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区人大常委会听取有关工作汇报,打造一批有潜力的茶主题公园茶文化村
“千亩茶园”更合镇白洞、老香山片区以及杨和镇石水片区建设有新进展。近日,高明区人大常委会召开第25次主任会议,听取了高明区政府关于“千亩茶园”项目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并提出创新茶叶制作工艺、做好茶产业专项资金规划等意见建议。
“千亩茶园”更合白洞片区由高明红公司牵头建设,规划占地面积约1504.08亩,将建成现代化茶叶加工厂、品牌展示中心以及400亩标准化茶园,老香山片区已完成1500亩一、二、三茶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千亩茶园”杨和石水片区主要集中在榄坑村和塘窝村两个地块种植,目前榄坑村已种植450余亩茶园,塘窝村启动了“桉改茶”一村一品项目,面积达600余亩。
高明区人大代表李迎春指出,要将高科技与茶产业有机融合,提高智能化种茶、采茶、制茶水平和质量。高明区人大代表何威霖认为,在种茶园区选址上,要充分考虑海拔和气候环境因素,提高茶叶品质和茶汤口感。
高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利学时建议,高明区农业农村局要和高明区国资部门加强沟通,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提高“千亩茶园”产业规模,同时做好品牌定位,从茶产品包装入手,充分融入时尚元素,提高茶叶销量。高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智聪建议,要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进一步扩大茶苗种植面积,也要创新茶叶制作工艺,做好茶产业专项资金规划工作,优先将资金用于茶苗培育等基础工作。
高明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麦兆雄表示,要深刻认识“千亩茶园”项目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出台“千亩茶园”项目建设扶持政策,加大对“高明红”茶叶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抓好中低产茶园改造工程,大力引进和培育适合该区种植发展的名特优新品种,探索茶旅相结合,打造一批有潜力的茶主题公园、茶文化村。
走进大良“物业城市”试点项目部,一项项智能技术为城市治理升级赋能:AI巡逻车与无人机在城市穿梭,自动采集城市管理问题;智能扫地机器人与无人保洁船各司其职,所到之处垃圾尽入“腹”中;噪音传感器实时监测着公园噪音分贝;果皮箱传感器会在即将满溢时发出提示;井盖传感器也能识别异常情况,守护城市地下“动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如何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慧化水平,打造更整洁舒适的城市环境?顺德“物业城市”模式给出了答案。
今年以来,顺德积极探索“物业城市”模式,在大良、伦教、勒流、乐从、陈村等多个镇街落地试点项目,下足“绣花”功夫,以小切口、准发力、硬举措、实效果,绘就民生“幸福底色”。据悉,杏坛“物业城市”试点项目也将于年内启动。
搭建数字化平台,整合城市治理力量
“物业城市”的概念来源于物业小区,是将物业小区的管理模式延伸到城市层面的一种城市治理模式。顺德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通过引进专业的物业管理企业作为“城市管家”,开展精细化城市管理作业,包括环卫保洁、绿化管养、市政维护、市容秩序巡查和劝导等。
“我们通过有效整合和合理快速调度城市管理作业力量,在与以往同等投入的情况下提升作业标准和质量。”顺德区城管局负责人指出,这种高效的资源整合离不开一站式智慧管理平台的建立。一方面,“物业城市”范围内各个网格的作业人员及其设备信息均会上传至平台,并通过电子工牌、GPS、视频监控等进行实时监管,确保每个环节人员到位、设备到位,并能根据实际需要迅速调度人员或车辆。
另一方面,智能机器设备与巡查人员也会及时发现环境卫生、市容秩序问题。以大良试点项目为例,运营单位引入了10余种、1500余件智能化作业设备,包括无人清洁船、AI巡逻车、AI无人巡查机、扫地机器人等,并引入智慧运营调度平台,将城区内的作业人员、车辆、建筑、设施设备等数据上传平台,打造线上远程运营与线下现场执行相结合的模式。“比如AI巡查车或巡查人员发现了市容问题,会拍照上传智慧管理平台,由系统生成工单,及时派单至对应网格内的工作人员处理,再由工作人员将清理结果拍照上传系统,后台审核通过后即为完成。”大良试点项目运营单位负责人李俊介绍。
在“物业城市”模式下,伦教街道长城街加强了巡回保洁力度,商户自觉落实好“门前三包”,环境卫生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勒流试点项目落地后,原本脏、乱、差的工业区环境也逐步改善,政和中路、龙升北路、建设路的绿化杂乱问题,也在合理改造下变得错落有致。
鼓励市民参与,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除了资源整合化、手段智慧化、处理快速化外,“物业城市”模式还注重社会参与。李俊指出,大良试点项目开发了“云报事”小程序,市民发现城市管理问题可拍照上传,智慧管理平台同样会形成工单后派单,整改后以短信告知市民,助力实现“自己的家园自己建”。据悉,“云报事”小程序已累计产生36560件周期性工单,完成率超99%。乐从试点项目也开发了类似的“城市e家”小程序,方便市民上报城市管理问题。接下来,各报事小程序还将探索与“行走顺德 美化家园”小程序实现信息互通,以此提升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时效和水平。
此外,项目运营方还与社区共同组织以退休人员为主的社区志愿巡查队,协助开展问题发现、上报和劝导工作。在寒暑假,项目运营方也会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开展大学生活分享会、法律知识讲座等等,在城市管理刚性监管的基础上注入柔性引导。
提升农村管理标准,缩小城乡管理二元差异,也是顺德城市品质提升绕不开的课题。陈村镇根据实际,首创了“物业村居”模式,以潭洲村登州片区为试点,以村居城管工作站为载体,引入物管企业协助城管执法部门巡查、发现、上报城市管理和人居环境问题,因地制宜地开展便民服务和人居环境美化的小型项目,鼓励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工作。
顺德区城管局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总结好目前各个试点项目的成效和不足,在各镇街坚定不移、因地制宜地推广“物业城市”模式。同时,用好闲置公有资源和城市公共空间,交予“物业城市”项目运营方通过改造活化、引入项目等,提升城市品位和城市空间利用率,减少城市乱象,增加经济收益,反哺城市管理投入,推动“物业城市”模式发挥更大效能,真正实现日常管理提标、城市品位提质、经济投入提效。
夜幕降临,佛山创意产业园里“烟火气”渐浓,“我亲身感受到这里治安环境越来越好,大家都可以心无旁骛地享受夜生活带来的快乐。”自2018年起就在这里驻唱的歌手郭灿明说。
近年来,佛山公安以公安部、省公安厅的顶层设计为蓝图,以“预防警务”理念为引领,以深化警务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创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为载体,探索融合地域传统文化因素,苦练社会治安防控“佛山功夫”,构建更加立体化、信息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方位守护百姓安宁。
全域联控 织密水陆空防控网络
“警车常见、警灯常闪,出门总是安全感满满。”店长艺敏年初起就在创意产业园创意集市经营一家小店铺。凌晨4点,园区内仍有巡逻队员在巡逻;在园区内外,民警也一直守护至天亮。
见警率的进一步提升,源自巡防理念的转变,社会面巡逻防控是公安机关的第一勤务。“佛山公安坚持网格布警、警务前移、警力前置,综合考虑重点部位和人流密集程度等因素,密织点、线、面结合的防控网。”佛山市公安局巡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佛山街面违法犯罪发案持续下降。今年以来,佛山全市扒窃案、涉抢案、敲诈勒索案发案数同比分别下降了34.9%、22.2%、27.1%。
全民共治 建起“社区平安驿站” 打造“功夫平安”矩阵
“快抓住救生圈,我们拉你上来!”7月12日12时许,一名群众在万科城水域下河野泳后溺水,岸上群众发现后立即呼救,3名佛山功夫平安志愿队队员闻声赶来从岸上抛出救生圈,正在附近水域巡逻的禅城分局警辅人员立即驾驶水警快艇前往救援,从发现到成功救上快艇,用时不到两分钟。
今年以来,佛山公安以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为契机,积极打造“功夫创平安、平安见功夫”的地域特色平安建设格局。
佛山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佛山作为“中国武术之城”,拥有各类拳种52个、武术馆近200家、功夫角102个,有超过1万名武术从业人员和10万名武术人口。
截至今年10月底,已组建佛山功夫平安志愿队66支,吸纳功夫志愿者2226名,打造“社区平安驿站”70个,升级改造功夫角80个,组织各类平安建设志愿活动约600场次,助力平安佛山建设效果显著。
科技赋能 绘制智慧巡防“一张图”
10月24日,南海平洲的陈小姐(化名)下班时发现,她停放在路边的电动自行车不翼而飞。平洲派出所接报后,迅速开展调查,不久,嫌疑人曾某在一出租屋内被民警抓获。
案件的快速侦破,有赖于佛山公安正在推进的智慧街面巡防。2018年,佛山公安开广东之先河,在全省率先研发应用智慧新巡防系统,随后广东省公安厅在此基础上研发升级为“广东智慧新巡控系统”,并在全省推广应用。
佛山市公安局巡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系统可“一张图”直观展示全市所有的社会面警力、警情、勤务、卡口等要素,通过大数据分析,科学规划巡防部署。2020年,佛山市公安局巡警支队因此荣获“广东省智慧巡逻防控示范点”称号。
佛山公安以创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为契机,全力推进大数据与公安巡防业务的深度融合。全市公交企业一键报警接入110报警台,中小学、幼儿园实现一键式紧急报警,大力建设智慧安防小区,广泛推广“粤居码”,创新数字反诈新模式,实现无感拦截、紧急阻断、快速止损……
苦练治安防控“真功夫”,科技赋能守护百姓安宁。一个全时空覆盖的立体化、信息化巡防体系正逐步建立。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