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莫敢轻敌
第六十九章 莫敢轻敌
1.【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2.【注解】
前面几章教导世人学会谦下,不要争上,不要争先,也不要恐后。这一章顺着前面几章接着深入阐述,教导世人不要争为主,也不要怕为客。不敢进寸,也不要怕退尺。退步原来却是向前。有道的君主治国,面对城池和土地等物欲的诱惑,不敢进寸而退尺。圣人治身面对物欲诱惑,不敢进寸而退尺。圣人治身,五官不敢为主而为客。如果嘴巴喧宾夺主了,就不管身体的好坏,只要满足口舌之欲就吃进去,麻烦可就大了。百官也不能够喧宾夺主,如果功高盖主了,可能就会被诛杀掉了。
本章前人的注解大多在如何用兵上进行解释,会不会是为文字所迷惑了呢?也许未能完全阐明老子的主要意旨呢?世人初读本章,最先看到的是第一句,以为是演说兵法,其实也许不完全是这样的。可能是借用兵来说明不争之德,以慈为本。这章所说的适合治国、治军和治身等。对待战场上的敌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其它的事情呢?顺着本章读下来,读到轻敌丧宝,可能就能够了然明白了,以此可以知道圣人的主要意思了。如果轻敌就几乎把上一章所说的三宝给丢掉了,忘在脑后了。此章重申前章不争之德,解释以上三宝,慈、俭和不敢为天下先。
为什么说轻敌就会丧失三宝呢?为什么说轻敌就招致祸害呢?作为君主,最忌讳的就是把别国看轻,觉得自己的实力很强,随便就可以攻打入侵别的国家。为了抢占别国的土地和城池,不惜让百姓生活在战乱之中。即使抢占来了如何能够守得住呢?作为君主如果不能仁慈的对待别国,那么就会狼烟四起。如果不能仁慈的对待百姓,那么政令就会很严苛。如果不能以俭约治国和修身,那么就会不惜民力,对百姓征收很重的徭役赋税。如果敢为天下先,那么处处争强好胜,在诸侯国之间争霸,必定会招致战乱。
不仅仅是治国如此,对于修身而言,如果轻敌也容易招致祸害。如果轻敌也容易丧失三宝。祸害往往有个兆头,如果不是轻敌的人,看到兆头他们就会退缩,及时的采取补救的措施,可能也不会太晚。假如对于不好的兆头不管不顾,那么就可能会招致杀身之祸。赵括率领赵国四十万大军孤军深入追击白起,曾经也有许多有识之士,冒死拦截,但是赵括并没有能够听得进去,致使全军覆没的惨剧。韩信在占领齐地的时候,蒯越曾经劝说过他。如果他能够想得清楚一点,采取比较明确的进退措施,也不至于自己家族的几千人凄惨的被全部斩首。湘军在打败太平军后,成为清政府的心腹大患。曾国藩如果不是经过丑道人的点化,经过深刻的领悟和思考,就不会全身而退了。
世人往往对于作恶比较轻敌。然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果有轻敌的思想,觉得做小的善事也没什么了不起,做了小的恶事也觉得没什么。因果报应一点都不是虚的。虽然感觉没有马上报应,但是时候到了,全部都一起清算了。现在大数据的概念比较热门,其实在我们人脑早就实现了大数据了。右脑被称之为祖先脑,储存着我们所有祖宗的信息,左脑被称之为今生脑,储存着这辈子的信息。我们嘴巴所说,心里所想和日常行为。虽然看似微小,都是在造业,如同丝线一样,缠缠绕绕把我们束缚住了。祖宗影响了我们,我们又继续在影响着我们的子孙后代。可能在临终前,很多人会像放电影一样,把一辈子的事情都放出来,最对不起的人,最遗憾的事,所有的所有都会浮现。现在的大数据如果想获得信息太容易了,一言一行都能够知道,善行恶行全部都记录在案,甚至多少年前的事情都有蛛丝马迹。因果报应,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行善之家皆有余庆,行恶之家皆有余殃。古圣先贤教导我们要慎独,对上天有敬畏之心,不要以为别人不知道就做坏事,做了坏事恶的种子已经种在心田了。慎独则心泰。如果能够做到慎独,不动心如泰山岿然不动。遏制欲望不要忽视隐微的兆头,按照正道去走须臾也不敢违背,不在人后议论他人是非。钱债易还,情债难偿。身病易医,心病难愈。这里也呼应了前面的章节说的,要治于未乱,治于未病,对于至乱的兆头,不可轻敌。
世人往往对于平时所造的杀业很轻敌,觉得动物们都是生来给人吃的。吃着动物的肉,觉得还很香,可是有没有想过,没有需要就没有杀害。为了身体的健康,不要轻敌。为了人类没有杀戮,不要轻敌。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半夜声。欲免世上刀兵劫,除非众生不食肉。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从小就不吃肉,也难怪他能够有这样的才华。世人平时吃了不少动物,杀死了不少动物,不知不觉得受到污染。如果涉及到人与人的争斗,国与国的争斗,那么就会像杀死动物那样,残忍的杀死对手。世界最危险的大难莫过于刀兵劫。人们只知道刀兵劫的流血之惨,惊慌之苦,却看不见刀兵劫的杀戮宰割的因。世人喜欢杀生,才有刀兵劫。杀生是因,刀兵劫是果。欠命杀尔身,欠财焚尔宅。离散汝妻子,曾破它巢穴。报应各相当,洗耳听佛说。
(1)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用兵有言。这里圣人借用兵的说法来阐释不争之德,不可轻敌。不仅仅适合于用兵,还适合于治国和治身等。尧帝把天子之位传给舜帝,大权在握的时候没有传给自己的亲生儿子,而是传给一个外人。这是主动的放弃,这也太难了。更显得尧帝德行的高远。用兵之德在于不举不义之师,而不是假仁假慈。宋襄公与楚国打仗,对方在渡河的时候,不允许进攻。对方渡过了河还没有列好队,也不允许进攻。可是待到别人都准备好了,就被打得溃不成军了。孟津观兵是关于周武王的典故。周本来为西南边陲的一个小国,周文王姬昌在位五十年年,施行仁政,国力日渐强大,待到逝世时三分天下已得其二。周武王即位第二年,就发动大军向朝歌进发,以姜太公吕望为师,周公旦为佐。在中军竖起写有父亲西伯昌名字的大木牌,自己只称太子发,由镐京出发,进入今河南境内,到达古渡孟津。表面上是为了进行军事演习,但实际上是为了试探伐商的可能性。周武王观兵孟津,八百诸侯不期而会,要求立即伐商。但周武王认为时机尚未成熟,才率军返回镐京,等待新的机会。周武王和姜太公知天命不可违,并非想与天下争,而是顺应天命,顺应民意。民心向周,不得不伐纣。不敢为主而为客。如果不是殷纣王无道,民不聊生,周武王是不会主动的发动战争的。有道的君主很清楚,如果不是君主罪大恶极,冒然起兵造反,即使造反成功了,可能也会成为别人效法的榜样。不敢进寸而退尺,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全部退兵了,并不是打不赢战争。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我不敢做主人,而只是做客人。对于国家来说,君主为主,百官为客。如果百官喧宾夺主了,国家危险了,官员也危险了。对于个人而言,心为主,而五官为客。如果五官喧宾夺主了,身体就危险了。世人往往反着来了,身体五官本来是客,反而变为主了。人的心本来为主人,可是现在的世人只顾感官的享受,全然不顾何为养生的真正主人了。只顾口舌之欲,不顾身心健康。国家的百官也似乎搞反了,不以君主为主人,反而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各自为政。君非君臣非臣了。在家里面也搞反了,男为阳女为阴,自古夫唱妇随,夫义妇德。如今似乎完全反过来了,夫为客妇为主了。自古怀道的君主用兵,不举不义之师,不会主动的去入侵进攻别国,用兵只在于除暴安良。圣人心如明镜,物来则应,物去不留,不会主动去追求物欲。圣人精神内敛,不会把精神驰骋于物欲,而是把好的东西,养精神的东西吸纳进来。如同和尚背女人的故事一样,背着过河就是背着过河,过了河放下就是放下了的。
不敢进寸而退尺。治军严明的人不敢进寸而退尺。如果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就是最好的了。世人对于名利,不肯退寸而进尺,而圣人则知晓其中的厉害关系,不敢进寸而退尺,则远离祸害。怀道的君主不敢先挑起战端,并不是由于畏惧,而是知晓战争给两国百姓带来的灾难。
(2)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
是谓行无行。怀道的君主虽然在行军打仗如同不在行阵。行者是修行的人。但是行者并不是说不停的向外求,走万里路的那种。可能只是坐地而行。坐禅可能就入于静定,就会大彻大悟了。坐地观星象,时机一到要追求的星星就出现在头顶了,根本不需要追着星星跑。行军打仗也是如此,可能以逸待劳就能够消耗敌军精力。待到对方消耗差不多了,再伺机出动就一击必然溃败了。周武王孟津观兵,虽然八百诸侯云起响应,更有军师姜太公。如果进攻朝歌想必不会太困难,但是却悉数退兵了。怀道的君主有不争之德。如果不是殷纣王失道远了,是不适合去争夺殷商的天下的。虽然身在行军,但是心是退的。正所谓虽然在行,但是却像是没有向前行。孙子兵法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怀道的君主行进于道德,在于道德不断精进修行,无行于物欲,远离了物欲。
攘无臂。怀道的君主在行军的时候,虽然攘而如同无臂的人。面对敌方,虽然想大怒的攘臂示威一下,但是却似乎也不愿意攘臂。这里也呼应前面说的,善战者不怒。古人带兵打仗经常激怒士兵,使其忘却生死。越王勾践为了激励士兵,曾经向怒蛙行礼。齐庄公出行遇见一只螳螂伸出臂膀试图要挡住他的去路,车夫说这种动物是不知道进退的,也不会估量一下自己的力量就轻率的与敌方较量。螳臂挡车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过的,不管是动物还是人,在面临争斗的时候,都喜欢张牙舞爪的。
仍无敌。对方以我为敌,而我却不以对方为敌。都已经两军对阵了,还似乎找不到可杀的敌人。怀道的君主很清楚,世人只是迷失了方向,论其本性皆同。觉悟了的人面对沉睡的人,怎么好去一般计较呢?岂不是大人和小孩计较,大人和小孩相争吗?即使是罪大恶极的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殷纣王的真如本性和周武王并没有什么不同。正如六祖所说,人有南北,佛性并无南北之分。圣人感叹人心不古,不能够医治世道人心,怎么可能还会为了蝇头小利而大动干戈呢?有道的君主担心自己和众生都犯了戒律。担心众生不明白敌人也是父母所生,本也是兄弟姐妹。担心众生不明白自己真正的敌人是什么?勉强可以当做敌人的是追求物欲的心。
执无兵。虽然世人创造了各种兵器,但是找来找去也不愿意手里抓着哪种兵器,也不忍心用兵器伤害对方。世人都是争着创造和使用最厉害的武器,但是怀道的君主知晓自己手里握着无上的武器,那就是仁德之剑。他们的心剑虽然无形,但是却直指人心。圣人想到的只是如何能够让众生幡然醒悟过来,不再执迷于物欲,争斗不休。历史上争雄争霸者,虽然盛极一时,但是其结局也并不是很好。齐桓公驾崩时,尸虫都爬满了还未能够安葬。想当霸主的宋襄公战败负伤,不久人世。吴王夫差被越王勾践击败自刎身亡。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被关在沙丘宫中活活饿死。
(3)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祸莫大于轻敌。对于用兵而言,轻敌必败。庞涓轻敌,以为孙膑兵败,不断地追击,后来被射杀在马陵。赵括轻敌,孤军深入追击白起,被分段拦截包围,致使全军覆没。这里只是借用兵而言它。如果对物欲轻敌,就可能会招致祸害。这也是呼应前面的章节,其兆易谋。如果轻视很小的恶事,那么积累多了之后,可能就会引来报应。鱼儿在吃着鱼钩上的诱饵,它可能怎么也没有想到那么一点点的东西会要了它的命。贪污的人可能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不能给父母养老送终,不能教育陪伴自己的小孩子。
轻敌几丧吾宝。轻敌几乎丧失了身上的三宝,即慈、俭和不敢为天下先。如果对物欲轻敌,那么为了物欲逐步丧失了仁慈。如果贪图物欲享受,由俭入奢易,就会丧失了节俭的美德。如果贪图名利,遇见名利就不会退让,而是争斗不休,忘却了不敢为天下先的教诲。世人身上都有宝,只是被物欲所污染,失去了三宝久矣。对众生伤害最深重的,莫过于刀兵劫了,往往起源于人的一个贪念、一个嗔恨的念头或者一句话等。虽然战争有其大的背景和根源,但是直接引起争端的就是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人类的战争根源在于人的内心。在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用多种语言镌刻着这样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我们平时如果轻敌,不时时审视自己,不修剪自己心中大杂草,当贪欲心占据自己的心田,就会遮蔽了自身本有的智慧。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抗兵为两敌相当,不相上下,难于决胜。两敌相当,如果双方能够我退一寸,你退一尺,自然大事化了,小事化没。如果一方慈心哀之,另外一方可能也会受到感化,化干戈为玉帛。即使不能够受到感化,但是有慈心哀之,就能够减少杀戮。用兵为阴事,不是什么好事。每临用兵,必然会面临很多的生死,如同自己的亲人死去一般,也如同在承办大的祭祀活动。世人在屠宰牛羊狗的时候,有无亲自听听他们的悲哀啼叫。欲知世间刀兵劫,只听半夜屠门声。面对要屠宰的牛羊狗,仁慈的人都会有不忍,更何况战事以人命来博浪呢?不管是胜是败,都没有什么太多好高兴的。即使侥幸获胜,也会有很多的死伤,伤者望着死者,有很多头被砍断的,有很多胳膊断了,腿被砍断了,血肉一片狼藉,看到这种场景,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喜从何来呢?军中不适合有欢欣之象,不管是骄傲自满,还是喜悦,都容易以失败告终。这可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缘故吧。田单在即墨,不管是将军还是士兵都抱着必死的决心,以死来捍卫齐国,避免齐国彻底灭亡的命运,士卒没有任何的生气,用火牛阵大破燕军。后来田单带兵攻打狄城,没有能够攻打下来,正是因为贪生欢乐,没有必死的决心。为了激励士气,他亲自在选择在石头和箭弩攻击范围内擂鼓助战,才攻下了城池。两军对垒,身处绝境而悲愤反抗的一方必然能够获胜。处于同仇敌忾的状态,必然会异常的团结,不惜牺牲性命。古时候吴越两国纷争不断,但是假如两国百姓在外打渔遇上大的风浪,在一条船上都会互相帮忙。虽然两国为死敌,但是在一条船上就决定了双方的命运都是一体的。古代有个故事是讲有一条两头蛇,如果打它的头,尾巴马上就会跟过来防卫;打它的尾巴,头马上就过来;打它中间,头尾都一起过来了。
第六十八章 不争之德
1.【原文】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2.【注解】
前面几章圣人教导世人以谦下治身,以谦下治国。以慈为宝,以俭为宝,不敢为天下先。这一章继续阐释不争之德,以慈为宝,不战而胜。以慈为宝,守必坚固。圣人用谦下的态度对待世人,以明不争之德。圣人所持的三宝分别为慈、俭和不敢为天下先。全章紧要在于善用人者为之下这一句。这里虽然看似言兵家的事情,但是实则只是借用兵家譬喻,以形容圣人慈悲为怀,不与天下人争。如果不跟妄想杂念争高下,只需要把注意力放在一句佛号上,这些杂念就会烟消云散了。孙子兵法中的虚实篇中说到,兵形如水,水的流动,避开高处而流向低洼的地方。用兵如水,避开实的地方,流向虚的地方。善用兵者也在于避实就虚,上善若水,流水遇到石头不会与之正面冲突。善于用兵在于善于就下,善于治身的人谦下待人,善于治国的人礼贤下士。
圣人老子在这里所教导的能够治国、治军,也能够治身。对于善于治国的君主来说,不武、不怒和不争。与别的国家友好的相处,大国谦下的礼遇小国,不轻易使用武力,就不会树敌过多。不会轻易的因为个人情绪而迁怒别国,齐桓公仅仅因为妃子就发动了对蔡国的战争。作为君主再听取群臣意见的时候,如果动不动听到逆耳的声音就发怒,也就没有人敢再提不同的意见了,可能君主就会被蒙蔽了。开明的君主不会与别国争一城一池,而是与天下争道德的高下。治身也是如此,不武、不怒和不争。不轻易与别人打斗,不背后议论人是非,不耍阴谋诡计。不轻易发怒,一生气就会影响经络和穴位。不与世人争物欲,而与世人争道德。不与世人争功劳,而与世人争苦劳。善于治军的人,不轻易出击使用武力,不轻易动怒乱了阵脚,不与敌人争一时之高低。两军对垒可以用安静来对付敌方的急躁,凭着有条不紊来对付敌军的混乱,用无形来应对有形,用无为来应对有为变化,静待其变。即使我方未能马上取胜,但是敌人也不能够获得胜利。敌方如果先于我行动,就会暴露他的形迹,就会有破绽。敌方如果急躁,我方保持冷静,就会使敌方的军队疲惫。我军养精蓄锐,敌军疲惫,以逸待劳,自然就可能取胜。战国时期,秦赵交战,长平之战,秦军一夜之间坑杀了赵国四十万归降的士兵,致使赵国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战争初期,赵国任命了经验丰富的老将廉颇,廉颇采用了持久战的防御措施。因为廉颇深知秦军远道而来,需要速战速决,否则千里迢迢,输送粮草,是消耗不起的。如果打防御战,对于赵国来说非常的有利。正是因为廉颇的持久战,让秦国没有捞到一点好处,他们便使用离间计,将廉颇撤离,换上了纸上谈兵的赵括,从而一举全歼赵国军队。
不管是治国、治军还是治身。胜负的关键并不是在于武怒争三者,而是在于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这三宝。战争胜负,根本在于施行仁政。德施于民,民众亲附君主,军队就强大。仁政不能施行于民,就会反对君主,军队必然弱小。所以德政、道义足以感化百姓,建功立业足以让百姓应对天下紧急的事件,举贤任能足以得到天下贤才的归心,计谋足以掌握敌我双方的强弱形势,这些才是必胜的因素。修行成功与否的关键并不在于武怒争三者。心性如水,堵不如疏。养生以戒恼怒为本。如果嗔恨之毒污染了内心,就很难有所进步。人一发怒,经络穴位都会受到影响。修行人最要紧的是如何安定内心。如果用武力来强硬的对待念头,这是行不通的,如果要把念头赶尽杀绝,念头妄想却越来越多。如果非得要跟念头争个高低对错,也是没有用的。
(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
善为士者不武。善为士兵的人并不武勇,不战而屈人之兵最为上。如果仅仅是凭着血气之勇而相互厮杀,与禽兽何异?秦朝的军队实行了奖励耕战的制度。由商鞅变法演化而来,士兵在战场上斩获敌人的首级作为军功。秦军在战场上有时会为了一个敌军首级大打出手,可谓是虎狼之师。但是对于圣人来讲,他们并不善于当士兵。善于当士兵的人能够化敌为友,本来天下一家。我本来也是迷路的羔羊,对方也是迷失方向的人,两者稀里糊涂的死于非命了,非常的可惜。然而士兵以武为主。战以怒为主。胜敌以争为主。三者又都以气为主。在战场上,一鼓作气,二鼓而衰,三鼓而竭。一般人带兵打仗都会激怒士兵,同仇敌忾,以武力解决问题。越王勾践给怒蛙敬礼以激励全军将士。善为士的人,以道德为贵,并不好使用武力。用武力杀敌不如化敌为友。
善战者不怒。善于战者不在怒。怒,上面是奴,下面是心,奴役人的内心。善于治身的人戒除恼怒,人一发怒百脉不稳。善于治国的人戒除无缘无故的发怒,这样就能够从谏如流。人们一发怒,就容易丧失理智。善于打仗的人,能够在千变万化的战场上保持淡定和平静,抓住有利战机,一举打败敌人。如果自己先怒了,不能保持一颗清明的心,不利于战争。不管是作为士兵还是作为将军,都需要做到临危不乱。咏春拳是由少林女弟子创立的以弱胜强的拳法,对敌的时候也是内在放松静定借力打力的,其关键是内功心法。
善胜战者不争。善于战胜别人的人,不以武力争强好胜。以仁德怀柔远方的敌人,使得敌人都心甘情愿臣服。诸葛武侯七擒七纵,为的就是彻底征服人心。如果仅是通过武力获胜,很难征服人心,也很难得到长治久安。汉文帝不以武争高下,而是给赵佗写了一封信,以德服人。在信中,他给赵佗带去了河北真定老家的消息,兄弟亲戚们都安好,祖坟也派人重新修葺一番。一方面赵佗大为感动,另外也感受到一种威慑作用,这么多人质在汉文帝手中。南越王于是愿意表示归降。堂堂一个秦朝的大将,为何能够甘心归附于汉文帝呢?他可谓是胜敌者和善战者了。
善用人者为下。善于用人的人,很会谦下待人。对于地位高的人,如果能够谦下的对待别人,别人肯定会感恩戴德,更加努力的辅佐。吴起俯首给士兵吸吮脓包,这个士兵必定感激涕零,奋勇杀敌以报答知遇之恩。在下面的人,如果讨好在上面的人,可能会给人谄媚的感觉。所以还是在高位的人更适合谦下待人。善于治国的人也是一样的,大国适宜以谦下对待小国。小国就会甘心臣服。如果身居高位的人,觉得很了不起,根本都不顾及臣民的感受,那么很难服众。
(2)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是谓不争之德。在上位的人能够谦下的对待下面的人,这本身就具有不与人争的道德。前面的章节说到先后,上下。如果争着在上,反而在下。如果争着在前,反而在后。世人还争不争呢?反正圣人是不争了,这是圣人的大智慧。正是因为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德兰修女说我与谁都不争。如果这样还会有谁会和你争呢?圣人以慈治身、以慈治国、以慈治兵,以慈为宝,不武、不怒和不争。世人争强好胜,骄矜恃气,不肯谦下待人,凡事都要争个高下,这是不善用人的。古代善于用人的人,必然谦下待之。刘玄德三顾茅庐,才能请出诸葛亮。如果贤才千里迢迢来投奔你,如果根本得不到重视,他原本可能有非同寻常的本事,也不会为你所用了。
是谓用人之力。在上位的人如果能身为人下,那么就能够用是人臣之力,使得臣民为治国贡献力量。如果以力驱人,能驱几何。如果以道德服人,能服一世。如果能够做到以德服人,人们会自觉自愿的付出,不为个人恩怨利益。很多和尚千里迢迢的带着佛法普度众生,他们都为了什么呢?如果以力驱人,用皮鞭来鞭打马匹,则为下策,只能是踢一踢,走一走。对于赶远路的人来讲,用皮鞭来抽打驴马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如果能够做到以下驱人,那么天下归之。得道的君主能够礼贤下士,他们能够虚心的倾听大臣的意见。以下用人,是最有力不过的,胜过一味的发号施令。如果有心要下,而为用人之术,并非善用人者。如果为了驱使别人去做什么事情,故意谦下待人,这个仅仅能落入用人的方法上了,而非真正的善用人。对于圣人而言,是真心实意的以下用人。
是谓配天。如果能行此道者,其德行配天。怀道的君主能够顺承天命,德行配天。如果所处天子之位,德行不能配天,那么是很危险的的事情,不能够长久。中国古人历来讲究内圣外王,只有修行达到德行高远的境地,才能够成为天子。圣人处民上而心在下,可谓配天之德。这是三皇五帝治国安民之道,置百姓于自然安乐之中。
古之极。这也是上古的要道来的。世人离家越来越远了,不知道家在哪里,也不知道如何回家了。回家的路是极古的大道,只是荒草已经湮没了古道。如果没有人指点迷津,还真不知道如何走了。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
1.【原文】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2.【注解】
前面一章圣人老子说世人能够理解我的人很稀有,能够读得懂这部经典的人也自然稀有了。此章顺着这个意思进行阐释。世人本有很好的良知,只是物欲遮蔽了良知,不能够发明本心。佛为大医王,身病易治,心病难医。如果以得道的人的眼光来看待世人,大家多少都有病的,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这里所说的病并非贬义词。世人忘却了完全健康的状态是如何的了,也不知道自己得病了,把病当做健康了。古圣先贤把真正的人,健康的人叫做真人,这也许上古才能有了。中医把健康的人称之为平人。世人逐渐的变得贪恋钱财。世人喜欢和别人对比,羡慕嫉妒恨别人。世人被无明所覆盖,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世人为了自己的学富五车,为了自己的位高权重,为了自己有很多的金银珠宝而骄傲。世人对于道德已经不太信了,非常的怀疑,觉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虽然古圣先贤都在苦口婆心的在教导,但是却听不进去了,更不愿意去实践了。世人被这五种毒所污染了,焉能不病呢?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也习以为常了。
世人可能对怀道的人会存在许多不可理解的地方。如果我们偶尔遇见这么个人,他不爱杀生,不爱吃肉,只吃素食,大家都会觉得这个人是不是有病了,觉得很奇怪。如果这个人清心寡欲,过着清贫简约的生活,世人觉得这个人真是和这个社会脱节太多了。如果颜渊生活在当今这个时代,生活在简陋的屋里,一箪食一瓢饮,世人又当如何看待呢?如果有一个人出家了,在寺庙里面青灯古佛的修行,家人也接受不了,亲朋好友也是觉得不可思议了,但是这如果在古印度是很光荣的一件事情。如果一个人念经修行,别人会觉得这个人是不是病了呢,是不是迷信呢?
世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圣人知道自己的无知。世人不知道自己犯了知太多的病,圣人不会抱有太多的知见。世人在追求知识,圣人在追求智慧。世人追求博学多闻,圣人追求绝学无忧。世人以学富五车为骄傲,以孤陋寡闻为耻辱,圣人却不以为然。世人妄想纷飞,多思多虑,圣人入于定静。世人不知道自己的病,圣人知道自己曾经有病,追求解脱。苏格拉底知道自己的无知,但是世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苏格拉底很奇怪为什么世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包括世人公认的聪明人在内。苏格拉底说,他比别人知得更多的,是知道自己的无知。他发现了无知的必然,是不可避免的。他想用辩论的方式去启迪别人去发现这个无知之知。智慧的人会感到困惑,从而走上哲学的道路。哲学始于困惑,无知的所谓的聪明人会感到恼怒,要去控告他。苏格拉底的无知之知来源阿波罗神庙中的一句话:认识你自己。为什么神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呢?这么浅显的一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难道我们果真不认识自己?有人在阿波罗神庙问谁是最聪明得人,神祗说: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很纳闷,自己怎么会是最聪明的人呢,于是他到处求教于公认的聪明人,以证明自己不是最聪明的。但是结果却是所有的被公认为聪明人的,虽然自认为知道自己擅长的事情,但事实上却对自己的无知都不知道。于是苏格拉底说,神祗之所以说他是最聪明的,是因为别人无知,也不知道自己无知,而他,虽然无知,却知道自己无知。从这点上说,他是最聪明的。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为何上帝会发笑呢?人类自以为通过思考可以得到真理,而全然不知道只是在知见里打转。
世人自认为认识自己,但是却可能终其一生都不曾认识真正的自己。世人如果懂得因果报应,如果知道生死轮回前世今生,那么就会慎独,就不会什么恶事都敢做。中国古代有关于孟婆汤的传说。人去世以后都会被灌下孟婆汤,让其忘却前生。近两年湖南怀化被媒体报道说有一百多名再生人。几位权威专家教授到实地考察后,排除了人为炒作和集体扯谎的可能性,认为很有研究价值,建议设立再生人观察站。这种神秘的生命现象也许永远是个谜。而正是这未解之谜,将成为好奇者前来探究的恒久动力。国外也有有一些关于再生人的研究。再生人很可能是由于前世人的DNA片段,通过各种渠道,例如食物、细菌和病毒等传递到妇女的身体中,完成所谓的投胎。人死亡后,如土葬或者火葬,经过细菌作用孵化,终止于有机体小分子物质DNA片段或无机物质的分子等。这些信息被传播到很多的地方,如果刚好被吸纳到孕妇的体中,机缘巧合可能就会出现再生人现象。我们每个人从生父处继承一半的分子物质,而另一半则从生母处获得。由此可以想象,我们每个人继承了祖祖辈辈祖宗的遗传信息。假使相信进化论属实,我们的染色体中应该记录了所有进化历程中的遗传信息。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国内的一些医学工作者,生命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在人的DNA中存在着动物的。比如,在人的DNA中就有黑猩猩、老鼠的,甚至还有鸡、鸭的片段。素食应该是对人体有益处的,避免激活我们人体中隐藏的动物DNA,引发许多怪病。不管轮回转世是真是假,谜底逐渐会被人们揭开的。假如谜底被彻底揭开的时候,科学家就可以把DNA片段人为的进行转移,就会造出再生人了,也就有可能实现人的复活了。不过任何有为的,不遵循自然规律的,都可能会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
(1)知不知、上。
知不知上。世人如果能够知道自己的无知,则为上。世人如果不知道自己的无知,则为下。世人的心被世间的灰尘所覆盖了,不能够了解真相。如果世人尘垢覆盖的没有那么严实,能够稍微透露一点亮光,就能够知道自己的无知了。能够知道之前自己的无知,明心见性了,就能够启迪真正的良知良能。假如我们未曾见过这个世界的任何东西,我们只能够根据别人的形容来知道这个世界。古圣先贤知道这个世界真相,是先觉悟了的人。他们通过各种生动的比方来形容世界的真实情况是如何的,也留下了许多经典。世人没见过就是没见过,只根据语言和文字的形容不能代表亲自见过了。知道自己的无知,知道自己没有见过,并诚恳的说自己没有见过,这样的人是很难得的。知道自己没有见过,根据这样的描述,努力精进修行去争取看到,这样的人更为难得。佛教中有一个“盲人问色的故事”,说曾经有个先天的盲人,他从来没有见过世间任何东西。有一天他就问别人,白色是什么样的一个颜色呢?有人回答他是和天上下的白雪一样的颜色,盲人没有明白。又有人告诉他是和天上飞的白鸽一样的颜色,他还是没有明白。结果把这个盲人弄糊涂了,他想白色应该是很单纯的,为什么大家把它说成那么复杂的东西呢?原因是他从没有见过白色,所以无论怎么说,他还是不知道。世间的圣人善知识很难得。能够听闻佛法或者阅读佛经是非常的难得。如果没有遇到善知识,世人自以为是,还误导别人,如同盲人带盲人,或者先天的盲人给盲人形容白色,根本就形容不通。
(2)不知知、病。
不知知病。如果世人不具有真正的良知良能,却以为知了,可以说病了。如果世人不知道有真知存在,不知道有大道存在,没有能够精进修行追求大道,可以说病了。如果世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以为自己学富五车,可以说病了。如果世人错认无知如同木石的无知,如同草木的无情,可以说病了。佛陀为大医王,专门医治心病。世人臆度妄见,仅仅进行猜测妄想,本来并没有真的知,而强自以为知。如果人们仅仅是读了佛经、道经等,猜测圣人的境界,执着于经书上所说,那么对于修行都没有裨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是孔老夫子教诲子路的话,意思是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才是真知。古代人说知道为知晓大道,不能随便乱说的。是否知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自己最清楚。
(3)夫惟病病、是以不病。
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如果世人能够认识到病真的是病了。不要觉得喝醉酒了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没醉,那就说明病的还不算太重,还有得救的。如果世人知道自己病了,那就比较好对症治疗了。如果世人连自己处于病中还不知道病,就很难接受治疗了。如果世人理解强以为知是病,不知道真知也是病,那就还不算病得多重了。假使世人知晓病因所在,所有的知见顿消,至无知之地,没有了强知妄知的病。一旦世人领悟到真知,就必然会深信不疑,生起信心。世人遇到合适的因缘,一下子领悟到真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再也不会怀疑了。不管是正的邪的,扔到真知的炉子里面,智慧之火越烧越旺。世人最难认识的就是自己,也最难看的清自己的弱点,也很容易犯不能知道自己的病。夜郎自大,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宋襄公不能正确的知道自己的实力,有称霸的野心,但又为了名声满口仁义道德。既然已经跟楚国开战了,却不能抓住有利战机。项羽不能做到知己知彼,刚愎自用不能采纳别人的意见。唐太宗为了避免自己失察,从谏如流。
(4)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不病。圣人没有强知妄知的病。什么是强知呢?自己不知晓大道,强以为已经知晓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没什么好勉强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什么是妄知呢?如果心被遮蔽了,如同月亮被乌云遮盖了,如同铜镜生锈了。心不能够正确的认知宇宙和人生的真相,会产生妄知。妄知就会把正的看成邪的,把邪的看成正的。把正确的看成错误的,把错误的看成正确的了。圣人如果不知晓大道,就不会勉强说自己知道了。古人说,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知之一字,众祸之门。如果知晓大道方向,就能够入于众妙之门。如果不能知晓进退之道,就不会趋吉避祸,就会入于众祸之门。圣人有很好的良知良能,就不会有什么偏差。圣人知道有家的存在,家在哪里,如何回家。世人不知道故乡在哪里,也不知道如何回家。圣人所处的无知之地,必然借助知以入。需要通过阅读古圣先贤留下的经典,先熟读记诵下来,慢慢领悟。总有一天能够领悟入圣人的无知之地。如果悟到无知,那么妄知就会自然泯灭。
以其病病、是以不病。圣人知晓强知妄知这两种病,就能够避免这两种病了。圣人也是由凡人修行,步入圣境的。凡人的内心被物欲所遮蔽。圣人知道自己原来的病因是什么,自己怎么样修行得到解脱的,自己如何康复的。圣人知道凡人的病是什么,如何治愈。圣人知晓病之所以为病,所以圣人没有什么病了。圣人对世间出世间都知晓,只是大智若愚而已,没有强知妄知的病。圣人知道妄知强知为世人之病,不堕知病之中。老子圣人感叹如此真知,世人不能明了而已。真知真实是易知易行,而世人不能知不能行,是因为世人物欲障眼。世人被知见覆盖的严严实实,此为知之病。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