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详细内容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时间:2020-02-06     人气:1637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注解
概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1.【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注解】

前面章节提到世人自是,自伐,自见和自矜这四者。这一章也顺着这四字,提出了道大、天大、地大和王亦大。世人只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豆塞耳不闻雷声。这么大的道都看不见,而已自己为大。世人有对大道信不足的,有对大道完全不信的。这里特地示现大道给世人,如同禅宗直指人心。前面世俗的人,各以己见,以为天上地下,没有自己不知道的。世人自认为学富五车,聪明绝顶。可是世人不知大道的微妙,并非见闻可及,并非言语文字能明。在这让世人知晓,劝诫世俗人们,指点迷津。这一章是说明大道的微妙,并阐明大道的作用。大道虽然玄妙不测,但是人既然为大道所生,在人身上就能看到大道全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只要反求诸己,就可以尽道的全体。


圣人老子描述大道,似乎在天地生成之前就已经有了。大道也不知道是什么名字,只是勉强给起了个名字叫做道而已。大道无始无终,似乎一直都存在着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人类没有进化出双眼之前这个宇宙的模样。当然如果也没有其它动物的双眼来感受这个世界。地球上可能已经有了花朵,可是如同寂兮寥兮,经历了亿万年,都没有任何人能够欣赏。花为悦己者容,可是没有诗人欣赏它。光波在宇宙间不断地穿梭,可是光波能够称之为亮吗?如果没有双眼感知也无法称之为亮。地球上可以说没有光明,也没有黑暗,花儿寂寞的生活了亿万年。人眼进化出来后,能够感知光波。如果人眼收到光波就会感觉是光明,收不到光波就代表着黑暗。从此有了五颜六色,丰富多彩的世界。如果没有眼睛感受这个世界,可以说也就没有了五色。也许说到这里可以大方的说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了。


在天地诞生之前是什么样的呢?许多宗教和神话传说都会描绘的相当的美好。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地及世间万物都不曾存在,只有上帝。然而宇宙是无始无终的,时间只是世人认知的错觉而已,实际是否没有时间这个东西呢?是上帝创造了天地及万物。当上帝看见世界空虚混沌、暗淡无光时,就说:“要有光。”于是光就立刻出现了,光芒四射,奕奕闪烁。有了光就有了光明和黑暗。世人眼睛感受到光就是光明,世人眼睛感受不到光明就是黑暗。世间本来没有光明,也没有黑暗。


大道本寂寞空虚,世人如何入道呢?可能也要入于寂寞空虚的境地。庄子说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对于流水,想对着它看看自己的形象,都看得不是很清楚。如果水非常澄净,就能清晰的照见天地。人心也是如此,妄想纷飞,如何能够冷静的处理纷扰的事物。只有清澈澄静,物来则应,物去不留才能应对。有个粘蝉的比喻,孔子到楚国去的路上,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用竿子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孔子好奇的问老人是怎么做到的。老人回答说:“在粘蝉的时候,只是看到蝉的翅膀,心无旁骛。非常的专心致志,就没有办不到的了。”只要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些都是静定工夫,这也是反求诸己而见道的修行方法。


这里圣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体中存有大道公开的秘密。佛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在人类心灵中所占的比重大大超过人类的意识。这就如同一座漂浮在海上的冰山,意识只是露出水面的山顶,而潜意识则是隐藏在水下的山底。人进入静定虚空的境界,有可能开发出所谓的潜意识。潜意识和祖先脑右脑有着直接的关系。佛洛伊德对人类的梦进行了分析和解析,我们中国古代也有周公解梦,然而人类为什么会做梦呢?左脑在夜间人们休息的时候,通过脑梁把信息输送整理到右脑中,储存下来,这有点像计算机系统的双机热备归档。可能在信息整理的过程中,人的大脑会把相关联的信息进行整理,人们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当天所思所想一般会出现在梦境中。也有可能在信息整理的过程中,激活了远古以前的祖先留下的信息,梦境中人们看到的从来没有见过的场景,可能就是祖先曾经亲身经历过的。世人可能会觉得的大数据不可思议,如果看到亿万年前我们人脑已经实现了大数据了,就会为此感到惊叹的。


(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大道无形,混沌而生成天地万物。大道在天地生成之前已经存在了。有物,这里指道的全体,本来无名,无形无相,因此说有一物。似乎有一物,可是又没有任何的形象。未有天地,先有此物,先天地生。世道衰微,人们去道日远,只在恍惚之间能够一瞥故乡的影像,描述一种隐隐约约的感觉。


(2)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寂兮寥兮。寂是没有音声,寥是空没有形象。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里也呼应了前面的章节,看也看不到,听也听不到,摸也摸不到。大道无声不可闻,无色不可见。大道分阴阳,道之阴无形无相,道之阳以天地万物的形象显现于世。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为道之阴。形而下为道之阳。


独立而不改。大道常行不改,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损有余而补不足。不管世人的地位有多高,或者有多卑微。独立是无匹双,这也是回应前面说的寂寞。大道是独立不改的运行的,不会受第三方的理所制约的。也可以说特立独行的。朱熹的理学也是先于万物,独立于万物存在着理,制约着万物的生灭和运行规律。这样也是着理相了。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是花,万事万物为果,如同莲花开放一样,花果同时产生的。如果没有花,也就没有果。如果没有果,也就没有花。理、规律也是缘起性空的。制约着日月星辰运行的物理学定律、数学规律等,是伴随着万事万物的诞生而同时产生的,在万事万物诞生之前并不事先存在着一组美妙的定律。可能不存在有人刻意的定好一组称之为理的规律,大道只能是按照这个理来运作。百丈禅师说:如虫御木,偶尔成文。蛀虫在木头里面,随着自己的喜好,吃着木头。人们把木头劈开一看,蛀虫留下的轨迹,好像是它刻意写得字一样。人们来到这个世界上,觉得非常的惊奇,每个人都长着一对眼睛、耳朵等。人体结构如此精巧,好像留下了造物主斧凿的痕迹。科学家们醉心于研究世界上的运行规律。物理学的定律、数学的理论如此的精巧,似乎是有造物主事先确定好的一样。然而,这些定律、理论仅仅是人们用来描述万事万物而发明出来的工具而已,其背后代表的规律,也是随着万事万物诞生的过程同时产生的。爱因斯坦晚年花了整整四十年时间,孜孜以求的大统一理论,如果爱因斯坦再多花点时间研究佛教经典,那么他可能不会走这条不归路了。他对佛教也有一些涉足,曾经说:“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可能世间万物纷繁芜杂,是不太可能用一个简单确定的公式、一个理论来确定万物运行的规律的。公式和理论仅仅是人类发明的描述宇宙万事万物的工具而已。如果非得要说有规律,有所谓的大统一理论,可以说是大道。霍金在时间简史中,提到一个地球模型,地球表面是复杂和多样化的,不同的区域用不同的地图来描述。宇宙也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部分,似乎也应当由不同的理论和规律来进行描述。很难用一个简单的理论来描述这种多样化。霍金呼唤世间能够诞生像康德那样的伟大的哲学家,引导理论物理的发展。霍金在思考是否存在着一族独立于物理世界的定律、理论和公式,制约着这个宇宙的运行。此部经典似乎圣人老子已经告诉世人了,大道是独立而不改的,不会受着别人的束缚的。康德说的自由意志、叔本华的意志并不代表着造物主有预见性和倾向性,它不会刻意的支配万物的生成和运行。康德的物自体也指向无名无相的大道。


周行而不殆。大道特立独行而不改,周行而不会停止。大道的运行似乎是刻意为之的,但是却很难找到斧凿的痕迹。天边的彩霞,形状千变万化,并不是有人刻意改变云彩的形状和颜色。有一个小游戏,拿一张白纸,随机的在上面点上许多点,然后再用线随机的连接起来,可以完成一幅想象画。乔布斯在斯坦福的演讲,讲到自己回首往事,看自己的人生如同一串珍珠一样如何串联起来,似乎命运在有意安排。人生的命运如同在打麻将,玩牌的是我们自己,命运负责洗牌。我们的人生同样的,看着似乎有造物主在决定着我们的命运。人们觉得风水似乎很准,但是最好的风水在我们的心中。不管是宇宙万事万物,还是人生,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缘起性空的。


可以为天下母。此部经典中多次提到母。有名万物之母。大道为母,天地万物为子。大道生天地万物。大道无私的养育万物,如母亲养育自己的孩子。世人为大道之子,只是迷失了方向,现在连见到母亲的面都不认识了,岂不是可悲呢?待到母子相认之时,岂不喜极而泣呢?大道体现于世间每一件事物之中。既然是每一件事物,人身上也有大道斧凿的痕迹。只需要认识好自己,就能够体悟大道。然而是不是道体是有一物可得呢?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果认为有一物也是着名相了。就像佛家的无上正等正觉,涅槃也无一物可得。


(3)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说此物、大道玄妙不可言传。但不知道是何物,因此说不知其名,勉强称之为道。但是又不能执着于道这个名字,而体悟不到大道本身。大道本身又无一物存在,如果说是绝对的不存在绝对的虚空也不是,如果说是存在一物也不贴切。大道这个字,只是指向明月的手指,不要把手指当做明月来看待。佛家经常用月亮代表着大道。手指指向大道,世人往往只是看到手指,看不到月亮。手指可能是语言,也可能是文字。


强为之名曰大。而且又强称之为大道。向下解释大字。有大道,也有小道。世人被物欲覆盖,把大道看成了小道,而把小道看成了大道。世人把小道当成了便捷成功的捷径。世人把正道当做邪道,而把邪道当做正道了。顾名思义,大道应该是很大的,明眼人一看就能够看到的。坏道的人的确觉得此言不假,见道的人经典一望便知,不用过多的说了。这部经典一望便知,另外的经典也是相通的。圣人教导世人要走大道,可是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圣人发出这样的感叹。本来大道可以容得下很多人,可是却寥寥无几的人在上面走,岂不是可惜。而小道上面却人满为患了。老子说我说这个大字,不是大小的大。百姓称呼官员做大人,现在的大人可好当了。大人并不是权力大,金钱多才称之为大人。关键是有大心才能称之为大人。有大德才能称之为大人。有大爱才能称之为有大心。


大曰逝。大道无始无终,在时间上,无有尽处。时间只是世人认知的一种错觉罢了。天地万物并作,日月变化使得世人有了时间的概念。大道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如同流水一样流逝,越流越下。世人越来越远离大道,人心离道日远,如同人们离故乡越来越远。孔子站在山上对着滔滔江水,十分感慨的说:过去的一切就像这流去的江水一样,不分昼夜的流逝,一去不复返了。大道逝去了,如何能够挽救衰微的大道呢?在空间上,大道是绝无边表、没有边界的。大道无内无外,无有边界。世人受了固有思维的束缚,自然会想宇宙有多大,宇宙外面又是什么呢?宇宙本无外无内,无有边际的。爱因斯坦说时间、空间是人们认知的一种错觉。时间仅仅是人们认知的一种概念而已,因为日月星辰的运转,让生活在娑婆世界的人们有了时间的概念。因为有虚空和万物的名相,才让人们有了空间的错觉。


逝曰远。向下又解释逝字。逝者远,道离世人越来越远了,并非大道真的离开了人们,而是世人远离了大道而已。大道无时不刻在人们的身边,只是人们的心离道远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同鱼在水中,但是并不知道水的存在。如同鸟儿在天空飞翔,但是却不知道天空的存在。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大道在我们生活中,但是我们不曾识得。如果说远的确也是远,隔着一个偌大的苦海,要从此岸到达彼岸。如果要说近的话也很近,咫尺西天。如果当下顿悟,即可回家。


远曰反。世人离道日远,原来还比较亲近大道,现在似乎都成为大道的敌人了。有可能还会笑话大道,有可能会诋毁大道。世人朋友间可能也会存在这种情况,原来很亲近,后来越来越远,甚至变成了对立面了,变成了敌人。佛陀说颠倒众生,可能也是由于世人离道日远,才和大道相反了。比如我们在一个圆桌上,如果离开一点点,还是在旁边,慢慢的走远,可能到了最远的地方,就是完全的对立面了。世人追求物欲,越走越远,在苦海中跋涉太久了,不知不觉已经到了苦海里面了。甚至已经到了苦海的对岸了,如何再回来呢?世人经历了无限的痛苦才有了现在的一切。大家有没有想过现在所有的人类还是在继续进化当中,所有的动物包括猪也在进化当中。只是我们比猪先进化成人了。总有一天,猪的智能可能也会进化的跟人差不多,到那时他们再返回来看我们之前是这么对待他的。如此深仇大恨如何化解呢?世间各种动物在将来如果没有灭绝都会进化成高级智能动物的。我们人类对于落后的部落也不应当伤害,而是应当以大爱关心他们。世人离大道很远了,不可闻、不可见,非耳目所及。落叶归根,人心思归,世人经历种种苦痛,就会痛定思痛,返回故乡。离道日远,走的距离越来越远,感觉走到了对立面了。离善越来越远了,走到了恶。易经中的八卦,可以形象的表示出逐渐的变化过程,由阴变化成阳,由阳变化成阴。佛说颠倒众生,世人很多东西都反着了。如果崇尚争斗,反而失去。如果崇尚施舍,就愈加富有。


(4)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焉。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前面已经说了道大。大道没有名,也没有相。大道没有外,也没有内,没有任何边际。大道先天地而生了,大道能够生天地万物,怎么能说不大呢?这是为什么说道大的缘故。道大则包罗万有,无所不容。天大则无所不盖,辽阔的天空无边无际。地大则无所不载,世人形容厚德载物。王大则无所不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不独道大,而天地也大。大道能生天地万物。圣人之德如同上天,不会有所偏私,都一样的进行覆盖。不会让恶人头上没有天空。圣人之德如同大地,没有任何的偏私,不会让恶人地下没有厚土。天空辽阔不边,并不会因为万物的贵贱有所区分,而都无私的进行覆盖。大地广阔无垠,不管污垢还是洁净,都无私的承载,恩养万物。


不唯独天地大,而王也大。礼法制度不能孤立地存在,有了圣明的君主,礼法制度才会存在。如果失去了圣明的君主,礼法制度也会随之消亡。就如同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不能孤立的存在,如果离开了万物这些规律也就消亡了。佛法不能孤立存在,如果离开世间来寻找菩提,如同找兔子头上的角,如何能找着呢?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明君的支持,都难以推行。人心如同君主,人的五官如同百官。如果人心不静定智慧,百脉就会不稳,人就会生病。如果君主不开明,百官即使有再好的治国良方,也无从施展。如果君主不开明,即使是忠臣为了生存,也被迫敢怒不敢言。如果君主开明,即使是佞臣,也会直言。王在明处,一举一动,世人都看在眼里。天下的贤才,也在看着君主。如果确实属于得道明君,就会有许多贤才追随。如果君主暗弱,怀才之人不但好的治国策略无法施展,连性命都堪忧。


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焉。四大分别是道天地王这四者,前面已经具体提到了的。凡是有具体的名字,有具体的称呼的,并非其极点。有一个很大的范围,其中含有四大,勉强起了个名字称之为域。有名称之大,不如没有名称之大。此域中王居其一,由此可见王的重要。唐太宗以至诚治理天下。他亲自教导射箭,在士兵中进行示范,有臣下建议,这样比较危险,万一有士兵犯上作乱就非常危险。但是唐太宗却坚持自己的做法,以至诚待人,士兵受了这种信任的激励,射术很快精进。国之所依,有良民,有贤臣,有明君。有人请求唐太宗清除佞臣,可是如何能够知道佞臣是谁呢?有人就建议皇帝假装怒而试探臣下的态度,如果臣下有好的建议而据理力争的,那就是直臣。如果害怕龙威屈从的,那么就是佞臣。唐太宗没有同意,他说了一番话:君为源头,臣为支流。君为光明,臣为影像。如果源头都是浑浊的,都采用诈术,如何能够保证河流的清澈呢?


(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为万物之灵,心为一身之主。王为一国之主,王为万人之首。人面对物欲往往有所偏私,所以应当效法天地,大公无私恩泽全身,而不是只顾追求某个感官的享受而使得人身遭受危险。王应当效法天地,大公无私恩泽百姓,而不是只顾自己的物质享受而使得百姓遭受苦难。


人法地。人应当效法大地安静而柔和。大地有大信,世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会种瓜长出豆子来。现在世人的智巧就不同了,可以用科技肆意的改变这一切。世人只要勤劳,就能够天道酬勤,种下去五谷经过辛勤劳动到了秋天就能够有收获了。如果挖掘地下,就能够找到甘泉了。不管干净的污浊的,大地都毫无怨言的进行承载。大地有什么功劳和功德,并不会自夸,并不会自以为是。中医往往也讲天地人,这第一项就是地。行医也要注意地域的不同,在南方比较湿热,北方比较干凉,这是有根本的不同的。世人只知道王大,只知道君王位高权重,而不知王取法于天地。王为上天之子,称之为天子。天子需要上承天命,下顺民心,方能为王。


地法天。天空湛蓝不动,在古代的世人看来似乎从来都没有动过。天空施与雨露,大地万物接受了。但是天空并没有责求有什么回报。天地为有形的父母,父母为无形的天地。父母对子女的爱也是近乎大爱的,没有责求什么回报。


天法道。世人只知道天地大,而不知道天地从道中生,取法于道。大道清净不言。大道生天地万物。大道玄妙,如此的广大。而世人岂可以一己之见,自见、自是以为得。这就是为什么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了。世人不知道天高地厚,所以才会有前面的这四种自满的情绪。


道法自然。大道其性自然,没有什么可以效法的了。道虽然为大,而还是有称谓,有名字。假如离名绝字,才为造道之极,合乎于自然。前面这个大字是很特别的。大人是有大心称之为大人。小人是有小心称之为小人。什么是大心呢,大心就是有大爱的心,是菩提心。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圣人劝说我们发无上菩提心,就是希望我们能够修行到菩提心的境界。用一首禅师可能可以描述大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