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不争之心
第二十四章 不争之心
1.【原文】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行作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
2.【注解】
此承前章阐述不争之德,教导后世学人以不争之心对待世事,这也是很好的修行方法。这里讲的四点在重复前面的章节,可谓是重点的强调。这里老子开头就以两个比方来形容争强好胜的不长久。踮起脚跟来想站的高一点,但是站的不长久,也站的不高。大跨步想走的远一些,但是却走的不远,也不持久。用皮鞭来抽打坐骑希望走的快一点不是赶远路的人明智的做法。古时候有个譬喻是揠苗助长,妇孺皆知。世人离道转远,离家越来越远,越来越背离自己的本心,但是只要修德向善,不停的往家走,总有一天可以到家。如果急于求成,今天找这个法门,明天换另外一个方法,可能修行效果就没有那么好了。佛陀教导世人,只需要心口一致的虔诚念佛号,即可一步一步走到家。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佛要一句一句的念。
对于修身需要不争之德,对于治国也不可强为。隋朝的时候,盗贼肆虐,为了治理盗匪,采用了严刑酷法。四个人偷一根木料,三个人盗一个瓜也要被全部处死。对于隋朝的灭亡,唐太宗有着深刻的体会。唐太宗曾与群臣讨论如何治理盗贼,有人建议以严刑重罚,唐太宗说:“老百姓之所以要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徭役很繁重,官吏贪求压迫百姓过甚。百姓饥寒交迫,所以无暇顾及廉耻了。我应当戒除奢侈,节约日常的开销,减轻赋税徭役,选用廉洁能干的官吏,使得百姓衣食有余,就不会再有盗贼了,根本就没有必要用重的刑罚。”从那数年之后,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老百姓之所以为盗匪,并不是有人天生就想做盗匪。唐太宗的这种治国理念,使得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正所谓,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脚跟不着地,阔步而走,都不是人的常态,也非平常之心。自见者,是智巧炫耀于外,而不像怀道的人,虽然有智慧,但是含光内敛,自见者也非常态。自是者,自已为是的人,反而不能彰显自己,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自伐者,顾名思义,自己伐自己的本性。自已称功者,反而没有什么功劳和功德。自矜者,自己夸长处的人,反而没有什么长处。自夸的人把自我抓的很紧,说明傲慢心放不下,这是其中一巨毒,如何能解脱呢?这些都不是人的本心所有,只是如同多余的食物一样,吃得过饱,反而难受。如同多余的第六个小手指一样,没有什么用处。如同画蛇添足一样,实在是多此一举。
上面这些行为和习惯不是自性中本有的东西。“骈拇”和“枝指”对于人体来说也是多余的东西。世人争辩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样的争辩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自性中并没有恶这样的东西,也没有善这样的东西。虽然没有这样的东西,可是自性中自然就有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骈拇是说脚的大趾拇跟二趾拇连在一起了,成了畸形的大趾拇。枝指,旁生的歧指,即手大拇指旁多长出一指。这些多余的东西有什么益处呢?实在是说不出来。奢侈对于德行来说,如同多余的枝指,伤害人心,伤害德行。师旷为著名的乐师,虽然为世人所称道,但是乱五声,扰乱人心。有些刻意为仁的人,刻意的宣扬仁义的人,只是为了好的名声,也是多余的。对于一些喜好辩论是非的人,也多用无用之言。这些都并非天下至正。
(1)跂者不立。跨者不行。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脚跟不着地的人只知道要强高出人一头,因此踮起脚跟。殊不知踮起脚跟就站不长久了,也不会高出多少。跂,脚跟不着地。阔步而行的人只知道要强先出人一步,因此阔步而行。殊不知跨步不能长时间的持久的行走。这并不是赶远路的好办法。跨,阔步而行。前面这两者都不是人自然站立和行走的状态。这两个简单生动的比方也教导世人如何获得成功,这只是道的皮毛应用而已。北京大学的老师在毕业典礼上给学生讲了关于成才的杏子树的故事。杏子树上结的果子,要耐心的等它成熟才甘甜,不要急着把它摘下来。乔布斯在斯坦福的演讲中说到,我们都要找到自己内心真正喜欢的事情。如果我们找到了就持之以恒的去努力,不要因为选择普通职员收入比较稳定而放弃了,要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要因为寂寞而随便找了个人就谈恋爱和结婚,余秋雨在北大演讲时就曾说要耐心的找到一个内心存在着大爱的人,找到个温暖的人,找到个对的人。姜太公很大年纪了才得到周文王重用。春秋时百里奚年老时才由秦穆公用五张羊皮赎过来当宰相,献上平定西戎之策,为秦国的强大立下汗马功劳。晋文公重耳直到暮年才返回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代文学家左思花了十年功夫来写作三都赋,留下洛阳纸贵的美名。年轻人在选择努力的方向时慎重一些。如果走错了方向,走的越快,南辕北辙,离成功也越远。朝着正确的一个方向持之以恒,就能够获得成功。
年轻人的成长,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迫切。我们因为走得太快了,把灵魂落在后面了。我们有时可以把脚步放慢一点。我们行色匆匆,无暇顾及一下周围的景色,无暇看一下天边的彩霞。我们天天吃饭但是从来未曾知道米饭真正的味道。天天喝水从来没有仔细的品尝过水的滋味。可是你只要静下心来专心的看看一棵树、一朵花,没有带着任何的名词和评判,只是专心长时间的观察。你可能会惊奇的发现,大自然的造化是多么的神奇。我们不需要揠苗助长,只需要踏踏实实的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情,画好每一条线条,写好每一划笔划即可,过好每一天。
前面这两句作为向下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譬喻。
(2)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自见,是自逞己见,智巧炫耀于外。自以为看见了自己,可是却没有能够明了。认识自己似乎是很简单的事情,可是细想的确不易。世人从来没有真正看过自己,通过镜子只能看到自己的幻影。即使是看过别人,又能够当做真实的吗?只不过是别人通过自己眼睛的接收,反应在头脑里的影像罢了。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些影像也转瞬即逝。如果真正明了的人,是明心见性的人,发明了自己的本心的人。自己认为自己见性未必就见性了,未必就明了。
自是,是偏执己是,认为自己的一定是对的,自以为是。有足够的自信这是需要的,可是假如对于一些事情司空见惯,反而是错的,那就是很可怕的事情了。圣人劝说世人要修行大道,可是世人却自认为自己没有必要修道,觉得是很可笑的,不可信得。如果很自以为是,就很难得到救渡了。
自伐,是自己夸耀功劳和功德。顾名思义看这个词就知道自己砍伐自己的自性。自夸功劳说明很有傲慢心,这是一毒。自夸功劳也在造口业。这些都在砍伐自己的真如自性。世人做什么好事,要默默的做,不求回报的做,这样积功德最好了,这也是积阴德。
自矜,是自恃其能,自己夸自己长处。这些都是喜欢争强好胜的人。不但没有任何的功劳和功德,而且速于取死,招致祸害。圣人老子在前章说并非虚言。历史上有许多这样血的教训,还不足以成为世人的警示吗?
唐太宗一直自以为能够认识良弓。他自认为以弓箭平定天下,认识非常透彻,但是却感叹并没有真的认识良弓。良弓都无法识别,如何能够识别得了真正的人才呢?可能会存在着许多失察的地方。木工教唐太宗如何识别良弓,就是要找到木心平直的。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相应的如何识别良材呢?关键也在于贤才的心。人心不平,则同样百脉皆邪。唐太宗作为一代开国明君,尚且如此的谦虚谨慎,世人有何可以自见,自是,自伐和自矜的呢?
(3)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行作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行作形)。自见、自是、自伐和自矜这四者,本来在自性之中是没有的。恶在自性中也没有的。知善恶,也就是原罪在自性之中也是没有的。这些就像是多余的食物、多余的行为或者多余的东西了。手指上多出来的小指没有什么用处。我们平时比较烦别人得瑟脚,这也是多余的动作,没有什么用处,可能还会招致别人的反感了。这四者,就像吃剩的食物,就像人身上的赘疣,都是人们所厌恶的。如果有前面这四者,也就是中了骄傲的毒。如果有傲慢的心,自以为博学多才,却不知道何为绝学。可能此生都会因为傲慢,与道无缘。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这些多余的事物,如吃剩的食物,人身上的赘疣,都是人们所厌恶的。因此有道的人是不会要的。这里说有道的人不会自是,自见,自伐和自矜。怀道的人,以谦虚自守,必不处于傲慢。有道的人不处于傲慢的境地,因为这不能合乎自然。乔布斯在临终前留下遗言这样写道:“…财富于我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的事实。正如我肥胖的身体,都是多余的东西组成。此刻,在病床上,我频繁的回忆起我自己的一生,发现曾经让我感到无限得意的所有的社会名誉和财富,在即将到来的死亡面前已全部变得暗淡无光,毫无意义了。…现在我明白了,人的一生只要有够用的财富,就该去追求其它与财富无关的,应该是更重要的东西,也许是感情,也许是艺术,也许只是一个儿时的梦想。”在面对死亡之前,乔布斯已经把财富当成多余的东西了的。的确如此,古人告诉我们财富为身外之物,这一点都不是虚言。这许许多多多余的东西去掉之后,我们还剩下什么呢?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是什么呢?
第二十三章 不争之言
1.【原文】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有不信。
2.【注解】
上一章教导世人不争之德,不自是,不夸功,不自见,不自大。如此能够使得德行圆满,如此能够保全自己的性命。本章承接上一章教导为学的人止息无谓的学术之争。开头一句就说了大自然不喜欢言语。无谓的争辩仅仅是戏言而已,并无益处。流言蜚语和混乱的思想不会长久,最终会归于平静的。人心要归于寂静,就要远离散乱。国家要归于安宁,远离战乱,都需要远离纷争。乱字左边就是一个舌字,可见言语的危害。世人稍微学懂了一点就争论不休,抱有门户之见。大乘佛教看不起小乘的,小乘的看不起大乘的。禅宗看不起密宗,密宗也看不起禅宗。世界上不同宗教之间也互相认为只有自己的是对的,这与圣人的本心可能不同了。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些是为了济世救人,有些是为了功名利禄。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大风刮不了一上午,大雨下不了一整天,老子用这个比喻说明流言蜚语,世间的这些争辩高下的学问,并不能够长久,不辨自明。不必要强制的压制这些言论,最终沉淀下来的就是真知灼见了。治国安民,如果高压治理,如同秦国一样,严刑厉法,那么终究也不能长久。世人互相争辩,争相著述,可谓是汗牛充栋,不仅仅是误了自己,还使得普通大众不知如何适从。这也应了上一章的多则惑。这难道不是对社会的危害吗?
怀道的人涉世救人,遇到有道的人就谈论道,也不亦乐乎。遇到有德的人就谈论德,如何进道。遇到失道失德的人,又有另外的随顺教化的方式,潜移默化的进行影响。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如果不随顺众生,逢人就讲佛法,遇人就讲真言,难免就会处处碰壁的。观世音菩萨现种种法身,根据世间的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救渡。上等根器的人,可以与之论道。中等根器的人,对道半信半疑了,可以勉强言之。下等根器的人,只能够讲仁义了。当然不管是上中下等根器的人,本心都是有大智慧的,自性本同。
先知默罕默德曾说过,正其信必先正其心,正其心必先正其言。如果一个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时候,他的嘴就会全无选择地谈及一些消极的话题,污染和蒙蔽自己的心灵。许多弟子传述:有次他们正在辩论有关宗教的课题时,默罕默德进来了,他显得比以前任何时候都生气。他指责他们说:“…放弃争吵吧,争吵益处很少!放弃争论吧,信士从不争论!…放弃争论吧,罪过因辩论而增加!放弃争论吧,到了后世我不为那些争辩者说情。放弃争论吧,我给那些真心诚意放弃争论的人在天堂里准备了三种居所:最底的一层,中间的一层和上面的一层。”古兰经上说:“他们的秘密谈话,大半是无益的;劝人施舍,或劝人行善,或劝人和解者(秘密的谈话)除外。谁为求真主的喜悦而作此事,我要赏赐谁重大的报酬。”佛家也有句话,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都是罪,更不用说是言语争论了。
(1)希言、自然。
希言、自然。大道大音希言,天地自然都静默无言。这里也呼应了前面的章节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世人喜欢争辩,争论高下,去道转远。只有希言者,合乎于自然。俗话说,沉默是金。在佛家的十恶业中,身业为三,口业为四,意业为三。可见口业占的比重很大,言多必失,嘴巴造的业不容忽视。耶稣也教导世人,你要谨慎安静。平静,安宁清净。娴静,淡漠名利。心静,主在心中。肃静,敬畏父神。幽静,闭门祷告。入静,心无杂念。
(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而况于人乎。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大风往往刮不了一个上午,大雨往往下不了一整天。向下以此比喻好辩者的不能长久。大风不会整天的刮、大雨不会整天的下,总有停的时候。只有和风细雨,才会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乱分仍,各路英雄和贤才有的想揭竿而起,有的则仅是为了救百姓于水火。诸子百家也有各种不同的救世的争论。只有合乎天道的真言能够源远流传。如今此部经典流传了几千年。
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而况于人乎。刮风下雨是天地主使的。天地由大道而生,尚不能长久,更何况世人呢?这里也呼应了前面的天长地久。好辩的人,都会出愤激不平之气。飘风骤雨是天地不平之气。天地不平之气,尚不能久,而何况于人呢。这里劝说学人放弃无谓的争辩。家和万事兴,在家庭里面夫妻和睦相处,也须远离争辩。中国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步,齐家就是第二步。一个家庭都管理不好,如何能够治理国家呢?巴菲特都说婚姻是人生最大的投资。人们往往以片面的视角和观点来进行争辩,其实每个人都有道理,但是却完全看到事情的真相。
(3)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所以有志于修道的人,应当随遇而安。如果自己修行的水平已经见道了,就同于道,而且要继续精进修行。如果放弃了修行,做了恶事,可能就会前功尽弃和退转了。如果修行水平还没有见道,能够体悟到仁德,就见贤思齐,按照君子的言行来要求自己。如果修行的水平还刚刚起步,就要严持戒律精进修行了。佛陀教导一个法门,不管是有道者,有德者还是世俗的人,都能够同样受用的,就是念佛法门了。有志于弘道的人,也应当随顺众生。不管是什么根器的人,圣人都会以他能够听的懂得语言来弘道。圣人自己能懂的东西,世人不一定能听的懂。圣人慈悲世人,用了许多善巧的比方来教化世人。学人为人处事,做学问,应当如道一般缄默安静,不当如飘风骤雨。因为好辩的人,只为信道不笃,未得玄同的缘故罢了。对于道,玄奘法师有个比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得道的人,自然就没有任何的疑问了,已经一通百通了。只有怀道的人,妙契玄同。失者,指世俗无道德的人。是说至于世俗庸人,也同于俗。即所谓呼我以牛,以牛应之。呼我以马,以马应之,无可不可。
(4)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怀道的人与同道者、同德者和同失者都相互融洽,如沐春风,不知不觉让世俗的人也转变了。圣人以世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去进行教化。世俗的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中。只有像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身在山外可以看得清楚。每个人只是把别人看得清清楚楚,对自己却缺乏起码的了解。世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可是极少有人能够认识人类自身,认识真正的自己。同道、同德和同失的人们,都认为自己所得到的是真谛,都认为自己的有道理,都乐在其中。世人如果无心向道,在平时可以多行善事,不做恶事。享受天伦之乐也是不错的选择。
(5)信不足、有不信。
信不足、有不信。这里呼应了十七章的信不足,有不信。大道日衰,当下的世道人心有所不同。有的业障很浅,已经见道了,深信大道不会产生怀疑了,属于上等根器的人。有的业障较深,信心不足,半信半疑,属于中等根器的人。有的业障很深,完全不信大道了,不但不信还会诋毁和破坏,这属于下等根器的人。如果这三种根器的人放在一起,肯定会有所争论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了。对于见道了的人,可能就看的比较清楚,他知道自己走在修道的前面了,就应当随顺和谅解后两者。可是前面两种人,看见第三种人明明是走错路了,不说也不行,可是说了如何劝说也不听,也真是让人苦恼的一件事情。如果看见第三种人迷路了,朝着泥潭和危险走过去了,如果不加劝阻如何安得了心呢?菩萨发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就是要把所有的世人全部救渡了才能安心成佛。
第二十六章 轻则失根
1.【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注解】
前一章圣人讲四大,道大,天大,地大和王大。示现给世人大道,让世人熄灭无谓的争辩。此章劝诫后世学人,如何能合乎大道,当知轻重、动静,这是修身的关键,也是修道的关键。这也是治国平天下的命脉所在。前面教导世人什么是大什么是小,这章教导世人什么是轻什么是重的。大地厚重,厚德生载万物。大海静寂,暗流涌动,百川奔流而归。得道明君厚德,民心所向,四夷所归。人心静寂,智慧交归。我们看看世间的很多大树,重的树干和树根都在下面,轻的枝叶都在上面。老子劝诫世人,动静之间、轻重之间为性命、宇宙的根本所在。
世人应当区分轻重,大道为重,物欲为轻。圣人遵行大道,终日所行,不离辎重。这里的辎重是指的大道,指的静定。很重的东西,如果要移动它们就没那么容易了,一般放着不动了。世人常形容稳如泰山。泰山可谓是很重很重的了。也有形容不动心如泰山。这里也呼应前面的,大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圣人也是如此做的。
世人应当区分静躁,静能入道,浮躁就容易消亡了。古人云: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如果人处于静定,神就能够伏藏。如果人处于浮躁,神就消亡了。人身体中最贵的就是精气神了。如果神能凝聚就能够聚集血气,血气充沛了就能够养精蓄锐了。如果神涣散浮躁,就会消耗血气。血气消耗了,就不能够养精蓄锐了。如此看来世人应当效法圣人精神内守,安静守中。庄子曾说,水静犹明,而况精神。世人一般不会把流动的水当做镜子来梳妆,可能会选择安静的水来当镜子。水安静的时候就会明亮,如同明镜一样,照天照地,更何况人的精神呢?如果人心处于安静定境,就会启迪智慧。诸葛亮的名言:澹泊明志,宁静致远。人的心如同平静的湖水一样,波澜不惊,微风掠过或石子投入时层层涟漪。微风、石子等就如同譬喻人的欲望、外在的事物的影响。人心亦如辽阔无边,蔚蓝的天空一般,雁过无痕。人的心只有像水一样宁静,方能内圣外王。含沙子浑浊的水,只要静置数个时辰,沙子慢慢沉降,瓶子中的水就会清澈,心性也是这样。君为源头,如果源头浑浊,如何要求臣下清澈呢?禅定,也是在心极度安静当中。道家的精气神,如果走神、神情比较多变,关注外在的变化过多,影响气,进而影响精。凝神聚气,就能够很好的保存自身的能量。
这里圣人老子教导世人入道的方法了。业障重不重呢?历劫以来积累的业障非常的厚重。一句佛号轻不轻,几个字而已。然而可以四两拨千斤,通过一句佛号,就能够让业障消融了。如果能够入于静定中,业障慢慢的就会消融。如果处于浮躁当中,妄想纷飞,就会消耗人的血气了。然而如何才能够入于静定呢?可能世人会觉得我很想安静,但是如何才能够安静的下来呢?禅宗祖师通常通过这一句话来解释如何领悟佛法:龙衔海珠,游鱼不顾。大家打坐的时候,修习禅定,往往妄想纷飞,越想进入定的境界,私心杂念就越来打扰。龙即是修禅定者。海珠即是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游鱼即是妄想杂念。在打坐的时候,心、口如一的念佛号,私心杂念来了没关系,任随它来了又走,自己始终念佛号。慢慢的杂念越来越少,逐渐就进入静定了。心性的这个规律和道家的无为是相通的,只是顺着心的自性而已,不进行太多的人为的控制,专心一致的念,就能够慢慢进入静定了。妄想杂念就像杂草一样,如果用石头来压制它,它还是会沿着石头缝长出来。心性无需压制,顺其自然,正如前面所说道法自然,把注意力放在一句佛号上即可让心安静下来。心性如流水,堵不如疏。
(1)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重为轻根。重的东西往往是轻的东西的根所在。树木的枝叶比较轻,树干和根部比较重。落叶归根,根重而叶子轻。圣人劝诫世人大道重而物欲轻。大道重而自我轻,不要再像前面说的自见,自伐,自夸,自是了。把自己看得很重,把别人看得很轻。把自己的欲望看得很重,把国家和社稷看得很轻。古圣先贤早就劝诫世人了。民为重,君为轻。轻并不代表着不大,前面说了有四大,君为四大之一,非常的重要。身为重,心为轻。心重不重要呢,非常重要的。君主不重大道则不得九五至尊。治身不重道则失神了,也不会长久了。草木的枝叶轻就零落,根重就长存。然而前面的章节说到,树干长大了反而就危险了。什么东西长大了反而招致祸害,如果人的权力大了就会引来灾祸了。轻重是相对的。无轻就无重,无重就无轻。大象跟泰山相比,泰山重而大象轻。大象和鸿毛比,大象重而鸿毛轻。人身和名利比,人身重而名利轻,名利为身外之物,也如同多余的小指头。人身和心灵比,一般人看来人身重而心灵轻,可是得道的人看来应该反之。佛法难闻,人身难得。此身为修了多少年的功德,才能生存于世上。财色名利,为身外之物,固当看轻。有许多人随着自己的欲望而奔波,忘记了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初衷,即使是刀锋上的蜂蜜,人们都愿意伸出舌头去舔舐。人们为了功名利禄,招致祸害。深爱物欲的人,如同手里拿着火把逆风而行,必然有烧到手的忧患了。作为君主应当知道国家重,而自身轻。民为重,而君为轻。魏征与唐太宗议论前朝兴衰时说道,以前鲁哀公曾说过,有人很健忘,在搬家的时候甚至把自己的妻子给忘记带走了。孔子说,还有过于此的呢,夏桀和商纣王为了物欲,甚至都忘记了自己身体的安危了。唐太宗听后很有感触地说:“是啊,我和诸位应当合力互助,别忘了国家和自身,免得也被人讥笑啊。”夏桀、商纣等暴君,荒淫无度,穷奢极欲。结果,国家亡了,暴君们的命也完了。他们不但忘记了国家,遗忘了人民,连自身都完全忘记了。狸猫在按住鸡的时候,咬住不放。即使猎人来了都不放手,追求物欲的君王和狸猫又有什么分别呢?外物虽然重要,但是外物必因身而后有。如果性命都不在了,即使有功名利禄有何用呢?世人深陷其中,不知进退,完全把利害关系给忘了,悔之晚矣。
静为躁君。重的物体就比较稳,就不太容易动,就容易保持安静了。大轮船很重在大海里航行,比较稳重,比较平静。如果是小船就很难抵抗多大的风浪了。轻的就容易浮躁,重的就容易沉静了。原本很轻的物体运动的速度接近光速,质量就会变重了,逼近光速理论上质量就无比的重了。质量无比的重了,时间就无比的变慢了,就反而变静了。浮躁到了极点,反而变得静定了。世人修行静定,内心静定到了极点,就会消融业障了,也会有许多的变化了。大海深处似乎很安静,可是里面万物生灭都在不断地迁流变化。每个人的自性为本,是人身上最静的。身体外形为末,为人身上最浮躁的,需要满足各种物欲。世人为了名利,心浮气躁,对自己的身心造成极大地伤害。内心如同火宅一样,没有片刻安宁。
(2)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圣人终日行道,不离其静与重。辎重,载粮食的兵车。辎重在古代来讲代表着很重的东西了,带着辎重行动不便。辎重不太容易被移动,也代表着静。辎重代表着静和重。辎重也代表着资粮,做善事也是修道的资粮。圣人终日不离做善事,不做半点恶事,远离物欲。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对于大军来说,至关重要,关系命脉。兵行而粮食在后,是大军的司命。虽然千里远行,深入敌国,全体的性命都赖其辎重。秦国和赵国的长平之战,一开始赵国起用老将廉颇,廉颇采用防守战略,以静制动。让秦军浮躁的劳师远征,欲拖垮远征的秦军。静定的赵军,面对躁动的秦军,不战而知晓胜败之理了。古代用兵面对敌军围城的时候,往往分兵出城成犄角之势,以逸待劳面对敌军。先让敌军发起进攻,据有利地形固守,消耗对方的锐气,寻找机会进行反攻。秦军打不起这样的消耗战,粮草辎重是这场战争的关键。廉颇知己知彼,如果赵国能够坚持下来就不至于有灭顶之灾。后来秦国采用离间计,让赵国撤换主帅,换了纸上谈兵的赵括,结果四十万军队兵败全部遭坑杀。可怜赵武灵王的在天之灵如何能够安息呢?他老人家在年纪轻轻的时候,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训练好了骑兵,就是想进攻秦国的。君主的辎重为仁德。人心的辎重为静定。
(3)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怀道的人纵使贵为一国之君,身居高位,富有四海的荣观,但是恬淡燕处,超然物欲之外。燕处为皇帝退朝之后闲居的地方。往往也是后妃所居的地方,大臣就要超然远避而不处了。怀道的人知道荣耀是轻,国家和百姓为重,自身为重。怀道的人知道物欲为轻,自性为重,不能自伐自性。不能自己烧坏自己的功德林。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圣人老子感叹当时万乘之主,也就是诸侯王们的作为。王者为四大之一,本来与天地齐尊。可是君王却以身轻躁,追求物欲,把道德仁义放在了一边。以自己的物欲为重,以天下百姓为轻。周幽王为了美女烽火戏诸侯。商纣王沉迷酒色。希腊历史上为了一个美女而发动了特洛伊战争。然而在没有任何制约的欲望面前,有多少人能够像顺治皇帝那样超然而物外呢?民重君轻,以民为本。如果万乘之君对百姓刻薄,赋税劳役很重,那么如同割肉来吃,虽然肚子饱了,但是身体却撑不下去了。君民本来为一体。君主的祸患,往往不是从外来,而是从自身引起。君主的富贵,天下的大治,也不从外来,而是从君主自心而来。如果君主的欲望很强,花费就会很厉害。花费厉害赋税就会加重。赋税加重民怨沸腾。民怨沸腾国家就会有危险了。国家一有危险,那么君主就不保了。尧舜有天下而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继承,选择德能兼备者拱手相让,的确可以为世人的楷模。奈何后来的许多君主,德不配位,荒淫于物欲。这样是以物为重而身为轻。
(4)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轻则失根。作为君主如果以道德为轻,就会失去臣民的爱戴。臣民为社稷的根本。治身如果以道德为轻,就会失去本性,也就失去了根本了。物欲过重就会损生,不知道轻重就会失去根本。
躁则失君。作为君主如果浮躁就可能失去君位。如果不务于道德,而是整日穷奢极欲,就会有危险了。治身如果浮躁则容易失去本性了。一身之中自性为君,五官为大臣。池子中的水如果躁动,就会浑浊了。如果静定下来,就会逐渐的澄清了。国内的百姓如果躁动,社会就会不安了,君主就有危险了。君主需要用道德恩泽世人,社会就会慢慢安定下来了。古代的君主刚刚继位,往往大赦天下,使得躁动的天下安定下来。如果刚刚继位又用重典,可能就如同往沸腾的大锅内再加入沸水一样,更加的沸腾了。世人生命是有限的,而智慧是无有穷尽的。如果以有限的生命和精力来追随无限的智慧,就会疲于奔命了。夸父追日就如同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在追寻着光明,这样可能永远都追不到,可能会渴死饿死在路上了。世人不知道养生的真正的主人是谁,不知道就是自己的自性,而一味向外追求。自性就是真君,世人往往不识真君,就往外追逐,反而失去了。圣人以身为臣妾,以性为真君。世人以身为君,而以性为臣妾了。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