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第三十七章 无名之朴
详细内容

第三十七章 无名之朴

时间:2020-02-07     人气:1268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注解
概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第三十七章 无名之朴

1.【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2.【注解】

前面的章节有说到大道朴且小。这里也呼应了有无名之朴。前面的章节有说到万物将自然宾服于大道。这里提到侯王如果能够守道,万物将自化。天下将自正。本章为道经的最后一章,与第一章遥相呼应,名可名,非常名,以至于无名之朴。


此章教导君王治国安民的方法,同样也适用于修身养性。


教导君王拯救时弊,如何挽救日益衰微的大道。君王如果能够守道,减少自己的欲望,天下将清净自化。为政管理天下,施行仁政,就如同一瓶含有沙子的水。如果不搅拌水就会逐渐的清澈,不会浑浊。如果不频繁的出台政令扰民,施行无为而治,天下自然安定。在上位的人清正廉洁,不追求奢侈的生活,就不会贪污腐败。没有贪污腐败,老百姓的税负和劳役就轻,百姓安居乐业。治国安民,文治武功,互为阴阳,不可偏废。开明的君主,农忙间隙,也要讲武,常备不怠,否则遇见外族入侵,无法抵御外敌。内部叛乱,无法安定国家。更重要的是,对国内外蠢蠢欲动的敌人有一种威慑的作用,使得小人佞臣,不敢轻举妄动。徐偃王放弃武力,标榜仁义道德,逃脱不了败亡的命运。


怀道的君主推行无为而治。需要考虑在江河湖海休渔期,暂停捕捞,能够让鱼儿休养生息,进行繁殖。考虑在山林动物的繁殖期,暂停捕猎,能够让动物顺利进行繁殖。考虑在老百姓遇到天灾人祸时减少灾害地区的赋税,让老百姓自力更生恢复生产。世风日下,大道逐渐的衰微,有道明君希望能够把以大道治世的天机流传于世。不一定很多人能够看懂,可以留给后世明君和贤臣。即使当时没有人看懂或者没有什么用处都没有关系,可以流传后世。就像刘伯温在将近天命之年,归养青田,著有《郁离子》一书,想留给后世明君的,以期待大同之治。易经为载道的书,为怀道的人留待后人的书,镇之以无名之朴,为无字天书。怀道的后人自当继承先人的衣钵。在夏朝,怀道的人著有夏易名叫连山。也可以叫做连山易。艮卦在八卦中代表山。夏易守艮。艮是止的意思。止而又止。兵甲、智巧和有为的治世方法为天下利器,不能轻示于人,因此要止住智巧,止住兵甲,用无为的治世方法,天下将自正,百姓将自化。商朝的易名叫归藏。是藏起来不用的意思,跟止住不用的意思有些类似。国之利器藏起来不用,不轻易示人,不锋芒毕露。商汤和伊尹都是怀道的人。周易不再另外起别的名字了,就叫周易。是周而复始返本还源的意思。周文王和姜太公都是怀道的人。统起三易来看,是由止而藏,由藏而返于本,返回本心的意思。


如今天象可能有所变化,二十一世纪宇宙中最大的奥秘即是水瓶时代的呈现,水瓶座蕴涵光与爱的力量,代表神秘的宇宙在现实世界中的呈现。水瓶的性质又称为金色时代或发光时代。这个时代将人类从机械的知识和机器中解放出来,给予人类大爱、人性和自由。所谓水瓶时代的探讨大约起源于1960年,一群西方的知识分子,对于过去过于重视科技与物质,而忽略心灵与环保的一种反对。他们对东方的宗教系统感兴趣,并与其西方的知识系统作一个整合。这个新时代运动的内涵,从佛、道、哲学和心理学等,到中医和星象等等种种探讨人类身、心和灵的学说一串连贯起来,其影响所及,从食衣住行育乐无所不包,并且演化成各种形而上的学术运动。几乎称得上是全球性的探讨,也可说是从科学、玄学、哲学和宗教的融合观点,重新来检视生命现象。会影响地球上的人们,可能有希望促使人类的集体觉醒。实现古圣先贤所共同追求的天下大同的夙愿,有缘人可以推演当今的易,以待后人。


(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大道为亘古不变的,可以称之为常。圣人老子教导君主以古始之道御世。大道以无为为常,大道无为、无形无名无相。世人一提到大道就知道是无为,可是不要被无为本身给束缚住了。大道无名无相,可是不要被这种说法给束缚住了。虽然大道看似无为,看似无用,但是却有大用。特别大的葫芦,劈开来当水瓢,舀不了水,支撑力不够,但是却可以捆绑在一起,放在江河湖海里当船用。


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如果侯王能够守大道,万物将自然宾服。如果侯王能够广施仁德,百姓自然就感化了。如果君主能够守道,天下将自正。神仙之术有百数之多,其关键之处在抱一守中,在于入于静定。治国之术有百数之多,其关键之处在清静自化。如果心念纯净,入于静定,身体就会转化,业障就会消弭。佛家说戒定慧,如果持戒就能够产生定,心念就会逐渐安静。入定能够消除业障,产生智慧。入定身体也会发生转化,经络自然畅通,六根自然就转化了,不会追随物欲。


(2)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侯王守大道,万物将自化。侯王不会为物欲所动。外在的物欲时刻都在引诱着侯王,可是怀道的君主已经能够做到不为所动了。世人受到怀道的君主的感化,淡化了物欲了,可是还是容易受到诱惑。随着时间的推移,世人智巧出,追求名利,贪腐之风盛行,除了建立典章制度以外,君王应当镇抚以道德,典章制度与道德互为阴阳,不可偏废。社会风气自然转化,人心自然向道。末法时期,世间物欲横流,人们离家越来越远,以至于有些人在恍惚的梦中偶尔能够闪现出家的影子,绝大多数人不知家在何方,认脚下的土地为家,认恶为人的本性。然而何处为家呢?世间原本有家乡吗?人们只认世代劳作生活的地方为故乡,然而往上追溯若干年,人们的祖先可能由很遥远的地方迁徙而来。何处是故乡呢?人们都像浮萍一样漂浮不定,本来无故乡。真正的故乡,在自己身上,归依自身,返回真故乡。世间本来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世间本没有路,只有走上心路,返回故乡的路才是真路。上古时期百姓无欲无求,久了以后人们对大道信心逐渐衰微。必使得物欲心造作。人们一代一代的造业,并流传给下一代。为了生计而奔波受苦,自然对财物产生贪爱。因为财物能够给人们生活的保障。当世人的物欲不断膨胀的时候,有道明君善救时弊,必将镇之以无名之朴,而后物欲的源头可被堵塞。镇住如石压草,并不是让草不生。世尊在菩提树下证悟大道,施设种种方便,深入浅出的宣说不可思议的真常之道,为的就是用无名之朴镇世人的流弊。


(3)无名之朴、亦将不欲。


无名之朴、亦将不欲。无名之朴,连追求大道的欲望也要去掉。如果追求大道是为了名利,就要去掉。如果追求大道是为了求解脱,为了渡众生脱离苦海,这样的发心才是发菩提心。无名之朴,虽然能够减少欲望,堵塞欲望之源,如果对此产生执着而不化,又将成为新的弊病。如果对无为产生了执着,对虚无产生了执着,这又是一层执着来着。譬如以药治病,病去而药不忘,那么执药成病。因此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连这一层的执着都要去掉。


佛陀的教化直指人心,然而指月之指非明月。人们往往盯住手指不放,以为手指就是代表着月亮。禅宗有个譬喻,佛法如同渡河的船,如果已经过了河,何必还背着船走呢?佛陀教化众生,留下佛经流布世间,佛法佛经本是济世良方,苦口良药,然而有许多人却为佛法所困,反而执药成病。非是佛迷众生,而是众生迷佛。有一些人一味想着成佛作祖、追求大道,连这样的欲望也要放下来。世间书籍、知识本来对治人们的愚痴,给人们以智慧,但是有许多人却为书本所困,尽信书不如无书。圣人老子在最后一章中提醒世人也不要受此部经典的束缚。


(4)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不以无名之朴为欲,也不以静为欲,天下将自正。修行人想入于静定,可是无论如何都不知道如何安心,非常的烦恼。如果能够顺其自然,专心一志的念佛,慢慢的就入于静定了。作为君主如果有很强的社会大治的欲望,如果百姓不听话,就制定严厉的刑罚来处理,可能就越难安定了。如果能够守大道,无为而治,减少物欲,慢慢就会安定下来了。以静而制群动,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天下将自正。自正是所谓不待正而自正。万物自然宾服于大道。百姓自然臣服于有道的君主。以无名之朴,镇压它而已。然而镇压它并不是很好的办法,比如用石头压着草,草总会冒出来。如果要拼命压住妄想念头,还是压不住的,不断地冒出来。世人的心性也是如此,如果用有为的方法压制,压制自身的欲望,不是很好的方法。


对于想追求朴的心,也是欲机未绝,追求的心未能完全放下也不可。许多人参禅打坐,妄想纷飞,越想让自己的妄想止息下来,越压制越冒出来,无法安静。心性如此,只需要顺其自然,一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即可,妄想杂念,任其花开花落,自生自灭。以静制它,心将自正自定。虽然无名之朴,可用而不可执,更何况有名有相的世间万物呢。不以无名之朴为执着,不管是佛教、基督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考究其创立的渊源,被尊为创始人的圣人并不想创立什么宗教,徒增世人的执着,他们只是慈悲之心爱世人,劝诫世人去恶向善,启迪世人的智慧。世人反而以这种无名之朴为束缚,因为门派之见而闹不和,甚至兵戎相见,这是有违圣人的教化的。这些圣教都是教导世人有大爱之心,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宗教信仰,都互相亲如一家,就像兄弟姐妹一样。不管是哪门哪派,修行都离不开静心,都离不开清心寡欲。


当我们开启自我的心门时,透过此门,我们可以发现真我,同时也找到真理的临在。心门只有在宁静中才能打开,当我们有规律性地,走进自己的内室,在宁静中通过心门,我们才能发现自我,寻到真理的临在,寻到生命的根。否则,我们只能在人生的表层如浮萍般随波漂流,无论外在俗务如何繁忙,都不足以阻止那份内在的空虚与无聊。只有通过宁静,才能够打开心门,找回每个人本有的本心。佛教和道教都有教人入定的方法。不管是哪门哪派,都有殊途同归之处,就是如何使得心念安静入定。




道德经上篇终




道德经下篇始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