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为道日损
第四十八章 为道日损
1.【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故取天下常以无事。乃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2.【注解】
前章说足不出户可以知天下,这一章说无事足以取天下。春秋战国的时候,诸侯王都有称霸天下的野心,很多人都想夺取周朝的天下。圣人老子劝诫世人以无事取天下。如果用兵甲有事来夺取天下,是不会长久,也不会成功的。天子自有天命,天命不可违背。如果德不配位,只会自取灭亡,不会长久了。假如诸侯王们都能够以无事取天下,世上不就太平了吗?这也是圣人老子慈悲世人的教法。做学问也要无为而治。如果先为道,然后再做学问,可以如孔子一样,一以贯之。如果试图从学问中悟道,穷尽天下的理,那还是会走不少的弯路了。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修道和平常的学问不同。反者,道之动。学问和修道似乎完全相反的。平常的学问,学得越多越好。但是为道就不同,为道要反着来,去除知见,越少束缚越好。修道的人入俗世应物。物来则应,物去不留。为学的人,大多自以为博学多闻最为智慧。如果有事物来的时候就用心关照一下,灵活运用能够炼性。如果事物去了就恢复安静了,安静到了极点就会生动了,就是修命了。佛陀堂弟阿难,最为博闻强记,能够将佛陀所言所行一一诵出。但是佛陀入灭后,五百罗汉集结佛经时,阿难差点不能够参加。因为在此之前,阿难并未能证得阿罗汉的道果,后来经过阿难精进修行终于证得果位。善财童子有著名的五十三参。如果悟道之后,再去参访三教九流,就能够融会贯通。在此之前,只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一门深入的修习。世人被物欲遮蔽了,自己陷在无明里面,也对此一无所知。但是世人却不能接受这一点,骄傲的认为天上地下自己什么都知道。圣人已经摆脱了物欲的遮蔽了,打破了无明了,摆脱了无知了。圣人是过来人,是先知先觉,回向看就知道世人的无知之处在哪里了。苏格拉底曾说过,他比别人知道的更多的,是知道自己的无知。他生活的年代,有许多人自以为非常的聪明,却被他辩驳的颜面扫地。他也因此得罪了很多人。于是这些人联合起来指控他:“苏格拉底有罪,他腐蚀年轻人的心灵,相信他发明的神灵,而不相信国家认可的诸神。”当他遭受失败,给自己招来凶恶的敌人时,他感到有点儿后悔但又感到有趣。他表现出一种悲哀的同情。因为他关心每一个人,就好像他在对自己说:“我们是多么愚蠢的儿童啊!”苏格拉底看待雅典城中的敌人的眼神,难道和耶稣看罗马士兵的眼神不是有些相似之处吗?世人只是被物欲蒙蔽了双眼才做出了这些错事。小孩子做了错事,大人会怪他们吗?知识不等于智慧。知识的限度就是现象界。这是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要告诉我们的,也是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要告诉我们的。西方所说的现象界,也就是相。叔本华中的意志指向大道。表象指向相。大道没有形象,看也看不到,听也听不到。形而上学是大道,形而下学是现象界。柏拉图认为人的理性可以超越感官的限制。灵魂可以摆脱肉体的束缚,从而达到理念,达到本质,达到本体。鸟儿在天空中飞翔。鱼儿在水里遨游。鸟儿想要摆脱空气的束缚、鱼儿想摆脱水的阻力。可是可否想过摆脱了它们,是否能够飞,是否能够游呢?
(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做学问的人每天都有进益,修道的人每天都精进修行减少业障。做学问的人以学到的知识为荣,以孤陋寡闻为耻辱。修道的人则是减少自己的物欲,减少自己的知见。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以什么为最大最重要的事情呢?可能放在人生百年来看,只有生死是大事,其它的可能都是闲事来的。修道了脱生死不能不说是人生的大事。人的寿命按照百岁计算,也就是三万多天。过一天就少一天,就接近死亡一天。如同水缸里面的鱼一样,水缸在不断地漏水,总有一天水会漏完的,鱼儿就会死去了。鱼儿在鱼缸里面游来游去的时候,有什么好觉得快乐的呢?世人就如同水缸里的鱼,还在为了名利在争斗,不知道水在悄无声息的流逝。如果把世事看开放下,就能理解南面称王,不如坐进此道了。古人云:世人皆知其神之神,而不知不神之所以神。在此,其神之神,即是后天思虑之神。不神之神,即先天的元神。为道日损,才能够了悟不神之神。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为道修行的人,减少情欲,去除知见,学到愚时方是贤。日新日日新,坚持去除情欲,增长智慧可以称之为损。情欲忘了,连智巧也泯灭了,因此说又损。把情欲减少到了无为的程度。但是世人不要又被无为所束缚了。大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的。那方面减少了,其它方面就补回来了。做学问的人记诵诗词文章,兴百工技艺,贵在寻师访友多见多闻,这样就能做到才思泉涌。朱熹和陆九渊的鹅湖之会,也是围绕着如何做学问,如何教人展开的。对外探求的越多,知道的越多,这样才会胸有成竹,提笔成文。然而却不知道先发明本心,这样就能够一通百通了。王阳明的临终遗言:此心光明,夫复何求?还有什么必要向外不停的求索的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是向外求索,而是反求诸己。修行的道路可以说很远,也可以说近在咫尺。西方极乐世界很近,但是咫尺天涯。假如博览群书泛通故典,只是增加知见而已。如果不反求诸己,搜罗遍了世间的知识,必心志纷乱而神明乱。虽然学到的知识愈多而道愈少。为道者需要像剥香蕉抽笋一样,越剥越少、越抽越无,以至于无无之境,空空之境才算得它。就像行者行一节丢一节,如人们吃甘蔗,吃尽丢尽仍反于无。
无为而无不为。如果能够做到无为,就没有什么不能成功的了。如果有为的想成功,反而成功不了。不断地减少物欲,这样心不随物转,把私欲灭尽了,可归于无为。正所谓我无为而民自化。孔子说:“能够无为而治天下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些什么呢?只是庄严端正地坐在朝廷的王位上听政罢了。”百姓清静自化,安居乐业,就没有什么可做的事情了。这是由无为而后可以大有为。世事都是反着来的,无为而无不为。古时有诗赞张果老:举世多少人,无如这老汉;不是倒骑驴,万事回头看。张果老为得道高人,他可能是为了提醒世间颠倒众生,凡事都回头看看,回归自性,所以才倒骑驴吧?
(2)故取天下常以无事。乃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故取天下常以无事。前面说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就无事。无为而能取天下并能安天下。取天下的人,贵在于常以无事。治大国如烹小鲜。无事,那么就无欲。欲望是罪过的根源。如果君主无欲,那么百姓清静自化。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假使做君主的人能够自正自律,就能够顺应民心。百姓如同众星拱月一样自然围绕在他的周围。天下人心归,治国如视诸掌,这就是为什么无事足以取天下。周武王灭商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天下就安定了。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与民约法三章,安民心,天下就得到了。
乃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无为就无事。有为就多事。无为而无不为。有为就有不为了。有为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假使有事就会有物欲。有物欲就会扰民。徭役赋税重了就会失去人心。人心既然已失去,就会众叛亲离,这就是为什么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无为的益处,天下的人很少能够了悟到并做到。假使形势所迫,为了天下安宁,不得不兴兵动马。在有事的情形下,也需要归于无事。张良子房能一心一意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需要做到心志不纷乱,计谋才能够想出来。假使遇事乱了阵脚,如何能够处理的好。古代征战沙场的人,必定号令严明,耳朵不听外面的流言蜚语,眼睛不看扰乱人心的事物,内心安定不会飞驰出军营之外。诸葛武侯千百万军中,纶巾羽扇自在清闲。空城计一曲古琴吓退司马懿大军,使得西蜀偏安,得延长了汉朝的命脉。如果有事在心,方寸已经乱了,灵台已无主人了。即使圣人有事也要归于无事,方能应对自如。乔布斯平常经常坐禅。虽然公司的事物繁多,但是通过坐禅,归于无事,方能处理好纷纭复杂的事务。
第四十七章 自知天下
1.【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2.【注解】
此章继续阐述知足之足,其实自性之中自然能够知天下,自性之中自然见天道。既然足不出户就能够知道天下,既然不用打开窗户,就能够见到天道。就没有必要有为多欲了,如果欲望多了反而看不到大道了。如果走得太远了,可能就知道的越少了。小道上可能有一些别致的美景,可以远远观望一下就可以了。如果在小道上走得太远了,可能就会陷入泥泞了。圣人坐地而知道天下事。星空中的星星如果取追寻可能很难追寻得到,只需要坐地待天时,就会出现在头顶的星空中。
诸葛武侯足不出户而知三分天下。诸葛亮为怀道的高人,自性之中有大智慧,足不出户就知晓天下事了。怀道的人如果没有遇见贤君,宁愿老死也不会出来做官的。不如隐居山林,修身养性,等待时机。世人都认为孔夫子运气不好,没有能够获得好的前途,而苏秦张仪却得到了好的机会。殊不知,有大智慧的贤才,其志向不同,在于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怎么能够为了名利而不顾天下道义呢?这是作为大丈夫的一种耻辱。水镜先生是诸葛亮的老师,为隐居的高人。水镜先生平时从不讨论别人,如有人向他求问,他也不品评高下,总是说好、好、好。怀道的人谨小慎微知晓其中的厉害,也难怪老子会告诫孔子切勿在背后议人是非。水镜先生的妻子也不解地劝他说,人家有所疑,才问你,你哪能一概说好呢。你这样一概说好,并不是别人问你的本意呀。今日的好好先生典故便从此出。其实,水镜先生并不是不讲原则的。刘备问天下大事,他在推荐诸葛亮、庞统时却态度坚决。
足不出户,就知天下。这是因为识得天机,见得天道。天下的聚散气数有一定的渊源,然而似乎世人看不见什么踪迹,这可谓是天机了。怀道的人识得天机,就能够懂得社稷的兴衰了。黄帝识得天机而能够顺承天命而登云天。商汤和周武王得见天机而称王天下。春秋五霸虽不见天机,然而时局对他们有利而称霸天下。找到符合天道的真命天子要难的多,每个世代都有见道的贤臣。此道不可轻用,姜太公到了九十岁都没有遇见明主,并不是他到了九十岁才见天机,而是在审查是否遇见明主。正是由于黄帝、汤武上承天命,才能够有那样的成就,这些并不是出外游学有多远,而是自性中本有的智慧启发出来了。但是天道不能够轻易使用,要遇到贤明的君主才能推行于天下。
如果见道了就能足不出户而治天下事了。然而如何见道呢?世人寻道,不用外求。人们知道很有名的一句诗: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作者和前面两句。作者是南宋的夏元鼎,他很喜欢阴符经。这首诗的前面两句是:崆峒访道屈尊乎,万卷丹书看转愚。看完万卷丹经之后,自嘲说转愚,这是大智慧,并不是愚。唐末真人谭子曾写道:蓬莱信道无多路,只在谭生拄杖前。辛弃疾写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几句诗词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前面两首为载道之言。有句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神仙指路。
世人往往认为走的越远可能知道的就越多,正所谓见多识广了。这里圣人老子却说足不出户就可以知道天下的事情了。真的有这么神奇吗?朱熹的理学教世人格物致知,把万事万物一件一件的搞清楚了,就能够见道了。也就是说,如果要见道,就需要博闻广记,要一本一本的埋头书本中苦读。王阳明年轻时受其影响,打算格物致知,首先选的目标是格竹子。王阳明和他的学友,七天七夜面对竹子冥思苦想,最终两人都病倒了。直至王阳明到贵州静思,才顿悟并非格物而致知,而是自己把方向给搞反了,而是反求诸己格心。在古希腊的神庙上写着的第一句神谕,就是认识你自己。难道我们果真不认识我们自己吗?难道我们不能受庄周梦蝶,佛陀梦中说梦譬喻的启示吗?茶陵郁禅师有一首开悟的诗:“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今日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开悟的悟字,左边是心,右边是吾,也就是明白我的心,明心见性。我们每个人有一颗真心,像明珠一样明亮,上面覆盖着层层的冰雪。我们肉眼看不到明珠在哪里。假使有个高人能够看到明珠微弱的光芒,指示我们明珠的方向。我们不停的清扫和擦拭,总有一天我们会看到微弱的光芒。看到这一丝的微弱的真理之光,就代表着明心见性了。有缘看到的心性的光芒,如同惊鸿一瞥,终身难忘了。我们就不会迷失方向了,只要朝着那个方向不停的努力,就能够取到明珠,到达我们心中的彼岸。高僧大德为了启发我们认识自己的心性,喜欢用生锈的铜镜,摩尼宝珠等来譬喻我们每个人本有的妙明真心。我们人人本有具足一颗明珠,为什么含藏不现?因为生活中的爱执尘埃蒙蔽了它的清明,透过生命烈火的淬炼,去除层层的覆盖,才能够尘埃尽净,重现自性的智慧之光。
牛津大学的书签上写着句名言:“Why study? The more I study, the more I know; the more I know, the more I forget; the more I forget, the less I know.”这个学校诞生了诗人雪莱,这句名言不知道是何人所写。现在是知识爆炸的年代,但是学习了很多知识就有真正的智慧吗?剑桥大学的学生送给母校一个特别的礼物,现在悬挂在剑桥大学展示。那是一个很大的闹钟,上面有一只巨大的蚂蚱,蚂蚱没跳一次,就用爪子拨动,代表着时间过去一秒钟。时间对每个人来说是平等的,岁月的流逝也是非常的无情的。我们无需到老才明白人生的苦,人身的难得,佛法难值。
(1)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不出户、知天下。足不出户就可以知道天下事了。每个人本性自足。天下虽然大,可足不出户而知。孔子曾经对子贡说,你以为我是多方面学习并且把内容都记下来的人吗?子贡回答说:难道不是吗?孔子说:“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一,几近于道,孔子明心性,做学问可以一以贯之。如果见道了,就能够做到足不出户而知天下大事了。
不窥牖、见天道。不用从窗户里瞅,就看见天道了。不必要往外看,如果看了可能还会受到误导了。如果从井中看天空,可能会觉得天空是方的。我们通常看到彩虹只是看到一个弧形,然而如果从高空看彩虹是圆满的。我们的古人看月亮时盈时缺,不知有多少的感慨,留下了许多的诗词。然而许多古人都被蒙蔽了,月亮从来都没有缺过,都是一整个圆球。心性被物欲遮蔽是真正的盲了,看不见并不代表着盲。天道虽然隐微难见,禅径幽幽,荒草覆盖,但也可以不窥牖而见道。怀道的人私欲净尽,没有一丝一毫的障蔽。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大道是不断地衍生出万事万物的。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沿着小道越走越远,按理说沿途的风景看到就越多,怎么会知道的越少呢?可能有点不可思议了。这里圣人老子劝诫世人,所说的都是真的,并不是假话。假使尘世的众生,沉迷物欲,向外驰求。可能就会利令智昏,离自己的自性越来越远了。物欲遮蔽了自性,知道的就少了。人们离家越来越远,情尘日厚,尘厚而心越来越暗。苏秦一开始周游列国,散尽家财,不如在家闭门研读《阴符经》而有所得。苏秦不顾家人反对,变卖所有家产,遨游列国。然而数年之后,散尽家财,只得回家,一家老小都怪他。绝望之余,想起师父鬼谷子临别赠言说,如果游说不如意,只需要把阴符一书熟读,就会有所进益了。于是他闭关研读,头悬梁,锥刺股,如此一年,在阴符中有悟。又出游列国,成功于燕、赵。随之又将六国合纵,共同抗秦,建立不朽功绩。不管是通过《阴符经》,抑或是参话头,公案等方式顿悟发明本心就能够一通百通,足不出户而尽知天下。
(2)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前面说了圣人能够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走的越远知道的就越少。这里说圣人不行走就能够知道了。并不是走的越远,就知道的越多。并不是研究外物研究越清楚,就越能见道。西方的哲学倾向于分析研究现象界。西方人笃信基督教,上帝创造天地万物。人们想了解上帝的精神,只要把上帝的杰作。世间万事万物研究清楚就能够知道上帝的意志了。直接读圣经研究神学,亲近上帝和研究上帝的作品都是一样的,都是追求真理。西方人这种分析研究的精神有点类似朱熹的格物致知。南宋时期,在鹅湖寺举行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哲学辩论会,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的争执,首开书院会讲的先河。双方辩论的焦点是如何教人。当论及如何教人的时候,朱熹的意思是使得学生博览群书之后而获得真知。然而陆九渊则完全相反,声称先最紧要的是发明人的本心,然后再让学生博览群书。在这个问题上,朱熹强调格物致知,穷尽事物之理。陆九渊主张发明本心,心明万事万物的道理自然贯通。不必多读书,也不必忙于考察外界事物。去掉遮蔽自性的尘垢,也就什么都知道了。陆九渊反对多做读书穷理的功夫。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不欢而散,鹅湖之会双方争议三天,陆九渊一方略占上风。陆九渊的心学、王阳明的心学和禅宗一脉相承。人们只要发明本心,明心见性,即可一通百通,一经通一切经通。圣人已经见道,感而遂通天下。
不见而名。名和明古时通用,老子用作明而非名。不必亲眼见到万事万物,也能够明了世间出世间的道理。怀道的人由小知大,一叶知秋,察内知外。怀道的人不上天,不入渊,而能知天地,正是他们以心读的缘故。无字天书,圣人用心读才能够读懂。
不为而成。不需要做什么就能够成就了。有时可能做得多了反而没有成就了。一杯浑浊的水,如果什么都不做,只需要放在那里,慢慢就会变的清澈了。如果一直都拿一支筷子搅动,反而就还是浑浊了。自性之中具足一切,可以不言而化,可以不为而成。苍穹是很高的,星辰是很遥远的,如果要追求它们,无论如何也很难触碰得到的。无论接多长的梯子都很难够得着。然而只需要坐在那里等,日月星辰不断地变化,时机到了就会出现在世人的面前了。明了心性自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观人情。知道即知万物的本源。一切万物不求知而自知。不然如果要从枝叶上求,就是研究上万万年,费上无量的精神,毕生的精力,也研究不出所以然来。探求万物的本源,只须发明本心,发挥慧根即可。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1.【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者、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避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2.【注解】
前一章说圣人在天下,自己首先专气致柔,如同婴孩。圣人在天下,也以婴孩对待世人。不管世人善,还是不善,都以善对待他们。前一章讨论婴孩,这一章讨论生死问题。人生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除了生和死,可能其它都只是闲事而已。可能大家都在忙碌的时候觉得自己很重要,觉得自己在做的事情很重要。但是一旦无常降临的时候,不得不离开这个世界。地球还是照样的转,鲜花照样的盛开,阳光照样的普照,世人照样的为名利忙碌。解脱生死的问题就要修行。
我们经常用出生入死的成语。出生,如果世人能够出离物欲,就能够生,就能够长久了。入死,如果世人入于尘世沉迷于物欲,就危险了,把自己置于死地了。如果出离了物欲就离开了死地了。圣人教导世人出离物欲才能得生,贪生过甚反而至死。修行人要有所成就,也要远离物欲。佛陀因为看到世间人们受到的苦,无法得到解脱,所以才发愿为世人解除痛苦的。世人不论是王公贵族,还是贫民百姓,都无法摆脱生老病死的痛苦。人的身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不断地变化。如同春夏秋冬一样,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从幼而变壮,从强壮而变老。凡是有生的,必然有死的。佛陀大彻大悟之后,原来人的本性是无生无死的。世人不在肉身上求生,应该向性身上求生。不怕肉身死,只怕性身死。正如老子说,吾身既无,吾有何患。假如没有了这个肉身,又有何可觉得忧患的呢?
古人云: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生死互为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太极八卦图中的黑白双鱼,中间都有一个鱼眼睛的。这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对于中医而言,春天容易伤风,而冬天容易伤寒。春天并不是没有寒,俗话说咋暖还寒,而是以风为主。冬天并不是没有风,而是以寒为主。世人追求物欲,想的是享受生活,过得更好。但是求生太厚就存在危险了。求生太厚会遮蔽自己的本性,丢掉了本有的慧命了。求生太厚可能就会不择手段,面对危险的时候不知道进退,可能就会连性命都丢掉了。阴极则阳,阳极则阴。求生到了极点反而进入死地了。置之死地而后可能就有生的机会了。圣人修行入静定,静到了极点就生动了,就像大死了一回,就像原来的自己已经死去了。小我已经瓦解了,变成有大爱的大我了。变成大我就能够生得更好了。如同凤凰涅槃,浴火中重生。孙武说,投之死地而后生,致之亡地而后存。兵家打仗的时候,如果存在一线生机可能士兵不会拿出十分的勇气,如果濒临绝境可能更能激发出斗志。打猎的人可能都有经验,野兽被困住了,如果没有任何逃生机会它们也会殊死一搏的。正所谓困兽之斗。项羽破釜沉舟,致之死地而后生,大败秦军。兵战的场地是尸体遍野所在地,有必死的决心反而才可能有生。如果贪生怕死往往就会死去了。恩是害的根源。害是恩的根源。并不是恩中没有害,而是在恩中,恩多而害少。并不是在害中没有恩,而是在害中,害多而恩少。大国与小国的邦交,大国适合先主动示好。小国无非是为了臣服于大国,为大国做事而已。如果小国连年进贡,大国也会保护小国。大国有恩于小国。可是如果小国突然有一年没有进贡了,大国可能就会升起怨恨了。可能还会兵戎相见了。这就是为什么害生于恩了。俗话说不打不相识,可能恩也会由害而生。吴王夫差树恩于越王勾践。他没有能够听伍子胥的劝谏除掉勾践。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起用范蠡和文种,反而灭掉了吴国。周武王替天行道,除掉殷商纣王,看似害于殷商,但是造福于黎民百姓,反而有恩于天下。
(1)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者、亦十有三。何所以故,以其生生之厚耳。
出生。入死。出生,出离情欲,才能得生。前面的章节也说了罪过之大莫过于物欲了。出离了情欲,内心静定就长久了。修行人升起了出离心,通过修行从尘世解脱出来。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尘世污浊如同在淤泥中。入死,不离情欲,精神就会纷乱,以至于死地。如果求生过于厚,沉迷于物欲,可能就进入死地了。
下面大概把世人分为三类,这三类都是入于死地的。这里算了算,世人入于死地的有十分之九,那还剩下十分之一呢?这一类人属于少数的人,可以修道出离物欲而得生的人。两千多年前正值佛陀在世的年代,只有这么少比例的人修道。当今莫法时期很难再有十分之一了。之所以入于死地,都是出于贪生,大约十分之九都是这种缘故。怀道的圣人,超脱生死,而世俗的人不能知晓。
第一类:生之徒十有三。这一类求生的人是长寿的。大约占十分之三的比例。这些人注重养生,顺其自然地生活,年老而终,这部分人不修道,也不能够了脱生死。
第二类:死之徒十有三。这一类求死的人是短寿的。自从有生了以后,内心升起了好恶分别。得到了就欣喜,失去了就痛苦万分。物欲扰乱他们的心,烦心的事情很多。这一类人竭精耗神,思虑过多,缩短阳寿而死。
第三类:人之生动之死地者、亦十有三。这一类人追求物欲太过了,为了财色甚至铤而走险。这类人入于死地主要是人为的因素,贪而无厌,伤残自己的身体。不知以本职本分的财物养身,反而以身去发财,违犯国法以致身亡的。
何所以故,以其生生之厚耳。世俗的人大概可以分为这三种,而他们都不能免入于死地。这是什么缘故呢?可能是由于他们求生太厚,太过于贪生的缘故吧。
(2)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避甲兵。
盖闻善摄生者。圣人老子说我听说善于养生的人,是这样的,以下有关于善于养生的人的描述。世俗的人都只是知道养生。他们的养生是养生活,满足这个身体温饱的需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但是从来不知道养生的真正主人是谁。庄子作《养生主》篇,对此段进行了诠释。正是因为不知道养生的主人,所以世人都算不上善于养生。搞了半天,连养生的关键都不知道,如何算得上善于养生呢?常听说善于养生的人,不养其生,而养其生之主。人的生命有赖于形体,但是主其形体的是心性。心性如同一个国家的君主。五官如同一个国家的百官。善于养生的人,修其身,养其性。性是养生的真正主人。性如果能够得所养,就能够恢复其本真了。世人经常说性命攸关。世人所说的性命只是这个身子的生死问题。如果对于识得本性的人来讲,性和命是相通的。每个人的自性都是相通的。天性是人,人性是心。养生之主在于养性,在于性命。性为养生主,心乃养生的真主人。禅宗讲开悟,“悟”左边是心,右边是吾,即是明白自己的心性。心性不增不减,至静如澄水。善恶都是自性的胼指,画蛇添足而已。如果追求物欲就会奢靡,这并不是每个人的本性,就如同自性多余出来没用的东西一样。不仅没用,还对自性有伤害,如同毒瘤。如果心性守静,就如同水一样清廉。如果性余就会精神浑浊,内心散乱。如果性廉,就会神清气爽,内心安定。世人往往不会把流水当做镜子来照,也照不出什么样子,会变形的。世人往往都是面对着清澈安静的水来照,因为安静的水清澈而且波澜不惊。
陆行不遇兕虎。怀道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也不会被猛兽所伤害。即使与猛兽面对面,也不会受到伤害的。这里只是一个比方而已,猛兽在这里比喻名利,名利比猛兽伤性还要厉害。兕虎是指猛兽。怀道的人善于养生保全自己,不会为了名利去做伤害性命的事情。
入军不避甲兵。怀道的人到了敌军中不回避甲兵,即使这样也不会受到伤害。这里用甲兵比喻争强好胜。怀道的人不争强好胜。怀道的人善于养生,不喜欢跟人争斗。怀道的人不与天下争,天下莫能与之争。怀道的人不好战杀人,也不会被别人所杀。
(3)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怀道的人远离了物欲,了脱了生死,很难再有什么能够伤害到他。猛兽不知道怎么用它的角来挑,无处下手。老虎也不知道用爪子在哪里抓,如同挥向虚空中。兵刃不知道砍向何处。这都是打比方,物欲猛于猛兽,凶于老虎,利于兵刃,世人都被伤害到了。世人的自性被物欲遮蔽的严严实实的,无法解脱出来。只有圣人能够远离物欲,证入大道。此处仅是用猛兽兵刃来比喻色欲对养生主的伤害。如苛政猛于虎也,这也是比方而已。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为什么猛兽、老虎和刀刃等都无法伤害到怀道的人呢?这是因为他已经远离了死地了。怀道的人出离了物欲,就远离了死地了。物欲砍伐自性,伤害了世人的慧命。物欲不仅仅伤害自性,往往连身家性命都丢了。世俗的人都是在急不急之务,怀道的人看着很着急。如何劝阻他们远离猛兽、刀刃,远离物欲都不听,只能是规劝有缘人。人生苦短,如白驹过隙。这并非只是一句空谈,待到年老体迈,白须皓首的时候细细思量,的确年轻气盛,并未能够把精力放在该放的地方。生死是人生的大事。修道也是人生的大事。世人为名利所俘虏,所以心不自主。虽然有修道的心,然而进进退退,行行止止,俗务缠身。学道的人应发无上菩提心,这样才能劈开生死路,不为荣辱累其心。如今不能制其心,明日仍不能制其心,毕竟何时能制其心呢?百岁光阴如弹指之间,唯恐时不待我。远离物欲,远离死地,此时不行动还更待何时呢?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