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知我者希
第七十章 知我者希
1.【原文】
吾言甚易知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彼褐怀玉。
2.【注解】
圣人撰写此书到此一章,至此已经把道、德演绎得很详尽了。可见圣人的苦口婆心,对世人有慈悲之心,才尽可能的写的很详细的留给后人。后面的章节只是要后世学人在日用著力做工夫,待到缘分一到自然妙悟。袁焕仙是南怀瑾的师傅。他在四十岁之后,放弃掉了官道,专心修行佛法。他选择了参话头,就是以前禅师悟道的一个例子。经历了很长的时间苦思冥想,都没有什么进展。虽然形容枯槁,但是却精进不已。有一天忽然打破疑团就顿悟了。袁焕仙参的话头是德山悟道的公案。德山的师傅接引他的时候,给他递过去一盏灯,顺便就把灯吹灭了。师傅跟德山说,这样你还能够看得见吗?就这么一句话就让德山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回去就把自己注解的金刚金一把火烧掉了。如果没有证悟之前,自己所写的东西只能是误人子弟罢了。佛家喜欢用灯来做一些比方,禅宗的经典也有一部传灯录。古圣先贤传续心灯。在圣人眼里,世人的身体就如同火宅一样,有许多的烦恼和妄想,被物欲遮蔽住了没有任何的亮光。圣人的内在是光明的,用心灯把世人的内心的灯点亮。古圣先贤有许多顿悟的例子,例如王阳明的龙场悟道等。王阳明死前留下遗言:此心光明,夫复何求。
此章向世人阐释留道德经在世上的缘由,圣人老子给世人留下的文章是大白话,浅显易懂的道理。只是世人被无明覆盖,心性复杂,反而面对简单的事情觉得非常的复杂,非常的艰难。也难怪佛家会有正法眼藏的说法。真正的佛法,犹如隔着一层纸一样,有缘的人一望便知,不惊不怖。老子圣人感叹能知大道的人很稀有,很稀少,非常有必要把此部道德经流传于世。也希望后世的人看到这里能够以此道为宗,不再有任何的怀疑。使得后世学人知而行之,想后世学人通过深造而自得。
这里老子说我所说的话非常易知易行,可是天下却不能知也不能行。十几年前,南京大学的四位女生与台湾辅仁的四位男生对于知易行难和知难行易有过一场非常精彩的辩论。王阳明说知行合一。孙中山说知易行难。孔子说,言知之易,行之难。世人容易断章取义,脱离了当时说这些话的背景,单纯来看他们说话的字面意思。古圣先贤所说的知,也许是知道的知,也许是良知的知,这都是一回事。知道并不是那么简单的,知道是知晓大道,是证悟大道而不是字面上知道了就行了。世人的心被无明覆盖了,被物欲所污染了。如果要有很好的良知,的确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可是反过来讲又是相当容易的一件事情,顿悟成佛当下即是。大道至简至易,只是世人迷失了本心而已。行为修行,修正自己的行为。如果自己有错了,就要改掉它。如果做错了事,就要诚心的忏悔。孔子也许是感叹虽然体悟了大道,可是在那个诸侯纷争的年代,如何去推行大道是多么的不易。如同在闹市中说话,别人都没听到。如同在飞瀑下鱼鸣,如何能够听到呢?不管是圣人讲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或者是易知易行,或者是知行合一,也都没有错的,要看是什么样的场合。世人觉得修正自己的行为很难吧,的确很难改的过来。可是佛陀教导世人如果下决心去做也是很容易的事情。只要专心一志的念一句佛号就行,这又不需要什么成本,随时随地都可以的,可是世人却不去做,怎么又说难了呢?知行合一,行中有知,知中有行,在修行过程中逐步就会显现真知,有了真知之后就会更加坚定的修行。
圣人老子在此感叹知我者希。世人皆醉只有我独醒。老子留下这部经书,旨在唤醒梦中人。圣人老子不以此书为宝,在最后一句指出每个人都怀有真宝。鲁迅曾经说过,不读此部经典,不知中国文化,不懂人生真谛。尼采说过,老子集成的此部经典,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鲁迅和佛家也有一些渊源。早年拜的师父为长庆寺的主持龙祖法师。许寿裳回忆鲁迅的文章,曾记述鲁迅向他这样剖白:“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启示了,真是大哲”。
世人知道这个世界也不是容易的事。认识自己更是不容易的事情。世人认识了自己也就认识了宇宙。世人如果不认识自己,也许永远都无法认识宇宙。世人认识了宇宙,也许未必认识自己。世人也许认为认识了宇宙,就认识了上帝。世人也许认为认识了自己,就认识了上帝。宇宙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似空非空。在宏观上,我们看一眼某个物体,是通过光子才看到某个物体,那怎么看待光子呢?人们能够通过光子来感受到周遭的世界。假使有粒子比光子的速度更快,人们是否就无法观察得到了呢?是否这是为什么人类迄今为止观察的最高速度为光速的原因呢?或者所有物质都是由光子,也就是能量构成。最小的单元是光子,因此所有物质的最高速度为光速。光子质量为零,没有质量,仅是代表着能量,代表着虚无。佛教中南无阿弥陀佛的意思就是无量光无量寿佛。难道佛陀在菩提树下证得大道是证得了无限的光明,证得了世界的虚空,证得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苏联科学家发明了卡尔良相机,能够拍摄出人眼看不到的能量场。用这种相机拍摄人的时候,能够把人的三脉七轮拍摄出来。人们周围有着能量场,修习瑜伽冥想时,周围能量场的颜色是蓝色的。当人们产生不同的情绪时,颜色就会随着变化。世界上产生一些蓝光儿童,难道是一种巧合吗?在古往今来的绘画中,关于圣者耶稣、佛陀等的画像,大多背后都有光环,这难道也是巧合吗?
(1)吾言甚易知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吾言甚易知易行。老子自己对自己说我在此部书中所说的,都是易知易行的事情,都是日用中最省力的工夫。我们每个人只要回家就行,知道哪里是家,知道回家的路怎么走,这样算不算容易呢?这是天底下最容易的事情了,再忘本的人都会记得故乡在哪里,都会想着落叶归根。可是知道这些对于世人来讲也真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首先不知道要回家,不知道哪里才是故乡。世人如同浮萍一样飘来飘去的。我们的祖先也不断地迁徙,经过几代之后,就不知道真正的故乡在哪里了。我们很多人可能知道几千年前的故乡在中原,但是再往上追溯呢,也不知道了。世人要找到真正的故乡也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连故乡在哪都不知道,如何能知道回家的路呢?路途遥远,荒草都湮没古道了。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的确也是如此,在荒草湮没的地方,如果走的人多了,草就会被踩死,就会看到有一条路,可是如果几年,甚至是几千年都没有人走了,那么如何能够知道回家的路呢?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宋代邵康节说,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几千年来,古圣先贤都在追求解脱,教导世人如何远离物欲,远离祸害。天门从万古以来都是打开着的,面对世人没有什么隐瞒,可是能有几个人来,几个人回呢?佛陀、耶稣、默罕默德和老子等,都是大圣人,几千年才出来几个,这样是不是很难呢?难的确是很难的,但是圣人已经把入门的门槛降的很低,而且尽可能的把简单易行的方法告诉世人了。世人只要不怀疑,老老实实按照圣人的教导去做就行了。为什么这么简单,这么容易,可是世人却不能知,不能行呢?世人如同飞蛾扑火,怎么劝说也劝说不回来。菩萨看到世人这样,暗自落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菩萨就像母亲,看着婴儿在啼哭,可是把奶放在嘴里,婴儿都不肯吃,怎么办才好呢?
(2)言有宗。事有君。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
言有宗。事有君。老子说我所说的话,所说的事,都是以大道为宗,以大道为君主。这些都是有依据的,非是漫衍荒唐之说。这些往上可以追溯到几千年的黄帝,可以找到宗师。这些言语都是真修实证的。唐僧曾经说过,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老子怕他说的这些世人不信,把它当做一般的学问来学,在此特意的强调一下的,并不是他自己的首创。这里所说的事,件件都是最省力工夫,全不用多知多解。
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老子说我没有落在世人所认为的知见上,没有跟普通人一样,世人才不知道我是怎么样的,世人才有许多对我的不解和误解。世人都以多知多识为骄傲,为孤陋寡闻为耻辱,岂不知大道为绝学。几千年前,雅典城中最有智慧的人是苏格拉底,可是苏格拉底却说他知道自己的无知,可是世人却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世人都很难理解苏格拉底的。正所谓高山流水遇知音,知音难觅的了。苏格拉底没有能够被理解,被莫须有的罪名判处死刑。罗马帝国很多人不理解耶稣,把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了。
(3)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彼褐怀玉。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圣人老子感叹能够知道他的人很稀有。只有悟道的人才能够知道他的珍贵,才能够知道他留下此书的良苦用心。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然而无知这一说法,并不是唯独老子法门才有的宗旨,孔子也是如此的。如孔子说吾有知有知乎哉,无知也。这也许是夫子见到老子后,才得到这样的妙悟。然而如果以无知契入无知,如以空合空。但是如果以有知求无知,如同以水投石。如果世人不能清空自己,如何能够装得进大道呢?世人的心脏也就这么大,世人的大脑也没有篮球大,装那么多烦恼和痛苦进去,如何能够装下别的东西呢?只有空的杯子才好装下清澈的水。孔老心法,千古罕明。如果朱熹知道此道,就不会存在朱熹和陆九渊的鹅湖之辩了。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只有达道的人才知道圣人老子此书的珍贵,才知道世人每个人身上都怀有无上的珍宝。不仅仅是圣人才有的珍宝,世人每个人都有。世人以为自己很穷,屋顶漏雨,米缸里没有半缸米。可是如果有人告诉他,他并没有那么穷的,而是拥有无价的珍宝。他可能会觉得不相信,也觉得不可思议。世人只是看中了有形的金银珠宝,看不到无形的珍宝。如果有了智慧,福报就会来。如果没有智慧,富贵就会骄傲,反而可能招致祸害,也不会长久。世人追求名利,并不一定就能够得到幸福。世人清心寡欲,过着简朴的生活,不一定就不幸福。圣人已经知道了自己身上有无上的珍宝,世人身上也有,但是圣人不会轻易地给别人看,否则可能招致灾祸。圣人老子在这里说了,他有宝,不止前面说的三宝,但是不会轻易的传给别人,只有遇见合适的传人才能传的。古代人把传道当做非常神圣的事情来看的。如果没有遇见合适的人,宁可带进坟墓,宁可放在山洞里也不会随便传的。如果所传非人,反而害了他,也害了世人。还有一个规矩是,不可往教。没有自己廉价到自己送上门去非得教别人的,只有别人很恭敬的来学的。当年黄帝向广成子求道的时候,斋戒了很长时间的。如果世人能当下顿悟此心,就立地便是圣人,顿悟成佛了。圣人怀此宝以游历世间,终日与世人周旋,对面不识。永嘉云,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珍。
第六十九章 莫敢轻敌
1.【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2.【注解】
前面几章教导世人学会谦下,不要争上,不要争先,也不要恐后。这一章顺着前面几章接着深入阐述,教导世人不要争为主,也不要怕为客。不敢进寸,也不要怕退尺。退步原来却是向前。有道的君主治国,面对城池和土地等物欲的诱惑,不敢进寸而退尺。圣人治身面对物欲诱惑,不敢进寸而退尺。圣人治身,五官不敢为主而为客。如果嘴巴喧宾夺主了,就不管身体的好坏,只要满足口舌之欲就吃进去,麻烦可就大了。百官也不能够喧宾夺主,如果功高盖主了,可能就会被诛杀掉了。
本章前人的注解大多在如何用兵上进行解释,会不会是为文字所迷惑了呢?也许未能完全阐明老子的主要意旨呢?世人初读本章,最先看到的是第一句,以为是演说兵法,其实也许不完全是这样的。可能是借用兵来说明不争之德,以慈为本。这章所说的适合治国、治军和治身等。对待战场上的敌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其它的事情呢?顺着本章读下来,读到轻敌丧宝,可能就能够了然明白了,以此可以知道圣人的主要意思了。如果轻敌就几乎把上一章所说的三宝给丢掉了,忘在脑后了。此章重申前章不争之德,解释以上三宝,慈、俭和不敢为天下先。
为什么说轻敌就会丧失三宝呢?为什么说轻敌就招致祸害呢?作为君主,最忌讳的就是把别国看轻,觉得自己的实力很强,随便就可以攻打入侵别的国家。为了抢占别国的土地和城池,不惜让百姓生活在战乱之中。即使抢占来了如何能够守得住呢?作为君主如果不能仁慈的对待别国,那么就会狼烟四起。如果不能仁慈的对待百姓,那么政令就会很严苛。如果不能以俭约治国和修身,那么就会不惜民力,对百姓征收很重的徭役赋税。如果敢为天下先,那么处处争强好胜,在诸侯国之间争霸,必定会招致战乱。
不仅仅是治国如此,对于修身而言,如果轻敌也容易招致祸害。如果轻敌也容易丧失三宝。祸害往往有个兆头,如果不是轻敌的人,看到兆头他们就会退缩,及时的采取补救的措施,可能也不会太晚。假如对于不好的兆头不管不顾,那么就可能会招致杀身之祸。赵括率领赵国四十万大军孤军深入追击白起,曾经也有许多有识之士,冒死拦截,但是赵括并没有能够听得进去,致使全军覆没的惨剧。韩信在占领齐地的时候,蒯越曾经劝说过他。如果他能够想得清楚一点,采取比较明确的进退措施,也不至于自己家族的几千人凄惨的被全部斩首。湘军在打败太平军后,成为清政府的心腹大患。曾国藩如果不是经过丑道人的点化,经过深刻的领悟和思考,就不会全身而退了。
世人往往对于作恶比较轻敌。然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果有轻敌的思想,觉得做小的善事也没什么了不起,做了小的恶事也觉得没什么。因果报应一点都不是虚的。虽然感觉没有马上报应,但是时候到了,全部都一起清算了。现在大数据的概念比较热门,其实在我们人脑早就实现了大数据了。右脑被称之为祖先脑,储存着我们所有祖宗的信息,左脑被称之为今生脑,储存着这辈子的信息。我们嘴巴所说,心里所想和日常行为。虽然看似微小,都是在造业,如同丝线一样,缠缠绕绕把我们束缚住了。祖宗影响了我们,我们又继续在影响着我们的子孙后代。可能在临终前,很多人会像放电影一样,把一辈子的事情都放出来,最对不起的人,最遗憾的事,所有的所有都会浮现。现在的大数据如果想获得信息太容易了,一言一行都能够知道,善行恶行全部都记录在案,甚至多少年前的事情都有蛛丝马迹。因果报应,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行善之家皆有余庆,行恶之家皆有余殃。古圣先贤教导我们要慎独,对上天有敬畏之心,不要以为别人不知道就做坏事,做了坏事恶的种子已经种在心田了。慎独则心泰。如果能够做到慎独,不动心如泰山岿然不动。遏制欲望不要忽视隐微的兆头,按照正道去走须臾也不敢违背,不在人后议论他人是非。钱债易还,情债难偿。身病易医,心病难愈。这里也呼应了前面的章节说的,要治于未乱,治于未病,对于至乱的兆头,不可轻敌。
世人往往对于平时所造的杀业很轻敌,觉得动物们都是生来给人吃的。吃着动物的肉,觉得还很香,可是有没有想过,没有需要就没有杀害。为了身体的健康,不要轻敌。为了人类没有杀戮,不要轻敌。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半夜声。欲免世上刀兵劫,除非众生不食肉。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从小就不吃肉,也难怪他能够有这样的才华。世人平时吃了不少动物,杀死了不少动物,不知不觉得受到污染。如果涉及到人与人的争斗,国与国的争斗,那么就会像杀死动物那样,残忍的杀死对手。世界最危险的大难莫过于刀兵劫。人们只知道刀兵劫的流血之惨,惊慌之苦,却看不见刀兵劫的杀戮宰割的因。世人喜欢杀生,才有刀兵劫。杀生是因,刀兵劫是果。欠命杀尔身,欠财焚尔宅。离散汝妻子,曾破它巢穴。报应各相当,洗耳听佛说。
(1)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用兵有言。这里圣人借用兵的说法来阐释不争之德,不可轻敌。不仅仅适合于用兵,还适合于治国和治身等。尧帝把天子之位传给舜帝,大权在握的时候没有传给自己的亲生儿子,而是传给一个外人。这是主动的放弃,这也太难了。更显得尧帝德行的高远。用兵之德在于不举不义之师,而不是假仁假慈。宋襄公与楚国打仗,对方在渡河的时候,不允许进攻。对方渡过了河还没有列好队,也不允许进攻。可是待到别人都准备好了,就被打得溃不成军了。孟津观兵是关于周武王的典故。周本来为西南边陲的一个小国,周文王姬昌在位五十年年,施行仁政,国力日渐强大,待到逝世时三分天下已得其二。周武王即位第二年,就发动大军向朝歌进发,以姜太公吕望为师,周公旦为佐。在中军竖起写有父亲西伯昌名字的大木牌,自己只称太子发,由镐京出发,进入今河南境内,到达古渡孟津。表面上是为了进行军事演习,但实际上是为了试探伐商的可能性。周武王观兵孟津,八百诸侯不期而会,要求立即伐商。但周武王认为时机尚未成熟,才率军返回镐京,等待新的机会。周武王和姜太公知天命不可违,并非想与天下争,而是顺应天命,顺应民意。民心向周,不得不伐纣。不敢为主而为客。如果不是殷纣王无道,民不聊生,周武王是不会主动的发动战争的。有道的君主很清楚,如果不是君主罪大恶极,冒然起兵造反,即使造反成功了,可能也会成为别人效法的榜样。不敢进寸而退尺,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全部退兵了,并不是打不赢战争。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我不敢做主人,而只是做客人。对于国家来说,君主为主,百官为客。如果百官喧宾夺主了,国家危险了,官员也危险了。对于个人而言,心为主,而五官为客。如果五官喧宾夺主了,身体就危险了。世人往往反着来了,身体五官本来是客,反而变为主了。人的心本来为主人,可是现在的世人只顾感官的享受,全然不顾何为养生的真正主人了。只顾口舌之欲,不顾身心健康。国家的百官也似乎搞反了,不以君主为主人,反而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各自为政。君非君臣非臣了。在家里面也搞反了,男为阳女为阴,自古夫唱妇随,夫义妇德。如今似乎完全反过来了,夫为客妇为主了。自古怀道的君主用兵,不举不义之师,不会主动的去入侵进攻别国,用兵只在于除暴安良。圣人心如明镜,物来则应,物去不留,不会主动去追求物欲。圣人精神内敛,不会把精神驰骋于物欲,而是把好的东西,养精神的东西吸纳进来。如同和尚背女人的故事一样,背着过河就是背着过河,过了河放下就是放下了的。
不敢进寸而退尺。治军严明的人不敢进寸而退尺。如果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就是最好的了。世人对于名利,不肯退寸而进尺,而圣人则知晓其中的厉害关系,不敢进寸而退尺,则远离祸害。怀道的君主不敢先挑起战端,并不是由于畏惧,而是知晓战争给两国百姓带来的灾难。
(2)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
是谓行无行。怀道的君主虽然在行军打仗如同不在行阵。行者是修行的人。但是行者并不是说不停的向外求,走万里路的那种。可能只是坐地而行。坐禅可能就入于静定,就会大彻大悟了。坐地观星象,时机一到要追求的星星就出现在头顶了,根本不需要追着星星跑。行军打仗也是如此,可能以逸待劳就能够消耗敌军精力。待到对方消耗差不多了,再伺机出动就一击必然溃败了。周武王孟津观兵,虽然八百诸侯云起响应,更有军师姜太公。如果进攻朝歌想必不会太困难,但是却悉数退兵了。怀道的君主有不争之德。如果不是殷纣王失道远了,是不适合去争夺殷商的天下的。虽然身在行军,但是心是退的。正所谓虽然在行,但是却像是没有向前行。孙子兵法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怀道的君主行进于道德,在于道德不断精进修行,无行于物欲,远离了物欲。
攘无臂。怀道的君主在行军的时候,虽然攘而如同无臂的人。面对敌方,虽然想大怒的攘臂示威一下,但是却似乎也不愿意攘臂。这里也呼应前面说的,善战者不怒。古人带兵打仗经常激怒士兵,使其忘却生死。越王勾践为了激励士兵,曾经向怒蛙行礼。齐庄公出行遇见一只螳螂伸出臂膀试图要挡住他的去路,车夫说这种动物是不知道进退的,也不会估量一下自己的力量就轻率的与敌方较量。螳臂挡车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过的,不管是动物还是人,在面临争斗的时候,都喜欢张牙舞爪的。
仍无敌。对方以我为敌,而我却不以对方为敌。都已经两军对阵了,还似乎找不到可杀的敌人。怀道的君主很清楚,世人只是迷失了方向,论其本性皆同。觉悟了的人面对沉睡的人,怎么好去一般计较呢?岂不是大人和小孩计较,大人和小孩相争吗?即使是罪大恶极的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殷纣王的真如本性和周武王并没有什么不同。正如六祖所说,人有南北,佛性并无南北之分。圣人感叹人心不古,不能够医治世道人心,怎么可能还会为了蝇头小利而大动干戈呢?有道的君主担心自己和众生都犯了戒律。担心众生不明白敌人也是父母所生,本也是兄弟姐妹。担心众生不明白自己真正的敌人是什么?勉强可以当做敌人的是追求物欲的心。
执无兵。虽然世人创造了各种兵器,但是找来找去也不愿意手里抓着哪种兵器,也不忍心用兵器伤害对方。世人都是争着创造和使用最厉害的武器,但是怀道的君主知晓自己手里握着无上的武器,那就是仁德之剑。他们的心剑虽然无形,但是却直指人心。圣人想到的只是如何能够让众生幡然醒悟过来,不再执迷于物欲,争斗不休。历史上争雄争霸者,虽然盛极一时,但是其结局也并不是很好。齐桓公驾崩时,尸虫都爬满了还未能够安葬。想当霸主的宋襄公战败负伤,不久人世。吴王夫差被越王勾践击败自刎身亡。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被关在沙丘宫中活活饿死。
(3)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祸莫大于轻敌。对于用兵而言,轻敌必败。庞涓轻敌,以为孙膑兵败,不断地追击,后来被射杀在马陵。赵括轻敌,孤军深入追击白起,被分段拦截包围,致使全军覆没。这里只是借用兵而言它。如果对物欲轻敌,就可能会招致祸害。这也是呼应前面的章节,其兆易谋。如果轻视很小的恶事,那么积累多了之后,可能就会引来报应。鱼儿在吃着鱼钩上的诱饵,它可能怎么也没有想到那么一点点的东西会要了它的命。贪污的人可能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不能给父母养老送终,不能教育陪伴自己的小孩子。
轻敌几丧吾宝。轻敌几乎丧失了身上的三宝,即慈、俭和不敢为天下先。如果对物欲轻敌,那么为了物欲逐步丧失了仁慈。如果贪图物欲享受,由俭入奢易,就会丧失了节俭的美德。如果贪图名利,遇见名利就不会退让,而是争斗不休,忘却了不敢为天下先的教诲。世人身上都有宝,只是被物欲所污染,失去了三宝久矣。对众生伤害最深重的,莫过于刀兵劫了,往往起源于人的一个贪念、一个嗔恨的念头或者一句话等。虽然战争有其大的背景和根源,但是直接引起争端的就是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人类的战争根源在于人的内心。在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用多种语言镌刻着这样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我们平时如果轻敌,不时时审视自己,不修剪自己心中大杂草,当贪欲心占据自己的心田,就会遮蔽了自身本有的智慧。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抗兵为两敌相当,不相上下,难于决胜。两敌相当,如果双方能够我退一寸,你退一尺,自然大事化了,小事化没。如果一方慈心哀之,另外一方可能也会受到感化,化干戈为玉帛。即使不能够受到感化,但是有慈心哀之,就能够减少杀戮。用兵为阴事,不是什么好事。每临用兵,必然会面临很多的生死,如同自己的亲人死去一般,也如同在承办大的祭祀活动。世人在屠宰牛羊狗的时候,有无亲自听听他们的悲哀啼叫。欲知世间刀兵劫,只听半夜屠门声。面对要屠宰的牛羊狗,仁慈的人都会有不忍,更何况战事以人命来博浪呢?不管是胜是败,都没有什么太多好高兴的。即使侥幸获胜,也会有很多的死伤,伤者望着死者,有很多头被砍断的,有很多胳膊断了,腿被砍断了,血肉一片狼藉,看到这种场景,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喜从何来呢?军中不适合有欢欣之象,不管是骄傲自满,还是喜悦,都容易以失败告终。这可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缘故吧。田单在即墨,不管是将军还是士兵都抱着必死的决心,以死来捍卫齐国,避免齐国彻底灭亡的命运,士卒没有任何的生气,用火牛阵大破燕军。后来田单带兵攻打狄城,没有能够攻打下来,正是因为贪生欢乐,没有必死的决心。为了激励士气,他亲自在选择在石头和箭弩攻击范围内擂鼓助战,才攻下了城池。两军对垒,身处绝境而悲愤反抗的一方必然能够获胜。处于同仇敌忾的状态,必然会异常的团结,不惜牺牲性命。古时候吴越两国纷争不断,但是假如两国百姓在外打渔遇上大的风浪,在一条船上都会互相帮忙。虽然两国为死敌,但是在一条船上就决定了双方的命运都是一体的。古代有个故事是讲有一条两头蛇,如果打它的头,尾巴马上就会跟过来防卫;打它的尾巴,头马上就过来;打它中间,头尾都一起过来了。
第七十二章 自知自爱
1.【原文】
民不畏威、大威至矣。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惟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2.【注解】
上面一章圣人老子教导世人要有良知良能。这一章圣人老子教导世人自知自爱。如果能够做得到自知,那就能够知道他人了。如果能够做到自知,就能够避免了前面的知的毛病了。关键还是得自知之明,关键还是得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内心。世人来到这个世界,稀里糊涂的就走了。以为是了解了自己,其实最陌生最不了解的是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如果能够做到自爱,那就能够爱他人了。耶稣告诉我们爱人如己,世人要学会如何自爱,也要学会如何爱人。
这一章开篇就说民不畏威,大威就到了。如果百姓对法令的威严不畏惧,不遵守,可能严刑就可能会降临到他们的头上了。如果世人对小的恶事不重视,觉得做了没有什么,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可能就会有灾祸降临了,可能到那时就觉得后悔都晚了。秦国的李斯在腰斩临行前,他只是想着带着儿子去散步,去遛狗去,这些都不可能了。和珅在临终前,也不会想到自己有这么一天,觉得几十年的盘算都是一场空了。这里也呼应了前面治于未乱,治于未病,未兆易谋。怀道的人对什么都似乎很谨慎,他们知道谨小慎微,不敢轻易越雷池半步。世人不要觉得自己的权力很大,做了什么坏事别人都不会报复到自己的头上。世人也不要觉得自己都是在背地里做的坏事,别人都不知道。殊不知善恶的种子都是种在心田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已。世人不要觉得自己可以一手遮天,做什么坏事都不怕。善于游泳的人最容易淹死,善于骑马的人常会摔伤,他们因为各自的爱好特长而招来祸害。放纵情欲物欲的人没有不损伤自身的,争名夺利的人没有不走上绝路的。喜欢贪图钱财的人,最终可能因为钱财招致祸害。轱辘往往都是烂在井边。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历朝历代贪腐的官员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但钱财不保,连自己的性命都堪忧。喜欢争夺权力的人,最终可能因为权力引来杀身之祸,例如李斯、苏秦等。擅长兵法的人,容易因此引来祸害,也容易招人嫉妒,例如庞涓因为自恃能征惯战,南征北战惹来祸害。因为嫉贤妒能,毒害同窗好友孙膑,结果被乱箭射死于马陵之战中。精通医术的人,也招来祸害,华佗被曹操所杀。战国时期一代名医扁鹊因为秦国太医李醯的嫉妒而被刺杀。韩非子才华横溢、源于黄老之学,他和李斯同拜荀子为师,后来被李斯所害。范蠡明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急流勇退,而文种不知道进退终被越王勾践所害。汉代张良子房功成身退,明哲保身,而韩信因为功高盖主引来祸害。三国杨修以为炫耀雕虫小技和文章辞令惹来祸害,被曹操所杀。
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不要把自己放在很狭窄的地方。君子居其厚,不会处其薄。君子居其宽,不会处其狭。君子走在康庄的大道上,小人走在邪僻的小道上。福祸无门,惟人自召。世人不要为了贪生所以贪得无厌,永远都得不到满足,就可能会招致祸害了。如果诸侯王想成为天子,需要顺应天时和秉承天命。如果诸侯王想把国家治理好,需要务于道德。越王翳做太子的时候,不愿意继承王位而躲到山洞里,被越国人用火熏出来,终于被迫当了王。这样看来,如果要得到什么在于等待天时和顺应天命,想去争是没有什么用的。如果要长治久安,关键在于替天行道,不能背道而行,而是要务于道德。土安于处下,厚德载物,不喜欢争高,也就没有什么倒掉或者掉下来的危险了。水往下流,不争先也不恐后,也没有什么可倾覆的了。得失在于天时,越王不想当王,臣民都要用火把他熏出来。李渊本不想黄袍加身,当时的形势所致不得不为王。周文王治理的周,本来为边陲小国,但是因为施行德政,天下归心,诸侯响应。天下的得失荣辱,都在于时势,并不在于争,争夺反而惹来祸害。治理天下,在于遵循大道,施行德政,并不在于圣人。圣人也仅仅是因循大道治理天下而已。
道德为厚宽,物欲为狭薄。体悟大道的人看似安逸,若无所事,但是没有办不成的事。玩弄权谋诈术的人,辛辛苦苦机关算尽,但却一事无成。用严刑苛法来治理国家,并不能成就霸业。不停的鞭打坐骑,并不是赶远路的好办法。离朱(传说黄帝时视力非常好的人)的眼力,虽然能够看到百步之外的针尖,却看不到深渊中的鱼。师旷(晋平公时的盲乐师,善鼓琴)的耳力很灵,虽然能听辨各种声调,但却听不到十里之外的声响。所以单凭一己之力都治理不好三亩的家务事。遵循大道的规律,顺应自然,那么整个天下也不够他治理。所以夏禹疏通江河,正是顺着水的自然特性。神农氏播种五谷,也正是顺着禾苗生长的趋势来培养。
(1)民不畏威、大威至矣。
民不畏威,大威至矣。如果世人不害怕小恶事,不断地做恶,大的灾难就会不期而至了。不仅仅会身败名裂,可能身陷囹圄,也可能丢掉了性命。如果韩信在天之灵能够看到长安城内他的族人凄惨的叫声,那么可能他就不会想着当什么将军了,在家当个老老实实的农民都比这个强多了。这也和前面不可轻敌相呼应。如果世人对物欲不以为然,对很小的善事不屑于去做,对很小的恶事觉得没有什么,反正做了也不伤大雅,那就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了。世人可能不够慎独,觉得本身就是无信仰者。他不知道离地三尺有神灵,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怀道的人苦口婆心的劝说世人向善,不要造业。世人还是听不进去,如同飞蛾扑火。因果报应,一点都不虚,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如果对天道有敬畏的人,就会自知自爱,顺承天地的精神。不要以为恶小就去做了,不要以为只做了一次恶事不要紧以后不做了。在商汤之时,曾遭遇罕见的七年大旱,对于地里的庄稼,有些有过一次灌溉,有一些连一次灌溉都没有,虽然最终庄稼都枯萎了,但是有过一次灌溉的庄稼最后枯萎。世人常认为一次发怒不足以侵害本性,一次哀愁不足以伤身,并轻视这些,这就犹如不明白一次灌溉的益处,却对着旱苗、期望她长成好的庄稼一样。我们期望自己身体健康长寿,无灾无病,但却轻视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整日烟酒不离,放纵自己,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待到突然遇见重病的时候,慌张失措到处寻找庸医救治那就晚了。凛然赫然而使世人觉得可畏者,可以称之为威。如人们所说的寒威,炎威和军威等便是。世人对天地自然怀有敬畏之心,人们面对雷电、旱灾和大风等心存畏惧。凡世人感到可畏惧的,都可以称之为威。只有一国的严刑苛法,与天地的肃杀,可以称之为大威。这里仅仅借助这些来比喻伤害本性而已。世人以为小恶不足以戒,认为事情很小没所谓的,做些坏事并不怎么会伤害到别人,别人可能也并不知道。世人对小恶不知畏,但是往往因为小事招致杀身之祸,因为口舌之争惹来祸害。世人如果能够不分大事小事,都是一心向善,自己的内心就会发生改变。相由心生,很多善缘就会集聚过来。如果以为小恶不足戒,最终可能会招来祸害。殊不知就是因为小恶造成的业,使得我们的本性不断的被恶尘覆盖,不能散发出应有的光芒和智慧。世人只知嗜欲养生,不知道减少自身的欲望,不知道养生,但是物欲足以害生,应该引起世人的重视。例如嗜酒色,必死于酒色。嗜饮食,必死于饮食。一旦有所嗜好,有所特长而不知畏惧了,必至于害生伤性而后已。擅长文章辞令的死于文章,例如韩非子的才华招致祸害。扁鹊高超的医术招致太医的妒忌被人刺杀。纵横家苏秦呈口舌之能,招致祸害,最终被车裂而死。对于仗兵威权势畏人,穷兵黩武的人,世人虽然不得不畏惧,然而一旦失去权柄,就譬如老虎失了爪牙,人就不怕了。就像拿破仑兵权在握的时候列国无不畏惧,随后失了兵威在孤岛囚死,谁还会怕他呢?唯独有圣人施行德政,不杀不怒,世人见了没有不尊敬的,说出话来人没有不信仰的。
(2)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无狭其所居。世人不要选择狭小的地方居住。所谓狭小的地方,是偏偏去选择物欲,偏偏去选择作恶。大道很宽广,为什么要去选择狭小的偏僻小道呢?有智慧的人选择大道而不选择小道,选择大我而不拘泥于小我,选择大爱而不拘泥于小爱。世人殊不知,除了人这个有形的狭小的臭皮囊之外,有广大超越人身的,就是性。这个性并不是人们平常所理解的男女之欢,而是人的本性。这个性就是明心见性的性,左边为心,右边为生。正如金刚经中所说,应无所而生其心。每个人的本性本来相同,无恶无善,无古无今。且每个人的本性的广大,与太虚同体,是每个人的真宅、真正的归宿、真正的家园。世人仅仅以为自己的有形的身体,这个臭皮囊是自己。没有能够领悟到自己的本性,才稀里糊涂的与世人争高下,相互争斗不休。假如有一天有风吹散遮蔽自性的乌云。以性反观自身,自身渺小的如同大海上漂浮的一粒油。如同广大太虚之中的细小微尘,微小得不足以为贵。世人不知道这些,而但以蕞(战国时秦地,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形容弹丸之地,很小的地方)尔之身,很狭隘的认为这个小我就是真正的自我。认为这个小我,这个身体是真正的家,所居之地臭皮囊是自身的归宿。以此身为至足,而贵爱它,满足他的饱暖、眼睛看好看的、耳朵听好听的。如果仅仅满足一己之私,就是非常的狭隘了。
无厌其所生。世人不要为了贪生老是觉得不满足。对物欲不满足,对权利不满足,对美色不满足,这些都可能会招致祸害。世人都有趋吉避祸的本能,都想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是世人却不知道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养生。世人可能以为养生就是满足身体,满足感官的需要,吃的山珍海味,眼睛还要看大片,这些可能都是舍本逐末了。可能正是为了养生,但是却伤害了身体了,也使得心随着物欲迷失了方向了。世人但知嗜而不知畏。只知道为了贪生而追求物欲,永远都不知道满足。如果利益达到一定的程度,就足以铤而走险,不畏惧什么了。世人之所以只知道私欲,没有什么畏惧,是因为世人仅仅知道有身的可爱。有个臭皮囊,需要满足吃喝保暖,满足娱乐享受,仅仅知道有生的可贵,以此为最大满足。
(3)夫惟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夫惟不厌、是以不厌。假使世人知道此身此生并不足贵,并不以小我为满足,就不会放弃放纵自身了。即使物欲会伤害人的身体和本性,也很难再伤害到圣人了。如果不满足就会追求物欲,放纵自己了。圣人远离物欲,就不会受到伤害。不以狭隘的此身为真宅,不以此生为满足,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所以圣人自知,可是并不炫耀自己所知。古希腊的神庙上写着圣人留下的话:认识你自己。世人可能通过科学以为天上地下,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但是可能唯独不知道的就是自己。世人终其一生,看过多少美景,但是却从来没有亲眼看过自己。世人最难的就是有自知之明。如果能够自知,点亮自己的心灯,就是明心见性了。如果能够自知,也能够让别人也自知,那就是圣人了。先觉觉后觉,先知觉后知。自爱先爱人,自利先利人,达己先达人。如果自己已经知晓大道了,切忌在世人面前炫耀自己。怀道的人把美德藏于内,而不显现于外。王弼为人高傲,颇以自己的所长笑人。为当时士君子所嫉恨,可惜也正因为如此英年早逝。古人说格物致知,王阳明曾经为了这个格竹子七天七夜,最后病倒了。当今世界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用毕生的精力也仅能够精研某个学科中的一个小的分支。仅大藏经都有一万多本,如何能够用有限的生命来博览无限的群书呢?如何能够一本一本的把书格完呢?是不是把自己的心格清楚了就能够知晓了呢?
自爱不自贵。圣人虽然自爱但是并不以己为贵。圣人自爱,保养精气神,不轻易放纵自己。圣人有自知之明,知道自性之中万法具足。圣人懂得自爱了,不再修习苦行,折磨自己的肉身了。圣人知道性命所在,懂得自爱了。百姓不知道性命所在,然而性命本平常之事,反认为不平常了。人正常的寿命应当是百岁之上,只是因为喜怒哀乐、物欲伤性,使得世人不能保养其身。老百姓采用播种之后不再管理的种田方法,一亩地能出产十斛粮食,就叫做良田,这是天下的共同说法。不知道采用播种之后讲究管理的方法可以使一亩地出产一百多斛粮食。世人的心田就是一块良田,只是看怎么去耕种了。常吃黑大豆就会让人身体沉重。过量使用榆皮和榆叶就会让人昏昏欲睡。合欢能让人消除郁忿。萱草能让人忘记忧愁。这是愚蠢人和聪明人都知道的常识。辛辣的东西会伤害眼睛。河豚鱼有毒不能使用,这也是一般世人所懂得的道理。身上虱子寄生到了头上就会逐渐变黑,雄麝吃了柏叶就能生成麝香。生活在有些山区的人由于水土不好颈部就会生出瘿病。生活在晋地的人则由于水土的原因牙齿就会变黄患病。从这些情况推论来说,凡是吃的东西的特性,在熏陶性情、影响身体方面,无不产生相应的作用。难道仅仅是这些东西影响人的性命吗?可是世人不去仔细思考这一道理。只是看到五谷的作用,沉溺于声色之中,眼睛被各种事物所迷惑,耳朵致力于欣赏淫邪的音乐,让美味佳肴熬着他们的脏腑,让美酒烧灼着他们的肠胃,让香气腐蚀他们的骨髓,让喜怒扰乱着他们的正气,让思虑损耗着他们的精神,让哀乐伤害着他们平和纯正的本性。就小小的身体来说,摧残它的东西不是来自一个方面。精气容易耗尽的身体,却要内外受到攻击,身体不是木石,难道能长久吗?!
故去彼取此。圣人去掉自见和自贵,取自知和自爱。只有圣人先觉和先知,并不是世人不能觉和不能知,只是圣人是先行者而已。世人如果愿意修行也能够自知和自觉。暂时现在只有圣人知道这些道理,世人却还是不知道。世人取自见和自贵,而圣人取自知和自爱。圣人去众人所知的,取众人所不知的,这是入道之妙。世人所知的,为所知的病,皆是病了。颠倒众生,世人皆迷,张果老倒骑驴也许是为了警醒世人。然而世人还是不知道所迷的地方。圣人心里明了,以世人不能自知为病而不取。后续三章互相发明此章的要旨。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