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第二十三章 不争之言
详细内容

第二十三章 不争之言

时间:2020-02-07     人气:1223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注解
概述: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第二十三章 不争之言

1.【原文】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有不信。


2.【注解】

上一章教导世人不争之德,不自是,不夸功,不自见,不自大。如此能够使得德行圆满,如此能够保全自己的性命。本章承接上一章教导为学的人止息无谓的学术之争。开头一句就说了大自然不喜欢言语。无谓的争辩仅仅是戏言而已,并无益处。流言蜚语和混乱的思想不会长久,最终会归于平静的。人心要归于寂静,就要远离散乱。国家要归于安宁,远离战乱,都需要远离纷争。乱字左边就是一个舌字,可见言语的危害。世人稍微学懂了一点就争论不休,抱有门户之见。大乘佛教看不起小乘的,小乘的看不起大乘的。禅宗看不起密宗,密宗也看不起禅宗。世界上不同宗教之间也互相认为只有自己的是对的,这与圣人的本心可能不同了。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些是为了济世救人,有些是为了功名利禄。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大风刮不了一上午,大雨下不了一整天,老子用这个比喻说明流言蜚语,世间的这些争辩高下的学问,并不能够长久,不辨自明。不必要强制的压制这些言论,最终沉淀下来的就是真知灼见了。治国安民,如果高压治理,如同秦国一样,严刑厉法,那么终究也不能长久。世人互相争辩,争相著述,可谓是汗牛充栋,不仅仅是误了自己,还使得普通大众不知如何适从。这也应了上一章的多则惑。这难道不是对社会的危害吗?


怀道的人涉世救人,遇到有道的人就谈论道,也不亦乐乎。遇到有德的人就谈论德,如何进道。遇到失道失德的人,又有另外的随顺教化的方式,潜移默化的进行影响。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如果不随顺众生,逢人就讲佛法,遇人就讲真言,难免就会处处碰壁的。观世音菩萨现种种法身,根据世间的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救渡。上等根器的人,可以与之论道。中等根器的人,对道半信半疑了,可以勉强言之。下等根器的人,只能够讲仁义了。当然不管是上中下等根器的人,本心都是有大智慧的,自性本同。


先知默罕默德曾说过,正其信必先正其心,正其心必先正其言。如果一个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时候,他的嘴就会全无选择地谈及一些消极的话题,污染和蒙蔽自己的心灵。许多弟子传述:有次他们正在辩论有关宗教的课题时,默罕默德进来了,他显得比以前任何时候都生气。他指责他们说:“…放弃争吵吧,争吵益处很少!放弃争论吧,信士从不争论!…放弃争论吧,罪过因辩论而增加!放弃争论吧,到了后世我不为那些争辩者说情。放弃争论吧,我给那些真心诚意放弃争论的人在天堂里准备了三种居所:最底的一层,中间的一层和上面的一层。”古兰经上说:“他们的秘密谈话,大半是无益的;劝人施舍,或劝人行善,或劝人和解者(秘密的谈话)除外。谁为求真主的喜悦而作此事,我要赏赐谁重大的报酬。”佛家也有句话,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都是罪,更不用说是言语争论了。


(1)希言、自然。


希言、自然。大道大音希言,天地自然都静默无言。这里也呼应了前面的章节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世人喜欢争辩,争论高下,去道转远。只有希言者,合乎于自然。俗话说,沉默是金。在佛家的十恶业中,身业为三,口业为四,意业为三。可见口业占的比重很大,言多必失,嘴巴造的业不容忽视。耶稣也教导世人,你要谨慎安静。平静,安宁清净。娴静,淡漠名利。心静,主在心中。肃静,敬畏父神。幽静,闭门祷告。入静,心无杂念。


(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而况于人乎。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大风往往刮不了一个上午,大雨往往下不了一整天。向下以此比喻好辩者的不能长久。大风不会整天的刮、大雨不会整天的下,总有停的时候。只有和风细雨,才会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乱分仍,各路英雄和贤才有的想揭竿而起,有的则仅是为了救百姓于水火。诸子百家也有各种不同的救世的争论。只有合乎天道的真言能够源远流传。如今此部经典流传了几千年。


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而况于人乎。刮风下雨是天地主使的。天地由大道而生,尚不能长久,更何况世人呢?这里也呼应了前面的天长地久。好辩的人,都会出愤激不平之气。飘风骤雨是天地不平之气。天地不平之气,尚不能久,而何况于人呢。这里劝说学人放弃无谓的争辩。家和万事兴,在家庭里面夫妻和睦相处,也须远离争辩。中国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步,齐家就是第二步。一个家庭都管理不好,如何能够治理国家呢?巴菲特都说婚姻是人生最大的投资。人们往往以片面的视角和观点来进行争辩,其实每个人都有道理,但是却完全看到事情的真相。


(3)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所以有志于修道的人,应当随遇而安。如果自己修行的水平已经见道了,就同于道,而且要继续精进修行。如果放弃了修行,做了恶事,可能就会前功尽弃和退转了。如果修行水平还没有见道,能够体悟到仁德,就见贤思齐,按照君子的言行来要求自己。如果修行的水平还刚刚起步,就要严持戒律精进修行了。佛陀教导一个法门,不管是有道者,有德者还是世俗的人,都能够同样受用的,就是念佛法门了。有志于弘道的人,也应当随顺众生。不管是什么根器的人,圣人都会以他能够听的懂得语言来弘道。圣人自己能懂的东西,世人不一定能听的懂。圣人慈悲世人,用了许多善巧的比方来教化世人。学人为人处事,做学问,应当如道一般缄默安静,不当如飘风骤雨。因为好辩的人,只为信道不笃,未得玄同的缘故罢了。对于道,玄奘法师有个比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得道的人,自然就没有任何的疑问了,已经一通百通了。只有怀道的人,妙契玄同。失者,指世俗无道德的人。是说至于世俗庸人,也同于俗。即所谓呼我以牛,以牛应之。呼我以马,以马应之,无可不可。


(4)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怀道的人与同道者、同德者和同失者都相互融洽,如沐春风,不知不觉让世俗的人也转变了。圣人以世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去进行教化。世俗的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中。只有像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身在山外可以看得清楚。每个人只是把别人看得清清楚楚,对自己却缺乏起码的了解。世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可是极少有人能够认识人类自身,认识真正的自己。同道、同德和同失的人们,都认为自己所得到的是真谛,都认为自己的有道理,都乐在其中。世人如果无心向道,在平时可以多行善事,不做恶事。享受天伦之乐也是不错的选择。


(5)信不足、有不信。


信不足、有不信。这里呼应了十七章的信不足,有不信。大道日衰,当下的世道人心有所不同。有的业障很浅,已经见道了,深信大道不会产生怀疑了,属于上等根器的人。有的业障较深,信心不足,半信半疑,属于中等根器的人。有的业障很深,完全不信大道了,不但不信还会诋毁和破坏,这属于下等根器的人。如果这三种根器的人放在一起,肯定会有所争论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了。对于见道了的人,可能就看的比较清楚,他知道自己走在修道的前面了,就应当随顺和谅解后两者。可是前面两种人,看见第三种人明明是走错路了,不说也不行,可是说了如何劝说也不听,也真是让人苦恼的一件事情。如果看见第三种人迷路了,朝着泥潭和危险走过去了,如果不加劝阻如何安得了心呢?菩萨发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就是要把所有的世人全部救渡了才能安心成佛。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