出高质量发展空间的基础上,高明将创新机制兴起招商热潮,未来五年产业项目招商总额要突破3000亿元。
区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华侨民族宗教外事工作委员会主任李伟明表示,目前高明第二产业占比大,产业结构仍需优化,接下来要做精农业、做强工业、做大服务业,重点补齐第三产业短板。
向土地要发展空间统筹做好资源盘活文章
土地,是一个区域的核心发展资源。
在佛山五区中,高明以938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位居第二;但事实上,高明可用的土地并不多,“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地理格局,让高明在土地使用和资源保护上必须保持极大的克制和平衡。
在工业领域,这种资源紧缺的矛盾更加突出。近年来,“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加快实施。与此同时,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选址高明,为高明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但一部分优质项目由于缺乏产业空间迟迟不能落地投产。
这种资源错配的现象日益突出,引来“俊鸟”无土地、项目来了等土地的窘境亟待解决。区人大代表、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颜雪锋指出,高明要加速从“项目等地”向“地等项目”转变,助力招大引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统筹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存量土地盘活、建设用地报批等工作,实现由“项目等地”向“地等项目”转变。
在建设用地保障方面,高明将以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每年新增和盘活各类建设用地6000亩以上。在西江产业新城、一环西拓沿线、临空产业新城、东洲鹿鸣小镇等重点片区,统筹商住用地3000亩以上,为优化城市功能预留空间。
在产业用地保障方面,高明将划定工业用地保护红线,确保每年新增工业用地不少于4000亩;深化2万亩低效产业用地整治提升,腾挪工业用地6400亩以上。
同时,高明还将应“两城一带”布局调整和人口发展趋势,统筹一批地段最好、位置最优的土地资源优先向教育、医疗领域倾斜,开好用地“绿灯”,强化民生用地保障;结合新一轮基础设施大会战,提前推进土地预控和用地指标报批,提高批地供地效率,强化基础设施用地保障。
破解了土地瓶颈,“十四五”期间,高明产业发展将赢得发展新空间。
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建设富有活力的高品质现代化城市,塑造城市独特精神品质和品牌,让更多人读懂顺德、爱上顺德。作为顺德中心城区,大良将如何在城市规划建设、营商环境打造、民生事业发展等方面发力?11月11日,顺德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大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少玲接受媒体专访,畅谈下一阶段工作规划。
李少玲表示,结合区委区政府赋予大良-容桂-伦教打造“南部都会中心”这一新定位,大良将全力践行“水产城”共治共融的治理路径,全面提升“品质大良”新活力,打造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现代都市样本,推动顺德建设成为高品质的魅力之城。
谈城市建设:打造诗意栖居、健康生活的水韵凤城新样板
“治城先治水,水清则城兴。”大良坚持水岸同治,全新绘就水韵凤城新画卷。李少玲表示,大良将在系统梳理水系脉络和滨水岸线的基础上,打好“治水+清岸+美岸”组合拳,构建水清、岸绿、颜值高、形象美的高品质滨水生活区。通过全面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争取2025年前国控(省控)稳定达标,市控断面、主干河涌全面达标,100%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并实现“长制久清”。重点围绕大良河、桂畔海河、南城水轴、德胜河北岸四大区域水网,加速推进“退岸还河”,全面清理河涌控制范围内的违法建筑和霸耕现象,并加快两侧土地收储和旧村改造。
同时,系统规划“活力碧道”建设,将文体、党建等特色元素融入滨水公园、亲水平台建设,推动大门等社区(村)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点,提升优化顺峰山公园等涉水景区内涵,打造诗意栖居、健康生活的水韵凤城新样板。
大良文旅资源丰富,未来将坚持文旅赋能,全域共建魅力城市新标杆。李少玲表示,接下来大良将以东部华侨城、中部大清晖、西部顺德糖厂三大片区为支点,撬动整合辖区山水、文化、历史、美食等资源,打造畅游、畅玩、畅吃、畅学等全方位结合的超级文旅IP,助力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在资源开发整合方面,将全力支持欢乐海岸二期建设,推动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并扩容带动顺峰山公园等周边发展,力争明年启动大清晖片区改造,同时加快谋划顺德糖厂等工业遗址的空间活化利用,培育壮大“文旅+”新动能。
在整合优质文旅资源、推动全域旅游的同时,大良还将持续优化改善旅游出行环境,未来将以钟楼公园TOD综合开发为试点,加快构建“轨道+公交+慢行”的一体化绿色出行体系,并通过完善交通科技设施、综合治理拥堵点等措施打通各大景区交通网络,多元挖潜释放停车资源,至2026年至少增加路边停车位4200个,并力争2026年实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全覆盖。同时,以“畅、安、舒、美”为目标,创新打造集旅游观光、绿道建设为一体的标杆示范路,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全新的出行体验。
对标广州、深圳等先进城市和地区城市管理水平,大良将继续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用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绣出大良的品质品牌。下阶段,除了将一级管养区域扩大至建成区总面积的50%以上,还将在全区率先开展“物业城市”改革,引入专业运营团队实施“管理+服务+运营”模式,目前正与区联动加快试点片区选址,同时将分阶段实现全街道八大垃圾产生源(合计930个点位)形成全链条常态化运营机制,为全区提供现代城市治理新路径。
此外,大良正以升平、北区为试点开展智慧城管信息化项目,力争五年内覆盖21个社区(村),并建立“行走大良、美化家园”城市精细管理常态化巡查机制,通过主动“找差”推动问题即时整改,全面实现城市管理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
谈经济发展:全力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营商环境
一流的营商环境造就一流的产业。区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坚持工业立区、科技强区,实施产业六大倍增计划,狠抓招商选商扶商,围绕建设国际一流智造中心,打造近悦远来的大湾区投资热土。对此,大良除了强化营商政策保障,全面实施企业服务专员工作机制,精准稳企暖企助企外,未来还将继续坚持增资扩产和精准招商“两手抓”,全力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营商环境。
一方面,以增资扩产、科金服务为抓手,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五沙工业园内已有38家企业共43个项目明确提出增资扩产计划,预计土建投资接近60亿元,并将带动更多项目二次投入,投资规模有望突破100亿元,将再造一个全新标杆园区。未来,大良将继续在环境优化、配套提升、用地审批等方面对五沙工业园制造企业增资扩产予以支持。
同时,加强企业增资扩产的科技支撑和金融服务,通过委托专业机构开展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现状评估诊断,持续引进一批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和金融服务机构,建设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出更多数字化转型金融产品等举措,加快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并争取未来五年内每年至少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3个、数字化智能化示范车间10个,以数字化推动实体经济做大做强。
另一方面,以对内育强、向外引优为抓手,助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利用村改腾挪出空间,加快面向新一代电子信息打造主题产业园,主动“走出去”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面向湾区引进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优质企业。目前,正积极洽谈推进德珑集团等优质项目入驻,并与瑞德智能、成德电子等本地增资扩产项目形成产业集聚群。
同时,联动凤翔工业区、红岗科技中枢,在105国道以西片区形成超8000亩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其中工业净用地超3600亩),为整合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链条拓展空间。该片区拥有大富山、大象山、金陡涌等优质蓝绿资源超1200亩,未来还将配套建设8所中小幼校、大型综合性医院1所,同步完善住宅建设,为产业人才打造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助力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谈民生福祉:全力打造“居者安、远者来”的品质首善之城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之一……”,对于群众最为关心的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大良将如何落实?李少玲表示,大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对标广深标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健康大良”医疗,不断推进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和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倾力书写幸福温暖的民生答卷,让群众的幸福感触手可及,全力打造“居者安、远者来”的品质首善之城。
在打造优质教育方面,近三年,大良街道累计投入近8亿元新改扩建学校10所,新增学位逾7700个、宿位5000个,着力扩大义务教育、学前教育阶段优质资源供给。李少玲表示,未来五年,大良将继续坚持以现代化校舍建设、集团化合作办学、智能化试点创建、多元化培养机制“四步”同频,全力打造顺德教育“大良样板”,投入不少于20亿元持续推进梁开中学、凤翔小学等9所公办中小学新改扩建工程,预计未来新增学位近1.6万个、宿位逾1.2万个,加快实现“家门口均为好学校”的目标,满足持续增长的教育需求。
同时,大良将进一步加强内强外引、深入实施“好校长、好教师”工程,结合区“英才计划”,主动走进“双一流”高校精准引才,启动名校长“领航计划”和教师“关爱计划”,每年设立超千万的专项基金奖励命名一批优秀教师、校长,借力学校新改扩建、盘活国有物业空间等路径,谋划建设教育人才公寓,解决新教师“后顾之忧”,切实强化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
在完善医疗养老服务方面,大良全力打造便民、利民的两个“15分钟服务圈”,进一步打通医疗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一是高标准打造“15分钟医疗服务圈”,加大投入完善广州华侨医院-大良医院-大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级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保障好中医院新院区(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建设,持续优化基层医疗站点布局,未来5年将在21个社区(村)全覆盖的基础上再新建4个卫生服务站,不断满足各片区人口分布及就医需求。二是高定位打造“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全力配合保障人民医院旧址医养综合服务标杆项目落地,同步优化完善凤城敬老院布局,并以德和社区老年服务中心为试点,全方位探索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能兼顾的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提供专业多元、贴心温暖的养老服务。
此外,大良还将进一步健全落实分类分层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对口帮扶工作,让群众体会到实打实的温暖、感受到实打实的幸福。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