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轻则失根
第二十六章 轻则失根
1.【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注解】
前一章圣人讲四大,道大,天大,地大和王大。示现给世人大道,让世人熄灭无谓的争辩。此章劝诫后世学人,如何能合乎大道,当知轻重、动静,这是修身的关键,也是修道的关键。这也是治国平天下的命脉所在。前面教导世人什么是大什么是小,这章教导世人什么是轻什么是重的。大地厚重,厚德生载万物。大海静寂,暗流涌动,百川奔流而归。得道明君厚德,民心所向,四夷所归。人心静寂,智慧交归。我们看看世间的很多大树,重的树干和树根都在下面,轻的枝叶都在上面。老子劝诫世人,动静之间、轻重之间为性命、宇宙的根本所在。
世人应当区分轻重,大道为重,物欲为轻。圣人遵行大道,终日所行,不离辎重。这里的辎重是指的大道,指的静定。很重的东西,如果要移动它们就没那么容易了,一般放着不动了。世人常形容稳如泰山。泰山可谓是很重很重的了。也有形容不动心如泰山。这里也呼应前面的,大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圣人也是如此做的。
世人应当区分静躁,静能入道,浮躁就容易消亡了。古人云: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如果人处于静定,神就能够伏藏。如果人处于浮躁,神就消亡了。人身体中最贵的就是精气神了。如果神能凝聚就能够聚集血气,血气充沛了就能够养精蓄锐了。如果神涣散浮躁,就会消耗血气。血气消耗了,就不能够养精蓄锐了。如此看来世人应当效法圣人精神内守,安静守中。庄子曾说,水静犹明,而况精神。世人一般不会把流动的水当做镜子来梳妆,可能会选择安静的水来当镜子。水安静的时候就会明亮,如同明镜一样,照天照地,更何况人的精神呢?如果人心处于安静定境,就会启迪智慧。诸葛亮的名言:澹泊明志,宁静致远。人的心如同平静的湖水一样,波澜不惊,微风掠过或石子投入时层层涟漪。微风、石子等就如同譬喻人的欲望、外在的事物的影响。人心亦如辽阔无边,蔚蓝的天空一般,雁过无痕。人的心只有像水一样宁静,方能内圣外王。含沙子浑浊的水,只要静置数个时辰,沙子慢慢沉降,瓶子中的水就会清澈,心性也是这样。君为源头,如果源头浑浊,如何要求臣下清澈呢?禅定,也是在心极度安静当中。道家的精气神,如果走神、神情比较多变,关注外在的变化过多,影响气,进而影响精。凝神聚气,就能够很好的保存自身的能量。
这里圣人老子教导世人入道的方法了。业障重不重呢?历劫以来积累的业障非常的厚重。一句佛号轻不轻,几个字而已。然而可以四两拨千斤,通过一句佛号,就能够让业障消融了。如果能够入于静定中,业障慢慢的就会消融。如果处于浮躁当中,妄想纷飞,就会消耗人的血气了。然而如何才能够入于静定呢?可能世人会觉得我很想安静,但是如何才能够安静的下来呢?禅宗祖师通常通过这一句话来解释如何领悟佛法:龙衔海珠,游鱼不顾。大家打坐的时候,修习禅定,往往妄想纷飞,越想进入定的境界,私心杂念就越来打扰。龙即是修禅定者。海珠即是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游鱼即是妄想杂念。在打坐的时候,心、口如一的念佛号,私心杂念来了没关系,任随它来了又走,自己始终念佛号。慢慢的杂念越来越少,逐渐就进入静定了。心性的这个规律和道家的无为是相通的,只是顺着心的自性而已,不进行太多的人为的控制,专心一致的念,就能够慢慢进入静定了。妄想杂念就像杂草一样,如果用石头来压制它,它还是会沿着石头缝长出来。心性无需压制,顺其自然,正如前面所说道法自然,把注意力放在一句佛号上即可让心安静下来。心性如流水,堵不如疏。
(1)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重为轻根。重的东西往往是轻的东西的根所在。树木的枝叶比较轻,树干和根部比较重。落叶归根,根重而叶子轻。圣人劝诫世人大道重而物欲轻。大道重而自我轻,不要再像前面说的自见,自伐,自夸,自是了。把自己看得很重,把别人看得很轻。把自己的欲望看得很重,把国家和社稷看得很轻。古圣先贤早就劝诫世人了。民为重,君为轻。轻并不代表着不大,前面说了有四大,君为四大之一,非常的重要。身为重,心为轻。心重不重要呢,非常重要的。君主不重大道则不得九五至尊。治身不重道则失神了,也不会长久了。草木的枝叶轻就零落,根重就长存。然而前面的章节说到,树干长大了反而就危险了。什么东西长大了反而招致祸害,如果人的权力大了就会引来灾祸了。轻重是相对的。无轻就无重,无重就无轻。大象跟泰山相比,泰山重而大象轻。大象和鸿毛比,大象重而鸿毛轻。人身和名利比,人身重而名利轻,名利为身外之物,也如同多余的小指头。人身和心灵比,一般人看来人身重而心灵轻,可是得道的人看来应该反之。佛法难闻,人身难得。此身为修了多少年的功德,才能生存于世上。财色名利,为身外之物,固当看轻。有许多人随着自己的欲望而奔波,忘记了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初衷,即使是刀锋上的蜂蜜,人们都愿意伸出舌头去舔舐。人们为了功名利禄,招致祸害。深爱物欲的人,如同手里拿着火把逆风而行,必然有烧到手的忧患了。作为君主应当知道国家重,而自身轻。民为重,而君为轻。魏征与唐太宗议论前朝兴衰时说道,以前鲁哀公曾说过,有人很健忘,在搬家的时候甚至把自己的妻子给忘记带走了。孔子说,还有过于此的呢,夏桀和商纣王为了物欲,甚至都忘记了自己身体的安危了。唐太宗听后很有感触地说:“是啊,我和诸位应当合力互助,别忘了国家和自身,免得也被人讥笑啊。”夏桀、商纣等暴君,荒淫无度,穷奢极欲。结果,国家亡了,暴君们的命也完了。他们不但忘记了国家,遗忘了人民,连自身都完全忘记了。狸猫在按住鸡的时候,咬住不放。即使猎人来了都不放手,追求物欲的君王和狸猫又有什么分别呢?外物虽然重要,但是外物必因身而后有。如果性命都不在了,即使有功名利禄有何用呢?世人深陷其中,不知进退,完全把利害关系给忘了,悔之晚矣。
静为躁君。重的物体就比较稳,就不太容易动,就容易保持安静了。大轮船很重在大海里航行,比较稳重,比较平静。如果是小船就很难抵抗多大的风浪了。轻的就容易浮躁,重的就容易沉静了。原本很轻的物体运动的速度接近光速,质量就会变重了,逼近光速理论上质量就无比的重了。质量无比的重了,时间就无比的变慢了,就反而变静了。浮躁到了极点,反而变得静定了。世人修行静定,内心静定到了极点,就会消融业障了,也会有许多的变化了。大海深处似乎很安静,可是里面万物生灭都在不断地迁流变化。每个人的自性为本,是人身上最静的。身体外形为末,为人身上最浮躁的,需要满足各种物欲。世人为了名利,心浮气躁,对自己的身心造成极大地伤害。内心如同火宅一样,没有片刻安宁。
(2)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圣人终日行道,不离其静与重。辎重,载粮食的兵车。辎重在古代来讲代表着很重的东西了,带着辎重行动不便。辎重不太容易被移动,也代表着静。辎重代表着静和重。辎重也代表着资粮,做善事也是修道的资粮。圣人终日不离做善事,不做半点恶事,远离物欲。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对于大军来说,至关重要,关系命脉。兵行而粮食在后,是大军的司命。虽然千里远行,深入敌国,全体的性命都赖其辎重。秦国和赵国的长平之战,一开始赵国起用老将廉颇,廉颇采用防守战略,以静制动。让秦军浮躁的劳师远征,欲拖垮远征的秦军。静定的赵军,面对躁动的秦军,不战而知晓胜败之理了。古代用兵面对敌军围城的时候,往往分兵出城成犄角之势,以逸待劳面对敌军。先让敌军发起进攻,据有利地形固守,消耗对方的锐气,寻找机会进行反攻。秦军打不起这样的消耗战,粮草辎重是这场战争的关键。廉颇知己知彼,如果赵国能够坚持下来就不至于有灭顶之灾。后来秦国采用离间计,让赵国撤换主帅,换了纸上谈兵的赵括,结果四十万军队兵败全部遭坑杀。可怜赵武灵王的在天之灵如何能够安息呢?他老人家在年纪轻轻的时候,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训练好了骑兵,就是想进攻秦国的。君主的辎重为仁德。人心的辎重为静定。
(3)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怀道的人纵使贵为一国之君,身居高位,富有四海的荣观,但是恬淡燕处,超然物欲之外。燕处为皇帝退朝之后闲居的地方。往往也是后妃所居的地方,大臣就要超然远避而不处了。怀道的人知道荣耀是轻,国家和百姓为重,自身为重。怀道的人知道物欲为轻,自性为重,不能自伐自性。不能自己烧坏自己的功德林。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圣人老子感叹当时万乘之主,也就是诸侯王们的作为。王者为四大之一,本来与天地齐尊。可是君王却以身轻躁,追求物欲,把道德仁义放在了一边。以自己的物欲为重,以天下百姓为轻。周幽王为了美女烽火戏诸侯。商纣王沉迷酒色。希腊历史上为了一个美女而发动了特洛伊战争。然而在没有任何制约的欲望面前,有多少人能够像顺治皇帝那样超然而物外呢?民重君轻,以民为本。如果万乘之君对百姓刻薄,赋税劳役很重,那么如同割肉来吃,虽然肚子饱了,但是身体却撑不下去了。君民本来为一体。君主的祸患,往往不是从外来,而是从自身引起。君主的富贵,天下的大治,也不从外来,而是从君主自心而来。如果君主的欲望很强,花费就会很厉害。花费厉害赋税就会加重。赋税加重民怨沸腾。民怨沸腾国家就会有危险了。国家一有危险,那么君主就不保了。尧舜有天下而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继承,选择德能兼备者拱手相让,的确可以为世人的楷模。奈何后来的许多君主,德不配位,荒淫于物欲。这样是以物为重而身为轻。
(4)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轻则失根。作为君主如果以道德为轻,就会失去臣民的爱戴。臣民为社稷的根本。治身如果以道德为轻,就会失去本性,也就失去了根本了。物欲过重就会损生,不知道轻重就会失去根本。
躁则失君。作为君主如果浮躁就可能失去君位。如果不务于道德,而是整日穷奢极欲,就会有危险了。治身如果浮躁则容易失去本性了。一身之中自性为君,五官为大臣。池子中的水如果躁动,就会浑浊了。如果静定下来,就会逐渐的澄清了。国内的百姓如果躁动,社会就会不安了,君主就有危险了。君主需要用道德恩泽世人,社会就会慢慢安定下来了。古代的君主刚刚继位,往往大赦天下,使得躁动的天下安定下来。如果刚刚继位又用重典,可能就如同往沸腾的大锅内再加入沸水一样,更加的沸腾了。世人生命是有限的,而智慧是无有穷尽的。如果以有限的生命和精力来追随无限的智慧,就会疲于奔命了。夸父追日就如同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在追寻着光明,这样可能永远都追不到,可能会渴死饿死在路上了。世人不知道养生的真正的主人是谁,不知道就是自己的自性,而一味向外追求。自性就是真君,世人往往不识真君,就往外追逐,反而失去了。圣人以身为臣妾,以性为真君。世人以身为君,而以性为臣妾了。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1.【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注解】
前面章节提到世人自是,自伐,自见和自矜这四者。这一章也顺着这四字,提出了道大、天大、地大和王亦大。世人只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豆塞耳不闻雷声。这么大的道都看不见,而已自己为大。世人有对大道信不足的,有对大道完全不信的。这里特地示现大道给世人,如同禅宗直指人心。前面世俗的人,各以己见,以为天上地下,没有自己不知道的。世人自认为学富五车,聪明绝顶。可是世人不知大道的微妙,并非见闻可及,并非言语文字能明。在这让世人知晓,劝诫世俗人们,指点迷津。这一章是说明大道的微妙,并阐明大道的作用。大道虽然玄妙不测,但是人既然为大道所生,在人身上就能看到大道全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只要反求诸己,就可以尽道的全体。
圣人老子描述大道,似乎在天地生成之前就已经有了。大道也不知道是什么名字,只是勉强给起了个名字叫做道而已。大道无始无终,似乎一直都存在着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人类没有进化出双眼之前这个宇宙的模样。当然如果也没有其它动物的双眼来感受这个世界。地球上可能已经有了花朵,可是如同寂兮寥兮,经历了亿万年,都没有任何人能够欣赏。花为悦己者容,可是没有诗人欣赏它。光波在宇宙间不断地穿梭,可是光波能够称之为亮吗?如果没有双眼感知也无法称之为亮。地球上可以说没有光明,也没有黑暗,花儿寂寞的生活了亿万年。人眼进化出来后,能够感知光波。如果人眼收到光波就会感觉是光明,收不到光波就代表着黑暗。从此有了五颜六色,丰富多彩的世界。如果没有眼睛感受这个世界,可以说也就没有了五色。也许说到这里可以大方的说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了。
在天地诞生之前是什么样的呢?许多宗教和神话传说都会描绘的相当的美好。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地及世间万物都不曾存在,只有上帝。然而宇宙是无始无终的,时间只是世人认知的错觉而已,实际是否没有时间这个东西呢?是上帝创造了天地及万物。当上帝看见世界空虚混沌、暗淡无光时,就说:“要有光。”于是光就立刻出现了,光芒四射,奕奕闪烁。有了光就有了光明和黑暗。世人眼睛感受到光就是光明,世人眼睛感受不到光明就是黑暗。世间本来没有光明,也没有黑暗。
大道本寂寞空虚,世人如何入道呢?可能也要入于寂寞空虚的境地。庄子说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对于流水,想对着它看看自己的形象,都看得不是很清楚。如果水非常澄净,就能清晰的照见天地。人心也是如此,妄想纷飞,如何能够冷静的处理纷扰的事物。只有清澈澄静,物来则应,物去不留才能应对。有个粘蝉的比喻,孔子到楚国去的路上,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用竿子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孔子好奇的问老人是怎么做到的。老人回答说:“在粘蝉的时候,只是看到蝉的翅膀,心无旁骛。非常的专心致志,就没有办不到的了。”只要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些都是静定工夫,这也是反求诸己而见道的修行方法。
这里圣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体中存有大道公开的秘密。佛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在人类心灵中所占的比重大大超过人类的意识。这就如同一座漂浮在海上的冰山,意识只是露出水面的山顶,而潜意识则是隐藏在水下的山底。人进入静定虚空的境界,有可能开发出所谓的潜意识。潜意识和祖先脑右脑有着直接的关系。佛洛伊德对人类的梦进行了分析和解析,我们中国古代也有周公解梦,然而人类为什么会做梦呢?左脑在夜间人们休息的时候,通过脑梁把信息输送整理到右脑中,储存下来,这有点像计算机系统的双机热备归档。可能在信息整理的过程中,人的大脑会把相关联的信息进行整理,人们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当天所思所想一般会出现在梦境中。也有可能在信息整理的过程中,激活了远古以前的祖先留下的信息,梦境中人们看到的从来没有见过的场景,可能就是祖先曾经亲身经历过的。世人可能会觉得的大数据不可思议,如果看到亿万年前我们人脑已经实现了大数据了,就会为此感到惊叹的。
(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大道无形,混沌而生成天地万物。大道在天地生成之前已经存在了。有物,这里指道的全体,本来无名,无形无相,因此说有一物。似乎有一物,可是又没有任何的形象。未有天地,先有此物,先天地生。世道衰微,人们去道日远,只在恍惚之间能够一瞥故乡的影像,描述一种隐隐约约的感觉。
(2)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寂兮寥兮。寂是没有音声,寥是空没有形象。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里也呼应了前面的章节,看也看不到,听也听不到,摸也摸不到。大道无声不可闻,无色不可见。大道分阴阳,道之阴无形无相,道之阳以天地万物的形象显现于世。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为道之阴。形而下为道之阳。
独立而不改。大道常行不改,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损有余而补不足。不管世人的地位有多高,或者有多卑微。独立是无匹双,这也是回应前面说的寂寞。大道是独立不改的运行的,不会受第三方的理所制约的。也可以说特立独行的。朱熹的理学也是先于万物,独立于万物存在着理,制约着万物的生灭和运行规律。这样也是着理相了。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是花,万事万物为果,如同莲花开放一样,花果同时产生的。如果没有花,也就没有果。如果没有果,也就没有花。理、规律也是缘起性空的。制约着日月星辰运行的物理学定律、数学规律等,是伴随着万事万物的诞生而同时产生的,在万事万物诞生之前并不事先存在着一组美妙的定律。可能不存在有人刻意的定好一组称之为理的规律,大道只能是按照这个理来运作。百丈禅师说:如虫御木,偶尔成文。蛀虫在木头里面,随着自己的喜好,吃着木头。人们把木头劈开一看,蛀虫留下的轨迹,好像是它刻意写得字一样。人们来到这个世界上,觉得非常的惊奇,每个人都长着一对眼睛、耳朵等。人体结构如此精巧,好像留下了造物主斧凿的痕迹。科学家们醉心于研究世界上的运行规律。物理学的定律、数学的理论如此的精巧,似乎是有造物主事先确定好的一样。然而,这些定律、理论仅仅是人们用来描述万事万物而发明出来的工具而已,其背后代表的规律,也是随着万事万物诞生的过程同时产生的。爱因斯坦晚年花了整整四十年时间,孜孜以求的大统一理论,如果爱因斯坦再多花点时间研究佛教经典,那么他可能不会走这条不归路了。他对佛教也有一些涉足,曾经说:“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可能世间万物纷繁芜杂,是不太可能用一个简单确定的公式、一个理论来确定万物运行的规律的。公式和理论仅仅是人类发明的描述宇宙万事万物的工具而已。如果非得要说有规律,有所谓的大统一理论,可以说是大道。霍金在时间简史中,提到一个地球模型,地球表面是复杂和多样化的,不同的区域用不同的地图来描述。宇宙也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部分,似乎也应当由不同的理论和规律来进行描述。很难用一个简单的理论来描述这种多样化。霍金呼唤世间能够诞生像康德那样的伟大的哲学家,引导理论物理的发展。霍金在思考是否存在着一族独立于物理世界的定律、理论和公式,制约着这个宇宙的运行。此部经典似乎圣人老子已经告诉世人了,大道是独立而不改的,不会受着别人的束缚的。康德说的自由意志、叔本华的意志并不代表着造物主有预见性和倾向性,它不会刻意的支配万物的生成和运行。康德的物自体也指向无名无相的大道。
周行而不殆。大道特立独行而不改,周行而不会停止。大道的运行似乎是刻意为之的,但是却很难找到斧凿的痕迹。天边的彩霞,形状千变万化,并不是有人刻意改变云彩的形状和颜色。有一个小游戏,拿一张白纸,随机的在上面点上许多点,然后再用线随机的连接起来,可以完成一幅想象画。乔布斯在斯坦福的演讲,讲到自己回首往事,看自己的人生如同一串珍珠一样如何串联起来,似乎命运在有意安排。人生的命运如同在打麻将,玩牌的是我们自己,命运负责洗牌。我们的人生同样的,看着似乎有造物主在决定着我们的命运。人们觉得风水似乎很准,但是最好的风水在我们的心中。不管是宇宙万事万物,还是人生,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缘起性空的。
可以为天下母。此部经典中多次提到母。有名万物之母。大道为母,天地万物为子。大道生天地万物。大道无私的养育万物,如母亲养育自己的孩子。世人为大道之子,只是迷失了方向,现在连见到母亲的面都不认识了,岂不是可悲呢?待到母子相认之时,岂不喜极而泣呢?大道体现于世间每一件事物之中。既然是每一件事物,人身上也有大道斧凿的痕迹。只需要认识好自己,就能够体悟大道。然而是不是道体是有一物可得呢?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果认为有一物也是着名相了。就像佛家的无上正等正觉,涅槃也无一物可得。
(3)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说此物、大道玄妙不可言传。但不知道是何物,因此说不知其名,勉强称之为道。但是又不能执着于道这个名字,而体悟不到大道本身。大道本身又无一物存在,如果说是绝对的不存在绝对的虚空也不是,如果说是存在一物也不贴切。大道这个字,只是指向明月的手指,不要把手指当做明月来看待。佛家经常用月亮代表着大道。手指指向大道,世人往往只是看到手指,看不到月亮。手指可能是语言,也可能是文字。
强为之名曰大。而且又强称之为大道。向下解释大字。有大道,也有小道。世人被物欲覆盖,把大道看成了小道,而把小道看成了大道。世人把小道当成了便捷成功的捷径。世人把正道当做邪道,而把邪道当做正道了。顾名思义,大道应该是很大的,明眼人一看就能够看到的。坏道的人的确觉得此言不假,见道的人经典一望便知,不用过多的说了。这部经典一望便知,另外的经典也是相通的。圣人教导世人要走大道,可是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圣人发出这样的感叹。本来大道可以容得下很多人,可是却寥寥无几的人在上面走,岂不是可惜。而小道上面却人满为患了。老子说我说这个大字,不是大小的大。百姓称呼官员做大人,现在的大人可好当了。大人并不是权力大,金钱多才称之为大人。关键是有大心才能称之为大人。有大德才能称之为大人。有大爱才能称之为有大心。
大曰逝。大道无始无终,在时间上,无有尽处。时间只是世人认知的一种错觉罢了。天地万物并作,日月变化使得世人有了时间的概念。大道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如同流水一样流逝,越流越下。世人越来越远离大道,人心离道日远,如同人们离故乡越来越远。孔子站在山上对着滔滔江水,十分感慨的说:过去的一切就像这流去的江水一样,不分昼夜的流逝,一去不复返了。大道逝去了,如何能够挽救衰微的大道呢?在空间上,大道是绝无边表、没有边界的。大道无内无外,无有边界。世人受了固有思维的束缚,自然会想宇宙有多大,宇宙外面又是什么呢?宇宙本无外无内,无有边际的。爱因斯坦说时间、空间是人们认知的一种错觉。时间仅仅是人们认知的一种概念而已,因为日月星辰的运转,让生活在娑婆世界的人们有了时间的概念。因为有虚空和万物的名相,才让人们有了空间的错觉。
逝曰远。向下又解释逝字。逝者远,道离世人越来越远了,并非大道真的离开了人们,而是世人远离了大道而已。大道无时不刻在人们的身边,只是人们的心离道远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同鱼在水中,但是并不知道水的存在。如同鸟儿在天空飞翔,但是却不知道天空的存在。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大道在我们生活中,但是我们不曾识得。如果说远的确也是远,隔着一个偌大的苦海,要从此岸到达彼岸。如果要说近的话也很近,咫尺西天。如果当下顿悟,即可回家。
远曰反。世人离道日远,原来还比较亲近大道,现在似乎都成为大道的敌人了。有可能还会笑话大道,有可能会诋毁大道。世人朋友间可能也会存在这种情况,原来很亲近,后来越来越远,甚至变成了对立面了,变成了敌人。佛陀说颠倒众生,可能也是由于世人离道日远,才和大道相反了。比如我们在一个圆桌上,如果离开一点点,还是在旁边,慢慢的走远,可能到了最远的地方,就是完全的对立面了。世人追求物欲,越走越远,在苦海中跋涉太久了,不知不觉已经到了苦海里面了。甚至已经到了苦海的对岸了,如何再回来呢?世人经历了无限的痛苦才有了现在的一切。大家有没有想过现在所有的人类还是在继续进化当中,所有的动物包括猪也在进化当中。只是我们比猪先进化成人了。总有一天,猪的智能可能也会进化的跟人差不多,到那时他们再返回来看我们之前是这么对待他的。如此深仇大恨如何化解呢?世间各种动物在将来如果没有灭绝都会进化成高级智能动物的。我们人类对于落后的部落也不应当伤害,而是应当以大爱关心他们。世人离大道很远了,不可闻、不可见,非耳目所及。落叶归根,人心思归,世人经历种种苦痛,就会痛定思痛,返回故乡。离道日远,走的距离越来越远,感觉走到了对立面了。离善越来越远了,走到了恶。易经中的八卦,可以形象的表示出逐渐的变化过程,由阴变化成阳,由阳变化成阴。佛说颠倒众生,世人很多东西都反着了。如果崇尚争斗,反而失去。如果崇尚施舍,就愈加富有。
(4)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焉。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前面已经说了道大。大道没有名,也没有相。大道没有外,也没有内,没有任何边际。大道先天地而生了,大道能够生天地万物,怎么能说不大呢?这是为什么说道大的缘故。道大则包罗万有,无所不容。天大则无所不盖,辽阔的天空无边无际。地大则无所不载,世人形容厚德载物。王大则无所不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不独道大,而天地也大。大道能生天地万物。圣人之德如同上天,不会有所偏私,都一样的进行覆盖。不会让恶人头上没有天空。圣人之德如同大地,没有任何的偏私,不会让恶人地下没有厚土。天空辽阔不边,并不会因为万物的贵贱有所区分,而都无私的进行覆盖。大地广阔无垠,不管污垢还是洁净,都无私的承载,恩养万物。
不唯独天地大,而王也大。礼法制度不能孤立地存在,有了圣明的君主,礼法制度才会存在。如果失去了圣明的君主,礼法制度也会随之消亡。就如同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不能孤立的存在,如果离开了万物这些规律也就消亡了。佛法不能孤立存在,如果离开世间来寻找菩提,如同找兔子头上的角,如何能找着呢?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明君的支持,都难以推行。人心如同君主,人的五官如同百官。如果人心不静定智慧,百脉就会不稳,人就会生病。如果君主不开明,百官即使有再好的治国良方,也无从施展。如果君主不开明,即使是忠臣为了生存,也被迫敢怒不敢言。如果君主开明,即使是佞臣,也会直言。王在明处,一举一动,世人都看在眼里。天下的贤才,也在看着君主。如果确实属于得道明君,就会有许多贤才追随。如果君主暗弱,怀才之人不但好的治国策略无法施展,连性命都堪忧。
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焉。四大分别是道天地王这四者,前面已经具体提到了的。凡是有具体的名字,有具体的称呼的,并非其极点。有一个很大的范围,其中含有四大,勉强起了个名字称之为域。有名称之大,不如没有名称之大。此域中王居其一,由此可见王的重要。唐太宗以至诚治理天下。他亲自教导射箭,在士兵中进行示范,有臣下建议,这样比较危险,万一有士兵犯上作乱就非常危险。但是唐太宗却坚持自己的做法,以至诚待人,士兵受了这种信任的激励,射术很快精进。国之所依,有良民,有贤臣,有明君。有人请求唐太宗清除佞臣,可是如何能够知道佞臣是谁呢?有人就建议皇帝假装怒而试探臣下的态度,如果臣下有好的建议而据理力争的,那就是直臣。如果害怕龙威屈从的,那么就是佞臣。唐太宗没有同意,他说了一番话:君为源头,臣为支流。君为光明,臣为影像。如果源头都是浑浊的,都采用诈术,如何能够保证河流的清澈呢?
(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为万物之灵,心为一身之主。王为一国之主,王为万人之首。人面对物欲往往有所偏私,所以应当效法天地,大公无私恩泽全身,而不是只顾追求某个感官的享受而使得人身遭受危险。王应当效法天地,大公无私恩泽百姓,而不是只顾自己的物质享受而使得百姓遭受苦难。
人法地。人应当效法大地安静而柔和。大地有大信,世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会种瓜长出豆子来。现在世人的智巧就不同了,可以用科技肆意的改变这一切。世人只要勤劳,就能够天道酬勤,种下去五谷经过辛勤劳动到了秋天就能够有收获了。如果挖掘地下,就能够找到甘泉了。不管干净的污浊的,大地都毫无怨言的进行承载。大地有什么功劳和功德,并不会自夸,并不会自以为是。中医往往也讲天地人,这第一项就是地。行医也要注意地域的不同,在南方比较湿热,北方比较干凉,这是有根本的不同的。世人只知道王大,只知道君王位高权重,而不知王取法于天地。王为上天之子,称之为天子。天子需要上承天命,下顺民心,方能为王。
地法天。天空湛蓝不动,在古代的世人看来似乎从来都没有动过。天空施与雨露,大地万物接受了。但是天空并没有责求有什么回报。天地为有形的父母,父母为无形的天地。父母对子女的爱也是近乎大爱的,没有责求什么回报。
天法道。世人只知道天地大,而不知道天地从道中生,取法于道。大道清净不言。大道生天地万物。大道玄妙,如此的广大。而世人岂可以一己之见,自见、自是以为得。这就是为什么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了。世人不知道天高地厚,所以才会有前面的这四种自满的情绪。
道法自然。大道其性自然,没有什么可以效法的了。道虽然为大,而还是有称谓,有名字。假如离名绝字,才为造道之极,合乎于自然。前面这个大字是很特别的。大人是有大心称之为大人。小人是有小心称之为小人。什么是大心呢,大心就是有大爱的心,是菩提心。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圣人劝说我们发无上菩提心,就是希望我们能够修行到菩提心的境界。用一首禅师可能可以描述大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第二十八章 为天下溪
1.【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2.【注解】
上一章圣人教导世人如何当老师,如何当学生。如果要修行大道,亲近善知识无疑是便捷的途径了。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作为老师需要教导世人正信的大道,而不是刻意炫耀自己的本领赢得徒弟的追捧。孙悟空就是刻意在别人面前展现神通,被师傅赶出了山门了。修道有神通,可是这只是副产品来的,不能炫耀悟道世人。做老师就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前面有提到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这里提了好几个天下,为天下溪,为天下式,为天下谷。前面提到圣人与道者同于道,与德者同于德,与世俗的人在一起同与世俗了。
圣人知道雄却守雌,处于低洼的地方,天底下的溪水不管干净的污浊的都可以流过来。世人往往欣赏雄起,而不知道退于柔弱。韩信能够忍受胯下之辱,功成名就之后并没有报复当年那个无赖。雄属阳,雌属阴。兰香用火点燃之后阳气激发而产生香气,也因为火的燃烧而消尽。太阳燃烧阳气激发而给人类带来光明,也会在亿万年后燃烧殆尽而消亡。灯油因为用火点燃而发光,也因为火的燃烧而耗竭了。烟花因为火的点燃而绽放,也因为火的点燃而消散了。隐忍而不显露就能够存在,显露而不隐藏就要灭亡了。世人不知道知雄守雌就能够长命百岁,不知道能发而不发就能够成为万年之烛了。
圣人教导世人知白守黑。有一首歌这样唱道: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听着这首歌我们对盲人可能充满了慈悲和同情。如果有人从来都没有见到过光明,不知道什么是黑,也不知道什么是白。不知道什么是光明,也不知道什么是黑暗。世间本来不存在光明,也不存在黑暗。世间本来不存在白,也不存在黑。有白才有黑,无白亦无黑。怀道的人知白守黑。白者,譬如做大官,享大名。这样就能体面荣华,别人羡慕。这也是人人求之不得的。但是有智慧的人,反过来却要避免,极力韬光养晦,退让谦虚。怀道的人不喜欢锋芒毕露,因为他们知晓可能引来危险。譬如穿着锦绣的衣服,却要加上罩衫,不愿意使锦衣露到外面。可能有些低调的老板,开着高级的名牌车,却把牌子给揭了下来。这是表明了君子实修善义,不务虚名,以避免产生负面的影响,此种人更为社会所敬重。这些见解,都与世俗的看法相反,违背了通常的情感欲望,但细细品味还是蛮有道理的。
圣人教导世人知荣守辱。这里呼应了前面宠辱不惊的章节。世人不知道荣观反而容易引来危险了。世间万物物状则老。草木不要急于长大,长大了树干粗壮了就危险了,可能就会被砍伐掉了。如果树干弯曲了,木工觉得没有什么用处了,反而能够保全自己了。这里也呼应了前面的章节了。泡泡小的时候不好看,吹大了好看,可是也就濒临破灭了。如果秦国不急于扫清六国,可能还能够安于西北一隅。虽然荣观了,不可一世了,可是却带来了覆灭。秦始皇搞到后来为刘邦白忙活了一场。经济规律也是如此,金融地产泡泡吹大了好看,可是也就接近破裂了。圣人知道荣观带来的危险,宁可守辱。安贫乐道似乎在受辱,可是圣人知道并不是辱。在君主面前受宠,有荣光的大臣,可能会成为众矢之的了。有荣光的时候,就有失去的时候。如果从来没有荣光,也就无所谓失去了。一旦从有到无,可能就会带来了覆灭的危险了。圣人虽然知道荣光,可是却安心的守辱。怀道的人知雄守雌。雄者,譬如是有钱有势,可以骄傲,为人人所贪图的。只有具有大智慧的人,反过来,却是要避免这样炫赫的气焰,极力地向平淡卑下的方面做去,免招他人的嫉恨。
(1)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圣人用雄来譬喻尊贵,而以雌来譬喻卑下。圣人虽然知道尊贵,但是还是安心守着卑微。圣人去掉争强好胜之心,而选择了如雌的柔和。圣人选择卑下的面对世人,天下归之如同水流入深溪之中。没有任何的事物能够与之匹敌,因此称之为雄。柔伏处下,谦虚卑微称之为雌。虽然能够有战胜所有人的智慧和武力但是却不用,虽然有能够打败其它国家的计谋和实力,但是却甘守于柔伏低下。善于治国的君主,虽然战车千乘,甲兵百万,但是以不战而曲人之兵,以德化万国来朝。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圣人能谦下如同深溪,众水就会流向它了,天下归心。如果能够如此谦下虚心,仁德常在不离于自心。圣人专气致柔,恢复到了婴儿的状态了。返璞归真,如同回归婴儿状态。这里也呼应了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的章节了。深溪是低洼之地,这是众水所归的地方。山上的涓涓细流都归于溪。怀道的人具有智慧和美德,按理说如果用来追求名利,可能就没有不成功的,但是却能够安贫乐道,不与世争,不敢离心离德。由于圣人守其雌,众德交归,如水往下流动,成为天下溪。
(2)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圣人用白来譬喻昭昭,用黑来譬喻暗昧不明。大道昭昭,明如日月。然而世人看到这明亮的大道却觉得不怎么亮了,可能还会觉得暗昧不明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住了豆子听不见打雷的声音了。圣人虽然有自知之明,知晓自己本心具有的光明,可是却默默安守,如同暗昧不明。圣人对什么事情心里都如明镜一般,但是却看起来似乎对什么都不懂。怀道的人反求诸己,体证了宇宙和人生的实相,对宇宙和人生的道理无不圆融通达。怀道的人虽然有至高无上的智慧,明若日月,而不轻易使用。尼采曾经说过,森林中的大树越向往阳光,越要往上生长,根就越需要往黑暗的地底下钻。大树也如同圣人一样,知白守黑,方能够成其大。毛竹用了足足几年的时候来扎根于地下,几年时间只长出了短短的几厘米,可是地下的根系却非常的庞大了。这样就能厚积薄发,随后的成长非常的迅猛。天山上的雪莲,生命力极强,但生长速度缓慢,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籽,需三到五年时间。大树在生长的过程中,无声无息,仅在内心生生不息。外表看来未曾有多少变化,在内部随着岁月留下了一圈一圈的年轮。由于圣人真知而不用其知,并不会犯不懂装懂的过谬,有许多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这也呼应了前面的善于救人,善于为师。如果并未明道,并未承袭道统的本明,就不能不懂装懂,混淆世人的视听。苏格拉底是个明白人,知道自己的无知之处。如果有自知之明,就可以为天下式,可以作为天下的模范了。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如果能够成为天下人的模范,仁德时刻就不会离于己,没有什么差错了。修行如何到达穷极呢?无极就是极点了。世人本来是处于无极的,只是通过修行恢复到本有的状态罢了。世人如果修行德行没有差错,就能够长生了。如果能够归于自性,就能够归于无极了。强知就有过谬,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能勉强的。如果不知而强以为知,反而是害人害己。如果强以为知,还教授别人,成为别人的老师,这样就更害人害己了。世人迷而不知,被自己的傲慢心给骗了,不能够接受真理。
(3)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圣人用荣来譬喻尊贵,用辱来譬喻污辱谦下。圣人虽然知道自性的尊贵,但是却安守卑下。天上地下,唯吾独尊。这并不是说自己有多尊贵,而是指自性的尊贵。自性人人本有。如果能够做到这样,天下归之如水流入深谷。怀道的人自知自身怀才,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而不自恃其德。怀道的人虚怀若谷,兼容并蓄,如水流入深谷。汉初商山四皓为四位德高望重的白须皓首的老者,原是秦始皇时七十博士之四。本可以在朝中加官进爵,然而却功成身退,隐居山林。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如果能谦下如天下的深谷,所有的溪流就会流向他,天下就会归附于他。世人本有的常德才能够自足。世人本有的明德可能由于业障的遮蔽,暗昧不明,就需要发明本有的明德。这也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自性之中具足万法,具足一切智慧。自性之中具足一切德行。圣人恢复自性于质朴,没有任何的文饰。没有经过雕刻的木头可以称之为朴。古代的人结绳记事,刻木为文。自性虽然朴素,可是已经具足一切的了。任意添加一点什么东西都是画蛇添足了,任意减少一点也会觉得有点缺憾的。自性具足一切,不可增加也不可减少,不污垢不纯净。人们常说秀外慧中。圣人德自足于中,慧中而不秀外。
(4)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朴散则为器。自性具足万法而质朴没有任何文饰。贪心、嫉妒心和怀疑心等只是自性的多余的东西罢了。如同多余的手指头没有什么用处。大道质朴没有文饰。质朴到没有任何的形象。如果大道散失于万物就成为器了。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如果超越了形象,质朴无华就称之为大道。如果有了具体的形象,也有了具体的功用就称之为器。一棵大树如果在那里就只是树,如果散开来就可以作为许多器物。如果大道散,神明就流为日月,分为五行了。在天有五星和五行,在人有五脏六腑。世间本有大爱,如果散开了就变为小爱了。世间本有大道,如果散开了就变成了小道了。世间本有大我,如果散开了就变为小我了。世间本有大人,如果割裂开了就变为小人了。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圣人坐地而得道,自性之中具足一切智慧。可是圣人却不轻易使用。知道白的却守着黑的。知道能够获得荣光,可是却安守贫穷。如果圣人用之于治国,就会成为百官之长。圣人所言并不是虚言。汉朝的张仲景为得道高人,其贡献更多的是在医疗方面。然而他官至长沙太守,也能够成为官长。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孙思邈多次受邀为官,可是都婉言拒绝了。西医的思想植根于西方哲学,属于精细分析,也就是研究枝枝叶叶。中医可以说是一门哲学,与大道相通。如果没有悟道,不可轻言医道。
故大制不割。因此圣人用大道而不割裂来用。圣人遵循大道治理身体,而不盲目的任由五官随波逐流。君主用大道治理天下而不割裂,使用雕虫小技治理天下,不会任由百官胡作非为追求物欲。圣人知晓其中道理,用大道制御天下而没有对世人有所伤割。圣人以天道治身,制情欲而使得没有伤害自性。朴破散之后就变为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朴为形而上。木材经过雕刻之后,朴素不再存在,成为容物之器。散为具体的器物之后,用途就相对单一了,而且比较受限制。一块大木头,反而能方能圆,能大能小,能曲能直,能长能短。庄子中有一个大葫芦的故事。有一天,庄子的好朋友惠子来找庄子。惠子说:“大王给了我一粒大葫芦子。我在家精心照料种植,现在已经结出一个超大的葫芦,有五块石头那么大。我把它切成两半做瓢,可是太大了,盛满水一端就碎了。用它盛别的东西也不合适,我最后只好把它砸烂扔了。”庄子说:“那你为什么不把大葫芦系在自己身上,畅游五湖四海呢?!”大葫芦有大葫芦的用处,大道自有大道的用处。大道有大用,不用全用,絮余可以治国安民,圣人应用一部分就能够使得国泰民安了。圣人以大道制御天下,无须使用狭隘的个人私智,不必要片面的割取,大道自有大用。圣人以天道治身,制情欲。如果遵循大道治身,就不会有支离破碎的内心世界。这样就不存在小我,而是有大我了,就有大爱了。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